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理解,这种剧会量产,不真实到姥姥家,百分之一的所谓成功者,其中百分之九十是混日子的,看着百分之九十九的老百姓受罪,并道德绑架,无耻之极。
对于这种所谓当代女性大同的装那什么的剧,简直令人作呕。
再夸张些完全脱离实际多好,当娱乐不好吗?
非要装,何必呢。
明明是屎,任何形状和形态它还是屎
从第四季开始,尤其到第五季的这前几集,只要一到了何悯鸿相关的剧情,都看的聚精会神不敢有丝毫的遗漏,即使有尿憋着都不敢去厕所,生怕暂停键削弱了好不容易对何悯鸿积攒的恶趣味,就连看完了都有点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感觉。
这才发现,沉浸在即使是编剧虚构的低级趣味里也是多么的让人快乐啊哈哈哈哈相比于鸿鸿惊天地的人品性格和泣鬼神的爱情故事,也就还有朱喆的剧情勉强看一下,叶蓁蓁和方芷蘅的部分基本上都倍速了。
把近乎所有的缺陷都集中在一个角色身上,脱现感过于强烈,但在其他四个角色身上的爆点都已经挖无可挖的情况下,何悯鸿就犹如百无聊赖的黑暗中最耀眼那的一颗压轴礼花弹,勇敢的点着了自己,迸发出异常绚烂的焰火照亮了整部行将就木的欢乐颂。
你敢说自己不是来看何悯鸿的吗?
哈哈哈哈
==========================================================================第七八集更新一下受到启发的戚沐似乎也要找到解决照顾母亲的办法了,是不是要改邪归正不确定,但何悯鸿在他那的利用价值可能要大打折扣了。
按照鸿鸿的逻辑,要是知道自己和戚沐的“纯洁爱情”这要被那四个人拆散了,得提着煤气罐上2202了吧🤭另外叶蓁蓁这个角色的说教味越来越浓,她住的那间屋子都可以挂名叫上海圣母院了,天天把自己天不怕地不怕富二代和什么日行一善挂在嘴边,对何悯鸿是又看不上又要帮同时还不忘炫耀自己优越感,乐山大佛见了她也得站起来让座吧。
还好鸿鸿没听进去哈哈哈==========================================================================第九十集在更新这两集何悯鸿处出现的戏份比较少,甚至有点开始强行洗白感的趋势,觉趣味性就淡了很多,其他几个角色生拉硬凑的剧情完全无法和鸿鸿的部分相提并论。
富二代充满乡土情话的肥皂爱情戏,女强人不咸不淡的养妹斗爹戏,小眼睛超大肺活量支撑的说教台词的笑傲人生戏,愈发的让人看的昏昏欲睡,就连朱吉吉的戏份也开始悬浮无聊了起来了。
突然就想到一个小问题,为啥她们四个都觉得戚沐配不上何悯鸿呢?
如果把剧里男女角色按照能力、品性、家庭分为ABCDE五个等级,A最优,C及格,E最差。
叶蓁蓁:能力B,品性A,家庭A,综合可以算是比较典型的A女方芷蘅:能力A,品性B,家庭D,综合算B-女朱吉吉:能力A,品性A,家庭E,综合算B-女余初晖:能力B,品性B,家庭D,综合算C女何悯鸿:能力D,品性D,家庭C,综合算D女再看看戚沐:能力C,品性D(有人会觉得是E,但觉得他对待自己的朋友应该不会比何更差,所以给D),家庭D,综合也算个D男戚沐与何悯鸿,怎么看都是剧里比较般配的一对CP,人家鸿鸿自己乐在其中心甘情愿的事情,那四个又是劝说阻拦,又是搬出何的父母,非要把这对苦命的鸳鸯给拆散了就开心了。
何悯鸿本身就是个D女,难道就因为跟几个ABC女住在一起,择偶标准也得跟室友们看齐?
这是什么神仙逻辑?
如果没有ABC男瞎了眼看上D女何悯鸿,难道她就只能独自孤苦一生?
