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从海底出击》同类型的题材,不过视角不同。
《从海底出击》里,德国人想说的是:即使你有了具备了成功的所有条件但你所在的队伍错了那也没用;《U571》里美国人说的是:不论敌人多么强大,我也能将你打扮,典型的美国英雄主义。
所以《从海底出击》是没有强调单个的个人命运的,而这在《U571》里是一条主线。
最后的结局也可以拿来比较:《从海底出击》最后以被历尽坎坷最终回港却被盟军飞机轻易就炸沉收场,而《U571》的结尾确是虽然潜艇早沉了,但在被太阳照得金灿灿的海面上仍有飞机来救你。
虽然《U571》被第十放映室评为与《从海底出击》同样的重量级潜艇战影片,但《从海底出击》明显更有深度。
本人很少看战争片,因为怕看到血腥场面。
这部电影虽然没有血腥,但少见的海上战争场面,尤其S-33被敌潜击中的惊心动魄的画面把我震住了。
33号舰的所有军士站在安全的角度看着一众小分队冒着生命危险假扮德军去对方潜艇执行任务,但仅在一霎那间,生死颠倒,母舰被击中,所有人还没有反映过来就看着这么一艘舰艇在熊熊火焰中沉入海底,在舰上的所有军士全部遇难,而相对侥幸存活的却是早已有战死准备的还没来得及撤退到舰上的小分队的人。
且不论侥幸存活的人之后的命运如何,单就这一福祸转换之间,令人唏嘘!
另外觉得这部电影拍得比较真实的一点是,士兵们面对危险时表现出来的紧张畏缩,包括泰勒最初时的紧张无措,比如他们在登上571潜艇时疯狂扫射的情景。
个人觉得这才是战争时每个人的正常表现,也许我们国家对于集体主义宣传得久了,正统电影里表现得大多是临危不惧,英勇无畏,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等等等等。
但即便再英勇无畏,没有人会不存在一点点怕死的心,只要你还是人!
但我们国家最擅于把人变成神,你哪怕有一点点退缩,有一点点畏缩,你便是不合体统,你便是犯了罪!
今天有基恩士的宣讲会,可是自己没有去。
一是没有正装,二是销售工程师,说到底,自己不是很想去做销售,要每天面对各种客户去推销,我自认自己做不来。
下午待在宿舍看了一部电影,最近都比较有空,可能会经常看电影了。
这部电影叫《U-571》,是逛豆瓣的时候无意间发现的,反正自己也喜欢战争片,那就下载来看了。
战争片看过不少,有讲一场战役的,有讲一个部队的,也有像《狂战》那种讲坦克的。
而这部U-571是讲潜艇的,我不是一个军事迷,对这些军事装备不了解,可是我却十分喜欢回看历史中这些武器进程的发展。
片子的大意是二战期间,德军的U型潜艇给盟军带来了很大的威胁,美国情报了解到一艘德国U型潜艇在海上受损,等待救援,于是想出冒充救援潜艇去获取电报机的办法,后面却又与碰面的德军相斗的这么一个故事。
其实,整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觉是,满屏的男性荷尔蒙气息,因为整部电影下来,就没有几个女生出现过,加起来女生出境时间可能还不到1分钟。
因为是潜艇,大部分时间都在水下,电影也着重制造在水下战争的氛围感,而这种氛围感最强烈的感受便是恰到好处的配乐,摩斯密码的滴答声,深水炸弹的爆炸声,潜艇内部的各种水流声,器件破损发出的声音,船长指挥的发令声……看豆瓣,噢,原来这部片子拿了73届奥斯卡的最佳音效剪辑,那也不足以为奇了。
故事一开始讲了副船长泰勒苦于船长的阻力,没能当上一个船长,但是在后面的战争中,他却成长为一名合格船长的这么一个过程。
是啊,船长的那番话确实很有道理,当你是一名副船长的时候,可能和各名船员都十分熟络,关系也很好,可是当你在面临抉择的时候,就不能夹带丝毫的个人感情。
一个船长,他要做出正确的抉择,不能带一丝犹豫,因为错误的决定,可能会导致整船人员的死亡。
男主的表演也十分到位,在危急关头,刚开始面对船员的发问,无主地回答“I don’t know”,到后来果断指挥,带领大家完成任务,关键是还很帅。
我也因此认识一位优秀演员,马修麦康纳,原来之前看的《华尔街之狼》里面拍嘴唱歌的那位就是他。
不多说了,战争是残酷的,最后的镜头是一行人坐在皮筏艇上看着潜艇沉入海中,二战中这样的镜头会少吗?
