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之后,再也没有看过数码宝贝。
记忆一直停留在过去的岁月,台语配音,大陆引进,走到哪个亲戚家都会转转电视,看到数码宝贝就停下来看一看,记得每一集的情节故事,进化,动作;和同学疯狂的讨论剧情,谁最强(曾经一起看的同学也不再联系了)。
我在豆瓣上看到好多情绪很激动的评价,我不是想要来洗白这部电影,只是单纯的,从自己的角度,我回想到了很多小时候的记忆;很庆幸自己活在这个时代,20年的变化,让我们能在电影院看到了儿时的记忆;我对它的理解,是真真切切的想要告诉我们:不管你准备得如何,该告别过去了。
波莱罗舞曲的开场一瞬间就带回了那个蝉鸣呱噪、马路都热化的东京街头,嘉儿的烧迟迟退不下来,记忆里满是灰白的色调……帧帧壁纸,音效也足够华丽,很喜欢蝴🦋蝶元素的感官运用,致敬童年的元素基本到位。
拉威尔:波莱罗/圆舞曲/西班牙狂想曲/G大调钢琴协奏曲9.3第比利斯交响乐团 (Tbilisi Symphony Orchestra)对于东京的最初印象…这部以“成长”为主题的电影提出了很好的问题:年岁渐长,步入社会,曾经的孩子们该如何面对自己的“长大”?
如何面对(可能是美好而不舍的)童年的消逝?
(在本系列的作品里以陪伴童年的数码宝贝为象征)孩童时期那些金子般珍贵的品质(勇气、友情、诚实、爱、求知、纯真、希望、光明)又是否会随着“长大成人”不可避免地遭到磨损?
初代被选召的孩子的进化徽章我们是与“被选召的孩子们”一同长大的一代,和他们一样小的时候,我也时常幻想着,哪天说不定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数码宝贝(影片里不是说后来世界上好多小朋友都有了嘛),后来,我终于买到了小孩认知里天文价格的数码暴龙机,孩子的幻想就是这么容易满足……转眼,影片里的太一他们也快大学毕业了,面临着即将步入社会的迷茫,又和我们一样。
东京的街头,阿和望了眼不远处学吹口琴的孩子,还有那潇洒的街头艺人,默然前行;家里,素娜安静地插花,自始至终,在最后的进化里,置身事外的她最终没能、哪怕尝试着参与进主战局;蜗居的廉租房,太一向亚古兽藏起自己的成人杂志,瞎编胡诌着慌忙解释时,我不由得会心一笑,内心五味杂陈。
在我看来,影片大概想说:成长意味着具备无限的可能性,当孩子们逐渐长大,他们的人生轨迹便逐渐定型,未知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与代表过去童年时光的数码宝贝分别,便成为了他们不可避免的遭遇。
可惜的是,影片的后半程没能给出足够说服力的进一步阐释,太一的一声哨响总觉铺垫不足;两派的对决都打着“拯救大家”的旗号,其他的孩子们就这样被“代表着”发出声音,仿佛突然闪回热血中二唯心主义少年漫的老套路,我这才意识到自己早就“长大”了,再也无法对这样的“燃”转折报以高评价了,如果早个十年看,想必自己会认为这是一部没有理由不打满分的作品吧……——————“太一/阿和,我们明天做什么?
”当他们思考完,带着笑意要低头回答的时候,他们最珍贵的伙伴已经悄然而逝…… 我说不清这样的离别是温柔还是残忍,不过留在原地的是我们,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成长的可能性?
1,西园悟是01的系构,他在bd里说到:【想通过这部作品给孩子们传达什么事?
