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码我是不会看的,如果它不被加上惊殐片的头衔的话,还有就是因为里面有林熙蕾和吴嘉龙的出演。
看完后,我和舍友第一句话就是,靠,什么嘛,删。
从开头就觉得沉闷,很没意思,没有预期的效果,但一直在心中告诉自己,别急,再等等,或许精彩的在后面。
等到最后一分钟也没出现所谓的“精彩”,还弄得一肚子火。
浪费感情、时间、精力、脑细胞的一部片子,曼玉姐夫,What do u want?
确实,除了女主角的好身材给人印象深刻外,对情节、对话等等都懒得存心。
本来还期望看到林熙蕾的演出,却同样失望。
幕后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最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头衔莫过于“张曼玉的前夫”,2004年,他执导的影片《清洁》将张曼玉送上了戛纳影后的宝座。
而事实上,这并不是阿萨亚斯与东方电影唯一的联系,这位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法国新锐导演曾是《电影笔记》杂志的影评人,对美国惊悚片和香港电影均有深厚德兴趣和深入的研究,还为曾为侯孝贤拍过纪录片《候孝贤画像》。
在新作《登机门》中,阿萨亚斯再次表露了自己的东方情结,不仅选择香港作为影片拍摄地之一,更起用了林熙蕾和吴嘉龙两张东方面孔担任主演。
携新片出席第60届戛纳电影节的阿萨亚斯表示:“《登机门》一片的灵感来源于一则法国银行家Edouard Stern在瑞士日内瓦公寓被枪杀的新闻报道——这一幕仿佛与《魔鬼情人》中的情节如出一辙——于是我开始构思这个关于一个女人疲于奔命,企图逃避谋杀和过往的故事。
故事由两个部分组成,对故事的第一部分而言,任何一个西方大城市都可以是它发生的地点;而香港,则是一个最适合承载故事第二部分所描述的那种绝望与逃亡的地方。
”无论从演员选择还是拍摄地点来看,阿萨亚斯的新作品都表达了某种国际化的意味。
谎言与秘密丛生的大公司、间谍活动、毒品、性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相互纠结……这些为阿萨亚斯所钟爱的元素依旧出现在本片中,也使《登机门》具有一种与《魔鬼情人》一脉相承的气质。
出演过《寻爱之路》的意大利女星艾莎·阿基多在片中饰演女主角桑德拉,一个一直试图逃避麻烦却又卷入更大麻烦的意大利女人。
影片的巴黎部分,桑德拉试图理清自己与债务缠身的前银行家迈尔斯之间的关系——他曾经是她的情人,她曾经为他的客户提供“特殊服务”。
尽管这些都已成过去,他们之前却仍有某些东西在莫名延续。
在桑德拉转投由莱斯特和休共同拥有的进出口贸易公司之后,影片的拍摄地点也随之转向香港。
桑德拉背着莱斯特在公司里从事毒品交易,又背着休成为莱斯特的情人。
直到某天桑德拉发现莱斯特其实是一名职业杀手并接受了谋杀迈尔斯的任务时,这一切背后隐藏着的更大阴谋才浮出水面……桑德拉从巴黎到香港的逃亡,使我们依稀能找到张曼玉在《清洁》中透露出的那种对忘却和救赎的向往。
而影片开头部分,桑德拉希望能拥有一家北京夜总会的梦想,也再次将阿萨亚斯深厚的东方情怀和对全球化现象的终极关怀表露无疑。
同时,阿萨亚斯也为《登机门》编制了一张相当有趣的演员表:女主角艾莎·阿基多来自意大利电影世家,是著名导演达里欧·阿基多之女;饰演男一号的迈克尔·马德森也一反其惯有的凶悍杀手扮相,摇身一变为西装革履的银行家迈尔斯;而除林熙蕾之外的另一位亚洲演员吴嘉龙则是出生在香港的中英混血儿,其母竟曾是李小龙的发型师;当然,最大的亮点莫过于红透半边天的摇滚乐队音速青年(Sonic Youth)成员Kim Gordon的加盟,Kim Gordon此次在片中扮演一位间谍头目,经常会有诸如“这是护照和钱——你将有一个新身份”之类的冷酷台词出现,着实令人期待。
在《登机门》的电影海报上,艾莎·阿基多极尽妖媚的姿态,若隐若现的底裤和手中的无声手枪所传达的信息似乎与那些传统的“Kiss Kiss Bang Bang”——性加暴力影片别无二致。
而很显然,阿萨亚斯要表达的内容绝非仅仅是这些。
花絮:·本片入选第60届戛纳电影节非竞赛单元,并被组委会选择在午夜时段放映·法国导演阿萨亚斯继在《清洁》中与张曼玉合作之后,在本片中再次起用东方面孔。
一句话评论:《登机门》所呈现的一系列关于背叛、追踪和逃逸的画面可谓并不出色,唯一引人注目的奥利维耶·阿萨亚斯一贯敏锐的色彩感觉以及他对于非焦点画面的固执偏好。
——ScreenGrab.com病态,庸俗,空虚……似乎就是2002年那部给金棕榈抹黑的《魔鬼情人》demonlover的翻版。
——Variety.com《登机门》表现了肮脏的商业关系和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的强烈刺激,就像阿萨亚斯曾经在《魔鬼情人》中试图发掘的东西一样。
毫无疑问,这些东西产生了令人震撼的效果。
——Screen Daily.com
由于快进了几次,还真没太看懂。
除了一段香艳的镜头,还有林熙蕾,就没啥印象啦。
梁家辉没看到,吴嘉龙长的很像李小龙
如果说肮脏的商业交易和杂乱的性关系是这部影片的主题的话,是不是这些纷繁复杂的东西让影片也变得乱了套,摸不着头脑?