倘若抛开何悯鸿说话时候的情绪单从文字来看,她对室友们态度的理解能力是有问题的,但她对自己和戚沐适配性的认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偏差,反倒是其他那四个,总是以一种理性的姿态过度的接入别人的感情,本就是缺乏分寸和边界感的表现。
再说了,感情能完全靠理性吗?
看后面剧情趋势,与其说是给何悯鸿洗白,倒不如说是要把何悯鸿强行掰回其他人的三观里。
何悯鸿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天理难容之徒,难道这么大的世界,就容不下她走自己的独木桥吗?
就更到这里吧
有一句台词可以将这部剧总结得很好—— “去他的爱情” 。
这是大概倒数第三集余初辉与何悯鸿一起喝醉酒,一起东倒西歪的时候,嘴里异口同声的一句台词。
《欢乐颂》 从第一季到第五季,我都看了。
对前面几季的印象慢慢淡了,但总的来说,第一季第二季,感觉里面的男人,对女人们还有点用,但从余初辉、露西、朱姐这些人开始,剧本就一直在诠释一个主题——“去他的爱情”。
于是整部剧,所有的五个女主,都以单身而告终。
在这些女人们眼里,男人都是大猪蹄子,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都是伪君子。
而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根本不需要男人这种低等动物的帮助。
远离男人,远离爱情,才能成就自我。
而反过来,如果哪个男人,偶尔被女性的光辉照耀到的话,那这个男人就应该跪谢上苍。
他们就应该倍加珍惜。
因为女人对男人的眷顾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上天的恩赐,是必须放到供桌上,天天祭拜的。
作为一个男人,看到这种剧,第一感觉当然是不舒服的。
但是作为一个老男人,我已经能够坦然接受这种爱情观了。
因为事实上,现在的世界,男女之间的对立,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而且这种对立,也从根本上动摇了男女之间曾经互相需要的最底层的逻辑。
所以,在女人不需要男人的同时,男人也在慢慢远离女人。
《欢乐颂》第一季播出于2016年,最后这第五季,播出于2014年,当中八年的时间,也正是国人的观念被移动互联网、疫情、中美贸易战、经济失速等事件冲击得七零八落的时代。
于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等情感都出现了极其深刻的嬗变。
而其中的爱情,更是出现了不可逆的重构。
而《欢乐颂》这部剧,正好映证了这种嬗变与重构。
而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确实产生了深刻的改变。
譬如学历方面,女性已经有全面赶超男性的趋势。
而在就业竞争中,女性的生育问题又始终是无法回避的痛点。
与此同时,新生代女性那些60、70后的家长们,成功者却越来越多,他们成了这些90、00后女孩的坚强后盾。
从物质上、情感上,长辈们给了这些女孩子完全不输于男孩子的话语权。
再加上国外女性反抗思潮的影响,女性果然变得独立而自信起来。
于是,男女之间原本必须互相依赖的经济纽带,逐渐断裂了。
说白了,就是谁也不靠谁了。
于是,作为这个时代的老男人的我,只好慢慢等待,看着原本被尊崇的爱情逐渐走向沉寂与没落。
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我的心情——无奈。
第五季一开始🔹何敏鸿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分是非,不过幸好结局又变成了一个正常人该有的样子,也慢慢的,越看他越顺眼了。
【每个人结局也还蛮好的…蛮现实。
】🔹蓁蓁,和戴维虽然分手了,至少他们纯粹的爱过,不像其他电视剧,就算如果真的发生这些是非还是要坚定的在一起那太假了。
🔹方芷衡,以前都是利己主义不近人情。
但自从有了妹妹之后变得更有人情味不把事情做绝。
同时也蛮可笑,有了孩子,无论那个人是你妹妹还是你的孩子你都不会像从前那样工作的顺风顺水,老板就是会觉得你会因为有了孩子影响工作,事实也确实是影响了。
🔹余初辉,把自己的存款也拿出来了一起还债,还完债一身轻毕竟以后还年轻。
她和她那个男朋友的事情也蛮现实的,不像其他电视剧一样不管父母同不同意我就要跟我喜欢的女生在一起。
在这里你也看到了像余初辉这样的家庭真的会很少有人能够接受,也更少有人父母能够接受这样的家庭发生过这样的事。
大多数都是头脑一热就说什么永远不会分离不会在意,最后还是分手了。
也许将来 阿初 会遇到另一半和另一半的父母都真的不在意她家庭的那个人吧♡●【说实话。
我想看第六季了。
舍不得。
】
追完了全部的5季,对于新的五位姑娘来说,我觉得很有意思!
