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魏端本和朱四对骂那一段,真叫人大呼过瘾。
全剧看到这里已经接近尾声,看了40集,总觉得朱四奶奶一直带着面具,从来没有对谁流露出一点真情实感,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说的话总能抓得住人心。
终于终于在魏端本这个老实到迂腐的人这里栽了跟头。
他们对骂的这场戏,一个精明算计至极,一个老实本分至极,两种完全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两位演员都诠释得非常好。
朱四拿出以前对其他人一样的手段对付魏端本,开启无耻的洗脑模式,然而老实人不吃这一套,反而将了她的军,戳穿了她的本质,让她气急败坏。
魏一直都是窝囊的形象,让人觉得不成大事,傻子一样任人宰割,然而也只有魏这种骨子里真正彻底本分的才能坚守自己的想法,不被朱四洗脑,并且看穿她的本质吧。
这个情节处理得太妙了。
42集的电视剧。
很久没耐心看过这么长的电视剧了。
一边看一边推荐给同事,很多人一听这名就嗤之以鼻?
啥?纸醉金迷????
未看时,觉得有张恨水的小说作为基础,高希希的导演,电视剧就不该差到哪去。
果然,剧情紧凑有序,人物关系错落有致,不断有新的面孔冒出来,但是都是在一个很自然的状态下出来的,隐去得也都合情合理。
说的是抗战期间的人间悲苦事,但是现在看来与当下社会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功利负心的男人,轻浮虚荣的女人,黑夜里的权力、金钱、美色交易……陈好演得田佩芝是主角,但是这个角色并不讨好,被网友骂得狗血喷头。
她美,但是她虚荣;她聪明,但她耍小聪明;她看得见同学外表的光鲜亮丽,但她看不见自己真实的平淡的幸福;所以,她去碰运气,毒瘾缠上了她,让她背上巨额债务,为还债,又动起了“偷”的念头,一赌再赌,一偷再投,无数次的后悔,无数次地再次伸出罪恶的第三只手。
尽管如此,从别人口中听见“偷”这个字就觉得刺耳,或许在这美人心目中,这只能叫拿,不能叫偷。
虽然网友对这女人骂得最凶,但是这样的女人在生活中才是最常见的,爱慕虚荣,争强好胜,攀比心、嫉妒心挥之不去。
大家都爱袁圆,她有生活理想,有做人原则,懂得回头是岸,真心对待朋友,甚至愿意去上前线打日本鬼子这等男人不爱干的事。
朱四奶奶说她傻,长得这么美,人这么聪明大气,却去和日本炮弹较劲,这不是白糟蹋了自己吗?
对朱四奶奶这样的理解,袁圆理解,她懒得和她这样的人解释,她知道朱四这样的老妖精、老交际花是永远无法理解自己的。
可是在内心里,她一直以为天佩芝会理解自己,因为他们曾是同学,有过共同的理想、受过相同的教育。
当自己从朱四家摆脱出来时,她脱下下了珠宝、洗去了脂粉,一身清爽地来找当初的同学,来说自己新的贫穷的却有意义的生活,田佩芝投来的是不理解的目光。
一次又一次,袁圆尽力想告诉田佩芝离开那些表面的浮华,不要重蹈自己覆辙。
田佩芝却自以为是地以为,这是她的嫉妒!!
袁圆才知道,有些人之间是永远无法理解的,不管曾经一起有多么亲密,不管有过多少共同的经历,这都无关,这只与人的心性有关,永远改不了的。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如果当初在逃难路上碰到魏端本的是袁圆,被朱四引去做交际花的是田佩芝,或许就各得其所了。
一边是相夫教子的贫贱生活,一边是虚假浮华的醉生梦死。。。。
看完电视剧,很想看看张恨水的小说。
他看见了人生,看透了几世。
不要去算命,看见你的性格了吗?