我敢说要是不看介绍的话,谁知道电影里面要表达什么?
谁说这时代让人不懂的东西就是好东西?
谁说复杂,模棱两可的意境就是吸引人?
我不懂电影怎么表述的上一秒钟在法国港口贸易公司的林熙蕾怎么下一秒钟又莫名其妙到了香港把女主角带去企图谋杀。
依我的看法,林小姐在里面不过是个花瓶的角色。
没有多么出色的表现。
如果商业里的不法交易和非正常的男女关系在商业运作里如同电影所说的那样横行,那么,商业交易的本身还有多大意义?
如果,除了毒品就是色情和谋杀,那么,这部片子,不看也罢。
一部情感的无间道,最后女主角对于这样的游戏似乎有所明白,哀默大于心死.对于这样题材的电影,床戏我觉得还是不够,尺度和长度都可以在延伸.女主角黑色乳罩拉下坚挺的乳头让人印象深刻,想到另外一部电影<迷失东京>.
我一直认为要进入阿萨亚斯的电影是一件相当简单,又相当随缘的事。
事实是,如果你曾在香港的某一栋破旧大厦从某一层楼的某一间闪着令人头昏目眩白炙灯管灯光的某疑似贮藏走私货物的杂乱的似乎有着无数个小门背后却藏有预料不到的宽阔空间的公司,顺着窗外的水管一直爬到另一楼的另一个未知空间的百叶窗窗台,然后从窗台跳下,在昏暗中委身快步行进,走下楼梯,经过一个无人的疑似废弃的墙上又有正在转动的排气扇和裸露在外的锈铁的管道的仓库,接着又在一片黑暗的办公室中徘徊跟随直觉摸着铁闸门走到一个有光的地方,你扭开门把手,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很像过道的狭路,你推开眼前某一扇你根本不清楚将通向何处的大门,诚惶诚恐地穿过两三个貌似很久无人使用的出租写字办公室,出到一条闪着惨白冷光的走廊,沿着走廊到了尽头的楼梯通道,你不争气的下楼梯时摔了一跤,扭伤的脚踝让你难以思考,顺着本能你一直沿着楼梯旋转向下到了楼底,扒开了又一扇你压根不知道后面是什么的橙色小门,你竟然直接进了一家满堂客人的拥挤茶餐厅,在众人的注目下你走进了厨房,再次打开一道铁门,你看到有几个洗碗工正蹲在水泥地上洗碗,你顺着后门终于重回了香港的街头。
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找到了进入《登机门》的钥匙。
这是一种由香港鱼龙混杂,横纵错乱,在狭窄逼仄与宽敞敞亮,隐匿无人与热闹嘈杂间,形成未知且富有神秘性韵律变奏的奇特建筑空间感受,而生发出来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剧作结构。
非常奇怪,究极奇妙,无敌奇特。
它会在每个即将被预料到的情节点,发生令人大跌眼镜或令人匪夷所思又或者令人击节称叹的意外转折。
它会在每次即将陷入沉闷文艺片窠臼的氛围趋势时,杂糅大胆撩人的情色桥段或惊险刺激的动作戏码。
你几乎无法描摹出这部电影的故事走向,又或者把握住它的影片结构,就如同游历在梦呓般迷幻的香槟大厦内部,你不知道这扇门会通向哪里,那条道将引向何处,神出鬼没,难以捉摸。
我甚至怀疑阿萨亚斯是某次在香港瞎逛闲游的时候,偶然构思出这个电影的,为得就是把他在香港wtf的空间感受传达出来,又或者他就是为了把这场女主逃脱戏才前后编了一个故事。
电影到了香港才算附上了灵魂,没有香港,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几乎毫无魅力。
还好,香港太有魅力了,然后分给了阿萨亚斯一些些。
强忍着把它看完,幸亏多年观影积累的对闷片的耐性。
创作背景及素材已经决定了它的牵强附会,更不说对白的设计痕迹超重又要故弄玄虚。
垃圾一部!
