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泰国的恐怖片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了。
四段几乎分离的故事组成了这部电影,每段的导演都是在泰国拍恐怖片很出名的当红炸子鸡。
第一个故事“เหงา 寂寞”。
一开始便是一个完全没有说话,手机的声音换成了震动的,一声一声的颤的人心惊胆跳的,最终,女孩在着鬼信中堕楼,走向了死亡的十字路口。
第二个故事“ยันต์สั่งตาย 催命符咒”。
这故事看的我很喘息,交换的镜头让我感觉到紧张。
降头,被欺负的男生对所有的人下了死亡的降头,然后一个一个人恐怖的死去。
不过泰国的鬼感觉很像一句干尸。
第三个故事“คนกลาง 中间人”。
开头很轻松,然后逐渐的气氛开始紧张起来,一步一步的走向死亡,然后结局来了个大逆转,四个人全部都死了。
最后一个故事“เที่ยวบิน 224 224号航班”。
故事一般,一般的开了开头就可以猜到结尾,公主在厕所恐怖的呕吐的样子太过刺激,不过女主角演技很好,几乎一个人的表演出来了所有的恐惧。
另外,这女主角是暹罗之恋里面的姐姐哦,不错不错。
总之,这电影不错。
今天看完了《死神的十字路口》,發現這部電影的整體架構果然如其名一般如同一個大大的十字路口,我們都站在十字的中央,看著來自不同方向的四條道路不同命運的人上演不同的故事,由遠到近,或許有一些似有似無的交匯,然後再漸漸遠去......第一個故事《寂寞》,講述了車禍餘生的女主角一個人拖著打了3個月石膏的腿在自己的公寓里養傷,無所事事的度日。
一日突然接到來自一個陌生男子的簡訊,稱想同她認識,於是慢慢與之熟絡起來。
後來她發現該男子其實早就已經去世,並且要來找她,感到非常恐慌,最後墜樓而死,而為那男子送葬的靈車在這個時候也正好從她的尸體前慢慢開過...但是兩人命運的交集其實在三個多月前那場車禍就已經開始了...由於之前曾經看了copen的影評,知道這個故事中只有女主角在故事後面恐懼的哭聲,手機的震動聲音以及一些背景音而完全沒有一句對對白,完全靠女主角的獨角戲來撐起整個故事,所以當時特別留心了一下女主角的表演,覺得雖然還有上升空間,但是整體來說還是不錯,情緒轉換也比較到位。
雖然前面約十多分鐘收發簡訊的鋪墊有一點點單調,但是確實十分配合後面的故事發展,讓手機震動成為本故事最恐怖的聲音。
整個故事唯一讓我覺得困惑的地方就是男人的鬼魂殺死女主角的原因。
男人在接到女友分手的簡訊時著急的跑過馬路被女主角乘坐的計程車撞死(計程車也翻了),而深受重傷的女主角在昏迷前的一瞬間與趴在身邊即將死去的男人對望了一眼,這就是他們交集的起點。
但是一開始我實在沒有想通這難道就是男人的鬼魂向女主角索命的動機??