珍惜当下的和平,做个努力的人。
---2018.09.12
what about their lives?。。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sacrifice his life? Or what about some of the younger enlisted men? A lot of those guys look up to you like a big brother, you willing to lay their lives on the line? You hesitate, but as a captain, you can't. You have to act. If you don't, you put the entire crew at risk. Now that's a job. It is not a science. You have to be able to make hard decision based on the imperfect information. Asking men to carry out orders that may result in their deaths. And if you are wrong, you suffer the consequences. without pause, without reflection.
典型的美国英雄套路,看起来有些老套了,但是潜艇类的影片确实不多,拍出来看起来挺好的一个失意的潜艇副艇长,跟全艇执行抢夺德军电报密码的任务。
中途受到袭击潜艇被摧毁艇长牺牲,副艇长带领特战队在缴获的德军潜艇里与敌人周旋,最终胜利。
就是看的时候可能热血沸腾,也很被副艇长的魅力吸引,但是太典型了,就像美国好莱坞流水线生产的英雄一样,跟复联、DC没有区别,也没有什么意义……不会看第二遍了
这种经典的老电影还是很打动我的,最后时刻挽回局势的经典格式,还是看的那么心跳.深海外部环境,封闭的艇内空间,外部的高压力同样传递给人内心的高压力,潜艇这种向刺客一样绝杀的角色.很过瘾呢.不过我比较独特的感受在与,不管是德军还是美军,当面对生命的选择时,都勇敢的选择的拼命完成使命,每一个战死的士兵,都同样让我的内心感到了不安?当战争已成为一种选择,我们几乎就没有了自己的选择.那些死去的兄弟没有放弃,那些活着的人也没有放弃.
1.德国驱逐舰不可能在大西洋出现,大部分的德国舰队不敢冒险巡航到那么西的海域,只有少数的例外,但是只是旗舰。
2.德国潜艇不可能近距离遭遇驱逐舰后还能生还,尽管影片中指出距离太近,导致舰炮打不到潜艇,但驱逐舰上的机关枪仍能将其击沉。
3.电影里驱逐舰至少向571号投了80颗深水炸弹,但实际上德国军舰从不携带超过30颗以上的深水炸弹。
4.U-571几乎没有可能击沉德国的补给潜艇,历史上潜艇击沉潜艇的情况只出现过一次,还是由英国潜艇在1945年创造的,当时击沉了德军的U-864,因为德军的声纳系统远没有英国的先进。
5.最大的纰漏是,德国补给潜艇根本没有鱼雷发射系统,怎么能击沉S33号呢?
6.影片中出现的德国海军巡查机型号,在二战时根本没有装备在德国驱逐舰上。
总之一句话,导演为了制造剧情紧张,吸引眼球,想怎么编就怎么编。
德国驱逐舰航程短,还紧缺,用来给主力舰护航尚且捉襟见肘,怎么会目的不明地跑到大西洋中间去?
反潜?
德国又没有远洋运输线,主力舰都难以进入大西洋,反什么潜?
而且没有编队,就它一艘?
除了速度快,要火力没火力要防护没防护的辅助舰只,它能干嘛?
它怎么进得去大西洋?
主力舰如俾斯麦如沙恩霍斯特姊妹舰尚且要在假情报掩护下选天气不好英国人难以出动侦察机的日子偷偷摸摸地溜进大西洋,一艘皮薄馅不大的驱逐舰,它怎么能突破英国的封锁进入大西洋?
它在哪里补给?
就算是当时比较先进的1936型,巡航速度下的航程也只有5000+海里,不在后面拖一串油桶它咋返程?
大概这艘倒霉的驱逐舰是被空投到大西洋的吧。
另外,潜艇凭借甲板炮一炮解决驱逐舰的天线不是不可能,但驱逐舰n炮打不中潜艇就太扯了,驱逐舰配有测距仪,舰炮射击精度大大高于潜艇的甲板炮。
后来潜艇拉近距离让驱逐舰舰炮无法射击,这一点也说不通,驱逐舰的干舷高度比大型舰艇低得多,副炮和速射炮就算不能调整到很大的俯角,对于近距离水面目标也是具有足够杀伤力的,而且还是速度这么慢的潜艇。
再退一万步说,就算潜艇运气足够好,没被击中,在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下浮起来了,只要驱逐舰舰长脑子没有进水,是绝不会跟在后面追的,德国最快的潜艇水面速度也不超过20节,按照电影的设定还失去了一半的动力,1936型驱逐舰轻轻松松就能跑到35节以上,所以驱逐舰是绝对不会跟在有鱼雷发射管的潜艇屁股后面,而是会绕到侧面保持一定的距离攻击潜艇,驱逐舰的127mm主炮射程在17公里左右,5000米以内基本上很难失的,而这个距离上,只有一枚鱼雷基本上是无法产生有效杀伤的,以驱逐舰的机动性可以轻松避开。
而且!
