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立拖家带口的把老舍的原著改了个面目全非,可如果只说电视剧的话,这部戏拍得还算过得去。
就是我对赵二的命运感到不公,对福海和顺子对赵二的态度感到不平。
福海是个好人,那个年代拍出来的电视剧,好人似乎都是一样的。
老实、本分、正直、凡事都替别人着想、不是自己的错也往自己身上揽、最重要的就是……怂!
看福海的一生,就是这种老实的怂男人的一生。
如果说是那个年代造就了福海的命运,是不公平的。
应该说,福海在任何一个年代都吃不开,他太乌托邦了,他活在了自己认为的世界里,总认为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错的都是身边的人,不是自己。
他像极了一个孩子,在大人告知的世界里活着。
可孩子能长大,福海这一生都没有长大。
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谁都希望它是干干净净的,不需要违心的就能活着、活好。
可那怎么可能?
他和这个世界一直在拧着,刘方子和局长喝茶的事情过后,他一度趟了两年的事儿,我还以为他开窍了。
可你看他,老了老了,终于是提干了一把,连局长都没混上,就开始想着要改变世界了……多天真!
他还没有担当,分不清好赖。
他喜欢瑞子,瑞子也爱他,可他从来不敢说出一句承诺。
临到最后,说是说了,可瑞子都嫁人了。
瑞子告诉他,你只要说娶我,我就退了这门亲事。
可他怂的一批,啥都不敢说。
瑞子被退婚了,菊婶骂街,瑞子一个女人在死扛,他也没敢出来把事儿认下。
分不清好赖,谁对他好他分不明白。
除了女人,对他最好的当属赵二。
可他怎么对待的赵二?
刘方子是个人物,他在任何时代都能混得风声水起。
当兵能当成军官;辫子军跑路,他也能打砸抢的弄了一身财物;杀了人,和局长能坐到一起喝茶;革命党他也能反手出卖混上一个警长当当;他跑市长的关系,转身就混成了局长;他害了吴先生,吴先生得了势,可他居然还能蒙混过关……他是个坏人,但相比福海这个“假人”,他刘方子是个真实的人。
他心狠手辣,他懂得钻营,他不择手段,他无耻,他偷了哥哥的媳妇……可他也因此把自己仅有的那点良心都用在了福海身上。
从他当上巡长那天起,他就一直在还福海这个情。
福海自己也知道,他刘方子坏,但就偷人这件事上,他坏得不致死。
所以福海没拿刘方子那些钱跑路,最终还是救下了刘方子。
而刘方子给福海使钱,帮他升职,帮顺子上学,身居高位还要不停的听福海的辱骂和冷嘲热讽,这都是因为他欠福海的。
对赵二他从没这样过,因为他不欠赵二的。
刘方子在福海身上体现出了他那一点良心,换成别人,他都坏成这样了,你瞪他一眼,他都能弄死你。
刘方子死得其所,他也必然得死。
他嘴上说得硬,那一斧子就算两清了,可实际上对不起福海这件事上,他在为数不多的良心上,一直倍受煎熬。
战场上他拼命往上冲,就想寻死,还就死不了,反而还升了官了。
他偷了福海的老婆,可最后为了瑞子,他硬气一把,英雄了一回。
他说,那是我嫂子。
他这一死,算是解脱了,不用再煎熬下去了。
赵二在剧情中当了汉奸,他该死,死一万遍都不为过,因为他当了汉奸。
可他不该被顺子杀死,不该被福海杀死,不该被他护了一生的亲人杀死。
前面说到福海不知好赖,赵二和三姨太的事,是你福海给捅出去的;当局抓汉奸,又是你福海给捅出去的;他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送他,就连顺子,也是去义正言辞的去讲了判决书而已。
你们都忘了?
真的忘了?
赵二是怎么对待你们的?
如果没有赵二,顺子在娘胎里没有营养,能不能生下来都难说;如果没有赵二,福海在顺子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就上吊了;如果没有赵二,福海带着个孩子活不下来;如果没有赵二,福海连这个臭脚巡一个月6块钱的破差事儿都未必能混得下来;如果没有赵二,那个非常时期谁也不能护着他挺过来……无论赵二怎么该死,他都不该被你福海和顺子杀死!
有政府,有人民呢,他们会处死赵二,他们会代表正义。
但不该是你们啊!
