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苏打看的结果被女主惊艳。
虽然整部电影剧情很碎(可以说没什么完整剧情)但我喜欢。
女主演技好好,也许同为东亚我特别可以和女主感同身受,得过且过,把自己生活过得一团糟,和人交往时很容易被打动,在人群欢腾中很微妙的抽离和迟滞感尴尬感,觉得自己像个外人,因为外人的看法心情跌宕起伏一秒钟变换八百次。
想要努力做好一件事但是又好像总是用力过猛而搞砸。
砸马桶和裸奔的精神状态把我吓到了但是又觉得是自己幻想无数次的场景:指毫无顾忌地发疯。
喜欢最后的追赶戏,看得出来男主是真爱了。
女主和男主的感情线也很有趣,觉得两个人精神状态有点此消彼长(虽然女主一直不太好)但女主相对好一点的时候男主反而懒得理她,女主大崩溃无理取闹的时候男主又好稳定好可靠(也许这就是般配吧哈哈哈)我感觉像intj和infp……男女主可以来多一点敞开心扉的聊天,电影结尾那里就很好。
之前也在疑惑男主喜欢女主哪里,结果男主说喜欢女主奔跑起来裙子飞舞那里,啊啊啊一下子被戳到了。
代入一下就是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普普通通甚至是负担,在闪闪发光的前女友面前像个废物,但在爱的人眼里就是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
剧情上本来是俗套的三角恋,但看到结尾发现女配才是真正的局外人,她的角度来看男主是被女主拖累的一方,和女主在一起难以理解(女主一度也这样以为),但结尾才发现男女主像互补相似且不能分割的两块拼图。
喜欢女主结尾的独白 感受到被爱的一瞬间,尽管很少而且转瞬即逝,但它得以让我存活。
最后,我真特么的爱死苏打的脸了……
崩溃—振作—崩溃—振作...那些表面上被情绪裹挟,所谓“想不开”、“抗压能力差”的人,真的不是矫情啊,每一天都要死死抓住“爱”这一线生机去和讨厌的自己做对抗。
所有人都可以离开我,唯独我摆脱不了自己,既讨厌自己,又要努力接纳自己的过程包含了太多的艰辛曲折。
无法靠自己的认知和普通意义的坚强来化解,因为,当你不受控制地讨厌自己,忘记了往常所有经验的时候,疯狂和平静往往就是扭结在一起的绳索,把理智套牢。
思想和情感像两股对冲的洪流,除了死死抓住周围人的关爱和理智,别无他法逃出生天。
这部电影,用很多生活细节和熟悉的经历诚恳地展示了抑郁和躁郁情绪下的生存实际。
类似的事情,在很多人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原来大家都一样,拼了命,为爱活下去。
好像所有广为提倡的爱情,都是两个一起打拼一起变好。
可这种互相理解,互相真识,他们是一起堕落了吗?
是一起找到了生的意义。
太懂宁穿蓝裙奔跑的点,任谁都会爱上,疯批清冷美人,很有苍井优的味道。
更爱她奔跑直至赤裸,我慢慢褪下自己,让你慢慢看穿我,拥抱我,懂得我,我慢慢地向你袒露最脆弱的自己,我的所有情绪。
最近的新闻特别热闹,娱乐版块不断的结婚、离婚、辟谣,社会新闻除了「你是什么垃圾」,头条内容大多让人焦虑。
玛妮在娱乐和社会新闻的间隙,还常常看到「XX承认抑郁症」、「XX因为抑郁症……」的消息。
夏天真是一个容易情绪波动的季节,开心、暴怒甚至压抑随机播放,跟天气一样忽晴忽雨,走位飘忽。
可作为一个成年人,行走江湖的第一要义就是「控制好你自己的情绪」,表情管理也是必备技能。
今天聊一部“丧气又治愈”的日本电影,年轻的主角使出浑身解数,只为了跟自己的情绪好好相处。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在沉默中灭亡,在痛苦时爆发当面对生活的“折磨”时,有的人会迎难而上,有的人则选择逃避,影片的女主角——宁子选择了后者。
宁子是一个躁郁症患者。
躁郁症虽然和抑郁症一样,都是因为情绪失控而造成的心理疾病,但两者有本质上的差别。
躁郁症是双向情感障碍,而抑郁症是单向情感障碍,躁郁症患者在发病时往往呈现抑郁或者狂躁的状态,极端情绪随机播放。
宁子的出场便以一种极端、甚至癫狂的状态呈现:一个人站在浴室里,用刮胡刀片剃掉身上所有毛发。
不对称的眉毛,坑坑洼洼的头发……整个人都透着狂躁的气息。
可紧接着画面一转,宁子又变成了一只安静易怒的小猫,蜷缩在被子里等待着“主人”的喂养。
但更多时候,宁子会用睡觉来对抗这些负面情绪。
不工作的她,家里的杂物散落一地,一眼看过去只能用“颓废”两个字形容。
好在宁子有一个“好好男友”——津奈木。
两人在一场聚会上相识,因为聊天而产生了共鸣。
在两人同居的三年中,她长期保持着一种“休眠火山”的状态,虽不爆发,但也不免碰撞出一些小火花。
为什么把可乐拧这么紧?