从最初的五位姑娘,到兜兜转转一年后还是她们,时间在变,但她们一直没有变,真好!
蓁蓁家庭幸福美满,就是常言道的“小富裕女生”(也是很富裕了哈哈),她的性格很好,为人不骄不躁,处事通达,对于感情也是不拖泥带水,还是科学家!
虽然我觉得她最后分手是我希望也是不希望的(一路走来二人也经历了很多不易,不过就像她说的,他们的爱情已经不纯粹,掺杂了很多利益)朱姐真的是宝藏姐姐呀!
八面玲珑却又不动歪脑筋,一直照顾他人的好姐姐!
看到她为家人付出许多却还频遭白眼真的心疼!
不过好在最后她终于在“学历论”的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区露西是我很喜欢的角色,她干练,有勇有谋,虽然她曾经经历过不好的事情,但那并不是她的错。
她为了照顾幼年的妹妹化身女斗士真的让人心疼!
但是!
努力终会有回报,希望她能够入职顺利,绵绵的成长也会带来慰藉!
阿初像个快乐的小天使,她的原生家庭固然给了她影响,但这位姑娘偏生就了个好性格,带着妈妈走出泥潭,走向美好未来。
顺带一句,我本来以为刘肃是她的归宿,但我看走眼了,她的未来应该是无限可能,是属于她自己开创的!
何悯鸿真的第四季结尾已经够颠了,这一季开头更是颠的发疯。
好在她走出了象牙塔,学着走向社会,学着与人相处,最后她的形象也可爱起来了!
生活的困难有很多,但是感恩这些苦难,让我们学会成长!
最近我开始觉得再烂的电视剧其实都有可看的地方,关键在怎么看、看什么。
比如看何悯鸿,看一个极端、偏执、被害妄想的利己主义者(好像是最近流行的NPD)会如何看待周边的人事物;看方芷衡,很有意思的是我总认为这是老龄化和鸡娃背景下对单身大龄女性的变相的“天然母性”洗脑,以及分摊育儿成本的魔幻想象:年过半百的高龄产妇负责生育,未被征求意见的大龄单身女儿对素未谋面的妹妹突然爆发的母爱一发不可收拾,带着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比亲妈还任劳任怨的保姆,在周围同事两个家庭齐上阵依然筋疲力尽的上海做到了事业养娃两不误;看叶蓁蓁,我觉得江疏影好像很执着于那种善良无辜又过得相对体面的角色,何悯鸿说她日行一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道德优越这样的疯话,我居然觉得某种程度上也算合理,就是这个角色最大的败笔了;(比如她一会儿又放心不下明明是装晕的何悯鸿非要看着她,一会儿又给人锁走廊上吹风;一会儿拉黑、看透何悯鸿忘恩负义的人性,一会儿又非得扒楼梯口看着都有老妈拎着的何悯鸿俩人提不提得动行李……)看朱喆,张佳宁本来很有观众缘的面相,硬是把朱喆演出了5美里我觉得最冷酷最不好相处的人,这个角色对标的应该是前几部里的樊胜美吧,但是樊姐尽管犀利却不刻薄,势利却不凉薄;看余初晖,通篇只记住了她工作上的一个词——“精度”,就像是某相声小品脱口秀里的“对其颗粒度”一样刻板和教条。
我已经不屑于去指责何悯鸿对2202这个数字纠缠不休,我只觉得后续还不断给这种人出谋划策发消息聊天的其他4个人有点圣母毛病, 永远断绝和这种人的联系乃至于立马搬离2202都在所不辞,才是正常人遇到如鬼一般缠人室友的正常反应吧……
针对欢乐颂345,我是真觉得不错。
每个角色的人设至少也是比较完整的,都在一步步成长,只不过何的最为显著。
何学会走出舒适区,学着怎么和别人打交道;朱一直努力争取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学着怎么更好地引导弟弟立足;Lucy走出心理阴影,帮助一样处于性别弱势的何,学着更耐心地与人相处;叶的成长在于开始理解何的思维模式,从而减少对何没必要的帮助和开始体谅父母哥哥,然后选择分手吧。
