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1
两个老闺蜜
两个小鲜肉这部法国伦理片对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来说口味有点重,评价起来有点尴尬。
从社会伦理道德的角度虽然不是乱伦,但属于伤风败俗的不道德行为。
即使是在法国也是有失体面和尊严,毁掉名誉和地位的事情。
两个曾经的美丽女人,尽管已经徐娘半老,青春不再,但风韵犹存,且红颜易老,欲壑难平,面对两个小鲜肉的诱惑和勾引,把持不住,坠入爱河,为此两个女人一个舍弃男友,一个抛弃丈夫,这种不伦不类的关系一直保持了两年,直到其中一个男孩有了新的女朋友,才忍痛割爱,戛然而止。
两个男孩分别组建了家庭,各自有了女儿,两个女人也当了婆婆,有了孙女后又当上了奶奶,大家相安无事,两家人一起相聚,其乐融融。
不想其中一对旧情复燃,一直在偷情,不慎被发现,导致轩然大波,两家儿媳携孙女弃家出走,剩下两对情侣,重回过去的时光,共同回到了那座海中悬浮平台,那是他们的诺亚方舟,世外桃源。
法国不愧是世界的浪漫之国,他们把情爱演绎到了极致,让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儒家文化中走过来的中国人极度不适应。
忘年恋在今天的中国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闺蜜之间和下一代的交叉恋情还是让人尴尬,虽然彼此没有血缘的亲情关系,但是感情上的亲情关系还是让人无法接受,更不要说坦然面对,朝夕相处了,这得有多大的心呀。
所以说论心大还是外国人,拿得起,放得下,什么都不是事。
相比较,在性爱方面,西方人更接近动物的原始本能,可以尽情的放纵自我,而东方人受到的清规戒律约束而压抑、内敛。
所以,今天的中国可以因为财富、地位而忘年恋,这种纯粹为了情而忘年恋,不可有,忘年,不可恋。
这个故事看似很重口……实际上也真的很重口。
妈妈跟(好朋友的)儿子啪啪啪神马的。
不过假如我们对自己够诚实的话,这其实就是把弗洛伊德大爷的理论在不伤社会伦理的前提下实践完成而已。
在未实践完成的情况中,这个重口的问题并非就不存在——比如网上那些媳妇申诉极品婆婆的贴子——只是潜隐了下来,在「正常社会关系」中无法实现的性关系只是通过另外的途径发泄而已,那条「不愿意被剪断的脐带」始终都在(就是Lil在片尾所说的”it”)。
而在「正常社会关系」的掩护之下,对这种心理依存关系做的讨论一般也就是以「让关系变得更正常」为目的的社会取向讨论。
而本片故意设定了一个非常封闭的背景。
除了悉尼那段插曲之外,故事基本上完全在Lil和Roz的家里及位于两家幢房子的海滩上展开。
虽然有两三场戏带到生活之外,也是社会关系简单的工作场所(Lil接手丈夫的小公司,Roz经营画廊)。
全片中除了Lil的追求者Saul之外,就没有其他「朋友」「同事」「家属」之类的角色。
而他们的生活内容不外乎就是日光浴、冲浪、游泳、聚餐。
甚至连四个主角的名字都是严格的三字母:Lil, Ian, Roz, Tom……Roz在看到冲浪的Ian和Tom时说他们像young gods有种unearthly aura,更是正面确认了他们这个四人群体与外界似近实远自成一方天地的特殊关系。
大多数人跟父母兄弟之间其实都是这样「排外」的关系,直到我们成年离家拥有自己的空间为止。
「你是我的爱人,我的朋友,我的父亲/母亲」这是言情小说里极致的情话,因为人生中的亲密关系不外乎就是「血亲」「友谊」「情人」,假如一个人能同时兼任此三项,则表示「我只需有你便完整」。
当然现实中是不可能三项全能,主要是第三条无法实现。
但在这部影片中它实现了,尤其是对童年丧父、母亲又个性柔弱的Ian来说,果决的Roz非但是他第二个母亲,也是照顾他和妈妈的人(在葬礼上安慰Ian,帮Lil拒绝Saul)所以Ian对Roz的感情可能不算多么奇葩,单独拿出来可能被当成狗血忘年恋。
于是必需要有Tom和Lil以作平衡,才能在避开「伦理谴责」这个一直横亘在「俄迪浦斯情结」上的障碍之后,真的把问题引向心理层面的讨论,而不至被「爱情」这条什么都能盖的大旗所掩盖。
所以我们到底为什么恋栈不去?