为什么不戴我送的口罩?
为什么连收拾房间的时间都没有……宁子常常这样向津奈木发问,像是故意惹男友生气。
可每到这种时候,津奈木总是平静地回复她,或者道歉。
她对他尖锐,他对她容忍,像是一个怪圈,双方都没亮出底牌,或许在等着某一时刻的和解。
宁子也在尝试振作,她想要找工作,却因为起不来床,直接错过了面试。
被姐姐吐槽无所事事之后,她尝试着给津奈木做饭。
结果,肉卖完了,洋葱全是坏的,鸡蛋也因为别人撞到自己而碎了一地。
本以为这就够倒霉了,回到家准备做饭,却发现重要的调料忘记买,发信息给津奈木,对方宽慰:没有调料也可以。
宁子想抽根烟冷静一下,打火机打不着,屋里电闸也跳了。
她终于崩溃大哭,摔东西……
全是微小的生活细节,每一处镜头都轻描淡写地带过。
但正是这种一点点累积的失望与挫败感,才尤其让人感同身受。
宁子的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带动观众的所有情绪,随着时间和画面一帧一帧地流逝……让你想起曾经类似的经历,然后再一点一滴地陪你舔舐伤口。
爱,是唯一的「镇定剂」尽管情绪波动极大,有时候甚至像刺猬一样惹身边人难受。
宁子依然是一个“讨喜”的女主角。
这不仅因为她对生活的敏感让人感同身受,更在于无论任何时候,宁子都在想办法自救,努力地生活下去。
在与津奈木生活的三年里,宁子的躁郁症已经好了许多。
她不再伤害自己,也开始学着为别人着想。
为男友做饭,去便利店面试……宁子的病症慢慢出现转机,津奈木的生活却跌入谷底。
他曾是个怀有文学梦想的有志青年,却在一家八卦杂志社担任编辑。
这家杂志社常常为了钱做桃色新闻,甚至因为夸张的报道致人自杀。
少言寡语的津奈木一直努力忍耐,被磨平了棱角和激情,活得像个机器人。
终于有一天他受不了了,摔碎自己的电脑,辞职不干。
可就在这时候,他接到了宁子的电话——她又崩溃了。
在影片的结尾,宁子疯了一样一边奔跑,一边脱衣服,津奈木则在后面一边追赶,一边捡衣服。
这段奔跑,又丧又燃。
这对情侣,也在同一天揭下自己最后的面具。
在天台,全身赤裸的宁子背靠栏杆,声嘶力竭地对津奈木喊出自己克制了三年的心里话:你要是想离开我,就可以和我分开,可我一辈子都没法和自己分开,好羡慕你啊津奈木,你可以离开我,多好啊!
津奈木却回忆起了两人初次见面的场景:“我跟着你跑过那条路的时候,蓝色的裙摆随风飞舞,希望以后还能看到这么美的事物。
”他活得像个孤岛,因为觉得改变不了任何事,所以闭塞自己的内心。
宁子是他治愈自己「麻木」的解药:他从没见过疯狂得这么明晃晃的人,明明抑郁却又有种张扬的生命力。
安抚宁子的时候,津奈木也在她强烈的情绪中汲取力量,激活自己:不要这样,继续在杂志社忍耐下去。
宁子需要津奈木的冷静温和,津奈木则需要宁子的生命力。
他们既是「以毒攻毒」,也互为解药。
珍惜此刻的心情和自己宁子和津奈木代表着部分日本年轻人在面对压抑的社会,释放的两种极端情绪:宁子一直与自己的躁郁症对抗,津奈木虽然表面镇静,内心却已经一片荒凉。
极端的情绪,和麻木没有情绪,都是当代年轻人的典型病症。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的导演虽然出道已久,但此前只有一部短片作品《适得其所》,讲的是一个关于强迫症的故事。
处女长片又选择了躁郁症的话题,他说是因为曾经有过跟宁子类似的经历, 想借这个女孩的故事,探讨这一在日本社会被视为禁忌(taboo)的话题,希望更多人能关注情绪问题和年轻人在社会中的困境。
村上春树说:“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
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
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
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但是,一个见怪不怪,从不袒露真实情绪的人,不是太无趣了吗?