西园 基本是勇气和友情的故事。
还有,不管是什么作品都总是想说「自己思考自己行动吧」。
就为了这个把孩子们丢到不得了的世界去(笑)。
因为我看到没有上头指示就不会行动的孩子就急。
能以自己判断行动的孩子,变成大人之后也能做到吧。
当然也是很辛苦的。
但是我觉得以自己的判断积累成功失败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成为这样的孩子。
】为了让孩子会自己思考而将孩子丢到数码世界,所以在01的时候,太一他们已经成长为会独立思考的孩子,这是会伴随他们成长的特质。
在02的太一,早已经成长为比谁都更快思考行动的队长领袖。
而[最后的进化]却将这些抹杀,描述了一个长大后不知做什么,浑浑噩噩,需要亚古兽消失才能悟出论文怎么写的太一,为了给观众代入感,不惜破坏角色。
2,我们的童年神曲,butter-fly的作曲人干绵伟功先生说过butter-fly的歌词:【描绘的梦想不是无限大的吗。
但是描绘完之后回到现实,就会对这世界失望。
该相信什么才好,什么才是正确的,被极大的虚无感笼罩。
我想说『就算是这样的世界也一定能飞起来』。
是积极的歌曲。
『对抗世界』或『对抗大人』,想对比自己更有力量的,更有权力的人发起什么反抗顶撞。
感觉在政治或者各种东西运作的世界里,大人们就光会说些大道理。
还有,音乐业界的大人们会说「那种东西是卖不出去的』「多写点这种曲子比较好』。
我虽然明白但感觉被否定了,「那到底怎么样才好啊】*以上翻译均来自Ulforce魂,抱歉擅自挪用。
[感觉在政治或者各种东西运作的世界里,大人们就光会说些大道理。
]这就话是对[最后的进化]的极大讽刺,剧场版看似说了一句非常漂亮的大道理:宿命不会变,但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这句看似非常激昂的美话细想却无法自洽:假设与亚古兽加布兽分离是宿命,那么宿命不会变,亚古兽加布兽永远回不来,这就与02结局矛盾,而此剧场版表明会接02结局。
假设分离是命运,那么太一他们又是如何得知分离只是个可以改变的命运?
3,数码兽是会因为人类长大而消失的吗?
还记得01太一他们在做什么吗?
他们只是去异世界拯救那个世界,亚古兽是出生在他们需要拯救的另一个世界里活生生的生命,什么时候成了与太一的想法绑定的工具兽?
看回曾经感动我们的这一幕,滚球兽是以自我意识离开太一,他不会因为太一在哪里就跟着在哪里,反而太一为了亚古兽在一起再次前往拯救数码世界。
我为什么不喜欢[最后的进化],因为他破坏了角色,破坏了世界观,更加破坏了数码兽的设定,没有一处能跟原作衔接的地方。
想要表达成长的挣扎有很多方法,剧场版却用最肤浅烂俗的方法。
最瞧不起我们童年的数码宝贝大冒险的,是这部剧场版。
一个自强不息的天才小女孩不远千里赶赴异国他乡学习,跳级考上大学。
得到通知书后欢快地和自己的数码宝贝说“我要搞科研改变世界”然后数码宝贝消失了,因为她的数码宝贝知道一日学术民工,终身学术民工。
对不起主人,你没有未来了。
所以这是一个劝人科研天打雷劈的故事。
其他迷惑设定大赏:1、在第一季灭过最终Boss的天使兽加仙女兽加超进化了的亚古兽和加鲁鲁兽。
热血围打一只鹦鹉兽,废了半天劲好不容易把人送回老家。
2、厄俄斯兽战斗力忽高忽低全凭剧情走向,开头未进化前和两个究极体打平,最后一战先强后渣,合体后明显呆滞,全程保持一个动作还有一个硕大的诡异尾巴。
和其他童年时看的动画片不一样,《数码宝贝》和我们一样顺利地长大了。
这让我感到我们是没有被抛弃的一代。
我读小学的时候,主角们也是小学生。
我们进入社会,主角也即将进入社会。
迷茫烦恼挣扎,想尽一切办法抗拒长大。
总觉得这部电影就是拍给我们这群人看的,这些小时候让我们羡慕崇拜的人,长大后也和我们一样。
每个人长大后都会丢失重要的东西,不可抗拒地可能性变小。
但一味的逃避没有用,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去创造可能性。
最后一次进化,也是最后一次道别,我们不得不向成长与现实妥协。
“看到长大成人的你们,我们真的很欣慰”。
这句话我已经自动对号入座了。
谢谢你们愿意陪伴我们成长,和你们一起长大很好,会换种方式与你们相遇。
或许,已经相遇了。
就电影来说,不算是太成功的,但就情怀太值得买票了。
没有看到初代合体,主角依旧是太一以及阿和。