後來突然想到他傳給女主角的一條簡訊“我一個人已經整整100天了,好寂寞啊”,於是似乎明白過來他的動機就是這個故事的主題“寂寞”,或許是人生活在世上太寂寞了,所以總想抓住些什麽陪在自己的身邊,也許是朋友,也許是戀人,但是那個男人在死前已經失去了戀人,於是他只好帶走這個死前最後看到的女孩,好讓自己不要一個人,不要那么寂寞孤單...第二個故事《催命符咒》,講述了一個其貌不揚且貌似家境不好性格懦弱的學生被一群學校的痞子學生侮辱欺負(毆打啊,從行駛的車廂裡面丟下去之類的,確實很慘),而後用下咒(注意,不是降頭)的方式把欺負他的學生殺死(有一個女生沒有死,但還不如死了算了)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色調跟之前的《寂寞》比較起來顯得泛黃昏暗,鏡頭明顯晃動,烘托出一種不安的感覺,同时很奇妙的又给我一种充满某种活力如同青春残酷电影中那种绝望的躁动的感觉,而且這個故事是全片四個故事中最血腥的(雖然跟其他泰國恐怖電影比起來血腥程度一般),鋼管插頸,爆頭以及結尾處唯一活下來的女生ping捧著自己親手挖出的眼珠又哭又笑...但是這個故事的劇情卻稍微有些老套,驚喜不是很多,而用CG做的那三個鬼感覺不是很好。
但是讓我感到一點點意外,同時也很諷刺的是(在危機關頭,人的求生意志真的是非常的強大)那個叫ping的女生爲了不被符咒殺死(受害者必須亲眼看到那個筆記本上寫著“我看到你了”)竟然把自己的眼珠挖了出來,邊哭邊笑的說“他們再也不能把我帶走了”。
第三個故事《中間人》,是四個故事中氛圍最為活潑(可以說是搞笑)同時絕對精彩(不失驚悚)的,我甚至覺得有些喜剧(汗!)。
四個好朋友相約去露營,第一天晚上,四人躺在帳篷裡面聊天,A開玩笑說“如果我死了,我就會回來找睡在中間的那個人”。
在第二天的激流漂流中,他們的皮划艇翻了,A意外失蹤,三人苦苦搜尋無果。
當晚他們在岸邊露營,因為A前一夜的話,沒有人愿意睡在中間。
半夜,A意外歸來,三人卻漸漸發現了事情的異樣……故事十分精彩,以致我不愿意說出這個故事的結局,留給各位親自去觀看。
我可以很付責任的說這個結局絕對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而且相當精彩。
這個故事非常巧妙的將喜劇元素和恐怖元素結合在一起,讓人看的時候既可以哈哈大笑,又可以心跳加速,背脊發凉。
而在片中,幾個好朋友之間胡侃著各種鬼片,甚至惡搞《鬼影》中女鬼騎在男主角身上的橋段是抄襲《泰坦尼克號》(當然不是真的),讓人忍俊不禁,我甚至覺得他們發現歸來的A 是鬼而嚇得四散奔逃都充滿喜感(整個故事幾乎被我當喜劇看了)。
導演表現出了對於現今鬼片慣用模式的思考,借故事中的perk之口說出了大多數觀眾對於鬼片慣用模式的困惑“為什麽鬼都是女的,長髮飄飄,又看不見臉”,認為這種女鬼模式已經使觀眾產生了審美疲勞,因而需要一些不同的鬼加入才是鬼片走出瓶頸的出路(本片也是確實是這么實踐的)。
而我感覺有意思的地方就是A在結局對眾人說“我還是你們的朋友,對嗎?
”以及其他人堅定地顫抖著答應“嗯”(都說了結局出乎眾人意料,不要亂猜,自己去看,不要想成《鬼宿舍》了)。
第四個故事《224號航班》,講述的是作為護送薩灣坦亞王國索菲亞公主遺體回國專機上唯一空乘服務人員的空姐pim,在幽閉的機艙空間內獨自面對尸體,詭異事件不斷發生……飛機降落後,上機接應的工作人員發現了躺在公主遺體座位旁pim的尸體……誠如copen之前在他的影評中所說的,這個故事是有一些牽強的地方,我也同意copen列舉的牽強之處(只有一點我不同意,就是pim在發現公主尸體不見的時候給機長打過電話,但是機長認為她在胡鬧,沒有理會),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個故事非常精彩,飾演pim的女演員Ploy的表演很到位,很出色。
特別是最後pim被綁在座位上因為恐懼而放聲大哭的那場戲,完全是將女人的絕望和恐懼絲絲入扣的表現出來了。
雖然在故事前段還活著的公主總是傲慢惡毒的對待pim(pim也不是省油的燈,居然偷偷拿自己的高跟鞋給攪拌公主的咖啡),死了以後變成鬼還要用恐懼折磨pim,甚至殺死pim,但是真正可憐的其實是公主——新婚不到一年的王子丈夫就已經另結新歡,外界紛紛傳言她即將失勢,而帶給她背叛與痛苦的第三者正是pim……在愛情中,女人可以變成天使,也可以成為惡魔。
公主正是被慘痛的愛情折磨得扭曲,她要復仇,她要向奪走她愛情的pim復仇。
公主看pim戒指時說的那些意有所指的話以及離開前回首用充血的眼睛狠狠地瞪pim的場景,似乎已經預示了pim後來的下場——第三者必須以死向她所殺死的那段愛情謝罪……縱觀全片,各人的命運都與之前的言行有著或多或少的牽連,這也是泰國鬼片最愛體現的因果緣滅。
本片整體出色,有很多出彩的地方,值得一看。
即使你不會被它嚇到,你也一定會贊嘆它的有趣!!