无论赵二怎么坏,他这一生对你们都关爱倍致!
福海啊!
福海!
你活该一生受罪,因为你这一生都分不清好坏,你这一生都是个瞎子。
而顺子就是一头养不熟的白眼狼!
正如剧名:我这一辈子。
透着心酸,透着伤悲。
虽然不同骆驼祥子式的悲剧,但这部剧也不差于她了。
猪脚在里面有2段婚姻,一段因为师弟一段因为年代而巨变。
猪脚因为师弟被通缉而收留他,他却把猪脚的媳妇拐跑了。
无语中。
第二段婚姻却因为日本的入侵更让人伤悲。
哎,总之这部剧笑着笑着就哭了。
哭着哭着就笑了。
谁能想到猪脚师兄刚把他媳妇拐走,转手就给卖到妓院去了。
更无语啊。
哎这一辈子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不过正如铁拳中那个故事一样,被卖了反而更好。
真无语。
最后猪脚被他师弟救了。
他师弟死了。
哎伤心的一部电视剧
写的时候只看到大妹回来,瑞子生气,后面继续看,我发现福海还是坚持自己原则的人,家国大事上面前选的对。
1.福海这一辈子,害了他的不是别的,是他自己遇事瞻前顾后举棋不定,什么都想顾全,什么风险后果都不想承担,谁都不想得罪,不敢说不,所以才会畏首畏尾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结果就是啥也弄不成啥也没得到。
他自己没个主心骨,还执拗,一直安慰自己老实本分。
这种人,没事的时候确实是好人,确实温和顾家老实勤劳,但只要是遇到点事,哪怕就是屁大点选择,那绝对就会误事。
这种男人没有担当,跟着他的人只能吃苦,但也拿这种"老实人"没办法,真是害人害己。
2.选择和担当真的太重要了,尤其是在动荡世事的大背景下。
我们命如草芥,所以面对时代潮流变换,必须尽量看清楚,尽量踏上浪点,避免被洪流拍死,正所谓顺应时事。
活人嘛,肯定都想活的好,但得知道追求好的同时也要承担坏的,凡事不可能都让你占全了。
刘方子虽然是个坏人,但是他看得清形式,干脆利索做出选择,敢于担当误事不慌,所以他过的最好。
赵二小人物嘻嘻哈哈,但是他看的开,也把日子过的乐乐呵呵的。
只有福海,看不清又选不好,用最大的努力把日子过得最费劲。
3.大妹抛夫弃子不对,但是这个人利利索索敢想敢干敢闯,当机立断,爱恨分明。
瑞姑娘品德更好,心里主意正,不拖沓,想的清做的好,这种明白人我真的很欣赏,我是觉得福海配不上她。
4.我看剧总会代入自身,这个剧真是让我越看越害怕,我自己就像福海一样怕得罪人,不敢说不,总希望十全十美,方方面面都妥帖。
我也是渴求一些东西,但又懒得去争取,也不敢担当后果,所以只能看着别人羡慕。
所以我看着福海真的是又气又怕,感觉仿佛是在看警示录,看寓言书。
5.我在19年后才偶然翻出这部剧,很喜欢,周末两天时间刷完。
符合我的胃口。
演员都是演技派,布景也真实,人物饱满立体,剧情丰富有说服力,仔细想我已经很久没看时新的电视剧了,因为看着总是不信,感觉没有逻辑,所以总是把拉旧剧,因为感觉那会人在认真讲故事,值得我认真去看。
张国立老师很好的诠释了福海这个老实人的形象,福海一辈子笃信自己的老实人信条,相信善恶有报,奉行自我的正义丝毫不懂得退步,福海够真诚,够倔强,但也够怯懦,当了一辈子的好人,同时他还想成为所有人眼中的好人,一辈子没做过几次坏事,但在做坏事的时候总是想做个好人,这种纠结的性格塑造了这个丰满的人物。
刘方子就像是福海的另一面,他是个小人,毫不纠结,自私自利,对于别人怎么看自己不在乎,要的就是富贵高升。
福海和刘方子,一个像殉道者,从不为己,专门为人,另一个就像是吸血鬼,对于送上来的美餐从不客气,来者不拒。
两个相反性格的人,一个圆滑世故,对于各种情况处理的游刃有余,一个木讷纠结,遇事丝毫不知道变通,相信着自我的真理,刘方子代表了那些勇于冒进的小部分冒险者,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福海这样的老实人。
我这一辈子,到底活了个啥。
福海,一辈子只想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却一辈子窝窝囊囊;遇事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不像个爷们;到头来也是家破人亡,都说好人有好报,但究竟什么是好人?