小时候喜欢的人长大依然很帅。
一想起来,还是很好哭。
最后最后,请永远爱我们。
无论我们是八岁,十八岁还是八十岁,我们都很需要数码宝贝。
回家后坐在沙发上又哭了起来,想起小时候拼命进化的他们和拼命想长大的我们。
与如今上了一天班疲惫不堪躺在沙发上,日日夜夜恨不得回到小时候的我们。
真想大哭大闹一场,真想用一切去换取时光倒流。
这就是最终的进化了,这就是长大的我们,这就是残忍的现实世界。
哪怕夜里躲在被窝里哭个整夜,第二天闹钟响起还是要重复一天又一天的生活。
这个世界还有这么多的小孩子能找到他们的数码宝贝,而我们的梦却要被迫醒来。
这一点也不公平。
我又从头开始看了,我想我心里那个小孩子,还是在等她的数码宝贝。
她想要厉害又漂亮的那一种,她会一直等下去。
(现在还在哭所以不清楚到底在写什么。
今天就当个小孩子痛痛快快把眼泪流干吧)
这是一部号称“送给和数码宝贝一起成长的你”的最终作品。
随着熟悉的音乐响起,历代主角们先后登场——随着年岁渐长,昔日的孩子们也逐渐长大成人需要面对社会问题;而随着自身成长的停滞,与数码兽的离别也会随之到来。
在奥米加兽与人兽合一的全新进化先后登场并击败最终强敌后,本片以强行催泪的片段作结。
结局固然令人感伤,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逃避现实拒绝成长的做法只是自欺欺人,我们必须直面选择人生的取舍并勇敢踏出最关键的一步。
总体而言电影剧情较为平淡,两大男主以外的角色们脸谱化严重(双重意义)且画风简陋;虽然其中还包括吹哨等经典桥段并内涵了当今社畜,但上述因素还是影响到了影片的整体观感。
该系列用二十年的时间陪伴一代人成长,其中包含着太多值得我们怀念与回味的故事。
本人观看过的系列作品较少,暂且并未像评论区所言那般“屡次被情怀绑架”。
所以老规矩,多给半颗星向我的童年与青春致敬。
这部电影于我而言,就像寄语一样,是给长大后的我看的。
一.先说说一些觉得遗憾(吐槽 的地方就是二代的主角们出来了,帝皇龙甲兽或机甲龙兽露个脸不过分吧。。
还有一代主角团,居然让素娜继续插花,也不凑齐八个人,感觉蛮可惜的。。
还有战斗暴龙兽和钢铁加鲁鲁5555二.谈一些我自己觉得是致敬的桥段1.鹦鹉兽真的是万年挨揍担当,从第一部剧场版滚球兽的诞生挨揍到现在哈哈2.奥米加兽第一次打大反派艾奥斯的时候,一直打跳板,最后打算用剑终结,就是剧场版打超恶魔兽的打法,只是剑在这部没插到3.一直在飞的蝴蝶🦋就很明显了,是致敬光叔的butterfly4.亚古兽进化成暴龙兽,还有超进化成机械暴龙兽,都是第一部的进化方式,甚至连机械暴龙兽的动作都是一模一样的5.二代主角团在纽约街头反击反派派出来的小敌人,是致敬第二部里,二代团在黑暗之塔遍布现实世界各地时,满世界的跑并与其他被选召的孩子一起配合作战的片段,而且都是没有装甲进化,只是单纯进化到成熟期。
6.当结尾加布兽快要离开的时候,它说想听阿和再吹一次口琴,在第一部的大结局,加布兽也是提出了一样的要求7.奥米加兽被打的分成好几块,是超恶魔兽的反击里的桥段,当时奥米加兽也被虐惨了,分成好几块(好惨。。。
8.最后的究极进化,加布兽的形态是致敬第四部的战狼兽,而两只数码兽的进化,是致敬第四部超魂进化的凯撒暴龙兽和玛格纳加鲁鲁兽还有其他的欢迎补充哦~三.这部电影让我有两个感触:1.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或为自己的目标奋斗时,太一和阿和却在一个小酒馆里对饮,而且对自己的未来还不甚清晰,甚至有点哀伤。
其实生活里不正是这样吗,当大学毕业后,有的人可能还没找到自己的方向,但有的已经找好工作或者有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开始了下一段旅程。
没有人会在原地等待,大家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或许可以有迷茫的时候,但最终还是要找到目标走下去(PS:唯一不变的应该是,太一和阿和这俩的关系从始至终都是这么好2.本作的主题,成长意味着分离,剧中是与数码宝贝的分离,对于看这部电影的人而言,也是跟童年的一个告别,或许我们内心都曾奢望着时间可以回溯,让我们再毫无顾忌的当一次小孩。
可是,一直沉溺在对过去的幻想,却迷失了走下去的动力,真的好吗?