阿初的话,知道她成长,但是不知道怎么概括,可能一直都是一个比较清醒的人设,知道怎么四两拨千斤,对于她的成长,可能我只看到她对工作的努力态度吧。
很多人都在介意何回到22楼这个洗白,但是作为一个不一样的观众吧,我觉得更多的不是介意洗白,而是不合理的洗白和缺乏演技对角色的表现。
而从剧情来看,这个过程合理(何成长了,知道好赖分了);从演员来看,张慧雯不仅表现出一个角色的缺点,同时也表现出了角色的进步和可爱(憨憨),我认为这些是合理的,毕竟她的形象(拎不清)确实也是有一部分的蠢或纯在里面。
我对这个演员是挺有好感的了。
另外也很佩服朱反应迅速的人情世故和老油条的机智,就最后保姆想走的时候说那两句话,一下子就反应过来并拖延时间什么的。
再者就是煤气警报的事情,那边确实人多势众,不好报警,就通过煤气引来小区安保。
听她和弟弟的人生指导和给22楼其他人出主意都是很大的收获。
另外三个还行,没太多感想,就不多评价了。
正午阳光确实不错。
说说这部剧的角色人设及剧情。
①叶蓁蓁,真的有点圣母过头了,或许编剧想表达叶蓁蓁从小有家人撑腰,没有遇到什么大挫折,所以比较善良。
可是她对何悯鸿的态度,真的善良过头了。
而且,我看别人说没必要跟戴维这种生在无底洞家庭的人纠缠。
世上也也不止戴维一个男的。
我觉得一点没错,先不管戴维这个人怎么样,就是再好,只要他家不消停,他们是不会幸福的。
叶蓁蓁这样一个有家里撑腰,可以接触到社会的高层人,自己一个人也能过生活的人,何必总给自己不痛快呢?
另外说点题外话,戴维爸妈那条线真的是有点过长了……②何悯鸿。
这个就不用说了,全剧气人担当。
也是全剧的看点。
拎不清,各种作,利用,消费,别人的善良。
面对危险的时候却很怂,更甚的是,明明是自己的问题,她却躲起来,交给别人去解决。
起初大家都想看她的结局是怎么样的,甚至期待她吃亏。
好让她长点教训,但是,当知道结局是大团圆时,我也是很失望的。
③余初晖,有个爱家暴的渣爹和一个软弱的妈。
说话有些大大咧咧,凭借自己的能力孝顺母亲,把她的母亲接来上海,并且让母亲有了一份保姆的工作。
前期对工作不怎么上心,但是后期在看到工作前景和可观收入之后,也开始极其认真,上心的对待工作,认真的看资料,搞研究。
不过,我个人觉得,余初晖相比于下面这两个角色(朱喆,露西)还是没有那么出彩。
④朱喆,我最喜欢就是这个角色。
生在重男轻女家庭,前期很不容易,要打工供养弟弟妹妹。
后期,弟弟好不容易支棱起来了,也要帮弟弟在工作上排忧解难。
低学历,却能完美逆袭,从小员工做到酒店管理层,工作能力强过名牌大学毕业的王总。
能时时摸索出自己的工作技巧,能对付各路人等。
⑤露西,有一副好身手,有强韧强劲的性格,因为母亲生下小妹后就去世了,父亲不肯抚养小妹,她毅然接下重担。
为了小妹,她有办法跟不负责任,自私,出gui的父亲对质,好为小妹和自己争取利益。
后面她能屈能伸,为了更好的照顾小妹而换了工作,也“原谅”了相对无辜的李其行……除了新“五美”。
我还特别喜欢一个小配角——余飞雪。
她也算是无辜,被渣男坑,无缘无故背了一身债务,是个受害者。
却没有自怨自艾,打了三份工。
在何悯鸿打电话向她求助,吐槽的时候,我看到的是鲜明的对比。
现实里,我特别佩服像余飞雪这样的一类人。
总结:这算不得一部很完美,很上头的剧,但是还是有出彩的地方,比如朱喆的完美逆袭和露西的坚韧强劲。
欢乐颂五,笑死我了……一群人无脑撕逼,只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还用道德绑架,各种扣帽子,各种挖苦,各种讽刺……一边关心,一边嘲笑……全部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全员都挂着“你是个麻烦,不要靠近我”的状态,还希望别人要接纳你。
这种“高高在上”的人设,要怎么才能让接地气的人接纳?
