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
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传奇色彩,恰恰相反,他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
T来自南特,在首尔住了五年,韩语说的很好,出去时经常有韩国人对着我的亚洲脸说话,但用韩语回答的人却是他。
他在老城区租了一间两室一厅的公寓,独居,和房东有好几年没有任何一点联系,只是每个月按时往对方银行卡里打钱。
我说万一房东死了呢,他想了一下说,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如果不打钱了的话,房东可能就冒出来要求涨房租了。
T的家中一尘不染,电视机下竖着一排dvd,他说好多年没看了纯属摆设。
书架上放着三层书,我随手翻了一本,洁白如新,没有任何折痕或笔记,我问他都读过么,他说都读过,但是读完也就忘了。
他抽出一本韩语学习的书,说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写的,市场上虽然有一些韩语工具书,但并不完善,所以就花了一年时间自己写了一本。
我不可思议地看着他说然后呢?
他说就是你手里拿着的这一本啊。
想了一想又补充道,偶尔有人写信告诉我书很有用,时不时有一点微薄的酬劳,还有写作的那一年又寂寞又充实,大概就是这些收获。
他家的壁橱打开有几十瓶酒,他爱喝鸡尾酒,酒架上有一本八百页的《调酒圣典》,有点像彩图版黄页。
但是当我说来一杯白俄罗斯的时候,他还是会去谷歌配方,并解释说比翻书快。
T对摄影也有兴趣,他知道首尔适合拍照的地方,我去了,果然是拍照的人会喜欢的那种地方,整体是建筑工地的氛围,五金店、布料店、建材店的集中地。
街道破败,偶尔穿插几个海鲜市场,一连数间屋檐下都密密麻麻地挂满了咸鱼。
卖挖掘机的经销商在店铺门口贴着少男少女们和挖掘机的合照。
拾荒老人门前挂满了各式塑料包边的梳妆镜。
我想T应该是有点懂摄影的,尽管我没有看过他拍的照片。
吃饭的时候我们也会聊一聊感情话题,他说前一段恋情三年,女友比他小七岁,空姐,我立马笑说你艳福不浅啊,他也毫不谦虚地说是。
谈到分手原因,更是坦然,“空姐都是要往更高的地方飞的”,直白的让我接不上话。
T喜欢洪尚秀的电影,他说洪的电影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剧情,没完没了的谈话,比生活还要冗长的谈话。
他准备和最近在约会的女孩一起去看洪的新片《独自在夜晚的海边》,我说约会的女孩喜欢看这种电影么,他说不喜欢,但她应该知道我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以及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T在一家能源公司做非技术类的工作,朝九晚五,上班时间西装领带一丝不苟。
他曾经在曼谷、上海各住了半年,都不喜欢,首尔也非常无聊,但生活起来不赖。
这份工作已经干了很久,还有半年合同就到期了,公司即将倒闭不会续签,到时候他就会开始为期半年的旅行。
言语间对于失业充满了憧憬。
但他计划中的旅行和我想象的大不一样,他说会在某地逗留一周,然后飞回首尔休憩片刻,再奔赴下一个目的地。
我问他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他说并不觉得这样辛苦,一直在路上才会觉得辛苦,我喜欢这样,有一个地方作为我的支点,知道在某处我始终可以长久的停留。
回到上海以后,我看了洪尚秀的《夜与日》,被很多细节触动,比如雨后的积水顺着马路边上的水沟往低处流,一个纸团被这股水流载起,一路飘了很远。
感觉就是自己发呆做白日梦的那几秒钟被人拍出来了。
洪尚秀的电影,真的非常适合T这样的人。
《夜与日》是洪尚秀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电影。
比起侯麦同样采用日记体的《夏天的故事》,《夜与日》似乎把情绪表达得更到位。