成长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哪怕不再是孩童,初心却可以保持着,永葆一颗童心,时刻把那些幸福的过去用来鼓励自己更好前行不是更好吗。
3.其实亚古兽真的没有变化吗?
我想最后的进化已经说明了这个点,亚古兽其实也在变化,跟着伙伴的成长而成长~看着数码宝贝成长的第一批人,也许像我一样,都已经进化成各个岗位奋斗的人了,致青春,希望一样看过数码宝贝的每个你,能实现自己想要的究极进化~
首先公布隐藏结局:亚古兽和加布兽回来了!!!!
=================分割线====================看到有人说数码宝贝2的结局被吃掉了,这里我想说,这个剧场版和数码2结局是相互呼应的。
玄内老人告诉太一出现新的“无限可能性”的时候,数码宝贝就不会消失,所以结果就是:太一和光子郎继承剧场版女boss(忘记叫啥了)的研究成果,最终找到了共生的方法(可能为如何拥有“无限可能性”)。
这里列举几点猜想的佐证:1. 剧场版最后太一的毕业论文是《人类和数码宝贝共生的研究》;2.剧场版光子郎设定为株式会长,而数码2结局光子郎为数码研究专家(因为数码宝贝消失而改行),且数码2结局晚于剧场版结局;3.石田阿和剧场版结尾出现在一个火箭的旁边,并且剧情中有同学说他要被招募进国家机构当干部,而数码2结局阿和和加布兽成为了第一对登上月球的人数组合;4.关于其他人的结局,剧场版和数码2也能对应上,太一成了链接数码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外交官,因为他最喜欢数码世界(剧场版中他不知道该找什么工作,想做喜欢做的事);数码2素娜成为了和服设计师,并且和阿和结婚了(具体看数码2结局,未交代,但生了两个孩子,一个像阿和,一个像素娜);阿武剧场版在写作,数码2结局成为了作家,把冒险经历写成了小说;大辅爱吃拉面,数码2结局在美国开了连锁拉面店。
总之,剧场版和正片中有很多细节相互呼应,和数码2结局是一样的,所以,亚古兽和加布兽最后一定是回来了
气死我了,亚古兽和加布兽消失的时候真是忍不住哭出声,花钱来电影院丢脸。
散场后好几个人还回头看我,哈哈哈,真是迷惑,后面的男人擤鼻涕这么大声你不看,看我干嘛?
我就真心问编剧一句:凭什么长大后不会能跟数码宝贝在一起?
数码宝贝的生命跟被召唤的孩子长不长大有个🐔联系?
难道太一seqing小杂志就是长大了?
阿和骑个摩托车就长大了?
谁告诉你他们内心不能保留童真的角落呢。
为了强迫大家接受现实去写论文找工作还房贷当社畜竟然还牺牲亚古兽和加布兽的生命。
你先问问你自己愿不愿意牺牲你家小宠物的生命去换一个当牲畜的机会吧
所以不好意思,我们就愿意一辈子跟数码宝贝一起好吗!
请学习一下隔壁蜡笔小新,什么叫闷声发大财。
再说我花自己的工资来电影院看电影就是来看个爽,不是来看你教我做人惹!
全电影院就我哭最爽可以了吗?
况且你太一看到亚古兽消失了,要哭请哭得大声一点,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你哽咽一下突然沉默是几个意思?
是让全电影院都听到我哭吗?
对了,突然想到仙人掌兽没有进化成人气最高的花仙兽!!!!!
凭什么!!!
花仙兽的镜头连一帧都不配拥有吗!!!!