想活得像个体面人,却一辈子也没体面起来。
刘方子倒是个敞亮人,骨子里有股狠劲,敢拼敢闯。
在那个乱世,当过兵,干过巡警,不管哪一行,总能趟出个名堂来,也算是过过体面人的日子。
虽然拐走了把兄弟的老婆,为人所不齿,但始终没向日本人低头,为大哥复仇杀死日本人,也算个汉子。
赵二,蝇营狗苟,唯利是图,有奶便是娘。
福海是太看重原则,刘方子打破了一些,还算有底线,赵二根本不知道原则是什么,是乃真小人也。
好人真的有好报吗?
大家都说福海好,到底哪里好了?
真如其名字一样,有福吗?
老婆跟人跑了,一辈子只是个小巡警,臭脚巡,家人也没过上好日子,后来还被日本人所杀害。
老实有什么用,老实人就是被欺负。
人可以老实,但不可以窝囊;可以重感情,但不可以事事谦让。
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许是这辈子最大的桎梏。
人活一辈子没有来世,自己舒服了,才算没白来一遭。
在历史的车轮面前,每个人都是小人物。
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同时也要考虑到历史进程。
那个世道,人们过得更加艰辛,个人的命运更不受掌控,改朝换代,亦复如此。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艰辛,现在不一样无休止地加班,还房贷还到老。
幻想着诗和远方,其实,眼前的苟且才是真实的。
“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瞭解之同情,方可下笔。
”这是陈寅恪先生写的。
诚以为为人处世,皆需有这了解之同情,这应该就是心理学上的“共情”,看这时代剧更应如此。
时间定位在清末到解放前,注定是一段不可能开心的剧情,写尽了乱世中的众生相。
一、守规矩而沉默的大多数 福海,见过好多评论说他窝囊废,深觉过分,他有时窝囊,但谈不上个废字,何况谁生活中没窝囊个一两回,何况身逢乱世。
何为乱世?
用小福海的话说“那天下不就乱了,没规矩了吗”。
在那没规矩的世道,没有主角光环,每个人能活几集都是不好说的。
“规矩”俩字,对福海来说,很重要,所以他是个实诚人、本分人,守规矩,正是他的本分,才能练出好手艺(纸扎的福海真是像),干一行精一行,把巡警都能干出劳模范来。
瑞子说他“总盼着什么都能圆满,可是这生活中哪有圆满的”,这是格格她想的通透(瑞格格,真是澄净通透的人,神一般的存在)。
可是有几人能想的明白,尤其是小农经济国家的底层人民,盼丰收,盼团圆,永远是中国人民的传统满足感。
还有一点私以为需要提一下,福海以前是在旗的,铁杆庄稼没了,学手艺就是想过得体面点,他想过得体面,遇贼寡不敌众,玩命逃跑,还会想不雅观;想携方子细软跑路,还会想不地道。
体面,既要表面风光,又要内心踏实。
想来在那世道上是矛盾的。
二、果决的豪杰们 刘方子,打从一开始就是杀伐决断,中间求存的卑躬屈膝,能屈能伸,说起来真是个豪杰,“今后打架啊,你就得挑一堆人里最横的,下狠心,把他干趴下,要不就挑最怂的,把他干趴下,其他人也就跑了”,他一直有办法混得出人头地,白手带出一票队伍,真是厉害啊。
可惜他几次锋芒毕露,哪怕精明狠辣如他,在那个乱世,也是折了好几回,得亏有他大哥在,否则哪有命当上警察局长。
不过警察局长这个位子还真适合他,不大不小,欺下瞒上,够他折腾,又不会太露锋芒。
拐走二嫂一直是横亘在他和福海之间的的一道坎,福海:“你欠我的”,方子:“咱俩两清了”,说到方子死才算完。
大妹,真是个命里带风的女子,行事决绝,甚至比之刘方子更厉害,为了心中所爱,对丈夫对儿子说放手就放手,头都不带回的。
