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Hemingway & Gellhorn,恋上海明威(台),海明威传,战地烽火情,海明威情史

主演:克里夫·欧文,妮可·基德曼,罗伯特·杜瓦尔,康妮·尼尔森,罗德里戈·桑托罗,帕克·波西,莫莉·帕克,陈冲,托尼·夏尔赫布,大卫·斯特雷泽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海明威与盖尔霍恩》剧照

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2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3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4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5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6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3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4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5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6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7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8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9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20

《海明威与盖尔霍恩》剧情介绍

海明威与盖尔霍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故事主要聚焦海明威同其第三任妻子盖尔霍恩的情感纠葛,克里夫·欧文扮演欧内斯特·海明威,妮可·基德曼饰演他的妻子、也是著名的战地记者玛莎·盖尔霍恩。 海明威与玛莎·盖尔霍恩相遇于1936年、一间名为Key West的小酒馆中,他们1940年结婚,在欧洲蜜月旅行期间写出了他的名著《丧钟为谁而鸣》。不过,二人都专注于自己的记者事业,聚少离多让二人于1945年离婚。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暖暖内含光非常小特务:大决战复仇的未亡人舞动青春遭遇陌生人无敌浩克红宝石戒指月满抱西环佳偶自天成妈妈的笔记本文豪野犬第二季售命叶穆2放学后失眠的你海盗电台宝莲灯·浮尘幻灭天体火线之上反诈骗行动组高烧另一个自己美丽的叛逆漫长假期姜味关系南法撩妹记圣诞之吻天黑请闭眼镇魔道胖子行动队未知的首尔

《海明威与盖尔霍恩》长篇影评

 1 ) 实在对这种纪实剧提不起兴致,而且英文生词巨多,超难懂

盖尔霍体现了出色的成功女人特质,魄力,独立,性感,有狂热的理想。

当然也少不了妮可。

基德曼的功劳,这么大岁数居然还这么诱人,难能可贵。

整个影片就像是对盖尔霍岁月的记录,感觉盖尔霍要传奇的多。

而海明威则是侧重在普通人一样的生活上,就是再牛逼的人,也有欲望,甚至于超过常人的欲望。

另外吐槽的是,现在这个时代,对于出轨貌似可以放到桌面上谈了,更加的宽容化了。。。。。。。。。

盖尔霍在影片中被多数观众的认同,可见,女人如果出轨当小三,周围人的评价,多数围绕在女人依靠的男人身上,不但对偷情爱情或者感情一直保持几百年的热度,甚至对男人的成功和优越也保持几百年的崇拜感,既让普通人惊叹,也让人们心向往之。

没有蔡锷,小凤仙是谁?

没有张学良,那赵四小姐是谁?

女人能够不依附男人,成为独立个体的,恐怕极少,毕竟宋美龄只有一个!

 2 ) 爱远远比恨持久

神作!

因为我不懂海明威,也不了解盖尔霍恩,所以对我而言这就是部神作,带给我的震撼太多了。

爱情真是让人无奈,海明威是硬汉子,偏偏盖尔霍恩是女汉子,两个要强的人都无法隐藏于对方的光芒下,有人说嫉妒是爱情最大的敌人,盖尔霍恩说这是错的,她的亲身经历证明爱情最大的敌人是厌倦,唉,对他们这类人而言爱情真经不起平淡。

盖尔霍恩是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影片拍的他们是最志同道合的一对,但最后还是分开了,海明威最后一任妻子是会无微不至照顾他脾气好的人,可他像个行尸走肉般最后开枪自杀。

老年的盖尔霍恩拿着海明威曾经给她的情书:亲爱的marty,你要知道,爱远远比恨持久。

国外对中国的描写一如既往的黑,中国是那么的脏,被蒋介石的假牙雷到了,周恩来居然操着一口标准的美式英语,还是陈冲的宋美龄比较出彩,气场强。

女神nicole风韵犹存,还是那么迷人,几处性爱场景刺激到爆。

亲爱的人们,尤其是视爱情为生命的人们,你要平淡还是激情?