Life of Pie在讲举家离开印度时用动物说明「其实人也跟动物一样,不喜欢环境发生变化」。
小盆友害怕转学,夫妻在还能将就的情况下一般不会离婚,老人不愿意移民……都是这种天性的表现。
我们眷恋依赖信任业已熟悉的人和环境,离开就是舍弃自己的一部分,就是放弃安全感。
即使社会关系的变化也令我们感到不安,「A是我最好的好朋友,但伊突然跟B关系更好不理我,我感觉比失恋还难受」这样的话也并不少听到。
对于两个男孩来说,还有比母亲的怀抱更熟悉值得信任更有安全感的地方么?
对于两位母亲来说,还有比自己儿子更可靠更值得依托更完美的男人么?
况且Lil和Roz是BFF,女生之间的友谊一旦稳固深沉了确实跟爱情差不多。
曾经有个阿姨跟我说,到了某个某个年纪上,女人最看重的一是孩子二是闺蜜三是父母,老公就是床上用品而已(还常常失灵)。
虽然影片中没有明说,但是Ian和Tom显然也是好基友。
因此两对母子之间的关系必需要同步,跟对方的妈妈/儿子在一起,并不影响到四个人之间的另外关系——Lil和Roz仍然是朋友,Ian和Tom仍旧是基友,母子仍然是母子,只不过Lil和Tom,Roz和Ian这两对关系升级了从而把四个人更紧密(也更排他)地联系在一起:母子之间因为「你是我好友的炮友」的原因变得更加平等更亲密,朋友之间因为「你是我炮友的血亲」而显得更「独特」更「私有」。
从某个角度来看,这其实是最理想的关系,所谓「既是爱人,又是朋友,也是情人」的终极实现。
抛开成见来看,其实也是很自然极和谐的。
假如这个世界就像那块漂在海上的板,只有他们四个人的话……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别人的(虽然影片中难得出现),有「正常的社会关系」——成年男人结婚生子,离开母亲建立起自己的家庭。
不管你乐不乐意。
Tom在悉尼看到林立的高楼,繁华的街道,这是完全不同于那片海滩的「人群的痕迹」是「社会的强入」。
只有两条路:拒绝,或者融入其中。
Tom和Lil分手,Roz自然无法跟Ian继续——在不对等的情况下,这四角关系将完全崩坏。
在Roz的坚持下,一切似乎向着「正常」的方向去——Tom和Ian各自结婚,有了一个女儿,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和妻子也许会重复Harold跟Roz的故事,他们的女儿也许会继续Lil和Roz的循环。
但这种「正常社会关系」到底是被”it”所切断,最后重新恢复原来的秩序,伊甸园的夏娃们,和从夏娃体内生出来的亚当们。
unearthly aura在基调和气氛的设定上,影片做得相当到位。
以童年版的Lil和Roz无忧无虑的童年开始,直切到Lil丈夫Theo的葬礼。
两个母亲带着各自的儿子并肩站在一起,俨然「完整」得外人插不进去——他们从出生起相识相守,另外三个人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Tom的爸爸Harold站在远处像个局外人。
两个男孩长大之后,四个人一起唱酒打牌,一起游泳跳舞,Lil甚至拿她没发育的故事开玩笑。
这些细节的铺垫,冲淡了「长辈与儿辈」的味道,给观众做好了心理建设,令接下来的神展开显得尽可能合理。
在处理性关系,这个影响情节走向的关键时,也没为了猎奇而操之过火,让人产生「这是做出来的爱」之类的印象偏差。
并且有效地刻画出Lil+Tom和Roz+Ian这两对之间在感情上微妙的不同——只有Ian对Roz说过那种意义上的love,他恳求Roz不要变老,而Lil喊Tom用的是她唤Ian一样的称谓Darling,在和Roz摊牌时她说的是因为Tom更casual更easy。
而Lil与Roz,Tom和Ian的个性差异也顺理成章地呈现出来。
一个看起来重口,吃起来重口的题材,想要让观众不被重品刺激影响到观看视角,传达出重口之后的意图,需要这种把握控制力。
但是如何让观众能理解这种重口,从而真的去体味寻思这味重口的由来,还需要「带入戏」的功力,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封闭」的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如何让人相信这是「生活」这是「现实」这是「人自然的一种状态」,需要要精细更不着痕迹的操作。