结果还真是越嫁越好了,成了团长夫人,因为她“疯野啊”。
顺子可真是大妹的种。
三、油滑的机灵鬼们 赵二,是认了命了,打算混一辈子,他是够世故圆滑的。
太机灵,耐不住性子,学不精手艺,托不了大事。
学了手艺却去当小偷,当了巡警也是巡警里的油子,他注定只能一直在底层混着,在乱世里摸爬滚打。
他媳妇跟他真是配的。
三太太也是个机灵鬼,分分钟都在给自己找辙。
吴仟南,足不涉危地的革命人士,只是不同文化背景的赵二。
话说吴先生的革命热情倒是挺高,得势之后那副嘴脸倒是意料之中。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只能各走各道,鱼有鱼路,虾有虾路,鲨鱼一来全都没路。
然后鱼虾们就平等了。
给了5分,少数的给人感觉真实的写实剧,之所以写实,便是刻画出了人物的复杂度,随着境遇的不同,人是在不断的变啊,但唯一不变的其实是人的信念,这种信念的产生是种玄学,或许是出身,或许是理想,或许是性格,或许是经历,亦或许是对世界的客观理解。
比如刘方子的信念就是既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睡了兄弟的老婆却又要兄弟原谅他,为了这个不惜最后去杀日本人,为的不就是福海一句原谅吗?
这种人其实是很多的,市面上多的是,比如很多见义忘利的小人却去大搞慈善,在外乱搞女人回到家却对妻子孩子关心备至,内心充满着男盗女娼却时常礼义廉耻挂在嘴边。
比如福海,一辈子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那就是做个好人,同样的底层的学徒出身,福海坚持的不容易啊,不为穷苦或者富有永远坚守自己的本色,面临诱惑或者困苦始终如一,这种信念才是让刘方子把福海的一句原谅看的那么的重的原因。
还有其他的一些人物的刻画就不那么典型了,最典型的其实就是刘方子和福海,但世人都会说刘方子好,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有什么好的?
一个惯于表演甚至最后把自己的骗了的伪君子有什么好的?
坏的彻底却惯会欺骗众人的小人比纯粹的坏人坏一万倍,尤其最后刺杀日本人不知道又骗了多少傻傻的观众,最后连福海都被骗了。
真正值得赞扬的就是福海,其实做个好人才是最难的,要克服金钱和女人的诱惑,要克服仇恨和原谅背叛,但凡没有坚定的信念谁都得崩塌,现实中,刘方子太多了,而福海太少了,那是因为克服人性太难,也正是因为福海的这个特质,才会吸引瑞子,只有格格这种见过大钱大场面的才知道福海有多么的可贵。
但现实中,有几个格格,又有几个福海呢?
格格死后,世间再也无人能理解福海了。
这部电视剧虽然用了老舍先生的小说做框架,但从人物到情节都做了大量的扩充,人物多,也更加丰满,小说只有一个苦字,这部剧的改编还是相当有力度又不浮夸。
也没有小鲜肉和流量分子在里面搅和,舒服多了。
回到本剧,各个人物很鲜活,让人又气又恨又无奈,反思如果是自己会如何,不见得会更从容更好过。
先说福海,作为第一主人公,好人,窝囊,有自己的原则底线,活得艰难而安心。
重情义,打小就敢为了兄弟去闯王爷府救被义和抓走的刘方子,也敢顶撞师傅不收留刘方子。
看见自己喜欢的大妹儿也敢去追求,能吃苦下力小日子过得比小偷小摸的赵二强多了。
可是世道儿不允许,后面就是不停被坑,媳妇被拐跑,差事也是不停触碰底线,不占便宜不欺负人凑活着活着。
等到搬了家,碰上了瑞子姑娘就开始恨人了,磨磨唧唧耽误了那么多年,这种非主观的伤害更显得无辜实际却是性格使然。
再到刘方子回来做了局长,更是价值观彻底被颠覆,然而并没有触发其有什么改变;依然享受着刘方子的愧疚,依然端着自己的面子和底线,艰难忍受生活。
