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好久,这个周末终于看完了《唯爱永生》。
周六分两三次看了四分之三,周日看了剩下的四分之一。
结束校园生活以后似乎就很难一次性从头到尾地看完一部文艺气质的片子了。
每天为工作忙得焦头烂额,筋疲力尽,一回到暂住的出租房就只想躺在床上刷刷微博,看些没心没肺的搞笑小段子,12点左右终于睡意袭来便昏昏睡去,结束碌碌无为的一天。
所以看到亚当称呼人类为zombie的那一刻我忽然想到了现在的自己。
一个隐喻人类之父的吸血鬼对堕落的人类失望透顶到想要了结自己无尽的生命。
偏执到极处,也悲哀到彻骨。
世事旁观之则美,身处之则苦。
亚当不屑与他口中的zombie为伍,深居简出住在被人遗弃的荒郊老宅,把自己封闭在旧式家具、古董乐器构筑的生活中。
和人类之间的界线如此分明甚至森严,他完全可以无谓地当个旁观者,然而他无时无刻不在摆着的一张拧巴的愤青脸泄露了他与人类之间微妙的关系。
吸血鬼是超自然的存在,就像亚当院子里的菌类植物一样不属于“这儿”,然而事实无可驳回,他们被禁闭在人间。
吸血鬼本就是由怨恨而生的(想想德库拉),扭曲了与他人的关系,原本为人的吸血鬼们跌入永恒的地狱,这是一场凄烈的自我放逐。
说到底,吸血鬼很难摆脱与人类的关系,尤其是像亚当这样的较真的唯美主义者。
(现在不是流行说,认真你就输了吗?
真是太讽刺了。
)我说他是唯美主义者是因为他简直是王尔德理想的标杆人物——拥有基督的心和莎士比亚的头脑。
他对艺术痴迷,且在音乐上造诣惊人足以证明他具有莎士比亚的头脑,深谙如何艺术地呈现美。
他愤然地向夏娃控诉人类的罪行,那种深恶痛绝的表情大可同归于基督的心。
基督自愿背负世人的罪孽,而亚当不自知地扛起人类的丑恶。
把一切对象当作自身,以己向美之心推及到彼,想让一切都变成美的,这就是基督的心。
见证世间千百年的吸血鬼,眼看着美逐渐被所谓的“文明”、“进步”蚕食风化却又无力改变,这是亚当痛苦的根源。
而更应有切肤之痛的新新人类对这一切似乎置若罔闻,亦或早已缴械投降,甘愿娱乐至死。
夏娃为安抚亚当的情绪极力把他拉回艺术这个避难所,最后一句她说,我们还可以跳舞。
上扬的声调里仿佛重叠着一位“超人”的宣言——我只信仰一位会跳舞的神。
所幸,这对人类始祖没有真的完全对人类失去信心。
亚当不是还与拜伦、雪莱、舒伯特交往过吗?
即使到了遍地开满恶之花的现代,亚当的身边不还有个伊安吗?
艾娃杀死伊安后,亚当坐在伊安的尸体旁说,哪怕她(艾娃)是把他(伊安)变成吸血鬼。
语气里有一丝惋惜。
即使亚当没那么喜欢伊安,但也没有像讨厌其他人类那样地讨厌他吧。
(有一个镜头还夸过伊安比其他僵尸好)伊安死后,亚当和夏娃被迫离开了底特律。
当他们筋疲力尽地抵达丹吉尔,迎接他们的是他们仅有的同伴——吸血鬼马洛的死亡。
置他于死地不是传闻中的大蒜十字架或者锥心之木,而是受污的人血。
人以自身罪恶的血液就能杀死传说中永生的吸血鬼,这是多大的讽刺!