那,就是你的命运。
这几日晚上在看纸醉金迷。
高三时的一阵子,很喜欢张恨水先生,满江红啼笑因缘都是那时看的,那时没什么机会看电视,都是看书的。
他的金粉世家倒是一直没有看。
电视剧里的一些片段看过,我很喜欢董洁,但是非常不喜欢陈坤。
(哈哈,陈坤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张生那种,实在要命。
)印象最深是满江红,桃枝留给水村的字——相片和人,一齐永远赠予爱我者,年月日记于顺风舟上。
什么叫绝笔。
尤其是顺风舟三字,落花流水缘分和生命都无可掌握的凄凉意。。。
貌似满江红和啼笑因缘也搬上屏幕了吧。
米看过。
纸醉金迷倒是喜欢的。
看这类片子像是在赏一袭旗袍。
首先是第一眼要华丽,锦绣缎面凤舞九天。
纸醉金迷的舞台美术绝对A+级。
再者是针脚不能错,纸醉金迷制作的够精细。
最后就看穿着的美人呐。
美人自是够美的,一笑一颦也到位。
剧集才看了一半,剧情介绍倒是看完了。
硬伤破绽神马我是没有看出来,小细节是不是有问题,我只顾看美人儿了,未作推敲。
三个交际花都很漂亮,但是谁能美得过何赛飞。
四姐连假情假意都美得到位,可能因为是越剧花旦出身,江南风情再加上点繁华糜烂,怎么看都是旧上海的调调。
是呐,纸醉金迷。
哪里还能比得过49年前夕的沪上。
比纸醉金迷再加一点,是醉生梦死。
喜欢胡可是从半生缘开始,带着红色帽子的石翠芝。
曼丽走的是华丽系,看起来分外顺眼。
一如结局中,只有她可以活下来。
顺着潮流并且不做思量,这是乱世生存的准则。
她的台词不知道是不是张恨水的原文呐——我是曼丽,不是东方霞。
你以为你还是湘淑女中的学生,那些日子就算是你做梦若是还能梦见,我都佩服你。
曼丽不回头不做梦也不后悔。
她到底聪明不聪明我看不出来,反正我不认为袁园的手段计谋就是聪明,也不认为四姐的野心操纵就是聪明。
袁园是张恨水笔下典型常见的风尘侠女。
明显和曼丽最大的区别就是她是逆着潮流的,并且百般思量。
很喜欢她的敢,什么美国黄油英国面包,她抽身决绝未作半点留恋。
袁园的性子很极端,无论是落入风尘还是作为侠女,她都做得很到位。
、自然这个人物塑造的很理想化。
不见得没有,只是少见。
特别一提的是范宝华。
似乎和许多人一样,是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这个游击商人,于和伟演反派通常都是带着点爱的坏。
出场的时候还是有些猥琐的,老兵油子。
袁园和他遇见的时间太糟糕,不然也不见得将一个结就此扯断了。
几年后,他在乱世里几番扑腾之后也显得从容许多,说真的,再奸商呐再拜金啊再市侩啊,起码他很爷。
我想这也就是渐渐的会喜欢这个不算正面的角色。
话说,纸醉金迷这出戏里哪里又来得正面角色呢?
剧集看到一半多了。
出现过的角色都蛮喜欢的。
没有正面也便没有反面,没有上纲上线大是大非的剧集才会好看。
地头蛇袍哥洪五,经常是看着看着就笑起来。
不上台面不上档次,但是非常真性情的大老粗。
粗,却有着不投机也盲目的细。
资源委员会刘科长也是非常闪亮的一个角呐。
貌似是范宝华说的,刘科长你要是下海了,哪里还是我们混的份儿呢。
买五金抽回扣的一节,实在精彩。
还有吴嫂,最初看来并不喜欢这个帮佣。
不本分。
再看看,方知不本分是真性情。
尤其记得一处细节,范宝华和他的助手一起吃饭,那人问到吴嫂的丈夫,范做噤声状,没了,别让吴嫂听到,一听就哭。
不是不本分,只是分寸差了些。
也不是差了些,可能他们不像主仆,更像一家人。
少些本分,多些情分。
蛮好。
不喜的角色也有的,除了实在一看就倒胃口的宋玉生(T T,真不懂四姐怎么会喜欢这么个。。。
叫他小白脸都侮辱了小白脸儿),还有就是主角田佩芝小姐。
也没多不喜欢。
只是很无语,对其不幸也无哀,对其不争也无怒。
因为,我根本看不到她,看不到田佩芝在哪里?
