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有意思的 就是太长了……这种风格的电影太长了就会显得无趣。
阮经天很棒 台湾腔的旁白违和感意外不强 但是和上海话对话的时候违和感就很强了,有点尴尬…… 杨子姗就是演了个神经病,情绪莫名其妙……周冬雨没感觉,杨洋很帅演的意外的好,小猴什么鬼,真的很讨人厌……还有,这么长的故事就为了讲这么简单一个道理,对不起前面那么多明朝暗讽的黑色幽默画风……
乐视原来宣发不力,胡搞乱搞,导致暴走神探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观众,黯然下线。
我是可以忍的。
毕竟这电影本身就是很挑观众的,国内电影市场又这样,很难改变。
但昨天看到他们发的网络版后,就出离愤怒了!
官方竟然发布的是粗剪版?!
试问,乐视你是什么意思?!
要让暴走死无葬身之地!?
这个版本可怕极了!
未经调色!
黑天的场景,层次感质感全没有!
配音配乐全部有问题,好多地方粗糙的要死。
可怕的声效,没有去掉的字幕……结尾也是错误的!
更不要说那些没有做任何处理的威压绿幕等等等等……这是根本不可以被放出的,没有完成后期的版本!
没有看过影院版的人,看这个网络版估计已经被吓疯了!
简直刷新国产片下线啊!
后期未完成也可以上映?!
这样的错误无法原谅!
因为这才是对暴走这部电影毁灭性的的打击!
有多少骨骼清奇的电影在上映时没有得到尊重,而后在网络碟片传播的时候,慢慢得到了属于自己观众的欣赏啊!
乐视是什么意思?
让这电影彻底完蛋?
我们都看不到原来的版本了吗?
请对艺术有起码的尊重好吗!
现在乐视网删除了这个版本,但下载链接已经随处可见,造成的后果已经无法挽回……主创们的艰辛,对艺术的追求,因为这个错误已经全部付之东流……乐视,你们如此的践踏电影践踏主创践踏艺术,是为了什么?!
别说是疏忽之类的理由!
不能接受!
为范先生一哭!
先来看下这张图
阮经天主演的暴走神探,搜索出来的海报居然是杨洋的脸。
杨洋在影片中的表现可圈可点,我是很赞赏的,毕竟小生里很难得。
我知道现在流量才是王道,但是爱奇艺不能辜负小天的努力吧。
这样的行为,我不想多说,现在情绪激动了。
放张小天压压气再来说说这部片子,片名无脑等一系列沙壁事件我也不需要多说,最热的几篇影评已经讲得很详细了。
我只是不明白,现在的娱乐产业流量当权资本当权,一大部分有能力的演员观众不买账,许多捞钱的艺人收获了人气金钱。
小天没有赶上流量为大之前演技派大红大紫的时期,也没有赶上港台明星来大陆发展的浪潮,,越说越难受。
好气哦可还是要保持围笑来了谈谈影片本身我确实想再看几遍,也许这部半文艺半商业的片子不会符合大多数以娱乐和消遣作为目的的观众,但从艺术层面讲,暴走神探是真的良心。
我不够专业但有一定的美术鉴赏水平,影片每一帧的构图都值得我去欣赏。
镜头方面,尤其是小天和杨洋的打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上帝视角似乎将那个时代的被动和戏剧性传达了给我。
从剧情来说,前期节奏颇快却也不混乱,中后期的细节描写不应该用冗长来形容,应该用细水长流来形容,可就是这样的细水长流我依然想要再次深入剧情,影片十分抓人,虽然我在观影过程中吃了饭刷了微博玩了抖音,但是,我知道这是个好片子。
光影里的帅天上面一段逻辑混乱,不贬只褒。
这部片子的主创团队需要得到认可,希望有更多人能够抱着认真的态度来观看这部影片,以及那些被埋没的评分低的好片子。
(这里就有疑问了,那些被埋没的评分低的好片子究竟怎么找,我当然不知道,只是理性的去参考评价,不要别人说什么你信什么。
good luck!
