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看的,一部无意间找到的电影。
看之前也没带很多期望,看完颇有种畅快感。
自己实在不是写影评的料,一般在影评区,看到能释疑(毕竟不是每部电影都看得完全懂),或者看到有共鸣的影评,就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但这部电影,看前面的评论都说克里斯托弗演的道克不忍对阿尔下手这一点,觉得谬之大矣,忍不住扯一下。
最后一段给他孙女的那封信,很明显,道克早已安排好了后事。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他早就想告诉孙女所以做了安排。
也可能是怕对val下手的时候被反杀啥的(虽然明显电影里完全没这样的气氛)。
结合前面的所有剧情,个人觉得最合理的剧情是他一开始就不打算对val下手。
但,一开始也没打算就这么热血的杀上去。
他最合理的预计应该是打个电话给boss,如果不行,最多偷偷的放掉val。
然后,丧病的boss拿他的孙女威胁他……理由么,就是这样才符合整个故事里他的人设啊。
(虽然前面有几处道克拿枪的画面,但很明显完全没有动手的欲望)前面一直感觉道克是个乖宝宝。
每当val想整点花样出来,道克总是出来劝一下,虽然也是象征性的劝一下。
结尾当boss的两个手下来挑衅的时候,终于露出獠牙。
还有些细节:酒吧里嗑高血压药那一段笑死我了。
真是不讲究的老流氓。
篇末去教堂那段,显得阿尔好矮啊。
道克的孙女好甜美。
最后那道old habbits die hard,好好听。
剧情简介:暮年画家Doc(Christopher Walken 饰)盛装前往监狱迎接他蹲了28年的黑道好兄弟Val(Al Pacino饰)。
Doc热心地为依旧放纵不羁的Val庆祝出狱,并一起接上老友Hirsch(Alan Arkin饰)重温好时光。
可是Doc却始终心事重重,因为他们的老大限他在第二天十点前杀掉Val,以解当年Val错杀老大儿子之恨……很多人爱看黑帮类型片,不仅仅是因为枪火中的暴力美学和紧张刺激,更源于江湖中的沸腾热血与惺惺相惜。
如果你看重的是这些情怀,那么请不要错过由三位获得过奥斯卡奖的老戏骨主演的《兄弟出头天》。
感动他们的友情之余,还包你在欢笑中重新认识“老人”这两个字的含义。
率先出场的Christopher Walken 扮演低调绅士的画家Doc,从他的作品和穿戴举止中可看出其细心沉稳。
接着便是Al Pacino饰演的Val,出狱时和狱友挥别与狱警握手都显示了他的好人缘。
尽管他们俩是死党,但Val当年误杀了老大的儿子,老大因此让Doc等待Val出狱后再将其干掉。
与凝重正经的Doc相比,Val则是一脸轻松的潇洒哥,一出狱便要求寻欢作乐。
Alan Arkin出演的Hirsch也是他们当年的好搭档,虽稍后才出现但非常抢戏。
Hirsch在养老院还是一副奄奄一息的模样,待他秀车技时我们方知真人不露相。
与演员们的年轻风采相比,他们三人这里的糟老头相令人心疼。
不过,他们却会告诉你什么叫“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泡妞调情,撬锁嗑药,偷车狂飙,甚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这些他们样样手到擒来不说,还散发着年轻人难有的优雅从容。
相信不少影迷会由此联想到同样由老戏骨们领衔出演的特工动作片Red (2010)《赤焰战场》。
不同的是,本片的卡司年纪更老资历更深,节奏也十分舒缓,没有明显的动作戏高潮。
这是因为本片更侧重于三位纯爷们的友情,他们缅怀的青春和信仰的道义,以及他们如何寻找平静面对生死离别。
如果你担心这样会太沉闷,请放心,他们返老还童般的疯狂会令你大跌眼镜忍俊不禁。
请想象一下把各种治老年病的药物倒在桌面上用鼻子来嗑药的情景,有这样的吗?