比如Ian跟Roz神展开之前的眉来眼去就嫌太过「露迹」反倒尴尬。
小清新的打光与构图,特别是Saul向Lil告白及最后Lil跟Roz摊牌这两场戏的构图「雕琢」太过明显令人出戏。
而两对母子当中,饰演Roz的Robin和扮演Ian的Xavier都相较更为自如,对手戏也更有火花。
Naomi的五官总给人一种「情绪过于饱满」的感觉(特别是嘴唇这部分),其实是适合比较「大」的戏。
至于James……就实在说不出什么好话了。
还是那句话,功夫都在细节上。
本来可以更好的。
忘年恋曲 观后感责任,值得以爱之基础产生。
广义的爱,真实的爱,非私人意志。
电影中,两年轻人因party偶遇好感女生一夜之后女生怀疑而结婚,非常的理所当然以责任之名担当起了其所认为的社会角色。
然而后续我并没有看到爱的产生。
很遗憾。
在年轻人做出选择的时候,他们不只是用道德绑架了其自身,也用爱的名义绑架了其子女的幸福。
他们撒了一个谎,让孩子来到这世界的时候学会了爱没有根基,而是一种绑架和无奈。
我想,孩子是最天真无暇的,他们值得拥有最真实的爱,如果你没有,不用因为懦弱而带给一个生命空洞爱。
其实这是一个博弈论,无论你怎么选择,能评价的永远只是你自己的行为,小孩是另一个生命,他不是你的延续,总有一天你会看到这一点。
如果你觉得得过且过的幸福是你想要,当有一天小孩离你而去,你会知道你用了大半生为自己画了一幅美丽的画,阳光灿烂,一切都很美好,只是不真实,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人生,你好像为别人而活着。
我太年轻了吧……很多东西没有经历过,怎么懂?
怎么下定义?
下定义不是理解一样事物的方式,思考才是。
如果以为这部电影只是一部乱伦篇就说明基本没看懂。
该电影借这个素材深刻探讨了爱情发生时的无理由、爱情中的欢愉和苦楚、为爱情的付出和牺牲、母性与克制、仁爱与友谊、背叛与原谅等主题。
说到底,乱伦的故事线只是起到串联作用,完全是表象,但也让故事变得自然,不然很难一次性容纳这么多命题。
内核最厉害,很好地提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
如果你看到了错并且谅解了,如果你看到了爱并且感动了,那么恭喜你,你借影视作品体验了人性的至少两个层面。
《忘年恋曲》是一部电影,英文名叫Adore,兼有崇拜和热爱两个意思,中英文名都蛮贴主题的。
不过“忘年恋曲”和Adore也都太过遮掩,要想了解故事梗概看港译片名可能会更省事——《我爱你妈》。
这真是个焚琴煮鹤、一语中的的好名字啊,干脆再直接一点,叫《我丢你老母》是不是更好呢?
这本来就是一个丢人老母(或被人老母丢)的故事,而且是两个熟识的家庭互丢,在弹幕网站上看片时,过那么几分钟就飘出满屏的“前方高能预警”,然后是激情四射,然后有飘来满屏的“三观尽毁”。
说实在的,没有这些弹幕,我是没办法看完的,就好像潜在水下游了几十米,必须把头探出来喘一口气,要不然就会憋死。
故事发生在一个椰林树影,水清沙白的海边小镇。
其实整部片子跟小镇上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关系,四个主人公也总是在家吃饭、喝酒和……咳咳,所以感觉上更像一个四面环海的小岛,这是第一层的伦理免疫处理。
Roz和Lil从小就是亲密无间的闺蜜,在这片海滩,冲着浪,晒着太阳就长大了,结了婚,生了子,没怎么变老,还是那么漂亮,至少身材棒得不得了。
Lil的丈夫早逝,Roz的丈夫为了事业去了悉尼。
这些不重要的事情交代完,后面那些上天的事情就有了发生的可能。
然后呢,Roz的宝贝儿子Tom,Lil的宝贝儿子Ian,都是赛过“浪里白跳”的冲浪好手,其身材之健硕和面庞之俊朗,想必无需多言。
其中Tom还是歌剧导演,总之,肉体上和精神上都鲜嫩纯净得一塌糊涂。
于是,这两个中年美妈和两个少年鲜肉整天不是泡在海里,就是在海边的家里吃饭喝酒。
他们一起吃了好多顿饭,一点荤腥都没有,不是蔬菜沙拉就是新鲜水果,口气想必一直都很清新,宿便什么的估计也都排得干干净净,尿液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异味。