套用一位網友的話來形容看完這部電影的啓發:不要隨便和陌生人傳簡訊,不要欺負別人,不要隨便去露營,不要做第三者或者做了也不要和情敵獨處一室……(純屬搞笑)題外話從昨天晚上看完這部電影,到今天凌晨開始寫這篇評論,到寫了一半覺得心裡越來越發毛,背脊一陣發凉索性關掉電腦蒙頭大睡,再到今天下午終於寫完,前後經歷近約20個小時。
在此真的非常感謝copen同學能夠熬夜翻譯此片發布字幕,現在網上流傳的版本幾乎全是copen同學翻譯的版本(之前有個bt網站居然使用了copen同學的字幕后刪除了copen的翻譯者信息,在此強烈譴責)
昨天晚上在一个小包间 看的 朋友一直在尖叫 第一个故事很贴近生活 其实那个鬼其实并不是很吓人 晚上回去后睡的迷迷糊糊的 就接到短信: 我在你门外 我答:“在门外干嘛”短信: 我在门外看着你我答:“外面冷 然后惊醒 打过去把朋友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吓死我了···
看到有些朋友对于结尾处空姐PIM的手很不理解.觉得似乎是扭曲了.一般理解是机长把空姐的手锁住了,所以掉下来了.但是我觉得不是这样,还记得开头公主对PIM说的话吗:"在我的国家,第3者会被BLA BLA BLA..临死前要跪下向原配道歉,请求原谅"所以啊.结局那个手啊,其实是在向公主道歉,请求原谅啊,(泰国的致敬是合十的,大家都知道吧?结局的手也是合十的.所以绝对有致敬道歉的含义)至于是公主坳成那样的,还是她自己坳的....这个..我倾向于前者.关于第4个的剧情我也想吐槽几句,大家对于第4个故事也吐了蛮多了,大部分就在于:堂堂一个公主怎么没一个守卫.那我说点别的.个人觉得,公主至于做到这样嘛...大概从小娇生惯养(看她对PIM的百般刁难就知道了),忍受不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居然跑到了别人手里.而王子也够傻的,您缺钱吗,至于买2个一模一样的吗.您这不纯害人家小空姐嘛.还有一点,我就要说说PIM了大家都知道,戒指脱不下来应该擦肥皂,您大小姐在那使劲洗手搓啥呢..只沾水不是更脱不下来嘛,招待公主的航班我相信不会连肥皂都没吧?另外个比较傻的地方是:飞机居然不开灯...!就算是因为机舱里只放了尸体吧,就算是导演为了恐怖气氛吧.我只能说:苦了你了PIM,剧情需要,您只能在阴惨惨的机舱里晃着了..最后一点蛮搞笑的...公主害完人居然还整齐的把尸布缠回去..这年头..做个及格的鬼魂也不容易啊
■【与鬼男孩网恋】 因为车祸而行动不便的女孩通过短信与一素未谋面的男孩交往甚密。
她将自拍发给男孩,并向男孩索要照片,手机嗡嗡的震动着,男孩发给她的照片上,女孩看到的只有他自己。
男孩:我就在你身后。
我呆了一百天了。
后来女孩在网上发现,有个妈妈把手机扔进了男孩的棺材里。
恰好一百天。
男孩:今天我要来找你。
然后灯全熄灭。
女孩吓得哇哇哇大叫,随后从楼上摔下去了。
原来那个男孩失恋之后,车祸死了。
和女孩撞在了一起,和女孩一见钟情。
■【复仇校园霸.凌者】 男孩生来性格内向懦弱,这成为了同学欺负他的最佳理由。
一开始只是玩笑般的打闹,但逐渐的,欺负步步升级。
直接把男孩从车上推了下去。
男孩忍无可忍,决定冒着极大的危险,通过降头术将欺负他的人一一杀死。
他有一本书,谁看谁死。
所以大家都自焚、跳楼。
只有一个女孩逃了出来,面对那个男孩的鬼影,她选择抠下自己的眼珠子。
■【露营:谁睡在中间!