偶尔崩溃不是什么坏事情,找到你发泄的出口,就算经历了山崩地裂般的情绪失控,第二天的太阳也会照常升起。
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群体,就很有意义。
值得推荐。
“为什么只是活着,就已经让我心力交瘁了?
”“真羡慕你,如果不想和我在一起,可以离开。
但我一辈子都要和自己在一起。
”“讨厌你的情绪稳定,知道那不是你的真实感受,想让你和我有一样的情绪,想让你讨厌我,就像我讨厌我自己……”(大概意思吧)
当两人相拥,互相理解的时候,哪怕只有一个瞬间,也让人好像可以活下去了。
只有爱能够让我生存。
助人者自助啊。
有个疑问:病人是不是只能和病人产生共鸣,其他人是真的没有办法理解吗?
还是只是不愿走近他们?
宁子发疯的样子,确实挺美的。
看完了蛮难受的,我现在得抑郁一年半了,平时就是和女主一样的状态,什么都不想做,莫名其妙什么都干不了。
心情好一点突然就会被一些小事情搞到抑郁。
现在因为真的读不了书在学校就想死导致休学了。
女主的一些行为我就是自残,真的看这个电影很感同身受啊,觉得女主演技很好,能把那种感觉演出来。
我也想有一个像苏打一样的人来安慰我,但是其实还是要靠自己。
我每天都颓废的不成人样。
九月份就要接着上学了但是真的不想上。
很不想长大很不想离开这个家。
不是傲慢你看到里面女主人公的衣服了吗,很多很多都是红色的,红色对于一个抑郁的人来说(虽然她是躁郁)是很有意味的,它代表着对世界的热情与渴望,还有活下去的动力,抑郁感的人天生应该就会喜欢蓝色的,把红色穿在身上,会让自己感到有那么一些希望吧,这是我的亲身体验,我很喜欢红色的包鞋还有裙子的原因就是这个。
整个看下来,是有被它治愈的。
想找一个苏打那样的男朋友。
喜欢里面的台词,在说啊他们。
困了,一点了。
这个影评看起来有些呓怔,不过这是我在豆瓣写下的第一个影评。
电影让我想到很多,碰到了是你啊想找到就是你这样在正需要的时候出现的电影。
看的过程中想到我自己也给身边的人带来了很多麻烦,难以和周围敞开,理解女生最开头的无理取闹,实际上那根本不是无理取闹,还想到很多,哭了挺多次,不过现在太困想到的都忘了。
看完的效果是想要写论文,似乎找到了去走进端木的一点点路径,这要感谢最高赞,看那篇文章也给我带来了感受和启发。
只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正常人是不会理解这种话的不会轻易理解吧,毕竟我也有过何不食肉糜的时候。
ze
影片中所呈现的“爱”并不是纯洁的、浓烈的、与性有关的、亲密的、甜蜜的、狭义的“爱情”,比起普通的情侣关系,两人更像是生病状态下的朋友,两人可能不需要浓烈的爱,即使生活三年两人也甚至没有对对方的深刻的理解与了解,影片中也没有呈现两人有好好的沟通。
我感觉,宁子需要津奈木的理解以及崩溃时的小小的支撑,“还有一个人存在我身边”,而津奈木给我的感觉是当他看到躁郁的痛哭的发疯的宁子时,好像自己的痛苦通过宁子的痛苦也得到缓解和释放,所以他并没有离开糟糕的宁子,也没有非常在意宁子所需要的,当然宁子也没有明确的告诉他(直到最后抑郁转躁郁时才说出自己的需求)。
但对于两人来说,即使不甚理解,你的存在与陪伴,也让我可以稍稍的活下去。
『你要是想离开我,就可以和我分手。
