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新中国第一部室内电视剧是《一口菜饼子》,而改开后第一部电视剧是《敌营十八年》,本剧翻拍自老版,而且还保留了主题曲,“胜利在向你招手,曙光在前头”。
每季的最后一个镜头是男一江波和男二何昆特写的拼接。
第一季双方是国民革命军军服,第二季是美式军服。
说完背景说说体会吧,感觉第一季的何昆有两段台词给人印象深刻,记不清了,写个大概意思:1、现在的时代是立场决定态度的时代,不同立场无法融合,哪怕是父母兄弟,也会因立场不同,反目成仇。
2、中原大战后,中央与地方两败俱伤,急待休养生息,此时共党出来闹事,尤为可恶。
两句话,既把何昆的眼界写了出来,又暗讽了敌人。
因为四一二不就是对应第一句吗?
如果没有腐败与战乱,会有共产党人揭竿而起吗?
但可惜的是,这样的场面并不多。
反而男一搞对象的场景占了大半篇幅。
一个不够,仨!
怪不得家里长辈看过后说:这男的(男一)是个大流氓!
第一部,主要时间点发生到27-37年期间,主要是谈恋爱。
顺便搞点谍战。。。
第二部,主要是全面抗战到日本投降期间。
谍战还是占大头。
我觉得第二部还是我更喜欢。
整个剧,选的演员,颜值,演技都还过得去。
(男主没啥微表情,哭戏有点不够位。
总体还是不错。
)恋爱中的女人真是爱的疯狂。
(演技还可以,就是表演有点过头了。
)为了男主真是豁出去了一切,即使最后知道他不定爱着她,还是义无反顾。
让人动容,不过最后保大人,还是保孩子没必要。
第一部我用了两天两夜看完,剧情之精彩,差点让我不舍得睡觉。
好久没有看过如此精彩的电视剧了。
在爱情上的舍弃,亲情上的抉择,无不感人置身。
在大的潜伏为主线上,加上三段感动人心的爱情相辅。
无论是楚楚可人,却又坚定不移,将爱情深深埋藏心里的藤玉莲,还是为爱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罗茂莉。
都让我感动不已。
杜淳将江波这个角色演绎的栩栩如生,可以说为一个经典。
真的希望杜淳能在大荧幕上有所突破,成为下一个梁朝伟。
太久没有这样好的演员了。
当江波第二次被藤玉莲救出,在小河边玉莲躺江波怀里时,响起那首只属于他们的那首歌时,深深的打动了我,如果他们能在一起多好,可在他们分离时只有一句,保重。
江波知道自己妻子来了,四处找马蹄莲时,我多么希望出现在他眼前的是藤玉莲,虽然我当时知道不可能是她。
但我也没想到是康瑛。
而江波对她的承若也许只有那一句 我们是分不开的。
我讨厌罗茂莉,受不了她想对江波的控制欲,可当她死在江波怀里时,我被她感动了,连临死前都没有得到一句我喜欢你时,也许她是可怜,但至少她曾经拥有过,而她也深深的活在江波怀里。
并为他们的爱情做出了鉴证--他们的儿子。
感情除外,江波的机警过人,千钧一发之际,眼睛左转右转无不让剧情生动勾人。
任务结束后,瞒天过海,逃避怀疑也是引人入胜。
最后自己父亲,女儿不能救,母亲不相认,以为自己爱的三个女人相继死去,受到组织的怀疑,这样的悲天可怜人,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而且在第一部中江波不是无所不能,他要靠藤玉莲救命,需要藤玉莲的相互配合。
在完成救人任务,他需要委曲求全,向罗茂莉寻求帮助,利用她的爱情。
如此精彩的第一部,对第二部有过高期待,也是情理之中。
可又担心无法超越或则达到第一部的程度,以至于我没有马上看第二部。
我期待第二部藤玉莲的华丽回归,期待江波更加英勇机警。
现实总是与理想差距甚远。
可能演员的调整,制作人的变化,无不预示着这一点。
最重要的玄机重重,情节紧扣已不存在,太多的特务,太多日语苍白无力的对白,甚至很多是配音,都无法像第一部那样勾人心弦。
江波短发换成小分头,虽然成熟,可还是感觉缺少了什么。
缺少了第一部的危机吧。
当然我也清楚剧情的需要,三十了不可能还是愣头青,可杜淳短发太帅,在之后的电视剧中,都无法再看到,也真是可惜啊。
