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治安差劲的要命,黑帮和警局之间关系复杂交错。
在这样的城市中,连环杀人魔疯狂作案,屡次成功的人杀人魔也有失败的时候,因为他遇见了神马东锡。
在刺伤了黑帮老大之后,杀人魔也落荒而逃。
堂堂黑帮老大居然会被帮派外的人刺伤,这是无法被接受的会损伤帮派声誉的事件,恰逢此时敌对帮派也对势力划分存在着不满,帮派之间的争斗不断。
警察这边则是为了抓住这个杀人魔用尽办法,对这个环境厌恶的警察迫切的想要抓住这个杀人魔,这样和黑帮老大的目的就不谋而合了,两股势力就这样互相利用,并定下了谁先抓到杀人魔就由谁来处理的约定。
在追捕杀人魔的过程中,神马东锡的敌对帮派被清剿,两股势力间的关系居然越来越融洽的一起吃饭喝酒起来。
借过雨伞的女学生被杀人魔杀害之后神马东锡彻底疯狂,势要亲手宰了这个家伙,而在最后抓捕杀人魔的过程中,神马东锡的得力助手也被杀死。
并最终被警察方带走了杀人魔。
然后却因为证据不足无法定罪,最后警察利诱了神马东锡去指证杀人魔,神马东锡知道自己也会面临牢狱之灾但是这样就可以去监狱里好好教育杀人魔了。
故事的结尾神马东锡和杀人魔在监狱中准备了结旧日仇怨,但是最后他的眼神却流露出一丝恐惧。
如何理解最后神马东锡大叔的那丝恐惧的眼神呢?
想象三人斗争中最后得力最多的人,警察。
抓住了杀人魔,整治了本地帮派,如果在监狱中帮助杀人魔提供一把武器,那神马东锡的眼神就解释的清楚了。
假如神马东锡大叔继续吃瘪,那黑帮势力更加减弱,杀人魔也会在监狱中死去,警察就高枕无忧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三位主角中最那么不恶的人,必然是神马东锡大叔了…不断吃瘪又被人算计到如此,只有抽别人耳光,拔别人门牙才算是他的爽利之处了…
用刀杀人和用法律杀人区别在哪里?
用纳税人的钱给残忍连杀纳税人的罪犯聘请律师为他辩护,黑道大哥自首入局亲自下场放锤,在公刑之前私刑先行黑道和暴力机关的区别又在哪里?
他们都做强做大,招兵买马,发展势力,拓展地盘,和商业有交融,和军事有合作,圈里老大出场时周边两排保镖毕恭毕敬鞠躬敬礼。
黑道和警察,差别天壤,善恶正邪,黑道和警察,又没什么本质区别,黑道是小混混,警察是入了编的小混混
有时候我们对于标签印象太过于刻板,像剧中马东锡饰演黑帮大佬-张东书 ,并不是我们传统认知上的黑道大哥,而是一个在小女孩没有伞只能淋雨回家时会将自己的伞让给小女孩的暖心大叔,打破我们对黑道大哥这一标签的认识,原来黑道大叔也有暖心的一面。
剧中有较多的打斗的场面,相对刺激,能够起到比较好刺激到观众视角效果。
剧的结局也是令人吃惊,为了让凶手绳之以法,张东书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利益,来让这一场人祸得以终结,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处。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的好人,也没有完全的坏人,善恶终究是在一念之间。
有马哥的电影,血腥暴力黑帮类型的也能变喜剧。
其实不太喜欢这种暴力电影,但是《恶人传》太有名了,看完才发现为什么叫恶人传…因为全片的主角没有好人,连续作案毫无目的杀人的连环杀手,走私、倒卖老虎机、也杀人的黑帮老大,跟黑帮老大合作的警察局长,为了抓住凶手而去跟黑帮合作的刑警,这确实是细思极恐。
看到凶手在警局的辩解,警方无能为力的时候,确实是很气愤,虽然马哥出场作证那些感觉不太像直接证据,但是毕竟也算是观众期待的结局!
整部影片各种干净利落的打戏,还有很长的追车戏,非常的过瘾给,我可太喜欢马东锡这个演员了,从他敢演那个反抗韩国娱乐圈恶心的现状的电影,就知道他和愿意出演熔炉的孔侑是一样的都是三观非常正,非常具有正义感的演员,知道自己的影响力,用自己的影响力给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
虽然影片快结尾时,本来以为黑帮老大马上就能虐死那个没有任何人性的人渣,结果警察将黑帮老大撞倒,带走杀人犯,很让人生气,不过最后的结果,也很解气,不仅依法让他接受了法律的宣判――死刑,还让老大进了和那个人渣同一间监狱,看着老大走进监狱的快意地笑,和那个人渣恐惧震惊的眼神就很解气,可惜最后没让观众看是否死掉,就让人渣在观众心里一直保持这个恐惧的状态吧,解气!
