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

亮剑,Drawing Sword

主演:李幼斌,何政军,张光北,童蕾,孙俪,战卫华,陆彭,张桐,由力,王全有,张笑君,梁林琳,杨联春,车晓彤,陈艺戈,江水,宗利群,张伟,陈旺林,袁满,张国荣,董祁明,王炎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5

《亮剑》剧照

亮剑 剧照 NO.1亮剑 剧照 NO.2亮剑 剧照 NO.3亮剑 剧照 NO.4亮剑 剧照 NO.5亮剑 剧照 NO.6亮剑 剧照 NO.13亮剑 剧照 NO.14亮剑 剧照 NO.15亮剑 剧照 NO.16亮剑 剧照 NO.17亮剑 剧照 NO.18亮剑 剧照 NO.19亮剑 剧照 NO.20

《亮剑》剧情介绍

亮剑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29师386旅独立团的团长李云龙(李幼斌 饰)是个敢想敢干,不按规矩办事的愣头青,他脾气火爆,性格直爽,在他的带领下,整个独立团也呈现出敢于拼杀的不要命劲头。在他面前,不可一世的坂田连队、山崎大队、山本部队接连败下阵来,李云龙名声大噪,却也因屡次犯规而遭贬斥。抗日战争时期,他与国军358团团长楚云飞(张光北 饰)惺惺相惜,却又不得不在徐蚌会战时一较高下,最终二人皆负重伤。养病期间,李云龙喜欢上善良可人的护士田雨(童蕾 饰),两个革命战友从此走到一起。在随后几十年的日子里,这对夫妻以及他们的亲人、战友共同经历着这个国家的沧桑巨变…… 本片根据都梁的同名小说《亮剑》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你知道夜晚在无爱之森呐喊灰影人花飞尽、归不归龙拳小子2混世魔王樊瑞爆音少女!!唇唇欲动孩子不坏疯狂金车渡江!渡江!白夜侠逍遥医生梅花红桃小迪克西大唐诗圣性感野兽幸福生活万年长看她轻轻的飞起麻木不仁第三季最好的时代采访舞者惊世巨鳄暗夜鬼抓床中国造纯纯的小时光伯尼九重紫BIG请成为我的家人

《亮剑》长篇影评

 1 ) 萨苏:亮剑中的女性角色

亮剑中的女性角色作者:萨苏加入张白鹿这个人物,我以为是这种坚持的另一个表现。

我不喜欢张白鹿这个人,大多数观众似乎也是,可是张白鹿出现在《亮剑》中的意义,我以为绝不是表演一场二女争夫那样简单。

看来还要写一个尾巴了,说说赵刚冯楠,田雨,还有张白鹿。

既然是补,就和《亮剑》本身的中心意义有些脱节,只想谈谈这部作品中的爱情。

影片中赵刚和冯楠的对话带有一丝超越现实的意味,我们应该感谢编导完整地保留了作者写下的这段对话 – 因为这里面暗示着两个人未来的命运。

看得出来,冯楠和田墨轩一样,对共产党有着自己的担心,他们都是革命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

但应该说两个人是有所不同的。

田墨轩的思想更加锋锐。

田墨轩或者他的朋友从来没有把自己和执政者放在一个群体中。

看到田墨轩,我想起东吴的张昭。

孙权一句“子布诸人各顾妻子”让张昭一千年翻不了身,但在魏使面前仗剑国门的,也是张昭,在孙权面前闭门不纳的,也是张昭。

仅仅把张昭视为投降派未免太过简单。

他们的抵触和不满代表着自己对一切统治者的蔑视。

他们的人格和统治者是平等的,并不以参与国事为荣耀和感激。

田墨轩们难免食古不化,在现实的政治面前无论胡子多长依旧幼稚。

在一个太平岁月中,或许还有他们存在的空间,而在一个矛盾尖锐的时代,他们注定走进历史的阴影。

原著中田墨轩在兴凯湖农场中的表现,展示的就是这种精神在末路中的光芒。

田墨轩用自己最后的一点食物救了老K,然而根本不会平等看他。

我们可以说田墨轩从思想上对人不平等,这是他的局限。

然而,田墨轩就是田墨轩,他认定了的事情,你无法改变他田墨轩根本不屑改造。

他的死,死于一种殉道的精神,这只不过是多少代殉道者们故事的一个轮回,而不在乎对象是谁。

宁可肉体消亡,也不放弃精神的独立。

你可以说他冥顽,却不得不承认他的坚定。

田墨轩和布鲁诺不一样,但又有一样的地方 – 这在于他们都是孤独的斗士,都绝不向自己不接受的东西低头。

在你坚持的时候,谁知道后世怎样看你?