恐怕年轻人都没有吧。
纵然Doc和Val尽力享受最后的时光,他们终将面对死期。
Val在里面说“人会死两次,一次是不再呼吸一次是无人念己”。
其实他们到底如何结局已不重要,因为他们坚挺的身影会始终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文/一一,英国商报)
1.影片的主線圍繞著一場“即將”發生的殺人事件展開。
而事件中的殺手與目標是一對昔日共同從事犯罪活動的老友。
時間則是從二人中被作為目標者出獄的當天中午到第二天清晨十點。
2.全片中“殺手”思緒的幾次重要轉變。
Christopher Walken飾演的“殺手”是一個苦於為多年前所作所為買單并努力試圖展開新生活安度晚年的老人。
首先,當“殺手”將“目標”從監獄接出并帶入自己家中時,“殺手”只是準備完成工作而沒有太多想法,影片中的一個長鏡頭給了“殺手”背後握著槍的手以特寫。
殺手之所以沒有立刻執行任務,很大程度上與家中那幅畫給孫女的油畫有關。
之後,當老友二人光顧妓院時,“殺手”的動機開始轉向對身為昔日好友的“目標”的憐憫與同情。
在妓院中兩人以及老鴇三人間的交流又體現出“殺手”的恐懼,這主要來自兩方面:舊地重遊開始喚醒“殺手”對“目標”多年前的記憶與情感;以及對於自身安危的顧忌。
再後來,從因“目標”不舉,老友二人前往藥房行竊到二人離開酒吧回到車上。
“殺手”的感情開始轉變為對“目標”的負罪感和罪惡感上。
在“殺手”沒有趁“目標”小睡執行工作而放下手槍以後,老友間的情感線路開始真正展開。
3.Julianna Margulies所飾演人物意義。
在“目標”被送進醫院時對女醫生說“我快要死了”,女醫生回答“但不是今晚”,這已經預示了結局並且展開了影片後半部份。
當女醫生在父親的墳前親吻老友二人時,二人的靈魂就已經得到了救贖。
而這也是得以貫穿結尾的情感線索。
4.三小時拯救一個靈魂擺脫肉體。
從老友二人在療養院接出昔日同伴,到安葬同伴只經歷了三小時。
這期間包含了重逢,再次冒險以及在“葬禮”上致哀。
5.Vanessa Ferlito參演橋段的意義。
三人幫助的受害少女懲治暴徒的情節,其實是幾人對舊日作為的懺悔與贖罪的一個體現。
或許他們就曾經對其他少女做出過類似的暴行,而他們用手銬銬住的暴徒其實是他們自己的影子。
個人想法,歡迎朋友們討論,批評,指正。
“有人說我們每個人都要死亡兩次,一次是停止呼吸,另一次是不在被人們記起。
”
老戏骨就是老戏骨,虽然变成了糟老头子,却依然一个冷静如斯,一个风流倜傥如斯,一个回光返照得令人热血沸腾。
一夜的疯狂,看着又好笑又心酸。
暮年的老流氓们,最后也仍在尽全力维护自己的那点尊严,绝不向命运低头。
我多希望最后那场枪战的结局是完美的,多希望他们能绝处逢生,但这不是狗血肥皂剧,虽然是开放式结局,也能猜出大概。
就在那金灿灿的朝阳下,体面的让自己告别世界,虽然真的令人非常伤感,却也非常的有气势。
就如那灿烂朝霞一般,气势如虹。
只愿三个暮年老友,能在天堂重聚,并肩行走,留下一连串永远令人怀念的背影。
真的很喜欢,这样从容面对一切的态度。
这就是岁月的烙印。
《老伙计们》与其说是喜剧,不如说是英雄末代现实剧,正如本片的另一个译名《 最后的疯狂》教父,阿尔·帕西诺这次又出狱了,在外面等他的是猎鹿人,克里斯托弗·沃肯;但是,他除了是教父狱外唯一的朋友,还是受到马克·马戈利斯 Mark Margolis逼迫,前来为这个黑老大报杀子之仇的!
