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 lau/文电影《弹道》完全有成为主旋律电影的潜质,只要将结尾和谐在吴立雄答记者问的地方,估计电影局想都不想就会第一时间通过并允许本片在大陆上映,要是哪位领导看得激动了,《弹道》杀入黄金档期也说不定。
原因不用说了吧,相信大多数观众看了《弹道》之后都会感叹台湾政治的黑暗,没想到一个小岛上的民主选举竟然能闹出这么多破事儿来,还真是“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
看着电影中阴谋的参与者一个一个被杀掉,不由得想起了杜sir的《暗花》。
同样是权谋,人的命运或者说是棋子的路数从一开始就被决定好了,就如同刘青云手中的弹力球一样,注定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梁朝伟饰演的警察再聪明再费尽心思甚至剃光了脑袋也难逃被杀的命运。
因为一个人的利益,而牺牲了这么多人的生命固然不公平,但权谋就是这样一种游戏,阴谋者就像是古罗马斗兽场上的那些贵族观众,而《弹道》里任达华饰演的警察局长、廖启智饰演的陈二同,甚至柯俊雄饰演的黑帮头子,抑或内务部长,统统都是斗兽场中被迫进行困兽之斗的奴隶。
而政治无疑又是权谋游戏中最危险的一种,不说现在,单说历朝历代的宫廷流血政变之类的就数不胜数。
只不过相比之下《弹道》中的这场游戏要更加荒诞,所有人的生命都是为了一场看似漂亮的秀,但纸包不住火,纵使这场秀再漂亮,吴立雄的真面目最终也败露了,那些被灭口的人看到阿雄面对媒体时的狼狈相估计死都不会瞑目,他们的生命太不值了。
尤其是那位内务部长,费尽心机策划的一场秀成了闹剧,最终连自己的命都搭上了,被撞死的时候还真有点权谋者必将终结于权谋的宿命意味。
虽然电影题材冷峻,但刘国昌还算厚道,结尾还留了个希望的小尾巴,不过他的匠气也不言而喻。
最令人费解的就是张孝全饰演的徐瑜昌,这么锋芒毕露的人物,又无牵无挂,手里还握有陈二同的证供,明摆着是这场阴谋中最容易出乱子的人物,但偏偏安全到最后,任达华饰演的孙大局长被杀的时候他居然能安全着离开,最后还跟参加游行的美眉来了一段深沉的对白,大老板也太放心这位热血警探了。
整部电影到最后真相也没有公诸于世,而现实也是如此。
若不是大侦探李昌钰的介入,搞不好民众还真以为阿扁是林肯那样够资格被刺杀的总统呢。
但纵使知道当时枪手瞄准的不是阿扁,真相还是模模糊糊沉入水中,毕竟政治这种危险的东西本来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看这电影的时候很有看《新闻联播》时,那种“世界很乱,中国人民很幸福”的幸灾乐祸感。
站在幅员辽阔的大陆上,笑看台湾不丈夫,小岛不太平。
但莫忘了,轰动一时的“319枪击案”起码能够被搬上银幕,台湾政治人物的丑态能够被拍成电影讽刺,甚至民众不满意了,也能像《弹道》中的那几位大叔一样去砸总统候选人的场子。
可我们的茶馆中还曾挂过“勿谈国事”的警示牌呢,虽然现在没有了,但网上发帖子如果带有什么惹眼的词汇,还不是照样被河蟹吞掉。
看过‘弹道’的影迷应该知道,要在中国网站里写些关于它的评论,字句是要万分小心的,处处是反和谐的雷区呀….偶既无奈更愤怒,无奈的是不能对标榜自油的射会主义国家反抗些什么;愤怒的是这个自诩民猪的国度容纳不下‘陈水匾’这三个字,偶却不能有所作为。
文明了几千年的汉字,在这些和谐的子民ZF手里,顿时手无足措,很中国特色的避讳哟。
既然香港来的刘国昌导演,一个曾经执导过‘五亿探长雷洛传’这样的港英黑金大片的导演,如今大胆选定了2004那一年,台湾地区有名的‘两颗子弹引发的选案’作为‘弹道’的剧本,那么影片的精彩度就可想而知有多火爆了。
特别是相对于民猪真空的大陆,对这件至今都没有真相的‘选矩枪案’,充满种种的臆测、猜想。
‘正文治’这个东西对于现在的大陆人民来说,仍是个禁忌的话题,至少在传播速度极快的网络世界里,那是绝对的大内禁忌。
大陆人民所能接触到所谓台湾的正文治情况,不外乎是共档媒体录下台湾义院里义员们脱鞋打架的不雅视频,那是档刻意预留给人民观看,以用来感受被丑化的台湾民猪现状。