陷入的绝望的亚当和夏娃无处可去,疲惫地徘徊在街头。
艺术之美又一次充当了安慰剂,对街小酒吧昏黄的灯光里传来充满异域风情的优美女声,亚当和夏娃忍不住赞叹起人类歌者。
我以为影片结尾会是亚当和夏娃在丹吉尔土黄色调的灯光中缓缓闭上眼睛,以此完成一场美的殉道。
而令人惊艳的是,抵不过饥饿的他们最终走向了一对忘情拥吻的年轻人。
看着这对热恋的男女,夏娃问亚当,你和我想的一样吧。
把他们变成吸血鬼。
亚当回答。
亚当和夏娃一起走向这对相爱的情人。
结局有了豁然开朗的调调。
唯有爱有资格得到永生。
唯有爱才能成为美永恒的魂器。
对于贾木许的反对意见:对于“意义”的极度消解。
对于宏大叙事,政治历史,人民福祉,社会进步的极度厌烦;自我的享乐,逼格成为动力,艺术成为庇护所——流氓式的庇护所,并不理解,不理解既是胜利。
解读就是统领,差异就是正确。
这种反对意见应该被反对,同时被讨论,然后被无视。
天然鸿沟。
无知的骄傲不仅存在,而且炽热张扬。
与此同时,知识的骄傲过度:以极大的理性论证并完成感性目的,雄辩术和修辞术本身就成为内容。
絮絮叨叨变得很酷。
说得过分是矫情,另一端叫做你不懂。
所以别指望分析什么深度,这就是一喜剧片吧。
喜剧的古里古怪,排斥性强,自我沉醉,逗比至极,容易打击观众;所以需要设定缓冲层,地毯是柔软的,地毯之下的东西是无人在意的,构成照顾受众和表达欲望的缓冲,制造必须被善意对待的幻象,以隐藏弃疗的精神疾病。
说人话就是:斯文顿和抖森都酷毙了。
还是来好好分析喜剧。
喜剧就是不和谐,不会造成伤害的不和谐。
所有的底线就是伤害的程度——汤姆猫被压成肉饼还能原地复活,所以这是喜剧。
否则,就是荒诞。
符合常理认知才会是悲剧。
重点在于,谁来制定和谐的标准。
没有人。
每个人的comfort zone都是不同的。
比如我,comfort zone就是一个人坐在桌前,什么都不做,吃。
所以笑点是没法研究的,任何的喜剧都有人笑,主要是他自己就是想笑。
所以贾木许的笑点很奇怪,但其实也不新鲜。
也就是——制造脱离现实的极致虚构化幻想,配合细致琐碎的生活化胡思乱想。
谢耳朵说,吸血鬼看不到镜子里的自己,怎么给自己穿衣服。
然后约翰尼德普就拿着牙刷看镜子,牙刷悬空,上下摆动。
笑点。
《唯爱永生》名字是骗人的。
缠绵悱恻的爱从来不是对人的,所谓“撕心裂肺”的爱,是对自我comfort zone的坚持。
我们思考的方式不同。
对外的,代入的。
一般思维:我长了獠牙,所以我要杀人;逗比思维:我有了獠牙,我才不用呢。
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到时间。
时间被浪费,被无视。
一两天的时间被无视是正确的;几百年的尺度也被无视是古怪的。
没有长大的性格。
几乎停滞的时间。
架空了的思维。
都活了几百年了,还是忍不住显摆。
有人永生了,贡献了,奋斗了,改变世界了;有人永生了,宅了,逗比了,感觉整个世界都不好了。
没有对错,反正都有资本。
资本是瞎胡闹的前提条件。
贾木许有些仓促:不投入,迟疑。
完全可以更加乱来的。
可能创作周期不够长,或者是没走心,肉体的愉悦超越了文之悦。
值得理解。
看多了自己镜头前的糟老头,干瘪青年,美国二逼。
偶然间走出一群和自己一样酷的。
认同感和自恋感开始从镜头中漂浮上来。
有个好处,就是看到自己就懂得了批判。
拍别人总有自我凌驾的意味。
越自我批判就越自我,多费口舌是因为看到自己了。
音乐品味立足于实践。
家里面也购置一套混音设备,没事鼓捣一下,不关心音符,仅注意电力,氛围,环境设定。
噪音同时是天幕。
舍弃旋律是因为写不出旋律。
同样爽爆。
贾木许应该也是shoegazer。
字面意义上的。
用影像制造的文本愉悦。
为什么有文之悦?
因为随意,破坏,扯淡不受限制。
最后两个人靠在墙上。
说要死了。
得,活了几百年,读了几千万本书,听了一辈子音乐,什么都没记得。
血都没得吸了。
饥饿。
没有饥饿感。
感觉像预知未来,马上陨石撞地球。
我们聊聊天。
聊什么啊?
