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王宝钏不是恋爱脑的一般会谈王宝钏和时代,她符合那个时代对女性的规训,符合平民对打破阶级打破偏见的想象。
说她是恋爱脑的一般会说她和薛平贵的对比。
说她是恋爱脑,其实说的是一个人为爱付出一切,而对方是不会做出对等的事,所以她的爱不值得。
王宝钏吃十八年野菜的时候,薛平贵享受荣华富贵儿女双全,他是不会吃野菜的。
王宝钏宰相之女,与父决裂也要嫁给穷小子,你以为穷小子会待她如千金大小姐,没有,只把她当做老妈子,做最苦最累的活。
七仙女为爱剔仙骨痛不欲生,而董永却不肯上进入仙籍。
如果夫妻两个人贫穷吃一辈子野菜,一起修炼晋升,会有人说女的是恋爱脑吗?
只会说这可能就是她的命,愿意过这样的生活。
说王宝钏不是恋爱脑的,依然是站在整个社会倡导牺牲奉献,这个大饼还是辛苦十八年吃野菜住寒窑,享受十八天皇后生活(就像领导叫年轻人多奉献),劝女性为爱牺牲本该有的事业和兴趣爱好,符合某种伟大的妻子和母亲形象,而男性呢,其实只会觉得这是他应得的,女性不过是老妈子,他该有事业,该玩游戏,该看看世界对生活有无限的思考和对爱情自由的追求。
既得利益者真的会珍视别人的牺牲吗?
无须试探人性。
而且,要明白时代已经变了。
对古代和民国男性的要求是男性养家糊口,养活一大家子人,女性在家操持家务。
今天一般夫妻两人才能维持生活,生育成本本来就高,投入的金钱时间本来就多,遑论事业和衰老的代价,说王宝钏是恋爱脑,是从个人出发,吃不饱穿不暖住在寒窑吃野菜,放弃地位放弃富贵,一切值得吗?
多为自己考虑吧。
好好爱自己,做更好的自己一定会有更值得的人生。
这是奶奶最喜欢看的剧,哎从小被洗脑。
小时候我们都以为薛平贵和王宝钏会一直在一起 可薛平贵去了西凉 只留下王宝钏苦守寒窑 可薛平贵还是选择了代战 成了西凉王 虽然最后他还是封了王 王宝钏成了王后 可 王宝钏的薛平贵早已战死沙场 回来的不过是心怀愧疚的西凉王 终究还是薛平贵负了王宝钏 小时候觉得结局很完美了 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 终于等回了她的薛平贵 可等来的却是西凉王和代战的一声姐姐和他们的两个孩子 现在看来 觉得王宝钏真的很可怜 你说 王宝钏是怎么熬过那没有薛平贵的十八年呢?
最近突发奇想,重温了这部在十年前和我爸在旧彩电上看的剧。
彼时大约13年,我才12岁,小学五年级左右;现在22年,我21岁,马上大三。
以前看时受制于电视,很多没搞明白,前面的几集看的次数不多,可能没看的。
比如薛平贵武功高强首先就因为养父为镖师(彼时我肯定不能理解何为镖师),很长时间我甚至不知道薛平贵会武功。
再就是他能成为皇帝,这在片尾可以看到,但我应该只以为他靠自己努力和才能上位,并不会知道第一集的18年前的情节,不知道他皇子的身份。
再者我在电视上没怎么看过片头,电视播的常常是阉割版、剪辑版的,片头片尾不会完整,我记得在贵州台看的版本片尾有加速,只有几句歌词,画面很快闪过。
这就让片头片尾的大量信息漏掉。
但这也没什么不好,知道太多反而影响观感。
电视台对片头的阉割可能是有意为之,估计人家看了片头都觉得荒谬,什么都给透完了,英文片名竟是Love amongst war,战争中的爱情。
全局主要战争就是出征西凉,不过几集而已,完全算不上主线。
也许是主创觉得战火中的爱情显得有品位,以为这样就能攀附到乱世佳人了,算盘打得很蠢。
萱萱出演时已经四十岁,大部分剧情里是十几二十岁的小姑娘,小时候我对这个人毫无感觉,因为实在不好看,扮相差,还显老。
女角色好看的就金钏、薛琪和代战,葛青极其恶心,演员就挺差,其言行也挺恶心,说话时比比划划,若智一样,看得人崩溃。
小莲也不能看,说话的样子扭扭捏捏,嘴巴不知道怎么长的,根本不适合荧幕。
本剧演员质量差,成本低廉,水平低下,制作也完全不用心。
比如薛琪虽然好看,但演技一言难尽,哭起来和笑似的,难看又假。
