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旦,休息,躺在床上,外头下着雨,看完了这部影片,看得很凌乱,但是影片的景色很美,而且没有爱情这个主题穿插于其中,显得纯净了许多,一段寻找父母的历程,通过多对父母和子女的场景来反映了两个角度对于亲情的看待,其中有许多的感动,因为现在还是为人子女!
看完了,觉得拍得真是不怎么好对片子就不感慨了我就是特感慨吴奇隆按理说,长得这么帅还算是港台艺人出道有那么早却总是半红不紫的估计就是拍这样的烂片子拍得让别人看的时候只有惋惜,却总喜欢不起来
吴奇隆的声音是很独特的,属于一下就能听出来的那种电影里面已经是被内地配音过的记得有一次,看电视的时候,看到有一部什么电视剧里面有吴奇隆,声音也是配音过的莫非大家都不喜欢他那个声音?
还是因为台湾普通话的原因?
可是电影里面也有方言啊个人是很不喜欢配音的——台湾那些可以给电影加分的专业配音除外,当年台湾给港片配的国语音,声优都是专业的,是投入电影里面,符合角色感情色彩的声音演绎,很多比原明星的声音更出色,比如众所周知的几个:给周星驰、李连杰、曾志伟配音的——现在给港片配音的,除了TVB那一般,就是大陆广播腔的配音了就这片子里面来说吧,左小青我不熟,不知道声音有没有配过,但吴奇隆的配音之后,真的听着很难受、虽然字正腔圆非常标准,可完全没有了感情,就像让那些乡下人说云南话(四川话?
)一样,原来从声音才有感情色彩啊张之亮导演印象还好,不过其实也就一部片子《流星雨》,《墨攻》没什么印象,早期的也没有看过这部不是很好,可能老了吧呵呵,老午马还是不错,与时俱进啊,只可惜学好普通话,在大陆也只能是跑跑龙套,PS:广告实在太直白了!
哇哈哈矿泉水、华硕笔记本、丰田汽车……尤其是丰田车,广告露骨的程度让人发指。。。。。。。。。
据说这是另一部“妈妈再爱我一次”,但遗憾的是,看完之后却没有多大的感动。
或许是这类片子看多了,起了免疫作用,亦或是自己感情上太麻木了?
不想深究原因。
但是,不得不承认,片中的景色非常非常的美,美得令人陶醉。
去年旅游的时候去了云南,当时就对云南的风景非常着迷,现在在片中再看到云南的风景,还是抵御不住那种诱惑,有那么一瞬间,真想不顾一切地跑到那里去。
那天空,是深邃的蓝,一眼望不到底;那云,雪白雪白,在深蓝的天空中打转;那山,高大绵延,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那水,顺势而下,拍打着任何挡道的石头。
山、水、天空、白云的任意组合,都显得那么不可思议,让人禁不住要感叹,上帝是如何创造出这样的奇迹的!
这电影也拍得太和谐了,人物,台词,剧情都非常和谐,不愧是《回家的路》2,就是杜汶择换成了吴奇隆,范冰冰换成了左小青,很难以理解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左小青,《天道》我也看了,就觉得她是一个既不漂亮,演技也差的演员。。。
骄阳电影真是毁人不倦,《胡蝶飞》害得杜琪峰彻底放弃了爱情片这个领域,《夺标》使张卫健尝试复出之路变得绝望,《荡寇》牺牲了小田切让,张一白的《秘岸》更是失败之中的失败,《墨攻》已经毁了半个张之亮了,这次《车票》更是烂得让人无法看下去。。。
这是一部电影,不知道应该算是原作者写得好,还是导演水平高,抑或者是编剧厉害。
看完之后心里面居然不知道要说什么,但是却真正的想说一些什么。
我觉得回忆宇彤她的妈妈每年来去看她女儿的那几个剪辑真的很感人。
似乎句尾也说明了母亲希望孩子不要受到父亲的影响,也希望她有个好的未来。
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那么这个故事我觉得也肯定有原型。
那么我就想在珍惜我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的时候,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有一种良知。
怎么说呢,一种疼爱孩子的良知吧。
说实话我居然想起来了孩子小偷团体……其实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无罪。
说的很乱,因为看完之后我的心已经乱了
那段路很长很远绵延到不知何处的地方要不要寻找来时的路寻找那个早已遗忘的印象生活注定在某个节点要开始不安。
动荡。
山丘,甘泉。
草地。
白云。
牛犊。
铁路。
还有那棵草地上粗壮的桑树不知是否依然在夏日里繁盛如初遥远的地方离散的彷徨爱在心间只为这一趟钢琴悠扬感谢亲娘
至少最后我因为那母亲一连串默默注视孩子长大的镜头哭了。
那个蓝色头巾的女人,最无奈最质朴的母爱弥补。
当然还有太多美丽的风景镜头了。
一张车票引出的千里寻母记。
影片并没有如“妈妈再爱我一次”或者“我的兄弟姐妹”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表达,似乎缺少了情感宣泄点,不过我喜欢这种淡淡的忧伤感。
影片开始的那个采访故事,似乎是为女主角的思想转变作铺垫,其实我的想法是和女主角最初的想法是一样的,既然已经知道孩子生下来就是受苦的,那干嘛还非要坚持生。
这是一个和安乐死一样受到争议的命题,解决人的痛苦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犯罪?