给你说个量子力学。
挺好玩的。
胡扯两分钟。
我觉得太短。
贾木许你堕落了。
要是十年前的你,至少五分钟。
这多棒啊,等待戈多呀。
我笑抽了。
神展开就是笑点。
谁都不能用任何有意义的话语剥夺“爽”的权力。
于是一本正经的结束:怎么作都不会死。
逗比盛宴。
最后说一句,影史上最棒的吸血鬼喜剧片,没有之一。
总有一些逼格电影是我们无法用分数衡量的。
贾木许这次通过女王和抖森无法复制的吸血鬼视角,向我们存活的平庸且堕落的二十一世纪致以无声的呐喊。
也同时纠正了无聊世界对于吸血鬼们的错误判断。
靠美丽皮囊到处吸食人血早已是过去,爱好音乐的吸血鬼也可以对数学、古典学、生物学了如指掌,同时的他们也可以准确应用绝望、迷离、烂漫、文艺的情感。
说实话我逼格实在是low,所以对片里的女王家的古典名著一概不懂,抖森家的照片墙也一人不认,十几架古琴除了漂亮没有更高的判断,唯一了解的也只是身为理科生的特长量子力学了。
有人说剧情略弱,可是配着如此高的配乐、最适合的演员、诡异冷幽默的强调、神秘的中东底特律,有话如此也无可厚非。
节奏略慢,那是因为吸血鬼的时间就是如此的漫长不堪阿。
活了几世纪的苍白鬼魂,本身也是堪比博物馆的旷世珍藏了吧。
这片子值得多看几次,就算看不来吸血鬼缓慢的浪漫节奏,学学知识增加逼格也是不错选择。
最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见二。
“你们这些装逼的矫情货!
” 当Mia饰演的妹妹Ava在离开前这样对着Adam和Eve大吼的时候,我深深地觉得她就是在骂我,于是隔着屏幕大笑三声。
贾木许配着平淡的剧情、迷离的配乐和诗意的影像狂掉书袋。
作为一个文学、音乐、微生物、物理、天文、数学都不大懂学渣,还偏偏觉得这一切都迷死人地酷到骨子里,如果真有人骂我装逼我好像也只能认了。
反正思来想去,就算真的拥有了永恒的生命,做个Adam般装逼的吸血鬼也还是酷过只会傻笑的Ava。
在大把不见天日的光阴里,读遍所有书奏遍所有乐,连量子力学也能沉下心去理解得如诗篇,也总好过依旧很十五世纪地忍不住吸人血。
活过几百年,要是还没有资格嘲笑愚蠢的人类是僵尸才真是白活了。
说回电影本身。
Tilda和抖森的搭配完全是惊喜,毕竟女王年纪足以做抖森的妈,刚听说时难免觉得接受无能。
结果看过预告片和片段就发现苍白起来的女王简直逆生长,两个人在一起不仅是毫无违和感而且简直美哭。
真心是不能更适合演吸血鬼的一对。
全篇冷幽默无数,能get到一定觉得趣味无穷。
但是我觉得最好笑的还是最后一个镜头,当然那不是一个冷幽默,根本是彻底在搞怪……总之风格音乐卡司情感哲思诗意指数以及逼格指数等等在我看来都几近完美。
唯一受人指摘的剧情也只是平缓如涓涓细流,总好过一些(我极讨厌但是风评很好的)影片的无剧情或者不知所云,反正这本来就是一篇关于文艺吸血鬼生活的流水账。
最后。
你知道在五十光年外的人马座有一颗行星那么大的钻石吗?
是一颗白矮星被压成了坚硬的星星,不仅是一颗发光的钻石,还能发出巨锣般的乐声。
A diamond, emits the music of gigantic gong.———————————————————————————————————————敲完才发现这一篇的思路和文风都特别跳脱……(如果有人看的话)请原谅一个昨晚失眠到凌晨3:30的人。
冲着吸血鬼题材去看的一部影片,不是抖森粉,也不是女王粉,看之前更不了解导演贾木许是何许人也,因此完全不包含个人偏见喜好的看完了整部电影,着实被惊艳了一把,能把烂大街的吸血鬼题材拍成这样另类风格的,恐怕也只有贾木许这样的独立鬼才导演可以做到了。
而且,作为一个吸血鬼的死忠粉,必须承认影片在吸血鬼日常生活细节的处理上真是颇为用心。
1.吸血鬼是什么?
