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豪的原型是吴锡豪,现实中的跛豪并不是什么大佬,只是一个小小的毒品分销商而已。
注意,王晶在回归以前是专门给黑社会拍电影的,妥妥的黑社会宣传委员,他拍的东西不仅仅毫无营养政治不正确,而且是用来引诱年轻人加入黑社会的。
以前的香港可不像现在这么法治。
吴锡豪其人:吴锡豪其人说着一口浓重的潮州口音,说话声音音声细气,身形矮小,完全是一个抠门小老板的形象。
当时香港四大毒品分销商甚至都没有吴锡豪的份。
吴锡豪只是四大分销商之外的一个小分销商。
吴锡豪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因为当时港英政府决定严厉打击毒品,需要找人开刀,原先的开刀目标是四大分销商之首肥仔超,然而,就在港警收网前肥仔超就因病去世了,四大分销商其他人跑的跑,找关系的找关系。
无奈之下港警唯有对吴锡豪下手。
吴锡豪落网后,港警为了把自己的战绩吹大,硬是把吴锡豪说成是香港最大的毒品分销商,还把他的毒品数额无限虚报,伪造出了一个庞大的毒品帝国假象,而随着各份港英报纸的不断报道渲染,吴锡豪就糊里糊涂地变成了香港史上最大毒枭,这个毒枭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人们一提起毒品就想起跛豪,还杜撰出很多他和雷洛的段子。
(注:肥仔超这个人在跛豪电影里是必出现的角色,电影里必定是跛豪的死对头。
而现实中肥仔超是香港最大的毒品分销商,也是陈慧敏的老板)而香港真正的毒枭,是大小马、利智和家族、Teddy洪汉义。
大小马:马惜如、马惜珍兄弟,东方日报的创始人。
利智和家族:香港铜锣湾八成的物业都是他们家的,早年垄断香港的鸦片生意。
Teddy洪汉义:14k最财雄势大的大佬,夜场贩毒的创始人。
依旧是香港电影特有的情绪,正邪对立,警察黑帮,美女、贩毒、赌博,黄赌毒三要素缺一不可,本片主要讲了特定时期出现的廉政公署,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于重塑法治和信任的社会至关重要,就像大陆近几年的反贪动作一样,在老百姓中的口碑异常的高,当然背后的阻力和压力可想而知的大,正因为坚持才有希望,而非有希望才去坚持。
(本来是个短评,越写越长成影评了)都说王晶是烂片王,我不否认,他作为导演肯定要负主要领导责任。
但细较真起来,烂也不光是他一人烂,这部剧看来,编剧、剪辑都挺烂的。
再多说句王晶,对于烂片王的称号他泰然处之,还做个一番解释,说当年香港电影行业不景气,他不拍片就有很多相关从业者不能开工没饭吃。
我信他这话,但是,烂片确实多。
另外,近几年香港还这么需要王导拍烂片带动那边电影从业人员就业吗?
(吐槽开始)怎么会有这么尴尬的对白,台词太烂了,国语配音有气无力。
还有那些抓人、调查、黑社会耍狠的场景,看着一点真实氛围感都没有,跟过家家一样。
有场戏着重拿出来说说,叛徒出卖廉政公署导致全部人马被黑帮上百号人围困在破楼里,几个人就一路退一路封门封窗,这是我吃啊。
抄袭丧尸游戏《求生之路2》的剧情吗?
最后古天乐从窗户跳走,反手用柜子抵住了这么多人。
然后难过的看向队友…等他过来,一群残兵才一起走。
我就想问,这么紧张的情况,不赶紧走都还在等什么?
你们在这等着,前面帮你们拖时间的牺牲的人白死?
还有,一个摇摇晃晃的木柜子就挡住这么多人,黑帮都是哪找的一群无脑丧尸?
(边看边打分,从2星到1星)全剧没有谁有高明手段,一群人过家家般就掌权了,任性用权了。
污点证人反水全是靠家人,怕家人受伤害不敢举证,又为了家人做了污点证人,几个污点证人就成事了…无语,无语。
里面还有太多剧情不合理和剧情不连贯的地方不一一赘述了。
建议去看看美剧《毒枭》里缉毒局是怎么一步步扳倒卡利贩毒集团的。
虽然电影篇幅不可能像电视剧那么长篇幅讲那么细致,但这也不是它没铺垫,不讲逻辑,剧情尴尬的理由。
最后,唯一能有点亮点的就是林家栋和郑则仕的演技。
电影《追虎擒龙》(2021)海报“是不是做过警察的,永远都是坏人?