田墨轩的不屑,不屑得有资格。

冯楠和田墨轩不同。

田墨轩虽然接受了李云龙这个女婿,但从不把李视为和自己同一个圈子的一员,那不过是对女儿的投降。

冯楠对赵刚的欣赏,意味着她要走进赵刚的世界了。

赵刚和冯楠的爱情开始得极为浪漫,是那种阴阳两极的相吸,奇异中又透着合理。

赵刚和冯楠的相互吸引不是外在的内容。

书中对冯楠的描述,显示冯不是美女,她的吸引力在于气质而不是相貌。

同样,赵刚对冯楠的吸引,也在那种书生与杀伐共同形成的精神境界。

所以她有那样一段和赵刚的对话:赵刚,我见过你。

冯楠肯定地说,眼睛在凝视着赵刚。

冯楠,我也是。

我正在想,是什么地方……赵刚静静地望着她,做沉思状。

你不用想了,那会白白耽误时间的。

爱因斯坦说过时空也能多维存在,我想,咱们可能在另一个时空里见过,或是……梦中?

冯楠的声音幽幽的,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有可能。

赵刚赞同道,佛教认为人有六轮之回,人死后过奈何桥时被灌了迷魂汤,把前世忘得精光,但也有个别被漏过的,这种人能清楚地记得前世,有可能咱们前世见过,又凑巧都躲过了迷魂汤。

冯楠笑了,笑得很灿烂。

赵刚也笑了,笑得很温和。

影片中,这一段表现了原作的精彩。

随后,冯楠问了两个奇怪的问题 –第一个,“一个青年学生投身革命二十年,出生入死,百战沙场。

从此,世界上少了一个渊博的学者,多了一个杀戮无数的将军,请问,你在追求什么?

为了什么?

”,第二个, “有一天,自由和尊严受到伤害,受到挑战,而你又无力改变现状,那时你会面临着一种选择,你将选择什么呢?

反抗或死亡,有时,死亡也是一种反抗。

”进入恋爱中的两个人,究竟为什么谈起了这样现实甚至有些残酷的问题呢?

这第一个问题,我的理解,是冯楠对赵刚的最后探寻,赵刚的回答是“我追求一种完善的、合理的、充满人性的社会制度,为了自由和尊严。

”此言一出,我想冯楠对赵刚最后的一丝疑虑也已经消失。

从这段话她明白,赵刚的路,是一个理性选择而不是盲目尊崇的结果。

黄埔军校门前,曾有这样一副对联 – “升官发财请往别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其实,无论哪个党派,都有人怀着同样的理想,他们信仰某个主义,是因为相信这个主义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理想。

孙中山如是,赵刚也如是。

这是冯楠和赵刚可以共鸣的地方。

冯楠大约也有过疑虑,假如赵刚仅仅是某个主义的狂热信奉者,她还能够让自己爱上这个人么?

我的看法,冯楠的性格象是凌霄花,她在感情上更愿把赵刚视作橡树,所以她很希望这棵橡树能够让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

第二个问题,有人认为冯楠具备了未卜先知的能力。

其实这未免夸大。

我想,这是冯楠对于自己未来命运的一个预测。

字里行间,我可以看出的,是两个字 – “党人”。

自古,“党人”有好下场的极少,而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历史上正是若干“党人”终生困扰的问题。

比如苏轼,他是“旧党”,但始终无法从良心上去否定“新党”的一切。

而赵刚正是一个“党人”。

一个新的政权建立了,建立它的人从历史上看,无一没有面临抉择的关头,即使一次选择可能侥幸过关,也肯定有第二次等待。

赵刚他们不可能例外。

于是,冯楠问他:“你将选择什么呢?

”赵刚的回答分成了两个部分,对付出代价的了然,和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心,如果没有前半部分,那就不是赵刚了,如果没有后半部分,赵刚就没有选择过自己信奉的那个主义。

此言一出,冯楠心中,对自己的命运当已经了然 – 她此生会是一个十二月党人的妻子。

电视剧中的这段对话,总要结合书中赵刚冯楠的最后时刻,才能看出那悲剧的宿命。

小说中是这样写的:冯楠露出凄楚的笑容道:“性格即命运。

我没有能力改变你,惟一能做到的是,始终伴陪你直至死亡。

”赵刚痛苦地流下眼泪:“你这样做毫无意义,这是有意让我的良心负债,为什么不给我一些自由的空间?

给我一些选择的权力?

”“赵刚,你知道俄国的十二月党人吗?

”“当然知道,那也是一群充满理想主义的革命者。

”“我在想俄国的十二月党人,在想他们的妻子,那可真是一群高贵的女性。

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被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们的妻子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和丈夫断绝关系,继续留在彼得当贵族。

要么被剥夺贵族身份,伴陪他们的丈夫去西伯利亚服苦役。

这些高贵的、柔弱的女性表现出极大的勇气,毅然选择了后者。

陀思妥也夫斯基都感动得流泪了,他说:她们抛弃了一切贵族身份、财富、社交和家人,为了崇高的道德义举,为了争取自由而牲了一切。

无辜的她们在漫长的二十五年里,经受了她们‘罪犯丈夫’所经受的一切……你看,一百多年过去了,在人们心中,那些英勇的十二月党人反而不如他们妻子的历史形象完美。

十二月党人的妻子,成了一个群体,成了一种英雄主义的象征,历史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些伟大的女性。

你知道,这个世界上假如没有了你,我活着便没有任何意义,思想的孤独和对你的怀念同样也会杀死我,还记得吗?