片中吸血鬼的人物设定是很正统的,脸色苍白,饮血为生,绝对不吃人类的食物,害怕阳光,白天睡觉夜里游荡,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长身不老,而且两位都由于活的太久已经与世俗生活渐行渐远2.吸血鬼穿什么?
影片在服装道具上也是着实费了一番心思,亚当一袭黑衣黑裤黑皮靴,十八世纪风格的条纹睡衣,夏娃一身白衣白裤羊皮短靴,貌似中世纪贵族样式的睡袍,真是跟他们千年不死的吸血鬼身份太契合。
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大墨镜皮手套。
3.吸血鬼吃什么?
虽然这个问题基本白问,但进食永远是吸血鬼电影永恒的素材。
片中颇费了一番笔墨讲述他们各自怎样获取食物——新鲜的人类血液。
尤其搞笑的是亚当,打扮成医生的样子,戴着18世纪的听诊器去医院里找无良医生非法购买血液,还特地交代了这高端货是O型阴性血。
这高端货让两个吸血鬼无比享受,喝完后像嗑药似的一副欲仙欲死的表情。
4.吸血鬼爱什么?
亚当玩音乐玩了几百年,对伊安拿来的几把古董吉他如数家珍,从前云游四海结识了各路豪杰有雪莱,拜伦等等,舒伯特还曾经把他创作的音乐拿去发表。
亚当虽然嘴上说没有崇拜的英雄但是家里一整面墙都挂满了音乐文学科学各领域大师的肖像。
夏娃爱文学,出门时唯一的行李就是书籍,各种文字的文学著作,当然作为吸血鬼活了上千年的她也已经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了。
5.吸血鬼无聊时做什么?
听音乐,跳舞,下象棋,聊天(而且聊天的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甚至涉及量子力学何等高端大气上档次)。
夏娃还为了好玩特制“冰冻血棒”,真是天马行空的创意。
两位夜晚开车去兜风,亚当给夏娃展示杰克怀特的故居。
6.吸血鬼什么性格?
亚当性情沉郁,看不起现代文明,家里简直就是古董店,他用老式的电话,音响和唱片机,用旧电视改装成的监控器,自己很傲娇的设计了家里的电路,夏娃似乎活的更久,看的也比较开,对生活保持了很大的新鲜和热情,用的iPhone和亚当视频。
所有这些细节处理都让人回味无穷,又充满了另类的黑色幽默。
此外,电影的背景音乐真是太赞了,复古迷幻又有些东方色彩的弦乐和影片原本的黑白气质融合的恰到好处,又添加了不少神秘,荒凉,颓废的气息,十足的“吸血鬼”范儿,作为一部几乎零剧情的电影,我自始至终一直沉浸在剧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音乐太迷人,而且我个人超喜欢开场时略诡异的女声吟唱和与唱片 一起旋转啊旋转的镜头,一下子感觉就来了,被带进电影里去了。
后来特意去下载了原声集,这迷人的弦乐居然是琵琶和电吉他。
电影很升华的部分在于影片中各种的引经据典,音乐,文学,科学领域的大师级人物,片中均有提及,而亚当,在结识了无数的大师后说自己没有崇拜的英雄了。
他非常傲娇的对待一切,把人类叫做僵尸,痛恨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污染,拒绝把自己的音乐作品传播出去,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可以说整部影片导演的都在不断的向大师们致敬,既是对过去大师辈出时代的缅怀,也是对如今这样一个大师没落年代的哀叹。
和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有异曲同工之妙。
吸血鬼让人着迷的理由恐怕有三。
一是永生,二是食物单一,三是可拥有像超人般特殊强大的能力。
一和三的优势与弊端仁者见仁,我是太羡慕它们只能吸食人血。
与世间一万种美味佳肴相比,人血的味道恐怕并不能算是上乘,非洲地区也是有人类进行过喝血吃人的探索,可见这其中的奥妙并不在人血,而是限制了吸血鬼食用其他东西的自由。
想想看,满足饥渴的方式只有一种且只能是这一种时,你将赋予该种食物怎样程度的期待与欲望?
略微回忆下影片中的三位吸血鬼在喝了一口珍品之后的眼神与状态,熟悉吗?
就和高潮一样。
这也算是达到极致的一种好方式了。
人总是竭尽全力地向“最”的方向努力着,倘若“最”的基准等同于“死”呢?
