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6.8分?
我不服!
马布里演技爆表好不好?
完全没有被帅气的吴尊高以翔比下去,电影看完了我说的最多的就是:我还没看够啊!!
外国篮球运动员里面马布里跟库里容貌是我能够一眼认出来的篮球明星,“莫名我就喜欢你,深深地爱上你”这句歌词很好的表达我的内心。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去年夏天NBA库里与詹姆斯的对决,很心疼库里的同时又庆幸马布里在CBA得到救赎,他没有被篮球抛弃,重新点燃了一大批北京球迷的篮球梦,以前说起中国篮球第一想到的是广东队,可是现在,让人很快的就想到北京队,想到马布里,谁没有黑历史,能够找回迷失的自己能够勇敢站起来对抗命运,就很励志,他说自己并不完美,但很真实,就是这么接地气,对梦想的坚定与执着,看的我再次热血沸腾。
搞不懂有些人什么心里,什么靠一个外国人的北京队有什么了不起,用外国人贬低广东队什么的,简直是嘴里喷粪,梦想还分国界种族?
真想一板砖拍死你丫的,你以为冠军是大白菜,你去捡个试试?
又有几个快四十岁的人能够实现冠军梦?
老马,加油,好好照顾自己,love is love, ..................FOREVERLOVE................
4.5分,包含情怀分。
难得的好体育电影,竟然是国产片。
男演员们个个出彩,包括本人出演的马布里,也许是因为都是真情实感,演技惊人。
剧情遵照“史实”,人物在模仿原型的基础上有艺术加工,篮球技术动作扎实没有添加科幻或魔幻元素,都值得称赞。
拜伦戴维斯和艾弗森的表现同样令人惊喜,AI平时的声音原来这么好听。
因为档期和宣传的原因,此片的票房惨败,我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一部电影,如果能再上映一次的话,我愿意花钱去影院再看一次。
主题积极,情怀感人,制作用心,够了。
96黄金一代的最后一人终于也谢幕了,那是我们这代人心中最强的组合,联盟最好的时代。
无论功过褒贬,在不同的国度开创了同样奇迹的职业生涯,同样伟大。
影片最后的结尾处飘过两条字幕,令人不禁一笑,“给剪辑师碗里加蛆”、“科比,轮到你了”。
马布里的美国生涯简单一笔带过 其实他在NBA时的故事如果加入电影会更有戏剧性 主要剧情就是交待了马布里加入CBA的过程 轻松在三十多岁的老将年纪吊打CBA最强广东队 四年三冠基本也是一笔带过 (篮球电影确实不好拍 全拍成球赛转播观众不可能都买账 )算是一部很普通的叙事手法 何冰训练时的表现和留住马布里的语气气场十足 马布里哭泣时给母亲打电话时和看着观众席上若隐若现的父亲那神情不是演出来的 那就是他最真实的样子 马布里一次次拿着北京给他的荣誉他开心真诚的笑着 结尾和艾佛森开着玩笑看着自己的雕像 那就是我 这里就是我的家 我爱着这里 他让我修复了灵魂和信仰 中国北京!
今天刚看完,马布里的球迷如果不去看会太亏了!
看完后,前排仍然坐着不动的两个中学女生的对话:A. 没想到这么好,我还想再看一遍。
B. 回家告我爸,一定把他带来看。
北京首钢现在居然不承认马布里的绝对重要和不寻常的夺冠贡献,真是没良心,给北京人丢脸丢到家了!
电影里提到的马布里提出的改变了首钢用了20多年的训练大纲,而且遭到领导等多人反对,但被闵鹿蕾采用的事实,足以给马布里除了队魂作用之外的伟大作用又添加了一个有力的历史实事,没有马布里,北京绝对不可能拿到加入CBA以来的第一冠,和四年三冠!