当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什么叫一见钟情。

那时我就想,感谢上苍,这个男人是上苍恩赐于我的。

”。。。

他拍拍冯楠的后背,轻轻说道:“喂:十二月党人该上路了,黎明可是上路的好时候。

”冯楠此时已泪飞如雨,她猛地抱住赵刚痛哭道:“赵刚啊,我害怕,这是我的一块心病,我只怕当咱们的肉体消失后,灵魂也会飘散,没有了你,我太孤独了。

”赵刚微笑道:“你放心,我会紧紧地抓住你,想跑都跑不掉。

”冯楠擦去眼泪,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真的?

你可要说话算数,让我放心。

”她轻轻扶起赵刚说:“走好,我亲爱的十二月党人,咱们就要去风雪茫茫的西伯利亚了……冯楠,最终是水的女儿,赋予水刚烈的气质,是水的女儿的杰作。

然而,水就是水,至刚之水,亦无奈温柔。

田雨又和冯楠不同,电视剧我以为没有充分表现出田雨的气质。

表面上看,无论相貌还是脾气,田雨更应该象水。

然而,田雨的内心世界,却显示出火的绚烂。

小说对她性格的刻画我以为更接近于其父亲田墨轩。

田雨不是很理性的人,她外在的温柔和内心的坚强浑然一体。

那种固执,不识时务和无所畏惧,都是田墨轩的遗传。

她最后的入狱和把手腕割成“孩子的嘴”一样的结局,应该说和李云龙的关系并不大,而是她性格的体现。

外柔内刚,田雨所展现的,是典型中国女性的性格特点,只不过她的表现更为强烈而已。

有一种看法认为田雨和李云龙的结合有牵强和强迫的性质。

然而,田雨对爱情的看法,可以证明她对李云龙的感情,更多地是符合自己的爱情观的。

田雨在和她母亲沈丹虹的对话中,曾经这样写过自己的看法:“不错,不趋炎附势。

正直、清高,有学者的儒雅、敏锐的判断力,这些当然很好。

可……怎么说呢?

这些优点太中性了,男人身上可以有,女人身上也可以有。

我喜欢的是,只能是男人身上存在的优点而女人身上不可能存在的,那就是有尊严、有血性、有英雄气概,勇敢顽强的性格,这才算是男人,和这样的男人相处才有安全感,才能显出自己作为女人的阴柔之美。

”一句“我喜欢的是,只能是男人身上存在的优点而女人身上不可能存在的”,会让多少男人羞惭呢?

不过,为男人所欣赏的女性,是不是也正因为具有那种男人不可能具备的优点呢?

可以说,影片中张白鹿那种为了李云龙的痴迷,更符合田雨的性格。

张白鹿,这个形象很难评价。

大多数观众不喜欢这个添加进去的人物。

她的高傲孤芳自赏,她对好友不讲道义的夺爱,她的缺乏道德感,等等,一切的一切,都难以让人欣赏。

同时,从我个人而言,张白鹿的扮相,也不是很能吸引男人的那一种,她的美让人感觉缺乏信任,也缺乏深层的吸引力。

然而,我不认为导演增加一个张白鹿,仅仅是为了表现二女争夫。

看着电视中张白鹿远去的背影,忽然感到一种痛苦。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桀骜不驯,对于爱情与性如此随意的女子,在随后岁月中不可避免的悲惨命运。

任何一场运动中,张白鹿都是最典型的被打击者。

张白鹿与李云龙或者田雨或者赵刚都不一样。

赵刚他们,可以等到天亮,他们是历史剧中的悲剧角色,是我们灵魂的拷问者。

张白鹿不同。

她是难以得到平反的。

她是传统目光中的“破鞋”,是革命中鄙夷的道德沦丧者。

就象同性恋者一样。

我们看不惯,就是打倒的理由么?

看《亮剑》这部片子,曾记得听到张有这样一句台词。

她说:“只有对爱情和自由的追求,无法控制。

”奇怪的是,重新来看的时候,却找不到她是在哪段情节中说出这段台词的了,这段话,神秘地消失了,虽然我看的是同一张牒。

或许因为这句话,让我看张白鹿的背影,增添了许多敬意。

 2 ) 初代神剧了

回头再看,真是妥妥的神剧了,全剧从头到尾充满着屌丝气。

此剧之后的军人塑造都变成了痞气十足的军痞形象。

全剧把李云龙塑造成神话一样的人物。

剿灭日军最精锐的特种部队,打败了其他团都无法打败的日军联队,甚至完成了解放县城的壮举,以一己之力把战区日中攻守位置给扭转了过来,就连彭德怀元帅的性命都是他救的。

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

你说打了这么多仗,在战略、战术上的描写却几乎为零…李打仗每次就硬拼而已,无其他可言。

练兵就是打骂,也搞得好像不走寻常路一样。

就连偷袭也被说成很高深的手段,好像别人都不会一样。

真的一言难尽。

按理这种低幼、粗糙的剧情并不会引起观众的兴趣。

然而作者在人物塑造上的反其道而行,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理,把李塑造成了屌丝中的屌丝。