这部电影拍得与其说是一场在法国发生的「事件」,不如说是一种「状态」:有点无聊,夹在多重矛盾中无法脱身。
主角金成南即是这种状态的代表:一.四个女人——前女友投怀送抱,旅店老板介绍的女孩对他心生好感,他喜欢上女孩的舍友,和在韩国的妻子又有着割不断的情欲。
因为妻子骗他怀孕回国,又牵挂着巴黎的小女友。
他在现实中没有办法表达,畏手畏脚,左右逢源(在旅途中调和两个女人的矛盾、骗小女友说母亲生病回国),在梦中才大男子主义了一把。
从弗洛伊德理论来看,这恰是其懦弱的实证。
二.对于朝鲜人的态度。
在酒桌上的不友好,后来相见时表面上重归于好,但依旧希望通过扳手腕的方式去「战胜」他,胜利后格外满足。
这反应的可能更大程度上是韩国人对于南北关系的矛盾:一边觉得「我们都是一样的」,一边又在默默比较,产生优越感。
(插句题外话,李善均的朝鲜口音模仿得实在不怎么样…)三.欧洲与东亚的文化差异。
法国人的安逸与韩国人「踩着前辈上去」形成鲜明对比。
金成南表达出了对法国人的嫉妒与羡慕,却又有排斥感,反应其在不同文化中的矛盾感。
纵使他是所谓的艺术家,思想上与本国平凡大众又有什么差异呢。
洪尚秀在本片中使用的鸟与天空是一种暗喻。
鸟儿从巢中落到地上,无力飞翔。
鸟儿被困在室内,徒劳地看着玻璃,无法飞翔。
结合金成南对于天空的喜爱,我们不难体会到导演的意图:金成南便是那纵使向往蓝天,却无法飞翔的鸟。
不管巴黎还是韩国,在镜头中,在金成南的生活里,都是只是没有什么差异的囚笼罢了。
故事发生在 2007 年初夏,画家金成南落魄逃到巴黎,本以为是创作天堂,结果对他来说像个牢笼,思乡和想妻子的心情一直折磨着他。
偶然间他结识了美丽的柔贞,这时他的境遇和心态变了,和柔贞擦出爱情火花🔥。
👉但当他和柔贞打得火热时,妻子怀孕的消息传来,让他陷入矛盾和自责,两人关系也发生了质的转变。
一边是家庭,一边是爱情,金成南太难选啦!
这种纠结的情感真的让人揪心。
电影《夜与日》中,等待回乡的男主角在机场狭小的洗手间内活动自己的手脚,他的巴黎小女友进来告诉他,我可能怀孕了。
他之所以会回家,是因为他在韩国的妻子也有孕在身。
他没有因此停顿,在郑重其事的承诺和片刻的忏悔后,继续踏上回乡的路…… 对于韩国导演洪尚秀来说,巧妙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关系和多重男女关系,不是难题。
他从来不对任何一种感情形态做出价值判断。
四年前看过洪尚秀的《猪堕井的一天》,颇受震撼,随即成为他的影迷。
他的电影真实到有如侯麦的影片,但两相比较睿智不减残酷有加。
在他的第八部电影《夜与日》中,洪尚秀依旧坚持了自己个人化且生活化的精准表达,虽然影片的主要场景迁移至法国,但它讨论的命题依旧东方。
该片男主角为逃避牢狱之灾(吸毒)而赴巴黎的韩国艺术家,他在巴黎居所简陋,无所事事,每天夜里和在韩国的妻子电话联系。
他在巴黎偶遇前女友拒绝其暧昧请求,又被另一少女吸引。
他对少女如痴如狂,甚至会在梦里与少女发生关系。
白天,他布下情网与少女交欢,少女一步步堕入他布下的情网,由不齿他的好感,到偶尔和他调情,再到和他成为女友,和他上床;夜晚,他继续和妻子沟通着感情,只是电话越来越少。
某个白天,妻子的电话突如其来,哭诉自己已经怀孕。
他心头一热,立时应允第二天就回家。
小女友在送他上飞机前,告诉他自己可能怀孕的消息。
他除了承诺和忏悔,什么也没留下。
回家之后,他才发现妻子只不过谎称怀孕只为骗他回家…… 影片有两场戏,值得玩味可与大家分享。
一是女主角的出场,她目睹了自己未来的情人和其旧时情人的约会;二是在影片的结尾,回到家里的老公梦到自己和现在的妻子离婚,又和一个陌生女子结婚,他在与现任妻子看望前妻时的路上,雷霆大发。
发脾气的他,和平日里那个温顺的纯良的好品性的男人相去甚远。
该片源自洪尚秀的真实感受,他在纽约时给韩国的妻子打电话,因为时差混乱,双方经常争执。
于是,这个故事诞生了。
时差和距离被演绎为爱情的障碍,当环境改变,男人又重新习惯另外一个女人的怀抱,而忽视她善意的谎言。
看片子的过程中,被那些过真实的影像所吸引。
比如顺水而流的粪便,比如街角的那些于路边休憩的路人,比如天真的孩子,又比如那一幅幅画。
影片的宣传卡上,写着“世界如你所见”,但世界真的是如你所见的那样吗?
