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留住落英。
“绵绵头上飞花,能遇上一次落霞,如像你跟我暂借的火花“。
日本人真的很喜欢写,也很会写这样绚丽一刹的物哀美学故事。
俗套但是我爱看🥹在故事才开始,时间快速流逝过那短暂快乐几年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落泪了,我知道了结局。
可能真的喜欢这种日式的樱花飘落时即永恒的设定,以及对于一些日式场景的情结使然,俗套就也很爱看。
去过一次日本必定是不足够的,尤其是有了那年未看到富士山的遗憾,每次日本的影视作品一旦出现富士山附近的地区,我就会加分,尤其是父亲和女主一起走的那条公路,是我当年去富士山走过的,更是万千思绪涌来。
“懐かしい”,她们在回到富士山下的小镇的时候最多的总是这句话。
我很喜欢这个首尾呼应的樱花转场,完全就是日本人沉迷的那种哀伤的一瞬之美,定格在了最美好的相遇时刻。
看电影时,我时常在想,作家的感情真的是细腻异常的,那得这样的绝症,爱上一个这样美好的人,知道自己最终还是会死去,应该是一件伤感至极的事情吧。
我也很喜欢这样的方式,把那些未说出来的话、未完成的事、想要拥有的未来,写在纸上。
女主进入出版社工作后开始慢慢写这本十年之书,生命终结,故事随着书本一直延续。
看似感伤,其实也是一个相互救赎的故事。
男主从出租屋纵身一跃,女主拯救男主,从万念俱灰中拉回来,女主一直坚强隐忍,独自承担着病痛,她说,她离开他是为了减轻她的痛苦,她被诊断绝症时先落泪的是她的爸妈,到了电影的最后,她才坦白一切,男主才在书里看到女主坦诚的心,男主也在用爱救赎着她。
纵使结局黯淡,抵不过回忆绚烂。
没有得过不治之症,所以我可能对这些病危的人缺少理解。
如果余命10年,我又会做什么呢?
14岁时,我会幻想工作和恋爱,20岁时,我会幻想未来美好的生活。
茉莉是逃避和害怕的,她会自卑去逃离恋爱,逃避生活,但是又渴望恋爱,渴望像正常人的生活,所以一直陷进矛盾之中,痛苦与流泪。
遇见和人之后,没想到自己却能被一个人这样般念念不忘,这样般爱着,她突然觉得自己的生命突然有了重要的意义,于是她才会去骗和人,让他好好生活,于是她自己才会重拾起笔,写下《余命10年》,让自己的生命变得充实。
这部电影没有像《五尺天涯》那样互相照顾与救赎,却像《我想吃掉你的胰脏》般女主一个人的勇敢与努力。
但男主总显得被动与无奈,这确实很可惜,即使我爱你,但你终将离我而去,只剩下留恋与记忆。
ps:结尾RADWIMPS的歌好好听
你谈过从开始就注定结束的恋爱吗?
一个人慢慢感受悲伤,在悲伤里寻找甜甜的感觉,寻找某一刻的幸福,之后,可以慢慢地将那一刻短暂的幸福品味好久好久,仿佛,只有这样才可以证明自己不虚此行。
因为,我爱过你呀!
我甚至不敢用力地爱你,害怕自己陷得太深,害怕自己成为你的牵绊,却不能陪你永远。
因为你,我开始害怕死亡。
因为你在,所以想要一直在一起。
人一定要到快死的时候才能找到真爱吗?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但我很庆幸,在生命结束之前体会过爱的感觉。
因为你,情感板块缺失的那部分开始圆满。
最后的最后,在脑海里将回忆一段段删除,,准备好和世界告别,和你告别。
余生那些年,很高兴认识你。
人生的遗憾要如何填满,或许人生本就无法圆满,所以,不必追求圆满,去谈一场不求结果的恋爱,去写一本未完待续的小说,去丰富人生,不求结果,因为,我们注定离开。
电影改自小坂流加的《余命十年》,真人真事改编。
高林茉莉在20岁时,患上了肺动脉性肺高血压病,一种目前没办法治愈的病。
一旦肺脏血压升高,就会使动脉变厚,阻碍血液流动。
在此之前,她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在初中给十年后的自己的信里,她写道: “给10年后的我,有在好好生活吗?