)
文人爱民国,电影也爱民国。
已经连续3年时间,电影银幕拿民国戏乐此不疲地做着文章,贺岁档的《一步之遥》以模糊的民国背景,完成一个又一个文本块式的寓言,而紧随其后的《暴走神探》也同样在民国的版图上,极具癫狂的完成了一个类型片的风格绽放。
《暴走神探》套着类型片的外壳,讲述的一场绑架杀人案的全程,悬疑感不足,腔调感却十足。
一个具有民国文人色彩的、略怂、木讷、爱着郁达夫的侦探,被卷入了奇妙的、怪诞的绑架杀人。
故事的悬念和惊悚感被夸张戏谑的风格化笼罩了,造就的是高度符号化的喜感和HIGH感。
阮经天改变了其偶像、硬派小生的形象,文弱甚至潦倒的形象,带出一股古朴的民国文人感,片中他更义正言辞地呼喊女主角杨子姗为文艺同志,展现其怪诞、古怪又执拗的书生气,而他本人的气质更精准的代表了《暴走神探》的气质:古怪、执拗又书生气。
从电影角度来讲,《暴走神探》叙事奇诡、剑走偏锋,有类型片的循序渐进,也有文化性的各种致敬,而从情怀意义上讲,依旧是对民国那个时代意味深长的感怀和唏嘘。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许多诸如包打探、郁达夫等民国词汇,更在台词中古文白话相加,造就反差、混乱的文本气质。
清末、北洋、民国的历史在影片中被模糊了,但故事却利用了那段混乱而精彩的背景,讲述了那个时代每一种人的处境和激变。
民国时代,每一天都有新的格局、每一年都有新的战争、甚至每一个小时都能促成一场激变,张扬的时代必然拥有斑斓的传奇。
政治格局上的很乱很怪与尘嚣甚上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慷当以慨、轰轰烈烈,于是在本就充斥故事与戾气的历史之外,《暴走神探》中的国民风貌是可笑的、活跃的、激烈的、反传统,从而也是艺术的、古怪的。
与其说《暴走神探》是一部侦探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部民国风情电影,片中激进的富二代、文艺的孤女、木讷的文艺同志、讲着英文的中国学生,整个世界充满着被摧毁的、被改变的、被伤害的人和事,每个桥段都极尽张扬,利用民国的无禁忌和无秩序性展开了癫狂的戏剧张力,以此达到一种邪典般的high感和喜感。
故事隐去了那个时代的大格局、真战争和奇历史,却近乎喜悦又哭张地展示了,那个时代压制不住的思想激变和烈性热血的国民群体,满眼的嘈杂饱满、群情滔滔,也让故事造就了无数极可观、极浪漫也是极空前绝后的传奇。
从《让子弹飞》、《匹夫》到《杀生》、《黄金大劫案》再到《一步之遥》、《暴走神探》,这些电影几乎都没有利用历史作为蓝图,而进行再加工,只是沾染和利用了民国的气质,选择民国背景,进行挥洒自如的独立美学创作。
无论是姜文还是罗卓瑶,也许这些华语电影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叵测,期待能在那个时代歇斯底里的热血情怀中施展自己特立独行的浪漫美学,他们更不约而同的让剧情极度夸张化、让人物高度符号化、让叙事集中戏谑化,安全无比又意味深长的达到声音的释放、风格的绽放和隐喻的诉说,能在那个时代激变的烈性气质中抒发出自己艺术性的、多意性的表达。
罗卓瑶的作品,立意较新颖也敢表达,终于有文艺青年站出来反讽文艺青年了。
郁达夫的诗和《沉沦》这本书既是线索也是主题。
沉沦的国家,沉沦的人民,该如何救亡图存?
难道以军队治国就可以滥杀无辜吗?
法律终究只是一纸文书。
由谁制定,由谁执行?
一个病入沉疴的国家,还有没有得救。
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却是流离失所,妻女失去了依附,任人欺凌。
电影中的几个梗:1、宋小乔和慧兰代表的是红玫瑰和白玫瑰?