哦,不过应该没吃芦笋,虽然芦笋很洋气,但吃了以后,第二天的小便有一种特别的臭味儿,至少我是这样,还特地查了书,书上说这种气味儿主要是由消化芦笋时产生的硫化物造成的,但又指出只有25%的人能闻到这种味道。
好吧,回到电影,他们应该没吃芦笋,也没吃任何破坏气氛的食物,喝的也是葡萄酒或啤酒,没有太烈性的饮料。
总之,一切的饮食起居都是为了性爱而准备的。
Ian和Roz先搞上了,然后Tom就去搞Ian的妈妈兼自己妈妈的好友Lil(但愿我没有把他们的名字搞错,不然就更高能且无法预警了),然后妈妈们开诚布公的讨论,决定制止荒唐的继续,然后孩子们在水里互殴,发泄心中的难堪。
然后四个人继续乱搞,然后孩子们分别跟好姑娘结婚生子,然后外婆、爸爸、正常的妈妈和新生的两个女baby又来到海滩继续晒太阳,冲浪。
最后日妈狂魔和日儿狂母还是败给了欲望,正常妈妈带着尚未变得不正常的baby离开,性爱四人组继续享受着水清沙白……虽然我剧透了几乎所有情节,但你还是应该去看看这部片子,因为这情节虽然不能没有,但几乎完全不重要,景美、人美、生活美整个就是一个明信片/明星片/明性片大展播。
如果说在这些唯美的镜头之下还有一个什么主题的话,那自然是人欲和人伦的纠缠。
站在人欲的立场,你可以说这是对内心深处那些隐秘的渴望进行了一番窥探,站在人伦的立场,这是一部将欲望冲破了年龄、家庭、友谊和世交友谊的限制并最终与其和解的片子。
简单点说,这是一部“爽得不要不要”的片子,也是一部“臭不要脸”的片子。
在“要爽”和“要脸”之间,像我这样的中国观众蛮尴尬的。
这些事情我们是做不出来的,也没有条件做。
我们还处在党员干部与多名女性长期保持不正当性关系和大奶带人当街暴打小三这样一种非常原始的阶段。
但是对于这样的不要脸的事情我们是想看的,我们所渴望而不可得的,经由他人的手(或者别的器官)来实现。
看见不可见(人)的事情就是我们唯一的目的。
避免了自我深陷伦理困境中,置身事外,凑近了可以看到肉体的交合,感受交合的欢愉,关上电脑又能带入自我,思考一下人欲和人伦的冲突。
这应该算是时代的进步吧?
在现代的中国,谈欲望已经不是什么禁忌了,很多束缚都被冲破了,只是欲望的舒张并不那么平衡,就好像一个畸形生长的仙人球,有些部分异常突起,有些部分深陷进去,你搞不清它是个仙人球,仙人掌还是什么仙人怪。
对大部分人来说,食欲已经可以极大的舒张了。
以至于食欲带来的满足感已经有些让人麻木了。
性欲基本上能得到满足了,婚前性行为、婚内性行为,婚外性行为以及各种姿态万千的性交易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大概也没有什么差别了。
可是我们的爱欲并没能很好的释放出来,这大概是我所谓深陷进去的那个部分。
我并不是说我们没有爱,我只是觉得我们爱的时间是不是有点太短了?
爱的对象是不是有点太少了?
爱的能力是不是有点太弱了?
爱的环境是不是确实太差了?
中国人想要爱得不脏太难了。
从小在学校的圣化教育和从日本爱情动作片那里得来的性教育,往往让初恋变得过于饥渴。
精虫上脑,如家开房,意外怀孕,无痛人流或奉子成婚。
无论是人流的还是成婚的都离幸福有点远,要么继续忍受单身的煎熬,要么凑合凑合过日子。
幸福只能通过金钱来弥补,钱少一点也有其他廉价的方式来安慰(麻醉)自己。
买房、购物、旅行、打麻将、抽烟、喝酒、吸毒这些都可以成为代偿爱欲缺失的手段。
爱情在北方消失,我们径自向南,一路奔驰。
虽说地球是圆的,说不定哪天也能撞上。
只是这种南辕北辙的追逐太难了,很快就会被放弃。
而且这一路对爱情的追逐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水里,是在滚滚红尘中,难免尘土飞扬,停下脚步,尘满面,鬓如霜,相逢不识,爱情被弄脏,只好话家常。
90%甚或99%的观众都没看过原著The Grandmothers吧。
什么“少年的成长课”“故事很大胆”...拜托,还能有更浮于表面的评论吗(最近有些厌蠢到极点了)。
不知道说什么不如不说。
人类爱装、搞虚假道德。
弄那一套道貌岸然的东西否认人心幽微。
就好像人类情感也有一套教科书的标准原则,卡不上的就是大罪。
醒醒吧还是。
擦擦眼睛或眼镜片,试着看看潜意识之海的更深处,每个观众/人类都不在那之外。