她的人生轨迹似乎是与自己无关的,总是嘴里重复着不不不,做却做了是,完了之后再内流满面。
她硬是将自己做成了一个提线木偶,不是不能,只她不愿自己去掌控自己。
为何不愿,是为不敢。
先是不敢面对自己的穷,再是不敢面对自己的堕落,并且一直不肯面对自己的蠢。
于是将线交给别人吧,穷是因为嫁了魏段本,堕落是因为四姐。
不肯动脑的人呐,真不可爱呐!
明明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却有天龙八部那种人性的震撼。
笑你我枉花光心计,怪大地众生太美丽,舍不得这璀璨俗世…田佩芝的贪,魏端本的痴,东方霞的嗔,袁园的恨,四奶奶的欲……电视剧相对于原著有比较大的改动,最大的亮点是有了袁园这个鲜活的形象,也是全剧中最让人意难平的角色。
袁园就像是这部剧的话外音,编剧让她带我们看下去。
一开场遇到范宝华搭救,后被强×,那种无助和绝望。
但很快她就发现,这个世界比范宝华可怕的人多多了,比如朱四奶奶,她亲口跟田佩芝说“你欠她(朱四奶奶)的还不如欠范宝华呢”。
她一度想要报复老范,但最终还是于心不忍,也许是她被老范感动了,也许是她发现那种所谓的报复并不能带给自己快感,甚至她对老范有了一点情感…重新遇到老范之后,她彻底明白了,所谓的报复男人,不过是借口罢了,终究还是自己放纵了自己。
她不想再纸醉金迷,她想改变。
可是在这乱世之中,一个弱女子仅凭一己之力,她生存都很困难,外加朱四奶奶一干势利的阻挠,她过得还是很局促。
落难了,还是范宝华来搭救。
她说“只能怪这个社会”,她已经不怨恨任何人了。
所以,你看,人人都舍不下璀璨俗世,逃不出七情六欲,只有袁园能说出了真相!
编剧一直在借她的口表达剧集的中心思想。
范宝华与袁园:我不恨你,只是无法接受我们如此不堪的开始。
一开始的范宝华并没有觉得自己犯下了多大的错,他说“只怪你太美了”“我发誓一定娶你”。
他觉得我娶你就好了,没有对不起你,我连身上最值钱的金镯子都给你了。
对于他来说,并没意识带给别人的伤害。
这个时候的袁园是绝望的,对范宝华是憎恨的。
六年之后,范宝华发财了。
他骄傲、滑头、巧舌如簧,但在袁园面前却是小心翼翼,话也说不顺溜。
发现袁园骗了他之后,跟袁园斗气,两人见面他说话还带刺,但袁园要走,他一下就怂了,恳求袁园留下来多坐一会儿。
他说“我经常梦到你!
真的。
不说天天吧,一个礼拜总有几次”情话也不会说了,支支吾吾…面对袁园,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范宝华真正的愧疚是从和袁园狱中相见开始的。
看到袁园如此绝望,如此歇斯底里,他开始懊悔,愧疚,他说“你这么年轻,这么美好,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都是我不好”。
这是他第三次请求和她结婚,这一次他结结巴巴地说“我赎罪…我…你…你给我个机会…我伤害过你…”。
但她说“我恨过你…但我后来明白了,就算我没有遇到你,我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孤身一人,谁知道我会遇到什么样的事……”但那句“不恨了”终究没有说出口。
范宝华在袁园心里是有点地位的,说但爱是谈不上的。
在她年少时,老范给了她最深的伤害。
但是这6年来,唯一对她好,帮她的人,也是老范。
以至于她有事的时候还是主动求助老范,好像这乱世中,她也只有这个人可以相信了。
比如他知道田佩芝欠了范宝华的钱,就主动找到范宝华说,田佩芝欠你多少钱,我就向你借多少钱。
颇有一副“有恃无恐”的姿态。
从牢里出来丢了孩子,她也知道老范会帮她,老范能帮她,即使她刚刚拒绝了他的表白。
老范最后一次求婚的时候,她有一点动容了。
但暴露她最后的绝望“我已经不能生育了,我不是个女人了”。
她已经彻底否定了自己。
她不憎恨这个男人,也没有办法说爱,毕竟他们有那么不堪的开始,而现在的自己又是如此不堪。
她不爱自己,她丢掉了那个志向远大,胸怀抱负的自己。
现在她自我实现的唯一方式就是为了抗战出一份力,只有与家国天下大事相比,你所经历的才是小事,才能忘却!