2、郁达夫相当于民国时的郭敬明(虽然郁达夫的人品和感情生活有许多值得一说再说的故事,但是他的作品立意和格局再过100年依然能引起共鸣和感动;至于小四,呵呵)3、全剧中最喜欢的片段是范如一带着宋小乔走不通陆路,改走水路,泛舟湖上,朗诵徐志摩的诗歌:“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如此良夜,几多浪漫。
但是,此诗乃是1928年,徐志摩从康桥回国途中所写,而故事背景的设定却是1924年;4、范如一鼓励慧兰到美国读书,说美国有一个姑娘又聋又盲但读完了大学,说的想必是海伦凯勒;PS:看了《红色》对民国的上海有着别样的熟悉。
比如《暴走神探》里也有法租界,范如一也有着和铁林一样的职业,巡捕,他们都有晚清时当捕快的家人留下的众多经验与金句;与警界大佬也有些微关系;一身傲骨,救亡图存。
比如,评弹是上海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范如一是《暴走神探》这部片子中的男主角,由阮经天饰演。
是一个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被人戏称“哑巴哥”的包打探。
他从小习武、熟读破案要诀,等真的当上警探,却发现自己少年所学一无是处,一切的功夫都变成了一把枪、一个见人就揍的拳头。
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文艺探子——每天抱着郁达夫先生的《沉沦》,以至于在见到杨子珊饰演的富家女也读《沉沦》时,称对方为“文艺上的同志”。
问:郁达夫先生的《沉沦》在这部片子中是否起到了神马关键性的作用没?
答:反正我是没有看出来的。
在片中,郁达夫先生的《沉沦》出现过很多次。
可是影片似乎只将它作为了这部影片男女主角相遇相知相爱相杀的一个契机。
其实仔细读过《沉沦》的人,应该很清楚,在郁达夫先生的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形象——“零余者”。
下面是科普时间:零余者是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的真实感人的主人公形象,这些主人公大都是所谓的“零余者”,既是“五四”时期一部分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 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歧视的弱者。
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有着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的社会同流合污,他们 痛骂世道的浇漓,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
这些零余者社会地位低下,经济上穷困潦倒饱尝失业痛苦,在社会上备受歧视;性格上充满矛盾,愤世嫉俗,自喻多 才而不甘沉沦,想自我振作起来反抗黑暗,而又常常自暴自弃。
沉沦的主人公“他”就是一个典型的零余者形象。
(上段概念解释,因我偷懒,摘自网络)其实仔细一看,影片中范如一的设定又何尝不是一个零余者?
他不属于官官勾结的上层,又和过着贫苦生活的下层人民不大一样。
心系社会,想要铲除黑暗,却无奈和现实社会势不两立,难以将自己的梦想付诸现实。
可是遗憾的是,整部影片,范如一这个主要人物的塑造,只追求了对“零余者”的形似,而未求神似。
使得浪费了《沉沦》“零余者”形象这么重要的一个文艺元素。
影片中还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还曾有一张剧照是范如一捧着闻一多先生的《红烛》。
这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的作家只是强硬地被植入这部电影,实在有些暴殄天物之嫌了。
这部片子一开始定档在2014年12月18日,甚至还在微博上做过文案,不求和《一步之遥》一分高下,只求能在激烈的贺岁档中分得一杯羹。
现在看来,片方改档的决定实在是太过明智。
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是对民国小资,侦探系列,贵公子和小姐间爱情友谊的无情解构,所有人都在欺骗男主,女主是否利用了男主也留下悬念。
在这个世界,黑帮老板和警探老大是一个人,军阀强娶革命烈士遗孀,又把孤女作为筹码嫁出。
繁华的法租界在老大口中只是靠鸦片转运来吸取中国人血汗的罪恶城市。
帅气的詹士吴为了中二国社理想,不惜杀人,欺骗,连帮助自己的朋友和爱人都可以杀害和绑架。
而被杀的小姐看不起穷人,觉得为了崇高理想杀人不应该受指责,一边想救国,可是看不见苦难的人,即使去了美国也只是成为新的买办,而不是所谓学成回国。
一口台湾腔的老大也说上海每年倒在路边的路倒有两万人。
那是无数个孤儿,无数个小六,可是贫苦如小六,也是不离弃自己瞎眼的亲姐,还帮助了更悲惨的小猴。
这和资产阶级买办詹士吴满口道德,杀人放火的行径形成鲜明对比,劳动人民才有真正的友谊。
詹士吴只想自己的野心,连战友同袍都可以毫不留情打死,连爱人都可以出卖。
其军装笔挺,五官俊郎,抖音民国军阀范儿不过如此,可是除了伪装成爱国的国社理想,如果真成功了又会给人民带来多少苦难?