今天,可能是巧了,做午饭前在心里数自己喜欢的英国作家,一下子想起多丽丝·莱辛。
还是像往常一样,祖母这本书的蓝色封面首先在脑海浮现。
搜她名字发现影视类排在第一个的就是这部电影,看到的瞬间猜一定是祖母改编的。
果然。
再看评分,大概也就知道要么电影很好观众烂。
要么电影烂观众烂。
(是的,观众永远都是没有最烂只有更烂,因为观众是人类。
)所以抱着先看十分钟再说的心理开始了唤醒记忆的过程。
边看边好奇现在的澳大利亚还是这么地广人稀碧海蓝天吗。
希望如此。
在这方面我的家乡已经彻底完了。
电影确实在唤醒着9年前的夏天读到这个故事的记忆。
那个夏天的阅读,完全不能用震惊来形容。
但到底懂了什么呢,20岁的心里也不过是朦朦胧胧。
看电影前情节基本都忘了,只记得他对她爱得死去活来,他们有过非常愉快的四人和一对一时光,以及她们想要回望青春但却没有在以为的相片中找到而必然的空落落。
一切都是影影绰绰的印象。
但不妨碍这个故事在我心里有着一个永远的位置。
它曾把我对人类情感的认识瞬间豁出一道口子,顺着属于故事本身的新鲜伤口,我将其为自己撕开,看到了一个意想之外的世界。
写到这里也想起《绿袖子》。
那两年就很爱读这种人物边缘化的小说。
那个夏天,也就知道了这样一件事:这个世界存在着超出既有定义/框架/概念的人类情感关系,无名、极易羞耻,绝望而真实,任何没经历过的人想对此指指点点评定对错,都感觉没有资格——看完这个故事,两次,都有这样的感受。
我想但凡是个有素养的读者/观众,都应该具备这一点认识。
“爱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复杂极了。
小说和电影都呈现了这一点。
说回电影。
我也很爱。
剧情跌宕起伏,最好的时光就是整部电影行进到一半的时候。
不得不赞叹导演真的很会选演员。
柔的柔、软的软,深情的深情,果决的果决。
所有角色,无论主配,一出场就能让人嗅到他们身上的特质,以及这些特质会带来怎样的故事。
这其中就像包裹了一个四维空间,那里面是电影中没有演的故事,即这个人为什么是这样的。
某种无言的揭示。
我感受到了。
所以从一开始就很喜欢Ian。
他散发着悲剧感。
仔细去看每个角色的五官,在整个故事中去感受每个人物的气质,确实由他们来演再适合不过了。
Robin Wright与Rosie的理智、不理智、刚毅、柔情、坚决,中年沧桑的美,完美匹配。
她出演这部电影的时候47岁。
她的眼睛,眼角的皱纹,从一开始就让Ian失神。
当我看着她的眼睛:她看向她丈夫,她笑起来,她犹豫,她似乎也迷茫了,她流泪...这些,就感觉她和画皮中赵薇的神情很像。
一个西方版的赵薇(我不喜欢赵也不讨厌)。
我喜欢Wright,因为那些我也说不清的东西。
一双表达灵魂的眼睛。
没有任何轻浮、轻佻。
一双,让试图赞美她的语言贫瘠且失色的眼。
她的样子会让我感觉那么熟悉。
也很爱电影中那海上浮木般的栖息地。
那里见证了爱的生发,枯萎,几近凋零,绝望,重生。
对莱辛讲故事的本事佩服到五体投地。
Desperately Love. 拥有这样的爱的角色让我本能地深爱。
我总会被那种绝望的爱和绝望地爱着所打动。
明明爱上一个自己逃不过、必然深爱的人,是那么美的。
摄人心魄。
但这令他绝望。
在这样的爱中,自然就感受到他在承受着的似乎要压垮他的痛苦。
Ian对Rosie的爱,自始至终都是这样。
无法自拔。
从一开始就那么不受控,全然被吸引。
相比之下另一个儿子和母亲反倒是被这一对的感情所驱动。
换言之不是100%自发的。
小范围说是四个人,往大去看,所有被牵涉其中的人,都紧密相连。
创伤和感情一样,开始后一个连带一个。
最惨最被动的还是Ian,爱情始于他也终于他。
是的,故事看起来是开始于Ian主动吻了Rosie——他母亲最好的朋友。
但还是那句话,这主动是不由自主,它的背后是他感情已经漫溢而不得不。
那样的时候是身不由己的。
除了爱吻这个让自己深深沦陷的人(前提当然也是她一样爱他),此外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我不喜欢Tommy,他向Ian的母亲示爱,更像是被自己母亲与Ian的关系震惊、深感愤怒而产生的过激行为,类似于报复但不是——因为他们也是相爱的。