很明显第二部不是以揭穿江波身份为主线。
而江波壮志未酬,遭人暗算,腹背受敌也就是更不存在了。
江波也变得完美。
这也只能期待第三部,国共大战上演了。
而他于藤玉莲也没有发生我所期待的轰轰烈烈的再续前缘,她什么也没有得到过,在康英和孩子面前,她只能默默的祝福,继续将自己的心声埋藏。
当江波知道她就是藤玉莲时,甚至连一个拥抱,哪怕一句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类似安慰,表达思念的举动都没有。
只有那一句简简单单的,我们是战友,心心相印的战友,仅此而已。
第一部的演员都很到位,可第二部里官腔十足的老K,苦大仇深的康瑛,貌似老谋深算的段站长,噼里啪啦配音的日语,实在让我不敢恭维。
我甚至都还念胡长官。
太多的起死回生,就连江波也玩了半集死亡游戏,真不知哭了半集想表达什么。
最后,我还是希望江波能跟藤玉莲再续前缘,因为那二十八集,实在让我无法忘记,却又带着太多的遗憾。
让江波再对藤玉莲说一句,哪怕一句,我们是分不开的。
另外,如果第三部连杜淳都换了,那我就不要再看了,留住美好的40集吧。
谍战的部分挺槽的,所有人都能看出男主是tg系列。
男二也是比较倒霉的,业务水平还不错吧,一直坚定的怀疑男主是tg,还喜欢戴娇倩。
男主参加geming之前在乡下有个老婆,26年清党的时候被抓了,戴娇倩也是tg,还是个富二代,认的干爸是旅长,也算个官二代。
戴娇倩为了救男主,就说那是她对象,她对象是被冤枉的。
男二暗恋戴娇倩多年,对她的一切如数家珍,怎么突然冒出个对象呢?
男二不信。
乡下的老婆大着肚子来投奔男主,戴娇倩又要跟男主结婚。
男二灵机一动,这事并不简单。
乡下老婆后来被tg吸收做地下工作,原配就一边吃着醋,一边做工作,也是挺傻@逼的。
男主就跟戴娇倩演俩夫妻,打地铺好多年。
比较搞笑的一幕是,男主的手下说他老婆来了,男主以为是戴娇倩来了可高兴了,跑去一看,卧槽原配来了。
男二也听说男主老婆来了,他以为是戴娇倩要去劝劝她,结果把男主和原配堵屋里了。
你以为男主就俩女人吗?
图样!
还有一个呢!
戴娇倩干妈的妹妹,算起来还是男主的小姨妈,是邓家佳演的。
(你怎么又演小姨妈?!
)一直在三男主和戴娇倩,怀疑戴娇倩是tg,把戴娇倩骗去出差给抓起来了,然后船爆炸了,戴娇倩失踪。
然后她就可以跟男主在一起了。
小姨妈是失势后才跟男主在一起的,这段其实挺迷的,小姨妈一直帮男主,最后自己被军tong停职审查。
在家里郁郁寡欢,结果男主跑去娶她了。
我:???????
这也许就是真爱吧。
最后小姨妈难产死掉了,他俩婚后日常还挺甜的。
【跟戴娇倩的俩夫妻日常也甜!
没错我就是个bg狗。
第一部俩老婆一死一失踪,原配还活着,是不是可以盖章原配是女主了?
男主和原配的孩子被男二捡到抚养了,男主和小姨妈的孩子被女主捡到了。
真是乱。
其实这个片子看了已经有一段日子了,大一的寒假,全家人一起看了第一部,我也写了一篇评论,大一暑假,全家人熬夜买碟看了第二部。
总体来说,这部戏放在国产片的范畴内讨论,还是不错的,从情节设计,悬念设置,演员表现,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而且因为我D在革命时期同志们的境界之高,也让这部戏的爱情故事显得不烂俗,而有些意味深长。
可能这个故事一开始就只能悲剧收场吧,女一号藤玉莲同志和男一号江波同志首次相遇的时候。
江波同志就已经结婚,并已经生下了一个小女孩。
革命时期的友谊毕竟是纯洁的,当这两个怀着共产主义理想的我D优秀同志,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眼皮底下,并肩作战,久而久之,互生情愫也是在所难免。
有一个情节很有意思,男一号江波同志因为私放红军起义部队,被押到刑场,要执行枪决,女一号藤玉莲同志费劲心机,终于把江波同志救下,然后两个人在河边有这么一段对话,江波同志:我们自己的同志能多留下一个,就多留一个。
藤玉莲同志:你就没有想过,你如果万一罹难了,我怎么办?