14岁的我,每天忙着学习和社团活动。
很累但是很开心,作为成年人的我在做什么工作呢?
有恋人了吗?
成为作家了吗?
要度过精彩的人生哦~(高林茉莉)” 稚嫩但是充满期待的文字。
两年的住院生活,经过两次手术,除了胸口留下伤痕,病情也逐渐得到控制。
在出院那天,茉莉拿着病友送给自己的DV,记录着那些值得记住的时刻,家人,病友,医生。
一切都是阳光的。
生命就如枝头上的樱花,随风去留,美丽也脆弱短暂。
短短两年,恍如隔世。
东京街头,建了她没见过的高塔,大学好友们也已各奔东西,一切人和事都在奔向未来,只有她停在原地。
余命十年,惴惴不安。
其实茉莉一直都在努力忽略生病这件事,她去适应社交,积极接受治疗,应大学好友沙苗之邀,重拾纸笔,成为专栏作者,努力让自己每天都过得充实开心。
只是,无法治愈的疾病,让她在别人问起病情时,会下意识隐瞒,不希望朋友们知道后,想自己投来同情,怜悯的目光。
真部和人是茉莉的初中朋友,在一次同学聚会之后,开始逐渐有了往来。
阿和不满于父母的安排,孤身来到东京打拼,但是并不如自己所想般如意。
他被公司解雇,生活一团糟。
在他试图自杀未遂之后,茉莉对他说:“我也会加油的,所以请你不要再有轻生的念头了”。
两个决定要努力活下去的人,在樱花雨里,似乎找到了坚持的理由。
日子一天天过,茉莉的专栏文章开始发表,阿和去庆祝自己出院的居酒屋里当学徒,茉莉的姐姐桔梗和爱人步入婚姻殿堂,同学沙苗和富田在茉莉的撮合下开始恋爱。
茉莉的DV依旧不离身,她记录着每一道风景,每一次相聚,像自己期望的那样生活着。
遗憾固然有,茉莉的遗憾,有不能为父母尽孝,也有不能与阿和白头。
阿和向茉莉表明心意,只是苦于生命短暂,茉莉始不肯接受他伸出的手。
阿和犹豫了许久,才开口问她:“我对你来说,是怎样的存在?
”阿和不明白,茉莉的眼中明明有对自己的爱意,为什么会拒绝自己。
茉莉明白,肺动脉高血压患者,从确诊到离世,最多不过十年。
胸口留下的伤疤,时刻都在提醒她,时日无多。
“我不是放弃战斗,而是已经没办法战斗了。
”姐姐桔梗提议让茉莉转院,去了解肺移植的治疗方法,茉莉知道继续求医,不过是无谓的挣扎。
茉莉不明白,为了活下去,她禁剧烈运动,禁情绪激动,禁多油多盐的食物,可她依然每天都活在对死亡的恐惧里。
人生须臾几十年,能遇到爱自己的人是何其幸运的事。
茉莉与阿和都不该错过彼此。
没有多少时间能够浪费,还保留什么?
与阿和相恋的日子,茉莉满足也过的很快乐。
她和家人和解,去接受肺移植的治疗,与阿和去旅游,去滑雪。
在一次旅游里,阿和向茉莉求婚。
这一次,茉莉没办法再向阿和隐瞒病情,她坦白自己的病没办法治愈,时间不过剩下两三年。
阿和崩溃道:“为什么偏偏是你?