既然注定要走,那么就最后疯狂一把!
他们居然从养老院里把吸着氧气的艾伦·阿金 Alan Arkin也“搭救”出来,这个老家伙不仅车技超绝,连妓院的美女们都对他流连忘返!
可惜,没等天亮,他over了!
也算没有窝囊地死在养老院!
剩下二个老伙计,舞池勾搭、英雄救美、强斗对手,都完了,最后西装笔挺,走向对手老巢,一人双枪,走向终点!
老戏骨们走好,你们的演技,都没得说!
没有太多打打杀杀,也没太多人情世故,就是三个性格迥异但是因缘际会走到一起度过半辈子的老流氓在谢幕之年最后的一点倔强。
老流氓的最爱泡妞豪车伟哥子弹舞厅一样不缺,年轻时候做这些和老了最后一次做这些心态完全不一样,但是依然单纯如赤子。
说真的,你威胁一个都没有几天好活的糟老头子干嘛呢,他都已经没几年好活了。
从大狱里活着出来了老炮,抱一个恶心你真恶心带我去趴体要那种进进出出的HI ladies!
The pipe didnt workfuck it!偷点蓝色小药丸吧爽了海绵体不放血……抽出来吧去吃个饭吧这小姑娘不错我们认识好久了你知道我每天的爱好么守在房间里画日出但你不知道的是有人要我杀你又来了一个老王八车开的溜啊炮打的凶啊把年轻姑娘都征服啦晃荡着走吧传哥们两招?
后备箱里怎么钻出一个裸妞原来是被人骗炮啦带着她去报仇不是要为你出头只是哥们这颗正义之心闲不住现在什么时间了?
到行动的时间了吃点口香糖还是开干?
口香糖都吃完了拔枪干倒了绑住了您请下手瞧瞧她拿棒球棍的样子真帅这姑娘真猛我喜欢老王八蛋老死在车里了告诉他女儿一声吧咱仨把他埋了最后跟他说说心里话其实我们也都快啦哦,原来饭店那小姑娘是你孙女你准备何时告诉她?
明天吧,我先打个电话嘿,哥们,这事能不能算了反正他也活不了几天了啥?
拿我孙女要挟好吧,我再考虑下留个便签给姑娘谁知道哪天还能见呢你爷爷把所有遗产留下好歹也值点钱吧最后一个电话打完你到我房间了吧你觉得我的那副《日出》如何?
其实那不是日出其实我是在画你我爱你爷爷我爱你Alex老炮,抱一个不恶心吧不恶心现在什么时间了?
到行动的时间了吃点口香糖还是开干?
口香糖都吃完了拔枪乒乒乓乓啪啪啪
http://douban.fm/?start=1475251gc9dfg1&cid=1舅舅时常和我说人生难有几个十年,抛开立场的不同,这个话题倒是来的异常雄伟和端庄。
想想这两年在罗刹国的生活,虽然也有个“家”,一个由“嗜酒如命”的颓废痞子,从不放过邻家女的穆斯林,还有这篇文章的作者——慢半拍的我临时拼凑的家,但还是会在深夜面对挥之不去的虚无,尽管这里的生活可以每天长的像节日,有烤肉,有披萨,有白兰地,有玛利华纳。
这种漂泊在外的感受像米兰昆德拉所说的“走钢丝”,微信则是一根将我拴在9000公里外她身上的唯一线索。
除了在夜半看看网上的评论、诗歌,以及那些旧日的照片,才依旧找回些万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生活也仅此而已,没有彻夜地背词典,没有新奇地探访那些庄严的教堂、剧院,也没有沉溺在牛奶和面包的海洋,这一切似乎都和我没有关系。
当被厂长以刑满释放来诠释归国的时候,我和在座的各位都以短暂的沉默赞同这种说法,“来,干一杯,庆祝一下。
”概莫能外,无论好事还是坏事,朋友,请相信:这里除了喝酒还是喝酒。
说到刑满释放,不得不提的一部影片《guys, stand up》,开场白中年过花甲的AL(剧中出演沃尔)依然出场华丽得像个君王,又或者一个霸气外露迎接下一个对手的拳皇,尽管他为了保全同伴,独自扛起所有的过失,将人生最宝贵的28年耗在这铁窗的后面。
当他走出监狱大门,走近多年未见的老友道克时,不知道道克能否看清站在他对面业已老态龙钟老友墨镜后面流淌的是怎样一种神色。
一个简单的拥抱,一句简单的“你的气色看上去像坨屎···有点想你,我的朋友”,没有揶揄的关心,没有搪塞的问候,无比平静,似乎把整个前世今生都消化在了这一瞬间,又刻在彼此的岁月里。
我的老师曾在一篇影评中写过:很多时候,盛大的节日或者狂欢的假期都不是我们的生活,如果在你这一生中有人真的同你息息相关,那么她一定是你进她家门从不询问是否要换鞋而她替你竖起衣领的时候也未见关心之色的那一个。