宝钏和金钏形象差不多,都比较端庄,演员互换可能都差不多,但是演员不行,起码长得就不行,而且年龄太大。
这里宝钏烧火时一点烟都不做出来,不知道是糊弄谁,这嘴上的灰跟随便抹的一样。
葛青的台词更是傻缺,狗屁不通。
代战不好说,虽然好看,脸型不完美,比较吃装、扮。
这是部很粗浅的剧,受众群体年龄较大,我是12岁左右时看的,当时就已经觉得很低劣了。
本剧有改编原型,所以主创默认观众都知道剧情发展与结果,在片头曲唱出了剧情、片尾动画给出了三位主角的结果(虽然不能解释代战变化后穿的是什么,为什么不是那身漏奶的红袍)。
这样并不可取,上一部改编的剧版还是台湾九十年代的,看戏曲的人彼时不会太多,所以未必有多少人知道整个故事,把所有剧情都抖出来必要性不大,也影响观感。
听了主题曲,看了画面就基本知道全局的大部分主要情节了,不知道这般设计却是为何。
片头制作粗劣,PPT式的动画和艺术插画,low到一种极致。
除此之外,片尾曲用几张图体现主人公的变化,到代战那,我都没看懂是什么意思,不知道这身装扮出自何处,体现什么地位,为什么不直接用最后一集的红袍。
这部剧还有武侠成分。
比如葛青被点穴,被大猫打伤后说运气就疼,还“内伤”云云,让人大跌眼镜。
不知道他们是找不到自己剧的定位,还是觉得杂糅各种元素能博人眼球。
皇帝和薛平贵配音都是夏磊(好像是沈磊),连配音都不换,不知道主创脑子装的啥。
男扮女装的把戏一部剧居然用两次(代战、葛青),不知道怎么想的。
魏豹大白天多次穿着黑袍行歹,黑袍为的是隐藏身份,不是大白天引人注意,这点恐怕不是主创智商所能想通的。
剧中角色过少,全世界都围着相府转,大唐就苏龙、魏虎、刘义三武将。
刘义老将不说,苏、魏经验全无,也能统帅千军打败凉军,所以这里是想体现西凉大胆,实力弱小么。
类似的丽娜作为军师出征是我没想到的,这也是本剧角色有限的体现。
大凉的主要角色只有国王夫妇、丽娜、凌霄和代战,什么事都只能围绕着他们。
宝钏到寒窑说这里人好,但不能解释编剧为什么要让刚到的小莲差点被日(俩乞丐对小莲赞不绝口,直夸美,也够让人无语的)。
乞丐舞从名字到舞步都相当恶心,不是正常人所能想出来的。
以下是几句连续的台词。
毫无逻辑,可这种低级的台词全剧中有好几处,几句话下来,得到一个毫无逻辑的结论,编剧难不成是没睡醒?
实在过粪。
类似的还有银钏和金钏因小莲起冲突,银钏被苏龙打,魏虎出来说打他的女人他要如何如何,苏龙反过来就是“终于说出你的心里话了是吧”。
如果这么说,魏虎就应当说小莲低贱或者一切他老婆最大。
否则,让别人别动自己老婆算什么一直没说的心里话。
这里也是一样的低级台词,台词间存在逻辑问题,或者说没有逻辑。
一些低级的镜头:乔装后就认不出人了,这种情节几次出现。
比如苏龙和魏虎魏豹交手,竟不能直接认出,实在有违常理,正常人完全能凭眼睛的这一大块区域认出熟悉的人。
这个大猫不知是个什么玩意演的什么玩意。
笑得太尬了,傻不愣登的。
葛青被暴打的情节,不知道是出于编剧的什么恶趣味,为什么要让女角色被打飞到吐血,被重击肚子,被掌掴。
这里是为了制造严重冲突,增加看点,让人看得咬牙切齿,可以调动观众的感情,但也未免过度了。
让人有生硬的感觉。
我看的时候也觉得这段很有看点,倒回去复盘了打斗动作。
所以说效果还是有的,但是手段不怎么光彩,还暴露了编剧虐女的恶趣味(也暴露了我自己的)。
图片还看不出,这段的动作是很傻叉的,大猫摇晃着身体,双手举起,动作和个小孩一样,装腔作势的,演员水平极差。
薛平贵成为西凉王,代战宣布,所有朝臣加封三级,加封三级……来到一个小高潮,这段是我最喜欢的,截的图也是最多。
主要是苏龙夫妇和魏豹夫妇的冲突,从小莲被从武家坡抓回相府后被银钏虐待开始。
金钏劝不住,被银钏掀翻在地,然后起身为小莲挡鞭。
苏龙赶到,这时金钏不失有些做作地向丈夫告状,可以理解为刻意制造更大的矛盾,让苏龙更合理介入。
苏龙开始用鞭子吓唬银钏,几次镜头鞭子都落在了桌子上,应该理解为完全没有打中,只是吓唬。
魏虎出头,和大姐夫交手。
魏虎落败后来老夫人介入,带走小莲。
