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梦爱三部曲:性

Sex,Sex Dreams Love Trilogy: Sex,Sex (Sex Drømmer Kjærlighet)

主演:托尔比约恩·哈尔,简·冈纳·勒伊斯, 西丽·福伯格,比吉特·拉森,西奥·达尔,娜思琳·库斯拉维,安妮·玛丽·奥特森,维特·博根,伊沃·因赛特,西丽·乔特维特

类型:电影地区:挪威语言:挪威语年份:2024

《性梦爱三部曲:性》剧照

《性梦爱三部曲:性》长篇影评

《性梦爱三部曲:性》短评

1.作为三部曲的开场,风格相对清冷淡化,剧情基本上完全依靠对白在推进导致舞台感略强,但是一开场想到了烂片《她唇之下》里的烂荤段子“屋顶工人活都好,因为日日修房事”导致我被前十分钟的对谈硬控得很乐。2.大卫鲍伊获得了等于或高于上帝的地位真笑死我了,这很摇滚。3.夫妻正反打那一对的大量对话则在偶然间让我想到《坠楼死亡的剖析》,同样是抽丝剥茧地劈开亲密关系。4.街景镜头配风格化音乐的间隔段有灵气。5.引用汉娜阿伦特的社会哲学理论倒给片子添了几分匠气,个人看来其实是扣分的点。6.黑白段的男同故事非常好笑,插入的时刻恰到好处,结尾颂歌与起舞和马路众人镜头略显落俗。7.只是喝了一杯酒又不代表我是酗酒者|对于一个建筑师而言,没什么比说他选错了字体可以更让他难过了|我倒是希望能给他们洗洗呢!(7.0/10)

7分钟前
  • 无名客
  • 推荐

#10917。2024柏林全景人道精神奖+CICAE艺术影院奖+Label Europa。确实也是那种只有北欧人才能拍出来的社会极度富足之后的思辨问题片,对话写得非常有意思,性或者梦其实只是事件而不是核心问题,甚至性别议题也是第二层级的(但可以想见观众对此的反应),影片对社会中(这也是用了那么多大全景推到近景的原因)人“羞耻感”(尤其重要的是“耻于拒绝/承认”)的探讨甚至让我想到多年前鲁本的《儿戏》,当然最棒的还是对基督教的(讨论?嘲讽?),真是颇有“名句”。2024其实就该去个更好点的单元(比如替掉主竞赛的《以爱之茗》哈哈哈),但在全景成了大爆款一下拿三个奖……

1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婚姻与性自由的关系,同性恋与同性性行为的关系,消解男性的性别权力(梦中被凝视为女性的男主管)。视听很舒服,对话也不枯燥,还有北欧人独特的气质——既在聊最私密的话题,又很礼貌甚至疏离。

16分钟前
  • Infiltrator
  • 推荐

没太看懂……最喜欢医生那段

19分钟前
  • 香芋奶昔gkd
  • 还行

频繁长对话的片子最怕的就是——让人感觉无聊,但sex这部恰恰靠日常的琐碎语言、生活细节,幽默地填补了空隙,避免了堕入其中的危险。除了展现一种对性别多元、性体验多元的拥抱包容态度,导演关注并强调着属于hetero男男之间的homosociality(应该可以用这个词来总结)。确实如观众提问也如导演回答的那样,像影片里能够在对话当中触及彼此最柔软、脆弱又私密幽暗的部分,真的是挺dark而在顺直中少见的。但其实我还是会好奇对二人灵与肉的侧重如果倒置又会如何:精神上做梦被视作女人的男主的妻子如果同样发现自己的丈夫在外面做0,她的反应还会这么温和吗?于是感到这可能也是一种二元必需设置带来的不满。anyway,期待第二部——“爱”。

20分钟前
  • Sollys
  • 推荐

【5】以“我是男人,但我跟别的男人上了,我还坦诚告诉我妻子,我并不是男同。”为题而扩写成本片的底层逻辑剧本电影。调度和场景的运用简单到毫无追求的程度,本片是通过精准的文本和捕捉来展开的,但讨论到最后感觉就是无能论。缺乏核心与诚意深入,巧妙地化解了所有的尴尬也不得罪这自然是本事。本片的好在于提供一种蓝本,只要你有好议题,拍这种废话的性议题电影也能走向世界的。

24分钟前
  • 酱桑
  • 较差

4.5/观感很新很陌生,只是在不可能拥有这种处境的前提下才看得比较安心。让身体匹配内心,这本身就是极难释出的,但竟然做到了只是在说话的身体,并能以此触及到彼此内心,那种向善的自由,看完好像真的片刻抵达到了