很可能就是吸血鬼所达到的境界,也是人类永远无法抵达的时刻。
影片开场的funnel of love配的太好,爱情让人天旋地转,going down,down,down, and go deep into the funnel of love. 有一种武士道的气魄,爱之根于中深者,发之迟存之久,心痗至死亦不形于颜色,一鼓作气。
武士道的精华是什么?
切个腹,极致了。
真正的博览群书,真正的精通一万种乐器,真正的看破世俗万事,寡默少语的抖森也好,睿智精巧的斯文顿也罢,二鬼时刻充溢着人类难以修炼成的高贵感,真是教人好生羡慕。
電影史最酷的吸血鬼夫婦。
上帝先用了七天創造天地, 萬獸花草, 主認為大地需要管理, 於是依照自己樣式捏造泥土, 吹氣入土, 物成為有生命靈魂的人, 取名阿當(Adam), 後來神見男人獨身不好, 取他一根肋骨造了一個女人, 定名夏娃(Eve), 配偶管理大地, 衍生子孫世代。
吸血鬼英語是Vampire, 種族以吸食人類血液為生, 不能見日光, 晝伏夜出, Adam與Eve活了數百年, 從古時生擒活人咬破頸椎管道的原始吮飲, 到現代喬裝醫生在醫院購買陰性O型血, 時代變遷, 老一套不管用了, 疾病肆虐的中世紀感染病毒死亡人數多如沙粒, 棺木數量不足以安息死者, 阿當夏娃尚可以飽餐後棄屍荒野, 同堆積如山因病去世屍體蒙混過關, 到了二十一世紀, 疫苗醫療完善, 難有中世紀死亡枕籍出現, 用完了的身體不能隨處放置, 老練成精的阿當想到了利用人類賴以維生的買食物水源貨幣 ― 花不完的鈔票, 購買金屬鋁瓶血液, 黑人醫生Dr. Watson數著大束紙幣, 幹了非法買賣, 交易長期生效, 他賺的是名副其實的[Bloody Money], 吸血鬼就是看中了人的貪財如命, 犬牙刺入大動脈同獵物肌膚相親獵食的吸血鬼視人是僵屍(Zombie)的厭惡求生大可不必, 阿當活膩了, 他看透了世道, 以往在天文地理為世人創立新理論的偉人大都遭到當時未能接受石破天驚理論的平民唾棄, 更甚者視為異端處以火刑; 音樂家可以創作人畜無害樂曲, 留傳後世, 所以阿當樂於或是撰寫樂譜給樂師代為發表, 或是觸發當代作曲家靈感, 寫了名曲, 音樂千秋萬世, 搖滾、騷靈是阿當的鍾愛樂種, 也是他喜愛的作曲泉源。
吸血鬼不吃人間肉食, 不喝果汁啤酒, 腥紅鮮血是族群的唯一食糧, 人到處可尋, 血液不絕供應, 集合了數百年經驗智慧的俊美吸血族不恥牙頸交合, 無奈穿上同日常深色調子相反的鮮綠醫療制服, 臉露不悅的同醫生賣家交易, 買手對於血液供應商發現古董沒有回應, 阿當生存十代人生, 經歷了細菌、槍的摧毀人命, 亦體會了勇於發表突破前人困窘創造新論反被漠視排斥的哀愁, 他尊重只有少數他稱為[僵屍]的學者, 吸血鬼唯一的現世接洽人類Ian只是付款辦事的合作夥伴, 他要人類以物料交托工匠製作木子彈了結殘生, 人完成了差事, 收了豐足打賞買了車子, 阿當不會拍Ian肩膀稱兄道弟, Ian想借Adam家室洗手間, 阿當以設施長期尚未修妥為由拒絕, 人與吸血鬼界線清晰, 阿當可以多付額外錢予Ian, 人的便溺不能留在自視高人一等的吸血房舍, 儘管抽水系統很快的沖掉, 阿當就是這般輕視人, 錢財是身外物, 可以給; 排泄體液弄髒避世居所, 就是褻瀆。
髮妻夏娃居住坦吉爾(Tangier), 她不是住在廢城底特律(Detroit)丈夫阿當除了買血檢查電力設備的足不出戶, 她會相約老相好Marlowe聚舊, 他性喜閱讀古典文學, 家藏古籍甚豐, 枕美沉醉文字是人經年的愁腸百結、愛情抒發, 有了愛, 有了文字, 夏娃有活下去的動力, 她不像丈夫及同類Marlowe在音樂文學範疇建樹良多, 高瘦女子感染了人類藉文學作品流瀉的愛打動了欲自我了斷的阿當, 她的心思花在怎樣製造驚喜給丈夫, 淋上血汁的冰棒是奕棋時最隹冷卻丈夫昏熱腦袋的美點, (Tilda Swinton吮食時可愛極了, 一點不像五十五歲)。