魏虎叫住苏龙表明示弱,苏泷也宣誓自己夫人的地位,挫击银钏夫妇。
这段是本剧一个小高潮,直接引发了诸多矛盾,为此后小莲有老夫人与金钏撑腰顶撞银钏做铺垫,也突出了金钏夫妇的实力与地位。
小时候看这剧,最喜欢的就是苏龙夫妇,首先颜值上说,二人基本都是本剧男女演员的第一,而且都正派,全力支持薛平贵与王宝钏,形象正面,且站到了道义上,一直推动着情节往好的方向发展。
回到本剧的低级设计。
魏虎苏龙刘义18年人穿着以前的铠甲,剧组一点不用心,制作新甲这点钱都抠着,实在没意思。
类似的还有王宝钏,登位皇后,居然身穿18年前彩楼招亲时皇帝所赐的服饰。
首先这种衣服理应只用一次,再者18年后衣服都应当毁坏,不能再穿。
我知道这件戏服的成本应该是不低的,但没必要这么玩弄观众,省成本可以,不如让彩楼招亲的服饰简单点,登后位时再怎么也要有新的服装,拿18年前的理应只用一次的服装糊弄谁呢。
服装问题远不止此,王允全剧就一身衣服(囚服除外),薛平贵从大凉过来衣服都不换,穿着国王的袍子就过去了,恐怕国王和百姓的衣着还是有异的,找件便装出来换上就那么难吗。
说道国王,我还要提一下。
作为一国之君,名字应该是世所皆知的,朝堂的人理应知道,联不联系得到自己熟知的薛平贵不说,王允就理应听过薛平贵之名。
西凉明显是异族,非汉人政权,那么汉人当政,中原人理应皆知并乐道。
何况他还致力唐、凉商业交流,更应当被唐廷熟知。
接下来是几个低级镜头。
薛琪在武家坡石碑附近遇到魏豹后藏起来,既然不让薛琪被直接发现,为何要让他们同框呢,而且薛琪还在魏豹目光理应(数不清多少“理应”了)能看到的地方。
速龙等人向宝钏宣布噩耗,屋内哭声一片,葛大张伟满目春光走到众人面前,拿着酒肉说庆祝。
然后知道事情后酒肉都掉在了地上,实在过于刻意了,镜头设置也是在太低级了,只做分镜头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你还让一群笑的和一群在哭的同框,我真想骂啥币。
虽然是戏剧改编,但毕竟不是戏剧,没必要用这种舞台剧一样的镜头侮辱人。
低级镜头就到这里。
接下来的一组场景我印象也很深刻。
是刘义把御林军关在狭道抵御魏虎大军的一站,御林军寡不敌众,被堵在门上刺死。
小时候觉得很残忍,看了心里都不舒服,所以印象尤其深刻。
这几个镜头和葛青挨打类似,都用虐待、残杀的方式调动观众情感,使人产生深刻印象,无论情绪是否积极,深刻的印象都让影视成功在观众心里留下了长久不忘的感受。
另一方面,满足了一些人喜欢看虐杀的恶趣味,比如美国人韩国人的一些东西做得很血腥残忍(这方面可能是我的刻板印象),这是类似的。
丽娜的经典:殿外偷听,她的许多行动都是由于听到了国王王后的对白后采取的。
偷听这一情节,在她身上演绎了大约4此,两度使用的南扮女装套路在这里都不够看的。
葛大张伟二人腿伤多年,在西凉居然被凌霄几下掰好了。
18年后的故事里,程刚、凌霄、薛平贵反复说自己老了,事实上,薛平贵理应是18+18=36岁,凌霄也应相仿,哪怕古人寿命不及今人,36岁也不应称老,也不应有多少身体的老化。
想体现历史沧桑感,也不应当以损失逻辑合理性为手段。
薛平贵回来后认得出宝钏,对方却认不出自己,完全不合理。
成年人的容貌变化是不大的,出去几岁十几岁的青少年时期和四五十岁之后老化的时期,中间不应当有很大的变化,更不至于让夫妇都认不出来,何况葛青很快就认出薛平贵。
薛平贵洗宝钏的情节也让人不知所云,不知是否是为了还原原著情节。
除此之外,薛平贵在人口中和主题曲中被称“负心汉”也像是和原著的妥协因为他的所为是有逻辑和原因的,不完全算负心汉。
本剧还有个反复使用的套路,省略叙述,一到解释事情,常常切户外景色,或者一个加速镜头,省略叙述,这种叙述的省略,全剧使用了4次左右。
薛浩作为一个大部分剧情里活在回忆中的角色,在回忆中死了不下三次,反复被会议被杀的情形,被刺死的情节反复重复,多少有些可怜。
总之,这部剧成本低廉,制作粗糙,服装重复使用,剧情老套,套路重复使用。
演员水平低,阵容差。