这份“息息相关”在两位老人身上上演的又是另外一道风景。
28年,一转眼,满头青丝已化作白发,曾今的不羁痞子如今也不过是个岁月的囚徒。
我更愿意相信每一位老者的脸上除了褶皱,还印刻着“荒山的野蔷薇花”,因为我害怕当我年老的时候一无所有。
我相信AL饰演的老者在出狱的那一刻,已不再奢望再在外面的世界捕获什么猎物,不过是将背负了28年的誓言甩在身后的这座牢房,而站在他对面的老友,还有停靠在身边的那辆老式轿车已经是他此生足量的财富。
片中让我甚是感动的有三段对话,其中一段发生在好友赫希的葬礼上:-Anyway he will be missed by so many of us that God left behind 总之 我们这些被上帝遗忘的人会永远怀念他 -He was a witness to our lives 他是我们人生的见证者-Not many of those left 这样的人活着的不多了-So there's one less person on this earth who knows our name, who remembers our childhood, who shared in each moment as it passed 那样,这世上又少了一个知道我们名字,与我们共享儿时回忆的人,一位我们生命中每一时刻都在场的朋友-You know, they say, we die twice知道么,人有两次死亡-Once, when the breath leaves our body,and once when the last person we know says our name 一次是我们停止呼吸 另一次是最后一个我们认识的人叫出我们的名字 -And then Hirsch's life will be forgotten, like all the other poor...fucks that ever had the glory of living' 然后赫希的生命就会被遗忘 就像所有有幸降生于这个世界的可怜虫一样 有人说,人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另一次是我见到你。
在这里,我找到这首诗的下半部分,人有两次死亡,一次是停止呼吸,另一次是最后一个我们认识的人叫出我们的名字。
生命很美,但它只有一次,留给死者的是墓志铭,留给生者是对死亡的静观默想。
在这一幕场景里,沃尔亲手埋葬了儿时的伙伴、亲密的战友,就像亲手埋葬了自己的青春——生命的见证者。
一起年少轻狂过,一起血雨腥风过,一起体验过青春的孤独寂寞、又酣畅淋漓地及时行乐过。
面对死亡纵使万般无可奈何,但又是每个人难逃的命运,关键是我们如何死去,是一无所有地扎进土壤,还是湿润地回归大地母亲。
在这里,赫希无疑是三个火枪手里最幸运的,他的葬礼有他此生最重要的人物在场。
纵使赫希的名字被人遗忘而终告他的世界在宇宙的银河中分奔离析,悲伤也不至于那么绝望,这也是为什么sorrow sometimes is sweet的缘故吧。
虽然悲伤总是会上演,但我们注定会在某处相逢,在时间里或者时间外。
雁过留声,但你我的足迹却不必被寻觅,今天的太阳明天依然会升起。
金色的流沙湮没了你的童话连同我——无知的微笑和眼泪我相信那一切都是种子只有经过埋葬才有生机——顾城顾城的诗歌倒是切中了这份无以道明的生命之歌,道中了为什么赫希的养女临行前在沃尔和道克心中种上了深情的一吻,“灵魂,都是飘荡在大地上的异乡人”,我们起身离席之间,你有没有试图挽留住什么,我的朋友。
关于赫希,始终是三人里最幸运的。
在得到朋友仗义相救后,毫无迟疑的离开了暮年的囚笼——养老院,纵然这里所有的设施、服务能够延长他的生命,那些每天擦身而过的白衣天使授予其无微不至地关怀,但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延长一个人的生命,减轻死亡时刻肉体上的痛苦”,赫希或者说一个活生生的人永远不是他们的目的。
当他坐上汽车-摁下引擎按钮-挂上档位-放开刹车-踩下油门,沉沦多少年后,在马达的轰鸣声中才迎回了真正的王者——赫希。