”茉莉着手写下了《余命十年》,为自己短暂的生命,留一点痕迹,为家人朋友,留一点念想。
在小说即将上市的前一个,茉莉离开了人间。
茉莉在阿和最爱她的那一年,永远的离开了。
余命十年,多荒唐的生命概念。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
我们都明白生命脆弱时间催人,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向所爱表达内心,就已经足够幸运。
珍惜正常的人生。
于我而言,平凡无庸就已经是我生活的标签了。
如果在得知生命只有十年,我想我会放下偏见,为自己活一次。
余生那些年 (2022)6.72022 / 日本 / 剧情 爱情 / 藤井道人 / 小松菜奈 坂口健太郎
影片就像:一开始就来个人攮你一刀,剩下的时间他就抱你在怀里,按着你的伤口,揉你的头发说“没事的没事的,不痛不痛”也像春天早上九十点的太阳,刚出门会觉得有点冷,但是当你眯着眼睛看着太阳,感受阳光洒落在脸上,就会觉得,好暖啊。
电影一开始就基本上告诉了你电影的结局,但是催泪的点都在随着时间线展开的一个又一个小伏笔,而且结尾的开放式结尾,那束花有几种解读,就看观众愿意选择相信这是悲剧故事还是大圆满。
纯爱党必看
余命十年是这些年我比较在意的一部电影,在相隔较长的时间里我看过两遍,但是我发现自己还是很难去写点什么,并不是我没有感知到电影里面的诸多细节,诸多感人的情节,那些都可以很认真的去感怀和赞美,就像在我们的人生里面也存在着很多的爱,也会有亲人朋友或者爱人的羁绊,也有很多的感动的瞬间,所以我看这个电影第一个感受就是,哪怕在这样看似极端的人生里面其实大部分感情和故事也都是平常的。
茉莉的爱情好像也没有多少浪漫的故事,只是因为她身体的原因增加了一些误会,一些心理上的障碍,因为生命的枯萎变得那么具体和紧迫,也让他们的感情多了一点生离死别的色彩。
但是那些好像也总隔着一点什么,有时候我会想任何的讲述都带有主观的局限,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面对所有残酷的部分,哪怕是面对自己的时候,有时候什么是事实并不是一件很确定的事情,因为人总是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理解和解释曾经发生的故事,就像两个相爱的人结婚了或者分手了他们的故事也会变得截然不同。
在茉莉的故事里面没有奇迹,在她出于善意决定放弃爱情的时候,那个人也没有去坚持,所以茉莉是有恨的,她在删除那些过去的美好记忆,那些一起拍的视频,曾经的美好映衬出现实的残酷,为什么那个人没有理解她的深意,她是想要爱的,但她以为放弃才是正确表达爱的方式,“一个人痛苦好过两个人的痛苦”,曾经她是那样理解他们的故事,但是也许在最后她还是后悔了,因为她不再相信那个人真的爱她。
身患绝症的人那种孤独绝望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尤其是年轻的时候,还在充满希望的年纪。
处于弱势的时候人会变得自卑,会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因为自尊心会更倾向于自闭,反而更需要一些来自别人的主动的积极的联系。
我曾经在B站看过一个UP说她瘫痪之后和之前的朋友同学几乎都失去了联系,就像变成了另一个人,我也听说过一个人喜欢一个女同学很多年,他患了渐冻症之后也没能等到她来看他一次。
我听说过一些这样悲伤的故事,但是他们都属于很少数的边缘的,甚至和那些电影上所表现的也都不相同,真正生病的人往往都是被厌弃的,就像没有生病的时候也没人愿意去医院。
其实观众也大都不相信茉莉是有爱情的,我看到有说小说的作者茉莉的原型并没有男友,所以这个故事更像是一种写作,是用幻想填补生命的空白,那个人在茉莉发病住院之后就没有去看过她,也失去了联系,而茉莉一直在病床上等着他,幻想和他结婚有自己的孩子,而那个人只顾着自己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在乎茉莉,所以他的角色有点不那么可信,我一直觉得如果真正爱一个人是不会被轻易阻拦的,至少那个人并没有真正理解茉莉的真心,他要么是愚钝的,要么就是不真正的爱她,没有能够从内心里面接纳生病的茉莉,也没有想要和她的命运融为一体。
茉莉在现实里面没有得到想要的爱情,自始至终都是家人在陪伴她,和她一起应对残酷的命运,就像我所接触和知道的很多病友也都是家人在陪伴,我住院七八次只遇到一个女病友是丈夫陪伴的,有血缘关系的家人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医院里面的陪护大部分也都是父母子女。