剧中将李完全塑造成了一个无赖的土吊形象,无组织无纪律,但没他仗不能赢,领导只能被迫启用他,这爽点就来了。

他平时不学无术,就吃吃喝喝,满嘴三字经,作战图都画不利索,他自己都说他就是个编筐的。

他的对手却是楚云飞、常乃亮这种黄埔高材生,可他们就是打不过李。

李随便耍耍无赖就把常给一锅端了?

爽点又来了。

为了再爽点,年轻貌美的知识分子小姑娘主动倒贴他这个邋遢糟老头子。

甚至还加了混血美女要和李搞婚外恋这书中没有的桥段。

爽上加爽了。

其实这剧把握的就是观众屌丝逆袭的爽点。

不学无术照样打败高材生,邋里邋遢的老头子,年轻貌美的女孩倒贴。

所谓的亮剑精神就是你平时不努力,临场时硬着头皮上就能赢了……

 3 ) 亮剑精神

这部电视剧讲的是在战争时代的故事,所谓亮剑,就是一种精神。

  本剧主人公李云龙就勇敢地向楚云飞亮了剑,虽然开始还不如楚云飞的军队,但是却越来越锋利,让对手产生了惧怕随之取得胜利,这种精神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

 《亮剑》的好就在于还原了人们的想象落差,没有虚伪的宏大气魄,剧中最重要一场战的原型“百团大战”被还原成战斗,而不是战役甚至战争。

当然也不像电影那样凌厉,没有特别残酷的战争现场,作为电视剧的叙事普通观众都能接受。

导演用一种既冷又暖的色调渲染全剧,从班长、骑兵连长、团参谋长到旅长、师长、军长乃至司令,一整套的军队监制,用极少数有代表性的人物全部点到。

还有李云龙和田雨的感情,最开始很不做作,李云龙直接问田雨喜欢他不,要是喜欢就在一起,不喜欢他就绝不纠缠田雨,后来他们在一起了,结婚了,婚后也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问题不同的教育,三观的差异,甚至是后来小三的出现,都让他们的岌岌可危。

这部剧之所以让我觉得很喜欢看就是因为在里面有很多现实贴近生活的事情。

《亮剑》是一部战争片,可是又不仅仅局限于是一部战争片。

 4 ) 剧说《亮剑》之魏和尚被杀前后

作为唯一一部被翻拍的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亮剑》也难逃那历史悠久的套路——某一配角说到死之后不久他就真的死了。

魏和尚的死是早有预谋的,从他说出那句“要不哪天俺牺牲了,谁来照顾团长啊”这句话,就已经开始了。

首先是和尚和段鹏因为一段患难的故事,成功的把矛盾转变成惺惺相惜的兄弟之情——和尚说啊,你小子功夫不错,跟俺过招,五十招之内你不会走下风;段鹏说,一百招之内,你我平分秋色,一百招之后,只有天知道;和尚又说,等俺回来,咱哥俩好好聊聊;段鹏说,回来我请你喝酒——这又是个老套路,所有在电视剧里听这句话的人基本上就回不来了,这酒和尚果然没喝上。

如果说这两段话是小套路的话,那么大套路就是——一部电视剧里功能性相似却又合不来的两个配角突然就变得如胶似漆了,那么就该有一个该领便当了。

那么和尚是要去干嘛呢?

送信。

送哪儿去?

师部。

为什么让和尚去?

通讯班的同志都出去了。

先不说一个团部里的通讯兵在闲时会不会都派出去了,即便是好死不死就有这么巧,在一个团部能够送信的人多了去了,即便轮也该是轮到“第二警卫员”段鹏,而不是和尚。

但是导演让和尚去了,导演当然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

因为和尚要牺牲了——导演要角色死,角色不得不死。

但是为什么是和尚呢?

很简单,因为和尚在李云龙的心中分量刚刚好——其实承担这个“死”去的角色还可以是张大彪,但是很显然,一个地位更低的和尚显然更能胜任导演想要凸显的李云龙身上的那一种性格,那么究竟是什么性格呢?