黑与白,是与非,有时界限就是没那么清楚,黑帮老大也是坏人,也随意杀人(坏人),也干不法的事情,但是他不会随意欺负弱小,他给高中生让伞,对下属好,而那个人渣是没有任何人性的,不分对象地虐杀人,他自以为和老大没有区别,老大也回他了,我们的区别很明显。
周末下午一场以恶制恶、以暴制暴的爽片,不仅仅是因为警察黑帮联手捉拿无差别随机杀人狂的设定,也不仅仅因为通过情节和演技使每一方人物形象都极其立体,而是不管顶着什么身份的外衣,背后以自我目的为导向的人性展露无疑,很深刻真实,但也让人感到失望。
片中唯二体现人情、气氛温馨的场景——黑帮老大给女学生送伞,警察和帮派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烤肉,都非常短暂且易逝,以女学生被杀和两派为争夺杀人狂翻脸收场。
就是不给你正能量。
就像杀人犯问警察,你的人生观又是什么?
当个好警察,当个模范公民?
他讽刺的很对,其实仅仅是为了证明身为警察的价值、得到系统内的认可和掌声,甚至仅仅是升职加薪这种底层逻辑。
可是谁又不是这样呢?
黑帮、杀人犯、警察,有谁不是恶人?
只不过形态不一样罢了。
当然,在这个普遍价值缺失、活着没劲的关口,目标导向确实会带给人存在感和价值感,用更正能量的方式获得,还能收获快乐和活力这份奖赏~不管怎么说,超级爱这个胖子大叔,釜山行就很爱了,每部他的戏我都想看,萌萌哒,他是我最喜欢的黑帮老大!
最后,这电影特别印证刚看的一本书,里面说: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
犯罪动作题材的电影《恶人传》,根据真实案件改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韩国现实社会的境况,杂糅了各种经典犯罪片的元素,涉及韩国社会体制,将黑白两道之间模棱两可的暧昧关系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旨在表现社会的动荡不安、个体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猜忌,然而这一切未知都充满着不安和绝望。
善人都是相似的,恶人却各有各的不同。
《恶人传》不是一个人的自传,影片讲述了嫉恶如仇,不择手段而被称为“疯狗”的重案组刑警与险遭连环杀手毒手的犯罪组织头目联手追捕连环杀手的故事。
电影中一共有三个主要人物,一个是脾气火爆,做事不守规矩的刑警郑泰锡;一个是童年不幸,因此产生变态人格的杀人犯姜京许;还有一个是心狠手辣,却心存善念的黑帮大哥张东书。
城市的纷乱潜伏着众多危机,人性的阴暗面也是伴随着所遭遇的事情才凸显出来。
故事从一个连环杀人案开始,凶手每次都在深夜动手,且作案有一个共同点——他会先故意营造追尾假象,趁着受害人检查车辆事故的时候,从背后利刃刺死。
一天晚上,张东书在晚上独自驾车,路上和凶手的车追尾,几番搏斗后张东书受了重伤,凶手仓皇而逃。
极恶较量就此展开。
身受重伤的张东书抢救后生还,为挽回帮派颜面,他所能做的只有抓住凶手犯并以此服众,但仅凭自己记忆画出来的画像找人,难于上青天。
而此时,同样迫切想要找到杀人凶手的刑警郑泰锡却受上级责罚,追捕之事遭遇瓶颈。
极具戏剧性的是,在张东书有人手但没有专业经验,郑泰锡有专业经验但苦于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张东书和郑泰锡选择结为一派,合作抓出真凶。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句悖论在恶人之间依然适用。
曾经的对头,现在却要合作寻找凶手。
郑泰锡问张东书:“一个坏人会抓另一个坏人吗?
