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很好看,不过中间和后面我都是1.5倍速+快进看的。
剧情太狗血了,冯胜利的妈妈和大哥死的时间点,黑子和冯青买房子去美国……我一直以为冯都会出人头地的,没想到他经历了那么多也没有成长我看了《我就是演员》,还挺喜欢金世佳的,不过我觉得他在这部剧里的演技忽高忽低。
我很喜欢小时候的冯都,但是我更喜欢后来的肖战。
他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了爱情,他也一直在帮助冯都,在事业上也有所成就我很喜欢1978年那个时候的他们,在那个胡同里,简单快乐。
我一开始是抱着看《请回答1988》的心态来看的,不过实话说,两部剧差距太大了,我觉得自己雕琢一下这部还是可以的我最喜欢的就是肖叔叔肖从,正直有才。
老戏骨们演的都很不错。
不过忽然想起冯都其实从高中开始就一直在脚踏两条船,伊春一直都在,但冯都却没有讲清楚。
喜欢里面的小朋友,演技都很棒。
觉得星辰和小时候的肖唯一都超级可爱,启明也很帅。
里面的音乐很好听,很有中国特色,我很喜欢《问一问青春》,还有片头片尾曲。
肖叔叔去世的时候我没忍住哭了,人终究是会老的。
一群人在房间送别的情景着实让我难受。
我觉得柴碧云真的很好看啊,里面的穿着也很好看。
除了不知道西城为什么非死不可之外,是一部好剧,后三十集确实时间跨度比较跳,但不存在烂尾,编剧伏笔都埋得很扎实。
看小时候剧情的时候还觉得西城的人设有点不可理喻,可是越到后来西城就越好,所以为什么一定要让西城死呢😭有什么非死不可的理由,会影响剧情发展吗,会影响冯都成长吗,没觉得啊😭看到有人评价主题不明确,其实就是冯都个人成长史,同时结合了时代背景。
最喜欢冯都在朝阳里喊“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的片段,好喜欢。
冯都是一个有性格缺点甚至是缺陷的人,但是我没有办法不喜欢冯都,他的较真他的志气豪气他的不服输,很生动。
金世佳也演得很好,不得不说金世佳本人也确实是有点子少年时期的冯都在身上的🤣西城和冯都确实是冯都生命中很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爱人,一个亦师亦父。
不是很能认可冯都的亲人和家人,在我看来这一部分剧情传达出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糟粕,认为父子之间仅有权威、家庭内部不讲道理、感情源自身份关系而非人类情感的吸引、原谅仅因时间过去很久而非厘清是非后的宽容包容,无法理解。
冯都的性格缺陷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家庭教育的缺失。
我不认为在一个文明社会,亲情的优先序列高于讲道理本身。
为什么我认可肖从,为什么我理解冯都认可肖从,因为肖从至少会和冯都讲道理。
“未涉深山,不知江湖之远。
未见江海,不知天地之大。
肖叔,我去也。
”
无恩仇,不江湖《我们的四十年》播出了,心情却越发不能平静。
按说我已经有很多作品了,但这一部却尤其令人揪心!
十二年前我开始写原著《电视》,我认准那是个空前的题材,如果问世就必将绝后!
创作进展顺利,小说出版之前某京味剧大导演就看上了,买下了十年的改编权。
当年我三十多岁,意气风发。
但一晃过去了很多年,我期待着的关于电视的电视剧没有任何动静,从其他渠道传来的消息说,大导演当着找上门的电视剧司司长的面说:我们不拍这个!
综合来看,竟然是嫉贤妒能!
十余年来,我写了很多烂戏,即便并非烂剧的剧本也给拍烂了,但我一直惦记这个作品。
两年多前眼看着改编权快到期,又找了家公司,但老板却意识不到这个作品有什么价值,合同拟好的前提下不作数了。
再后来碰到当下的制作公司,一拍即合!
这就是《我们的四十年》面世的过程,整整十二年!
