依我看来,片子一开始女儿对妈妈的逆反与抵触,到不主要是妈妈管她管得太多,而是妈妈武断地先入为主的认为她是个坏孩子:比如突然冲弟弟大喊大教甚至动粗教训他,妈妈认为是女儿在以大欺小折磨小儿子,再比如跟某女同学的不睦,妈妈认为是女儿没修养不肯与女同学交好,又比如考试得F,妈妈认为是女儿在胡乱找借口而直接强硬否认是老师故意针对她,还比如得知女儿跟爱慕的男孩子是在悔过室认识的后,妈妈毫无犹豫地认为那男孩子也同女儿一样是被老师惩罚得坏学生。
但是作为台下的观众,对于幕后的真实情况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在我心里,着实替女儿冤屈。
然后妈妈就一再地跟女儿强调:是你自己不够好,才导致与别人相处地不好。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妈妈这是在给女儿极为负面的心理暗示:你不好,一切都是你的错。
而如果这行为又是建立在虚拟事实之上的话,女儿对妈妈的负面心理暗示将不仅仅是不认同和自卑,还将带来对妈妈的厌恶和反抗。
所以,我觉得女儿对妈妈的态度其实非常正常。
影片似乎一直在着力把母女的焦点放在“欣赏对方长处”方面,最费劲扒拉的就是让妈妈知道女儿弹琴弹的有多么好,知道女儿欣赏的那个男孩子其实是有礼貌有修养有品德有内涵有情趣的好青年。
但其实最感动我的,是妈妈终于有机会知道女儿“坏”的真相,比如那个女同学的阴险陷害,比如那个老师因爱生恨的报复,——妈妈终于有机会知道,女儿从来没有撒谎,女儿一直在忍受至亲不能相信的折磨。
“如果把我换成你,结果一定不会是那样!
”当把女儿换成妈妈后,妈妈甚至“道德低下”的把女同学的试卷恶意涂改,甚至当众揭穿老师报复行为的丑事。
她比女儿更高尚么?
若讲“欣赏对方长处”,我更愿意把这赞美送给女儿乐队的同学们,是他们一直对女儿说:“你琴弹的很棒!
你很优秀!
”正是因为他们的鼓励,女儿才能够在某个舞台尽力绽放自己的光彩。
这够不够讽刺?
女儿唯一的“长处”,却是由他人培育出来的,而本应最亲近的妈妈,却给了女儿无比的压抑与愤怒,和差一点就到位的绝望。
不吐不快。
能和妈妈对着干也是件很幸福的事不是吗,想想初中那会儿的我,也是个让人头疼的家伙,有些事明知是错的却还要忤逆她的意思去做。
殊不知,不论我们多么叛逆,多么惹事生非,妈妈总是最爱我们的那个人。
家人不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有那么多的顾忌。
正因为大多数时候同家人习惯干啥说啥都不吝,所以才容易爆发大规模非武装冲突,搞得子女同父母之间伤透感情。
与朋友的矛盾好解决,是因为彼此没有血缘关系,更容易从利害角度去分析问题。
涉及利害,便往往会问“如果我是他我会如何如何”这样的问题……与家人的矛盾不好沟通,正是因为缺乏了这个“如果我是他”的环节——很奇怪的是,为什么我们要如此吝惜以这样的方式思考家人的内心呢?
父母为子女做事理所应当,子女听父母的话是理所当然——大家都这么想,所以大家貌似都很自私。
越自私,就越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家庭战争,就是这么来的。
说白了,还是应该多换位思考。
我想这部电影说的就是“换位思考”,只不过拍的更彻底,是真换而不是假换。
试想当今身为子女的我们,真要过一天父母过的生活,会不会受得了?
而父母变身成我们,又是否能在这个信息网络社会应对自如。
看完这部电影,我们做孩子的,还是多多体谅父母的心情吧。
不管他们如何“专制”固执,出发点,仍旧是为了孩子好——这也就是所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我想如果我将来做了母亲,我应该会多和孩子沟通。
我会给他自己当年没有享受但应该享受的某种自由,因为,我曾经为此而遗憾过。
父母多想想自己做孩子的时候,是如何过来的;子女也多思考一下,自己将来会成为哪种模式的父母。
我想,如果大家都能这么通情达理地看待家庭中每个人的角色和关系,生活,也就和谐得多了。
附记:《海军罪案调查组NCIS》的队长,Mark Harmon,演的是片中老妈的新老公哦~~帅呆了!!