阿當帶同夏娃乘車兜風, 是丈夫對妻子的最大讓步, 亦是融入死寂孤城丈夫對妻子的浪漫情懷, 白色轎車疾馳的幽暗馬路, 仿如時間迴廊, 領著不老不死種族同人間界周旋, 純淨的血沒有了, 異地談論地球水量多少, 人體血量多少統統都是開脫再度原始犯罪的幌子, 數百年的文學、科學, 音樂代表人精神層面最高峰克制不了餓昏了的食慾, 牙齒伸張, 回到了百年前的原始咬噬。
Patrick Chan寫於2015年3月8日
首先,向伟大的翻译们致敬。
对出现的各种乐器,人名,理论,事件,还有书籍的翻译与解释,真的是太伟大了。
你萌,辛苦了。
其次,致敬导演。
我最喜欢这种知识量特别大的电影了,引经据典,想象却又天马行空。
这种感觉就像我以前崇拜金庸一样。
关于吸血鬼的传说很多。
有人说吸血鬼是lilith的后代,lilith是亚当的第一任妻子,作为女权主义的觉醒者,当然就是遭受了男神们的集体报复,被放逐,后代被迫害。
作为积极的回应,她努力的生孩子并且去杀亚当的后代。
但是无论如何,她和她的后代始终是被放逐的。
也有说亚当的长子该隐因为妒忌而杀了自己的弟弟亚伯,收到了放逐和诅咒变成了吸血鬼。
而他的子孙后代也是吸血鬼。
无论如何,吸血鬼总是一群不受神灵待见被放逐的种群。
对于他们的放逐,与人不同,倒不一定是要在穷凶极恶的环境中生活。
而是回不到阳光下,永远游荡在时光的瀚海中,找不到生存的意义。
其实,他们是被放逐到了时间的荒原上啊。
这个地方荒芜的只剩下自己。
我一直认为吸血鬼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怜的种群。
永远活在黑暗中,不被人爱。
即使有永恒的寿命,超人的能力,又有什么用。
其实不光是吸血鬼,我对一切永生的东西都有着奇怪的怜悯。
尽管这并不管我的事。
看德古拉等了四百年终于找到轮回的妻子,紫萱生生世世都在寻找转世的徐长卿。
不光爱情,还有友情,莱格拉斯和阿拉贡告别,和吉姆利告别。
享有权利的人总是希望永生。
可是对于普通人,在感情面前,除非能一起永生,否则时间永远是精神的枷锁。
而即使永生了,时间则更可能变成感情的杀手。
和爱的人一起永生,自然是好事。
可是,有一天爱被时间杀死了呢?
又恢复到一个人的状态,在无边的时光的牢笼里游荡,却除了游荡,什么都不能做。
因为已经活的太久,能做的事都做过了。
有了之前充实的有爱的生活,失去爱的未来会变得更空虚吧。
而这个片子的吸血鬼却不一样。
他们是两个人一起生活了几百年。
即使有时候肉体不在一起,心,是在一起的。
两个人想对方了,就一起生活。
见够了,就分开。
不用逼着自己永远和对方在一起,直到有一天消磨了所有的感情。
你喜欢看书,我喜欢音乐,各有各的生活。
你不粘着我,我不粘着你。
但是我们的心在一起。
随时打电话,视频。
我想你了,我就傲娇的叫你来看。
你抑郁了,我就开导你。
而你也总是不辞辛苦的冒着危险跑来。
你理解我,我理解你。
没事干还能结婚玩。
外加有钱,不拖家带口,妹妹那都不算事。
这种设定才是人间最幸福的啊。
只要有爱人相伴,无尽的生命便再也不是神的放逐。
寂寞也不算是完全的寂寞。
因为你知道,总还有一个人会听你说话,懂你说话。
自然,即便如此,他们也还是寂寞的。
否则Eve也不会对着所有的动物,植物亲切的打招呼,Adam也不会想死了。
看遍了世间百态,任何波澜也不能在他们心底产生涟漪。
赞美,诋毁,帮助,打扰,确实容易让人觉得生无可恋。
就好像Adam不再愿意发音乐,马洛不愿意再发文稿,Eve对路边问她要货不的人视而不见(后来Adam发火多半是饿的)。