我并不痛恨第二家公司,人笨却并不见得坏,我痛恨的是那个明明知道作品价值却压着不拍的大导演真小人!
不就是因为春节不给您老问安吗?
不就因为初一十五的我不给你上香吗?
不就因为我不把你当爷儿吗?
我他妈的问得着吗?
给你个机会,让你正名,让天下人知道除了你们家的事你还会拍别的,事实上你就是不会!
你也就是拍点你们家那点烂事的本事!
现在我非常感谢他,谢谢他的不拍之恩,他要是做了搞不好还做坏了呢!
无恩仇,不江湖!
行了,《我们的四十年》出来了,我们的恩怨了结了,这个世界从此与你无关了!
前20多集真的很好看,后面越看冯都越脑残,不过电视里往往都是生活的缩影。
少年得志 往往年轻气盛不顾后果,所以他后面碰壁 妻离子散。
整部剧 老戏骨们的演技真是太棒了,我觉得小鲜肉们 看看学学吧,冯胜利 肖从 黑子他爸 还有徐音真是教科书的演技。
很少看国产电视剧了,虽然这部剧到后面我有点看不下去,但是还是可以引人思考的。
想起了小时候那些可爱的邻居,那些单纯的人 和自己干过的蠢事~ 比较适合陪着父母一起看 一起看一起讨论~ 回忆过去。
刚看这部剧的时候就喜欢上了。
小冯都,小西城还有那些可爱鲜活的人物,直到西城长大,和冯都相互爱慕的时候,还都能隔着屏幕感受爱情的甜蜜,可是过了二十集后,编剧应该是抱着剧情一种不虐我就是你孙子,剧情不傻逼我是你儿子的心态在写剧本。
最让人痛恨的男二,一直杵在冯都和西城之间,和自己的女朋友生了孩子,竟然让西城帮忙养,因为这个孩子破坏了冯都和西城的婚姻却没有一句解释,自始至终男二始终过得舒坦,却留冯都和西城在痛苦之中度过漫长岁月。
写到这里,是真的没什么好话了,只能说这编剧是真他妈的傻逼,真他妈的脑残。
当然,编剧也是按照原著作者“庸人”的作品来改的呀,那好,作者也是傻逼,这么好的一部剧非要烂尾。。。。。。。。
我们的四十年看到56集了。
冯都的性格是大多数女生初恋的样子吧,帅气、聪明、阳光、开朗、咄咄逼人,也有趣至极,是英雄好汉该有的形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命运波折的变幻,他的偏执、自我,慢慢显现出来。
变成了一个人人闻之扼腕摇头的人,之前看访谈,金世佳说和他不一样,我倒是觉得,冯都直球谁都不服、固执认真起来那样,和他早年傲娇痞气,如今说话拽人喜欢掰扯的样子,像得很。
很意外的是,女主西城的坚而不强、义气但不意气用事、懂事理性但却又叛逆有谋、骨子里的人道主义和真诚善良,可太招人喜欢了,不知该怎么形容,大概就是风雪交加里走来的炉火一般的存在,在仅存的生命力尽力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周围的人,相比起冯都和其他人的平凡近人,西城的传奇色彩倒让她看起来不太像一个现实里存在的人了,我想冯都会喜欢她,也就是因为她是繁华世界落幕下的一首诗吧。
女主柴碧云的演技,也完全撑起了这个角色的鲜活生动,她听肖战说韩红雪的愧疚时,尴尬无奈又好笑后转瞬即逝的低迷伴随着脱口而出的问候时,一整个过程自然又细节,很难不喜欢的演技了。
其实剧中演员演技很在线,肖战的温柔陪伴,肖唯一的鬼脑筋,还有一帮就像是本人一样的老戏骨,让剧偏偏有了那隔壁邻居的烟火气。
题材怀旧,时间很长,但是从第一集起,其娓娓道来,就注定很难不被之吸引看到最后。
2018年看了《我就是演员》,对金世佳的印象不错,偶尔发现这部剧,片名也还挺应景,所以看了几集。
(先说下,我很喜欢电视剧《一年又一年》,所以是以这样的期待值看的。
)从电视切题改革开放四十年,和时下的热点还是挺贴切的。
从剧情上来开,主角的年纪比我大个几岁,大概是1970的设定,妥妥的70后。
谢芳演得很好,她出场的部分都很好看。
演父辈的几个角色都比较脸谱化,演员的展示状态也很脸谱化。
(如果个个都比较脸谱化,那一定是编剧和导演的问题,和演员无关。
)才旁看了10多集(主要我妈妈在看,我陪着时瞟几眼。
如果好看,我会追剧的,2018年仅追了《延禧宫攻略》,前几年追了《情满四合院》、《人民的名义》、《琅琊榜》),就打算弃剧了。
实在容不了这10多集中的硬伤:-1)80年代北京的青年的恋爱观竟然这么开放,俨然和21世纪的青年一样谈情说爱,70后表示不可思议,我是1996年闯北京的,那时候才认识的北京人,那都没有感觉到北京人是这么谈情说爱的。
这一群男女主角在那个时代太异类了。
2)有必要给徐音安排这样狗血的剧情吗?