所以整部电影里面会感觉亲情的那部分更真实,而爱情的部分会有些苍白。
茉莉在作品里面写了很多自己的爱情,我相信里面很多感情也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在一起应对后来的一切就会觉得失去了支撑,也让这个故事变得没有那么可信。
在茉莉的故事里面,他们是相爱的,但是因为茉莉不想耽误对方,所以主动放弃了这段感情,这样看似合理,其实却不符合对于爱情的理解,因为爱就是要在一起的,哪怕是要克服艰难险阻,爱一个人意味着想见她,想要和她在一起做很多事情,哪怕对方生病了,也不该抛弃对方,这是对于真爱的一种理想化的期待。
但是真实的世界是复杂的,也是残酷的,不应该否认世间存在着真情,肯定是有那种不顾一切的伟大爱情的,但是那些都是很少数的,有幸运和其他层面的合理性因素,大部分人还是趋利避害的,毕竟爱情婚姻也都是为了繁衍而存在的,而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谁也不想因为另一个人而变得不好,哪怕是父母也只是没有办法而已,就像茉莉的病也不只是她自己在承担,还有父母家人也要分担,还有社会也要分担,我们自己的命运也不只是自己的,也是和其他人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爱情也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茉莉在大学之前一直和正常人一样,她以为自己会有和大多数人一样的人生,结果却不幸得了一种绝症,而且被告知活不过十年。
其实死也是一种绝症,只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绝症,于是它就变得没有那么可怕了,而且是平等的是很遥远的事情,所以也好像可以接受。
但明确的知道自己很快就要死掉还是不同的吧,尤其是在自己年轻的时候,青春还没有结束就已经要离开,很多事情来不及做,那种感觉还是很难过吧。
在茉莉的故事里面充满了遗憾,一个青春少女的绝望也会更让人潸然泪下,就像一朵刚刚绽放的花就被风雨摧残。
所以生命好像还是有不同的价值,茉莉的遗憾不只是因为爱情,也是因为她失去了大部分人生的可能性。
但是爱情好像仍然是最遗憾的部分,就像在一场悲剧里面也会有最让人悲痛的情节,或者也可能是让人最欣慰的部分。
我不知道别人怎样认为,至少我自己是觉得他们没有在一起是一个遗憾,我多么希望那个人能一直陪着她,能经常去看看她,我也希望他们能结婚,能冒险去生个孩子,这样哪怕是茉莉死了,他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生活下去,孩子也是茉莉在世界上一半的化身,哪怕以后他再爱其他人了,他们之间的爱也不会失去,而是会化作永恒,因为那是真实的,是他们一起同甘共苦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幻想出来的。
然而,没有奇迹更像是世间常态,这也是大部分人大部分时候的认知,我们每个人都有那种感动的时候,都有那种好像什么都可以不在乎的时候,但是真正理智下来,还是会遵循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就像他们无法在一起,因为他们没有那种和普通人一样的未来,有时候我宁愿相信是因为他们爱的不够,如果茉莉足够爱他,为什么茉莉不可以主动的去联系他呢,她也可以去找他的,只要他不拒绝,他们仍然可以在一起的,难到茉莉真的觉得不联系就是对他最大的好吗,“一个人的痛苦比两个人的痛苦更好”,但是倘若他们是相爱的,没有在一起才是更大的痛苦吧,相比于两个人在一起相互扶持去面对残酷的命运,两个人不在一起孤独的面对自己的命运才是真正的痛苦吧
记录一下自己接收到的美好镜头: 三十四分钟之后那一段晚餐聚会后的散步画面真美呀!
昏黄柔和的路灯
阵风吹过,二人不禁折了腰,樱花在空中飘曳
水晶项链般穿梭在远端高架桥上的列车
晚灯 易逝的樱花转瞬即逝的列车余生不过十年的花季女子这组画面的元素放在一起,令人唏嘘…… 不知道这是东京的哪条河?
(片中有几次白天空中俯拍的画面,看上去不由想起了天津,前女友天津人,后来去了日本定居)
1小时15分钟的镜头也有点意思:画面纵向宽度逐渐收窄,最后将茉莉的影像压缩到极窄,是不是预示着好的生命在流逝?