在四人组成的封闭系统里,反应就这样开始。
双双沦陷。
其他人本是想进入都不能够的,比如Rosie的丈夫Harold,他搬到悉尼生活意味着从家庭系统中的退出;那个追求Ian母亲的男子,最后迫于误解而认定两个女人是lala。
一切好得像是无懈可击,像是完全逃离了时间的魔爪。
直到Tommy去悉尼工作处了新对象Mary(就说Tommy让人失望吧花心)。
Ian的母亲(不知道为什么我记不住她的名字,可能我眼里觉得只有Ian和Rosie的感情是真实而长久的吧)也开始在这种持续的孤单中时而陷入痛苦与绝望。
但这段时间,应该是两年,Ian和Rosie感情一直很好。
虽然Rosie也对Ian说她总有一天会变老的。
总之,是当Tommy决定开始新生活,与Mary结婚的时候,四人关系(情人关系)也迎来了全面崩溃。
因为Rosie也决定终止她和Ian的关系:她不能允许自己从小到大最在意的人、最好的朋友孤孤单单一个人。
虽说她们在一起讨论过关于变老、变成祖母的必然情况,但我不认为这是Rosie提分手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于她,是把Ian的母亲看得太重要了,即她不能允许自己和Ian还是情人,而自己的儿子已经将她最好的朋友抛弃。
她内心不允许这样的不公。
她的亲儿子已经步入婚姻生活,她觉得必须也还Ian作为一个年轻男子过正常(婚姻)生活的自由。
而自己,将和最好的朋友一起步入晚年。
那么坚决而冷酷到底。
所以,当很多年后,两个男孩都已经做了父亲,孩子也能跟着到海边玩耍的时候,也即她们真的成为曾经讨论过的祖母角色的时候,Ian在那个深夜忽然撞见Tommy仍旧在和自己的母亲肉体痴缠。
他自然就崩溃了。
(这个情节就有点报应的味道,毕竟当初Tommy也是类似地发现自己母亲和Ian发生了关系。
)他受不了当时为了迁就别人的伤痛而结束了自己的感情,他怪Rosie,一切都是她的决定酿成的错——否则他不会离开Rosie而结荒唐的婚。
他认为他和她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而此牺牲并没有换来另外两个人也恪守这受戒般的生活。
后者秘密幽会,并在商议后决定不告诉Rosie:儿子瞒着母亲也就罢了,她最好的朋友也决定瞒着她,尽管当初就是为了不让这个好朋友因单身而难过才做了这样痛的选择,放弃自己深爱的人。
当Ian终于在那个晚上爆发,吼着质问Rosie这一切的时候,他的妻子和Tommy的妻子也都听到了。
真相大白。
关系断裂般重置。
最后的最后,四个人依旧是成双成对的四个人——也只能如此——造孽一般。
茫茫碧海在旧日般依旧明亮的阳光下,模糊了痛苦与幸福的边界,他们四人就躺在那浮木上栖息,而那浮木也只能容得下他们四个,像多年前一样。
似乎随时可以被这个世界遗忘、覆没。
又似乎永不消逝。
写到后面我都没意识到这是在以我的视角讲这个故事了。
坐了四个小时,最开始还要写些什么似乎也忘了。
只想起,大概是看到两个儿子都喜欢对方母亲的时候,心里出现这样的一个声音:他对她的喜欢,谁能说不是继承于他的母亲?
是的,我认为一切就是这样密不可分。
所有关系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网。
所以,两个女人之间的感情似乎也颇具争议。
从女童到女孩到女人,从少女到少妇到老妇。
我想她们不是同性之爱但远超于此。
没有贬低前者的意思。
就像我认为这个故事里Ian对Rosie的感情,与两个母亲之间的感情一样都属于一个更大的海域。
不仅仅是男女之爱、同性之爱。
而Tommy对Ian的母亲的爱,我是有一些怀疑的,他们之间的连结似乎更局限于肉体。
Ian睡梦中会叫着Rosie的名字,那么轻,每一声都像潜意识痛苦的呻吟。
三代一起去海边,当又一次沙滩上只剩他和她的时候,他看着她笑着的脸庞,那有些夸张、似乎很高兴的笑容。
他说,我想看看墨镜之下你的眼睛。
他就取了下来。
泪光闪烁,更多皱纹了。
这些,怎么说呢。
是一往情深。
时间也变改不了的吧。
电影里每个人物都很分明,我不讨厌任何人。
因着对整个故事全部的爱,连那怯弱的,也让我原谅了。
更不用说,身不由己者。
就写到这。
依旧不是影评,只是一些想对自己说的话。
POI
谁不曾为爱痴狂!