立意不高,看剧就图个爽快,满足的是比较低级的直接感受。
喜欢看这剧的观众文化水平绝对不高。
我看本剧是为怀旧,早已有心理准备。
但当我在评论区看到有人说本剧百看不厌,心里还是会顿生鄙夷。
恶趣味也很多,比如虐待,尤其是虐女。
酒后乱性依然是用滥了的无聊套路,反智反常识。
结局相当俗套,有功的加官进爵,魏虎被处决,王允因为宝川的争取保住小命、银钏讨了一天饭被巡回。
小莲和葛青被封吉祥、如意公主,葛大和张伟被封逍遥和自在王,要多蠢有多蠢。
就是给葛、张安排个什么产业、做个什么官都好,让他们“”逍遥自在”真的很无聊,也不向上,这编剧是什么封建余孽。
说道这几个乞丐,问题相当多。
首先他们过的就不是乞丐的日子,虽然他们乞讨,但还能买东西、卖东西、住稳定房子、自己做饭做菜,甚至种菜。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影视剧怎么会真正地、写实地去描述乞丐,写乞丐生活的原因是为了突出薛平贵最后登基的伟业,他需要从镖师之子被陷害,沦落为乞丐,再成西凉王、当皇帝,一切都是为了著成这个公鸡变凤凰的故事,照例是一种恶趣味,好像毛片里光头、老头和猥琐废柴能艹到小姑娘一样,体现的就是一种落差,或者说身份地位/外貌差的人得志。
为此还一定要贬低主人公到最低的层次,连普通人都比不过,再让其励志逆袭,让民众看得舒服,意淫得满足。
葛大、张伟直接封逍遥自在王,看得人不舒服。
虽然他们确实为薛平贵、王宝钏做出了许多。
但如果直接地封这种名字看上去就很闲、就很混的头衔,太不体面。
而且他们是正面人物,但对他们所为的描写却不太正面:装残卖拐,招摇撞骗算什么人,有手有脚地人薛平贵就能做苦力,为何你们只能讨口。
说白了还是为了薛平贵的沦落服务,要为他提供乞丐的环境,乞丐兄弟也要有人性的温暖,要是好人。
所以就有了这些有手有脚的乞丐兄弟,是乞丐就得祈祷,于是有了这些不像乞丐的乞丐。
都不好说他们不思进取,他们本来是正派人物,实在是设定不够好,没有圆上。
让他们真的残废的话也还行,但是形象差了很多,影视剧,形象很重要。
比如说大部分演员外形都不错,外形固然不能决定一切,但没外形条件,演员的行都入不了。
后期的情节也倒还吸引人,为了尽快看完,我调到了八倍速。
最后两集慢下来,才2.5倍速而已。
没看明白的,还会倒回去。
这个王宝钏和薛平贵的故事要放在以前,可以歌颂女子贞烈,正室妾室其乐融融,男子享齐人之福。
不过王宝钏和薛平贵的故事真心不适合今天这个讲究一夫一妻,讲究女子独立的社会。
薛平贵离开王宝钏的时候,完全没有打听清楚妻子是不是真的改嫁,马上就回那个西凉跟公主成婚,回到大唐还各种愚弄结发妻子,这种戏真的看了让人忍不住吐槽极品渣男。
可怜王宝钏贞洁烈妇怎么也不肯相信老公死了,还没有镜子过了18年的苦日子。
话说王宝钏也是个性转变非常奇怪,人物完全不合理。
前面几集那样独立有主见,完全像个21世纪女性,到了18年之后各种委屈求全,为了老公隐忍小三,甚至感谢三儿,为了爹威胁老公,难道真是18年苦寒窑把她变成了疯子。
或者我们可以说,故事里面的人脱离不了封建社会的局限性,逃脱不了他们的时代。
可是问题是,观众是活在现代的啊。
既然播给现在的观众看,故事怎么也得改得符合现代观众的口味。
社会进步了这么多,居然还在宣扬齐人之福,贞洁烈妇,隐忍求全,宽容小三。
这个故事里面的主角真是没有一个合乎常理的。
这样的剧情陈腐不说,完全就是毁三观,愚弄观众的智商。
如果大陆电视剧在这个水平上面走了,禁止美剧保护国剧只能让国剧在渣渣的水平上越走越远。
到了最后我觉得最纯情的其实是魏豹和薛琪,要不是傻豹子当年杀了薛琪她爹,其实他俩可以有好结局的。
爱上强奸犯,完了我的三观也完全被电视剧毁了。
最后吐槽一下演员:话说宣萱当年在TVB是我多喜欢的女演员啊,怎么来大陆接这样的烂戏。
年纪也确实是大了,颈纹好明显。
当年她和古仔的戏喜欢的不行啊。
还有陈浩民,段誉那个是经典啊,之后那个人龙传说的也是翩翩佳公子。
怎么这些年越来越糟糕,以前那个清澈干净的眼神呢!!