当然,看了这个反映首钢队历史事实的片子(包括马来前五年战绩:第八,三个第九,一个第十五),也知道为什么他们的头头连马布里亲自邀请都不敢参加电影首映式了,
我一直不怎么打篮球,马布里在NBA的比赛也没看过几场,知道马布里是因为他出了自己品牌的球鞋而且定位廉价sneake杂志时不时会介绍,这让我感觉非常酷。
当时正读高一网购并不普及,同学家里一个个都是有钱的主 但是他们无论穿詹姆斯还是乔丹还是卡特还是麦迪还是加内特 都会来问我我靠你的这双马布里哪买的 国内真能买到啊 穿着感觉怎么样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当时让我感觉自己也进入了sneake的文化圈。
后来马布里去了凯尔特人 我也一直关注他脚上的马布里二凯子配色 包括后来又出了本华莱士的签名款。
好了扯远了,得知老马要来CBA我才开始真正关注他在球场上的表现,单感觉他一开始并没有找到家的感觉,就像老马电影里所说 不看照片他都忘记自己前两年在干什么。
后来去了北京 真正找到了家的感觉 四年三冠 我一直为他开心。
每次老马来浙江打客场我都会坐接近三个小时的车去看比赛 看完第二天再赶回来,不管手头的事多急。
很多人都骂老马打球脏 一开始心里特不好受 但转念想想 可能这就是一个球星需要承担的 科比 詹姆斯甚至库里 谁不遭键盘侠们喷过。
今年是老马最后一个赛季了 打算今年看完老马客场比赛去酒店等他 希望他能在我的那双破旧不堪的‘’马布里二代‘’上面签名。
老马加油!
这部电影,讲述了马布里在美国打篮球,到了低谷时期,进球效率下降,上场时间缩短,以及起冲突,在美国,没有球队想欢迎马布里的加入。
但是,在马布里的低谷时期,遇到了一位来自中国的经纪人,在自己的母亲,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经纪人李楠的鼓励下,马布里重燃了了篮球梦想的火花,决定漂洋过海来中国打球。
马布里的能力很突出,带领球队,赢了一场又一场比赛,成了中国球迷深爱的球员。
我很喜欢马布里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即使在低谷的时候也没有轻易退役,没有放弃,使他更加努力的练习。
马布里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怎么说呢,就电影情节来说,看的时候有点尴尬,很明显感觉:1)老马演戏有点放不开2)吴尊和Jessica的英语有点出戏但是影片的内容编排还是不错的。
我也算是NBA的老球迷了,虽然马布里的比赛看得不多,但最深刻的印象莫不是“独狼”的称号。
之前我也像千千万万的“懂球帝”一样,认为这种不喜欢传球、有性格的后卫在NBA生涯后期就是球队毒瘤。
虽然我不敢100%确定马布里父亲的故事是不是属实,但我觉得在这种事上老马应该也不会作假。
我很难想象当其父亲出了意外的时候老马是怎样的心情,但我觉得我一定撑不下去。
我的意思是很简单,通过这部电影,我看到的不是“独狼”或者“马政委”这样的马布里,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马布里:出生于七个孩子的家庭,家庭贫困,会和好友互相比试互相鼓励,会在得知自己父亲发生意外原因时哭泣,会和妈妈哭着说我爱你的马布里。
我们都会有这样一种习惯——善于给别人贴标签。
他是“天才后卫”,“得分狂人”,“好爸爸”,“业界大牛”,而往往忽视,其实他或她也是几亿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中的一个,也是别人的孩子,也是别人的父母。
不是说这种习惯有哪里错了,毕竟我们不可能通过一部电影来判定一个人,但是,我们能做的就是别太拘泥于标签留下的刻板印象。
不知道一部体育励志片被我评论成这样会不会有点奇怪,但这算是我看下来最深刻的体会了。
永不放弃的套路我们看得多了,也不用赘述了。
老马带队的经历,现实也很精彩了,大家可以直接去看。
我就记得看过一场直播,第四节老马满头大汗仍然认真打球的背影。
不管怎样,love is love.愿所有逝去的灵魂都能安息,愿每个人都能带着爱前行。
作为第一波走进影院观看首映第一天的《我是马布里》的观众,近两个小时的光影切换之后,走出影院,看到街道上车水马龙,突然时空恍惚,满怀欣喜。
我为中国的体育电影欣喜。
自《女篮五号》、《冰上姐妹》之后,尤其在多媒体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体育电影又重新走回来人们的视线,马布里、篮球、体育精神,慢慢变成了这个时代兼容并蓄吐故纳新的舞台,我们是体育强国,我们是奥运强国,我们的体育电影不应该是软肋,真实的人生,才是最戏剧的人生,奥运征途上的每一分辛酸每一滴泪水,都值得我们珍惜,值得我们回味,体育从来不缺故事,缺的是讲故事的人,拍故事的人,那么,今天,《我是马布里》来了,尽管有种种瑕疵,但看在中国新时代体育电影的名义上,我给《我是马布里》打援!