她最终做到了,她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范宝华。
范宝华在她面前,始终还是局促的,临行前,范宝华来看她,一直说“我是路过…”她说“不会写信的”他说“知道…”很多人都问为什么最后范宝华要娶田佩芝。
我的理解是“临时起意”,也有点他自己说你“我是要救赎你”那么点儿意思。
当然他也路不是什么好人,也没那么伟大。
他本身对田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只是有点贪恋她的美貌。
魏端本求他救田,他理所应当地觉得田应该回到魏身边,可是怎么劝她都不愿意。
他转念一想,那就跟着我吧。
反正袁园是不可能了,田佩芝也没有别的出路了。
但他很清楚田的秉性,所以约法三章。
谁知道田佩芝是个全然不会反省的人,她只觉得自己有今天都是范害的,所以要报复。
老范被田佩芝偷了之后,彻底一无所有,一怒之下起了杀心…那一刻我很紧张,我好怕老范就这样栽在田佩芝手里,为了这个女人搭上人命太不值得了。
这个时候,袁园的灵柩出现在眼前,老范瞬间什么恼怒、怨恨都没有了…那一刻,她救赎了范宝华原著的袁三小姐的描述很少,从路人闲谈中知道,她与范宝华同居2年多后分开,敲了老范一大笔钱。
分开后仍以朋友相待,给老范一些金融风险提示。
她不住在朱公馆,到故事接近尾声的时候四奶奶告诉田佩芝“袁三也是我的人”才透露出她的底细。
她也算是有情有义,胜利后,范宝华破产了,她找到他,给了他回乡的船票钱。
并直言老李是个念旧情的人,嘱咐他不要做投机商人了。
我觉得她其实是对范宝华说的。
这个笔墨极少的女人给了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所以就有了袁园。
不论袁园还是袁三都是很有魅力的女人,不像田佩芝那样贪婪,没有曼丽的碎碎念,脑袋清醒,活得洒脱!
袁园是和曼丽一起迷途在四奶奶门下的金牌红人,在那些达官贵人里,成了炙手可热的交际花,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和曼丽不同的是,她没有在这种堕落中沾沾自喜,如鱼得水.而是保持着一颗洁净的心,时刻想要跳脱这种生不如死的困境,过一个正常女子的幸福生活.但是,惨痛的遭遇,注定让她回不到单纯清白的自己.所以,她是羡慕和爱护同学情谊的田佩芝的,对于袁园,田佩芝艰苦但是单纯的相夫教子生活,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可惜贪慕荣华富贵的田佩芝并不领情,最后走上了堕落的不归路.而袁园,则以一个女子的顽强不屈,苦苦的和命运抗争,最后获得了灵魂的洁净高贵.成为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女子.这三个女子,我唯一佩服的就是袁园。
一到有陈好的戏就是放的快进,就是很让人受不了,败笔。
不喜欢魏端本这个人物,演员演技的问题,朱四奶奶和范是亮点!
结局有一种莫名的憋。。。
战乱冲散了三个女学生,也带她们走向了不同的人生。
东方是其中最快乐最自洽的,她很享受交际花的生活,而田佩芝和袁园则过着彼此互相羡慕的生活。
田佩芝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有屋子遮风避雨,老公有稳定收入,吃的虽然是掺着沙子的平价米,好歹没有饿肚子,还有俩孩子,还给她请个保姆,让她能睡睡懒觉,算是安稳的小日子了,在战争年代能赢掉99.99的人了吧,可是她却羡慕做交际花的姐妹们,其实从刚开始就能看出来她以后的结局,她结婚住在简陋的小房子里时充满了失落,嫌弃房子小憋闷,完全忘了前阵子她还在住防空洞饿肚子的时候,后面误入赌博圈,可算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本来家境拮据,赌博第一次赚了钱之后不是把钱存起来应急用,而是第二天就挥霍一空,买好吃的买好穿的,见到件漂亮衣服就走不动路,不知道这么拮据的家境为什么要雇保姆,闲得她“骨头都疼了”,天天去逛衣服店,去打牌,还说什么用挑平价米来打发时间……真是惯的毛病多,还欠着佣人俩月工钱不发,明知道佣人的儿子等着工钱治病呢,真的是太自私了,房租也不交,还给孩子灌输赌博打牌好的思想,讽刺孩子爸爸奉公守法,见了范宝华这种出手阔气的男人之后,更是看自家老公不顺眼,自己当时为什么嫁给他呢?