”“我不知道在我有生之年,能否看到一个零贪污的世界。
但是有些事情,不是因为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下去才会有希望。
”“你现在有权有势,当然怎样都行了。
但如果有一天你被人取代的话,你又无权,又受到有权者的欺压,到时你就会很需要法律。
”“小伙子,有理想是好事,但千万不要被有心人利用理想去误导你自己去做些不理想的事。
”“那么就留给社会判断。
”“大家有工开有饭吃,安定繁荣有什么不好?
”“我小时候和我爸从海丰坐船来这里,周围都黑灯瞎火,现在灯火通明。
现在那帮鬼头,挖沙填海,搞得港口都变窄了。
底下,还搞了条海底隧道通车。
以后都没人坐船过海喽,好多事物都要淘汰,我也到点收工。
年轻人有理想是好事,希望你是对的。
”“自从ICAC成立以后,整个游戏规则改变了,这里不再需要我们。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你没有理由不明白。
”
《追虎擒龙》剧照:警廉冲突,ICAC被警察泼红油漆有些台词,一语双关。
《追虎擒龙》原名《金钱帝国II:追虎擒龙》,《追龙》系列之后追虎又擒龙。
据说王晶北上大陆后,只拍1997之前的题材。
1997前的故事改编空间大,且基本不涉及审核问题。
《追虎擒龙》为了过审,也只能在结尾把1970年代香港“四大探长”之首的徐乐(原型吕乐,吴镇宇 饰)抓了,坏人不应该逍遥法外。
作为商业片导演的王胖子,还是精明的。
四大探长:吕乐、颜雄、韩森、蓝刚
编剧、导演、制片人王晶(1955-)推荐指数:3星(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风清不扬”)
之前讲述上世纪七十年代蹩豪一手遮天,独当一面,扰乱公共治安秩序的电影王晶导演已经拍过好几部了,比如《追龙》,本片叙述的依旧是非常陈旧的老故事了。
看得出来王晶导演一直热衷于拍摄香港本土的原汁原味的故事,也一直在独自撑起港片最后的辉煌。
本片的大致情节以及结局是很容易预见的,但相比之前几部有着类似情节的电影,把更多的情节用来讲述正义的一方如何想尽一切办法与黑恶势力进行对抗较量,描述正面形象的镜头更多一些。
全片整体的节奏非常快,一些大型动作场面的视觉效果也非常震撼,整体画面也非常丰富,充满着复古感。
片中每一个人物都被塑造得颇具立体感,几位影帝们的精湛演技和精彩演绎也一直都被观众们津津乐道和叹为观止。
三星/6.8新瓶装旧酒。
最大看点还是这几张常看常新的老脸互相飙戏,最喜欢吴镇宇的雷洛(我还是最喜欢这个化名)和郑则仕的猪油仔,两人的对手戏是我看的最投入的,比《五亿探长雷洛传》的华仔达叔也不逊色,雷洛被捕香烟一抽还辣么帅真的过分了。
梁家辉的真•整容式演技版跛豪也是霸气侧漏,和吕良伟版、甄子丹版相比都不输。
相较之下专业反贪50年的古天乐就脸谱化了一些,林家栋的角色更是太工具人,没什么发挥空间,倒是姜皓文这个小角色更可信一些。
故事还是菜鸟成长+枭雄末路的老模板,ICAC到处神兵天降亮证抓人略潦草了。
养殖场那场动作戏几乎把黑帮处理成丧尸一样,调度非常成熟也很紧张,但某人强行牺牲实在是说不过去(离窗口就隔10米有功夫俩人对眼没功夫跑?