和尚从战俘营里出来被赵刚带进了独立团,然后凭借着在少林寺挑过几年水的功夫在战场上表现优异,就被李云龙用一顿酒从赵刚身边给抢了,从此朝夕相处,日久生情。

这情里有李云龙对和尚的知遇之恩,有和尚对李云龙的救命之恩,还有两个人在工作与生活上的天衣无缝的配合——在聚仙楼一役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这样的感情注定了和尚无法善终。

和尚骑着黑马就出发了,路上顺手干掉了几个鬼子——惹了事,自然就要跑路了,然后和尚就一头扎进了土匪的陷阱。

于是导演的套路又来了——黑云寨的二当家决定在八路军新一团收编前再干几票——经验告诉我们,基本上所有打算再干最后一趟就金盆洗手的人,都将无法称心如意。

一群土匪嘛,加起来才8个人,对于和尚来说,不是什么困难。

但是还是那句话,导演要角色死,角色不得不死,于是神勇无敌的和尚就被二当家的打了黑枪。

大丈夫没有马革裹尸,没有轰轰烈烈地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一个连名字都不入流的土匪手里,实在是导演对魏大勇的不公,和尚死的时候是睁着眼睛的!

但是这又很符合历史的规律,阴沟里翻船的故事还少吗?

杀了也就杀了,偏偏那叫山猫子的二当家匪性不改——他说,把这小子的头砍下来挂到树上,拿他来祭被和尚杀了的几个弟兄——我在这里忍不住要用《让子弹飞》里的那句“何止是愚蠢,简直就是愚蠢”来形容他了。

和尚那八路军的衣服明显在那穿着呢,他会不认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后面李云龙会让他认识,此是后话。

)在他的老大在跟八路军谈收编的时候,他带着人把八路军给杀了,还要砍头示众,只能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猪队友,灭顶之灾也随之而来。

接下来就是李云龙的华丽演出了——摔东西!

喊口号!

李云龙是个粗人,骂人当饭吃的那种糙老爷们,但是整部电视剧里他几乎没有摔过东西,这次他摔了。

他摔碗的时候还瞪着眼睛,口号是“不报此仇,我李云龙誓不为人!

”然后集合部队就要出发,此仇不但要报,而且还得是雷霆万钧不及掩耳之势。

李云龙是恨到了骨髓了,李幼斌在演这个角色真生气的时候最突出的表现就瞪大牛眼,瞪大鼻孔,说话咬牙切齿——就是演义小说里说的那种咬碎钢牙的狠。

他的理由很充分,“杀人抵命,欠债还钱!

”,“就是师长来求情他也不买账!

”“要不是看在老战友的份上,我连你们新二团一起收拾了!

”于是,来劝和的级别更低的孔捷顺理成章地就给关了起来。

孔二愣子一点也不楞,还是头老狐狸——他这样的狡猾也让他在最后得以幸免,而李云龙赵刚之流最后落得自杀身亡的下场。

他当然知道自己拦不住李云龙,他在整部电视剧里说了无数遍“这世上就没有他李云龙不敢干的事”,然后他就带着六七个人就去独立团拦李云龙。

这明显就是做戏啊,但他还是要去拦,这是做给上级看的,也是做给百姓看的。

因为他知道,这事发生之后,上级肯定要问责,如果他没有去拦李云龙,那么他就得负一定的责任,而且他还得让百姓看到他这个团长是尽职尽责的,让新二团的士兵看到他这个团长是一心维护他们的,但是他是真这么想的吗?

当然不是,我甚至觉得他恨不得自己就动手把黑云寨给端了。

第一,和尚被杀之后,他深深地感觉到,这群土匪野性难驯,留着迟早得给他惹事,不如早弄死他们这群败类;第二,和尚被杀等于黑云寨跟独立团结下不解之仇,他们如果继续存在就会成为李云龙和孔捷之间永远的天堑;第三,孔捷对和尚的感情也十分深厚,谁会看到自己好几年的战友兄弟死在一群垃圾手里而无动于衷呢?

这当然不是我无的放矢胡乱猜测,试想作为晋西北赫赫有名的铁三角的孔捷,能被李云龙一扇破窗破门就给关住了?

铁三角的另一位可是直接把辖区里所有的桥梁都给炸了!

如果孔捷真想出去,不就一脚踹过去的事?

然而他只是在那瞎叫唤“开门,给老子把门打开”,其实吧,这扇门,我奶奶都能一脚踹开!

孔捷真是个合格的演员,做戏做全套,他不但喊给独立团的人听,还喊给自己的兵听——完了,不会再有新二团独立大队这个番号了。

但是你听,他顾及的不是黑云寨那些人的生命,而是自己部队的番号:人还没死,他就迫不及待地要宣布我要撤番了!

孔二愣子之心——路人皆知啊!

而且,李云龙说的“你要杀要剐随你便”在事后完全没有得到印证,孔捷一声不吭,说不定暗地里咧着嘴笑呢!

李云龙在黑云寨说要给他们上上课,课文很好懂,就八个字——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完全就是李云龙性格的写照,也正是导演借和尚的死所要表达的李云龙的那种理念。

李云龙的表演实在是精彩极了,我实在喜欢他的那两句台词:“认识这衣服吗?

”——我刚刚是不是告诉过你,李云龙会这么问!

这是巧合吗?

李云龙的意思很明显:杀了我八路军的人,就得血债血偿。

“我让你再认识一样东西。

”——接着李云龙就举起了复仇之刀,每次看到这儿我总要忍不住想到那句歌词“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和尚人是就这么走了,那么回到前文的问题,为什么是和尚?

