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为什么要去买没有文字的亚瑟王的传说的书呢?
书是没有字的么?
那她在图书馆的翻看研读,是为了参透这无解的谜语么?
那她那一面墙的书架上的所有书,都是没有字的么?
如果,书是有字的,那么,可是,为什么巴托看到的是没有内容的白纸呢?
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考虑,那么巴托与Ash必然处于两个系统,虚拟与现实,或,虚拟中的不同系统。
可是,为什么巴托却能够在不同的系统中任意穿梭呢?
因为打倒了最终Ghost?
或者,巴托是最终极的终端?
再或者,这个光头男人,只是Ash的想象?
但我坚信一点,人活着,必然要吃饭的,于是,我便坚信,那个灰白的颓败世界才是真实。
Ash在最开始,也是吃了饼干的,只是,为什么再没有出现吃东西的场景了呢?
因为一成不变的生活?
因为对自己的存在感的怀疑?
因为那些总在相同时间出现在相同位置的一动不动的乘车人的背影?
于是,Ash也在怀疑,是不是这个她所身处的世界也是个虚妄的模拟世界或是她自己的想象,甚至也在怀疑,她自己是不是也仅仅是一堆运行着的数据呢?
便会觉得,那总不会饿死的吧,数据是不会构成真正的有机生命体的死亡的,所以,即使不吃东西,也不会消亡吧。
可是,其实Ash也是怀疑的,在这种分辨不清虚幻与现实的世界,Ash也并不能确定自己是否真的会饿死,她极力找寻自己是存在着的证据。
好在她那可爱的狗,还是渴望着食物的,而她的老朋友Stunner,不停地找她无非为了出卖情报骗吃骗喝。
食物,作为一个活体生命所必需的存在,正是由于吃饭这样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才可以推断,现在存在的到底是活生生的人。
可是,狗怎么就会凭空地消失了呢?
明明在进门的时候认真地锁好了门,为狗做饭的一阵工夫,狗却消失了,那,这狗,到底是否真的存在呢?
于是,在狗消失后的与Stunner的会面中,死死盯住他那不停进食的油腻腻的嘴,是要告诉自己,这是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虚妄。
可是,狗,怎么就凭空消失了呢?
怎么会呢?
Ash也一定一直在想。
或许,也许,在不知名的时刻,不知哪一次的连线游戏时,Ash早已经没有再回来了。
她自己都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的时候,谁又能真正确定她的存在呢?
何况,她赖以证明自己存在的她养的狗,竟也毫无征兆地凭空消失了。
所以,在茫茫然地到达了“Stage Real世界”的时候,才会有些怔愣,可是,这个世界,虽然色彩斑斓,却透露着一股格格不入,怎么会是一只狗的头像作为歌剧演出的海报呢?
所以,Ash才能在开枪时那么坚定吧,现实再灰暗残酷,也还是现实,再美丽的梦,也终究还是梦一场,看着Murphy的影像陡然地消失,便更确信了,这色彩斑斓的世界,不过是一场梦,也或许,连她生活的世界,其实也只是一场虚拟的梦幻。
想要得到答案,只能追问超级终端,便是人人言谈所指向的Ghost。
可是,当Ash干掉了unreturned的Murphy时,任务结束的提示并没有出现,那么打倒终极Ghost才是完结么?
或者,在这个世界里,干掉了Ghost,最终,是成为巴托一样的存在?
这是否就是Ghost那意味不明的微笑所表达的含义呢?
然而,会不会,其实,这一切,也都是Ash的想像,现实的世界并不颓败,虚拟的世界也不存在Ghost,会不会,一切,都是一场扰人思绪的梦?
这真是一本无字的天书啊,书中含义只有创世之人才能明了吧,我们这些读者观者,只能猜测了……PS:Ash到医院去看那些迷失了的人的时候,有一个绿衣服的金发女孩的镜头,29分3秒开始,持续到大概29分8秒,看上去很像Ghost。
这是不是在说,Ash在某一次连线游戏时,其实已经迷失?
或者,Ash早已经出现了妄想症?