……………………………………………………
《欢乐颂》系列:哪里还有所谓欢乐文:火神纪 《欢乐颂》,2016年。
记得当年是陪老婆大人看的,也许是剧慌,也许是无所事事,于是当年就把它给刷完了,数数岁月,竟已经是八年前的旧剧了。
我其实已经不太记得里面的大概剧情了,印象中就是有几个美妞,住在一个叫欢乐颂的小区里,三个门,两个是屋主,中间是合租户,然后就围绕着她们展开了一系列狗血或者十分狗血的故事吧。
《欢乐颂2》,2017年的剧。
因为刷过了第一部,顺理成章地就把第二部也给刷了,印象感觉就很一般了,狗血的更狗血,我查了一下,当年我原来还写过短评——安迪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安迪了,邱莹莹与应勤线让我全程反感,关关与乐手线全程无感,小美与柏川全程狗血;包子用了一集就完成了魏兄几年都磨蹭未竟之事,除了曲妖精与嗲赵爽利点,其它几条线,着实难以下咽; 全剧里的妈妈们,好像都一个样——包太太,王太太,应妈妈……唉,作者是对家婆有多大的误解吗,怎么好像都是一个样。
《欢乐颂3》,2022年。
主角全换了,小区也换了,啥啥都换了,唯独没有换的,是小区的名字——欢乐颂。
所以,我当时的短评只写了一句话:其实跟《欢乐颂》没半点关系好像,风格,人设,各种各种没半毛钱的关系,所以,是不是改成《幸福里》或者《好望角》,会不会更好?
何悯鸿这人设,完全无力忍。
所以,这只是一部收割原来两部《欢乐颂》剧粉情怀的剧吗,毕竟2016到2022,也有六年了,剧粉在这六年间,经历了什么,是否又成长了,一个曾经火过的IP重启的话,如果能跟着剧粉一起成长,让我们看看剧里的人在这几年间又经历了什么,又成长成什么模样,其实是个不错的想法,那样的话就可成经典了,后来听说所有主角都给换掉了,其实已经隐隐感觉,可能不仅不会成为经典,可能只是收割机而已——果然,它没有让我失望,剧情更加乏善可陈,更加狗血……我感觉它不仅没有考虑过剧粉的成长,它自己甚至有点逆生长了,可能它瞄准的依旧是当年那个年龄段的观众,甚至更小,所以反而会失去我们这些旧粉的宠爱。
《幸福里》或者《好望角》,可能真的会更好些,虽然少了些旧韭菜,但是它会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来到这世界,没有旧世界的枷锁,可能它的风评会稍微更好一些。
它带着《欢乐颂》的名字来了,所以它既承其欢,亦必承其重,那么它就必然遭受来自旧世界的怀疑与苛责,这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如果它真的不叫《欢乐颂3》,真的叫《幸福里》或者《好望角》,想来它的风评会比现在好得多。
《欢乐颂4》,2023年。
它跟上一部《幸福里》其实没有完全需要割裂开的必然性,它们是连续的,延续的——割裂的,仅仅只是时间。
所以,既然已经忍受了三部,这一部,也就顺带看下来了,不过来到了2023年,我似乎早已经不再是当年2016年的那个自己了,我们开始用倍速看剧,这带给我一种不那么快乐的快乐,是的,我们可以囫囵吞枣地把它快乐地浏览完,这种恶习,是不是因为我们已经深受短视频之苦深矣,所以对于这种长剧情的输入,我们似乎也无法慢下来。
我的短评里还是只写了一句话——全程1.5倍速加跳进,狗血,太狗血了;何悯鸿那条线,直叫人呕血,同样是有女儿的老父亲,看着这条线几欲昏厥。
《欢乐颂5》,2024年。
终究,我是把它给看完了,轻轻地叹一口气,确实,不容易呀。
不是它不容易,是我不容易,没想到,我竟然愣是把它给啃下来了,好像已经成了一种偏执一样的信念,既然已经在这个IP身上耗费了那么多的时间,是不是,我应该把它啃完呢,所以最后,我终究是把它给啃下来了,全程并不快乐,亦无欢乐。