】 一群朋友外出露营,夜里,无聊的他们以讲恐怖故事为消遣,却自己被自己吓到,抢着要睡中间最有安全感的位置。
男孩:我要是鬼,回来之后,就找睡在中间的人。
然后大家都不敢睡在中间。
之后他们看见那个人的身体上淌水,还在河里看见他的尸体,吓得不能自已。
而后那个男孩追出来,他们吓得四散而逃,随后又发现自己的尸体了。
原来他们四个都死了。
■【空姐】 空姐在头等舱服务王妃,王妃知道她是小三,故意为难她。
空姐也刁难回去。
谁知道,王妃意外死了。
飞机上搭载着王妃的遗体,这次航班的任务就是护送遗体回国火化。
空姐心里惴惴不安,没想到恐怖的事情真的发生了,遗体离奇消失,在机舱封闭的空间里,在本该空无一人的厕所中,传来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
然后空姐被吓死了。
第一个故事:没什么台词,惊悚度很高。
正正常常的剧情,虽然知道会发生什么,但还是蛮有期待感;没被jump scary吓到,但有被女主哭声吓到…60/100(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聊天,现代人也没这么闲)第二个故事:这个特效…这个bgm…这个剪辑运镜…很乱啊,死神来了既视感…拍得感觉很大片啊,好像在打游戏…最后挖眼球的妆效还不错30/100(别校园霸凌,人类命运共同体,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第三个故事:故事线有(反转有点棒);剧情和台词也太憨了;为什么要脱了救生衣救人..第三部走搞笑喜剧风吧;台词提到了很多经典影片哈,《鬼影》《灵异第六感》《小岛惊魂》❤️70/100(不要随便开降智玩笑,不要对逝者不尊敬,交朋友眼睛擦亮点,最重要的是:救人不要脱救生衣…)第四个故事:这部系列恐怖点都在声音吧(想起咒怨的气泡音)40/100(不要做三)
看了一个礼拜了,情节都有点忘了。。
第一个:一车祸女接到一男人短信,后来被短信男索走了姓名第二个:4个男生去露营,划船时都死了,但他们都不知道,其中三个以为第四个朋友死了,结果死了那个朋友带他们去看了自己的尸体,还挺搞笑的最后。
第三个: 一小三最后被已经死去的正室整死了,死的时候跪在正室尸体前。
第四个:几个学生经常折磨一个孩子,后来孩子下降头,把他们都弄死了。
好厉害。。
竟然还记得。。
第四个女人遇到王子做了小三,和第一个男人分手;第一个男人自杀,第一个女人受伤;第一个男人死后找到第一个女人,第一个女人看到王妃死亡新闻后死;第四个女人独自值班,因为搭档的弟弟在第三个故事里面死导致不能上班;王妃跟第二个故事里面学会了用红眼睛看人下降头,第四个女人死。
综合来讲,小三的前男友、搭档以及大堆搭上莫名其妙关系的人都是死路一条,小三自己当然死的最为悲惨。
这个电影不愧是《鬼影》和《连体婴》那班人马鼓捣的,逃脱不了这些电影的痕迹,而且也有泰国电影的一贯毛病:形式大于内容(谁叫这帮人大多是广告和MV拍摄出身的呢)。
特别是沿袭了《鬼影》的成功痕迹,一个最囧人的情节就是,和《鬼影》一样,最后结局,第一、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们都坠楼成瘾,我靠,吓人也要动点脑筋呀。
简单点评一下四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寂寞”。
这个东西就是泰国版的鬼来电,日韩系恐怖电影的小规模翻版,类似的题材从日本滥觞以后,韩国、美国跟风不歇,泰国显然是来帮着老大们提鞋子的,情节上没有任何创新;第二个故事:“催命符”。
故事老套,此类此材屡见不鲜,CG用得过滥且用得失败,一个优良的恐怖片的标准是做足前戏,平缓推进故事,慢慢释放恐怖元素,这个片子显然一出来就张扬无比,晃荡的摄影,急躁的场景,不像东方恐怖片,倒是像西方丧尸片;第三个故事:“中间人”。