王宝钏咋比她大姐还老呢 整个剧情整的不伦不类的 看着就想吐 我婆婆还看一天了 摆脱那些垃圾导演们 以后别拍这种抱歉的片出来哄弄大家行不行?
真是受不了,明明挺好个故事给演成这样,而且俩主角演的也太牵强了 别的演员演的那么卖力 都被他俩给毁了 恶心 狂吐 垃圾片还源源不断了
一个堂堂相府大小姐喜欢一个平民在当时本就是不允许的不被祝福的,她为此失去所有父母的照顾爱护原本的身份地位和荣华富贵。
不求别的只求一颗真心,原本还以为再苦再累至少平贵真心爱护。
现在看来就是个笑话,放弃了爱她至深虽说方法不对但至少父母祝福夫君爱护至少不用过乞丐的日子,而她真心爱护的夫君只是去打仗,在误会对方死了的时候两人应对方式完全不同。
他违背了誓言娶了他国公主享受荣华富贵,她选择了独自坚守不负誓言。
可笑的是换来的是他的试探他的东西两宫并立,可笑的是对他父亲的“回报”,可笑的是她还必须得接受原配变平妻的结局,因为夫君心已不在她身上,因为她的容颜已老,因为皇权的不可侵犯,所以说我觉得不值得,可笑。
古代流传下来的"才子佳人"的故事里其实好多三观在今天看来简直奇葩的没朋友。
富家千金就仿佛这辈子都没见过男人,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一见钟情,然后各种勇敢追爱,什么矜持保守,什么父母恩情,都不会让她有所挣扎。
而男人呢,一般就是个怂包,但是总会天降大运。
套路可能和现在男性向的网文差不多吧。
但是很多东西本来就是糟粕,你这样取其糟粕,大加演绎地拍出来是几个意思。
老人还爱看,那么长的剧,一次又一次重播,你让我们怎么办。
薛平贵渣得辣眼睛,王宝钏蠢得辣眼睛,一干配角也是各有各的奇葩。
陈世美的恶名人尽皆知,即使不了解具体细节,只要提到他的名字,我们就会联想到负心汉的形象;薛仁贵的名字或许耳熟,但又有几个人知道他的丑恶嘴脸。
最近看了新版《薛平贵与王宝钏》,感触颇多,突然想剖析一下这位本事颇大的负心汉,是什么力量让大家没有冠之以类似陈世美的骂名?
是什么原因让委屈的王宝钏没有地方诉苦?
其实这其中牵扯到好多为人处世之道,不得不让我赞叹,薛平贵是为人处世的高手,高在可以如此解决问题,让其躲过了遗臭万年的命运。
或许这对当下,一个需要掌握处世原则的社会来说,我们需要分析一下这位厚黑高手。
《厚黑学》中提到了很多成功人士,并以其特点来支持厚黑的重要性。
今天我想剖析一下薛平贵,看看他是如何运用厚黑的原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负心汉的道路上,几乎与陈世美相媲美,却又及时分道扬镳。
先送上两字以抒发一下感慨及愤恨之情,“佩服”。
首先要说明一下,历史中的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没有人知道,但就以王宝钏寒窑,这一确实存在的历史景观来看,无风不起浪。
我们暂且以电视剧为根据,肯定两人的故事情节大致为真,因为评定一个人的厚黑能力,我们只要掌握大概的故事即可。
我会引用电视剧中薛平贵的点滴言语来分析其人,或许有人会质疑,怎可以电视剧为依据,那我只能说,或许编剧也是通透之人,他明白薛平贵的本质,无意或有意揭露薛仁贵的真面目。
好了,如果认同以上观点,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厚黑能人薛平贵吧。
薛平贵,乞丐一名,在命运的安排之下,结识了王家三小姐——王宝钏。
或许是命运和王宝钏开了一个玩笑,不知是什么魅力吸引了王宝钏,王宝钏钟情于这位仅有几面之缘的乞丐。
待嫁之际,王宝钏想让薛平贵去彩楼接绣球,注意,这是王三小姐主动提出的。
看看薛平贵当时的反应如何。
薛平贵有些犹豫,心想,“王三小姐知书达理,貌若天仙,如今屈尊降贵让我去接绣球,我怎能拒绝”,想罢,薛回答宝钏说,“王小姐放心,我薛平贵一定不会辜负你”。
根据这个对话,可以看出,如果王宝钏不是王三小姐,如果王宝钏不是貌若天仙,如果王宝钏不是主动提出让薛去接绣球,那么薛真的会去吗,或许没有如果,王宝钏的命运就不会是这样了。
并且这样的开始,已经给薛平贵的负心汉道路开启了一盏指引明灯。
或许王家老爷,也就是王宝钏的爹爹才是明智之人,他预见到了女儿之后的艰辛,于是竭力阻止宝钏嫁给薛平贵,并欲以金钱收买薛,薛很有骨气,没有接收,或许他也预见到了自己的未来,那是多么荣华的一条道路,如今这点小钱算得了什么。
可是这也看出,薛平贵对于娶宝钏的事情貌似没有达到非君不娶的程度,他放弃了,回家了,他感到更多的是自尊心的受辱,而不是失去宝钏的痛苦。
这再次让我疑惑,薛仁贵真的爱王宝钏吗?