我第一次为中国国产片的满分英语而欣喜。
马布里满口地道的布鲁克林区口音,家人全部英语对白中文字幕,不再让外国人嘴里冒出来一口“铿锵有力”的中国式英语,没再出现外国人直接在国产片中说中文的尴尬,不是强奸耳朵嫁接版配音腔,中国电影的胸襟,中国电影人的整体实力,无形中凸现,我们终于有了一部拿得出手的不尴尬的涉外电影,我欣喜。
我为一部星光璀璨的群戏而欣喜。
这是一部以《我是马布里》为名的个人影片,也是马布里一人为主带出一片浩瀚星河的电影,马布里,是真的马布里本人;球员,都是真的有职业篮球背景训练的“四大秘密武器”,史上海拔最高剧组;何冰老师,是真的敢吐槽老队员“(纹身)这玩意儿特么的不疼吗”的何老师;王庆祥老师,是真的“国民公公”;连马布里的美国父母家人真的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美剧熟面孔,而不是随便在国内拉几个群演敷衍了事。
一部电影敢打出这个阵容,敢以这种演员配置,再拉来艾弗森,插进很多历史性NBA、CBA纪录片真实镜头,其严谨、扎实,已经算成功了一半,为这种踏实严谨点赞,为国产片的日臻完美而喝彩。
我更为国民绅士高以翔不惜脱掉“时尚贵公子”头衔而惊喜,一向“千年修得同船渡,亿年修得王沥川”的旷世暖男绅绅君子形象的高以翔,此片里完全突破自己,没有了华丽衣饰香车宝马,不再是型男帅哥时尚美男,他胡子拉碴甚至蓬头垢面地出现,他片中的造型,好多他的粉丝都吐槽是看过的含街拍偷拍在内的最差的一次,他就这么意外地洗心革面,彻头彻尾变身成了“中国的马布里”杨西亚,变成了一个连主教练都得“哄着”的自由球员,一个桀骜不驯说怪话发牢骚耍霸气的“大前锋”10号,让人全然忽略了那公认的“全球第七帅”的高颜值面孔,他任性,他“独狼”,他“制造麻烦”,他公然被队友指责“不指望下一个赛季还能在队里见到你”,那又怎样呢?
赢球才是硬道理!
被演艺事业耽误多年的篮球高手终于露出了多年深藏不露的童子功,被导演公认“技术最全面最厉害”的灌篮高手高以翔,在片中关键时刻,三次远投三分球命中,他“标准的教科书般”的投篮得分,他就是那个口头上说“来工作的,不是交朋友的”,却偏偏在赛后悄悄给下一家球队发出拒绝的那个自由球员,是什么让他选择留下来?
是感召?
是信任?
还是……请注意高以翔的每一个眼神,他的内心,他的情绪,他未加掩饰的恃才傲物,基本不必靠台词,全在他的双眼里,在他的肢体语言上,此片一上,还有人非议他只有光鲜亮丽的时尚贵公子光环吗?