取材有些意思,把故事放在野外露营地有一些玩头,但是表达方式太过落伍,喜剧元素和恐怖元素混搭,但是喜剧明显盖过了恐怖,像是一部脑残闹剧,是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尾那种烂片;第四个故事:“224航班”。
毫无疑问,这个故事是本片四个短片里最有意思的一个,把幽闭的空间放到了只有一个空中小姐的班机上,美女的样子还算可人。
但是前半部分过松,铺垫拖沓,后半段过紧,高潮不足,而且结尾又是落俗套了。
失败。
《死神的十字路口》(See prang):亡者归来之三 ——《中间人》/《谁睡中间》:玩笑后的恐怖友事 (文/火神纪) 既同来;亦同去。
虽非殊途;终也同归。
——火神纪。
题记。
这也许是整部《死神的十字路口》中相对比较怵人的一个故事。
但是同时也是整部《死神的十字路口》中最为乏味、直白、空乏兼无聊的故事。
是不是,当我们开始追求视觉上的疯狂;我们相应会放弃那些有关于内容和思想的沉淀而流于表面。
又或者,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有争论性的问题;而大部分拍恐怖片的导演们却自以为精准地如此定义。
这就让恐怖片的电影市场产生了一种供求上的不和谐。
拍电影的人们自顾自地拍,一厢情愿地以为看电影的人如何如何;看电影的人们自顾自地看,骂骂咧咧后继续无奈地选择。
从这方面来说,影迷其实是非常弱势的一方。
我们不管对一部电影持何种态度,不管对下一部电影如何地不看好,我们所能选择的是——看,或者不看。
创作方虽说总在强调他们如何看重影迷的态度,如何从影迷的角度出发去制作下一部电影;可是他们依旧是强势的一方。
因为制作一部什么样的电影,他们永远都占主动并且主导地位。
如果他们真的从影迷的角度出发去拍电影,那么,他们又该如何来解释他们一边拍着烂片一边听着影迷的抱怨而一边又继续拍着下一部烂片呢。
当然;众口难调永远是个堂皇的理由。
可是如果有一天,当电影的创作方和影迷真的可以有一个平台进行一种形而上的交流——我们告诉他们,我们想看什么样的电影;他们制作出许多我们都喜欢的电影。
我想,这样的一个电影形境才真正的变成了一个完美的电影市场。
从一种纯粹的供求关系而言,这样的一个市场关系至少才能与其它的供求关系持平。
到那个时候,我们不必被逼着在许多我们并不喜欢的电影里做着举步维艰的选择;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那些我们真正喜欢的电影,而因为我们的选择之后,我们所喜欢的电影才被生产出来。
这仅仅只是痴人说梦,或者说,这是最完美的也是最理想的一个电影世界。
永远只能是一个梦想而且永远也不可能实现。
但是我所能看到的,并没有人曾经为此而做过任何努力。
四个年轻人结伴同事,在河边安营扎寨过了一个晚上,然后继续前行。
当天晚上,完全按照恐怖片的套路讲起了鬼故事……这样的一个叙述我们曾经看过了多少次,其实数也数不清。
恐怖片越拍是越没有想法,所有的东西一直总在不停地重复;这是影迷的悲哀,还是创作方的悲哀。
从鬼故事到对于生与死的谈论,这样的一个过渡也依旧还是老生常谈。
假如,一起出来游玩的朋友发生事故死了,那怎么办。
这仅仅只是一个假设,一个从鬼故事到玩笑的假设;可是这个假设却给这个故事后面所发生的所有恐怖事件埋下了一个初使伏笔。
我会回来找你——那个睡在中间的人。
这也许仅仅只是一句玩笑,为了恫吓那些总是不肯安心睡去的朋友让他不再发言好一起睡上一觉。
随着这条线索往下发展,第二天一大早开始了一场华丽并且意气风发的激水漂流。
但是好景不长,水阀开出没有多远,桥体因为失去了平衡而翻倒在水面,四个人一起被激流卷进了水中。