在沃尔眼中,他又看到了那位熟悉的朋友,那些未曾稍离的时光,三个人幸福得像三个Baby。
驾驶对于赫希来说已经远非速度与激情这类字眼所能匹配的,相反,异常地安静,像一首摇篮曲,将他哄睡,大地母亲在战场上怀抱战士的死亡,同样,大地母亲在赛车里迎接一个车手的生命。
有人会说赛车是一种危险的游戏,为什么不好好地活着,即便那样很酷,值得么?
对赫希提出这种质疑的人无疑在朝九晚五的日常生活中忘记追问一个真正的问题,一个为之战斗的真正口号。
“倘若日常的生活能安放本真的存在,人们又为何向死亡中寻求?
”——蔡剑锋。
沃尔和道克无疑是赫希真正的朋友,即便他们知道就赫希目前的身体状况,是无法参与驾车的,代价可能是死亡。
但他们更深深地明白,车手的归宿是赛道和战友洒下的土。
让我感动的第二段对话,发生在沃尔和道克在餐馆点餐时和服务员阿列克斯之间发生的一段对话:-Well, look at you, young lady. You’re pulling a long shift tonight, huh?(沃尔)年轻人,今晚对你来说是冗长的一晚?
-Yeah. I don’t sleep. I sort of like being awake when everyone else is sleeping, you know? It give me sense of ...(阿列克斯)是啊,我是不睡觉的。
你知道么,我有点迷恋万人皆睡我独醒的感觉。
有点像···-Being alive.(沃尔)存在着。
-Yes.(阿列克斯)-I know the feeling, believe me.(沃尔)我深深体会过,请相信。
在这里,阿列克斯无疑也是那些时常凝望上帝窗口的孩子之一,明亮的双眸,甜美的笑容,让我想起宫崎作品《红猪》里花样年华的菲奥。
但在现存的世界里,你很难套用各种成功的标准去衡量这样的孩子,虽然在西方,理想的小费让很多女孩宁愿一辈子当服务员,但在这里显然不是。
阿列克斯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在这里每天迎接着生命中的过客,道克是其中最熟悉的常客,一到相同的时刻便会出现在这所普普通通的小餐馆里。
就像阿列克斯说的那样:So Doc comes here every morning, you know. And he always orders the same exact thing. What is he like? I can’t help but wonder about most of my customers, but i wonder about him the most. I imagine he is a man who knows what it is like to be alone, to live life with a lot of regret, and that maybe he comes here every day just to be around other people, even if it’s only for a half an hour, just to be around people。
道克每天都来这儿,点相同的食物。
我常常猜想这些客人都过着怎样的人生,尤其是道克。
我常常想象他是一个知道什么是孤独的男人,面对生活充满各种惋惜,也许,他来这只仅仅是陪伴其他人,即便只有一个半小时。
阿列克斯无疑是年轻无暇的,同时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在青涩的年岁里品尝着那份孤单寂寞。
每当清晨照进第一缕曙光,心头萦绕的总是无尽的空虚,这样的年岁里,青葱的心总是难以被安放的。
我相信,在那段对话中,阿列克斯本想说It gives me a sense of hollow有点空空如也的感觉。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曾欣赏过自己的这份不安,寂寞,不是么?