Adam对寂寞的反应更加明显,只是因为不像Eve是个只喜欢读书的文艺女青年,有了书,有Adam的爱生活就很美好了;Adam经历了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那段那么辉煌的时光,看到今天底特律的破败,人们盲目的活着像行尸走肉,比较容易觉得不想跟这个世界好好玩耍了。
试想,你懂了你想懂的一切,发现再也没有新玩意儿,而身边的世界一天比一天还糟,你会不会想死。
还好Adam有Eve,Eve已经习惯了Adam的作死,所以Adam情绪一不对,Eve就能及时的感受到并且劝解。
而Adam倒也并非真的要死,否则,也不会再Eve用枪指自己的时候生气了。
Without love, he will not be alive. 虽然片子里面不知道他们的明天会怎样,但至少结束的那一刻是好的。
片子的配乐很好听,超级有那种作死,颓废的气氛。
开头的Funnel of Love配上女王时装秀,抖森卖肉,和脚唱片,旋转和蒙太奇,瞬间就停不下来了好吗。
丹吉尔和底特律那种要死不死的气氛真是太美了。
背景总是准确的透漏出——老纸就是活了好几百年啦的信息。
颜色和搭配太美,关于床的一切都像是油画里面挪出来的。
好喜欢这种信息量很大,引经据典,却又天马行空的质感了。
好像午夜巴黎,却又不是。
因为贾木许居然把很多名人暗搓搓的损了一遍:比如说——腐国男演员入门祖师——莎士比亚。
还顺道表达了对现世的不满。
从来不知道,原来吸血鬼电影可以拍成这个样子,贾木许真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优雅,却有另一种方式的优雅。
漂亮的杯子喝血,就像高脚杯喝红酒,只是,似乎都不屑跟人用一样的杯子。
复杂的见面礼,愣是把脱手套脱出了脱衣服的质感。
所有的行为充满了情欲却又克己。
而吸血鬼的生活也变的更日常。
他们也会饿。
21世纪的吸血鬼也会怕警察,不想处理尸体。
只是——他们是不是不用拉屎?
再说说逗逼的地方:医生play,小辫砸,喝完酒的高潮脸和勃起的小尖牙【我最喜欢Tilda女王喝完血被染红的双唇,她喝的最美了】,脱线妹妹Ava,说go and fuck you each other和你们两个矫情的装逼货的时候真是太搞笑了。
再说一个——其实我超级喜欢米娅的,一直觉得她特别高冷,没想到演二逼也有一手。
说实话,这个片子真的挺逗逼的,抖森一直说no,女王面对一切都像哄小孩,妹妹蛇精病。
但是,我就是看哭了。
最后一幕俩人的表情那么好笑,我就是看着那一幕哭了。
可能还是我有病。
没错,我就是高逼格型人才,王家卫的片子挨个哭过去(2046我没看懂,蓝莓之恋我没看哭,因为觉得假)。。。
可是我还是觉得虽然导演说only lovers left alive, 可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don’t let only one lover alive. 我并非爱情至上主义者,甚至对我来说爱情是排最末尾的,所以我一直觉得人活的真是太久了。
活着么久真的有意义吗?
可是细想,在你不知道还有多远的路要走的时候,尤其是你知道这个路永远没有尽头的时候。
只有一个爱你能让你依靠懂你的人才能让你走下去。
而这个人也会让你更愿意走下去。
永远不要想打败时间,就好像你被流放到苦寒之地,你不能打败那个地方一样。
但是,有了你的陪伴,永恒的时间就不是放逐。
其实做为一个文艺青年,你注定是一个人的,所以那个和他不同头发颜色的伴侣是他们想象出来的,做为文艺青年,很多时候都是与人分离的。
只有到分离一定程度,才需要一个另一个伴侣,而哪个灵魂伴侣基本上有且只有一人。
两个人有同样的历史,同样的爱好的人,即使一直不死也不会厌倦对方吧!
看到这个电影,感觉到的是各种喜欢,扮医生哪一段最为好笑。
没有艺术的生命只是僵尸,只有爱和艺术是能够永久的!