男人前一分钟还在甜言蜜语,急不可待,下一秒就到了另一个家里,成了温暖家庭的温柔丈夫。
看到男人进进出出于一段关系又一段关系时,不禁感叹,在爱情里,是不是一个瞬间就改变了爱情的方向,失去一个人后也不觉得可惜。
那还叫爱情吗?
混乱的是爱情本身,还是说爱情有多个形态。
#2022·洪常秀重看计划#08.夜与日 밤과 낮 (2008)直到第八部电影,洪常秀才让他镜头下的男人不再只是性爱狂。
甚至在开好房间,对方洗好澡后,还会在床头对女人复述《圣经》上的话,劝导对方“不要屈服于瞬间的欲望”。
但是异国他乡,终究寂寞还是碾过一切。
每天手上挂着一个塑料袋,四处晃荡,动物本能隐隐作祟。
当意志被耗尽,欲望的面目反而显得更加狰狞。
又是那老一套的,为了跟人睡觉,反复反复说着我爱你,不惜被扇耳光。
互相吻过全身,卸下欲望的洪流,讲完爱的宣言。
经历完了一切,匆忙回到故国妻子的身边。
讲了更多傻气的话,迅速做过一场爱,还是会梦见另一种生活。
梦里已经有了新的妻子,男人像动物一样粗暴和霸道,约定要带着花瓶去探望生了病的前妻。
一场意外和一次争吵,男人喊着新妻的名字醒来,接受枕边人的质问。
撒另一个谎,梦里的妻子和巴黎的女人,并非一个姓名。
但一切就这么混淆着过去了。
我们看了大量的影视剧,大部分都是有一条清晰的价值导向,然而《夜与日》却没有,没有价值引导在里面,有的只是客观反映一个男人的真实生活。
他在不同的生活状态下,相应有变化的心态,管窥一豹,一个人的心态有多复杂。
一个在巴黎逃难的落魄画家,经济上窘迫,感情上孤独,靠每晚和远在韩国的妻子通电话来派遣寂寞。
这时候在大街上遇见了十年前的情人,男主显然已经不记得这位老情人了,以至于对面不相识。
面对同样精神上苦闷的旧情人的暧昧,男主果断的选择了拒绝,而在旧情人第二次去找男主时,男主居然给旧情人朗读了《圣经》的片段。
在这里不知道使用“无耻”这个字眼是否合适,但从男主角度来讲,即使他依然寂寞,也不愿意违心安慰旧情人。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一种美德吗?