就像那首诗:谁不曾在风中竖起衣领在暗夜里坐等黎明在窗前或树下留下一些稀疏而卑微的心事 ——蔡剑锋长者沃尔很明白坐在眼前这位年轻女孩在诉说什么?
他赶忙帮女孩接上:being alive 存在着。
存在需要勇气,我年轻的阿列克斯。
老沃尔或许本打算安慰下她动荡的心,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词句,只能说:是的,我深切地体会过,请相信。
生活就是一张由虚无编织起的网,领会虚无即是领会存在,坚信存在的勇气能够帮助我们获得一种审美的态度,在直面虚无的时候,领会存在,领会命运。
阿列克斯始终是幸运的,在影片最后,当她在电话那头听到爷爷和她说:这画虽然画的是朝阳,其实都是你。
我的阿列克谢,你的琐碎心情我都知道,你的孤独,你卑微的心绪,我都知道,虽然没有时刻在你身边,但是我知道,我从没离开过你,这画里面有我对你全部的思念。
我在卡夫洛夫的那位痞子哥朋友,打从第一天看到你,我就知道,“坠落”的生活离你也只不过是指间的距离,仿佛如昨日:在酒吧厮混,彻夜不归,喝到在街旁吐落一地,深夜里和你那些朋友浪迹在北京冬日的街头,如果遇到那些投怀送抱的傻姑娘,你也会借个肩膀,统统拿下。
然后再送上一屉手纸,在某一转身,风一样地含笑溜掉。
某个闲暇的傍晚和酒友一一例数那些性福往事。
追风的少年,你所有的努力和叛逆无非是在填补自己空空如也又热诚动荡的心灵。
你告诉我你对自己的过去很满足,就像性欲得到了满足一样,但是为什么在某一个独处的夜晚,因为一本电影,一首歌哭的像个Pussy。
很多次你夸过我在喝酒上的高风亮节,不躲不散,不推不惧。
其实你错了,我的朋友。
我绝对是闻酒丧胆的那一类。
好吧,pussy, coward, whatever。
这里的生活正如我所描述的“一面铁窗,三面高强”。
我也不过是借酒消愁,顺带个人情,大家彼此陶醉下,酒过五巡又来的刚刚好,空白的心灵被抹上恰到好处的颜色。
但所有这些又好像不是这样,你的存在在酒里来的更真实一些,声音,语气,表情,动作,所有这些。
换句话说,你和酒从此参与了我的成长,构筑我的世界。
这是一个无法逆行的世界,从此你在里面生长。
兄弟,我曾说特同情你,那是因为世俗对你的评价是有失公允的,因为他们对你的来历始终都是一撇而过,然后一锤定音,你就这样被无情的贴上了各种标签。
扯远了,回到影片中,不管是电影中的阿列克斯,还是现实中痞子哥还有我在生活面前都是孩子,谁不是呢?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老师的声音:我年轻的孩子,你的纠结,你的忧愁,其实我全都看见,但是我所有罗嗦的话语,都是出于有心,也都出于无意。
但我确信一件事: You'll be fine。
Don't worry, you will be fine。
借着这番话语,让我们重新抖擞精神,直面虚无吧,趁还年轻,还有一腔热血,谁知道呢,10年后将所有这些经历做一番梳理可能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或许正因为你我空空如也,才需要彼此的存在去填补那份空白。