29分钟前
  • 㐅㸚㸚
  • 推荐

简洁平稳的固定镜头和挪威暖色系的视觉基调为人物在日常情景中就性与爱、自由与责任/道德、性别探索与认同等话题展开讨论提供了一个极具安全感的空间,没有抓马和争吵,只有平等的注视、安静的倾听和真实的对谈。导演主要通过角色逐步深入的交流推进叙事,同时细腻地将表达编织进几处闲笔,结尾以性别气质模糊的表演形式歌颂上帝对世间传播的爱与希望更是透出一股冷幽默。人们常常被社会所形成的定势思维框住,忽略了爱是方式也是目的,更是一种选择。Love feels so fragile, so transient. But what if you think of love as a choice? That I've chosen you and you've chosen me. 占据主动,同时给予对方叙述的权利。

32分钟前
  • Ed Reborning
  • 力荐

你看 北欧人烦恼的都是些什么 但他把这些肉糜化在狗血的故事里聊了两个多小时 你也不会觉得无聊和秀优越感 真神奇

36分钟前
  • 元上
  • 推荐

对区别于常规建立在道德、责任、爱情、婚姻甚至是性取向上的性观念的呈现。性行为是可剥离的,它不为任何东西证明、献祭和封存。可这始终是最私人的体验人类难以模仿的欲望,爽了就是爽了。但话说回来谁能在乎到你爽的纯粹度?因此再准确的语言表达也始终有难以抵达他者的部分。最亲近的人也最敏感,即使伴侣情绪稳定、愿意倾听,表达真切,也无法剥离婚姻或者爱情所带来的社会性的约束,全然把自我放置在与你共通的层面,再加上本就难以描述的生理性以及某种出于对对方的预判而维护自我的小心翼翼,种种内心活动也会致使表达变得扭曲。幸亏影片大多都是能把话讲清楚和冷静放置某种思索的呈现。挺羡慕的,这要放在现实放在这里放在我家都是难以想象的,倾听都是一种奢侈。

40分钟前
  • 脸脸脸脸
  • 力荐

完全不是预想的样子….感觉像在听播客… “性取向的自我定义不能只看identity 还要看activity ”

44分钟前
  • hang 🍬
  • 还行

观点输出型电影,前面勉强能看进去,到后面只剩下观点和对话的重复堆砌。

48分钟前
  • 懒羊羊很懒
  • 很差

可想而知的题材和展开,但轻盈地过分,两者的冲突都过于体面和现代,但隐隐的幽默和讽刺又藏在这种互相留下余地的对话中,希区柯克变焦在城市一角不公平的刺痛里,男性气质请继续被penetrated

51分钟前
  • 娉克
  • 推荐

#2024BJQFF# 7分,一场关于性与爱的讨论,论性行为是否可以定义性别取向。整部电影的风格还是很贴近生活,两位有妇之夫的个人故事,一边是关于性,一边是关于梦。当私人的经历和情感暴露于公开之下,未来又会如何。

55分钟前
  • AlanX
  • 还行

文本讨论很精彩,所以每每出现城市切片镜头就会觉得 噢 现在是对话的休息时间。

59分钟前
  • zzy_
  • 还行

《爱》谈的是性,《性》谈的是梦。梦里是某种意义上被压抑的爱。《性》比《爱》更轻盈更(冷)幽默一点。

1小时前
  • btr
  • 推荐

就真的很一般

1小时前
  • 垃圾分类员1号
  • 还行

2025.04.21. 圆方戏院,香港国际电影节49,个人第十一场。跟昨天看的《梦》相比,这部真的太一般啦。同样是知识分子话痨片,《梦》有着牢牢稳住全片内核的“未成年女孩的禁忌初恋”,而本片的内核,很可惜是散的(没啥内核)。两位有老婆孩子的中年男人相互交流:一个总梦见流行彩虹icon大卫·鲍伊、并觉得自己在梦里人的眼中像是个女人;另一个则尝试了与男人做爱、还第一时间向老婆和好友大方坦白交代(估计觉得自己很酷),“做梦男”和“出轨男”的故事便由此展开。文本的思辨性有限,绝大多数时间沦为了小资派的“无病呻吟”,让我在看片时不由得开始感慨北欧社会福利的强大和贫富差距的微小:烟囱清洁工人个个都是有房有车的中产。话痨女医生是全片少有的亮点,经她讲述的那段黑白影像故事可以单独做成一个清清爽爽的有趣短片。

1小时前
  • 威叔在香港
  • 还行

这还不如苍山。。。两家人墨迹俩点说的话给人的启发甚至不如医生论纹身那段强。明明是靠对话撑起来的剧本却密度太低,全程很平很淡,想营造这种氛围却弄巧成拙

1小时前
  • Aloong
  • 较差

让我重新找到了看对话式影片的乐趣,很久没看这样探讨式的电影了。

1小时前
  • 废稿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