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自公号【食焦】今天是白色情人节,对于单身狗来说,消失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消失的情人节》在第57届金马奖上,《消失的情人节》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本、最佳剪辑以及最佳视觉效果5个奖项。
还是那熟到烂的剧情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台湾偶像剧了,剧情统一,都是恋爱脑的校园青春剧,总觉得看完会降智。
本片是冲着贴热情人节,还大量的获奖看的。
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部奇幻片,讲的不是爱情,是时间与被遗忘。
有点像去年的《被光抓走的人》。
这种剧情,稍微处理不当,就会落入俗套,豆瓣评分到4分以下……而这部电影居然拿到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
快一点女主和慢一点男主,十几年过去后会有一天的时间差,也就是“消失的情人节”这一天。
电影前半段用女主讨喜可爱的人物特征向观众抛出问题,后半段则以男主傻憨憨的生活与回忆,解释这消失的一天发生了什么事。
当然,本片台味浓郁,绿豆豆花、平邮、胶片相机、公交车……剧中有大量慢生活的元素,与我们的生活节奏截然不同。
在我看来男主就是个变态
在消失的这一天,男主带走了女主的身体,对女主为所欲为!!!
摆弄着各种pose拍照,玩弄一翻之后,还知道女主住哪,送她回家后还在她家里思考了一晚——要不要亲她!
这不是变态跟踪狂?
暗恋癖?
比起“我爱你”,更可怕的是“我忘了你”
爸爸的消失,是因为家人的遗忘和忽视,甚至有轻生的念头,也没有人察觉,在回忆里,大家都只记得“爸爸要出去买豆花”,更可怕的是,十多年过去了,爸爸仍然记得,他欠女儿一碗绿豆豆花……
虽然觉得男主很变态,可是卖惨真的很吃香,暗恋十多年,定期寄出的平邮信件,大概是女主的生活节奏过于明快,已经把男主忘记得一干二净。
而男主每天默默地开着公交车,接送女主。
是笨拙的纯情,还是恶俗的猥亵就在你的一念之间了
豆瓣上有一条总结本片我挺喜欢的:
斯以为情人节是“情人”与“节日”,编剧跟玩起的文字游戏,情人节还可以是“人”与“情节”。
Dear晓淇:我拍下生活中的点滴,想在未来相遇时将你缺席的人生补齐,可再次相遇也只能每天寄给你一封信,在角落里看着你甜蜜,也只能在时间停止时,向你告白情意,床边徘徊整晚,也只敢轻轻向额头吻去。
在时间停止的七夕,有人消失了单车,有人消失了记忆,我与你是有时差的怪人,只能舔邮票将时间储蓄,消失的七夕是我的时间利息,创造了与你恋爱的回忆,原以为能靠肤色相认,你却如常对我说八块平信。
人生是由回忆组成,我的珍贵回忆全是关于你,但却对你毫无意义,从一个人海滩的秘密基地到你心里,是否要用尽从小到大的光阴。
明明知道我们隔着个太空,仍然将爱慕天天写进信封,抬头望星空发梦,等不到远处你回我的那一封。
To阿泰:在消失的情人节里,我消失了豆花,原以为终于降临的爱情还有一整天的回忆,反正我也习惯了,小时候说要去给我买豆花的爸爸也消失在了时间里,也许这就是我比别人快一拍要向时间付出的利息。
只有晒红了的肤色和照相馆里美得不像我的照片提醒着我,消失的那天一定对我很有意义,我开始寻找,从城市到海边,终于在你秘密基地附近的邮局信箱,塞满了你写给我信。
你不知道的是我每天都在孤独的等待爱情的降临,你不知道我每天向午夜电台诉说心事,你不知道我遇到了衣柜里的壁虎先生找到了丢失的好多东西,你不知道我为了再次见到你这个怪人,从城市调到海边的邮局,又快到了一年七夕,我的眼泪只能掉进凉了的米粉里。
在终于收到你的封封密密麻麻的信后,我想和你一起去海边的秘密基地,想在没有停止的时间听你告白,想把我未参与过却一直存在于你的人生补齐。