从此,许多和谐下的人民,就只知道台湾民猪正文治就是义院里那些义员,吃饱了撑着的义员,大家每天无意义的不堪骂喊、斗嘴、摔鞋。
偶尤其欣赏片中角色竞选义员---‘吴志雄’手下团队首席人物---内务部长方正北(张国柱饰),他将华人中,从正文的正文客所特有的阴险狡诈、威逼利诱等等嗜权性格诠释地淋漓尽致。
所以偶才觉得应该用电影‘英雄本色’里李子雄先生的那句话来形容两岸正文客---大家的底子都不干净,别装的自己有多么….!另说片中的任达华先生,在这种性质的影片,他应该做的很好了,不应对他所接演的角色苛求什么,他亦很好的诠释了片中他的角色所有感情冲突与感理抉择。
反倒是不怎么看的惯年轻的刑侦组长徐瑜昌(张孝全饰),满口的闽南腔国语,再搭配上马景涛抽疯式的演技,一个不留神,还以为是在看NC的青春呕像剧。
需继续称赞的是片中退伍菌人‘陈二同’(廖启智饰),他让偶觉得在港影世界里,只有是现代动作片,廖启智演绎的正反社会角色,总会流露出他饱经社会沧桑的坚实,也正如他多年在影视界的摸爬滚打练就的一身演技那么的出色。
再说几句,其实大家演的都很好。
只是社会现实太不好了。
这几天看了很多这类的东西,看完这部电影,心情相当沉重。
公平,我敢奢求,但一直以为这个世界还有我们活下去的安全感。
前两天看新闻,总结中国的现状,说这这有地沟油了,那那房价又涨了,昨天跟一个朋友说有人欲上告却被当地公安局拉进了精神病院的事,朋友反应很平淡,说这还是好的,你没见过多着呢。
说实话,这事对我刺激挺大的,我一直以为这种混乱只会发生在明朝,但其实现在我们所处的世界同样如此。
刚刚看弹道,其实要我选家人还是所谓的公理,我肯定选家人,去他妈的公理,P话。
但这就是我们所生存的地方,不这么办,仅凭一个人,除了找死还能怎样?
温总理说我们的祖国这几十年遭受了太久的动荡不安,人民需要平静的生活,那时我还不懂,听听也就过去了。
还老觉得国外好,国外民主,对于中国而言,稳定才是大计,国外议会开会,议员都在打架,一幅各抒己见的意思,国内我们的委员都在睡觉。
咋一看会认为他们拿着人民的权利在敷衍,但细细想来,这也才是中国所需要的。
“人心就像江湖,江湖有情也有义,人们会凭感情做出自己的选择。
但感情从来不是一朝一夕所为,其深厚,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这是任达华在《弹道》中的台词。
说得太好了。
而在这些台词被人记起的同时,任达华斩获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桂冠。
对于任达华来说,能够拿到这个奖项,着实不容易。
但就《岁月神偷》来说,我并不认为他演得一定比《弹道》中的“双面形象”更好,但能够获奖,也彰显了任达华的实力,总之是要恭喜的。
任达华获影帝以后再看正在全国公映的《弹道》,我依然持力挺态度。
像《弹道》这样的类型电影能够在大陆公映已然相当难得。
惟有支持和鼓励。
前段时间,都说《艋舺》好看,但我看了以后,也就那么回事儿,真论演技,论剧情,还真比不过《弹道》。
《艋舺》的好看在于偶像演员,长相好看,而《弹道》里的四大影帝以及港台中生代演员的飚戏则让该片熠熠生辉,这是实力的较量。
即便是任达华,如果戏演得差,也不会获得金像奖影帝。
而在整个4月份,一共有25部电影接踵而至,但就电影风格来说,政治惊悚题材的电影还就《弹道》这么一部,甚至在2010年也是唯一的一部。
因为题材的稀缺性,注定了该片的可看性。
所以,我在《娱乐快报》我的专栏中以“《弹道》是2010年最值得看的电影”为题对该片进行积极评价。
可能有少影迷并不太了解《弹道》,我在这里赘述一二。
《弹道》的故事背景是以台319枪击案作为背景,讲述一对情同手足的警察,陷入一宗惊天枪击刺杀案,历经重重险阻,争斗搏杀,两人被迫在正邪之间作出生死抉择。
最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有太多实力派演员飚戏。
如:任达华、张孝全、曾恺玹、林家栋、廖启智、柯俊雄、张国柱、戴立忍、黄仲昆、沈孟生、方季惟、王道、张瀚、胡婷婷等等。
对于大陆观众来说,有些名字或者还比较陌生,但他们却都是实实在在的演技派。
看他们飚戏只有一个字:爽!