因为他救了自己的命,自己也不想再睡防空洞,不想被饿死,想有个饭票不是吗?
可是后来又嫌这饭票给不了山珍海味的生活,看得人生气,其实她根本不适合结婚生子,就适合傍大款做情人,给钱就行,后面因为偷钱被抓现行倒是真给人当上情人了,被抓包的时候哭哭啼啼,还以为真是被逼无奈做情人,可是转眼就跟人说话撒娇,可能这也是歪打正着遂了她内心深处的愿?
她老公也是傻蛋,明知道她已经开始赌博了,还把公款让她看管,真是心大。
不过真佩服这田佩芝,谎话张口就来,脸不红心不跳的,一晚上输个百八十万欠一屁股债,对着别人装得可怜兮兮的,一出门就摸着人家送的耳环满脸带笑,真是绝了,这大心脏,也是个人才。
估计她还觉得就她聪明别人都是傻子,他老公拒绝的赃款他竟然背着他老公去要,还傻不拉几的给人写收据留证据,我的天,这部剧看得我真是气得七窍生烟!
而且竟然还敢和洪老五这种混混头子一桌子吃饭喝酒,还收人家戒指,还是在范宝华提醒过她洪老五在打她主意的前提下,最胆大包天的是还想偷人家钱,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范宝华,会那么轻易地放过你,我的天啊,气死观众不偿命啊。
整天口头禅就是不不不,结果呢,每次拒绝都是假的,最后都是从了别人的,别人一说她她就拿俩孩子当挡箭牌,说贪财只是想让孩子吃好穿好,可怜的俩孩子造了什么孽摊上这么个妈,一宿一宿在外面打麻将的时候怎么不想孩子了。
后面东窗事发,袁园来帮她她喷人家一顿拒绝了,转头就去找朱四奶奶给她拉的那个皮条男!
天天把孩子挂嘴边,嚷嚷着有钱了就接孩子让孩子享福,可是她以未婚女的身份被人包养,怎么去接孩子啊,她吃香的喝辣的时候孩子过着什么日子啊,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觉得那个姓钱的接受了她以后也会接受她俩孩子,那不是你的谎话就要被戳穿了吗。
一点也不懂反思自己,觉得自己永远是无辜的,错误都是别人的,见了魏端本埋怨魏端本,见了老范埋怨老范,口口声声说都是老范害得她,引诱她,不记得自己是被陶先生拉去赌的吗?
不记得是自己贪慕虚荣去偷钱的吗?
不过这俩男人也都是犯贱,明知道田佩芝是什么样的人,还都愿意再接手,也是佩服。
女主的种种行为都预示着她的命运走向,如果是和平年代,以她的相貌学历肯定能如愿嫁个有钱人,过富太太的生活,可是这是战争年代,能不能认清现实啊,活着就不错了,非得给你扔前线才知道自己的生活有多幸福吗,唉…要说她坏,她也没有那么坏,就是有点自私,贪慕虚荣,好逸恶劳,一有点资本就翘尾巴,心地不够善良,拖欠保姆工资不说,赌钱赢那么点就对着抬滑竿的人吆五喝六的,完全是看不起底层人的做派,良知么有那么一点,后面看到陶太太卖血养孩子,她内心也有过震动,她在想为什么别人做得到自己就做不到呢?
她对自己有着清楚的认知,吃不了苦,袁园离开朱公馆各种想办法求生,而田佩芝每次遇到困难都往朱公馆跑,而她明知道朱公馆是什么地方,她也管不住她的腿,然后真让她办事的时候她又哭哭啼啼不情不愿,真的是又当又立的典范啊。
其实不是说田佩芝不能去过好日子,去过她真的遇到了一个条件好的男人,俩人也是真心的,那和魏端本好聚好散,进入下一段婚姻也没什么可指摘的,人人都想过更好的生活,但她是飞蛾扑火,自以为聪明,想把那些有钱人玩弄于股掌之中,觉得自己做交际花就能把所有男人拿下,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出卖身体和色相的有几个有好结局?