What a amazing!青春期孩子与關愛她的母親之間的一場有趣的戰爭。
我躺床上,大笑著看完的。。
被媽説了。。
當她們被換位后,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媽媽(女兒)暴刷信用卡,剪頭髮,買衣服,打耳洞;采訪中表現瘋狂,引爆全場;与女兒喜欢的男孩大談音樂;在和女兒說話時,站沒站相,吼著個背。。
女兒(媽媽)穿上樸素的衣服;試著和一向不和的人打招呼,卻被陷害;老師又因爲母親的關係而處處針對她。。
她們終于知道了彼此生活的不易,也理解到了彼此的愛。
媽媽(女兒的身體)在台上那段表演,而女兒(媽媽的身體)在幕布後面演奏的那段。
落泪了。
她們真的做到了那張小紙條上説的。
Lindsay Lohan演的很成功。
她表現出了這樣一個叛逆期的孩子內心的躁動,覺得世界上沒人瞭解自己,唯有搖滾可以用來宣泄。
她或許就是在演自己吧。。
一開頭在車庫里的那段,實在kūbīlē了!有avril lavigne的風範。。
其實,更加成功的是演媽媽的Jamie Lee Curtis。
她的眼神,她的語音語調,在媽媽的外殼下,卻依舊能讓人看到那個活脫脫的叛逆小孩的樣子。。
那個Chinese mama好可愛。
世界上真的又這樣的糖餅么?
高中時,和媽的關係也有點緊。
象哪個小孩説,媽媽,我正處于青春期,而你正在更年期。
本以爲別人家的孩子都不是這樣的,結果,聽下來,幾乎所有的孩子在高中時都和媽媽針鋒相對的。
有安慰了。。
8分,成功的喜剧片加剧情片,终于知道为什么某些喜剧片我只有在电影院才笑的出来,而某些片子一个人看都可以笑到不行。
此片大火是必然的,在03年身体转换算是全新,极其吸引人的题材,虽然导演的用意是以“换位思考”的角度揭露家人互相包容,理解的主题,但是小女生自由,放纵,激情的生活估计也引起了众多女生的向往,(包括哀家),美国人民估计很多的是回想起自己的青春,但对于中国式青春真的很少这样自由捏,你可以说是禁锢也可以说是含蓄,这么大的问题就不在这思考了。。
最后趁此机会惋惜一下Lindsay Lohan,说起叛逆女孩的绝好扮演者,绝对第一个就是她,演技再好比的上别人本色演出吗……不过骨子里的张扬把她推向了最高峰也使她跌到了谷底啊,看来一段时间都恢复不过来了。
借此啰嗦一下,从来都不羡慕明星啊,完全没法想象活在聚光灯下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有了人气少了隐私不要怪我嘴巴贱,小鲜肉靠脸卖萌算个鬼。。
写于2009-08-21[Freaky Friday],倒是真够怪的我总是有种中国人被妖魔化了的感觉,那个神经刀刀的老太婆。。。
故事是炒冷饭,其实倒是挺足的,情怀又是老套的。
妈妈和女儿因为家庭原因总是没事儿就吵架,各自的生活也是各有各得不顺心,在机缘巧合下两个人互换身体,不得不去面对彼此的生活,在这当中开始深层次的了解对方的生活……不用再往下说你也知道是什么情节了。
我要重点说的是杰米·李·柯蒂斯的表演很棒很酷,她把摇滚少女的感觉表现得非常好,那种可爱、搞怪的感觉让人不得不爱。
相反罗汉大妈就有点端着了,也可能是因为身体里是中年人的原因,感觉她是收不起来又放不开,难受得要死。
音乐嘛,Rock,还有什么好说的,够让人爽翻得了。
一個星期四的晚上,一個誤會令2母女的靈魂對調。
我在想如果我跟母親靈魂對調應該會是世界末日了😅有段時間真的很喜歡Lindsay Lohan, 她的mean girls, herbie fully loaded, just my luck及這部freaky Friday都很出色,其中在freaky Friday中她唱的片尾曲ultimate非常動聽,只可惜後來她酗酒吸毒等等的問題而工作量大減。
樣子也不復以前了,未夠40歲已經非常開始衰老。
改編前1976年的同名電影,沒看過原版。
但很喜歡這部的處理手法,非常有共嗚。
兩代人因為年代問題會產生代溝,靈魂對調後鬧出很多笑話,但最後還是一貫好萊烏電影作風:selfless love will change you back!