自己选吧。

 3 ) 爱比恨持久

几乎在影片的开篇,海明威与盖尔霍尔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盖尔霍尔对自由,正义,世界人民福祉的信仰,比海明威的要纯净太多,如果海明威还有的话。

海明威就像是在老人与海中的那个渔夫,虽然他可以经历狂风暴雨,到深海鱼大鱼搏斗,但是,骨子里,却终究属于陆地,终究是要回到陆地,回到家庭中去过小日子的。

而葛内虹则不同,她像一条鲸鱼,她的心中,有着更广阔的天地,跟宽广的视野,盖尔霍尔属于海洋,并且向往海洋。

当海明威与盖尔霍尔最初相遇的时候,海明威对于海上的风浪经验丰富,而又声名显赫,而盖尔霍尔初生牛犊,却又美艳惊人,两个人一拍即合,如胶似漆,但是,当两个人在西班牙内战的洗礼中经历了一切之后,海明威像渔夫一样,累了,也许怕了,准备缩回自己的温柔小屋,去写那些充满了自我陶醉感的故事的时候,盖尔霍尔则更加成熟,法西斯在西班牙的胜利更激发了她的斗志和前进的欲望,裂痕在电影首映礼中产生,海明威说,这部电影,纪录的是土地和人,而盖尔霍尔说,写实艺术的职责,是为无声者呐喊,为无辜者正名,揭露统治者高尚表面下的谎言。

短短几句话,高下立现。

我不太清楚当时美国社会对海明威的评价到底如何,但是,在导演已经借着那个评论家和他前妻的嘴,黑出了海明威的翔:“他的文采掩盖不了他对失去男子气概的恐惧”。

“是我,布置了这一切来证明你不是耍孩子脾气”.....。

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两个人的差距也慢慢显现,盖尔霍尔渴望着深处的大海,苏芬战争,抗日战争,每场战争都激发着盖尔霍尔,而海明威则像个觉得自己已经离家太远的渔夫一样,terrified,hiding in his own storage room, 只是靠这纸醉金迷,和四处吹嘘,和炫耀,来掩盖自己对于战争的懦弱,冷漠,无能。

直到最后,盖尔霍尔潜入深海,而海明威,则一个人,启程赶往另一个温柔乡。

海明威在盖尔霍尔之后灵感全无,大抵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经历了盖尔霍尔的海明威,也如同看到了正版的盗版,发觉与盖尔霍尔真正的高尚情操相比,自己所谓的勇气,力量,不过是性欲,酒精,孩子气,和刺激感的混合而成的一坨,海明威也许是一个优秀的写手,但他只是善于夸大他所经历的风浪,并且装作自己是那个征服世界的人,而与真的心怀世界的盖尔霍尔遭遇之后,变原型必露,相形见绌了,从此,再想自我陶醉,自我吹嘘,底气自然就不那么足了。

其次,当时经历了大萧条的美国,每个人都人人自危,对于世界的局势,也采取了孤立主义的态度,选择隔岸观火,但是美国人骨子里又痴迷于标榜自己的道德优越性,这样的心理需求和实际上的不作为之间的落差,也早就了一批像海明威一样,虚伪,浮夸,看似关心世界福祉,实际不过是拿别人的战争找刺激的人,而这批人,也成了海明威的重视拥趸,后来随着二战开始,美国再也无法置身世外,见识了真正战争的美国大众,也就不会再相信海明威一惊一乍,小题大做的所谓勇气了。

电影的导演在政治倾向上是比较左的,而海明威,对于电影的删减,在中国宛若观光的采访,回到美国后的傻缺行为,都说明了海明威不过只是个美国右翼势力的代言人,玩偶,被阉割的御用文人,骨子里充满了虚荣,浮夸,大男子主义,还有孩子般的小心眼,嫉妒,和冲动,而非真正像盖尔霍尔一样的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奋斗的斗士。

海明威,是那个时代的缩影,the so-called American Hero.实话说,这部电影对我也产生了冲击,也许每个男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海明威的影子。

不过,在那个年代,估计也许也不会有人做的比海明威更好了,盖尔霍尔是世界的,不是家庭的,这一点,不管哪个男人遇到她,都无法改变,更何况他陪着盖尔霍尔出生入死,而且,海明威自己也受着煎熬,一方面他追寻勇气,一方面却也无法割舍庇护,这也不是海明威的错。