说实话好久没看到这种虚荣人设的女主了,放现在这样的人设根本做不了女主,因为不够正能量,现在的环境好像不懂得什么是批判意义,非要主角一点缺点没有,就算是有这么个角色估计也没有演员愿意演,怕被喷……袁园可惜了,最初逃难到达重庆的时候她是三个人里唯一想自食其力的人,做小生意卖炒米糖开水,可惜命运弄人,她最纯粹,却最先被男人伤害,搞得她心灰意冷,她是多么渴望田佩芝那种粗茶淡饭的普通生活,多么厌恶纸醉金迷的交际花生活,可惜人生没有回头路,如果刚开始的时候袁园和田佩芝换一下就好了。
总而言之,当时的情境下,三个女人都是为了活下去,那个年代太难了,社会乱象层出不穷,可见国民党当时的统治已经快到头了。
之前只看过陈好的粉红女郎和天龙八部,其他剧没怎么看过,还挺喜欢她的万人迷和阿紫的,可能在漫改剧和古装剧里没感觉出什么,这种现实题材的剧里竟然觉得她演戏好矫情好做作啊,总是爱低着头抬眼往上看,挤出略微有点假的笑容,摇头晃脑的,和其他演员好像不在一个次元,看到后面才明白冤枉陈好了,这个角色就是茶里茶气的,比阿紫还招人恨。
邵峰很惊喜啊,到底是有演技,演这么一个老实巴交的小职员也演的非常出彩,谁还能把他和阿卑罗王联系到一起?
魏端本这个人物弹幕里很多人骂,骂他老实,笨,不通人情世故,烂泥扶不上墙,确实,不过我觉得他就是一个懦弱的普通人,跟大部分普通人一样,(最大的错误就是隐瞒了前妻的存在,当然这也成了田佩芝自我堕落最好的借口)他懦弱又善良,恰恰也是因为他这种性子刚开始才救了田佩芝,要不然那个科长是不会带田佩芝一起走的,大家都希望他跟老范似的能闯荡,胆子大,也不想想他和袁园第一次相遇就把人家强奸了,算是把袁园毁了,这胆子有点太大了吧。
魏端本的职场部分,真的拍得很好,我经常会想如果我是他该怎么办?
真的是左右为难,难道只能和那些贪官同流合污吗?
说到底,他和田佩芝就不是一路人,价值观就不一样,他就想清清白白做他的小公务员,秉公守法,挣那点死工资,而这点德行是田佩芝最看不上的,魏端本听到挪用公款的时候是坚决拒绝的,但田佩芝就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和司长科长一起干就行了,不愧是爱赌博,爱偷钱的人设啊,毫无原则,而且她还觉得自己很聪明,也不过是小聪明,什么上面有大人物顶着,你怎么不想想万一事发你老公就是最好的替罪羊背锅侠呢?
不过后期魏端本那个半死不活的样子看着也一样来气!
还教孩子唱歌卖唱,也是可恶极了!
最可怜的就是俩孩子了。
何赛飞演这种拉皮条的角色简直就是在她的舒适圈里,游刃有余。
这人设也是绝了,骗女孩子出卖色相来骗钱,开的简直就是所谓的名媛培训班,田佩芝好不容易想收心好好过日子了,又被这女人一把带坑里了,这部剧里最黑心的人就是她了,可以说是毫无良知,丧尽天良。
田佩芝最应该谴责的人应该就是朱四奶奶,可她只会对着对她好的人一通输出,最后走投无路的时候她仍旧想回到朱公馆,去找这个老妖婆。
最倒霉的是魏端本前妻,最后接手一个疯男人还有俩孩子,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哟。
洪老五竟成最终赢家。
还是之前的剧看着舒服,没有乱七八糟的磨皮滤镜,人的肤色都是正常的,高希希导演的剧大部分还是有保障的。
我本应该批判,人在任何情况下应该保持自尊,保持人格,不折腰,可是我在看的过程中,把自己代入了田佩芝的角色,假如是我的话,我也会走相同的路,她只不过想体面的活着,孩子可以衣食无忧,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我想如果那个时候,她有工作,通过努力工作获得报酬从而改善生活,那结局就完全不同了吧。
朱四夫人,在这部剧中讨厌不起来,甚至很难把她定义为坏人,有谋略,有野心,有手段,长袖善舞,当得起有勇有谋,你说她害了那些女孩子,如果不是她,那些女孩子又会怎样呢?