很简单,因为这是体现主角快意恩仇的性格的需要。

李云龙的这种性格表现巅峰在电视剧里与两个人有关。

准确的说,跟两个人的死有关,一个是他的女人秀芹,一个就是他的兄弟和尚。

这是两种感情,一种爱情,一种友情。

但是这两种感情对于李云龙来说,他的反应都是一样的——有仇就报。

借这两个人的死,导演毕其李云龙的侠骨柔情于两役,那一刀砍下去,李云龙的形象就完全立起来了——他不但是个会为了女人义无反顾的人,更是一个为了兄弟不顾一切的人。

而这样的报仇又体现在两点上,一是时间,刻不容缓——李云龙不记仇,因为他当场就要报;一是难度,不畏艰难——平安县城工事坚固,没有人相信他敢带着一个团就去攻打,但是他这么干了,没有报告上级私自行动,冲冠一怒为红颜;孔捷带着人来拦他,结果他把孔二愣子也给关了起来,而且黑云寨也算是革命武装了,但是他带着大炮就去了,雷霆之怒为手足。

那么事情到这儿就结束了吗?

当然没有,快意恩仇之后是要讲究问责的,那么究竟李云龙会得到怎样的惩罚呢?

这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因为从上级对他的处分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看待这一事件的。

“鉴于李云龙同志的严重错误,总部决定,撤销李云龙同志的独立团团长职务,由赵刚同志代理独立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李云龙同志记大过处分一次,降为独立团一营营长,以观后效,本命令从即日起生效,第十八集团军政治部。

”这就是处分李云龙的全部内容。

李云龙在电视剧一开始被撸了团长职务的时候,旅长大发脾气,甚至破口大骂;李云龙在打完平安县城之后,得了一个功过相抵,但是旅长还是把他叫到身边大肆教育了一番;而这一次只是一纸处分,旅长甚至都没有露脸。

撤销李云龙的团长职务,由赵刚兼任。

记得李云龙去独立团的时候对旅长提过条件,团长政委一人干了,旅长直接骂他“你想得美”,然后在这里赵刚兼任了。

为什么不是其他人来担任,而是让赵刚兼任,谁不知道赵刚是个文职,让他当团长带兵打仗?

李云龙当一营营长,谁不知道独立团是他说了算?

只要他还在独立团一天,别人说话就不好使,上级会不知道?

最后那句“以观后效”就让上级的态度昭然若揭了——这位置迟早还是你李云龙的,但是面上功夫还是得做足了。

于是,我们看到,有新兵蛋子称呼李云龙为“营长”,被段鹏教训了后找赵刚告状结果又被教训了一顿;作为团参谋长的张大彪跟着他回到一营;李云龙给副团长敬礼,副团长立马表示不敢接受;李云龙还饶有兴趣的用团长的名号来逗赵刚……这一切都表明了,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一个处分是什么意思,不过是让李云龙以营长之名行团长之实的“罚酒三杯”而已。

而作为这件事的余震,导演当然不会放过利用这个机会好好渲染在平安县城战役和攻打黑云寨上都缺席以至于受冷落的赵刚与李云龙的感情,那是一段深情的告白——“你老赵说话有不凭良心了,你住院一趟,我李云龙丢了三样东西,老婆被鬼子杀了,生生死死的兄弟被土匪剁了脑袋,再加上你这个昏迷了二十三天的政委,就算是块石头,揣在我李云龙的胸口,也该捂热了不是?

我不是铁打的,我也有心,我也有肝,我也有感情,你说你不在,我跟谁说去?

”李云龙的这段话,就像是对这事件做了最后的总结,李云龙的形象也更加丰满起来。

于是你就清楚了,为了表现出李云龙这种快意恩仇的形象,导演也只好挥泪斩和尚了。

在最后,我想到一句话:“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尽管李云龙不是天子,他所造成的后果也没有如此夸张,但是确实有相似之处。

所幸的是无论他的冲冠一怒为红颜还是雷霆一怒为手足,都是正义之怒,这样的怒大概是会有彗星袭月、白虹贯日、苍鹰击于殿上的正义之兆吧!