不管后不后悔,人生都只有一次能碰上一个深爱的她就像是一个奇迹诸君,好好珍惜
首先,我没看过小说,但感觉更适合去阅读原著。
比如《情书》,我就更喜欢原著。
我一直认为笔尖透露出的细腻感情是银幕版本很难表达出来的。
银幕里的《余命十年》并不能很好抓住我的“点”,在我看来故事节奏稍显拖沓,也并不是一部合格的爱情片。
反而,影片中的友情亲亲情更能让我产生共鸣。
或许,这种类型的题材更适合去阅读原著,去细细品读字里行间的弥漫着的淡淡情绪。
毕竟,要想让这种题材成功影视化,对导演和演员的功力,都有着极大要求。
- [ ] 死亡是令人生畏的话题如果从此刻开始生命就进入倒计时,是否会活的越来越畏手畏脚,越来越约束拘泥呢?
主角最开始是迷茫的,但最后她慢慢走向真实,走向“人性的自私”(纯褒义)。
最后,主角对家人对爱人敞开心扉,可以抱头痛哭,可以畅所欲言,学会了去真切的感受体会,真实的活在这个世上,用活着的感受去渡过漫长又短暂的十年。
- [ ] “能够遇到你深爱的人,已经是奇迹”难以想象这部电影是🐟宝给我推荐的第二部电影(第一部是白日梦想家)。
能够找到🐟已经是我此生的奇迹了。
就像主角男友的厨师师傅说的“还有下一个。
”主角男友说“没有下一个”。
师傅说“能够遇到你深爱的人,已经是奇迹”。
最后主角男友将新餐厅的名字取作“茉莉”,在她临终前还去看望了她。
故事没有走向狗血没有走向大喜大悲,而是在一眼可以望到头的路线里走向了普通人平凡又平庸的结局。
- [ ] “让他离开,可以减轻我一半的痛苦”主角选择独自走向死亡,爱情让她贪恋生的快乐,但是她不得不面对死亡,所以她选择了放弃,这是孤勇的,壮丽的。
她在一开始就看到了结局,但是她还是最终选择了体验这段美好的感情,她在救赎男友的同时,也是男友在救赎他,在给她带来活着的真实感受。
- [ ] 影像记录的意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思考影像记录的意义。
主角拿起dv站在飞舞的樱花树下的场面非常唯美,也是她的dv让我们从第一人称视角了解她的心路历程。
有时候影像记录仿佛让我们在“在场”的时候无法专心致志,摄像头作为人类的第三只科技眼会让我们看待事物更加抽离冰冷,或者从事后看和我们的记忆和体验有所偏差,但是对于只有鱼的记忆的当代人,或者我,来说,影像记录是必要的,也不一定是冰冷的,记录也可以是有温度的,有带入性的。
我经常感觉到如果我不给自己拍照,我就会忘记自己的长相,或者我会不认识自己,无法认出识别出自己,或者自我认识变得模糊。
(这也可能是重度脸盲的一种表现)
小松菜奈是破碎的美,坂口健太郎是破碎的演技。
亲情、爱情、友情三条线中,着重表现的是爱情,却很难让人共情。
妈妈和爸爸的演技才叫不落痕迹,抱着妈妈哭那场,爸爸在后面默默颜面,直接飙泪了。
即使是出场不多的姐姐,黑木华是好演员,倔强又心疼,刀子嘴豆腐心。
总之,亲情组完胜爱情组。
和人后期更像一个中年男,少年人的清澈呢?
印象深刻的一场戏是病床上删除甜蜜录像的那段,会让观众质疑,惋惜,痛心,又会回味过来转而理解。
这是编剧的功力。
如果这时候茉莉直接去世不是更好吗?
这个结尾是不是更有冲击力?
再抢救过来,男友赶来,总有些狗尾续貂了。
总是,很美很温馨,樱花下的场面铺排的很充分。
美术满分!
最后,不能理解:明明是《余生10年》,为啥改名为《余生那些年》?