我不知道。
随着,旧情人的落寞离去,男主认识了一个口碑并不好的年轻女孩。
女孩漂亮,充满朝气,浑身散发着掩饰不住的女性气息,另男主无法释怀。
男主像一个遭遇初恋的小男生,对女孩魂牵梦萦。
即使在梦里,也梦到和女孩缠绵。
他对女孩说“我爱你,我想和你睡觉”,经过种种试探,讨好,他终于得到了女孩。
而在女孩也沉入对男主的爱情时,男主却因为老婆的一个电话,就匆匆割舍下女孩,要飞回韩国。
在离别的机场,女孩表示她可能怀孕了,而男主却只是表达了些微的忏悔,就像是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而简单的说一句“对不起”。
在此处,忍不住又想说“无耻”,但换个角度看,所谓的“我爱你”,也许真的是此时此刻,我只在这时这刻爱你,其他时间,我真的不知道是否还爱你。
男主回国与妻子团聚,才发现妻子是欺骗了自己,妻子并没有怀孕。
而男主也做了一个白日梦,梦中他与现在的妻子已经离婚,娶了一个在巴黎有一面之缘的韩国女子,梦中他粗暴对待妻子,而且对前妻还念念不忘。
这是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表达,真实的就像是我们每一个人做过的梦一般。
妄自揣测,男主回到韩国,回到妻子身边的男主,显然有些不甘。
在韩国,在妻子身边,就意味着以后的生活虽稳定,但也让人乏味。
男主的梦,就是显示男主内心对日后稳定生活的本能抗拒,他期望以后的生活不要如此单一,但显然他也害怕改变。
从梦中,他对前妻的念念不忘就可看出,他是害怕打破现有的生活的。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他梦中的女主角,居然不是那个他口口声声说“我爱你”的年轻女孩,而是在巴黎仅见过一次面的一个并不熟悉的女孩。
这里,再说“无耻”,似乎不合适。
因为,这是真实的生活。
人心之复杂,人心之贪婪。
爱情如是,生活如是。
1. 字幕卡相比《剧场前》有风味多了。
2. 贝多芬92号第二章定基调。
3. 街边水,有塔可夫斯基水草飘柔,流动之感;倾斜的街道常现,水向下流,人往上走。
4. 洪导片里常是别人向男主介绍女人,而他又遇见旧爱,还几乎都没认出来;也喜欢设置约会迟到,一个冲突的引爆点。
5. 除了推镜头,还喜欢横摇。
纵深延展,相辅灵巧。
几处构图有如片中人语“生活中的小奇迹”感。
6. 随时间推移慢慢交待男主的苦恼:最先是看到情侣,觉得自己再不会有这样的爱情;接着羡慕小年轻有房有车真好;再到拜访著名画家,想人家尽心为画,自己整天在鬼混啥。
欲望的这个先后顺序,是积极的。
7. 一边以玉珍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为线索,别人讲她坏,男主觉得好,她有真实一面,也有演的一面。
这是洪导的片里常想传达的:三点连成的三角形只是整个真实中极小部分的幻觉,你只看到这个形状就是迷茫其中,要连起更多的点冲破这层雾,让你看到的形状不断逼近真实,也就是发现事物的更多联系才好;另一边是以成南对玉珍的渴望,已不想花言巧语了,直接一句“我就想跟你睡觉”,说了几遍,到他来巴黎两个月时,终于答应了(那孔乙己和吴妈怎么说),是他们第二次去多维尔的旅行(比第一次少了贤珠)。
8. 成南与妻子的通话,也是在不断提醒,人在此地,牵绊在异地;巴黎的夜与日,韩国的夜与日,以及巴黎的夜与韩国的日。
也正好在两个月的时候,一通电话哭来说怀孕两月了,成南不得不回国(之前玉珍问他啥时回,他说你说啥时回,结果这段情就此别过咯)。
回了才发现是妻子撒谎,没怀,我里个天,进里屋来,我调教调教,不听话,哦,梦里又是另外个女人(真是志存高远,心系世界)。
9. 一个塑料袋,成南常拎着,蓝色或黄色;只有一次白色,是遇到某剧组拍东西,不让过,他驻足,一只鸟跌他肩上,缓了下才落地,团着,组里两外国女孩捧起来,觉得可爱,他们抬头,檐边一个鸟窝,悬。
回国候机时,一只鸟,在机场地上,立着。
10. 遇见北韩人怎么办?