另外,电影里出现的钱,是波兰已经作废的老版的货币。
果然到处透露着40、50年代的气息……诡异地与现在高科技下高尖端的数字虚拟世界相融合,透露些泛漫画气息我个人还是觉得,真人动画,不如纯粹的动画片那样具有极大的张力和强进的表现力,真实的,总让人觉得,不如虚拟的完美
整部影片相当沉闷,不过确实很有内涵,我来回看了三次,其实只是说在游戏中的人把游戏当成了现实,不知道哪里是虚幻,哪里是现实。
www.101lunwen.com
攻壳机动队 黑客帝国 黑衣人 等等一系列电影,都是在讲述一个真实和虚拟的故事,人是越来越无法解释清楚这个世界了,社会越是混乱,信仰越是缺失,人就越热衷于思考这类问题,是想寻到一个可以解决根本问题的答案。
可是这问题太大了,太费脑子了。
就像影片里说的,如果你是参与者倒还有明晓的机会,万一自己是个中立者怎么办?
难道NPC能明白自己的角色么?
第一次看时很多疑点没理清,看完第二次了我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没错,电影从头到尾都是在虚拟的世界里。
刚开始那种暗黄的风格,各种旧时代的街道,破落的屋子,都是战争时代的反应,目的是模拟游戏氛围。
狗的消失和无字的日文标题书,最终只让我得出了这个是虚拟世界的结论。
当Ash到了real级战场时,我才更肯定了我的想法。
这个战场才是模拟最真实的世界,也就是说之前说的那个昏黄的世界是虚拟的。
还有Murphy说Ash本来的头发是银色的,但整个电影里她的头发都是黑色的,所以说Ash从头到尾都是在虚拟世界里。
是不是在下课下班后只想尽快输入帐号密码看到登陆界面?
是不是面对自己的角色比面对镜中的自己更感觉真实?
是不是感觉未曾谋面的友谊和交情在现实中却难以寻觅?
是不是在游戏团队更完善地表达了自己的性格和才能?
是不是即使无所事事,也像留恋美好世界一样不愿坐下离线?
我在想:如果以后真的有这样一个游戏世界,可以给予我们更真实的感官感受,可以将真实模拟得超越现实。
那么我们会不会真的会在现实和游戏中作一个“沉迷”一词之外的选择?
我们会不会选择MATRIX里红色的药丸?
就好像那部被我反复观看几次却仍然晦涩难懂的电影——《阿瓦隆》(AVALON)最初只是为了押井守的名头去观看这部难以寻觅的电影,在Cult迷们还未开始对MATRIX评头论足,相互追捧挖掘的以前。
网络,虚幻,迷失,真实,人与机械工业的结合和感情⋯⋯这些涵义模糊又晦涩难懂的情节总让置身事外或忙于消化感官刺激的观众们疏而远之。
我当时不理解编剧的用意,也没有思考电影的蕴意。
直到几年之后,当我再一次偶然观看这部笼罩着孤寂迷茫气氛的几乎是单色的电影时,我却突然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共鸣和领悟——因为我们所进出的艾泽拉斯,仿佛正在成为电影中的阿瓦隆。
AVALON是电影的名字,也是影片描述的一个网络游戏。
故事背景下的年轻人们迷恋于这个组队作战,拼杀过关的战争游戏,为自己的游戏等级和获得游戏商人的金钱奖励沉迷不已。
因为以网络接入脑部神经的方式进行游戏,有些过分投入的玩家有意或无意地无法将思维从网络中退出回归现实,成为脑残的植物病人。
ASH是一个有着故事里常见主角名字的年轻女子,也是AVALON玩家们羡慕敬仰的游戏高手。
因为她的队友兼爱人的意识在网络中迷失而成为脑部瘫痪,精神受到冲击的她在游戏和生活中皆独来独往。
我不理解她为什么仍然这么执著地进行这个游戏,或许身为顶级玩家的她已把这作为谋生手段,也或许除了这个游戏她便无所事事和无所依靠。
就像那部在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有轨旧电车一样,她两点一线地在地下游戏点和自己简单的公寓里生活,除了谈论游戏,很少的几个人物没有别的台词,他们关心AVALON的隐藏级别更甚于自己难吃的晚餐。
当主角和其他人物在戴上那个连通于精神和网络的面罩之后,他们在游戏中的形象和人格更丰富完满。