我们会像瑞丽和马克思一样吗,终将在时间里失之交臂。
不过我现在相信,爱情不是自我催眠,而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旅行。
补充说一下这多出来的一天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因为不少的豆瓣用户指责这些慢半拍的乌龟🐢们是变态,所以上帝给了乌龟🐢们多出来一天的时间,让他们观察观察世界、观察观察自己,到底是乌龟🐢自己做错了,还是这个世界错了。
乌龟🐢们在静止的世界里慢慢爬行,他们发现自己并没有做什么错事,但这个世界的人们却特别喜欢成为道德高地的领袖还总是对乌龟🐢们指指点点。
于是上帝为乌龟🐢们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是可以去远离世界之外的寺庙里过悠闲的生活,从此与道德领袖们老死不相往来;第二种是需要在世界里找到一段足够动人的真情,足以支撑他们直面旁人的非议继续留下来。
很庆幸的是咱们的主人公选择了后者🥳
影片最成功之处在于前后两段对立的视角,一快一慢,在叙事上造成意外的断裂感,却有点像从真实走入虚幻世界的感觉,不可言传的微妙感也许跟堕入爱河的情侣类似。
这种前后两种视角和节奏的影像实验在美国导演爱德华·沙尔茨的《浪潮》里出现过,那是一部较为失败的尝试。
爱情来的时候总是让人不知不觉,不过剧本里没有安排一幕男女主角真实地谈情说爱的情节,却在最后忽然让女主角意外获得感动,这应是全片最急躁和疏忽之处。
不过胜在两个角色都很讨人喜欢,并非表面看上去的那种肤浅的人设。
我的评分:4.5影评:一个女屌丝,干什么都比别人快,一个男屌丝干什么都比别人慢。
小时候他们就认识,大了之后,女生忘了男生。
男生想守候女生。
直到情人节那天,世界突然静止了,这时候,女吊丝小时候就出走离家的爹与男屌丝说,因为你一天慢几秒,攒了20多年,攒出一天时间,真太他妈太扯淡了,然后这个老头还是不回家,要求寻找他妈的人生意义。
男屌丝就带着他的“女神”玩了一天给送回家,时间突然恢复了,这个男屌丝的被车撞了,最后也没死,俩屌丝终成眷属,就是个垃圾电影。
(有剧透) 优秀的爱情小品,很温馨。
适合一个人看(当然感觉也适合两个人看,不过我是一个人看的。。。
) 内容丰富,情节简单,逻辑自洽,细节满满,小伏笔很多,配乐好听,光影很有层次,设置的笑点很有新意。
随便说下光影吧:电影带了些奇幻要素,在一些奇幻场景里光影肯定是不同于其他时间的。
首先是女主幻想与渣男跳舞,与电台主播通话,还有遇见“壁虎”时,光是温馨中带一些生动的黄色,犹如刚升起的太阳,也像落下的夕阳,展现出女主角活泼开朗的一面,这种“暧昧的”颜色也增添了奇幻感,暗示了女主角被渣男骗,甚至暗示了女主角比别人少一天,男主角比别人多一天(太阳升起是新的一天,太阳落下是一天的结束嘛。
不过这样好像有点过度解读了) 然后是男主角那时间停止的一天,这时的光亮度微高的同时还很柔和,增添了浪漫的梦幻感,体现了男主角内心的单纯纯洁(以前都是看一些小清新恋爱电影才会在女主身上打这种光) 如果有一天时间静止了,只有你能动,你会做什么呢?
我应该会满足自己的私欲吧, 男主可能也是这样想的。
于是他找到暗恋多年的女主,在静止的时间里表达自己的感情,还拉她去自己的“秘密基地”(海边),和她一起拍照。
这一段很特殊,我想好好说一下。
在拍照之前,男主回忆起小时候的事情,这一段是有很柔和的bgm的,让人舒心。
但在拍照时,男主“控制”女主身体,帮她摆各种pose,和她一起合影,这一段没有bgm,只有风声、潮汐声以及定时相机咔嚓的声音。
最后男主坐在女主身边,陷入了沉默。
爱情永远都是双向奔赴的,虽然男主和心心念念的女主能一起拍照,可能这是作为业余摄影师的男主非常大的梦想,他在此刻终于做到了。
他开心吗?
无疑是开心的,从他的笑容他的行为就能看出。
但是开心之后呢?