我在观剧的过程中,倒是写了几次短评,基本上都是何悯鸿。
2024-03-19,11:03,评分★★★。
看了六集,何悯鸿这家人是如何在这世界上生存的呢,像何悯鸿本尊,在现实世界里可能真的活不过三集,但是她愣是玩了三季。
本来我是挺奇怪小何同学是如何养成的,等到何老爹跟吉吉说话的那一段突然间就释怀了,对的,有其父必有其女呀,一切事,原来都是有原因的.… 2024-03-20,07:50,评分★★★。
看了十集,何悯鸿这娃其实是妥妥的有病吧,应该把她送去入院治疗才是她最后且唯一的出路吧。
2024-03-21,08:32,评分★★★。
又看了两集,这两集里何悯鸿的戏明显少了很多,但是我感觉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有何鸿的戏时就觉得这个人物怎么那么烦呢,这个剧情怎么可以这么狗血呢,但是含何量一旦少了之后又觉得,这剧好像没啥看头了,有何虽然狗血虽然烦,但是至少还有点上头……唉,感觉这是一部被何悯鸿彻底裹胁了的剧,有她烦,没她则无味,于是在这烦与无味之间,作为观众的我们,也一样被裹胁。
能把个人物形态祸祸成这样,也是醉了。
2024-03-31,09:09,评分★★★。
至31集,发现它开始给何悯鸿做洗白,这就很没有意思了,把这部剧最后的一个稍稍能看的点,也要给洗没了吗。
以前的旧剧总是鼓励年青人去大都市,去北上广深,然后在都市奋斗,最后事业爱情双丰收,安家置业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于是我们看了太多去一线城市打拼的剧了,近年来感觉风向标有点转变了,开始拍一些鼓励回乡的剧,大都市的打拼太累太难了,不如回家去,于是好多剧又开始下沉到二线三线甚至四五线小乡城了——所以,是不是不要这么非洗白不可呢,让何悯鸿回家去,让她爸爸妈妈好好照顾她,找一份工作,嫁一个老实人,她不一样可以过得很幸福,并且同时也响应了回去建设家乡的大号召呢。
2024-04-02;16:05,评分:★★。
至32集,何悯鸿居然开解起叶小姐来,我怎么看着那么别扭呢,可以是朱姐,露西,社会初,甚至是路人甲乙丙丁,但是就是何悯鸿,看着叶小姐一脸的姨妈笑,不知,是她逗她玩呢,还是她们逗我们玩呢…
是吧,这部剧绝对绕不过何悯鸿,不知道,是这个角色的成功,还是这个角色的悲哀。
这是一部多线并行的剧,从第一部开始就是如此,几个主角各有各的故事,而别的故事似乎都已经无法憾动我们这颗垂垂老朽的心了,以至于何悯鸿的这条线,成了这部剧最后的一个亮点了,但是以一种如此不讨喜甚至让人有点讨厌的人设来作为卖点,这就很悲催了。
如我前面所说的,有何悯鸿的剧情,只有更狗血,而没有何的那些剧情,却显得如此直白乏味。
我甚至无数次想过,何悯鸿这个角色应该如何收尾,像前面所说的,其实是我能替她想到过的最好的一个结局了。
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主创还是喜欢让她继续在大都市里幸福快乐地生活,好吧,你的地盘,你做主。
这个角色给我最大的困惑是,我自问是不是一个圣母心的人,但是我自问我也是一个颇有同理心同情心的人,但是这个角色,她似乎在拷问我的理性和感性,为什么你不想让她继续在大都市里幸福快乐地生活。
我无数次想过,这个角色会一路滑落,一路滑落,因为她最后还有一个底线,就是永远爱她并且愿意保护她照顾她的父母亲,所以她会有一个退路,而这个退路相对社会初或者朱姐或者露西,都是无比幸福与幸运的,所以让她退出一线大都市,是方方面面都好的,于她,于她们,于她父母,于剧集的大旋律背景音乐,于我们,都是顶好的不是吗?