水性好的朋友游上了岸边,可是见朋友还在水里,于是又纵身跳下去搜救自己的朋友。
结果把被困的朋友救起之后,自己却体力不支被激流冲走。
一路搜寻下去,可是始终没有找到被河水淹没了的朋友;转眼间夜色降临,于是又得安营扎寨,等待天亮之后去找人来一起帮助搜寻。
当天晚上,被水冲走的朋友突然自己回到了营地,全身湿透,打着冷颤,言语不发,似乎有点感冒的味道。
可是想起前一天晚上关于“如果我死去之后,我会回来找那个睡在中间的人”之类的玩笑,剩下的三个人都睡不着了。
去河边小便的时候看着水面上漂浮过来的一具尸体,正是已经回来躺在帐篷里的那个朋友。
被吓了一大通之后,商量之后决定把那个已经死去的朋友带去看他自己的尸体,以便让他知道他已经死去不在人世了。
那时候他也许会离开,去自己真正应该去的地方。
事故之前的欢快气氛和现在这种让人不安的惊悚味道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反差。
连绵不断突兀的镜头剪辑和快速的镜头切换支撑起了这部短片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突兀的视觉刺激来达到恫吓的效果。
这种技法其实并不新颖,可是在这部短片里,它以一种极其娴熟的操控和就轻架熟的自如驾驭而发挥了极不错的效果。
至少,它让我有一种心惊胆颤的感觉。
而经过了那么多恐怖片的洗礼之后,我其实明白,现如今在一部电影里找到这样的一种感觉,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尤其是用一种相对来说比较传统的镜头技法拍出这样的效果来,导演对于镜头的驾驭能力不能不让人心生佩服。
如果说,对于惊悚电影的要求仅仅只是怵人;那么,这部短片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
可是,如果把成功的标准上升到经典;那么,这部短片所彰显出来的魅力显然还是不够强悍的。
换言之,它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作为恐怖、惊悚电影类型片最本质的东西——恫吓能力已经发挥到了一定的程度。
可是对经典而言,具备了类型片的最基本素质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比如经典的喜剧不该只能让人发笑,它应该让人发笑后还能发人深省;比如悲情片不该只能让人感觉悲伤,它应该让人悲伤的同时也会有些感动……诸如此类。
作为惊悚电影的类型片而言,它是成功的。
而如果作为经典,那么我们必须去看一部电影在内涵上是否有更深层次的东西。
可是,我在这部短片里找不到可以让它提升为经典的更多闪光之处。
我在前面说过,这部短片其实是整部《死神的十字路口》中最为乏味、直白、空乏兼无聊的故事。
因为它的整个故事仅仅只有一个表皮而没有内里,这就让这部短片显得有些苍白了。
看的时候似乎挺吓人,可是看完了之后我们会很快地忘记;这是它无法变成经典的最主要也最通俗易懂的原因之一。
作为一部短片,故事情节上基本上是乏善可述。
甚至到了没有情节的地步。
稍稍吓人的惊悚电影虽说算不上比比皆是,可是终究也不算少。
但是我用了如此之长的篇幅来说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它只是一部称职的惊悚电影。
而是在概念上它显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光芒。
可以说,内容上而言这只是一部中规中矩的惊悚电影;可是它在概念上取胜。
刚刚说到带着那个已经死去的朋友去河边看他自己的尸体。
然后让他明白他已经死去。
可是他却依旧缠着他的朋友不放。