所以,虽然道路不同,也许盖尔霍尔也觉得海明威只是个伪装强大的男人,盖尔霍尔还是从心底的感谢那个祝他一臂之力,给予了他战火中的幸福,牵挂,与温暖的男人。

所以,在影片的最后,盖尔霍尔还是拿出了那封信,遥想起战火纷飞的年代,“爱比恨更长久”所给予他的安慰与鼓励,拿起电话,亲自为海明威正名。

可以说,在故事的最后,盖尔霍尔对海明威的爱,在经历了50年的折腾之后,战胜了她对他的恨————爱比恨更持久。

 4 ) 她视角下的海明威

如果对海明威不熟悉,本片可以做个初步扫盲。

本片以一个知识女性的视角来诠释海明威这个传奇人物的性格特征。

杂志记者盖尔霍恩赴西班牙实地采集战争信息,海明威一帮人赴西班牙拍摄战时实况,两人同住一个酒店,一同出去民间采风拍摄,一同到前线观战,期间酒店遭轰炸,两人关系正式升级为情人。

其实海明威已经早已垂涎女主的美色(长腿),虽已为人父人夫但仍然无法也没意识去压制自己的蠢动,无时无刻在接近女主,这在中国人的认知中,完全就是个无耻下流的登徒子。

后来海明威强行与天主教徒的第二任妻子离婚,与女主结婚。

然后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这段时光正好激发了海明威的创作灵感,在蜜月期间写出了另一个代表作《丧钟为谁而鸣》。

由于女主是个事业女性,而且兼有对世人的大爱,在婚后经常赴全球各地战场采访考察,这成为两人后来分手的主要原因。

海明威率性,有时像个不成熟的大孩子,做的事总是有悖于女主正常人的思维。

海明威为了发泄不满,或者是阻止女主频频离去,竟然把女主的杂志社唯一一个通信员的岗位夺了去,抢去女主的工作,两人关系恶化。

女主虽然失去杂志社的身份,仍然混入战争前线,实地考察并发表了重要的文章,取得了成就。

在此期间,海明威变得有点堕落,与陌生女子鬼混导致车祸,女主下了离婚的决心。

后来海明威好像中了风,创作也进入了艰难阶段,1961年在家中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从片中可看出海明威的性格特征可圈可点,个性非常张扬。

自信,率性,多情,好色,正义,勇敢,偏执。

影片刻画了一个非常鲜活的人物,基本客观,不褒不贬。

 5 ) 当两颗心碰撞在一起,除了耀眼的火光还有擦出的血痕

能够写出辉煌巨著的人,不管是不是硬汉,他的心都必定是柔软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所有的命运都在第一次眼神交汇的时候注定。

Gellhorn的英气碰触到了Hemingway最深处的心,这对他来说一个诱人的猎物,无法掌控,更求之不得。

而Gellhon表现的再怎么洒脱,也无法挣脱已经在心底被他征服的魔咒。

没有人能够抵挡住爱的脚步,再猛烈纷飞的炮弹也只能成为水乳交融的背景音乐。

那是惺惺相惜,是相见恨晚,如血的红唇述说不尽爱慕的言语,只能将头埋在满是疤痕与毛发的胸膛,让自己化成变小,再变小,甚至穿过他的皮肤,融进他的血液,紧紧缠在他的心上。

他的暴躁,他的冲动,他的任性,聚成这样一个有血有肉,野性勃勃的男人,注定要与这位大胆,浪漫,多情的女人在一起。

正如Gellhorn说的,他们因为战争而在一起,而战争结束了,他们之间却有了战争。

两个如此相同的人总是无法长久的相濡以沫。

他们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彼此,可他们相爱确是凿凿的事实。

当两个人意识到已经回不去时,任何言语都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我确实真真切切爱过你,那是已经生了根的心,切断缠绕的藤,撕扯出裸露的茎,血肉分离,无法想象那是怎样的痛。

我看到的是一位硬汉一样的女人,她为人类而活;还有一位铁血柔情的男人,当他为自己心爱的女人而用手枪指着自己的额头,他的世界已经改变。

当看尽了世界的百态,信仰终于也撑不下那具沉重的躯壳。

那枚子弹该开出一朵美丽的花,为生命写下最后的篇章。

而她 ,终于仍然是她,含着心中无数的无奈,也要背起小小的背包,为着所有的人民走出去。

最后那一幕,年老的她变成了曾经的他,那个无论喝了多少酒仍然能在早晨6点起床打字的他,我想,这就使她看见的自己的样子。

 6 ) Gellhorn 比海明威更硬的女人

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玛莎·盖尔霍恩(Martha Gellhorn,1908—1998),上世纪第一位女战地记者,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