至于主线寻母,从小就没和母亲分开过,所以没有特别的感觉。
倒是影片里的云南风光深深的吸引了我,导演也似乎有意把云南风光作为一个亮点,怒江,雪山,梯田,淳朴的民风,都为影片增色不少。
不夸张的说,云南的美丽风景几乎抢了主角们的戏。
影片的结局我比较欣赏,最终母女没能见上一面,但是女儿知道了母亲一直在自己身边。
有时候,我们对活着的人一直耿耿于怀,人都不在了,你还能怎么办呢?
时间会打破一切爱恨,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然后是范伟扮演的那对父子,再次表现了所谓不离不弃的主题。
坚持需要勇气,舍弃同样需要勇气。
1、开头二十分钟比较闷,自从进了香格里拉,就明朗好看起来,动听的音乐,美丽的风景,美丽的左小青。
2、无论是故事还是风格,跟《妈妈再爱我一次》没半点关系。
只是同是母爱主题。
高潮部分拍得很到位。
3、非常喜欢吴奇隆和左小青的童年部分,“遥想当年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寥寥数笔,青梅竹马的感觉就出来了。
但两个人在成年之后一路找寻的过程中,最大胆的肢体接触仅限于拍了一下肩膀,连个手都没牵过,尤其结尾那个让人心痒痒的关键时刻,我是那么盼望他们两个能有一个拥抱,哪怕是轻轻的一下,但还是没能如愿。
这让我一直很焦虑,严重影响了我的观影情绪。
后来问导演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导演说是怕冲淡了母爱的主题。
可我还是觉得,如果最后能有一个拥抱,会让整部片子更加完整。
控制是张之亮的特点,但我觉得这次他想多了。
镜头感很好,拍出的风景都很美。故事虽然比较老套,但依然很感人。叙事过于内敛,表述的感情需要慢慢体会。以后希望去这些地方再看看。
张导是不是只顾着取景,没去了解内地人的生活习惯,一部生活片被拍的这么不接地气,还TM请了一堆电视剧演员主演
景色很美。剧情拖沓,x1或x2的速度差不多。看完才知道是根据短篇小说改编的,难为编剧了
平淡的叙事,平面的女主角,拙劣的广告,除了家乡的风光,别的不值一提。原本,电影可以拍得更好。王怡的文章,比电影精彩许多。他看见基督教作为一种修辞,出现在了汉语电影中。为此,我给了三颗星。
画面,剧情,人物我都喜欢,淡淡的情绪
风景美
还不错,把我们学校拍的很漂亮嘛~
。。无聊死了。
我被那条河、那座山、那千里迢迢的路程感动了。爱是美妙又残酷的。电影的结尾有点摸不到头脑。
故事蛮好画面蛮好演技有点烂
拍得有点啰嗦
一部好的电影让人记住一个导演,一部烂电影也会让人忍不住去记住到底是谁拍了这么个垃圾
演技阿。。。。
我现在发现张之亮的幼稚不是在肩上蝶才爆发的了。桃花源式的故事,加上各种商业植入,成就了一部毫无想象力可言的作品。寻亲的老戏码,加上两位演员的做作演出,令人根本不愿进入这个电影。
确实挺脑残的。。要不是这主题无论如何都神圣
两星是给左小青的。结构失衡,碎片拼凑
张之亮 左小青 這是最近唯一看的葉童小姐的電影, 也是唯一看張導的, 他倆最常合作, 但太認真, 作品都較少, 張導也是昨出聲的唯一導演.此片清新寫實, 感人至深, 張導關心的始終如一, 和他拿最佳電影的籠民一樣, 關注窮人...
感动。。。
吴奇隆好帅。其他的,不管是人,还是情节,还是拍摄技巧,还是演技,还是灯光造型……总之,全都忽略吧。
柔情~却也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