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朋友仅仅只是看到了他的尸体,带着他去看自己已经死去的尸体的时候他的确明白了自己其实已经不该存在于这个世界;然而他看到的不仅仅只是自己的尸体,而是看到了自己所有朋友的尸体。
于是他知道,他自己已经是鬼了;而他的朋友也都是鬼。
只是他们如同自己先前一样并不知晓罢了。
他之所以缠着他的朋友们不肯放手,并不是因为他心理变态想折磨他们,而只是像他们为他所做的那样,也让他们知道目前所面临的所有一切。
我不知道导演是否看过那个关于庄周梦蝶的故事,我也不知道这个故事是否想对“是庄生化蝶,或蝶梦周生”这样的一个千古命题做自我的诠释。
看完这部短片的时候我突然很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这部短片还是有一个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的。
我想起了卞之琳那首著名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台,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短片给了这首新诗以一个最贴切也最到位的诠释。
玩笑;其实最后已经不再是玩笑了。
这部短片给我看到的是一种关于友情的生死相随,以及一种更接近于默契的关爱。
在这里说这些也许并不合适;可是,它依旧给了我一种温暖的感觉。
它让我感觉,如果有人让你如斯亲密,可以在你受伤的时候给你依偎,那是一种多少难得的情感。
2008-10-20;戊子鼠年壬戌九月癸巳廿日凌晨;丑时一刻。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See prang》 ■译名:《死神的十字路口》之三《中间人》(又译《谁睡中间》) ■导演:班庄·比辛达拿刚(Banjong Pisanthanakun)、柏德潘·王般(Parkpoom Wongpoom)、Youngyooth Thongkonthun、Paween Purikitpanya ■演员:Maneerat Kham-uan、Apinya Sakuljaroensuk、Laila Boonyasak ■类型:惊悚、恐怖 ■片长:118分钟 ■产地:泰国 ■语言:泰语 ■色彩:彩色 ■首映日期:2008年4月24日(泰国) http://cyacz.blog.163.com/blog/static/98269920089942159284/
受不了泰国人的语言
第一个故事可以说相当恐怖,后面三个就一般般了
不知道好看在哪。
note:蠻有趣的幽默恐怖。
呜哇乱叫之后,头晕耳鸣...
好扯啊。。。
搞笑故事很搞笑
啊啊啊手機的那個是有些小可怕..
如果我要拍恐怖片,从开始到结束全部黑屏。。。。
恐怖片中我还是喜欢短篇,这部的确很精彩
还不错,好像每个故事之间还有点联系~
一星给最后的那个女模特 不会是人妖吧···
简短而精致,很有日式恐怖的味道
恐怖风格多变的泰国恐怖片的崛起
fuck up!wasting of time and motion
一二个烂,第四个美女,第三个有好多不理智的对话啊哈哈还记得吐槽
怕怕~~
第一段普通,二、四濫,第三段比較好,但這段不是走恐怖風,而是惡搞趣味。執導的是《鬼影》導演之一Banjong Pisonthanakun,他說了一個友情的故事:「如果好朋友變鬼該怎麼辦」,幾個好朋友間真的有好麻吉的感覺,導演開了好多電影的玩笑,還幫自己的成名作置入性行銷一下。
第三个故事不错,其它的很蠢
第一部如此恶心~ 为何相反的第二部那么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