),倒是机场伪长镜头拍得属实扣人心弦,当然也得益于郑则仕的逆天演技+走位,行动线清晰,运镜也到位。
致敬五亿探长2秦沛那句台词也get到了。
王晶还是有点东西,换个角度一样拍的工整流畅,换别的导演一块料拍三四遍早扑街了。
PS:映后问答互动赢了一套《追虎擒龙》明信片,嗨森
故事老、技法老、演员老…通篇老气横秋,让人完全看不到港片的未来,年过五旬的古校长还在扮演义愤填膺的有为青年,如芒在背,看得真疼,心疼…前脚才建立起港片信心的《拆弹专家2》现看来更像是一首挽歌,夕阳之歌!
王晶可能影史上最守旧的电影人,几十年如一日翻炒冷饭,炒个回锅肉能回十来次锅,好不容易拍出一部回光返照的《追龙》,马上流水线产出《追龙2》,这回还来个《追虎擒龙》,你不知道它到底是《金钱帝国》还是《追龙》的续集?
太不思进取了,靠类似烂片续命,能养活香港电影人多久?
刘德华之后靠古天乐,再往后呢,原定扛大旗的谢霆锋都快成综艺咖了,靠大陆市场来消费情怀又能维持多久?
“不是因为看见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看到希望”,这种质量的坚持就是在消耗希望,侵蚀未来…身为看着港片成长的一代,唯有祈祷🙏🏻 默哀
反派刻画得太简单太弱智,做坏事的手段低级到极点,所谓几个杀人灭口全部失败,还把相关人员都赶到了对立面。
搞刑事侦查的警察的完全没有情报工作,对手的信息动向完全没有,反而对手几个刚刚参加工作的知识分子,无论情报工作,攻击能力,都甩龙啊虎的几条街。
导演编剧们,你们能用点心,拍点对得上观众智商的电影吗?
2020年12月,由刘德华主演的港片《拆弹专家2》上映。
该片票房口碑双线飘红,在一路叫好声中,它以13亿票房骄傲退场。
导演王晶对此盛赞不已,他不惜在微-博上爆粗回应:他X的,说港片已死的快闭嘴吧!
而5个月后,王晶本人带着新拍的港片《追虎擒龙》登陆院线,但上映后的反响却极为惨淡。
尽管邀来梁家辉、吴镇宇、古天乐、林家栋四大影帝助阵,但其票房前景很是微妙,上映3天了仅1.2亿昔日高呼着港片不死的王晶,这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港片逐渐式微的现状。
让我们先聊聊这部新片。
《追虎擒龙》讲述的是上世纪70年代,香港廉政公署打击黑警、黑帮整顿社会风气的故事。
在探员陈克(古天乐 饰)、白松安(林家栋 饰)的带领下,他们将目标对准探长徐乐(吴镇宇 饰)、帮派大佬跛豪(梁家辉 饰)为首的势力。
为扫除这层笼罩在香港社会的阴霾,他们与只手遮天的两大枭雄展开隔空斗法。
而为了香港的美好未来,这帮廉贞公署的正义斗士们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
这是部标准港味的警匪片,对于怀着港片情怀的观众有一定吸引力。
再加上四大影帝的参演,这部片子阵容上也充满了十足看点。
但令人意外的是,该片上映后风评却光速下跌,即便是四大影帝也带不动。
怀着困惑的心情走进电影院、看完了这部《追虎擒龙》,小编终于明白这部片子票房低、口碑低的原因。
01看似走情怀,实则炒冷饭
作为老港片时代的经典题材,以探长吕乐、跛豪为原型的港片层出不穷。
历史上的吕乐是香港70年代臭名昭著的四大探长之首。
在警届只手遮天的他与黑道勾结,收取贿赂充当黑道的保护伞。
他因受贿金额巨大而被称作五亿探长,而大毒枭跛豪则是与其同时期的黑道大佬。