ASH,当她身披带着斗篷的战斗衣,戴着只露出眼睛的面罩,我却发现她的身姿和面容可以说相当美丽,她手持长枪,行动灵敏,和现实中不修边幅,动作笨拙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使得影片中的现实看起来更像游戏,而进入游戏后看起来却比现实还真实。
至于最后出现的那个世界,更让人无法辨别究竟是游戏还是真实——或者说我们知道,但却犹豫于自己的感觉。
当ASH终于进入了AVALON的最终级别——真实级别,影片一下被赋予了一反前态的真实的环境和色彩。
她找到了自己迷失的搭档(的思维)。
却发现原来他却是自愿“吞下红色药丸”将精神故意留在“真实级别”的游戏中。
梅菲说“这才是属于我们的真实世界”——实际上直到ASH向其开枪,看着他的身体(精神)还原成数据返回现实之前,她也犹豫着究竟这“像游戏的真实”和“像真实的游戏”哪一个才是属于自己的世界。
生命和生活的过程终归都是通过精神感受出来,我们看完MATRIX,常津津乐道于讨论,猜想自己的生活是否一段被编写好的程序,又会希望程序给予自己一段随心所欲的人生。
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感到那么不满足和不满意,我们越是成年和成长,就越喜爱一个网络模拟游戏给予自己的“真实”,在艾泽拉斯这个并不真实的世界里,那么多不同年龄,职业,经历的人被代括为几个职业,在游戏规则下,我们有目标,我们有团队,我们有朋友和敌人,我们有意外的惊喜和恼怒,我们可以选择要去的地方,要做的事情,要和谁说话和谁不说话——这一切似乎都比我们日复一日并不受自己掌控的平凡生活更来得让人满足。
于是有些玩家借以娱乐,有些玩家获取休闲,而有些玩家则进入了自己的阿瓦隆。
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对这个虚拟世界感到更满意——游戏的规则像公平的法律一样不可违抗;付出努力必有收获;有目标可以去争取;有人关心,受到重视;可以成为领导者;可以战胜困难和敌人;可以体现自己的人格和气质,可以感觉到品德和言行能在团体中产生影响和后果⋯⋯就像电影中那个让人忘记这复杂的现实生活的战争游戏阿瓦隆一样(在这个游戏中你只需要关心自己是否活着),关心的事物少了,烦恼也就少了。
这个游戏很复杂,但比起我们物质化的多样生活,有许多人更愿意暂时或长期放开困扰着他们的工作,社交和感情,待在艾泽拉斯的世界中。
魔兽世界和模拟人生在海内外游戏界的影响和成功说明的不仅是商业问题,这些不以画面剧情取胜的游戏以它们对社会,社群的模拟性赢得了玩家,人们喜欢它们,甚至有人“沉迷”于此反映的是一个“现实不如游戏更真实”的游戏者心态。
如果可以选择,可能真的会有许多像梅菲的人选择把自己的思维和精神留在阿瓦隆的“真实级别”里。
至于向MATRIX开出条件,背叛残酷的现实世界,在程序里为自己的精神感觉安排一段想要的人生,又何尝不是无法逃避生活的我们突然闪现过的幻想。
《阿瓦隆》有一个最终拯救迷途者梅菲的结局,而对于我们,退出登陆,我们仍然将面对自己。
人们无法像在游戏里那样掌控自己的生活源于不懂生活的规则,甚至不懂自己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人们追求太多,却始终无法像对待“真实的游戏”那样对待这“游戏般的生活”。
尽管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游戏世界来让我们情愿迷途于此,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做好这样的准备:是选择红色,或是蓝色的药丸⋯⋯我们的角色进入了艾泽拉斯,自己则进入了自己构筑的阿瓦隆。
(PS:艾泽拉斯——当前最热门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之大陆。
)
这是我看完10部押井守真人片后的总结。
押井守真人片的最大特征,就是去扼杀演员、场景、灯光、色彩等用镜头所收录的东西的生命力,最后就呈现出一段段死气沉沉的影像。