在静止的世界里,听着这风声,剩下的可能只有深深的寂寞了吧。
这也是为什么男主决定,在今天之后,去别的地方生活,不再给女主寄信。
没有人能坚持住没有回应的爱情。
电影可以分为两段,前半部分节奏稍快,后半部分节奏稍慢(甚至像旅游宣传片hhh),导致前后稍微有些不协调。
不过可能这也是为了配合女主比别人稍快,男主比别人稍慢的设定吧。
说到这个设定,电影最后一段真的蛮好笑的:女主遇见男主当时就哭了出来,女主哭完后男主才后知后觉哭出来。
在最后相遇这个老套的情节里搞这种笑点真的很好玩。
说到结尾,我一度以为结尾要搞胃疼情节,幸好。
這原本是分享在台灣論壇的討論,已取得授權轉錄原文在此:https://bit.ly/2JpFw3X以下有劇透—《消》的背景與設定是一場悲劇(導演自己得獎時也說過,最多人看不懂的地方是楊曉淇他老爸原本要去自殺,但最後跟個和尚一起生活。
)
在故事裡,我們不知道楊爸爸為什麼想自主離世,然而也正好就是他要跳下去的剎那,時間銀行發放了紅利,使得楊爸將注意力從自己的生死上轉移了。
而這世界停滯的24小時,使他有了可以沈澱自己的機會,對於任何一個有堅定的人生登出念頭的人而言,沉澱自己就像是在沙漠中行走,乾到不行的自己,突然嚐到了一滴水。
雖然只有一滴水,但就夠這個人繼續走下去。
於是楊爸荒廢了這24小時,隨便走走看看,累了就在馬路上睡,處在隨時登出人生也可以,就這樣繼續下去也可以的心情,迎來了世界再次運轉時刻。
楊爸,已經是個生死皆可的人,眼前他更在意的是,什麼是他自己?
楊爸開始了第二人生——或者是,真正的人生。
這也是楊爸說回不去家裡的原因。
意識到自己是真的與別人不同的他,或許已經不在那個層次上了,不是說不愛家人了,只是,他要先接受他自己吧?
楊爸說:『火車出軌了還是火車,不會變飛機。
』楊爸可能真的以前以為自己跟別人一樣都是飛機,但自己從來沒飛起來過,在世界與自我之間的質疑太大,大到才想去物理飛起過。
所以,現在的楊爸還在認識他自己。
楊爸沒有不愛家人,他一直記得他還沒能給曉淇的那碗綠豆豆花,麻煩烏龜泰代勞,或許是因為如果一樣是享有時間紅利的阿泰的話,應該可以明白楊爸的心情。
況且,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楊爸才能說出來,眼前,也只有這個機會。
愛是一種概念,並不具體,送一碗綠豆豆花,卻很實際。
—《消》片裡還有另一場悲劇,沒有明講,那就是『錯過』。
然而這部分很可能是因為跟我自己的經驗有所呼應,所以我很感受男女主角因為時間流逝的差距,導致兩人在故事前面的發展幾乎停滯:女主角過得太快,看不到烏龜,男主角太慢,追不上兔子。
幸好兩人還有一個命運般的鑰匙在連結著,而且不只是鑰匙,電影裡面有很多畫面與演出的暗示。
電影第一段的女主角篇裡,像是跑操場、拍照、壁虎(在夢中)、女主角睡在郵局外面前還先打了兩隻蚊子,以及終於找到線索,衝出郵局差點被車撞到——這幾個暗示,全部都跟男主角篇裡的故事,有命運般的相反結果。
這是觀眾看得到但是男女主角不知道的事,他們一直被命運捉弄:見到對方的時候見不到心,見不到對方的時候才看到了心。
這等揪心造就了最後兩人在郵局裡,一個先哭後笑,一個先笑後哭。
所有一切都相反的命運,一直到最後一張照片,兩人終於可以一起閉上眼睛合拍一張照片,才收成了句點。
条目下看到一篇评论,作者一通掏心,讲了《消失的情人节》哪里不好,以及这部电影注定无法获得观众缘。
文章不无诚实地说,现实生活中,女性就是会被阳光热情、形象健康的马路骗子忽悠,对于不苟言谈的暗恋观察者,她只能感觉到,自己遇见了一个变态。
更何况,电影里的女主角也被设置为相貌平平无奇,不无古怪。
至于男主角,行为就更诡奇了。
如此肺腑之言,我都相信了,许多人就是这么想的。
而陈医生所唱的,“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其实,也只能是歌词而已。
但反过来,人家导演陈玉勋一直就是拍这类台味浓,怪腔怪调的趣味电影,讲的都是形色小人物。
较近的《健忘村》、《总铺师》,以前的《热带鱼》、《爱情来了》。