正是他们的存在,才有了香港那段黑暗时期。
在70年代跛豪被捕、吕乐潜逃后,香港影坛渐渐出现一些以他们这段经历为背景的作品。
《跛豪》《五亿探长雷洛》等电影先后热映,使得黑道传奇片随之流行。
进入21世纪,王晶则推出讲述廉政公署对抗五亿探长的《金钱帝国》和讲述两大枭雄发迹史的《追龙》。
而今年的《追虎擒龙》同样以这段历史故事为蓝本。
依托于这段港人耳熟能详的历史,王晶安排了不少港味十足的情节满足一些人的港片情怀。
比如多次出现的街头械斗、暴力追杀,这刀刀见血的场景让人梦回老港片里的江湖。
古天乐、林家栋等人被打手们持刀围追的场景也令人印象深刻。
打手们如丧尸般从四面八方涌入,画面观感上冲击性确实很强。
但情怀有是有,新意却基本等于零。
很直观的感受是,影片剧情与王晶12年前的作品《金钱帝国》类似,框架上也颇为类似。
两部电影开头同样讲述五亿探长霍乱香港,呈现了一个混乱的香港社会。
中间同样是大篇幅讲述廉政公署重拳查贪,并在这场黑白较量中面临种种险境。
甚至一些小细节也有些类似。
《金钱帝国》中,黄秋生饰演改邪归正的黑警,他被策反进入廉政公署。
而《追虎擒龙》同样也安排了一个类似的角色,这一次换成姜皓文扮演。
值得一提的是,《追虎擒龙》原定名就是《金钱帝国2》。
从整体剧情来看,《追虎擒龙》则更像是从《追龙1》拿出跛豪和雷洛(原型吕乐),然后把他们放入《金钱帝国》的剧本里再拍一次。
影片中为数不多的新意在于跛豪与徐乐两位大佬间真正翻脸了。
比如跛豪敢当着徐乐的面教训警察,“打狗”不看主人:你们警察了不起啊!
徐乐对此选择了隐忍不发,但随后他跳过跛豪与其他大佬做生意,这一度引发双方马仔血战。
而这也是该片为数不多的剧情新意之处。
但总的来说,该片的剧情套路化痕迹,强行炒冷饭的味道很浓。
02看似四大影帝压阵,实则戏份差距大
影片宣传最大的噱头是四大影帝同场PK,而从海报上来看,也都是这四人并列。
但实际上,他们四人戏份比重并不是“并列”,他们存在着极为明显的戏份差距。
梁家辉在片中扮演黑道大佬跛豪,继《智取威虎山》《追龙2》后,梁家辉再次颠覆形象。
这一次他不惜以口中塞棉花、鼻子做造型等方式贴近跛豪原型,为了艺术的牺牲精神值得敬佩。
但遗憾的是,相比于外界宣传里站在C位,梁家辉在片中戏份并不算多。
他的每次出镜几乎都是与吴镇宇扮演的徐乐一起,甚至中间还有一段时间没有他的戏份。
尽管梁家辉举手投足之间尽展大佬气质,但留给他塑造形象的戏份实在是少。
另一名影帝林家栋作用则趋同于工具人,他的角色形象平淡。
他的每次出场几乎都是跟着古天乐的角色走,作为主角的他的甚至在剧情里还“提前下线”了。
吴镇宇扮演的探长徐乐戏份倒是不少,他将该徐乐笑里藏刀的一面演绎了出来,算是片中较有发挥机会的影帝。
这样数下来,古天乐成了影片唯一男主,但他这次的表现并无亮眼之处,甚至出现了拉胯一面。
最鲜明的一段在于墓地缅怀同事的戏里,墓碑前的古天乐面容僵硬,明显要表达难过的他却露出了扭曲的笑容。
而古天乐的脸僵表演也被评论区网友吐槽不已。
说好的四大影帝PK,由于梁家辉等人戏份的减少,变成了古天乐单一男主。
再加上古仔这次确实表现欠佳,观众们确实产生了不小的落差。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实际上不止四大影帝,曾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的郑则仕也参演了该片,他饰演探长徐乐的下属猪油仔。