“你延边来的?
”“不,我平壤的。
”“那你不早说?
”“这不正说吗。
”“那你咋看今日成?
”“能礼貌点不,你直呼你爸全名吗?
”“不是,那我该喊啥,将军什么吗?
”“他是我们伟大的父亲!
”“金日成这么伟大?
真的?
”——后再遇见,试着互相理解,喝个咖啡吧,来扳手腕!
(这是本片第二次扳了,第一次是跟公寓其他韩国人;后又在《懂得又如何》里也扳,一种身份的较量)北韩兄输了,不服,换左手!
再输,妈的,老子抽根烟,不求理你了。
(这场咖啡,自始自终他(北韩人)都是眼望别处,不愿看成南(南韩人)的,此段挺传神)转场后,一只虫飞进眼里,要用眼泪把它冲出来,龟儿,这虫死烦。
11. 关于选择:成南买烟的地方品种很少,因为只有这个烟店。
问他前女友怎么认识玉珍的,因为这里只有这么几个韩国人。
巴黎的菜吃不来,问这里的人常吃牡蛎,贵吗,不贵,之后就不时提出吃牡蛎,因为只有这个吃得惯。
不能再混了,找个工作吧,夜班都行,但没工作证,移民法管得严,老板不想冒险,介绍你去当门卫或者搬运工吧,只有说好。
12.最后,终于没太露的床戏,也考虑起宗教问题了:仅认为圣经中一些话值得深思,当玉珍给成南看一张画时,说“像不像人的原罪,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他回道,“我没有”。
而之前,贤珠带他去参观时,看到一幅画——描绘胸部到小腿以上部分的(胸有布半遮,而私处有两腿的赘肉挡住,显得窄挤),贤珠说“这是人类的源头”,成南表示“是世界的源头”吧。
过曝形式的拍摄如同巴黎夏日夜里延绵不绝的日光,分不清昼夜
太阳底下的不真实感如同为了逃避制裁而躲到巴黎的喜欢画具象的云的男人分不清现实与虚幻
欲望赤裸裸暴露在日光下/只留下衣服的动作形态每日联系的电话那头的妻子的焦虑、异国的无归属感时刻提醒着他生活中的现实,内心惶惶、苟且生活的他就像那一坨被流水冲散的狗屎,他欲掌控自己的人生,便欲满足欲望从而虚伪及冲动
日光暴露下的人们,会淹没在沸腾的潮流中,而后与在斑马线上相会的人连接情感、寻求生活的救赎,假装依旧在上学、假装有绘画天分的善良女孩枕在另一位勉强维持着一点可怜的自傲的男人的大腿上,在暖风沉醉的午后相互依赖,相互满足。
同样的面庞,欲望满足后的虚无,毫无生命意义———“我想跟你睡觉”———“我爱你”———“我会对你好好的”脱口而出的谎言们曝光着他的怯懦,他也自知。
《夜与日》里的女人们总是在相互诋毁、斗争,只有梦里的慧珍是如他般懦弱隐忍(个人认为这里梦到慧珍并不是有人认为的因他爱玉珍而想复仇,而是慧珍的整本作品被抄袭之事令他感到惺惺相惜),而他终于可以“像个男人”般凌驾其上,痛快粗鲁地诋毁“倘若你的手使你跌倒,砍掉它,残废的你进入生命,比有两只手而往地狱里到那不灭的火里去好;倘若你的眼使你跌倒,剜出他来,你一只眼进入天国,比有两只眼投入地狱的好”可他不能自己砍掉手、剜出眼,是谁成了他生命里的慰藉,谁又救赎了他
落魄画家金城南身在异乡他国 一对甜蜜的情侣吸引了他的注意 眼中都是羡慕和渴望 爱情这种东西对于他来说都是奢侈品 能在这个地方有一个栖息之地已经是万幸 每天夜幕降临时他便承受不住自己心里的压力与孤独 只能跟远在国内的妻子打着电话他都会在脑子里想起自己的初恋女友 想着是否能与女友复合
我是很喜欢洪尚秀的作品的。