有时候讲很大的洗脑话题,有时候只是贪恋人间烟火。
如果你时间有限,那么,找《10+10》里的一则《海马洗头》就够了。
《消失的情人节》也不例外,它讲普通人中的失败者,女主人公不起眼,男主人公几乎是消失的隐形人。
经过带有幻想的曝光与电影手法的发酵,为一段稍嫌车祸太多的纯情恋正名。
这些年批量出产的道德警察观众,他们油生的刻板印象中,失败笨拙的纯情,已然等同于万劫不复的猥亵,但时间暂停这种设定不专属于日系厂牌SOD,只需看15年前,风靡过豆瓣网站的《超市夜未眠》长片+短片版,就知道导演的偷天换日,哪怕有一些用情色打反差的内心纯情概念,早不是独此一家。
况且,陈玉勋过于积极主动地在爱情喜剧中,放置了咸猪手、杀猪盘之类的桥段,姿态已经足够亲民低调。
他似乎意料到许多观众会思维逆行,不惜加上一堆喜剧佐料,放得太多,反而稀释了主题。
对于两个渴望爱情而不可得的年轻人,邮局平信所代表的慢节奏、公交车所代表的脱离按部就班生活轨道,那些快门定格住的爱情照片,都是失败者可望而不可得的心灵风景。
它当然不是什么高妙的料理大餐,就是一碗加绿豆的豆花。
开头说的那位作者,也讲到这个豆花啦加什么绿豆啦,又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看着就不稀奇。
显然,原因出在《消失的情人节》完全只注重台湾市场,脱离了大陆语境,就好比拿了七夕,当本土情人节。
至于绿豆豆花,只要在台湾夜市出没,有过一段时间的生活,那么,就能知道这种小吃只是简简单单的日常味道。
再不然,哪怕是《新不了情》那么共情诉求明确的电影,支开男女主人公的,也不过是红豆糕,一个意思。
《消失的情人节》大致脱胎于摄影的一个概念,即1/100秒的曝光时间下(也可以更少的快门速度),世间景象、周围人物都在那一瞬间死去了,但又随着显影在上面活了过来。
这个死去又活来的过程,只在那1/100秒的快门速度,反复擦写,重复,如同永恒了一般。
观看过黑泽清的《暗房秘密》便可以得知,早期摄影的银板摄影术,把被摄者强制锁定在了一块钢板上,生与死都被模糊了。
至于永远比别人快和比别人慢的机巧设定,多出来的永恒一天,依然只能通过事后证物照片来呈现。
快与慢,无非是在说,现实中的有些人,他们始终无法与周围社会协调同步,导致了过敏反应。
出走的父亲,人间蒸发,若在道德剧里,他是等待口诛笔伐的不负责任形象。
或者变成泰国电影《时光机》中,那台废弃在家的钢琴。
但成年人世界的真相,是有可得的给予,也就有不可得的缺憾。
《消失的情人节》似乎在讲接受、理解和原谅,当周围都忽视了一个人的情感需求,那么,他就处于原地消失,看不见的状态。
余下的差别,只是真的失踪与选择性无视失明。
电影采用聚沙成塔的方式,让永远比别人慢一点的角色,积攒到了老天赏饭我最大的一天。
说到底,女主父亲,或者男主角,他们也不过是想在属于别人的365天之外,获得属于自己的一天。
你或许看到过这类故事,一辆不按照既定路线行驶的公交车,它径直按照司机想走的目的地去了。
正如有些人可能还记得西雅图机场,那个29岁地勤工作人员理查德·罗素的故事。
有一天,他开动一架客机,飞上了天空。
他想去大海上,寻找那只逆戟鲸母亲——她背着死去的幼崽在海里游了1600多公里17天后才放开。
最后时刻,他跟塔台道歉说:我希望这不会毁了你的一天……因为我的缘故,把大家的日子都搞砸了。
他被全世界知道的那一天,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天。
说说这部金马最佳
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本……差强人意吧。
故事主要依托于两大设定:木讷男主的痴情,时间累积的退补。
前者被诟病颇多,有说不真实的,还有直接骂变态的。
我倒觉得“每天往一个无人问津的邮箱寄信”这种暗恋方式可以理解,后面跟踪渣男和与(不会动的)心上人拍照的举动也不算出格。
至于男女主角各自视角的两段法叙事,算是借鉴了豆瓣封神片《怦然心动》?