有必要吗?
有必要吗?
有必要吗?
满北京的男人死绝了,非要安排一个“嫁不了弟弟,就嫁哥哥”的剧情呀。
也只能是电视剧,要是在生活里,这关系简直太尴尬了。
首先要说明,这不是老套的历史正剧,而是一部青春历史爱情戏,喜剧元素不少,一点儿不比今年两部清宫戏差。
最少剧里演员的台词功底不错,没几场对不上口型的对话戏。
有位作者说过,写个好的结尾,比一个好的开头难100倍。
看到34集了,剧还情没飘,人物也都还没渣化,基本可以给个8分良心评价了。
这剧很厉害。
首先是演员,不但每一个配角满身是戏,连龙套看着都是专业客串的,而不是某些剧里面那种100块钱请一天的路人甲。
当然,年轻的主演们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特别是展博tx,离完美演绎一个复杂人物几十年的成长历程,心理上的差别表达还是不够。
不过已经把大部分演戏靠一个角度,一个表情,的同龄人给比下去了。
其次是人物设定。
不同年龄的人,思想的出发点不一样;同一时代的人,不同学历的人的想法又不一样。
但这些不一样中,又有着时代的共同点存在,大家对时代背景认识又是一致的。
这种深刻的挖掘和设定是这些年的剧本中很少见的了。
最厉害的是擦边球打的妙。
其实这些年来,这种改革发展历史长卷的作品不少了。
但是这些剧因为各种原因,不好铺开,往往就两种极端的拍法:一种是根正苗红,正义凛然,一生都是时代机遇,不段的克服小困难,最终带领大家致富;另一种就是一生都是艰难险阻,吃尽人生的苦,不段与恶势力拼命,最后否极泰来,终于获得成功。
这两种拍法有个很统一的问题:主角们发家,往往是今天是10几万的小厂,换个镜头就变成千万富翁。
最关键的中间过程都没有,让很多人觉得成功就是顺理成章。
而这剧完全不同,把社会转换期的矛盾和机遇都赤裸裸的摆到了桌面上。
但整剧又没有一个绝对的穷凶极恶的大反派,大家都是在拼命谋生的小人物。
而无论是无法无天的小孩儿,自信满满青年,还是矛盾的中年,面对问题,最后更多的选择都是妥协。
因为剧中是要继续生存下去的活生生的人,向生活妥协才是常态。
于是很多以前不敢拍的灰色地带,创业过程,都成功的展示了出来,甚至连黑恶都有了客观的描绘。
由于编导恰到好处的转嫁和疏导了矛盾,这一切都变得柔和,可以成功的表达和过审。
当然,这种表达中肯定就有虚构和不太合理的成分了。
比如女孩子总是愿意等~同时,这剧是少见的,把创业中艰辛和起伏的过程,很真诚的表达的作品。
按照一般的套路,男主去了珠穆娜玛,参与了春晚编排,就应该算功成名就了。
但现实中成功哪有那么容易,就像剧中所表达的一样,哪怕后面拍连续剧成功了,都成立了影视公司,依然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什么今年开奥拓,明年开奔驰,更多的都是做梦。
最后,很羡慕冯都,有那么可爱的两个女孩为他付出。
大一的时候看到西城刚从温州回来的那部分,因为某些原因就没再看了,那段时间真的被他们这种“一眼万年”的爱情甜到,最近重新拾起依旧为了伟大爱情感慨万千。
可能是一个感觉,可能是一种承诺。
我比较相信前者。
冯都和西城一起走了一生,从他们的眼睛里我感受到爱情的美好。
我很羡慕那种看着对方眼里都是爱情的感觉,我也深知这种感觉。
不管你离开了多少年,只要再遇见我眼里只有你。