还有人怀疑他的演技他的球技他不为人知的过人才艺吗?
他往那里一站,他就是霸气!
他就是刺儿头!
他就是杨西亚!
做演员最大的成功就是让观众忘记演员自己。
高以翔,这一次,你做到了!
我欣喜。
虽然经纪人这条线故事始终有点单薄,场内场外其实可以连贯得更好,而且我发自肺腑说一句:高以翔的戏,包括铺垫、冲突、内心戏,其实还可以多些,更多些……还是欣喜这样的一个八月的来临,我欣喜我看完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我欣喜自己还有梦想,还有能力追逐自己的梦想,在这样的八月里。
我为中国体育电影而鼓掌!
为高以翔的精彩表现而欢呼!
《我是马布里》,让热血来得更猛烈些吧!
燃情八月!
热血狂篮!
“要相信自己。
我告诉你这个世界是心想事成的,问题是你想没想。
得冠军不是口号,甚至于不是目标,是他娘信念!
每天晚上睡觉前把这句话跟自己说一遍,让它往心里扎,是我要这冠军,谁他妈也甭拦着我!
”“前边没谁,自己跟自己打。
更何况,这是咱主场啊!
”“记着赢球的感觉,再坚持最后一场球,不再等待了,终结它,今夜,北京是冠军!
”何冰。
刷了两遍了,坐标深圳!
觉得该片是一部篮球人的影片,传递的更多的是关于信念,信仰,家人,还有对篮球纯粹的爱,不同于以往的题材,该片的老马是已经在NBA证明过并成名过,后来进入低谷,面对质疑,嘲笑,谩骂,但还是心中向往能再次回到球场并成为父亲所教导的样子,这类题材,像“姚明年”之类的,我都挺喜欢的,都是通过篮球所传达出的一种精神或者价值观。
老马演技相当不错。
反正我觉着挺好看,一个篮球英雄的另一面。
莫名燃
国产体育类型片还是太少,剧本起伏的反差不明显,倒是老马自己演出很到位
这种电影估计也就只能骗骗中国人了
某些地方处理手法还行,但拍这电影的动机究竟是什么鬼
导演基本采用近似现场实况转播的拍法 来表现几场球赛的精彩激烈 到最后一场决胜球时 更是直接用倒计时两分钟的手法来营造紧张感 而马布里亲自担任篮球指导 并且锦荣 高以翔 王阳明等都亲自上阵 表现得像模像样 除了极个别镜头为了叙事需要做了特效处理外 大部分是纪实手法 有很强真实感 更有现场感染力
一分,半分给马布里,半分给何冰。
这个片子到底是在拍我是马布里,还是我们是北京队,还是我是马布里的教练?表达模糊不清。或许其实你想拍中国梦,那确实够着急的
好的地方来自于事实和演员,不好的地方是剧本和导演太业余
就是一特别普通的人物传记片,极其任性地给满分,不接受任何质疑批评……种种画面历历在目音犹在耳。何冰演的太逗了,推测改了不少台词。里面那个叫王阳明的同学,你有个失散多年的胞胎哥哥叫张震你造么么么么。
其实老马的的故事挺励志,但这CCTV6的质感让人不忍直视,为什么不拍成纪录片
扬子总算是编导出了一部还不错的片子!何冰和老马的演技配合也给这片子加了半颗星,最终得分——三星半!
前面几分钟的逼格还是可疑的,后面看的真的很尴尬
没深度的体育片,都是鸡血加狗血。相比电影化,传记纪录片更能燃起来。
虽然是自己演自己,但是还是有一些地方不够自然。不过,运动题材的电影,够燃就可以了。
原来不是纪录片啊
传主光芒还行。格局和场面略小,作为一部体育片比赛呈现也很泛泛流水账了,虽然老马真人秀,最好看的居然是何冰余皑磊两个职业演员的演出。
为了老马
第一次看这么催眠的体育电影。各种问题。浪费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