后者秉承陈玉勋惯用的魔幻风格,脑洞挺大但漏洞也很多。
举世皆静我独行的场景,让人想起《超市夜未眠》(以及岛国某类爱情动作片)。
另外“消失的情人节”实际指的是女主在床上睡过去的那一天,而如果根据本片高潮的那一天起名应该叫“多出的情人节”才对。
刘冠廷连续两年金马最佳影片露脸了,上次还得了演员奖(男配),这次光提名(男主)没中。
李霈瑜我以前没见过,我想问台湾女主持都这么能演么?
黑嘉嘉么……如果那是她的真实音色,还好下围棋时候不用说话。
观影前没有读过影片的任何资料,只是从好友主页看到他标注了“想看”,于是便提议可以一起远程观看,但最终因为登不上Zoom而作罢,想着各自看完了再讨论也成。
也不知道这是一部2020年的片子,电影色调和邮局繁忙的寄信业务让我以为背景是上个世纪,所以看到女主脸书动态时错愕了一下,听到“区块链”时才反应过来这描述的就是我们当下的时代,只不过是在TW。
我不了解TW,只在2019年去过一次,那时还能自由行。
在台北的几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到处都是“机车”,红灯一过,它们呼啸着从我身边开过。
影片前面30分钟中规中矩,女主从小比人“快”半拍,性格大大咧咧,职业是邮局的柜员,30岁了,从未过过情人节。
但就在情人节前几天,她的生命中突然出现了一位男人,他身材健硕、说起话来眉飞色舞,是位业余的健身教练,据他本人称,他的正式工作是从事区块链相关。
女主很快被这位男生迷得魂不守舍。
看到这里,我不免担心这位有点“恋爱脑”的女主会不会遭遇“杀猪盘”?
影片会不会落于俗套?
就在我有点后悔在大晚上打开了这部电影时,影片恰到好处的转场吸引到了我。
男一号原来不是这位区块链“从业者”。
而是另一位毫不起眼,但每天都到女主所在的柜台寄一封信的“怪咖”。
他很少说话,有时会对女主微笑,但更多时候,他默默寄信,寄完就走。
和“区块链”比起来,男主的工作再普通不过,他是一名公车司机。
看到这里,我才意识到这是TW导演很擅长的题材:描写普通人的小确幸。
公交司机和邮局柜员,能擦出什么样的爱情火花呢?
有影评批评,男主的行为更像是跟踪狂、变态狂,甚至是“犯罪分子”,可导演却把他塑造成了单相思的痴心大男生;有人无意挑起男女对立,但却缓缓打出“这也能打拳?
”他们说得都对。
但是影视作品不是教育宣传片,不必片段里加上“危险思想,请勿模仿”的提示。
我之所以愿意花两个小时去观影,就是因为真实世界中很多事情不可能发生啊:——我不可能不顾工作,丢下全车人就走——不可能面对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破旧不堪的小屋时不焦虑——不可能不计成本地暗恋一个人那么久,那么久,却从不敢上去表白……所以我喜欢看电影,看电视剧,去感受还有人选择不顾一切的纯粹。
那这也不代表我就要学他们,学他们跟踪甚至“绑架”喜欢的人,哪怕他们初心是好的。
作为一名成年人,我们有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
也希望大家能像成年人一样,各抒已见,礼貌交流。
看完剧12点了,打开wx发现一个多小时前好友提议既然Zoom打不开,那就一起语音观影吧。
而我因为专注观影,错过了。
作为金马双料最佳来说肯定是份量不足的,整个揉合了太多这个类型电影的cliche,不过拆解消失的人和情节的叙事方法还是很有新意的,壁虎叔叔的奇幻段落以及开篇那段极其流畅的吐槽段子集锦让人印象深刻
2.5 差點就可以當《一封陌生男子的來信》成長成熟好好活下去版,可惜最後突兀回到皆大歡喜結局,固然是這類型與檔期可預見結果,但也覺得台灣觀眾過了這麼久,竟然還想看這樣的結局⋯⋯陳玉勳大出乎預料,搞不好是今年目前最好看國片(畢竟《茱麗葉》爛得怒到我),雖然節奏和結構略怪(30分轉折點、約50分時男主角才真正上場),但放在「過快」與「過慢」的男女主角身上,並讓劉冠廷的故事後上,加上陳單純說故事不搞那麼多野心(《健忘村》),其實就還算順。因為中間處理到離家父親「沒為什麼就是離家後,錯過再回家的時機」,加上劉一度自覺「再這樣下去就要變成變態了(隨意肢體碰觸)」,都還是讓我期待異於《比悲傷》的愛情觀。最大bug不是時間設計,是身在2020年台灣,30歲的女主角人設卻比年齡老十歲;劉冠廷幫這片加很多分。
刘冠廷演的角色怎么总被车撞,好在这次没死
前半段很抓人,后半段落了俗套
太我的菜了 爆哭四次 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
前半段真的很喜欢,女主角超可爱情节排得也很有趣,后半段太吓人了,尤其是情人节海边拍照那段,比起骗子显然男主的行为更恐怖吧?爸爸那段也有点一言难尽,我知道人都会有逃避的时候,但电影就像故意避而不谈缺失的父亲会给家庭带来什么影响,天啊这算什么爱情喜剧…
寡淡无味
啊,这也能拿BP和BD,就也蛮错愕的。
总体来说和近几年的台片一样变着花样开脑洞,前半段还好,各种奇幻的小心思很有趣,但到了后半段走向就逐渐诡异起来,要不是男主是刘冠廷,后半段就是一个猥琐男意淫大合集,女主莫名其妙被偷走一天。而且我以为消失一天的脑洞会有多厉害,结果就这,行吧就这样吧!