这里演的是滑稽可笑的故事和中国演员的cnglish。。。。。。。。。。。。。。。。。。。。。。。。。。
我只能说阿萨耶斯的《登机门》不好看,真的不好看。
一开始我把海报上的女人认成了另外一个,电影开演的时候我才发现她有着一张我熟悉的面孔。
Asia Argento,在我的印象中她有一种粗野的魅力,她不需要温柔撒娇来征服男人。
她的嘴唇很厚,却远没有另一个厚嘴唇并生了孩子的女人名气大,不过这并不妨碍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不知道她身上大大小小的纹身会不会给她选角造成障碍,我只能说:女人,你真是粗野啊。
在《登机门》里,她的脸庞难得地苍白和干净,一开始看她枪杀黑帮分子,我以为她一如既往地强悍。
到后来她只穿一套黑色内衣杀死了自己曾经爱过的人,她在哭泣,在颤抖。
这是个始终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女人,第一个男人想困住她,做他的奴隶,陪他玩SM;第二个男人教她杀了第一个男人,说要帮她解脱,到最后还是骗局一场。
Asia Argento在片中不停地抽泣,空洞的眼睛底下是一片青黑。
虽然她逃过了追杀,虽然她没有被逮捕,虽然她识破了圈套。
可在影片的结尾,她在黑暗中看着那个男人离开,她手里有刀,她随时可以杀了他,她却只是潮湿着眼睛就那样看着他离开。
她得到的只是一本假护照,一个假名字,一个假身份以及那茫然不可知的未来。
我讨厌桑德拉和迈尔斯之间两段冗长的对话,桑德拉像神经质一样喜怒无常,到最后还是乖乖听男人的话。
电影前半部令人昏昏欲睡,后半部场景挪到香港却突然节奏加快,让人兴奋起来。
阿萨耶斯东方情结大概还很重,和张曼玉夫妻一场,多少受了点影响吧。
坚持看完,还是有点意思的。特别是最后的主题曲,点明了本片的主题。
病态的爱恋,异常的精神状态,下半部分突然惊悚,转入香港的人海丛林,让人不安,躁动。拥挤的街道,吵闹的卡拉ok,法国人眼中的香港竟是另一个模样!
没看懂
真烂!
整部电影看完之后也没有明白影片再讲什么,还要通过剧情简介来了解。
很诡异
在我的电脑里面好久了,终于在出差路上在手机里面看完了,主线都不明晰,看一遍还是迷迷糊糊的
四不像电影
前半段Argento与Madsen的对手戏非常失败,直接导致全片原本应有的对峙感变成了分裂感(当然了,也不是说后半段有多么好,只不过有那么几场戏还算不错罢了)
前面调情段落还是觉得长啦略不耐烦(relationship相关自动turn me off。。。),后面的港片拍得真有板有眼!要谈女性主义或跨国资本主义这些角度虽说会有点stretch,至少也说明影片提供了足够丰富的文本,更何况视听镜头语言真赞啊真赞。【张卫健的至情至圣只放了原唱啊都没听到唱k的人的声音
#60th Cannes#
有点莫名其妙
看完之后想做的事:买手铐;在脖子后面文一个“13”。
烂片,装B就装呗,但你装不好还出来装就不应该了。
還挺喜歡這樣的大女主戲的
流动的张力!故意表现得模糊的身影,与即将到来或消失的客体形成一条剧烈震荡的动线——摄影机在摇摆的时候,被动地等待力的对抗。而我们的视线,早已沉没在晕眩的城市。“她” 那幅受到遮挡的面孔,不正是痛觉的共振吗?逃走与坠落几乎发生在同一时刻,光线告知:永远不要停下偏移的眼)从人群的密集地带经过,必先凝神看着肢体或物件。还有几个地景可以放任这样的运动,虚化,送我回那拥挤的人潮。
1、盛世美颜林熙蕾啊。2、阿萨亚斯大好青年为啥拍了部这啊。
法国警匪片。
我是来看林熙蕾的
一个孤独的女人的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