江波同志:难过呗藤玉莲同志:还有呢…?江波同志:继续革命!
藤玉莲同志气得转身而去,被江波同志拉住,江波同志:玉莲,玉莲,我说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藤玉莲同志:江波,你信吗,如果你死了,我也不想活了…………这里除了要说江波同志的因为觉悟太高,而显得有些不解风情之外,我突然明白了这么一个道理,一个男人的梦想可以是很纯粹的,是没有牵挂的,而一个女人的梦想,则必然是依附于一个男人而存在的。
等出第二部的时候,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反正第一部扮演藤玉莲同志的戴娇倩同学被潜规则了,换上了朱虹同学,也就是图中的这位。
其实看第一部的时候,我对藤玉莲同志这个角色没有任何好感,也许是我对淑女大家闺秀这类角色的天生的抵触,而戴娇倩同学已然把矫揉造作发挥到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巅峰境界,好在,朱虹同学的到来,拯救了这个角色,也让我在袁泉结婚生孩子之后,又有了看国产片的动力。
编剧的别具匠心,让藤玉莲同志去日本整容,摇身成为三重间谍,然后朱虹同学成功上位,成为了尤佳丽同志。
第二部的藤玉莲同志,才可能真正符合了导演对这个角色的初衷,没有了小姐脾气,没有了矫揉造作,冷静而大气,在和江波同志的感情问题上,也没有死死活活的情节,我觉得处理的比较妥当,体现出了我D早期的可贵品格。
在藤玉莲同志和她父亲的一次对话,显得有些凄凉,腾父:你是不是还想着江波?
藤玉莲同志:怎么会忘呢,毕竟我们曾经结为连理。
腾父:爸爸知道,你们的结合,只不过是个权宜之计,是为了欺骗敌人。
藤玉莲同志:可是我没有欺骗自己,我爱他,而他,也只是不敢说出那句话而已…腾父:莲儿,听爸爸一句话,把他忘掉吧。
藤玉莲同志:爸爸,我知道您要说什么,您想说,想他,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可是爸爸,您想过没有,山河破碎,人民涂炭,不把洪水猛兽消灭干净,幸福对谁而言,都只是奢望。
女儿为能亲手埋葬这个时代效力,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爸爸,您别为女儿操心了,女儿已经想好了,此生不济,曙望来生…………此生不济,曙望来生。
这确实比你死了,我也不想活了,境界更深了一层。
因为藤玉莲同志易容,隐姓埋名,所以没有被江波同志认出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江波同志买了一大把花送给了藤玉莲同志,也许这是江波同志送给藤玉莲同志的唯一一束花,而这束花,寄托了什么样复杂的情感,只有自己知晓,以至于最后花都彻底枯萎了,也终是舍不得丢弃。
还有第三部,无论情节怎么发展,也必然悲剧了,毕竟江波同志有了一双儿女,妻子也在,多少有些遗憾吧。
爱情这个东西,无论在什么样的文学影视作品中,都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即使在《大秦帝国》这样的大气磅礴的历史正作,也有卫鞅和白雪之间“礼恒敬之,生恒爱之”这样的铮铮誓言;即使在《LOST》这样试图将宗教与科学统一条时间线上的伟大神作,也有déjà vu 这样荡气回肠的爱情篇章。
但毕竟,一切令人动容的爱情,都仅仅存在于各类文学影视作品中,而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YY那属于自己的一点情节吧。
很可爱的小孩有个问题 为什么剧里的共产党干部都这么脑残那一个比一个愁人看着想掐死 知道小孩是自己的 就抢来好了 有兵权怕什么江波也够废的
还没有看完,但仍忍不住想说些什么.之前因为走西口的田青,又因为小储,在合肥实在是没有事情可以做,看小储喜欢的,也是一种幸福吧.回到首府后,就开始说罗茂丽的故事,看得无限感慨.一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在情窦初开的时候,爱上了一个她最不应该爱上的人.聪明如她的茂丽,虽然知道这是一场艰辛的爱情,依旧飞蛾扑火投入这场爱情.爱你千回百转,肝肠寸断.可是她依旧没有得到本应该早就能够听到的三个字.只留下一句真遗憾.茂丽太累了,所以她宁愿留下孩子,她的爱太沉重.飞不过沧海了,ps:看此片还有一个感受,组织不可靠啊.最没有个性的就属康瑛了.真是不明白了,面对如此猥亵的顾一夫,她居然还能够忠心耿耿的护送他.简直是愚忠啊.用嫒嫒的话来说就是共产党的洗脑工作很到位啊. 那该是怎样的信仰啊,难怪国民党要问,连我不禁都要问了.