还有闪蝶的那位的英文,你们可以好好找个会讲英文的声优吗!
不!
你们不会!
因为你们根本没有想要好好做电影!!!
你们只想催泪!
赚钱!
黑心钱!!!!!!
总而言之,我不要编剧觉得,我要我觉得,谢谢。
请大家强行接受真正的结局:Everybody永远跟自己的数码宝贝在一起,Happy Ending!!!!!!!!
永不完结!!!!
撒花!!!!
不接受撕逼,我说亚古兽跟加布兽没死就是没死!
最后请大家跟我念:除非亚古兽跟加布兽复活,否则我们一个周边都不会买!!!!
不会买!!!!
—————
骂完就拉黑,笑晕。
我截图不是为了警告哦~是让大家看看你们因为动漫评分就骂骂咧咧丢人的样子2333到底谁嘴巴比较臭大家来看看😏
实在太残酷了…大家都看完片尾,恍惚了几秒,沉默地退场,没有人说一句话…虽然看前大概也能猜到主题,但看完还是难受…大概在出片头字幕前就能感觉到整部片的基调。
几人击退一只数码宝贝,阿武嘉儿说大家一起去吃饭吧,太一和阿和以有事要忙拒绝了,把亚古兽加布兽留下离开。
两人回去忙着上课写论文打工找工作申研。
即使曾经是被选中的孩子,长大后也不过平凡的社会一员。
被选中的孩子因为是孩子可以有无限的可能性,一旦他们走上人生分岔路做出某个选择,即使是多么前途无量的选择,也再不能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虽然明白即使这样也要前进的主旋律,但反派的想法更容易同理。
还会来看这部剧场版的人,难道是抱着与童年告别的心情来看的吗,不是吧,是因为怀念过去才会想再度来体验一下。
一边想着前进一边不愿丢弃过去,哪有那么好的事。
所以看完片尾真的心情复杂,看似每一个人都在迎来新的冒险,但新冒险必然伴随要告别过去的阵痛。
真的还会再见吗。
原来这就是“在无限大的梦想后面 这什么也没有的世界”。
玩具总动员的成长套路,成长就一定要告别童心吗,倒不如说是自己一点一点的失去了。op还可以跟着唱。
边啃着麦记九块九脆汁鸡腿,用票价十三块九的数码暴龙找回童年一角,这不就是童年简单的渴望么,鸡腿加动画,片头响起主题曲的刹那仍有血气忍不住上涌,摸摸自己疏于运动长了一夏天的肚膘,为啥忍不住还买了个草莓糯米糍呢,奢侈啊,就像童年的不自觉。想起来数码暴龙大概是最早接触到的类赛博朋克了。大人才能看的东西,是不是总要交出些代价。2D特别良心加一星。最后那里同场几位猛男似乎听到其中一位抽鼻子~
唉,又被骗走一波泪水,我不想长大啊啊啊!!!... XDDD
整段重點放在太一跟阿和成長的苦痛,不只是面對大人生活的成長,還有與數碼寶貝的告別,其他人大概就打打醬油。而後延伸至救贖所有被選召的孩子,把成長之痛的主題烘托得高潮迭起,不過熱血刺激的戰鬥僅開場跟結尾有,還沒燃的BGM,整體基調偏生活憂鬱向。這部片主要賣情懷,畢竟道別這件事,沒看過一代的人,估計不會有淚點,但處理的方式也略感力道不足,消失的方式竟然是問個明天要幹嘛,就不見了,相信應該可以再處理得更好才對。此外,開場跟水晶之戰處理光影的方式有點不能接受,人物太亮了!即使嘉兒也可以翻成光,但也不要讓她整件衣服發光啊!這次既然特別強調前進未來這件事,那請不要再炒冷飯囉!有些美好就該在過去劃上完美的句點。話說紐約大學的教授,您日式英文說得真好。
即便告别了童年,也要继续向前呀!