也不能把她等同于老鸨,她给予了充分的自由和诱惑,挖好了坑,其他人自愿往里跳。
我最喜欢的人是或者说让我心动的人是钱老板,说的话很难听,令人难接受,但就是讨厌不起来,反而心动,不知道为啥?
全剧人物各有特色,范宝华时代的投机者,冒险者,也是江湖义气者,活得潇洒,活得轰轰烈烈。
魏端本,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典型的读书读多了的读书人,正直正派循规蹈矩,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他与田佩芝的相处充分阐释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女人不坏男人不爱。
整部剧中,最讨厌的人物是小宋,这是一个真正的小人,白眼狼,坏人。
没有四姐,他指不定在哪儿捡垃圾或者早就死在路边了,四姐供他养他,背地里却嫌弃背叛,最后更是落井下石。
虽然人物性格色彩经历各异,但是结局大同小异,都是惨淡收场,大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无助悲哀,人性的扭曲。
剧中人物都说田佩芝聪明哦。
场面话?!
我咋只看出来她会哭。
遇事各种哭。
各种梨花带雨。
或许这就是田小姐的聪明之处,田小姐最厉害的武器。
拿送孩子去美国读书作为哄骗自己的借口。
她大概就是想做自己吧:认真的计划用美丽的肉体换effortless生活。
袁园被朱四点评是心理变态。
可她生命力最强。
监狱和范的对话太让人心疼。
哪怕是被迫,她选择不被吃,走不寻常路,走得有多艰难。
东方曼丽真的是……无脑折腾。
知道自己脑力不佳,索性重投朱四怀抱。
何赛飞的朱四奶奶真的是太妙了。
姐姐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都是被社会主流价值观抛弃,但上赶着搏一搏,想活出花样的“疯女人”。
张恨水借魏端本这个普信男之口给朱四奶奶贴“娼妇”的标签,可谓古往今来大部分读者的道德嘴替。
不知小说中是否草蛇灰线曾埋下作者对朱四的不同态度。
高希希剧版,赛飞姐的这场对骂演出了癫狂劲儿、先锋劲儿,合理化“粉红军团”行事动机。
她把被迫接受的人生恶意放大转嫁给周围所有人。
范宝华——“坏人中不是最坏的那一个。
” 出身汽车夫。
战场上拼杀出来的武夫。
折磨袁园的第一股恶念、贪念。
范想赚大钱,改变社会地位,取最漂亮的女人,做人上人。
想做乱世英雄。
为什么不呢?
他爱袁园吗?
不,爱的是袁园象征的社会身份:汽车夫/兵油子与公主的结合。
他爱田佩芝吗?
明知她是个赌徒,还想要娶她,“救她”。
无非也是想成为交际场子中的钱先生。
而且这个女人好“赌”“偷”,是能控制住的一把利刃吗?
身怀利器,杀心四起。
一切皆是幻想。
抗战时期,一切都不正常。
正常的时代,又何尝不是男女皆疯癫?
电视剧-《纸醉金迷》 ,主演:陈好,胡可,于和伟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
2008年上映。
我给8.5分。
很喜欢片头片尾的音乐!
女人可以适当运用自己的女性魅力去帮助自己更好的发展。
陈好饰演田佩芝。
胡可饰演东方霞,东方曼丽。
罗海琼饰演袁园。
何赛飞饰演朱四奶奶。
于和伟饰演范宝华。
魏端本是田佩之的丈夫,清水衙门资源委员会的科员。
以抗战时期的重庆为北京,通过三个性格迥异的美丽女子命运的发展为主线。
三个高中女学生为了逃难从长沙奔赴重庆,结果与学校走散三人也走散了。
说她们是好朋友,其实不尽然,只能说是三个高中时期的同学吧陈好可真美,特别是心彻底黑化以后,那妩媚。
其实陈好的日子挺好的,奈何她不甘心。
胡可也妖娆起来也没有其他人什么事了!