看,那位穆斯林“族”的朋友,不是依然乐此不疲地、默默地在耕种着万千女性,在辨别高潮降临她们时脸上掠过的百万分之一不同的过程中寻找自我,没有炫耀,没有道德辩护,默默地耕织着。
第三段精彩的对话发生在结尾,在叙述之前需要对故事做一个简短的陈述,一切都要追述到28年前的一次行动中,帮派首领摩西将自己儿子安排进此次任务,当然是菜鸟级别的,面临真实的枪林弹雨便慌了阵脚,随意开枪,杀死了很多自己人,其中有沃尔的兄弟,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等无意的子弹射穿更多兄弟的头颅,要么将首领儿子放倒。
真是两难的选择,沃尔毫不犹豫地放倒了首领的儿子,因为子弹没有射准无害的部位,首领的儿子死了。
从此,首领摩西便发誓要让沃尔,及他的兄弟在余下的每一天都受尽折磨。
沃尔是一个有担当的人,担下了所有的责任,被判了28年的刑期。
同时,摩西还以道克的孙女作为要挟,令其28年后沃尔出狱的那天将其杀死。
手足相残,这真是杀人诛心。
终于这一天到来了,杀还是不杀,这是萦绕这部影片最大的悬念,所有故事的展开都是围绕那个难做决定的夜晚。
沃尔心里非常明白道克的苦衷,你的孙女是你唯一的牵挂,如果能用我的命换取她此生安稳,我到也无所怨怼,只不过临行前,再说些关于我的一些事情吧,哪怕墓志铭我也愿意听,就像我对赫希说的那些,你也听到了。
不为别的,被上帝遗弃的人也该在现世留下些什么,或带走些什么。
我的灵魂不需要救赎,也不需要教堂里偷吃灯油的老鼠诵读我此生的功绩,我仅仅需要的在离席间收获你的一声叹息,一个拥抱,一段碑文。
就好像这个世界我曾来过一样。
在影片的最后段落里,沃尔和道克在服装店挑选此生最后一件衣服,然后体面地和这个世界告别。
-what about this one? (道克)-what size is it? (沃尔)-42. (道克)-I ware 40 regular.(沃尔)...哭泣-Hey. U said no crying. (道克)你说过男儿有泪不轻弹-No crying for you. We did not say anything about me...(沃尔)并不是为你哭泣,关于我你什么都没说... 欲哭无泪,欲说还休,欲言又止,始终没有看到有眼泪从这位铮铮铁骨的眼睛里流出来。
其实,沃尔始终像个大哥一样,扛起所有的虚无,28年前独自一人进了牢房,28年后独自一人离了人世,而把抉择让渡给做抉择的人自己,杀还是不杀,朋友你不必为之难过,我需要的只是一个拥抱,一段话语,然后把我们的友情还回大地,就像那位智者说的,“走过大地,不留痕迹”。
-I am going to miss the spring. And my flowers. The birds returning. Their song the whole world. You know, renewing itself again...Your fucking face.我会想念这儿的春天,还有我的花儿,鸟儿回归,歌颂这个世界。
你知道,世界在歌声里焕然一新...瞧你这张臭脸。
沃尔停止了脚步,走在前面的道克回过身,四目对视。
沃尔张开怀抱,来吧,拥抱一下,我的朋友。
-See. This did not feel weird, did it? (沃尔)看,这感觉似曾相识,没那么不自在,是吧?