她报道过西班牙内战、芬兰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争、越南战争等八次世界上著名的战争,是世界上著名的战地女记者。

盖尔霍恩的生平:1908年11月8日,玛莎·盖尔霍恩出生于美国圣路易斯的Ellisgellhorn。

1926年,18岁的玛莎入读布林莫尔学院,开始文学创作。

快要毕业的时候,她却退学了,她渴望一种更刺激的生活,她的内心荡漾着冒险精神和不安分,于是,她去巴黎当了一名记者。

在巴黎,她为美国各类报刊撰写专栏报道,并加入了一些民间政治团体,而且结婚了,丈夫是一位法国侯爵,同时是一位政治学家和新闻记者。

1934年,她回到美国,变成了小说家,连续写了《疯狂的追求》、《灾区现场》等作品。

1936年年底,她在佛罗里达的基韦斯特旅行时,在市中心的SloppyJoes酒吧碰到了作家海明威。

那时的海明威出版过《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小说,同时,也是非常出色的新闻记者。

相同的作家兼新闻记者的身份让他们走到了一起,相互倾慕。

1940年11月20日,玛莎·盖尔霍恩与海明威在怀俄明州结婚。

海明威成为她的第二任丈夫,她成为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

后来玛莎·盖尔霍恩与海明威租下古巴的“观景庄”。

他们在这里度过将近一年的甜蜜生活,玛莎接到《考利叶周刊》的邀请,让她去中国报道抗日战场。

玛莎顺利地登上开往中国的飞机,她身边还站着一个肥头肥脑的大个子男人,这个人就是她的丈夫海明威。

1945年,她抛下了海明威,继续她的危险报道。

她1954年与《时代周刊》的主编汤姆·马修斯结婚,1963年离婚。

1961年,海明威饮弹自杀。

1989年, 81岁的玛莎仍然检点行装,现场报道美国入侵巴拿马的事件。

1998年情人节后的第二天,玛莎·盖尔霍恩在伦敦服用安眠药自杀。

近来读到一篇文章《玛莎 盖尔霍恩:比海明威更硬的女人》她和海明威的婚姻维持了5年,她却因此而挣扎了50年。

人们称他是们是“打火石和韧钢的配对”她是20世纪最优秀的战地记者之一,战场上,他比海明威离炮弹更近,海明威征服过狮子,她的心中有100头狮子,她抛弃了海明威。

全文请看:http://www.gracechina.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90Hemingway is a fucking bitch!

 7 ) 老人未老时候

浮夸的爱情片,关键爱情占比多少,对于海明威而言。

首先不太认同这个版本的海明威。

我认同的文字中的海明威更加分裂,更加忧郁,没有那么多牛仔气息。

作为普通人的战斗精神没有具体化,放浪形骸到处都是。

这个是我常年对所谓英雄的偏见?

还有就是克利夫欧文的脸太长。

对比,宝琳演的不错,也许是因为先入之见少了很多。

看到一个半小时的时候,看了两人太多的激情戏,会问会讲到中国之旅吗?

谁来演常凯申?

答案1小时45分。

那个猥琐的胖子是谁?

胖翻译官。

周先生这段演绎和演员选择,我没有吐是感谢老天了。

影片对了解海明威基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算及格。

结尾一样复杂,神秘主义和女权主义,各占一半,反而没有着落,也是全篇的缩影。

 8 ) 《海明威与盖尔霍恩》:文学硬汉的讲前不举

HBO出品的电视电影,片长2个半小时,由《鹅毛笔》的导演菲利普·考夫曼执导,英国熟男克里夫·欧文和妮可·基德曼联袂主演。

试图对海明威波澜壮阔的一生重新诠释还原,首先以第三任妻子盖尔霍恩30年后的回忆方式为切入点,从两人的相遇,到西班牙内战,古巴、芬兰、德国、英国,再到中国与蒋委员长会面和周恩来密会,始终围绕着两人不依不饶的爱情故事,直到离婚分手,老年海明威自杀身亡,再重新回到盖尔霍恩的回忆访谈为结束。