”张东秀给出的回答却是:“两个坏人会抓住更坏的人”。
随着剧情的深入,曾经互相看不上的双方,竟也能一起谈笑风生,甚至互相羡慕。
最初正义凛然的郑泰锡,也成为关心自己功劳和给黑帮输送便利的人,从开始一个认为社会非黑即白的人,到了解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混乱。
手段是用来对待坏人的,而普通人则应温柔以待。
凶恶的黑帮老大主动把雨伞给没伞淋雨的女学生,他的暴力和凶恶并不是随时随地的爆发出来,只有在对方越过他的底线时,才会发出的威胁行为。
最后张东书率先抓到姜京许,当张东书手中的刀快要砍到杀人犯姜京许的脖颈时,却被郑泰锡救走了。
随着凶手落网,两人合作关系结束,张东书的地下事业也迅速被郑泰锡曝光,受到了通缉。
影片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连环杀人犯在法庭上那一幕。
由于没有直接证据,法庭未能给凶手执行死刑,但如此穷凶恶极之人,不死实在天理难容。
遭受通缉的张东书,在明知道作证人后会进监狱的情况下,还是选择出庭指证姜京许的罪行,面对辩护律师的提问,他反而向辩护律师提出灵魂之问:当你的家人被以如此的方式杀害,你还会说出这样的话吗?
我想律师心中的回答应该是不会吧,所以才需要让和本案没有关联的律师来辩护,才有当事人回避制度。
在知道此类案件易受到极大的道德压力之下,我们也不能简单的只是要求法律来维持我们的绝对正义,却去忽略它可能带来的弊端。
由于有律师辩护,缺乏证据,加上法律的漏洞,反而成了恶人脱罪的捷径,光靠法律似乎不能使他得到该有的惩罚,而恶人确实到了十恶不赦,罪该万死,必须杀人偿命才能平民愤的地步,该当如何?
毕竟真的很少有事情是非黑即白的。
在我们的观念里,刑警是绝对的好人,黑帮是绝对的恶人。
影片中,刑警郑泰锡功绩颇丰,站上了领奖台。
难道他是片中仅剩的好人吗?
不,他的正义并不是真正的正义,最后为抢夺凶手,将黑帮老大张东书撞到抢走凶手。
其实他也只是为了升职,一个打着正义的旗号的伪善的人。
黑帮老大也会给小姑娘让伞,灭掉烟头,有人撞了他的车,轻轻说一句“没关系,你走吧。
”好人可以是坏人,邪恶中也有善良的一瞬间,坏的不是人,而是事。
整部影片中,动作戏不多,多是简单粗暴的动作,影片的主题更多讲的是人性,是恶人,没有绝对的恶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
电影中所呈现出来的是城市生活充满暴力、罪恶,生活在这样环境中不同职业的人都在命运与欲望之间自由选择,致使其中出违背个人意愿和道德的事情。
作为一名中学生,所体味到的是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尘世间应坚守初心和正义感的决心,即使面对邪恶,我们仍需在理智的判断下做出合理的选择。
早就知道《恶人传》,一直想找一个夜深人静,能安下心来认认真真的时候来看。
不为别的,就为能小小的满足一下自己对待好电影的那种仪式感。
没想到的是,当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却是因为百无聊赖的无所事事。
因为最近看的烂片实在太多,必须给自己换换口味了。
说实话,这部电影也确实没有辜负我对它的期望!
剧情我就不做评述了,看过的自然知道,没看过的自己去看就好了,说多了会影响观感。
在表演方面也没什么可说的,延续了韩国电影一贯的夸张风格,好像十分钟内不来次歇斯底里的爆发,演员们就要演不下去了。
让我真正觉得《恶人传》好的原因是电影背后所想表达的内涵,一个很深刻的内涵。
如果站在普通观众的视角,这就是一部好警察携手有正义感的黑社会消灭大反派的电影,最后坏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正义得到了伸张。
让人压抑的心情最后可以得到满足。
但当你看完之后,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其实电影里的三个主要角色都不是好人。
一个是神经病连环杀手、一个黑社会残忍老大、一个为破案不择手段的警察。
三个人的共同特点其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冷血。
大反派的冷血就不用说了,无差别、无原因的杀人,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支配生命的快感。
黑老大也不是个好人,他开设赌场争夺地盘,为达目的对对手冷酷无情不惜痛下杀手,是他的基本人设。
而从剧情里还能看出他是个杀人如麻、睚眦必报的狠人。
如果不是有大反派的衬托,怎么说他也不能算个好人。
而那个警察呢,在他看似铁面无私、秉公执法的背后,是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嘴脸。
如果身边有这么一个人,估计很多人也不会喜欢他。
大反派是懂法的恶人,他从一开始杀人就是计划好的。
结果就是他知道在他那里的法律体系下,在现有的证据下,法律拿他没办法。
所以他才那么嚣张而又肆无忌惮。
直到他偶然间碰到了黑老大,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因为黑老大也是个恶人,他从不吃亏、有仇必报,最危险的是黑老大也不在乎法律。
既然惹了我,我就让你好看,就像那个敢在我面前叫嚣就被掰下牙齿的小弟,就像那个敢在餐桌上挑战我就被打得不成人样的客户。
我不管法律,也不管你杀了多少人,弄死你的原因只是因为你惹了我。
说实话,黑老大的恶一点也不比大反派差,只是他的恶有能让人理解的逻辑罢了。
就在大反派和黑老大纠缠不清的时候,又一个恶人出现了,就是那个警察。
其实警察并不觉得自己是个恶人,因为在三个人里面他的理由最正大光明,就是为了惩恶扬善,但这也正是他恶的来源。
为了正义他可以随便去取缔赌场;为了正义他不惜与黑社会联手全然不顾法律应有的程序;为了正义不惜与黑老大妥协,让黑老大最后得逞。
但他做这一切的目的又很有可能不是为了正义,取缔赌场可能是因为堵车的烦躁而临时起意,一定要抓大反派是因为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并得到应有的奖励。
可能他的恶并不是他想要的吧,他的恶更是一种悲哀。
那是不是说只要鉴定完这三个人都是恶人事情就结束了呢?