驱逐舰也是有鱼雷发射管的!
罗里吧嗦写了一大堆,就是很怨念最后这个莫名其妙出现又莫名其妙被击沉的驱逐舰…
虽然是老电影,有的时候重温一下,又能获得很多愉悦,U-571很多经典的镜头让人记忆犹新,尤其是用鱼雷发射垃圾,吸引敌人的关注,还有兔子为了关闭止漏阀,牺牲自己等等,虽然不少战斗场面的逻辑不太合理,很多故事也不是历史上出现过的。
但是战斗的画面还是不错的!
整部电影都给人一种疲于奔命的感觉,节奏感非常强,再高节奏同时偶尔安静下来听声呐,一张一弛,观众的心情被情节完全带动,同时还需要反击敌人,每一次的侥幸逃脱都是上天的恩赐,最后能带着密码机逃出潜艇,即是他们坚持不懈,勇于求生的信念,同时也是副舰长的聪明才智。
置死地而后生。
虽然不太符合历史,不过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拍的不错!
给它推荐是因为个人兴趣,大西洋战役是很有趣的,但是关注的人很少,非常少。
从军迷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问题还是蛮多的。
比如被炸成那样的潜艇不可能潜那么深,驱逐舰没那么容易受骗,潜艇随海流不会前进那么快,至于在那种大风雨中要发现不对劲、并在完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用鱼雷击中一艘潜艇更是不可能。
不过这是美国片……所以,不妨宽容。
情节一般,典型的美国动作片,英雄在几乎绝望的时候发现破绽,绝地反击,干掉坏蛋。
但看看两个人的决斗变成两艘船的决斗,这种新形式还是值得一看的。
拍得很精致,但本质上还是手撕鬼子。一部抗德神剧被吹到7.8分有点过了。
作为船长,即使你不知道,也不能说你不知道,知道了吗?
前二十分钟找不到主角是谁,之后渐入佳境。
真实事件改编改到妈都不认得
战争中的成长就是学会变得冷酷无情么?蛮精彩的两小时,还要多谢自己不懂军事巡洋舰潜艇补给艇/回过味来,还是得为大美的观念输出扣一星
拍的有点儿太假了,剧情前后呼应太明显了NC又傻又坏,米国人善良勇敢,看的我难受。
极其不赖的片子,多少普及些潜艇知识。这类题材的片子还未曾看过,第一次新鲜感实在。无论美国佬还是德国纳粹,都十分地道
确实很经典的一部潜艇片,错进错出,动力十足。表演和人物刻画相对表面,不过制服马修确实很帅。
都是男人的戏码
看起来还是很紧张很刺激的,不合理的剧情并未影响观感,但直接导致了该片只能称为好看,而非经典。马修麦康纳当年真帅啊
I hate this film and all connected with it. Why must Americans take (false) credit for British achievements? Are they really so insecure?
基本都是关于男人的成长,这是最迷人的,把主角扔到最广阔的空间或是如潜艇一般最幽闭的地方,他的成长是最迅速最撕心裂肺也是最易引起共鸣的。关于学校里发生的过家家电影充其量让主角「懂事儿」,而这种片看的就是一个愣头青如何变成爷们儿的,五星。
[大学] 潜艇海战 博弈更重要
不以成敗論英雄,意志與決心真的很重要.
很感人,,但我还是不大喜欢这样的风格
因为有《从海底出击》在前,再看这部就很容易出戏。一直在仔细观察马修的脸,因为跟俱乐部的形象反差太大了,分明不是一个人!——影帝实至名归。
我在电影院 看过的第一部大片!
好难看啊,编的太不讲道理了,煽情这块也不如grey hound,倒是麦康纳怎么怎么战胜脱发的?在这个里面两边额头都快掉没了后来竟然还能留长发
典型的一波三折最终死里逃生式的灾难战争电影~
封闭空间,紧张气氛不够,音效视觉方面不是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