但是我一辈子都没办法和自己分开。
好羡慕你啊,津奈木,可以离开我,多好啊。
』『我其实很想更加的理解你』也许只有一瞬间我们是互相理解的。
但那一个瞬间,就能让我生存下去。
◆◆◆◆◆◆◆◆◆◆◆◆◆◆◆◆◆◆◆◆◆◆◆◆◆当宁子说:“马桶盖好危险”的时候,她察觉了,即使大家对她再好,在内心里也把她当成异类。
于是她砸坏了马桶,想必店里人看到那个坏掉滋水的马桶,心里也会闪过“好危险”这样的词吧。
而那个忍无可忍的,把有着明星八卦隐私的电脑扔出窗外的津奈木,那个永远包容她一切的津奈木,一直在努力的爱她。
『因为你跑着的时候飞舞的蓝色裙子特别美丽,所以想再看一次』这样的话,这样的爱,是可以让一个人活下来的告白。
◆◆◆◆◆◆◆◆◆◆◆◆◆◆◆◆◆◆◆◆◆◆◆◆◆记忆深刻的几个场景▼▼两次奔跑▼第一次,喝醉的宁子在便利机上撞得头破血流,然后疯狂的奔跑,蓝色的裙子飞扬。
津奈木追在后面,脸上的表情从担心逐渐飞扬了起来。
▼第二次,崩溃的宁子一边跑一边把身上的衣服都脱下来甩在地上,而担心的津奈木顺着被丢下来的衣服一路捡起来,找到了全裸的宁子。
▲这两个场景,是津奈木对宁子的爱,是他追逐她激烈而美丽的身影,是他捡起宁子破碎的心,然后带着她和她的心回家。
▼▼三次跳闸▼第一次,是因为有津奈木在身旁,所以宁子很快平复了心情。
▼第二次,在一系列不顺利之下,宁子在黑暗中崩溃大哭,直到津奈木回来抱住她。
▼第三次,两个人彼此摊开了自己的内心,在黑暗中的相拥,平静安宁。
▲这三个场景,代表了津奈木对宁子的意义,他是能让她在躁郁症中平静的存在,是能让她继续生存的意义。
◆◆◆◆◆◆◆◆◆◆◆◆◆◆◆◆◆◆◆◆◆◆◆◆◆趣里的妆容很尖锐,眉眼里都能看到痛苦。
但她还是很美,全裸的那个镜头没有任何的情欲,在夜里闪闪发光。
宁子的各种内心的震动、无助、崩溃、癫狂,表现得非常好。
那种小心翼翼又无能为力的样子看得我很难受,最后那段奔跑加上后面的自白看得我泪流不止,演得太好了。
然后一如既往地,我是因为菅田将晖才点开了这个电影,果然相信苏打接片子的眼光没有错。
津奈木是一个看上去完全没有情绪起伏的角色,但是在有限的眼神和动作里面,完完全全的传达了这个角色的情感,真的好棒,眼神戏超绝!。
因为有很激烈的对手戏,所以能够看到两个人飙戏太好了
两个需要被理解的人走到了一起的故事。
其实社长、朋友、前女友、对女主“最好”的咖啡店长店员们,他们都没有真正理解男女主的痛苦,抑郁症不需要被特殊对待,同时抑郁症也不等于懒,请像对待正常人一样看待抑郁症患者。
很多时候抑郁就像住在井底一样,每当我快要爬出井口,突然地上的人对着我投来异样的目光或者故作镇定却让我感受到他们觉得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的时候,我又松开手任由自己坠落。
因此当我看着宁子的时候,她就是我在屏幕上的投影,我时刻感受到下一秒会是什么反应,焦急到全身止不住的发抖,咬牙切齿,情绪差到极点时想要毁坏我曾经依赖的东西,在意别人的看法,看轻自己的存在,对想逃避的事情却抱以百分之两百的敬畏,仿佛在向他们下跪,我这样的空气怎么配得到他人的重视呢。。。
我这样的人,怎么配得到爱呢?
......就算是抑郁症患者,也奢望能得到那一点点的爱吧,而不是无法共通的施舍,所以宁子和津木奈才会相遇,不是吗?