如果说这就是海明威的全部的话,确实有点牵强难以令人信服。

单是海明威雄性威猛的一面就表现的模凌两可,或许是因为预算有限,没有海明威斗牛,也没有战地负伤的场面,只以两场钓鱼敷衍了事,除了与俄罗斯军官的吵架,就是与盖尔霍恩的大吵大闹和床上房事,与文学硬汉形象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导演为了表现美国至上,其他都是低等的手法到是无所不用其极,盖尔霍恩如圣母般在西班牙救出轰炸街头的小孩儿,把俄罗斯骂的一无是处的争吵,与蒋委员长令人恶心的假牙会面,霍乱传播的中国街巷,让手生疮的自来水,总算对周恩来没有太多诋毁,只是那形象让人无语。

当然,导演对国宝级民族英雄的海明威与卡斯特罗的亲密往来只字未提,海明威曾于1941年被招募为克格勃间谍也是没个片言只语,在FBI特工24小时监视中,让老年海明威焦虑不已导致心理崩溃,而举枪自杀的机密桥段更是轻描淡写。

对所有事关海明威在美国民众面前不可言的事迹可谓掩盖的天衣无缝,其实这也没啥,谁也不会愿意往自己国家国宝级人物的脸上抹黑,但是,如此倾向性强烈的表现手法,还是让人忍不住吐槽。

要拍史诗般爱情故事,你就好好拍呗,黑白与彩色画面相互交错,各种记录式片段呼应成趣,质感强烈穿梭适当,这不是挺好的吗,非得顺带丑化一下别人为了啥啊,难不成,这就是美国人的为人处事方式?

表扬自己的时候,不挖苦讽刺两句别人就会浑身不舒服?

 9 ) 高光时刻

这片子里海明威的高光时刻,也就是在西班牙旅馆里他训斥着彼时还没找到自我的盖尔霍恩的这个桥段。

这个片段里海明威专注而坚定的用打自己着自己的文字,听了盖尔霍恩坦白自己无法写出眼前的战争,他不是简单而男性主义的安抚,而是如同面对革命同志一般,用震耳发聩的言语去唤起她心中的使命。

他真诚而猛烈的敲打着那个还不知自己为何而来此的盖尔霍恩,说出了这句话:开始为你的信仰而写作吧。

 10 ) BUT LOVE?

1、盖霍恩:生命最吸引我的,是外界发生的事情,所有的动作,而这,这值得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总在最艰苦的地方觉得最如鱼得水。

But love?我是个战地记者,当然总是不停的有战争,无尽的战争。

2、海明威:来看看评论吧,每个作家都留着一篇评论。

3、评论:这本书不像是用语言写成的,而像是用身体的组织编制而成。

4、盖霍恩:我所做的只是倾听,都是他们的对话。

海明威:写作的秘诀就是,描述人们说话的方式,多数人从不倾听。

盖霍恩:我的本意是去描述肮脏的生活,最后却成了《周六时评》光鲜美丽的封面女郎。

海明威:我也有相同遭遇。

5、盖霍恩:我欠你多少钱?

海明威:这地方基本上就是我开的。

盖霍恩:(丢钱砸在他身上)买一件新衬衣吧,海明威。

(转身就走了)6、海明威:也许多杀点动物就不会自杀了。

可以看得出来他一直在为此努力。

7、海明威:名誉如娼妓啊,但也不能说她干不出好事。

8、多斯:海明威认为写作是一项血腥的运动。

拿起笔,and bleed.9、盖霍恩:我感觉我们必须没日没夜的工作,爱尽量多的人,做尽量多的事。

用尽量快的速度,来自我自己:1、还在等,知道在等什么,却有点不愿意等下去,因为你马上三十,我也28,青春的尾巴那么有限。

2、不管自己变得再丑,也不怕,虽然我现在处于最迷失自己的时候,也是最接近自己的时候。

3、心中有信念,不容说错一句话,遗失做一件事的准确机会。

4、真诚加敏感,就等于准,问题就剩下准的要求频率高低。

可以时时刻刻,也可以打个半折,也可以混沌,取决于是否想偷懒。

5、我要能够忍受不去做什么善事,而带来的自责和不安,战胜了这个,你就真的是一个坚强的人。

10、海明威: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的最好方法,就是先相信他。

11、盖霍恩:只需一看,你就能明白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决不能失败。

12、多斯:Taste like freedom.海明威:Dos,这是你所说的话里面最失水准的一句话了。

多斯:也许吧,但是我是发自内心的。

13、摄影师:如果照片不好,只能说明你还未深入本质。

(You’re not close enough.)盖霍恩:但你有才华。

摄影师:仅仅有才华可不够,你还得是匈牙利人。

14、盖霍恩:(轮盘赌之后)他说的对,美国应该参与其中,世界其他各国都应该出一份力,法西斯正在蹂躏西班牙,你们俩却在这斗气,真可笑。

(it’s ridiculous.)噗!