不,远没有那么简单。
我觉得这个故事最深层次的逻辑是人们到底应该是以一种什么态度来对待恶,在正大光明的理由下,恶是不是可以成为合理的手段。
在整部电影里,最没有存在感的就是法律,电影里的那一种恶他都惩治不了。
对大反派,法律要讲公平正义;对黑老大,他买通了执法者让法律形同虚设;而对警察,法律的法治精神已经被警察的人治所取代。
而最悲哀的是,人们对正义的追求不是靠法律的惩罚,而是来自以恶制恶、以暴制暴的现实快感。
可能影片中的警察就像现实中的我们,我们也嫉恶如仇,我们也追求惩恶扬善。
但现实中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利益,有自己的无奈,为了目的不得不妥协让步,这可能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悲哀,这种悲哀即是来自我们的,也是来自法律的。
可能,《恶人传》的片名不是说的电影中的角色,我们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恶人呢?
看电影之前我还是做了点功课,比如韩国最后一个男人。
神马东西之类的噱头。
检索片名时,我用的关键词是:马东锡给女孩伞。
看之前我以为又是《这个杀手不太冷(凉)》《雏菊》之类的披着小温情马甲的暴力片皇恐片间谍片。
最基本也是古惑仔系列的小哑巴,甚至是大叔版的周星驰与《星愿》。
带着油画一样的理想,我掉进片头的大坑,光是开头的十分钟剧情,硬撸了快二十遍,而且二十遍,也没看明白它在讲什么!
最后无奈了,我去优酷补脑,检索到这个标题“马东锡难得做一次好人,给了小女孩一把伞,却害了她性命”。
我终于有记忆了,好象片头就在讲一个命案,场景应该是凶手在出租车(或者类似的什么车)上杀人。
然后影片中段,刑警让同事跟着他好好干,抓住一个嫌犯,就能连破四个命案之类的。
可是剧情真的和这样的对白无关,全是街头小混混,巷战,追踪,打斗。
尤其整个影片的色调,不知道是片中的歌舞厅,年代太久远了,还是我屏幕对比度太低,显示度太暗。
总之这个体脂率只有百分之八,而且还有人谣传李小龙体脂率是百分之四(我不相信那个年代有体脂率这个概念包括测量标准,验尸报告吗)的大叔,我实在是没看出什么男人,男子汉之类的性别差异。
现实里当个拳击手到不错。
之前也是小帅锅一枚。
留洋回韩之后,漂白成另类的影坛鸟叔。
相比之下,还是《釜山行》更适合他。
这样的暴力温情太假。
假的我以为是香港早期的武打片——洪金宝,曾志伟什么的。
然后因为大脑短路,我还百度了这个词条:香港矮子搞笑演员。
幸好我没增补第二甚至第三个限定范围,比如曾宝仪她爸,嫖了洗衣板的爹。
由此可见我是枚妥妥的颜供,至少四大天王叫什么,我都能背成百家姓了。
耍帅的记住了,耍宝的全忘记。
噢,郭德纲除外,人不人狗不狗的行为艺术,才是相声敢于突破的极限。
住过狗笼的,讲人话难么。
说话是要负责任的,懂得都懂,抓嫖抓赌要抓现行,抓现场。
故事可以乱编,视频可以瞎拍,案件什么的,还是看证据吧。
撸了快四十遍,我来剧透了,月黑风高夜,下雨杀人天——二十分钟的时候,杀人犯捅了韩版拳王泰森。
总体来说片子在剧情方面还是挺直给的,没有过多的曲折弯绕,比较适合放松大脑去看,太过多细究是经不起推敲的,拳肉相交的打击感,鲜血横流。
