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
Ljósbrot,When the Light Breaks
导演:鲁纳·鲁纳森
主演:艾琳·哈尔,卡特拉·尼亚斯多提,米凯尔·卡贝尔,奥古斯特·维古姆,Gunnar Hrafn Kristjánsson,巴尔德尔·埃纳尔松,索尔斯坦·巴赫曼,Tómas Howser,Alex Leó Kristinsson
类型:电影地区:冰岛,荷兰,克罗地亚,法国语言:冰岛语年份:2024
简介:影片故事发生在冰岛的一天。迪迪在隧道灾难中去世,留下了女友克拉拉和他的情人尤娜。在朋友们悼念时,尤娜和克拉拉的矛盾浮现,在一夜的悼念中,她们逐渐产生了共鸣。详细 >
讲的是如何面对至爱离世创伤的故事,并为此设置了一个悬念,但解开悬念的手法太过平庸了。
她们拥抱在一起,是什么时候发现了爱情的真相。是橙绿色的牙刷没敢用,是鞋架上摆放着她的鞋,还是厕所里赤诚相见。人怎么可以飞呢,当你抬头凝视眼前教堂的第三扇窗子,你便可以飞起来。在极昼的月份里,要靠醉酒让自己安睡。落日如同朝阳,死亡也是新生。两张脸在窗玻璃上合二为一,共同跟迪迪告别。
4.5星~一个关于和解的故事,别让死亡带来新的仇恨,而要延续下去无限的爱意,很干净有力地展示了死亡后的纯粹悲伤群像。音乐选得很对味,配合夕阳下粼粼的血波海浪,让人幻视死亡隧道延绵的灯光。ps.没认错的话,lomo胶卷用得好漂亮!喜欢红色的霓虹高光lol
#SCA24 依旧是时下最流行的失去挚友亲朋后的创伤题材。北欧的风光确实养眼,小镇的教堂也能建的如此宏伟,最后的镜头可真美啊。
现在看啥欧洲情感关系片都感觉在讲欧洲现状及未来走向…
“好看吗”,“hmmm,就很冰岛,小年轻,你懂的”,“青春疼痛呗”,“你不用看了,总结到位”。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在我家方圆一公里内拍的😂 冰岛太小,太容易出戏,经常是看着说开车开这个方向到不了那儿啊。但是女主角演的真好, 那个在大教堂教人飞的视角好妙。
艺术类电影🎥非常不错的,不是那种人见人爱的爆米花🍿电影,更多的是让人看了会思考🤔会有讨论的欲望那种。电影的音乐🎵非常有震撼人心灵魂的。嘎纳电影节的确会选片。
极其简单、完成度很高、内核还是中学生阶段的电影,image很好,女主也不错,仅此而已。进电影院看不值得,不进电影院又可惜…
典型的青春伤痛,不过不同于欧洲其他地方,一种北欧的冷淡味太正了,多看几部北欧电影就会感觉到,他们对亲密关系,社会关系的体验与感受是更特别的。然而此片放在一众北欧电影里也显得老套了
dcp
不太合口味。literally一部非常情绪化的电影,契合我对北欧式神经质的刻板印象,由眼泪积累起多个小高峰,看得很疲倦。哀痛中纠缠一点隐秘、嫉妒的复杂情感,细腻的情绪,粗犷的青少年式表达,疏离的基调被一次次的好友们抱头痛哭忆山东兄弟打破了。一生疏离的东亚人还是不习惯在这种亲密的反差中情绪自洽。
#GRIFF//6.5 情感的折射,青春的疼痛,将他人的情感代入到自身当中是如何的感受?就如太阳的光折射到海面上一般。从无所适从到突然理解他人的情感,本片用了十分微小的视角去切入,要细细感受和观察人物的表情和姿态才能感同身受
摄影功底很强,毛玻璃的光影,隧道的灯光,海边的落日。遗憾点是过于北欧风格,表现手法平缓,综合 6 分,可以看。
有点无聊
3.5 其实一般 但在本届戛纳又显得还可以
#10792。2024金鸡国际影展竞赛单元-艺术贡献:摄影,前2024戛纳一种关注开幕片。冰岛新浪潮果然都得有一个大危机事件……剧作实在是有点无聊,青春疼痛友情万岁以至于差一点就要滑向《小时代》了;表演还不错,中间大量的哭戏还是挺有层次的。影片最好的还是视觉,选景非常厉害,通过利用建筑空间形成了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构图和视觉表达,比如众人等候消息的那个空间,以及教堂——可惜视错觉起飞那个点也就仅止于行为艺术讨论(片中这个冰岛艺术学院真的好顺拐)而没能形成剧作上的结构性要素(看看人家安公的《放大》怎么做的);包括冰岛极昼的光线也在情感戏时形成了不错的氛围(冰岛新浪潮的“风景”要素)。
Ciff,玻璃窗前两人对视镜头折叠的那一幕镜头语言好厉害
在一段秘密关系里,男子死亡带来两个女子的错位。故事很悲伤,又带有情境赋予的喜剧色彩。是一种悲伤的尴尬喜剧,人物的行为举止大概是北欧人性格使然,对我了解世界有很新鲜的补充。
完美冰岛片…调色声音故事完美融合,好温柔,女主艺术生的人设太符合了,穿着、发型、性格,再到她遇到这件事的表现态度,很纯净,像那些梦中风景。北欧的阳光颜色都要淡一些,和真实的北欧颜色一摸一样。戛纳第一部觉得惊喜的……
大概是因为我心里有难过的事,找个机会哭一哭。哭了大概80%,偶尔被画面美到歇一歇。虽然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是人类的情绪是共通的。我们的难过不是同一种,我们只是都很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