而影片中的两个母亲不仅曾经为爱痴狂,而今仍保持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即使是忘年恋!
真是应了那句话:爱情不在乎年龄,金钱,身高,距离的!
只要爱,便能战胜一切!
父母的爱情故事你知道多少呢?
忆百孝心网收集了很多“当年的我”之父母的爱情故事。
你也来透露一下父母的爱情故事吧!
这个故事呢不算重口而且两个变老徐娘还风韵犹存的阿姨也很不容易身材保持成那样,小腹平坦。
换做胸部下垂,大腹便便,在配上没有铺垫的剪辑。
估计很多人看活下去把两个儿子的身材着实不错。
两个女配很一般。
没有体现出清纯女孩无法抵挡的青春气息。
好吧,我主要是想说编排。
相信大家看这部电影时感受不到那种情深似海不能分开其实演员很努力了就是给人感觉还不够不连贯,不紧凑,想快进。
你看《百万美元宝贝》伍德那么老,都是老头了。
但是你看影片就是能给观众那种侵入骨血的爱没有展现出两个大男孩为什么会喜欢上大一轮的对方母亲给人感觉就是身边没有其他女人后半场就是才开始出现其他女人就上床了结婚了呵呵呵所谓的这一切必须到此为止也无非是想让迟早会爱上别人的悲剧不发生。
哎,床也上了。
还这么患得患失做咩啊?
片子比较长,没有一次看完,分两天看的。
只能说是一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虐恋片子中有一个桥段是索尔当面对李尔表白被拒后愤然离去,他意指罗兹和李尔是一对同性恋,自己怎么那么傻一直没看出来,还苦追李尔也许两个女主角真的如这个桥段中隐喻的在内心深处深爱着对方,只是自己浑然不觉罢了而其他所有的人,他们的丈夫、孩子、儿媳、孙女,不过都只是她们生命中的过客,但这些人中两个儿子扮演了特殊的角色,是她们两个对于对方相互爱的延伸所不同的是,由于性格不同而产生了因果关系,使得这两对母子四个独立的人相互连接成为一个圆圈而又因为彼此的血缘关系使得这个圆圈变的立体变的更加牢固,所以在前半段四个人确定关系后她们坐在一个圆桌吃饭喝酒,作为观众每次都要先细细梳理一遍四个人的关系再观看几个人的言语表情,所以一度看的比较累但这个看似牢固的圆圈也是有前提的,那就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正是这个海滩别墅一样人眼稀少的环境,使得四人社交圈子相对狭窄(显然影片并没有过多交代这一点,人是社会动物,即使再偏远也不可能只有他们四个,但包括同事邻居或者亲戚神马的都没怎么提,除了那个电灯泡索尔)然而两个帅哥都值血气方刚的年纪,一旦他们脱离这个环境,必然会找到其他土壤生根发芽这一点两个女主角也曾经谈起过。
就像汤姆去了悉尼认识了玛丽一样,没有玛丽A,也会有玛丽B,或者玛丽C,其实是个必然。
但这里有一个细微的差别就是,汤姆和伊恩两个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尹恩从小没了父亲,有比较深的恋母情结这也是造成了整个事件的起因,如果没有尹恩恋母,罗兹扛不住两人嘿咻汤姆也不会报复性的强上李尔,而李尔寡居多年又没抗住,最后在荷尔蒙的作用下嘿咻上瘾。
所以伊恩是有性格弱点的,他自己也对汉娜说过:罗兹就像他的第二个妈妈从始至终尹恩表现的就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即使是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在发现了汤姆和李尔旧情未断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当着汉娜和玛丽挑明了此事。
但这也说明伊恩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
他其实是一直深爱着罗兹,后来迫于其他几人的压力,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感情,半赌气的娶了汉娜。