押井守真人电影的最大问题不是故弄玄虚,而是总弥漫着毫无灵气的氛围,又老是喜欢让演员干杵着说梦话,又或是作机械式地夸张表情和动作。
色彩和光影更是干瘪至极,那些个朦胧的画面相当有山寨电影的风采。
摄影、剪辑、音乐也都极其平庸。
剩下的也就剧本能有些好词了。
谈到有关虚拟和现实世界的文艺作品,99%的人都会想到好莱坞大片《头号玩家》和日漫《刀剑神域》(“黑客帝国”系列也不例外)。
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题材早已丧失了新鲜感,但放到20年前———互联网尚未普及之时,可就发挥出了其前瞻和先锋性。
在当年的日本,比较有代表性的该类型作是知名IP“.hack//”骇客时空系列,川原砾则已经开始创作“刀剑神域”系列的小说版。
在众多同类型作品当中,这部由宫崎骏的弟子、日本动画大师押井守执导的真人动画电影可要显得冷门小众。
本片是押井守继《红眼镜》(1987)、《地狱番犬》(1991)和《会说话的头》(1992)后执导的第四部真人电影,与前三部相比,押井守在该片中史无前例地使用了真人和动画合拍的场景,也是第一次和东欧国家进行合作。
由于是在波兰制作完成,因此本片从头到尾都表现出了一种暗淡典雅、模糊中透着一丝冰冷的欧式风格,虽然在观感效果上有所独创,但也奠定了本片的基调相对沉闷压抑,再加上没有华丽的动作场面,对虚拟世界的刻画和对VR系统的设计在今天看来也略显简陋、富有年代感,这就导致影片并未像其它作品那样为今人所熟知。
除此之外,真人电影拍摄在押井守的职业生涯中只能算做一次“对电影的思考”,而他的创作重点还是集中在动画长片上,所以就算是押井守的粉丝,对其作品的关注也基本上是围绕《攻壳机动队》、《机动警察》和《天使之卵》三部作品,对本片则鲜有耳闻。
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看完了这部文艺片版的“头号玩家”,相比于美版的那种狂野热血和对游戏世界的美好展望,本片要显得更严肃、更犀利,在叙事风格上延续了押井守在《攻壳机动队》就已经有所展现的个人特色:未来科技背景下的哲学思辨。
虽然故事略显晦涩,但对网络游戏和VR技术盛行后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进行了大胆预测,乍看之下是科技悲观主义论调,但实际上影片所要探讨的是“何为现实?
何为虚拟?
”以及“人们为什么会沉迷于虚拟的游戏世界”。
从整体的艺术性来看,本片是别具一格的,也是一部无法复刻的冷门佳作。
real is real, fake is fake. fire or not, it is a choice
押井守的作品,历来不能作为娱乐去消费.从当年的《福星小子》剧场版开始,他一直关注的都是存在问题——当然还有政治斗争和恐怖主义,这是他在作品中体现的两大主题。
当然了,若硬讲押井守当作娱乐也完全有理由,因为押井对视觉技术的推重简直到了变态的地步,否则也不会作出“一切电影都是动画”的豪迈宣言。
《AVALON》就是这样一部真人电影,但被他弄成一部动画片。
形式和内容之争永远没有结束之日,电影的形式是高科技,内容是艺术和思想,生命的形式是物理学,内容是抽象,作为人的生命尤其如此。
但是……嗯,去看十运会排球比赛,待续。
接上回书。
在《AVALON》里,没有真实。
或许有,也是被假设的所谓class real。
请注意这样一个细节:影片开始一段打到乱七八糟的战斗场面后,Ash到管理员处兑换货币,她发现柜台后面一尊奇怪的雕像,两个小人相拥(或者贴身肉搏),一个的身体被子弹穿透,子弹、身体的碎片永远凝固在被穿透的瞬间。
这尊雕像在影片最后又闪了出来,Ash举枪瞄准九姊妹的ghost,字幕:welcome to AVALON。
全片结束。
这尊雕像起到令观众眩晕的效果,也抹煞了影片的真实,最重要的是:它让故事变成了艺术,变成“隐隐感觉就在其中却无法触摸”的微妙的美。
“现实只是主观意识的投射而已,所以我把这里作为真实有何不可?