最好的成长,是与并肩冒险的伙伴告别,在无限大的天空独自飞翔。
那年夏天已经远去了。
不想扯故事漏洞,消费老粉的骗钱货没什么好研究的,要骗情怀麻烦做到位,初代八人八兽就剩俩?我他妈吃个老北京鸡肉卷只吃个皮?和tri一路货色,唯一的优点就是画风还能接受
谁想长大啊 我也不想长大
按潮流的话讲,数码宝贝是个大IP。用怀旧的说法,是一段童年。无论如何,如此庞大的系列想用一部标准时间的剧场版、一个算原创的Boss带着那轻率的诡计去完结,都会给人一种格局狭隘的感觉。老版第一季结尾,巴士远去的画面如此感人,正在于有前面数十集的铺垫,那是真正的不舍。而这个故事,好像只是急着让那些当年流过泪悸动过的孩子,像最终妥协的成年人那样放下。开场的波莱罗和无限大两曲确实有点梦回老TV的亲切感(前15分钟额外加一星,不过一个鹦鹉兽真的这么强吗?),但全剧三次进化都是用合体方式也太敷衍(一代究极进化、二代装甲进化完全没体现),这天才Boss的想法真就拍脑袋(还不原创,套了个彼特潘neverland的典故),大决战也几乎在嘴遁中和平完结,太辜负“最后”二字。说不定,这只是新剧情的序章呢?
您就是吹哨人太一?
不能因为童年就给高分,画风实在崩
太适合跟一年未见的弟弟在家里看了。两个死忠粉,一段永恒闪光的共同回忆。剧场版侧重怀旧,却更是一个高光却残忍的终篇,我们一大截童年终结在离别的列车上,得知这些年相互陪伴,像是心头也有一些柔光始终未散,于是哪怕是反派,也诉着我们无法再诉的衷肠,只是向来好心异化,总是不堪一击。奈何引向这样的夕阳,特别理解阿空的抉择。始终是太一与大和的主场,八人不齐,是心头永远填不上的遗恨啊。
数码兽世界的乡愁,被选召的孩子们最终也要grow out of it了。出现了一代二代和Tri的人物,正经的续作。主题掐得非常好,成长和peterpan综合征的母题嵌合也很真诚动人。缺点的话……一是主题在Tri里已经讲过了所以有点陈词滥调,二是非要选一代王的两人,放着明明和主题更合适的城户丈与武之内空两个角色不用;三是进化本身并没有体现出角色成长,还是战斗打怪老套路。这片如果是十年前出,我大概会哭成狗吧。但是在初代二十年之后讲这个,当时的观众群年龄已经有点错位了哎……
剧情很烂,但brave heart 和butterfly响起时,看着那些进化的画面还是很感动。
给美国人这个概念他们能拍出黑客帝国,然而这个概念到了日本手上却诞生出了数码宝贝这样充满了对童年的不舍的动画。是知道他们想要表达什么,但战斗戏实在太少,嘴遁又太多。
长大后再看小时候的动画,会想怎么短短20分钟的戏,儿时会觉得那么跌宕起伏津津有味。而这片就是把20分钟的剧情硬撑到90分。前面强行悬疑,后面就一路突突突到结尾。然而连八人集结作战都做不到,还卖什么情怀?最后,素娜是最不可能抛弃伙伴的那一个!
回不去的童年…
就是拍给我们这种15年不看《数码宝贝》的人看的,因为早已把原作忘的差不多了才能忽视被吃的设定和缺席的角色。所以我观感还不错!长大就会失去数码宝贝太像《彼得·潘》,连“无限月读”里的世界都被起名叫Neverland。在无限的可能性中不断选择不断成长,其代价就是不断失去可能性,与那个的一切都似乎可以实现的童年童话作别,那你会怎么办呢?是“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还是在失去童话的那一刻鼓掌:“所有的孩子们,恭喜你们”?电影的最后,数码宝贝消失了,看似主角们都长大成人。可是那些欲望(黄色书刊)、迷惘(考研还是工作)、痛苦(追逐梦想还是随波逐流),真的也随明天的到来消失了吗?
一部反情节的电影,成功回避掉一切叙事模型,唯一的boss战贯穿始终,一切起承转合都没有,片头和片尾倒是毫无意外响应了预期中的预期。教会了我们:渣男从头到尾都会是渣男,即便数码宝贝同伴代为其承担了代价,也完全不会有自省,更无需角色成长。原作任何其中一集单拎出来都不至瘠薄如此,制作组真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