憧憬爱情,友谊的密斯王
而在愤怒中,她也说出来真话,她不认为和男主是一国的,从她和詹士吴的英语对话就可以看出,她的买办资产阶级思想根本不是救国救民,而是精致利己,她也求仁得仁,死在了帅气英俊的詹士吴枪下。
至于无所不在的文艺词汇和诗句更显讽刺,逃命中念当时没有的再别康桥,无所不在的郁达夫的一句诗祖国啊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相较于文科生,理科生如果懂历史的,反而对这句话感情更深,宣发中排除理科生实在大可不必
本剧最大的疑点就是宋小乔有点太杀伐决断了,打伤男主同乡腿部毫不留情,最后杀詹士吴很有掩盖证据,杀人灭口的嫌疑。
片名和电影海报搞得夜店风一样。
但是剧绝对值得看
《 暴走神探》名为侦探片,实写乱世文青的良心主义,血腥暴力加点浪漫诗意。
导演很文艺,所以无论是拍电影还是宣传电影都是按照文艺的方式进行的,用一个词形容就是—低调风格和《一步之遥》有点类似,但是没有那些隐喻。
技术上还是过关的,开头镜头的色调复古好看,惊艳过后一路冗长,委泄千里。
电影本身不错,也比较又各人想法,但是小众和个人的不够极致就有些尴尬了地道的十里洋场味道,时不时点题的爱国情怀,格调主题服装美指都看得出诚意。
“最近我太贵族了,也伤了别人的自尊心”这句台词把整部电影的文艺和无厘头的特点概括的非常形象。
阮经天的旁白和台词非常好玩,不小的惊喜
有些不太能看明白这部电影想表达的主题到底是什么,作为一部民国片却没有拍出一点民国片的意味。
本片的剧情方面不太好评价,看完后让人云里雾里的。
大概是讲一个神探拯救旧社会两个女孩的故事吧。
周冬雨应该是第一次饰演盲人,她把一个盲人形象演绎真的非常传神和逼真。
杨子姗的造型也很惊艳,表演也相当卖力,不过还是少了很多之前作品中那种古灵精怪。
在一轮“理科生,对不起”的宣传推广过后,《暴走神探》终于上映了。
听说这是一部给文科生刷存在感的侦探题材电影,我表示十分感动,上映第一天便去支持杨子姗。
只能说作为纯种的文科生我并没有获得应有的观影体验,毕竟杨子姗戏份并不是那么多,而且总给人一种郭采洁的即视感,难免有点恍惚。
不管怎样,《暴走神探》至少是一部挺有意思的制作精良的作品,讲述了一位上海滩“包打探”在执行一项任务过程中莫名其妙惹来了杀身之祸,稀里糊涂害死了无辜路人,机缘巧合结识了两位美女,然后无私地助她们走到了一起。
对,你没看错,影片有着一个百合大法好的结尾,勉强能算是抓中了文科生的兴奋点之一。
案件虽然算不上扑朔迷离,但好在节奏明快,娱乐性强,诡计恰当,最后能自圆其说。
反派梦想改变国家,最后却输给了一个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嘛的男主角。
是的,与其说是在破案,倒不如说他只是不断根据剧情需要东奔西走,有时像是在洗刷罪名,有时像是在一心寻死,没有太过明确的目的和逻辑。
从这个角度看,确实不那么像理科生。
可能是看多了暴走漫画,我一开始还以为《暴走神探》走的是《不二神探》的路线。
庆幸导演罗卓瑶还是比较有野心的,选择了别树一帜的文科生破案模式。
很难给文科生破案模式下一个定义,反正就是和传统侦探题材反其道而行之的尝试,比如“那摩温、女阿飞、螟蛉女”等生词,以及反复吟诵的《再别康桥》,还有作为线索的那本郁达夫的《沉沦》,让影片透露出让人窒息的文艺气息。
神探范如一大段大段的画外音独白,加上日记体的叙事结构,成就了一本私小说《包打探手记》。
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仿佛一切都能解释成情怀,观众可以尽情地寻找着政治隐喻,尝试着对所有细节进行过度解读,然后抱着秀学识的心情将这部影片推荐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一部有趣的文科侦探推理作品。
哦,文科生就是这么破案的啊。
等等,文科生真的是这么破案的吗?
范如一作为郁达夫的脑残粉,继承了偶像的自言自语、满腔悲愤,以及更重要的,性压抑。
与此同时,他却又声名在外、挥金如土、乐于助人,以及更重要的,颜值高,并未有哪怕一分一秒给留下屌丝的印象。
这样的他真的能在《沉沦》中找到共鸣吗?