 5 ) 《亮剑》深度分析:做人不做李云龙

《亮剑》这部电视剧,毫不夸张地说,我看了足足12遍之多。

这倒不是闲的无聊,也和电视剧演的有多岀色没有关系,只是对李云龙的性格感兴趣,对这样他的性格和人生经历的关系感兴趣。

先问一个瞎猜的问题,李云龙、孔捷、丁伟这三人谁的人生最成功,包括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

想来想去,个人觉得还是孔捷。

原著结局中也似乎给出了答案,李云龙被迫自杀,丁伟因为得罪人而死的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只有孔捷,不仅带领一个军参加了朝鲜 战争,而且大浩劫的时候驻守东北而风雨不动,而且带大了李云龙和赵刚的六个子女。

李云龙是电视剧的主角,作为大别山赤贫农户的后代,这个篾匠参加黄麻 暴 动才改变了本该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人生。

他是旧中国典型农民的代表,从他身上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农民的性格。

作为农民的代表,他没文化,满口脏字,性格直爽,重情义,算得上忠厚,但也市侩,狡黠,占小便宜,瑕疵必报;作为军人,他有骁勇善战,英雄本色,有勇有谋,豪爽,有血性,但他也有粗鲁、独断、刚愎自用的一面;作为朋友,他重朋友,讲义气,敢于牺牲,但他也会为了朋友而不惜得罪任何人,做事不计后果。

这样的一个人,优点和缺陷都很鲜明,通俗地说就是有多少优点就有多少缺点,这样个性鲜明的一个人,在战争他是战争的宠儿,在和平年代和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李云龙这样一个人,有多少人爱他,也会有同样多的人恨他,有多少人支持他也就会有多少人想扳倒他。

战争年代他的优点适应于现实,缺点被暂时的忽视,但和平年代他身上的某些优点会转化称缺点,本身的缺点会无限的放大。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李云龙之所以在战争年代吃的开,那是因为他背后有一个赏识他、包容他的旅长、师长和副总指挥,用旅长的话就是:“这小子能打仗,也能惹事。

”,还记的孔捷的话吧:“你是被师长惯大了,战场抗命,多的罪名呀,换我孔捷都枪毙两次了!

”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建国后旅长病逝,老首长被打倒,李云龙的命运可想而知了。

最悲剧的是连累了老婆陪着去喝孟婆汤,六个孩子(自己两个赵刚四个)在孔捷篱下长大,真是可叹。

同样鲜明的优点和缺点,注定了李云龙的悲情人生。

狗头军师丁伟,热血战将,重情义,豪爽,直率,果断,虽然与李云龙、孔捷相比资历稍浅,但军事才能绝不下于们。

个人认为整个电视剧中,丁伟是最能打仗的,无论是帮李云龙阻击日军增援平安县城,还是帮助李云龙赶走楚云飞在大孤镇守军,乃至毕业论文中分析大纵深防守战略,无不证明了他具有的远大的战略眼光和天才的战术指挥。

但可惜的是,这是一个战争时代的英雄,和平年代处事的庸才。

丁伟的性格使自己倒了霉,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心里有话就非说不可。

他不计个人安危,替老首长讲话,没有一丝一毫的政治智慧好处事手段,最后身死异处,连个埋尸之地都没有。

热血、做事不计后果、没有后战争时代的政治智慧和处事手段,注定了丁伟的悲剧结局。

孔捷的出场是比较悲催的,因为指挥不利,在杨村被山本一木的特工队突袭,败的窝囊,输的丢人。

但这个汉子在李家坡战斗中勇敢杀敌,为自己和弟兄们出了一口恶气。

他不是最能打仗的,但他是最不惹事的;他不是最有血性的,但他是最懂得能屈能伸的。

你可以说他保守,但他最稳重,最扎实,做事也留有余地,会结交各路朋友(楚云飞、谢宝庆),在领导眼中,他不算最出彩的,但他绝对是可以放心的,这也许就是他能带兵去的了朝鲜 战场,而李云龙和丁伟只能在后方的沙盘上图个心理安慰吧。

为人方面,他不像丁伟和李云龙一样什么都敢说,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得罪的人最少。

结局大家也都看到了。

当年的晋西北铁三角只有他能善终,这和孔捷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稳定上升的潜力股,稳重、踏实的性格,这是孔捷能善终的原因。

做人不做李云龙,血性人格最悲情。

劝君做人多思考,只有稳重能善终。

 6 ) 老少皆宜的良心抗战剧

我作为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不是很喜欢看抗战题材的电视剧,。

一个是不能够切身体会,二是现在抗战剧拍的真的太雷了。

什么孤身打死一个小队啊,简直侮辱智商啊,虽然看的时候热血沸腾,但是回过头看真的注水严重了。

亮剑是我看的第一部抗战剧也是看过最多遍的抗战剧,主角必然有光环加身但是看起来有很自然,起码你不会觉得这不符合逻辑,这就很成功了,当时热播的时候家里上到70岁奶奶,下到5岁小孩都在看,可以说国名度很高了。

“开炮,开炮”是在男主李云龙在自己心爱的女人被俘虏后忍痛做的决定,当时看这一段,导演狠狠的赚了我的眼泪,演员到位的演技加上环境的营造,很容易带动大家的情绪了 当然,我对于抗战结束后的剧情持保留意见 总体来讲,这个片子还是很不错的,值得去看一看。