我们没有失去记忆, 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走吧, 路呵路, 飘满了红罂粟。
——北岛完毕
没错,本片将的是地地道道的一夜情,一夜友情。
国内有句俗话,叫“人生四大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
本片的几位老爷子,可以说基本占齐了这四大铁,如果车窗也算窗的话,当然,因为这些都占其了,也说明这几个人完全不是正经人,是罪犯。
另外,连反派都是个老爷子,使得这部片子的年轻演员基本没有出彩的机会。
这几位老爷子由于某种契机,在一个看不出年代的美国小镇里度过了最后(大概)的时光,很简单又很复杂。
本片我分不清年代,有着很先进的汽车,但是电视和电话却很老旧,而且他们也没有手机。
一个闷骚善良的驾车高手,一个中规中矩有些文艺范儿,一个五毒俱全的流氓,这三个人让全片就像话剧一般,随着剧情的推进,让人逐渐进入了他们的世界。
最后的开放式结局也好比谢幕一般,故事讲完了,观众们慢慢享受其带来的余温吧。
老牌明星有个特点,就是无论他们在电影中做出多么过分夸张的事,人们总是对他们恨不起来,就算他们是大反派,而且厉害的就是看他们表演不会出戏,总觉得片子里的人物就是他们这个样子。
这种几位老头子荟萃的片子,的确看一部少一部,比如《R.E.D.》。
有趣的是,本片中国元素连续出现,天朝在美国电影里的出现率真的是越来越高了。
片子里的女性演员不多,但都很亮眼,类型也很丰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那位俄罗斯失足最养眼~ost算是老歌连番轰炸,只不过没几首记得住的和曾经听过的。
片头出现演员字幕的时候,有趣的是沃肯明明是先出现的,其演员字幕却等在帕西诺出现之后才出现。
本片也让老帕来了一段舞蹈,貌似在向《闻香识女人》致敬。
而且本片他的节操基本掉光,这一点就够值得观看本片了。
p.s.,这次知道了一道美国菜,surf & turf,听上去很好吃,有机会点一次。
而且,老外怎么那么爱吃steak啊,吃点儿更好更丰富的不行么?
p.s.s.,我一直希望国内也有人能拍一部中国老演员出演的非和谐类电影,无限期待。
从不写影评,惊喜于片子立意之深刻,本想在影评区再回味提升一下,居然没有人提到这个点,必须要抒发一下。
举三个例子:从al pacino对fisch说的那段悼词最直接:人会死两次,第一次是离开的时刻,第二次是世上再没有人能喊出你名字的时刻。
联想很多:一个人如果被记住,那他便可以永存;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永远活着。
fisch在摇椅上吸氧等死,门口的老奶奶说他需要被救赎,他们带他出去,完成最想完成的心愿,然后离去。
巴掌一直压着doc逼他杀pal,但整个影片过程中,pal和doc作为兄弟的人格魅力已经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作为老头子,完全没有必要为了活着而失去兄弟——活着的意义。
其他的例如告知亲情关系,忏悔,救赎都是紧扣主题的小片段。
最乐的是pal一直在吃好吃饱,一晚上吃了好几份牛排啊🥩,逗死我了不过最近看的这几个老头子的片子都或多或少回顾人生,讨论生死的,看来是一把年纪了……
没意思;bd-hdw
夕阳下的英雄背影
哎都老成这样了
话太多又无趣乏味,卖弄情怀煽情又拖沓冗长,动作戏敷衍了事。帕西诺已经老的不行了,迟暮疲态尽显,看的让人唏嘘。沃肯还行。阿金就是酱油。
你知道,有句话说“人死两次,第一次,是呼出最后一口气的时候,第二次,是世界没人记得我们的时候”
不是很喜欢,老人和小孩子的题材,一不小心就会让人起鸡皮
电影开始5分钟我就觉得不对了,矫揉造作至极
轻喜剧版《教父后传》,“人会死两次,一次是断气,一次是被人遗忘”
老夫聊发少年狂
还有一个不错的女配角。
三个老哥们太high了
老流氓们的谢幕演出,阿尔帕西诺继《闻香识女人》20年后再秀舞步,只是真的老态尽显。整体还是沉闷了些。
主要是来看帕西诺.但是作为一群爷爷辈的杀手们,顿时觉得英雄迟暮.
Alicia客串~
年龄大了就容易话唠
Last show.怎麼瘋怎麼來吧
最后的最后挺酷的,前面感觉太闷
两星都是给老戏骨的。
喜欢这种调调 有上帝保佑美国的感觉
反正都會掛,我願意陪你一路荒唐到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