影片中并未给出答案,《沉沦》带给他的,不过一条线索和一条金句。
“祖国呀祖国!
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
强起来罢!
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多么高的精神觉悟,在影片中的唯一意义却是在迷样少女宋小乔面前获得身份认同。
在影片初段,范如一告诉观众他无法和异性进行身体接触,后来我们慢慢发现,面对美女他就吐不出来了,还瞬间沦陷。
真是个看脸的世界啊!
郁达夫笔下“兔儿似的小胆,猿猴似的淫心”,被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取代。
因为慧兰是盲人,范如一才有机会实现躲在暗处“偷窥”的“心愿”,在敌人最多的最危险的地方,范如一痴痴地看着慧兰唱着评弹曲,后者浑然不觉。
作为情圣存在的范如一远大于作为侦探存在的范如一,和真相相比,范如一更想知道自己到底更喜欢小乔蕙兰中的哪一个。
影片中有太多故作文艺的桥段,看似在膜拜文科生,实际上还是在消费。
作为一部贺岁档电影,作为一次类型片尝试,《暴走神探》还是值得一看的。
只不过,要说这部影片真有什么受众的话,顶多是“文艺上的同志”,不是文科生。
看得很暴走,周冬雨没啥发挥,杨子姗有失水准,ukw的演技巅峰,软影帝吃尽苦头不讨好。
缘分今天才到,今年看到的最喜欢的一部电影。绝对是被低估了。值得多刷。阮经天不愧金马影帝,演技和台词都特别棒。
如果是普通导演导的这篇还可以 如果是罗卓瑶导的 这篇就太烂了
挺幽默的 多一星给无极
我从头到尾只扒拉了一会儿,不感冒
个人觉得这部剧真的不错,刚开始会被里面杨洋的出场所吸引,果然人帅穿军装更帅,后面我觉得里面有些台词也挺有意思的,而且里面女主角也挺美的!
妥妥是要给两星的 但毕竟和导演都是文艺上的同志 是有一些想法和景致 美工可以甩编剧好几条街 没觉得杨洋多好看 倒是发现阮经天难以置信的帅气
人生苦短,如果不找个文艺暖男相爱,那该多无趣啊。
好爱这种感觉。最后果然是百合了╮(╯▽╰)╭
節奏不好,顛氣沖天,嬉笑怒罵,歷史情結。
从内容上来说,是国产电影的及格作品,和《后会无期》一个量级。败就败在财务和宣传上。方罗夫妇肯定是没有赚到钱,但幸好对作品有话语权,但后期宣传上,就看到了,乐视做的真的很差。
我很喜欢这部片子,居然只有5分多,有点可惜。在飞机上无聊看的,本没有抱多大希望,你知道的,这两年国产片有多烂。但它很有情调,也会幽默的我时时会心一笑。可惜片名有点瞎了这片子。后来想想之所以喜欢这部片子,大概是因为我和它都是“文艺上的同志”~
其实导演还是有追求的 电影里面那些很骚很黑色幽默的东西是我喜欢的 问题的关键是 电影本身不好看
2014年度没名儿杯金生煎奖(鉴原档期12月19日),还没过年就在14年度国产片里大串其门(众所周知没名儿啥都卖),沉浸在风格化中于转场处频频出戏,开片串一步之遥,人物串推拿,台词串黄金时代,结尾串后会无期,戏剧性需求串太平轮。不过是比起顾老的微爱,罗老、方老当然是端得住的。
整个故事的氛围很文艺,杨洋的出现添加的不止一丝亮色
有初见《让子弹飞》时惊艳的感觉,剧情当中不乏对政治以及对这个时代的隐喻
打着“革命”的旗号拍烂片大概也不过如此,想要文艺欠火候,想要荒诞缺氛围,其他零零碎碎的文艺元素四处安放,看不出缘由。
台词比较好玩,后期小孩写作搞笑。
让我和文艺战线上的同志谈一谈罗卓瑶
啊啊啊真没想到公认烂片竟然如此好看 最低两星半吧 大家都是文艺上的同志嘛 从头笑到尾 竟然还都很让我喜欢 哈哈真没想到 美术配乐和摄影都比较到位 逗逼文艺腔也算恰到好处 风格混搭有惊喜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