15、海明威:最好的作家都是谎话连篇的。

16、评论家:他的天赋已被掩盖,取而代之的是对自己雄风不再的担忧。

17、盖霍恩:西班牙内战后,我对人类感到绝望,西班牙伤透了我的心。

海明威:听我说,盖霍恩,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会被打败,只要他还活着,就能继续战斗。

18、海明威:写作如弥撒,若不到场上帝比怒。

19、盖霍恩:你真是什么都记得住,是吧?

20、盖霍恩:得有人去报道。

海明威:留在这里陪我,聪明人的快乐是最稀有的东西。

(Happiness in intelligent people is the rarest thing I know.)21、海明威写信给盖霍恩:我最爱的玛蒂,你必须明白,爱远比恨要持久的多,昨晚我对月哀嚎,只有一只黑鹰回应了我,也许它也被情所困,于是我们对月共嚎,那野兽和被情思折磨的不成人样的我。

盖霍恩回信:亲爱的,你让我懂得不应自作多情,以为轰炸机都冲着我来,也不应以为子弹都以我为目标。

我累了,真希望你在我身边。

22、盖霍恩:我有婚姻恐惧症,我更愿意孑然一身。

海明威:而我更愿意娶你为妻。

(Well, I’d rather make an honest woman out of you.)23、盖霍恩:人们说嫉妒是爱情最大的敌人,他们错了,爱情最大的敌人是厌倦。

我想到真正的战场上去。

24、盖霍恩:多斯说你是个自私自利的王八蛋。

海明威:(掴巴掌)盖霍恩:你没必要这样。

海明威:有必要。

你知道的很多,但你根本不知道我有多需要这样做。

盖霍恩:(笑笑走了)离婚后25、盖霍恩:我试着不去想他,我害怕我不能想起他的好,而只剩对他的恐惧。

上帝,真希望我渺小生活中的问题没有让我对所有事物失去理智。

26、盖霍恩:有两件事极大地影响了我的世界观,一件是西班牙的失败,另一件是达豪集中营。

(纳粹集中营)我逃跑了,我想我对可怜的人类失去了信心。

海明威疯后27、海明威:写作的黄金阶段,是孤独的。

一个作家,随着名气的增长,会逐渐摆脱孤独,他的作品也往往会走下坡路。

因为他的作品,必须独自完成。

一个足够好的作家,必须能面对永恒,也能面对没有永恒,每天如此。

采访盖霍恩28、问:你是喜欢让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吗?

盖霍恩:我没有那种情结,那是男人才有的。

问:既然你提到了男人,想知道关于你和那个男人的故事,那个代表着男子气概的男人。

盖霍恩:不。

问:那关于您欠的债呢?

盖霍恩:我的债?

问:你欠海明威的债。

盖霍恩:那个男人已经死了30年了,他折磨自己比折磨别人都狠,我愿他安息。

就这一话题我只能说折磨多。

我绝不是任何人生命中的脚注。

《海明威与盖尔霍恩》短评

Nicole Kidman 那么老了,就不要再出现在荧屏,还演那么风骚的角色,吃不消啊;bd-hdw

5分钟前
  • 较差

不喜欢里面骄傲自负的海明威,反倒欣赏独立个性的盖尔霍恩。蒋宋和周恩来的插曲让我跌破眼镜。总之很凌乱的一出戏。

7分钟前
  • Lee小墨
  • 还行

盖尔霍恩满像毕加索的情人吉洛,都属于那种有才华又有骨头的女性,从不将自己作为伟人的陪衬、男人的附属。她们有勇气选择,更有决断离开,因而避免了像其他伟人身边的女人,最终疯的疯、自杀的自杀。海明威在片中就是一个潜意识抱有深刻阉割恐惧,终生都热衷于打造自己的硬汉形象和宣示阳刚气概的混球

9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正好两人的婚姻是二战期间,然后将两人的爱情放置于历史事件当中,即讲了爱情,也稍带了各种历史事件。

1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故事更侧重于Gellhorn,重点放在两者相遇到离婚的这段时间里,也再现了海明威标志性的站着写作,吸着雪茄的形象

17分钟前
  • 都柏林人
  • 还行

从大学开始喜欢海明威,以及他的每部作品。四部小说,四个女人。。海明威作为情人的最好时代到底给了谁?