主创们可能其实没有真正接触过这样的病患,所以才妄想着没有医学介入的情况下,她可以无药而愈并且重新认知自己认知别人然后开始新的生活。
以她当时表现出来的种种偏执与疯狂的行径来看,她其实应该送去强制性治疗的,等她治愈了之后再回到家乡去生活,这才是她应该有的轨迹,无药而愈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就何悯鸿这种既懦弱又偏执的状态来看,不太可能。
其实我们也都知道,这部剧的惯性是没有爱情,一切看似美好的爱情最后都会无疾而终,因为它只有一个主题——现代都市女性的独立与彼此之间的友谊,于是它会把所有妨害它的这唯一主题的所有分支都给全部消灭。
看这个系列的五部剧其实不难发现,主创对于友谊之外的其它情感,比如亲情,比如爱情,他们其实是缺乏感知的,甚至带有种先天性的抵触的,就拿这部《欢乐颂5》来说吧,朱姐的家庭,阿初的家庭,露西的家庭,可能不会有任何人去向往,而何悯鸿的家庭,戴维的家庭,甚至阿初几个追求者的家庭等等,几乎看不到那种让人十分向往甚至有好感的家庭吧。
唯一让人感觉似乎还行的,只有叶大小姐家的叶氏夫妇,但是看他们功成名就并且事业有成了之后,也是为了叶大小姐操碎了心。
所以,它的家庭观,给我的感觉就十分刻意与相对主观了;而永远不要忘记,家庭最初的模样,是不是爱情呢,可能老一辈人的家庭与爱情是一起建立的,但是稍后一个时代,很多的家庭建立不就是因为先有了爱情,然后才开始组建家庭呢。
所以,从这部剧对于家庭的刻画再看剧里最终或是一地鸡毛或是无疾而终的几段爱情,其实就不难推论出来,主创们对于爱情方面的感知,远远不如他们对于友情与事业的感知之后形成的表述了。
太刻意,其实是。
刻意到她们没有爱情,刻意到她们只有事业,以及彼此,其它的所有一切都被完全地抹灭了。
这就给人一种很怪异的感受,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永远不是如此一维或者二维,永远不是非黑即白的,它原来的面貌应该是多维的,各种维度交织后才最终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这个模样,也就是说,这部剧它最大的问题不是狗血,而是它把所有复杂的种种都去掉的,只给我们留下了它想要给我们的那一点点,这就导致整个系列看下来,会有一种非常严重的割裂感,这种割裂感,来自于它完全脱离了现实而只自顾自话地表达。
这种表达,跟何悯鸿的疯狂与偏执,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记得前阵子有个热搜词是——欢乐颂5的何悯鸿更癫了……我看到之后真的是会心一笑,但是这部剧到了最后收尾的那顿火锅时的年度总结,我真的感觉,何止何悯鸿呀,整个剧本,是不是都是更癫了呢——又或者,这场剧就是何悯鸿写的,所以才能写成这般的让人生理不适,这般地别扭与哀怨。
《欢乐颂》,从第一部到现在第五部,我其实感觉不到任何的欢乐。
我们也许是不是应该相对宽容些,但是我感觉我其实已经很宽容了,所以我才能把它给啃完了。
当然,它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朱喆或者阿初这两个角色,其实还是颇得我心的,也许她们才是这个世界里真实的模样,真实世界里相对美好的模样。
露西和叶小姐相对还是过于面谱化,我其实相对无感。
以上。
2024年04月03日;农历二月廿五。
最恶心中国式“大团圆“的结局了 不理解何悯鸿这样的角色凭什么求得大家原谅 凭什么回归2202 不要脸
她们也别怪何明鸿狗皮膏药 自己这么爱多管闲事和她说话呢……
剧情狗血