仁者见仁吧。
但是宝钏呢,她与父亲三击掌,断绝了父女关系,孤身来到寒窑,与薛平贵成亲了,她是如此的执着与坚持。
或许这才是爱情。
但对比两者对于此事的态度,我只能说从一开始,王宝钏就输了,两者不是对等的感情关系。
这也给当代要谈恋爱的女生一些警戒,在恋爱中比对方付出更多,或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两人成亲不出数日,薛平贵奉旨出征西凉。
抛下娇妻,出征西凉,甚至不惜割袍以阻止宝钏的牵绊,当时我哭了,这是多么勇敢和真诚的汉子,可是后来我知道我错了,我以为这是爱国的表现,但其实是薛平贵对于权力和地位的渴求,因为如果他爱国,他不会在西凉生活18年,并且成为西凉的大王。
相比杨四郎(与金抗战中,被金国公主救起,一直爱慕并企图让其归顺大金,但是杨四郎设法逃出,重返祖国怀抱,这才是爱国的表现,不是吗),薛平贵这怎么会是爱国的表现,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他爱国,但是驱动他为国奋战的力量是潜在内心对于权力和成功的渴望,因此拿当代的话来说,事业对于他来说是最重要的,爱情只是来者不拒罢了。
薛平贵被魏家兄弟陷害之后,被西凉公主所救,一直爱慕薛平贵的玳战公主细心照顾,并有意将其留在身边。
当时的薛平贵或许已经盘算着如何不让自己成为负心汉,或许是不想在中原有所牵绊,因此他向王后(玳战的母后)请辞,要求回家寻求亲人,记住,是亲人,而并没有表明回家寻找妻子或者王宝钏。
也许是命运的捉弄,为了躲避魏虎抢亲,薛平贵的乞丐朋友散布谣言说王宝钏已经改嫁,但这个谣言同样被薛平贵听见了。
电视剧是这样处理这个过程的,历史上究竟如何,我不得而知,只是肯定薛平贵一定给自己找了一个合适并且合情合理的借口,恰如其分地处理了这个过程,让自己顺理成章的避免了负心汉的帽子。
反而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借口,因为他可以告诉自己,“是王宝钏先背叛了自己,改嫁了,我再娶他人也无可厚非”,不得不在此处拍手叫绝啊。
但是我倒想问问薛大贵人了,您为什么对王宝钏这么没有信心,她连大小姐的身份都抛弃了,只为和你这个乞丐成亲,这样一个爱你的人,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改嫁呢,正常的人都不会相信这个谣言吧,这是第一;第二,即便你相信她改嫁了,试问一下,如果你回到家,听说妻子改嫁了,是男人都会找到那个女人,问问清楚,这才是正常的思维。
因此仅从以上两点就可以看出,薛平贵不爱王宝钏,那就谈不上相信与否了,薛平贵根本就是爱慕虚荣之人,见到了比拥有大小姐身份更好的公主身份,他怎么会放过呢,这才可以助他在事业上达到顶峰啊。
我了个神,分析到这,他的厚黑之本已经彰显无遗。
反而这个举动给了一个欺骗天下人的借口。
此时,负心汉的道路已经让他装饰的满路花香,甚至让大家已经忘记了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不得不再次称赞,“高手”!