21分钟前
  • NuurJannah
  • 力荐

中国那段有点搞笑

22分钟前
  • 懒超人
  • 推荐

只不过是两个有才华的人相互吸引,在一方看到一方为事业的自私,偷窃, 便走散了,所谓爱情纠葛不过如此

23分钟前
  • bureaucracy
  • 还行

中国那段的诠释,证明了这部电影的低级。

26分钟前
  • Yuki
  • 很差

还不错~前半部当战争片来看就输了啊。。。感觉又是个巨大的深坑等着我跳。。。hemingway,fitzgerald, gellhorn, capa, woody allen说的不错 所谓的黄金年代可真的是人才辈出令人神往。。。

30分钟前
  • Lisa
  • 推荐

本意是战地女记者的传记,卖的却是她和海明威的八卦,在海明威这样威猛、霸道而且原生态的男人身边,无论是谁都难免被遮住光芒,但电影极其着力的表现了玛莎的独立、自我、骄傲、野心勃勃。虽然部分涉及中国的细节有过分夸张演绎的嫌疑,不过镜头的渲染将历史感浓厚的影像风格与现实的穿插拼贴做得很棒

34分钟前
  • 洛梦蝶
  • 推荐

多年以后,记得的依然是激情燃烧的日子。妮子美哭了

39分钟前
  • WildestDream
  • 推荐

又慢又矫情,妮可儿的两瓣浑圆和长腿乃唯一看点,床戏尺度比较大

40分钟前
  • 梦舍山人
  • 很差

除了露点床戏不像电视剧外,其他时间都在一直提醒别人“这只是一部随随便便的电视剧,你看不到什么的”。

41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较差

太长太假太无聊简直无法忍受!而且蒋介石和宋美龄的人物设定是二逼吗?啊?导演?

44分钟前
  • 螺丝இ
  • 较差

作家的伴侣往往是作家强大的自我意识剩余出来的那一小部分,有时候我想做他们的爱人真的蛮倒霉的。

48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在飞机上看的。对机组人员选片的能力无语了。这片这么高深,让谁看啊?!还是只是给乘客准备睡眠的?

51分钟前
  • 来都来了
  • 较差

蒋公若泉下有知,估计会说这三个字:娘希匹

55分钟前
  • 20thcgrrr
  • 较差

欧文的胡子让我整部戏都没有出 「海明威是个小日本」的戏;中文译名太尼玛扯了;这样的故事很容易写成女权不女权历史不历史文学不文学战争不战争,总之就是很混乱最后变成不知所谓;片尾女主穿着居家毛衣背上行囊粗发,太扯鸡巴了。

58分钟前
  • Focus
  • 很差

7/10。放纵性爱的体验既是作家寻找灵感的方式,也被用于掩盖失去男子气概的恐惧,当西班牙的炮火摧毁旅馆时,两人在坍塌的火光与灰尘中享受床第之欢,将性本能置于生之欲上,虚妄自大的海明威给影片发布会致词前,强行与盖尔霍恩发生性关系驱除自己的怯场,躲在帘幕后对蠃得全场掌声的爱人充满眼神妒忌,最戏剧性的叙事段落中海明威叫来异议者企图妥落一番,咆哮着揭开衣襟亮出胸毛,大骂那个批评家为娘炮再给他一记重拳,反映海明威脆弱的硬汉形像,站在打字机前敲打着战斗到底的名言只是他用文采美化的镜像自我,盖尔霍思奔向芬兰记录战争苦难,他却在别墅里酗酒狂欢、玩击中纳粹浮标的战争游戏渲泄情感,其实早在海明威与苏联老将争风吃醋、把枪抵住头往嘴里塞绢巾来斗狠,已经说明海明威像长不大的孩子,无法写作就处于生命活力惨遭阉割的低迷状态。

1小时前
  • 火娃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