女的,袁园最惨,初分散就被强暴,然后到了四妈那里第一个晚上又被强暴了。
有的时候真的不得不感叹命运。
圆圆的人设过于坚挺了所以感觉不是那么爆满,因为无论田佩芝怎么对她冷言冷语不领她的情,她还是对田佩芝一往如顾的好。
可能她是想通过田佩芝救赎自己,可是能没有下限吗?
田的贪婪已经不至于让她对她付出那么多了。
这个媛媛真的巨惨 他做错了什么。
男的。
端本好惨啊,因为媳妇进牢,进了牢里还要被打。
端本的台词有点用力过度哈哈哈。
端本女儿演的不错!!
很多细节像是那个年纪的小孩会做出来的!
比如被迫跟着下人离开长沙的时候,给爸爸妈妈留了一副自己画的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小图画。
看了真是扎心。
朱四奶奶好一口洗脑的本领!
为着自己的目的,原来可以各种包装。
范宝华才是人生赢家阿。
不理解为什么解放后范宝华没有回长沙又留在重庆了。
三位女主,田佩芝只要不作,日子也可以很美好。
但是无论任何,我们是无法摆脱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如果可以在后面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去生活,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片中的政府黄金操作,前面好像没看懂。
不知道什么意思。
陈好感觉好不入戏啊
陈好从清纯良家妇女变成妖艳贪婪的风尘女子还是映象挺深刻的
三个女人的人生变化路。从这部剧对罗海琼蜜汁好感。
女学生和学校走散了,做了交际花,这个设定很离奇,能上的起学的人多少是中产,走散了就去做了这个,也没有回家,也没有交代父母,多少有些悬浮
本来四星,其中有一阵五星了,可惜烂尾了···
我喜欢罗海琼
陈好还是有点出戏的,虽然大眼睛。。。社会逼良为娼,所以我要把社会变成妓院,牛🐮。。何赛飞的金句
为毛我觉的还不错阿
当初为了看陈好、、、、
本来有所期待 可看后感觉落差很大 不好
看原著的时候顺便看了下电视剧,很不喜欢改编的田佩芝的这个形象,对家庭与孩子牵挂多到失去了田佩芝那种虚荣拜金之极的那种假装摩登太太的感觉,既是婊子又要立牌坊。
田佩芝这个女人真的是,说了八百遍“我不行我不行我不行”。陈好当年还真的是很美,后来没接着演戏可惜了。
直到田佩芝死了我都没感觉到半点可怜,偷盗成性,贪恋富贵,死不悔改,只想着不劳而获,求人办事从来都是空瓶一张嘴,死到临头了还觉得全世界都欠她的,还在自我怜悯,自我感动。这个电视剧从头到尾就八个字:女人贪财,男人贪色
如果没有网络时代的浮躁,现在是不是也可以认真的拍一部作品
不怪鴛鴦和蝴蝶。都是陳好的錯。
陈好演得好呆板,印象里她演技没这么烂吧。倒是罗海琼的袁圆最出彩,演得很自然。
原来的电视真好看啊~
纸醉金迷
8.3分放在08年还是挺炸裂的,值得这个分数。回家和妈妈看了几集,几点感悟:1. 戒赌金价篇,被国民党坐庄收割全部国民,银行2. 牛逼陶夫人卖血带大孩子,对邻居如亲人,对丈夫生意亏损巨贤惠3. 于和伟演的那个真是天生赌王,梭哈输了一点不带怕的,大心脏玩家。比科长疯了牛很多。4. 傻逼魏端本,最基本的面包都给不起谈个毛感情...命好也不知珍惜。---巨傻逼,只知道说,不知道做,迂腐的废物,还让女儿当街骂娘,傻逼5. 老鸨疯狂让手下女的去勾引政商人士炒消息6. 用3个女人的不同个性讲出很多的故事,不过有些看着难受7. 老鸨和魏端本吵架好炸裂!A:穷人生NM的孩子B:你就是一个大娼妇A:这个世界让我变成这样,这个世界就是金钱至上,我要这个世界变成大妓院。让所有人受到惩罚
补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