瑞子娘一度的挤兑,也只是默默等着天上掉馅饼,害了赵二也没给自己带来任何改变。
心气依然高着,坐等刘方子和赵二的高抬贵手,也不用感激,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一事无成,绿茶的一地鸡毛。
日本人来了,何先生来了,生活和价值观像被扔进炒勺里一样翻来覆去,依旧只是忍耐。
所谓要么改变,要么忍,他就真的一路忍下来,何先生逃了,他也只是从道德曾层面去骂了两句,真的主意和帮助和自己的改变努力一样也没有,确实小人物的无能为力可以理解,但既然自己啥都做不到至少可以少BB。
继续做巡警但不做汉奸,这是大义。
赵二做了汉奸但是放过了他全家,他回头可没放过赵二(这个和结局的正确性有关,不过多苛求编剧),但看起来还是让这个好人黑乎乎一片。
整个下来,好人一个,但虽不是故意却也使自己身边的人不时受伤,却不是一个好兄弟好丈夫好队友,不够勇敢,不够厚黑,扔在街上差不多是个失败者。
就剩个能睡个踏实觉了,也许这也是最大的收获吧,无能为力之时,但求心安。
但是猪队友很气人,比刘方子都可气,真的到了新社会,估计还是混不过刘方子,但电视剧不让这么演,我们看不到了。
刘方子倒是一条道跑到黑,啥坏干啥,够黑够狠脑子也够使,活该到处混的风生水起。
看着何先生回来以为刘方子要倒霉,三言两语就过了关不服不行;真是把局长给了福海估计也就和最后的排长差不多依旧混不下去。
刘方子从来不想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只想找啥解决方案,至于伤害到谁都是活该,要不怎么是坏人呢,要不怎么气人呢?
其实气的不是刘方子多坏,而是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真实,坏也是一门技术活,别光生气,还真不是谁都学得会。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至于最后刘方子洗白,看看罢了,没逻辑。
说完刘方子的坏,这兄弟一直走在风口浪尖,照顾领导照顾兄弟,即使兄弟理解不了骂街吐口水也一直该怎么着怎么着。
其实每个人的心底应该都有一个刘方子一样的黑暗之兽,只是受困于自己的道德底线而不让它窜出来,所谓文明。
赵二更像是活得明白的小人物,也无底线,小聪明,因此也无大害。
看起来比刘方子舒服一点就是因为他的样子大概你也做得到(做汉奸除外)。
汤事儿,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有都不大,大家伙都觉得正常,仓廪不实不知礼节,都可理解。
但混来混去也就是个小人物,做不到刘方子的大恶通吃,格局和实力所限。
满眼望过去,满世界其实都是赵二,只是灰度不同。
赵二那经常含在眼圈的泪水和那句“哥给诶”,何冰厉害👍!
福海刘方子和赵二大概可以覆盖大多数人的一辈子,坚持自己或者不甘而去改变。
对比那个时代,至少现在老实人福海也可以活得不错,这就是好时候了!
有人说福海是百无一用的老好人,但殊不知福海在大是大非面前从来没选错过,这样的能力并非人人都有。
我想很多朋友都很明白,在利益相关的问题面前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利益,而不会选择大义,这一点来讲福海这样的人物也并非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正如刘关张三结义,刘备论带兵打仗,上阵杀敌肯定不如关、张,但是为什么刘备是大哥?