相比较甜甜的专门撒糖的校花爱上校草的爱情电视剧,这样有年代感的电视剧对我更有感染力。
我正直20岁,青春的大好时光,我却不渴望有甜甜的恋爱,也不屈服于颜值,不屈服于物质。
对于爱情,我想相信感觉,和细水长流。
我们的四十年 (2018)7.32018 / 中国大陆 / 剧情 / 王梓 / 金世佳 柴碧云
这部剧整体上带给我们的感触,我认为都是很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生就如冯都经历的那样,起起落落,跌宕起伏,人生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坎坷,但是最后都会经历风雨后看到彩虹,我认为人生一辈子迷失过不可怕,只要最后能够顿悟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坚守自己的本心,找回最初的自我就好。
而电视的拥有是那个年代里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因而肖战就到处炫耀,来满足他内心小小的虚荣感。
而冯都就是被肖战家的电视机所刺激,从此和电视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认为那个年代的孩子们和现在都是一样的,喜欢将别人没有的东西拿出来炫耀,使得自己一下子多了别人没有的优越感。
而好奇也是那个阶段的孩子共有的特点,但是能将好奇和自己的一生联系在一起,我认为冯都还是比较特别的。
真的是又臭又长,这些个演员真的是尴尬
又臭又长,不知所云
金世佳的演技是一点没进步。
哈哈哈哈哈哈还挺搞笑的,就是金世佳演着演着又变成陆展博了 = =
高开低走
作为演员,金世佳大概会因为他的固执和坚持失去很多,可为什么我越来越喜欢他了——终于出了评分,编剧是不是可以瞑目了😂
老太太的配音太出戏了,怎么能这么假?金世佳为啥会接这种8点档电视剧呢?
所以说就别再发金世佳的营销软文了...一个知羞耻的演员是不会拍完爱情公寓没戏拍又去拍于妈的美人制造的...然而一直吹自己演技的在这里面..不还是让人只看到陆展博吗...
剧情推动全靠人犯傻比
唉 我错了后面真心 。。。唉。。。――――――――――――――――――――我觉得很有意思啊看到现在真的很好看啊 有笑点有泪点 剧情也很饱满 十七集 冯都考上大学激动死我 接着奶奶去世真是哭死我 真的是今年最好看最温馨最感人的一部年代剧了
已阅
我真的很喜欢开头 后面什么意思 小女孩看电视自杀要赔偿 那我玩绝地上街杀人也是无罪了 这价值观无敌 这种变态价值观才是最大的祸害 远比什么动漫 血腥来的可怕
bgm还不错
现在电视剧太好拍了,前面几集剪好了,豆瓣评分上七分了。后面拍再烂再垃圾都没关系。
高开低走,受不了金世佳
这种有重大缺陷的男主人设对于这种年代剧来说还是蛮新鲜的,不过内容上也没什么新鲜的,而且后面拼凑的意味太浓厚了
小演员还不错,正在看(翻来覆去,节奏不喜欢看不下去了)
味非常冲,充满爹味
在那个年代时候我们的确很穷,我们没手机,不会打游戏,看个电视还要看人家脸色,但我们过得很充实
看了前三集 佳爷依旧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