比如张国柱,他在片中饰演方正北,这个角色的老谋深算和狠毒都被张国柱演绎得令人不寒而栗。
内地观众对他可能不太熟悉,但应该有不少人知道他的儿子——张震。
实际上,在台湾,张国柱比他儿子还有知名度。
就连以批评为主的著名评论人谭飞,也在博客上感叹:张国柱演得太精彩了!
《弹道》的导演是刘国昌,曾经执导的《雷洛传》是刘德华演艺生涯中数得着经典电影。
著名评论人李星文如此评价。
拍《弹道》对于刘国昌来说,他就是想拍“一部对得起历史的电影”,这是他的初衷。
而至于这部电影是否对得起历史,有待观察。
但毋庸置疑的是,《弹道》有效地表达了更多人的想法和态度。
《弹道》的监制是何冀平。
何冀平曾经是《新龙门客栈》、《新白娘子传奇》、《牛郎织女》等众多影视剧的编剧,也是名家。
她监制这部电影也遇到了不少的挑战。
我对何冀平进行了专访,没有人能够看得到拍这部电影背后的辛酸与无奈。
但,《弹道》的主创们还是坚持了下来。
他们不希望《弹道》这部电影被半途而废。
毋庸置疑的是,对大陆的观众来说,就是偶像味道差了点。
这是和《艋舺》不能类比的地方。
真要和同样是台湾题材的电影比,《弹道》确实比《艋舺》猛!
《弹道》全片主要都是在台湾实地拍摄,再现了宝岛风情。
《艋舺》的发生地也是台湾,但属于台湾黑帮打斗片,是几个年轻人成长的过程,重点是描述的也是台湾乡村的风情,而《弹道》则将镜头落到了大城市,都是台湾的实景,是一部大陆人士了解台湾城市的一个窗口,也是能让台湾同胞更加感同身受的一部电影。
同时,该片也涉猎了台湾大选、黑道赌盘、香港大坑火龙等气势恢弘的大场面,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以及思考几乎是不言而喻的。
这和《艋舺》过家家式的成长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首先我是出于两个方面非常想看本片的。
第一,我喜欢刘国昌导演,虽然他很多时候显得没什么风格,尤其是一旦离开他所熟悉的青少年题材之后,就立刻显得逊色很多。
但是我还是喜欢他。
第二,据说本片对于台湾政治乱象有很强烈的描摹。
看过之后,我一方面震惊于刘同学的大胆,当然,这个可以理解,投资方很可能是蓝的,因此其中的倾向性异常严重。
另一方面,确实觉得有几分遗憾,其实片子完全可以拍得更好些的。
剧情就不介绍了,因为除了张孝全和任达华小警察探案这一条线索是虚构外,其他基本上完全与蓝营揣测的“319”事实无差。
我比较喜欢的是,那个阴谋的编织非常严密,而且很过瘾。
但是可惜的是,阴谋虽然严密而且惊悚,但是刘导演织网的功力难免稍逊了一筹,只是简略地将各条线索交代了一下,却没能编织成一到扣人心弦的网。
更可惜的是,因为各种漏洞造成影片显得有点为反对而反对。
即使蓝营民众恐怕也无法很投入进去,我想。
最后一个原因是,我看的是枪版,至今没有正式碟版面世,因此对于影片的影象风格不甚了了。
我想绿、蓝对峙,到最后的“红色”狂潮,应该是很有影象震撼力的吧!
不过影片还是太大胆了点,虽然最后的揣测到如今几乎是都已经步步落实了,但是看到资政最后在总统府前被汽车撞飞的镜头,还是感觉太狠了!
或者全片最强悍的也就是最后对于所有棋子命运雷同的安排,让人觉得可怕吧!
感觉还不错,没有什么大风大浪,但是情节还是能让人集中精力看下去,对权力的诠释算是比较到位了,任达华演的不错,就是戏份少了点。
阿扁入狱很多天之后,这部电影出来了。
相比以往而言,其实并未有太多突破,但是却拍摄了当年阿扁的枪击事件的艺术家们的推论。
就这件个意义来说,这部片子自然有他存在的价值。
总体而言,这部片子看似是揭露了台湾政治黑幕,但是往根源处想,如果不是民主化政治,在一个集权政治下,这类影片是不可能存在的。
所以,不是台湾的艺术家们敢于斗争,而是他们有敢于斗争的土壤。
刨去319的背景,这可真是一部庸俗、九流的剧情片,节奏拖沓,台词空洞。
不畏强权誓死揭露真相的干探,out了;父子情深却受人要挟而变节的好警察,out了;被人嫁祸做替死鬼的蠢蛋倒霉鬼,out了;政治阴谋杀人越货,全都out了。
319有很多秘辛可爆,李敖和陈文茜都知道。
蓝营的篇幅少之又少,避嫌吗?