说到这,不得不说一下汉娜和玛丽这两个悲剧人物,完全是成为了这两场虐恋的牺牲品,但相较而言,从两个人的性格特点来看,汉娜应该是最悲剧的一个,这个性格软弱,善良天真的女孩直到被玛丽用语言挤兑上车时都是一副茫然的表情,看的出,她深爱着伊恩,可惜所托非人,未来的路究竟如何走下去实在是不敢想,最重要的是直到走她还是无法接受这个雷人的事实;而玛丽就性格相对独立些,也更加坚强和有主见,得知真相后她迅速接受事实并马上采取果断措施,斩断和这四人帮的一切关系,绝尘而去。
可怜了两个孩子,小小年纪就被迫承受这一切,不过这也是两个小孩的命,他们本就是两段虐恋的间接产物以及直接牺牲品,在强大扭曲的事实面前两个小孩的感情和内心已经被忽略了。
最后说说两个父亲,汤姆的爸爸哈罗德,其实是整个片子里最HAPPY的一个了,不仅成功的躲开了这四个大神,还老牛吃嫩草,老树开新花的娶了个小娇妻,生了二胎并且借由晚年得子这一神迹,成功的使灵魂得到了升华,估计他得知真相后,也只会耸耸肩一笑了之吧而尹恩的爸爸,因为酒后驾车英年早逝,直接或间接的触发了整件事情,没有他的死就没有尹恩的恋母情结,也就没有给汤姆和李尔的空间,也没有所有这一切。
所以,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影片最后,四人和谐的漂在海面上,在现实也内心面前,他们还是选择了内心世界,两个女人依然延续着对彼此隐喻的爱,这份爱因为有两个永远长不大的男孩的加入变得更加牢固而隐喻
忽略强烈的伦理道德问题,影片时刻存在着一种浓浓温情,一种对感情的自然流露。
两个从小长大的朋友,同时爱上了彼此的儿子,直面这份感情的四个人在海边的小屋是那么自由;只是这样的感情终难持久,两个儿子陆续结婚生子后无论是否自愿了结这样的关系却总也忘不了当初发自内心的爱恋;强忍和背叛,最终揭露的真相,那一刻我觉得伊安做得好,超级希望这两对母子可以就这样回到以前的状态!
男女主角四人两两个性各不相同十分分明,更喜欢罗兹rose&伊安ian那对,短发女主的演技绝对hold住全片。
没有理由的喜欢这部片!
举手投足的优雅 一人给一颗小星星。
莱辛的小说改编的啊我擦。看到这两个女人+这么个畸形的故事,就知道是拼演技了。美人迟暮啊。其实不用故意不遮掩脸上脖颈深深浅浅的细纹,也能深深感受到他们难以启齿的纠葛。佛洛依德来教教我怎么理解吧。海边小屋的风景真是五星啊。
#感想与电影基本无关。 我年纪越大,越痴迷于年轻美好的肉体,这种痴迷反映在我只喜欢比我年纪小或者看上去比我年纪小的男孩子。这种喜欢中掺杂着一丝迷恋,一丝想蹂躏的邪欲。十九岁时候读的道林格雷的画像,直到现在回过头来,才略微领悟到书中巧言妙语下的疯狂与悲凉。和王毒舌是一路人啊。
这电影就是为了表达交换妈妈来干那啥吗?离谱!
萝莉恋大叔,正太恋阿姨。整部影片很美,很克制,充斥着荷尔蒙与理性的对立。两家六口祖孙三代沙滩上玩耍时,我以为理性最终占了上风,但接下来的十分钟剧情斗转星移。有爱就有伤害,陷进去一往而深,想抽离却已不能。
法国人的文艺伦理哏。。
男性视角:妈妈的朋友;女性视角:朋友的儿子。男人们都幼稚的可笑,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得需要女性来兜底,不是上一辈的女性,就是下一辈的女性,还恰好生了两个女儿,爸爸的朋友,朋友的女儿,剧情闭环了,编剧没敢往下写。
并没有多么的重口味,也算不得什么挑战人伦的禁忌之恋,碧海蓝天的倒是看着很舒服,只不过有些神逻辑让人有点难以理解:你搞了我妈,我也要搞你妈;你甩了我妈,你妈也要甩我。
看过预告片,便再没什么惊喜了
It's all your fault。
除了猎奇没别的了
不愧是法国女导演的手笔。远离主流社会的地方总有惊世骇俗的感情,这大概是亲情、友情、爱情的极致混合体了吧。就很好奇,真的有男生会爱上自己的妈妈辈长辈这么长时间吗?剧情三星,一星加给好看的肉体。
尺度大的无法点评!完全逾越了我的伦理鸿沟~~~一句话点评:“我草你妈”“我也草你妈!”友谊,爱情,那俩小女孩要是重蹈覆辙,就太牛掰了,走日本路线的节奏?
心大的澳洲人民
Naomi Watts真是美
两个小哥从海里钻出来的瞬间真耀眼。。
从此他们四个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忍了二十分钟再看不下去了。太扯了!
我是你兄弟,我也是你爸。有点毁三观。
删减版没头没尾 可以叫恋母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