相比之下,薛平贵的死讯已经公布了,但是王宝钏没有相信,依然坚守着她对薛平贵的承诺,苦守寒窑,这种坚持的力量是什么呢,是她对薛平贵的爱。
她连薛平贵已死的消息都不相信,这种爱的力量足以达到自欺欺人的地步,真的好傻。
但是薛平贵呢,只是听说她改嫁了,就放弃了,所以再次证明,薛平贵早有弃妻的想法,或者说薛平贵根本不爱王宝钏。
两人对于对方的谣言,各持什么态度,怎能让薛平贵这种人逍遥法外,或者说逃脱道德的惩罚。
十八年来,王宝钏照顾着薛平贵的朋友,把红薯和芋头等还比较可口的食物给他们吃,而自己只吃野菜泡水,如此的博爱胸怀,更让人感觉薛平贵的可耻和可笑,如果我可以,我会对宝钏说,“宝钏,别傻了,他不值得”。
十八年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更何况是在那样一个年代,这就代表着女人的一生。
而薛平贵的一生是怎样的,荣华富贵,身份地位,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或者换个角度考虑,他答应去娶宝钏就是因为可以改变乞丐的命运,可是王宝钏却放弃了大小姐的身份,薛平贵怎能忍受继续这样的乞丐生活,于是他选择参军出征,渴求立下战功,改变命运,可是命中注定,他却得到了一个更好的机会,因此,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薛平贵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着改变命运的机会,他是一个为达目的,奋身拼搏的人。
因此,王宝钏,玳战都只是他奋斗路上的推手罢了。
他对于自己的命运早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阴差阳错,乞丐朋友听人说西凉王貌似是一个中原人士,名字叫做薛平贵,这个消息对于苦等薛平贵的乞丐朋友来说是好的,这给了他们希望,他们决定去西凉一探究竟。
从表象上来看,这对薛平贵来说是一个危机,因为朋友的出现会打乱他在西凉的生活,会让大家揭穿他负心汉的身份,可是呢,不得不承认,薛平贵的确是一个危机处理专家,他将危机化为生机,形成了一个为自己摆脱负心汉帽子的决定性机会。
试问当下有几个这样的危机处理专家。
让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将危机化为生机的。
朋友来到西凉,确定了薛平贵的身份。
并且带来了王宝钏的血书,让薛平贵知道王宝钏根本没有改嫁,并且苦守寒窑18年。
其实有时候想想,即使薛平贵不做任何工作,就让所有人知道这件事情又有什么关系,毕竟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他已经是高高在上的西凉王了。
可是王宝钏的血书字字带血,句句带泪,或许真的感动了薛平贵,或许薛平贵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妙,他怎么可以让自己遗臭万年,这就是他与陈世美的区别,将厚黑学熟练运用,反而将危机转为生机。
这也是为什么后人在批判负心汉时会以陈世美为典型,而不是他薛平贵。
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呢,他将错就错,采取了知错能改的方法,他决定回到家乡寻找王宝钏。
正是这一举措,让明明就是负心汉的薛平贵摆脱了负心汉的身份。
再分析一下为什么说这是他的一个举措呢,因为他看到血书之后,知道了王宝钏的事情,他没有告诉玳战,没有告诉他家里还有一个妻子在等待。
看到血书后,薛平贵吐血昏倒,醒来时,玳战及其母后询问昏倒的原因,薛回答到,“是因为最近比较辛劳,同时也是因为朋友过来,有些激动罢了”。
凌霄感觉到了不对,私下和薛平贵谈起此事,薛平贵屏退他人,才道出原因,“王宝钏没改嫁,在寒窑等了我18年”,说罢,便将血书拿给凌霄看,凌霄看后也深深被其真情感动,说,“想不到她这18年过的这么惨”。
薛平贵又说,“是啊,如果我不去找宝钏,我薛平贵岂不成了负心汉”。
对话已经简略,但是从此可以看出两点:第一,薛平贵对宝钏已经没有爱,他回去寻找宝钏不是因为还爱着她,也不是因为宝钏是他的妻子,而是因为薛平贵担心被人耻笑,被人认作是负心汉,因此他才回去;第二,因为宝钏苦守寒窑,生活艰苦,而他们却生活的锦衣玉食。
这种情况让薛平贵感到内疚,也让凌霄觉得宝钏很可怜,因此才支持薛平贵寻找王宝钏,其实这只是一种希望得到心理上安慰的表现与做法。
此时,我们假想,如果在这18年的时间里,王宝钏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着乞丐朋友,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过着不富裕但是比较幸福的日子,那么请问,薛平贵还会回去寻找王宝钏吗?
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样子的王宝钏不会得到他们的同情。
所以说很多的同情因素促使了一件事情的完成,这也就是为什么都说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当然,在那个年代的王宝钏,不可能做出此等事情。
相反,苦等相公的做法是符合时代要求的。
这也就是当下所说的,“女人在家寒窑苦等,男人外面彩旗飘飘”。
男人在推卸责任方面,是有史考证的,王宝钏只是集所有不幸于一身罢了,其实归根到底还是男人和女人的问题。
OK,已经明白为什么薛平贵会选择回家寻找王宝钏了。
那么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呢?