做为一个演员,能演到这样的片子才真的是幸运!
片中男女主演相差二十岁,但看不出来。
抖森的表情即阴暗,又象小孩子,这取决于是在谁的面前!
他们是吸血鬼,吸食人血,处于食物链顶端。
亚当喜欢音乐,夏娃喜欢亚当。
他们称人类为僵尸。
这样的吗?
我们已经这么乏味了?
爱和艺术,世间最尊。
他们只要爱情,尊崇艺术,鄙视其他。
人类,确实是略逊一筹。
亚当看中了一个很有天赋的女歌手,把她变为同类。
入了吸血鬼的法眼,她不会在人类中沉沦了。
人类,已是沉沦的归处了吗, 茫茫宇宙,人类在接受着什么样的鄙视呢?
还有,亚当夏娃,你们叫这个名字,是要告诉我们,人类的始祖,已经不承认我们是他们的孩子了?
上帝想重新开始了吗,从你们,开始?
影片冷傲孤僻,充斥着吸血鬼玩味人类的不屑,视角独特,细思极恐。
个人认为,片尾讨论爱因斯坦,略显突兀,科学不及艺术高贵,不涉及人性,可以不予理会。
如果一定要触碰人一下类的天花板,不妨喷一下《蒙娜丽莎》。
一个问题,请问,贾木许,你现在还是“人”不?
怪片,几个吸血鬼的冷幽默故事,各种冷知识大杂烩。如果对本片做拉片分析,电影技法能学多少我不敢说,但是可以学到一些英国文学、古典音乐、生物学、数学、量子力学、地理学、摇滚乐等方面的知识。
老贾逼格太高了, 光是soundtrack就能听高潮.
与其说唯爱永生不如说素食主义者必须死。。。环保宣传文艺反转片妥妥的……贾木许的次元永远和我的不同步……
史上最装文艺的吸血鬼了。
画面好美!!情节有点乏味。老少配真的没关系吗……
还用说什么吗
看前三分之二的时候中二得我尴尬癌都要犯了,后三分之一倒是把片子又撑了起来。condescending snobs们,当生存需求高过一切都时候,之前装过的逼就全打到了脸上。但起码,你们确实是相爱的。可能这也就够了。
什么乱七八糟广告乱入的狗血剧情
阴郁诗意的味道,有点儿为了唯美而唯美。至于故事,P都没看到
男神女神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蒂尔达天赐神颜,行止坐卧都令人心醉。抖森不行,演废物也不够废
文艺范儿吸血鬼爱情片。冲着John Hurt和抖森去看的,节奏颇慢,结尾我喜欢。
what a name book
文艺腔吸血鬼电影。色调冷峻,有股难以言状的复古气息和爵士风格。如果你不是什么都喜欢知道一点儿和装逼犯的爱好者,不推荐。另外,最后一幕显示了文艺青年逼急了也咬人的!
告诉文青们一个道理:没饭吃,会饿死。总觉得像是母子,妹妹一出更像是一家三口,单亲妈妈+任性的兄妹- -(这就是传说中的抖森啊,略花瓶儿的感觉,我要说演技有点儿单薄会不会被打……)
感觉舞台剧更合适吧,看了两小时满脑子只剩“装逼”二字——但不得不说这种古典范儿的装逼作品还是要英国人来演才合适呢,抖三抖。配乐比较意思。
创意美妙而故事空洞,未能进入情境也就没法共鸣。人物看似有来历却无故事,导致所有人物即便不是吸血鬼,人物关系也能全部成立。妹妹一笔尤其明显。时间流动是美妙的,断瓦颓垣的确引发感慨,但个中没有故事,便与纪录片无二。
贾木许这一次玩得很王家卫啊,接近为零的剧情里情感枝叶蔓生,在破败的底特律和异域的摩洛哥仿佛都能看见梵高的星夜旋转。但诡异的笑点也颇密集,特别结尾的"excusez moi"加两人弃疗笑容瞬间阴郁气氛一扫而空。抖森和Tilda的吸血组合高贵美貌值已秒杀夜访吸血鬼和惊情四百年.......
无病呻吟把这么多人呻出了高潮。如果只是提几个名字就算文艺的话,出本500页的书通篇只有“莎士比亚”这个词够不够酸爽?没剧情没内容因为音乐给1星。
原来斗森可以这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