恶人传指的是三位主演,在社会中饰演的身份角色,警察虽然是相对的正派的一角,但是查案不没有经过限制,甚至与黑帮结伙,也可以看出韩国政府的无能,很多影片已经描述过了;黑帮头目,虽然所做之事是不法行业,也杀人,但是还是能从一些方面看出他对身边人的重视,至少还是有些人性的善良;最后是杀人魔,这个角色比较空白,没有太多深层次的描述,对比其他两位恶人有些立不住。
其他两位塑造的很多,让人觉得是很强大的感觉,这样就显得反派很单薄,撑不起片子的对立面。
再加上最后法律并不能杀死这个凶手,联想到法律只是维护秩序。
本来只能给到三星,给四星完全是因为片中有两个警察身材很好,可惜没脱。
这tm哪是黑老大啊,整个一个活雷锋。。。
好血腥好暴力好喜欢黑帮老大哈哈哈哈
导演和编剧水平太差,按照这个故事的逻辑简化来说,警察属于弱智,破案靠天,从头到尾黑帮当爹又当妈,世界上这么垃圾的警察哪里找呢?某个小渔村里有很多。
剧情很一般。
故事无聊,远不如罪恶都市
7.0/10 分。重看,蓝光。有点像《犯罪都市》的反派版。挺有意思的片子,设定很讨观众的喜欢。连环杀手VS黑道老大。感觉韩国佬的商业片真是学到了好莱坞的精髓,又很好的做了本土化。。。马东锡,那种又壮又粗,虎背熊腰猿臂,满脸横肉,满身纹身的样子,实在太适合黑帮老大这种角色了,我怀疑别人就是看了他在《犯罪都市》里的粗暴警察角色后,给他量身定做了本片。。。杀手的表演还可以,其他都有点老港片式浮夸,特别是警察。。。金武烈82年的,演警察这种角色,还是差了一分火候,多了一分浮夸,在马东锡面前被碾压了。。。剧本整体扎实,角色鲜明,非常不错的娱乐佳片。
几次都没耐心看完,韩国类型片越发的套路了。
7.5分
《看见恶魔》+《犯罪都市》,把通常的黑帮片和韩影极为钟爱的连环杀人题材揉在一起,黑白携手打造和谐社会。能看出有突破类型片枷锁的决心,但仅凭这三板斧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2019-05-15)ag-injeon(恶人传)(警察和黑帮一起抓变态杀人狂。徒手拔牙。打斗很硬。剧情不太重要。)
类型片
警察👮🏾不对
黑道白道手牵手变态杀手无处走
挺无聊的,罪犯犯罪动机不明,警察比黑社会还黑社会,黑社会看着厉害得不行,下一秒被一锅端,全程就剩问号脸了。
动作部分还不错,黑帮老大和热血警探联手抓连环杀手的故事,到处无差别杀人的杀手一直杀人上瘾,经常在公路上狙杀素昧平生的人,黑帮老大不幸中刀万幸没死;这个老大不是太坏、且做人还有底线,热血警探脑子不太好使但野蛮如公牛,他们两个加起来都干不赢连环杀手。有个段落很有意思,黑老大把雨伞送给了路边淋雨等公车的漂亮女中学生,警探警告说不要乱拿陌生人的东西,他是黑帮;女孩回答说,你才像黑帮。结果,杀手原来坐在公车上等猎物,顺手杀了上车的女孩,黑老大从此决心一定要搞死这个变态……
爽片。不过这坏人还真是为了坏而坏啊,就交代了一句“从小被父亲虐待”,然后35岁突然凶性大发变成无差别杀人狂魔,而且还功夫高超,连黑社会老大的保镖都打不过他。据我推理这应该是个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5岁就能胸口碎大石那种,为什么等到35岁才开始杀人,中间这30年干嘛了?应该是在养伤。
爽片,但视听与故事设计都不错
两个坏人 会抓住最坏的人。
爽点是有的,但是豆瓣怎么这么高分?是因为我国又双叒叕拍不了么?
警匪合作老套路,在男人情义上植入混乱的价值观,韩片比港片向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