薛平贵偷走了玳战公主的通行令,逃出了西凉。
可悲的男人,你是小白脸吗,你明明是西凉的大王啊,为什么要逃,并且要偷,可悲又可恨的人。
薛平贵衣着华丽见到了王宝钏,王宝钏没有认出薛平贵,薛平贵居然心想,“18年未见,我一眼就认出了宝钏,而宝钏却不认识我了”,话语中仿佛带着些许的失望和责备,去你的,你让人家受了多少苦,居然还有脸说出这样的话。
于是他决定试探王宝钏,假装调戏她,以测试其的坚贞与人品。
宝钏当然吓得逃跑了。
跑回到寒窑,将薛平贵关在门外,薛平贵才道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宝钏,我是平贵啊,你不认得我了吗”。
薛平贵的虚假嘴脸再次显现,你抛弃人家18年,回来了居然还有脸责备宝钏,薛平贵解释了当年的情况,无非就是为自己开罪的那一套,善良的宝钏原谅了他,并且接受了他在外彩旗飘飘的事实。
电视剧中的王宝钏当了皇后,也就是,薛平贵给了她正式的地位,但是有传闻说,历史上的王宝钏见到薛平贵后,18天就死了。
大家可以想想,王宝钏是以怎样的心情接受了皇后的位置,或者她又是带着怎样的遗憾与心情死去的。
如果有机会穿越回去,我真的想问问宝钏,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你,让你如此坚定的等待着。
或许是因为爱情,或许是对承诺的肯定,不管怎样,都只能说明宝钏是一个容易受伤的女人。
她重承诺,守信用,更加对自己的爱情负责。
宝钏,即使是这些力量支撑着你走过了18年,那么当你知道了薛平贵未死,并且已经娶妻的真相之后,你为什么还会原谅他呢,为什么要接受这个已经对你没有爱,只是想堵住悠悠众口,借你摆脱负心汉的名号的人;为什么要接受这个对你没有任何意义的皇后或者正式的位置。
也许倔强的宝钏只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给自己这苦守寒窑的18年一个交代吧。
不管怎样,大家没有评价薛平贵是如何的负心,更多的只是关注了这样一个事实,“曾经有一个痴心的女子,在寒窑痴痴地等待未归。
不管历史是何,我们无从知晓;不管评价为何,我们以剧思考。
或许你还活在理想的边际,同情宝钏,但已原谅平贵;或许你还在思考细节,责怪平贵,怜悯宝钏。
总之,不论谁与对错,时间明了;不论爱情为何,已然去了。
历史总是留给后人评说,剧情总是留给看者思考。
希望从另类角度剖析的薛平贵,可以让你有所收获,不论是爱情,不论是为人处事,亦或是…总之,都好。
特意注册来评分。
垃圾剧,这是为了迎合凤凰男和loser的喜好拍的吧,我真的不想看,可是中央台无数遍的重播,偏我妈还喜欢看,简直被迫听了无数遍。
完了感觉就是一个傻逼中的战斗机遇上了一个渣男中的战斗机,女主好好的相府小姐不当,为个渣男苦守十八年,结果渣男靠女人上位荣华富贵到手,女主到最后就是个笑话。
导演你的三观被狗吃了嘛,这种封建垃圾扔进历史垃圾桶就行了,别拍出来恶心人好吗?
虎牙直播找不到的电视剧都是垃圾电视剧。
在西瓜视频找的,投屏的时候一集一集的投屏,一投屏就本集结束,一直循环,手拼命点都停不下来,这么烂的电视剧居然还拍出来。
老爸喜欢看没办法帮他投屏看的。
2020看了一遍,今年又看一遍。
因为虎牙直播找不到的电视剧所以都是垃圾电视剧。
一看评分,果然垃圾。
葛青葛大张伟穿的穿的比皇上都干净,苦守寒窑18 年每天吃野菜,皮肤那么白嫩,张伟好不容易乞讨来的馒头,可想生活水平啥样的。
能不能严谨点,从一个细节就知道垃圾电视剧。
《亮剑》的李云龙的衣领和帽子黑油黑油的,你注意到这个细节了吗?
啰唣
结局很美满。而且宝钏苦等薛平贵十八年,有被感动到。
美女老了,有时还有惊艳的。丐帮是好小品。这个打分仅指艺术的组织和表现力。作为老戏曲,绝对的悲怆,评书就淡化了,电视就更加淡淡清风,颇有偶像剧的看点。
造型怪怪的,剧情看不进去
小时候挺喜欢的
小时候绝对是看过,我怎么看过这么多陈浩民。为什么有几个台特别喜欢放陈浩民?
感觉宣萱不适合演王宝钏
就本剧来说,真的不觉得薛平贵有多么渣,每一次选择都是有理由的被迫的,悲惨人生就从遇到女主开始了。王宝钏太固执就是蠢,就算在寒窑,明明也可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非要挖野菜吃。最喜欢代战公主,武功高强,潇洒活泼,漂亮可爱。既能做打仗理政的主帅,又能做深情专一的好妻子。和薛平贵撒娇的时候我都心动了。希望最后能和代战在一起,有个美好的结局。
看的好欢乐!
虽然剧情有那么点扯,但是国民度很高啊,我家里人特别是老人超级爱看的。追完了觉得还不错
薛平贵在进步,王宝钏在干嘛??挖野菜吗??
好夸张的服装
萱萱也堕落了,跑到大陆来拍弱智剧了。
小时候,在家晚上蹲点看,记得放到大结局的时候,停电了,等来电打开电视一看已经是尾声了,那时候觉得特别可惜
奶奶喜欢看
王宝钏啊,薛平贵哪里好?值得你上山挖十几年的野菜。
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爷爷喜欢的片子
以前上小学1、2、3年级的时候和我妈一起看的,以前觉得这剧老好看了!现在想想那薛平贵似乎有点渣
小时候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