第五季何悯鸿那条线果然编得没让人失望,但是我越来越听不下去余初晖那一套油嘴滑舌的腔调,跟大爹说教有什么区别? 欢乐颂这个系列是打算完结了吗,看到最后还有点感动…🥹
@@@(2024-03-16)欢乐颂5(Ode to Joy 5)(1-34)(颜值还是高呀,不过应该是最后一季了吧。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低血压良药。主线应该是何悯鸿的成长?算不算人物弧光?何悯鸿分手、人流、被赶出22楼,独自生活,幡然醒悟、重回22楼。余初晖事业有成,恋爱、被甩。叶蓁蓁不忍全家陷入男友父母争斗,分手。方芷衡母亲去世、父亲再婚,抚养妹妹,离职,与李其行和解、告别。朱喆升职加薪,教导弟弟。)
叶蓁蓁和戴维分手,戴维老爸跑路老妈搞事情,叶蓁蓁家被委托报警;朱喆帮助弟弟找工作,自己能力被发现取代了王总监;余初晖拒绝了仰慕者,专心搞钱,在谈了一个高富帅后也被她的家庭吓退;方芷衡为了养育妹妹绵绵和父亲打官司,经历了保姆想要讹钱的事件后,由先前领导递橄榄枝;何悯鸿虽然离开了戚牧但依旧一意孤行又赖上了22楼,被断舍离后自行在外生活,遇上好老板明白了22楼的珍贵,狗血的大团圆
虽然很难看但还是看完了。。。这剧主要是想告诉我们有姐妹就行…… 大家都不需要有对象。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五美故事各有各的看点,第五季的故事冲突也更加密集,人性中的缺点也暴露的更加多,深刻且有警示意义的一部剧。
为什么逮着何悯鸿一个人折腾,何悯鸿的态度180°大转变也极其突兀,其他四位也没啥亮点,都是些小打小闹,叶蓁蓁和戴维那点破事还特水时长,这季券靠作妖的罗海琼了,期待第六部谭凯和王骁能整点事出来吧
太离谱了,何悯鸿离谱到我真的一整个无语,可我居然想看下去,这才是最离谱的
看这结局应该是还没结束。
答辩连续剧司空见惯,但一个除了第一部以外一直在答辩,没有一部及格的系列居然能出到五,还一直是一线演员演,主流媒体播,一次一次不带改名的恶心观众。通过这么一个剧,就能明白普罗大众在他们眼中是何等无足轻重,毫无话语权的狗。
Lucy和李其行真的be了,好难过,如果没有李其行的爸爸,他们应该会好好在一起吧。叶蓁蓁终于和戴维分手了,明知自己妈害惨了蓁蓁一家还不和她分手,享受着她家里人的保护,这男的一点没有担当。剧情没有12有吸引力,全是家长里短,也可能是隔了这么多年我的心态变了,总之唯一的感受就是连原编剧也写不出1和2这样的剧本了。最后,Lucy好漂亮!
这三部看下来反而觉得也蛮有意思的,汇集了或许也是当下各类人的好与不好,碰撞出了种种生活的可能性
我的老天爷,真的有这种脑子伶不清的像何悯鸿一样的人……两级就震撼出天际
已经没必要拍下去了…耍狗驼子剧情,王安宇那人品性格也能上??!??!!?剧情毫无逻辑的硬来,肤浅,幼稚,以嘴炮和口嗨为嗨点!我们要看的是剧情,是逻辑…编剧在这儿霸王硬上弓呢?利用一个何悯鸿刻意制造低级矛盾🤮
不喜欢戴维这条线,幸福小孩儿的故事都没啥趣味了。不喜欢露西变妹奴后故事没眼看。朱姐管理层打怪升级挺有学习意义。余初晖以赚钱为目的的刻苦钻研,有好领导带真好。何悯鸿真是一边想打死一边想看她的结局。整天还是以女性在职场和社会上的问题展开,挺有讨论度的。
最丧心病狂的不是这几个主演还能继续演下去,而是正午阳光能在前两部四五分的情况下继续拍这种烂剧,真是在作死摆烂的路上狂飙;我也是脑残,竟然还看了一集
对不起我先道歉但是王哥太帅了😶忍不住想多看点王哥的戏份
经超完全把这个招人恨的渣男给演活了,现在看见7m就牙痒痒哈哈哈,只能说何爸这一拳是替我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