故事讲的并不好,也不能自圆其说,至于感情,铺垫还是不够,最后的爆发显得很尴尬和不合拍,韩国《触不到的恋人》和泰国的《出租车司机》要远超本片。……时间线结构,玩不好,反而鸡肋,本片的两段式,后半部只是增加了前半部的解释,和大量搞内容笑而已,作为爱情片,没有感动能行吗?只是加一些人生鸡汤,这样就算好影片吗?至于金马奖已经完全变成台湾奖了,没有任何含金量和参考价值。
永远不合拍的两人,却能成为Happy Ending的合拍恋人。值得赞的地方无疑是快一拍多一天,慢一拍少一天的绝妙创意;必须批的地方无疑是把这错拍合一块的无逻辑小清新处理,那一定得是多棒的书信,才能说服并征服这么一个失去了情人节的30岁姑娘。
很可爱的设定,整个电影有一种日式小清新的漫画感,很特别。电影名的语言游戏也很酷,情节+人才是情人节,才是一部可爱的爱情电影。减一星是因为不喜欢老爸的设定,以及看到最后感到一种“暗恋者的自我感动”的非正义。
男主角時間慢,女主角時間快,從時間暫停的那刻起,本來以為會變成諾蘭的《天能》那種愛情喜劇。XD
1.杨晓淇明明一直刻意稚拙,却看得心酸,缺爱的海绵需要情感潮汐的填充,才能涨溢生命的充盈。2.晓淇善意的种子会发芽,在阿泰心里长成一棵专一的树。3.人人都会丢失熟视无睹的人或物,他她它在被忽略的时光里沉寂,却一直都在(愿意去回顾吗)。4.如果都能让时间停滞,好好去感受、去爱所爱,人生会不那么遗憾吧?
“消失的人”和“消失的情節” 這兩個標題梗挺有趣
其实细究起来,女主静止的那天约会完全是男主一手操控的吧,全程只有男主的自我感动,女主毫无体验感,然后结尾还能感动成那样?
“人生是由许多回忆组成的,谈恋爱就是在创造回忆。”消失的人+消失的情节=《消失的情人节》影片叙事方式类似《爱的成人式》,不过因其本身定位是奇幻爱情治愈喜剧,所以整体感觉上要轻松得多,不会有很沉的逼仄感;后半段“偷”来的一天的桥段小清新爆发一路飙车满载小确幸。“平信8块。你错字好多哦。”太阳落下,太阳升起,一个转身,一次放手,一个刹那,有些人,就从此和你永诀了。终于等到你,差点要错过你,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你,才算没有辜负自己,终于等到你。“你要好好爱自己,因为有人爱着你。”(目测区块链搭讪小王子《泰国虾》广场舞洗脑神曲占领那美克星)
眼濕濕
2.5,这种创意建议拍短片,20分钟以内,包括片头片尾。
后半段男主的行为开始让人不舒服,但他说“我要停下来了,不然就要变成变态”,我就原谅他了…/母胎单身容易被杀猪盘- -/喜欢消失的爸爸在公车上和男主的对话,“这个世界的事,你懂得很多吗?”/壁虎的戏份可以再多一点/谈恋爱就是创造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