因为刘备是三兄弟的核心人物,他是引领着三人发展方向的人物,正如福海的存在让刘方子残存的最后一点良心不至于泯灭,才会有刘方子后面的蜕变。
刘方子是一个很有想法,很有能力的能人,但私德极其败坏。
他利己,贪财,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但福海是他一直以来的精神支柱,原因是即使他把福海老婆拐跑了,福海还是愿意担起大哥的责任救他于水火,从那以后他是对福海彻底服气的。
他所有的目的就是做人上人,但是日本人来了让他的愿望落空,加上福海一家三口的惨死,让他对日治北平彻底绝望:与其苟且偷生的活着,不如做一回英雄。
赵二在很多人看来是普通人的角色,实际上并不普通。
赵二是一个混不吝的痞子形象,从小被欺负惯了,没什么远见和理想,极其贪财好色,为了自己享受不惜当坏人,小人。
但此等人物却对兄弟有股子义薄云天的义气,他是真正把城南三虎当做桃园三结义一般的结拜,即使自己能力很差帮不上忙,但也从未真正想过去加害自己的兄弟。
这一点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一般人就是剧里纯粹的小人,坏人,比如巡长,局长,或者平凡的人,大梁等等,没有具体的姓名,比如大梁看到瑞子和儿媳妇遭难,他想帮忙但是却只能顾自己的小家,这就是面对日本侵略普通老百姓的真实写照。
福海、刘方子和赵二三个奇人就是那个时代众生相的缩影,令人回味悠长。
刘方子最大的污点就是拐跑了自己的嫂子,他后来自我陈述,觉得当时他也是头脑一热就被嫂子迷住了。
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大妹这样的女人并不适合福海,在旧时代体现的不明显。
但新时代来临之后,刘方子这样脑子灵活有想法,不停变换事业的男人更吸引外向活泼的大妹。
正如现代社会渣男与老实人之争,实际上还是逃不出“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个窠臼。
老舍和本剧的编剧也算是没有让男性读者太过失望,包括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和朱九真的感情,都是再给男性读者一定的希望,与你不是一路人的女人注定是会失去的,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许离开这样的女人会是好事情的开端。
这么个破烂又糟心的剧,居然快看完了。
老舍的书写得挺通透,大时代里小人物,叨把叨一辈子的零散碎事,苦辣酸甜什么都活过了,挺有血有肉有滋味的一个人。
三万来字的小书,生生要拍成二十多集的剧,使劲灌水是必然的,书里但凡有个前情后事能发展发展的人物,都成了凡事出来掺一脚的主。
兑水这事儿其实问题不大,陈宝国那一版的茶馆就不赖,我这一辈子更难些,一方面这书有线索没故事,另一方面人物也少,多是闪一面就没了的。
灌水剧的破只是个程度的问题,更教人糟心的是书变成剧,那“臭脚巡”成了纸片人,执念和机灵全没了,只活成了一个:愚善。
专制的道德教化总爱滥好人,愚忠愚孝愚善都被赞美,全不管忠孝义的对象是不是个无赖混蛋。
老舍的书里,老巡警一辈子守的是规矩,有的那是小人物的人生智慧,而剧里的福海,则一味的与周遭格格不入就是善与义的化身。
看片看剧,被欺凌的小人物们对恶人恶行,往往最是能忍,这八成出于一个美好的假设,即是好人有好报。
基于此,好人们常是无原则的,很多时候所谓的大善,更像是一种对恶的纵容。
就是想说,无原则的善,就是恶,而宣扬无原则的善,更是。
友邻们 在读一本《我这一生》的书,本人就想起来,看过这部电视剧,差不多也忘记内容了。。。
张老师表演不说了,就现在看豪华配角阵容啊。
没得什么印象了
民国的购买力啊
“迷人的混蛋赢得尊重,窝囊的好人忙求认同。”看完之后在微博刷到朱敬一老师的这条微博,心中为之一惊。对此剧再也说不出更合适的话了。再说一句吧便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跟老舍毫无关系
小人物悲凉的一生。老舍是看不到社会的希望吧。
太苦 不忍看
前13集福海在积德,中间几集在犯贱,最后在嘲笑别人!看了这部电视剧后,我感觉最看不起的不是刘方子、赵二,而是福海!为什么老婆跟别人跑了,因为他这人一根筋、窝囊废、脑残!如果赵二没有去做汉奸,我最敬佩赵二,赵二做汉奸也有他不得已的苦衷~ 有谁能懂?
不如老版本
可以看
突然想起这部很久前看的剧来
张国立最好的电视剧!三兄弟最喜欢刘方子,乱世道会汤事儿,虽然也作过恶,但终究为了兄弟和异族拼了一把,也亏欠了兄弟一辈子。其次是福海,人老实,心地完全善良,虽然道德观还是小民思想,但绝对谈不上绝对错误。对赵二则近乎厌恶,一心想着发财起飞,可以出卖兄弟,出卖老婆,出卖国家,四处占便宜,虽然也有点兄弟情深,可想起他的嘴脸我就不乐意了。
臭脚巡。臭脚巡。福海大哥救我啊对于老电影的延伸做的很棒
其实看过觉得挺悲伤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憎之处。
我一点都不俗呀俗。。。
顺子好榜样,有党性,有觉悟。方子有血性,赵二够义气,福海窝囊废。
老舍
剧情还比较紧凑,印象深刻。就是张默演技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