别此地无银了。
口水仗,立法院打架泼粪多好玩啊,偏偏加进一条烂俗港片的线,任达华跟儿子的好几场戏都显得多余,廖启智纵然演技好吧可这个倒霉角色也太多戏了,至于张孝全在这堆老人里头怎么能不稚嫩呢,胡婷婷这类角色更是可有可无,难道是市长施压了?
搞得观众最后只能无视剧情,纯粹玩对号入座,沈孟生的“总统”基本掌握要领,好久没有看到此君了,方季惟的“副总统”颇感意外,方已经尽力扮傻不过还是比真实人物机灵了。
“第一夫人”与“总统”虽然只有一场对手戏,个中关系和喜剧效果已见一斑。
道哥版“战哥”演的颇有风范,可惜戏份太少。
关于弹,前半部分制弹拍的挺好的,做子弹的是戴立忍,一时还真没认出来,查弹基本没讲,也没有了国际鉴证专家的角色,道部分就更离谱了,如上所述。
子弹轻轻滑过很多人的良心,却射不进真相,谎言能用子弹创造,真相能用子弹来掩埋。
最后只剩下一幕红衫军围城,荡气回肠,影片最能撼动人心的,只是这些真实记录的画面,与导演无关。
我们不是没机会在荧幕上看到一把手,可是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见过大爷,据说目前影帝在网民心目中已渐有喜剧天分,这是个好的开始,不得不说扁“总统”和小布什总统真是东西方的两大翘楚,做了寓娱乐于政治的先行者,我终于在影院看了真实的影射,而且用我听得懂的中文,谢谢刘国昌,你拍的不好,不过我乐了。
导演刘国昌!
我就是看了这个名字看了这部片子的。
是的,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人物设计太俗套的,剧情缺乏新意,剪辑也不过明快。
但是,我觉得这完全不能否定掉这是一部有着深刻内涵的电影。
虽然影射得不过高明,但是这在华语片世界里少之又少的政治黑帮片,这部电影的意义就是在此。
从中国人不敢议政,想想老舍《茶馆》里的“不谈国事”的训诫,现在竟然能堂而皇之的谈,而且大谈黑幕,还敢影射!
这不得不从社会的角度从新看待这部片子。
专看电影也属一部及格以上之作,不过那么对政治漠不关心,只想知道明天吃什么的鼠辈还是不要看的罢。
本片是以“两颗子弹”事件添加素材,创作的一部政治惊悚片。
由于《J.F.K》、《影子写手》、《金环蚀》等片,这种片的范式几乎出来了。
背后操纵的统治者、连环灭口、替罪羊、正直的警探、作为要挟的患重病的孩子……剧本没写出什么新意。
不过,能出这种片得有两个条件:统治者得用见不得人的手段办见不得人的事,不像一般用光明正大的手段办这些事;统治者没法制止公民去质疑,去游×行。
本片纪录片镜头作为解释说明,插入到故事片中,把故事写得有血有肉。
政治惊悚片是关注社会现实生活片一种重要类型。
我很爱看。
我由于大陆不可能拍摄这样的影片,想要看华语的这类片子,只有依赖台湾了。
一般~
纠结
看睡着了
如若不是以3.19枪击案为原型,这部片子就会变得十分普通。但当它全盘影射3.19时候,这部片子却可以有无限的生命力。 如果说遗憾的话结尾处理的不好,为了给人以希望而放弃悲剧结局个人认为是个败笔。如果主角死,“阿雄”在质疑声中高调召开新闻发布会,这样才是最完美的结局
喜欢这种的。但有些事,真的身不由己。
都是阴谋论
阿扁好强大:天不行天理,人也不认命。
哪个政客没有点不干净的事,擦得干净才行。更重要的,在其位,谋其政。
影射阿扁。。。政治很无奈。。。
本应四颗星,考虑到国产片子能拍出有内容的,实在是屈指可数。本片有内容、有内涵、有演技,沈孟生版的阿扁在动作语言上都抓住了最核心的部分,虽然不能算精品片子,但绝对值得一看(有高中及其以上学历的男士重点推荐)
个人一位很精彩,别人不喜欢算了。
也许真实就这么暗淡,或者更黑暗。
导演的掌控感太差
很台湾
不能说演员不好,可总觉得整部戏的表演呆呆的
台湾大选事件改编。★★★★☆
不管什么阴谋论式的电影,能够拍出来就是了不起!
虚无的紧凑感,单薄的张力
弄了一锅好料,炖了一锅烂汤。个人不推荐。
很赞同单纯的把政治黑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