黛丝(杰米•李•柯蒂斯 饰)是一个心理医生也是一个单亲母亲,独自抚养女儿安娜(林赛•洛翰 饰)与小儿子。
但黛丝跟安娜的关系一直不好,两人都看不惯对方的做法。
这天她们再次争吵:为安娜乐队及母亲再婚的事,表示如果换做是对方,事情就会有好的结果。
没想到她们读了一位奇怪老婆婆所给的小纸条后,竟然互换了身份。
惊恐中她们不得不接受事实,互相配合做好各自的事,这期间经历的事,才让母女认识到各自的生活,理解到各自的感受。
但黛丝的婚礼就要进行了,身份还没法换回……©豆瓣
fortune cookie 引发的故事,显得中国特别灵异和诡秘,但我天朝表示中餐厅并没有这样的cookie!!
母亲和女儿由互不理解到解开心结的过程,当处在不一样的角度看到的就会是另一面。
“you totally ruin my life!
”记忆最深刻的台词最有趣的场景应该是两人互换灵魂之后,是互换灵魂,所以便很期待女儿变身成人的疯狂举动和妈妈在学校又会有什么样的举动。
电影有很明显的主题,所以不需要费力去猜测情节,就可以好好享受其中设置的欢乐了!
推荐了许多朋友看,虽然是long long ago的作品,忽略掉衣服style 还是灰常好看的^^
世界上总有很多无解的人或事也许换位思考一下你会觉得其实ta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恶以前过几米的一句话“每个害群之马背后,都有一个心酸的故事”可是谁都不曾去那“背后”看看现实生活中谁都无法经历那样切身的换位有时候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可难免被自己的思想所束缚可是 只要用心去好好感受用真切的语言好好解释用时间好好的沉淀我相信一切误会终将慢慢消散多想来一次这样奇妙的旅程让我感受我所不了解那一切
身份交换以后俩人演技都不行,不管是妈妈演女儿还是女儿演妈妈,总是不传神......
小时候好喜欢迪士尼那一挂的青春片,现在再看发现这片从头到尾都在用摇滚和音乐解决问题,迪士尼当时可能也是在卖歌,但那时候人们真的相信摇滚音乐能解决一切,真是个万物蓬勃发展傻快乐的时候。中年重看这片觉得闹哄哄的有点浮夸,但的确互换立场才能解决很多情感关系里的问题。最大败笔是女主的小男友角色写的太夸张了。
一部纯粹是拍给青少年看的电影,青少年的什么都是对的,成年人的什么都是错的。
弟弟可爱
是时候再看看这样的片子了。
baby baby~one more time~
老套
我挺反感迪斯尼的青春片的,但这部挺好。
小時候很愛的ya片,琳賽現在已今非昔比了
虽然老套,不过确实是老片子
当时纯粹为了看Lindsay,印象倒还真不深了。
A nice music kind movie.
剧情说实话,很老套。难道我穿越了-= =
搞笑。有时候我们真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毕竟父母跟儿女是两代人了,思想观念都不同。
初中看的电影,因此爱上了lindsay lohan。片尾曲非常好听
爆米花片。。
我果然已经过了能从WALT DISNEY PRODUCTION中寻找到勇气与感动的年龄了~
琳赛罗翰你才出道就美翻了
美国青春电影很好看啊,这是英语课老师让我们练习时看的~
一锤定音,母女变变身~虽然拿互换身体这个题材做文章真的很老套,但美国母女交换身体后的机遇果然和亚洲人不一样。lindsayLohan的小弟那个萌啊~另,里面的那对华人母女也挺有看头,老太太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