”与其说梅菲想说服Ash,不如说他正竭力说服自己。
原来他们都知道这个世界并不真实,他们不断升级、战斗,只为了寻找自己能够接受的真实而已。
梅菲不愿意躺在床上吸氧,于是抛弃了队友,跑到class real逍遥快活,Ash还未明白什么是自己可以接受的,独行客的她正用排除法放弃越来越多自己不能接受的,最终她不得不选择追寻ghost,来到class real,并为AVALON所接受。
AVALON只接受亡魂,并给予之永恒,梅菲不能接受自己身为亡魂的真实,所以选择了死——其实他还没死,他会继续躺在医院里;Ash发现永恒之岛AVALON只是个骗局,然后……她会完成class real 的任务吗?
她能找到自己的真实吗?
她会继续在迷宫中自问自答还是像梅菲一样终结自己的ghost?
还是大家自己去欣赏、思考并解释吧!
阿瓦隆现在来看还是挺简单的片子啊,大约能懂的剧情,简单的人设,画面,然后也能懂的架构。
不知道是哪国的需要,用英语字幕大概看完。
女主ash,一个玩游戏的高手,在游戏与现实之间不断寻找自己的归属感。
最后去拯救自己的前搭档,迷失在游戏世界中的意识。
仔细想想游戏,还真是无聊。
靠着模仿现实的一切不断架构低维世界,带着一点点开发者的想法。
跳脱不开自己的路数。
就像当我们发现沉迷游戏的植物人时,一定是去拯救回来,然而什么是拯救呢。
当你在游戏里面,你可不会这么想,在哪个世界,就会想要什么。
越是简单的画面,越是简洁的需要,才能留给人越多的思考空间。
这很重要。
画成照片的画终究上不得台面。
坚决拍晦涩难懂,坚决不带观众玩,关键声光电都极其简陋原始……押井守有野心,但是不是先脚踏实地把基础做好更要紧?
押井的风格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能接受。
手法高明,剧情一般。科幻神马的,不适合我。
該說它沉悶還是說它有質感呢
女主角总是在延迟,好杯具。另外不要看人人影视的版本,字幕太脑残了,自己往里头脑补一些画外注脚……
非常喜欢这种风格,竟然还在电影里面看到了巴吉度…看来是押井守的爱犬啊~~~
121123 因为Oshii主题的TEP,重新刷了一遍AVALON,更加巩固了个人对押井双璧“攻壳”与“阿瓦隆”的确认,在后者中,继承《天使之卵》中的符号化叙述,发展到了另一个级别境界。整个感觉就像一个塔科夫斯基影像的沉默体。
日导波兰片使这部虚拟现实题材的科幻片颇具独特风格,最大的反差:把现实世界用低饱和度色调和其他细节(背景人物不动,狗消失)描绘的太假,而到达R级后突然转变真实的色调,让人分不清真实还是虚幻,女主开枪时何尝不希望尸体还在,因她早已怀疑原先的世界。真实和虚幻场景的把玩远超黑客帝国 11.25
特效蛮不错的,而且配乐很日本,很精致,很宏伟!就是拍的太晦涩,节奏不太对,太多乏味的地方,不过这个电影或许值得看第二边,还是蛮多细节要留意的
地道战年代的画风 坦克大战级别的特效 还能有这高分 中国人的跟风实力真是没话说
画面氛围都做得极好
6/10。现实看上去黑白破败,网络迷宫却有着真实的色彩和痛感,这种存在与虚拟的形象倒置背后就是导演自己内心的困惑。战斗中人物纸片化的仿真场景,有轨电车的工业时代环境,梦游般的演员表情和机械动作,强烈明暗对比的感光效果,粉碎故事主线和张力,创作动画的标配手法在真人电影里表现得极为生硬。 @2015-12-06 14:43:01
游戏世界与真实世界的混淆,看到最后,我也没大弄清楚,到底哪个世界更是真实世界。挺有创意,但不好看。一般推荐。
哎~
只能说我没看懂,对于avalon等等的了解少之又少。也许再过个两三天,便能细细体会出佳品还是糟粕吧。
剧情进行得太慢
能让我看下去的也只有电影场景做的不错.要是能找到那样的地方拍片就好了.
好久以前看的一部老片,应该属于现在的网游小说的先祖吧。
日本和波兰的组合总觉得有些奇怪,感觉一般。以前不关注这些动画电影,或许当时自己正在游戏当中吧。
动画风格的真人电影,看了真不习惯,押井守你丫还是拍动画去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