我把能给予的所剩不多的爱给你,从你那里得到为数不多但我知道亦是全部的爱,这也就够了。
我们是比普通人对爱这种养分要求更高的掠食者,我们无法忍耐和咀嚼他人饱餐之余抛出的残羹冷炙,要同情就彻底同情,要排斥就彻底排斥,要爱我那就请给我所有的爱吧。
虽然这么看上去我们比其他人更贪婪,要有就要所有。
但是真的对不起,因为只有爱能让我生存其实我现在也分不清懒惰和抑郁的区别了....或许我正卡在哪一堵墙的中间吧。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2018)7.52018 / 日本 / 爱情 / 关根光才 / 趣里 菅田将晖
男主对女主也是真爱
比较像《言叶之庭》的结构,压抑了一小时后一切都在最后一刻爆发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在黑暗中相拥取暖。女主演的蛮好,最后街头狂奔的镜头很喜欢,有戳到。我真的会很喜欢这种丧到死的爱情。不过能让苏打死心塌地,这爱情真的值了。
乱七八糟,抑郁症,嗜睡症,精神分裂症,暴躁症,一股脑儿给到一个人设上又怎样,这样的硬设定也没有给戏剧性方面带来多大加分,男女主的感情根本分泌不出来一点点荷尔蒙,一潭死水,打动不了我。相比女主的人设,男主的丢笔记本电脑显得相对立得住一些,但就表演而言,女主要强很多,可能也是全片唯一亮点。最最最弱智的是前女友的人设,你们谁碰到过这样的前任站出来,能红。
女主演技好
片子本身素质平庸,但是趣里演得令人信服。
女主演技太劝退了…
其实是想给两星辛苦分的一星给最后的天台………
女主角这么丑 屁事还这么多 谁耐烦?
剧情平平,也没什么难理解的。因抑郁症嗜睡的女主在酒会上认识男主并发成成为恋人。女主瞌睡多到床头经常备着六七个闹钟,男主也是过着在八卦杂志社做编辑的固定生活。直到某天男主前女友偶遇并跟踪到住处了解了情况,有破镜重圆的想法,瞧不起女主于是给她安排了常去咖啡馆的兼职工作。一个嗜睡症加上社交障碍突然去工作要克服的东西可想而知,还好老板和店员宽容以待。逐渐自我觉醒的女主和对工作麻木的男主敞开心扉,自然没了前女友什么事。。。
长期抑郁而生活不能自理的现女友对上门找茬歇斯底里的社会精英前女友说:“你的症状是不是比我还严重呢。”
好希望我人生中遇到的每一次跳闸,即使是泪流满面也可以和恋人相拥,好希望被拯救啊,黑暗里的舞蹈好美。在我很艰难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敢面对抱着善意对我伸出援手的人,搞砸了很多事,即使现在破破烂烂地努力站起来,虽然还是很糟糕,但总归比之前的自己要好。不能和这样的自己分手好无奈,就试着接纳吧,大概会好一点。总有那么一些瞬间让我们想要活下去。
全片就是我有病 我好可怜 我好抑郁,这要人怎么对女主产生同理心?都没提现她的自我挣扎 就是怨天怨地怨别人,还有女主比起抑郁更像狂躁症。外加前女友的设置有什么作用?像个神经病,脸谱化的一个恶女形象
这位叫趣里的女主我要拉黑了,演得是够疯,但从一开始酒醉的翻白眼就不能接受,有病不去治是会传染的,也别爱不爱的了。百老汇moma。
弹幕上和电影里,那些对宁子或嘲笑或讥讽的话遥相辉映,情绪病要为大众所理解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喜欢这部电影,20min左右有一个宁子情绪崩溃的镜头,她那个样子有几分像我……最后终于理解了津奈木为什么选择宁子,虽然他看着比宁子正常,但他其实只是把一切装进心里,暂时承受得来而已,宁子的挣扎,那么有生命力,太吸引他了。
如果我是他,一定也会离开这样一个丑陋的我。可我是我,我永远无法和自己分开…
7.1他们说把他们当成家人,但他们却不能理解我觉得自动冲洗马桶有多可怕。我很想为了他们的温柔重新开始,但是活着已经很难了。很强,女主,最后三十分钟。摄影太弱,不然会更出挑。最后的舞蹈比《燃烧》更喜欢。
疯了 本躁郁症患者看女主发作每一秒都是折磨 现实是两个精神有问题的人根本不可能长期生活只能互相伤害 为什么这种爱情还不扔掉
轻度躁郁观摩get了矫情的病理性。
#东瀛新风映画季(广州)#最近这类相似度很高的题材、人设甚至是调度,就连标题字体设计都很像的日影实在是太多了,实在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