 7 ) 曾经心中的硬汉

当时看真的很喜欢,李幼斌版的李云龙演出了大气和……匪气,额|||不过现在再回头看,有些东西有些观点却与当时的感觉大相径庭了起来,不知道是自己心态的变化,还是这个时代的变迁,一些东西一些信息变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不过在当时的那种环境气氛下,李云龙确实一直是一个剑走偏锋的人,不管是他对实习护士的爱慕,还是对后来未来老丈人的执着,我其实想说的是这样的人其实在真正的人事共处中并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可能编剧想把他刻画成一个对自己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罢,当时看的时候还觉得十分可乐,过后想想,其实又感觉可恨的。

 8 ) 狭路相逢勇者胜,该出剑时就亮剑。

其实这部电视剧也算是弱化了日本军人以及日军当年的战斗力的一部电视剧,但是我很喜欢李云龙和楚云飞这两个身处不同党派的军人。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可以摒弃党派之争,全心全意的抗击日寇。

而在一场又一场的战役中,他们惺惺相惜却又受信仰的阻碍,最终还是没能成为朋友,只能是对手。

还有就是我喜欢“ 狭路相逢勇者胜,该出剑时就亮剑。

”的军人精神。

 9 ) 李云龙田雨结婚时说的典故

李云龙结婚时,田雨说的典故是关于元代赵孟頫和他的妻子管道昇。

赵孟頫是元代的大才子,诗文书画无所不能,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他50岁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想效仿当时的名士纳妾,就向妻子管道昇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管道昇也是一位才女,她回了丈夫一首《我侬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如此深情;深情之处,热烈如火!

拿一块泥土,捏一个你,塑一个我。

把我们两个人,一起打破,用水调和。

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的泥土中有你,你的泥土中有我。

我和你活着的时候同盖一条被子,死了的时候同葬在一个棺材里。

)赵孟頫看了这首词后,立马取消了纳妾的念头,此后传为佳话。

田雨在新婚之夜给李云龙讲这个典故,并写下这首《我侬词》送给他,是希望李云龙能一心一意地爱她、呵护她。

 10 ) 军魂

确实不是太喜欢看战争剧,因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看到的是太多的雷点和不切实际,但就是在吃饭的时候、路过客厅的时候我居然能差不多的把这部戏看完,可以想像一下我父皇母后有多喜欢这剧。

闲暇之余便人网上把这戏看完了。

李幼斌老师把泥腿子出身的军人的痞气演得活灵活现,也把中国军人不畏生死的民族气节演得淋漓尽致,他有军人的英雄气息,也有普通男人的柔情,他表现的不光光是李云龙,更是中国军人的军魂。

《亮剑》短评

如果不再看这一遍 大概还是会打五分的

5分钟前
  • esgrd
  • 还行

要真这么能打还用打8年还要苏军队介入?

9分钟前
  • X望
  • 很差

前半段算是又经济又耐看,后半段也没办法,肿菊才是硬道理。

14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可惜没将后半部展示出来。

17分钟前
  • 烈焰红唇龙
  • 推荐

挺不错的一部抗战剧,狭路相逢勇者胜,几个人物刻画的相当好,厉害

21分钟前
  • 乔治
  • 力荐

跟书一比简直。。。。

25分钟前
  • 葫芦
  • 较差

群演真是太出戏

30分钟前
  • zoos
  • 还行

不分老幼都爱看,有血有肉的英雄。

33分钟前
  • 大袖遮天
  • 还行

经典的抗日剧,狭路相逢勇者胜!真的好看,就是和尚死的太惨了~

36分钟前
  • 不知道叫啥好啊
  • 力荐

钱大叔推荐啊

37分钟前
  • 橙色的萝卜
  • 还行

很可爱的英雄

42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力荐

知道了书里的结局这个剧就不可能五星了。但是,李云龙 老赵 楚云飞他们三个简直是神级cp啊!特别是老李结婚当天自己的老婆被带走了,他只顾一声声地呼唤老赵,从战壕里挖出他,一步步把他背出村。之后楚云飞为了给老李报仇轰炸日本人的车子......这什么神仙cp。

47分钟前
  • 七姐Clau☁dia
  • 推荐

亮剑常看常新鬼子越看越贱

50分钟前
  • 五道口口主
  • 力荐

名字挺俗 把原著改得面目全非 不过 我是俗人 我爱看

52分钟前
  • Jason|鞋匠
  • 还行

补遗。不知道以现在的眼光再看的话还会怎么样,反正我当初每一集都是看得热血沸腾!

57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我看的是删减版吗?没觉得有网上吹的那么好啊。老公说是战争戏,但是打仗真没几集,住院泡妞倒是好多集,然后解放了也没去打抗美援朝,看到两口子的家庭矛盾就弃了,听说还会出现第三者?吓了我狗眼。我以为看错台是家庭伦理剧呢。

59分钟前
  • 滚地板胖达
  • 较差

再看仍然经典啊,名场面太多了

1小时前
  • 北野海德
  • 还行

最好的抗日剧。

1小时前
  • 朝暮雪
  • 推荐

干他一炮

1小时前
  • 纸片制片只骗人
  • 力荐

李云龙就是李云龙,那些自比李云龙的人,一个个都二的不要不要的。

1小时前
  • blb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