某晚偶尔看了几眼,虽然说不上精品,但剧情的复杂,以及主角的帅气,还是吸引了我看下去。
没想到,我最后完全被他迷住了!
我是先看了第一部结局部分,再到网上来补看前面的部分,觉得片子还是将主人公江波的成长过程描写得很真实,有血有肉。
片子的前面部分是很好看的,最初,是一名满腔热血的黄埔军校学员,被党组织选中后,年轻气盛的他急于寻找机会大干一番。
最初和何昆的较量,无不是年轻气盛的表现,我觉得这很真实。
但这种年轻气盛也让他努力去寻找机会,大胆地创造机会,终于一步步走进了敌方的核心部位。
每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知道1927年的南昌起义,但是这个弱小的起义火种是怎样在重重包围中,在历史的夹缝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却未必是每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了解的。
我没有去研究史实资料,所以我宁愿相信片中所展现的是真实的历史细节。
我也相信这些历史的细节就是江波、郑村这些热血青年造就的,包括何昆这个片中的反角,他们同是黄埔军校血气方刚的青年,一起造就了这段历史。
22集,江波千方百计营救顾一夫,看到这里,我才突然意识到,江波是一个特工,高级的特工,在此之前,我认为他只是一个打入国民党的共 产 党人。
江波的营救行动最终失败后, 回到车前,看到一群宪兵埋伏在那时,他一顿怒骂,把那群宪兵给震住了!
一身正气,哪是那些鬼鬼祟祟的小人所能对抗的?!
那一身凛然的正气,也把我给征服了。
如果光说江波是一个高级特工,我觉得不够,应该说他是一个有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高级红色特工。
这样的信念和情感,在片中后来的情节中处处体现。
这样的信念和情感,或许才是那一代革命者的共同特征,这种信念和情感,是近乎宗教信仰一般的情感,因为这个信仰,他们真的是舍生忘死,可以完全献身。
25集,洪尔贵入党宣誓,我觉得这段描写得真好,这才是洪尔贵这样的普通底层老百姓对共 产 党的真情实感,其实他们并不了解多少共 产 党和共产主义,但因为身边优秀的共 产 党人才被吸引进了共 产 党,他们愿意追随江波这样优秀的大哥,愿意跟着他追随共 产 党!
关于何昆这个角色:虽然在片中他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但我却并不觉得他有多可恨,相反,我反倒觉得这个角色塑造得很真实可信,甚至有着他可爱的、有人情味的一面,比如,最初他对无助的康瑛以及后来面对无助的孩子梅果,都表现出怜悯之情,施以援手;还有他对滕玉莲的一片痴情,为情所困等等。
但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可悲可叹的角色。
何昆对党国的忠诚,日月可鉴,却身处一个吃力不讨好的部门,多次与江波交锋,却屡屡失败,对滕玉莲一片痴心,结果却成为同僚诟病而不信任其工作中的判断的依据。
他屡遭失败,却始终忠于党国,求爱不成, 却没有因此而生恨,不得不让人觉得他这个角色还是那么真实可爱的。
他是一个悲剧角色,忠于国民党,但国民党最后却大势已去,他毕生的努力似乎也付诸东流,而且成为了反动派的代表。
命运的安排啊,又有多少人能那么准确地把握时代的潮流呢,我还是想说,他的忠诚、他的痴情还是令人起敬的。
对此片不得不说的是江波和三个女人的感情,这也是片中很大的卖点。
康瑛,是他的结发妻子,虽然片中几乎没有几个镜头来讲述他们之间的恩爱故事的,但可以想象得到理解得到,他们这种结发夫妻情,已经成为了一种深入心底的亲情和恩情,是后来遭遇的种种爱情难以逾越的,作为一名打入敌人内部的卧底,只有和他的结发妻子在一起,他才可以表现出常人的自然的情感,回到一种最自然的情感状态,和他的结发之妻在一起,他是轻松的、自然的、情感是可以自由地释放的。
滕玉莲,是以假夫妻的名义和江波一起从事地下工作的,为着共同的事业共同奋斗,出生入死,这种战友之情,同志之情,也成为坚贞不摧的情感,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而这种长期的相处与共同的奋斗,让他们心生爱慕,但是江波已有发妻康瑛,所以他一直坚守着感情防线,尽管他已经感知到滕玉莲的爱已经润物细无声般渗入到他的生命中,他把感情守在了战友之情同志之情的防线上,只有作为同志战友的时候,他们的情感才可以释放,就如他们在共同庆祝朱毛会师时那般热烈地拥抱。