面对徐乐对下属看似宽仁实则残忍的对待方式,了解其性格的猪油仔一直谨慎做事。
他一直找借口推开一些惹火上身的差事,通过种种神情、动作,郑则仕很好地展现了人物大智若愚的一面。
这第五位影帝的配角出演,也成了主演阵容之外为数不多的惊喜。
03看似港片复兴,实则仍在没落
让我们将聚焦点放回开头“港片是否死了”的论述。
几个月前的《拆弹专家2》以13亿票房刷新港片在内地院线的纪录,成为华仔生涯又一部代表作。
在这样的数据支持下,人们燃起对港片的信心是合理的。
但一部《拆弹专家2》真的不够...以五一档这部《追虎擒龙》及王晶近年的拍片轨迹来看,这背后反映的仍是港片没落的现状。
首先是剧本无创新,《追虎擒龙》的剧本大体沿袭了12年前《金钱帝国》的剧情,与其说是《金钱帝国2》,不如说是翻拍版。
其次是题材滥用,《追龙1》取得成功后,王晶还在网大平台推出类似题材的《追龙之十亿探长》(评分)。
加上这次的《追虎擒龙》,可谓是追不完的探长,炒不完的冷饭。
再有则是演员的“旧”,《追虎擒龙》中,梁家辉、古天乐、吴镇宇、林家栋四大影帝加起来恐怕有200岁了。
其中还三位参演了几年前的《追龙2》,梁家辉甚至还在17年前的《金钱帝国》里扮演探长徐乐(注:该片里角色名改为徐乐功)。
十年前是他们,十年后还是他们,这揭露了香港演艺圈一个极为尴尬的事实:演员青黄不接
这并不是老一辈占据空间,本质上还在于新一代演员能顶上来的确实不多。
比如梁家辉原本受邀出演徐乐的角色,但他拒绝再次饰演乐哥,而王晶宁愿让他改演跛豪,也不愿意放弃使用老资历演员。
演员的断层问题甚至还包括“晶女郎”。
从90年代光彩照人的邱淑贞,到前几年《追龙》中的“玫瑰”徐冬冬。
尽管这两人在荧幕观感上已有巨大差距,但无论是邱淑贞还是徐冬冬,都至少让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而这次的晶女郎则不忍直视,女演员胡然在片中扮演古天乐的女友,屡次揭露黑警暴行之下遭对方侵犯报复。
她的戏份未必少于梁家辉,但总体上她的戏份却让人记不住,甚至没有网友讨论过这次的晶女郎。
或许是港片日渐式微下的无奈,除了《追虎擒龙》之外,近年来王晶炒冷饭的作品太多了。
在《追龙2》票房惨败之后,王晶依旧头铁地开拍了《追龙3:唐人街》。
曾参演《追龙1》的甄子丹和这次《追虎擒龙》的主演古天乐加入了《追龙3》,还是那批熟悉的老脸,王晶真就冷饭硬炒呗?
这还不止,他甚至拿起了自己27年前压箱底的《倚天屠龙记》,推出新版《倚天》。
只是,这次面对四十岁的林峰版无忌,即便赵敏愿意在大都等他,27年后的影迷们未必想等了...王晶如今的种种炒冷饭行为,也折射出港片的一个无奈:没有新的剧本,没有新的演员,只能停留在对过去的美好回忆里。
综上所述,随着如今观众鉴影口味的提高,这部《追虎擒龙》口碑票房低迷确实不冤。
尽管梁家辉、吴镇宇等影帝表现可圈可点,但在毫无亮点的剧本和导演过度炒冷饭之下,影帝们的演技真的被“糟蹋”了。
而随着该片票房遇冷,“港片式微”的讨论再次摆上台面,即便五大影帝也阻止不了这波恶评。
或许,《追虎擒龙》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这一次,王晶又把港片的尴尬处境给暴露出来了...