“我想我不再能像他们那样坠入爱河了”31分钟女生的腋下包和去年bv的包,难道是灵感的源头?第一次看到坐在床上如此纯洁的男女。
日记的记录方式,每天发生的事情。
我看不到金身上画家的影子(我不懂画家的状态,门外汉),我眼中的画家,即使是在逃亡的时候也会随时随地的坚持绘画,在谈论画作的眼神是带有光的,喜爱不喜爱都是非常直白的去谈,对于女性,应该是表达对肉体的喜爱以及去赞美它(我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并不是质疑导演对人物的诠释)。
还有一种可能,他已经放弃了绘画。
但是听到他说她的脚很美,醉酒的脸蛋红红的真可爱。
“请为我自慰吧”大叔的趣味之处。
“像个男人吧”柔贞的可爱之处。
以上是一个小时之前的看法因为之后我看到了男主的小本子,就是容易没看到结尾记录自己的看法,带着疑问来看。
“因为我想得到你”“我想跟你睡觉”大叔的疯狂。
缓缓的过程。
看完了之后我一会儿觉得大叔很强壮,一会儿觉得他好渣,一会儿又觉得他大男子主义,我就是这样跟着导演走的,虽然边看边记录自己想法,自己去反驳自己,自己去想那一些儿小细节,然后看看评论里面的东西,大概只有看洪的电影我才会这样吧。
整体感觉还行,但是我可以不快进的很认真打的看完。
如开始来谈,他还是坠入爱河了。
心想夜夜日,梦中也恋足。不戴套减两星。20170723@广州奇遇书店通宵放映韩国修复版
35岁左右,夫妻生活平淡,对外遇想入非非的人最适合看洪师傅的片。
好长
5。以前只会为过多的剪辑而感到疲惫,头一次因为不剪辑感到疲惫是因为洪常秀。伸缩镜头和极简的推拉移本无可非议,大量使用还用得如此呆板老土就让我难以接受了,人物关系明明是充满流动性与可能性的,人物空间却没有运动、沉闷到底(年少不懂正反打的好哇),呈现出了毫无美感的长镜头。辅以艺术议题和超现实,多少留下一些解读空间,但视觉的疲劳和剧本的枯燥实在让人有心无力了。
请吃饭你真漂亮我爱你
这好像是洪常秀在豆瓣评分最高的电影,讲一个蓬头垢面的萎缩大叔在巴黎如何骗炮,它告诉我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羞耻、卑劣、虚伪、没有尊严都抵抗不了孤独、无聊。那个手里一直拿着的塑料袋时刻提醒着男主的狼狈形象和卑劣人品。还有一点有意思的是,当男人发现女人的污点后,他的行动开始变得自信大胆
太漫长看睡了。画像那点说是人类的起源hh
我承认这个梦很猥琐
get不了
两星全给画面
细致倒是细致,但有点长
这男的确实有够渣的 老婆怀孕骗他回来 这样的感情也不能长久吧。
“一个猥琐渣男的日记”。片中有一个粪便被水冲进下水道的镜头,这大概就是对整部影片的隐喻吧,洪导从自身经验中捕捉到了这种丑恶,在空虚状态下对欲望的全盘妥协,他试图诚实地面对它,并以形同记录的方式将它如实地呈现出来。
洪尚秀到底想说什么?男猪脚是个猥琐的窝囊废?草,浪费了2个小时的时间!
第一部洪尚秀。很侯麦,但好长
我是谁 我在哪?-10086颗⭐️
无趣。
一个男人和五个女人,有性有爱还有梦,涵盖各种关系
日記體,想到侯麦。但洪尚秀更猥瑣粗暴也更直接。請你繼續繼續不停拍片吧。
看了以后惘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