如果没有康瑛,我相信,他们会很自然而然地相爱结婚,但是,已有一个康瑛占据了江波的内心,他们只有保持相互的尊重,尊重了对方的情感防线,作为同志和战友继续共同战斗。
罗茂莉,她的感情是最炽热的,她对江波的追求,简直就是攻城掠地一般的方式,极具侵略性。
江波死守着他的情感防线还有道不相同的鸿沟,他的信仰他的信念,让他不惜一切地要去完成任务,所以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是利用了她的情感,去完成他的任务,任务结束后,罗茂莉承担了全部罪责,江波内心不无愧疚,他利用她的情感,换个角度说,其实是某种程度上接受了她的情感。
当尘埃落定后,他作为一个有情有义有责任的男人,他对于罗有着感情的负债,他没有选择回到他魂牵梦绕的家,因为他知道他还有情债要还。
所以他和罗结婚了,但他却没有把心完全释放给罗,他依然作为一个职业的特工潜伏在国民党内,信仰和为之奋斗的事业,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面对罗茂莉这样强烈炽热的爱,江波的心不可能不为所动,但他们之间阵营的不同,让他没法回应给罗茂莉想要的爱。
如果换成和平年代,这必定是一个感情纠葛的故事,但在那样特殊的年代里,也就了有了那样别样的感情故事,是一个坚守信仰,又至情至性的男人的情感煎熬。
每一段感情都有他产生的特殊的土壤。
正是这样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情感,展现了主人公丰富的情感世界,内心世界。
其实突破这几段感情来看,江波坚贞不渝的是对革命的追求与信仰。
看看这集吧,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高级领导人顾一夫(原型是顾顺章),一个大叛徒,看看剧中这个人的表现吧,一看就是叛徒,流氓,先不说他对革命有什么功劳吧,就看这个人对康英的表现,动手动脚的,先用手搂着康英的肩,再用手去摸康英的腿,简直就是一个彻底的腐败分子
原版的江波智商多高啊,不然怎么会在敌营潜伏十八年,杜淳演的这版全靠女人了。
原版里江波对康瑛那是真爱啊,从来没有别的心思,这里面那心花得跟万花桶似的。
原版没有滕玉莲,滕玉莲所做的事都是康瑛做的。
还那个罗茂莉在原版里是特工,是别人的情妇,这里改得貌似深情……好好的谍战剧非要改成几角恋的剧。
最喜欢原版里的方萍(新版的滕玉莲)和唐华的感情,很纯粹,更喜欢原版里江波和康瑛的感情,是战友,更是爱人,每次江波提起康瑛那个激动啊……杜淳版把江波和康瑛改成弱智的爱情人士,搞出个几角恋,这是为了迎合大众那喜欢几角恋的恶趣味呀
比较郁闷的是,这究竟是一部革命片还是爱情片?没了那三个女人,江波的革命之路似乎也没那么顺利。
杜淳十八式大战咆哮昆,完胜。
在杜淳的演绎下,男主成功地变得面目可憎,一副站对了队的小人得志嘴脸。在他的对比下,男二明显才是个真男人好吗?
我觉得江波真的太渣了。而且玉莲这个很喜欢的角色,莫名其妙为了写死就写死了。里面极其物化女性,真的很无语
同意第四篇影评。
小杜演的最好的一部,好看程度仅次于汉武
看……看……是在是看不完……
特烦那个男主 但是一开始的那个小美女真是太漂亮了!
其实何锟不错啊~
期待最后一部~
不错
杜淳演技还不错,剧情还可以,就是多角恋有点狗血。
曾经年幼迷恋杜淳的入坑剧 (话说杜淳真的不适合现代戏 演西北汉子或者军人就还挺带感的
(Ep01)棄。
标记下。
烂!
奇怪
心中有祖国,有对人民的热爱的坚定的信念。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出卖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这就是爱国者的情怀
第一部最最最好看呐。之后就有点退了。好帅的江波,爱他~~
逻辑混乱感情戏太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