青石电影 | 乐乐德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电影《追虎擒龙》又是一部老生常谈的电影。
讲的又是当年坡豪的故事。
这次是以廉政公署的视角。
这些年,港片日渐式微,这部电影找来了几位大牌的演员,但是整体的影片效果还是差强人意的。
港片的衰败,不是演员的问题,而是创新的问题,港片还是太啃老了,看不到前进的方向。
就这部电影来说,这部以廉政公署为视角的讲述当年香港由乱到治的电影,本应该是一部反黑除恶的正能量片,结果呢,看来看去,我就只看到了其中黑帮片的风格。
特别是其中那场查仓库的情节,就像是黑帮之间的火并。
看得人很尬的。
这部电影叫做《追虎擒龙》,去掉中间的两字,就是《追龙》。
看来这部片子是在致敬前几年那部《追龙》,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还活在那部《追龙》的身影里。
说到底,很多的港人还是生活在所谓的“江湖”之中,而不是时代之中。
他们意识不到时代变了。
或者说他们不想去认识到时代变了。
电影的最后,探长说,时代变了,希望年轻人能有理想。
或许这是对整个香港电影和香港人所要说的。
这部电影,我个人评分6分。
相比于无病呻吟还煞有介事的国产商业片,王晶总不会太差(老港片警匪片的传统,真正底层视角,有真正社会现实/苦难)这一部是早期廉政公署(从无到刚成立)对抗追龙里的警商勾结(跛豪/探长),反写了自己的《追龙》,所以叫《追虎擒龙》(看似正能量的反写,但透着都是负能量/现实)
充满塑料感的画面
食之无味,弃之(如果对港片老面孔没兴趣)也不可惜。但等王晶拍了追龙3我还是会追着看的。并且纵观王胖子这几年的作品,只有这种犯罪片或枭雄片是他能稍微捡回一些口碑的类型了,被评5分再怎么说说也比3分好看一些。
单单是古天乐也得给五星呐…哈哈哈Btw …愣是没看出来那是梁家辉(真不是我脸盲😌)
不知道拿了资方多少钱,反正成本肯定不达标,各种敷衍了事,美术置景灯光恨不得把塑料感写在片尾职员表上。老戏骨们拿钱演戏并无怠惰,但配套跟不上,只怪王晶目光短浅坐吃山空。
金钱帝国续曲
一个题材翻来覆去的拍,没意思
真烂,影帝也无法挽救这拉胯的剧情。有些桥段是照抄金钱帝国?
太无聊了,甚至远远不如当年的《金钱帝国》,一部毫无灵魂的电影,聚齐了四个影帝,结果每一个主角都是扁平的,情节写得和过家家一样。以为王晶现在是好一部烂一部,没有想到还是变成了烂一部烂一部,故事顺拐的程度仿佛是《反贪风暴》系列的好兄弟,假得和梁家辉饰演的跛豪的鼻子一样。
一碗精致的蛋炒饭,哪怕炒出了五星级大饭店的水平,还是一碗蛋炒饭,观众已经不爱看香港的那老一套了,但我看得还挺爽的。
感觉比最近看的几部好
感觉一众明星里吴镇宇举手投足气场最厉害。
說實話看很多評論說港片沒落等等不看好的言論,但是這背後的真相有人在意嗎?其他題材被壓制就算新銳導演拍的電影在內地也不能放映,而你們能看到的就只有這些老掉牙的題材,真的好題材你們又看不到,所以不是港片沒落是你們被封閉起來!港片不再是大張旗鼓的警匪槍戰片,反而是多了很多值得細細品味的好電影,正義迴廊、智齒、逐水漂流、手捲煙⋯⋯⋯這些好電影大陸能上映嗎?你們能看到不也是網上盜版嗎?至少香港到現在還能講貪污,看看內地真的能明目張膽的說嗎?
故事情节必然没有什么惊喜的,毕竟这个故事都看过很多遍了。四大影帝同台飚戏,最入戏的是梁家辉,不管是鼓起的腮帮子还是凸起的小肚子,还有走路的神态,真是演出了跛豪的形神,尽管戏不多。古天乐总归还是欠些什么。整体来说,在演员方面已经无懈可击,算得上难得看到的香港大片的风采了,没想到,这些居然都是王晶带来的。总结一下就是,要想看什么精彩故事,难免会觉得老旧无趣,但要是作为一个港片爱好者还是值得一看的。
为什么要花钱花时间去看一部政宣广告
那个时期真的很残忍,拿人不当人,这种同胞相残,要比它国入侵还要残忍,还要让人恶心,如果任由贪污腐败,黑社会横行,中国就不可能发展了,早晚会覆灭
不知道为什么评分低
王晶这几年拍的最成功的电影就是追龙,其他时间都在重复追龙。。。这个名字也是绝了。
故事拍摄和当时时代背景一样乱,还是《追龙》好看
廉政公署在一個無法治無公義的時期承擔了除暴安良維護社會理想的功能,對戰場景意外地激烈。畢竟是合拍片,大概只是該怎麼拍怎麼拍,但是很多場景比如法律系男主角在校友會上質問警長為何放走前夜街頭混亂的滋事者全員,還是忍不住認為這其中有些metaphor。「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