万万没想到有一天小松菜奈也可以在演技上吊打对手男演员。
妈的边校对边找纸巾
每隔几年就有这么个“爱情+绝症”组合拳,每个俗套的地方甚至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笑点。
520超级适合去看这种纯爱片,爱一个人一定要爱到最后啊。
一代有一代的纯爱。在我看来就是《一公升眼泪》+《恋空》的合体。感动是有的,属于回味前叙那两个作品年代的感官残留而言。不过话说回来,日式纯爱的制胜必杀技其实并不于内容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内容决胜那就超越题材的比拼了),而是主角之间的化学反应和拥有日式青春特有的初恋脸。(当然这部两人的脸我是吃的尤其是小松菜奈,我的爱)
看之前以为会是那种甜的发齁的日式纯爱片,但看完发现拍得还挺唯美的,人物塑造也挺细腻的,虽然故事有一些俗套,但是两位主演的状态还挺对的,所以也不至于很出戏。也就是怪现在整体批片市场不太好,要放早几年的话,这片子卖个五千万估计没啥问题,以前的观众还蛮吃这套的,只不过现在大家不好骗了哈哈。
坂口健太郎,听我说,因为你的演技,我减少了擦泪的纸巾;因为有你,我不再哭泣;因为有你,我变得冷静,谢谢你! 亲情友情爱情三条线,只有爱情显得那么薄弱,看完我很想问,这个男人到底哪里值得你挂念到最后?小松菜奈的演技衬得坂口健太郎尴尬万分,小松菜奈演的太好了,我的每一滴眼泪都是为她而流;;
俊男靓女,樱花飞舞,俗套矫情的平庸之作。健康的时候没有好好享受,快死了才想起好好告别。你说不愿意面对死亡,其实,不管你面部面对,死亡都会来,有时候是慢慢来,有时候是突然来。
一部不知道主角恋爱怎么谈的就爱了爱了的电影,三段快速剪辑都非常像广告,第一段像是品牌电子产品全品类,第二段像是电风扇,生命最后闪回的部分像是保险或者夏日清凉饮料。回去一看,果然导演是拍广告起家的。全剧就只有黑木华演的姐姐哭的那一下让我想落泪,其余的时候,都让我觉得小松菜奈演的这个叫茉莉的角色非常拧巴。特别是看完之后,不知道这部小说和电影记录下来了什么。顽强的求生欲?没有。生活的美好?看不出来。爱情的力量?这俩年轻人都不交流,谈了几年恋爱连坐下来好好聊聊彼此的生活和未来都做不到,是因为叫写的不够好还是现在年轻人谈恋爱都是这样。
删掉视频是为了铭记于心,说出分手是让痛苦减少一半,看到的携手同行的画面不是幻影,那是我们真实存在过的美好。唯美浪漫的爱情,希望你也能拥有~
和 楠楠 第一次看的电影(Ps:包场了)~~
不觉得女主很自私吗?瞒着男主实情和他谈恋爱,充实了自己的人生经历,然后写成书。好心机。
小松菜奈太美好了 呜………我要是菅田将晖看完会想打坂口健太郎,因为他完全接不住戏orz
是演员还是我本人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这么悲伤的题材却看的一脸冷漠...
铁打的绝症题材,流水的演员,意外的是,这类型的电影竟然还有这么强大的卡司阵容。豆瓣相册里的剧照都要比电影好看,胶片感的画面倒是很干净,坂口健太郎30岁了仍旧少年感十足,怼脸拍完全hold住。不喜欢茉莉的性格,患得患失太败好感,生命倒计时还是那么有得失心,在木屋那场亲热戏后洗澡时的哭泣我不明白,弄得好像身不由己受了大委屈一样。
MTV
花祭り 夏茉莉 秋祭り 冬休み 绿色的小松菜奈
【1】果然被拍得俗套又廉价,甚至你根本不知道两个人的情感从何而来,总之稀里糊涂就开始铂爵旅拍了,Nana酱再美也无济于事啊。
明明用mv就能讲清楚的事,非要拍电影…
还是喜欢日本电影切入故事的视角和手法的,换中韩拍大概率会没眼看。如果提前得知人生旅途的终点,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对待每一份亲密关系呢(这部电影让我相信日本打车应该是真的很贵…都这样了还是11路加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