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为了避免踩雷,挑片子我都不会挑豆瓣评分这么低的来看,但这部确实让人非常意外,以至于看完以后兴奋得不行,都大半夜了我还是决定写下影评,记录下此刻的亢奋心情。
撰写此文豆瓣才5.4,IMDB才6.6可见国内外观众对这种“意识流”的拍摄手法亦或是CULT片并不买账。
看前也了解过相关介绍,据说是有过嗑药经历的人可以get到导演的意思。
我一个正儿八经的人,不曾嗑过药,但是也感受了神奇的快感!
这片子剧情很简单:一帮玩邪教的小崽子杀了男主老婆,男主走上复仇之路杀光了这群乌合之众。
开头剧情平平淡淡,甚至有点寡然无味,营造出男主女主小日子的其乐融融,为后面男主后续一系列的复仇行动做铺垫。
这个铺垫节奏确实太漫长,很容易会观众失去耐心的(扣分,但是问题不大),亮度很低画面很暗也很压抑,倒是有点挺符合灾难来临前压抑的空气,但是到了夜晚糊的看不清就差评了,比如夜晚男女主相拥而眠时我都没看出来画面在放什么,直到我调高了亮度重看了一遍(扣分,但是问题也不大)。
加之诡异的配乐虽然听上去很平静但是又让人很不踏实,总感觉让人呼吸不畅,或是情绪都被原力悬浮在半空中(大雾)无法动弹又很想挣脱,相信很多人在这一段就已经直打瞌睡甚至失去了看下去的欲望。
同样诡异的画面渲染,让整部片子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诡异、猩红的滤镜中,其实留心观察其实可以发现,画面一旦不是现实正常的颜色,变得诡异和猩红的时候,这是一个信息点,告诉你这个时候就是男主/女主嗑药了/致幻了。
感到可惜的是虽然我能理解这种表达,但是我不曾有过致幻/嗑药的经历,我只能将我所经历过的最接近嗑药/致幻的体验代入其中:梦境+醉酒。
没有实际经验只能像这样单方面地去想象、去代入,所以也无法产生最深的共鸣,但只要你尝试去代入了,多多少少能够体会得到那种迷幻、朦胧、脑神经麻痹的快感。
所以这些让人抓狂的甚至嗤之以鼻的、浸淫在高饱和度猩红色的片段对我来说倒是很新鲜的体验。
某天邪教老大在路上看到了女主,觉得女主就是“神选之人”,而后念念不忘并密谋着将其收入麾下。
邪教帮一大帮子人,在目标熟睡中行动,男女主双双被俘。
醒来被打下一针后女主开始有点恍惚,步履阑珊还需要人搀扶。
邪教头子趁着药劲开始了他的洗脑,吟诗放歌(还是自己创作的,歌颂自己是救世主之类的)宽衣解带,全裸姿态展露自己的“杀器”,正以为一波操作以后女主会皈依教派,结果女主放声狂笑停不下来。
这个邪教头子本来就很狂躁又有点神经质,内心还极其敏感,女主不停狂笑他不停喊闭嘴,几个重复镜头下来气氛顿时变得癫狂。
遭到嘲笑后邪教头子自尊心受到极大创伤,但是对着镜子一番自我暗示之后居然光速重建了自信(???
),决定“不能成为我的东西那就毁灭吧”。
女主被拖到男主面前活活烧死,此时镜头给到了几个同伙。
看着燃烧的女主,有的兴奋、有的不安,都被男主看在眼里。
后面大家也知道了,兴奋的那些人都被男主一个个亲手杀死了。
死法各不相同,还特别的cult:1.贴身缠斗,关键时刻美工刀割喉,血溅了一脸;2.紧身肉搏,徒手拧断脖子;3.斧头和短刀互拼,最后一斧剁头;4.目标太弱鸡,直接飞斧开脑瓜瓢;5.长短电锯互拼;6.徒手捏碎邪教头子的头颅。
最后一把火点了邪教的老窝,全片结束。
有人说不知道这片子表达了什么,但是我看过后却特解气。
能够接受大概是因为我看过那么几部cult,大体差不多,简单的剧情,B-R级的血腥暴力画面,定位就是视觉爽片吧。
本片前期漫长的渲染,还不是为了激起你对邪教帮的仇恨,跟着男主复仇体会手刃仇家的快感,当然这种臆想脑high一下就算了,现实还是不能做呢 评论区两级分化还挺明显,喜欢的就说神作,不喜欢的直接“1星烂片看不懂” 。
只能说cult本来就小众,像曼蒂这种乖张的拍摄手法、非主流的声画渲染,纯粹是导演个人口味的东西,无法取悦大众这是必然的,因为这片子本来就不是商业片啊。
这种限制级的作品注定也不能入我天朝的主流,毕竟人口基数大了,思想很难控制得住的,想想看一个人心理一旦出现了一点小毛病,开始沉迷于这种暴力和血腥,在上无任何管制,在下获取渠道又便捷,天天看这些,暴力残忍的幻想不断在脑中强化深刻,又没有及时疏导,以后还不得扭曲啊,就好像暴力的游戏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也屡现报端,确实需要一些措施来对这种不符合“核心价值观”的东西进行管制,至于这个管制程度如何把控就不是我们操心的事了。
我倒是觉得,基于大天朝基本国情的原因,影视作品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我们自家的作品哪一部不是中规中矩,宣扬绝对正面的内涵,就算进口片在类型上确实不会有太多选择。
这种突破常规的作品,大家接触的少甚至是接触不到,而且题材本来也小众化,口味本来就清淡,突然来一发变态辣,我想大多数人也不能接受。
但是,百花争鸣不正是一个行业兴旺之所在么?
说这是一部烂片,我倒是觉得这片子倒是比大部分国产烂片要来的好太多。
看完《曼蒂》之后我很生气,又特意翻了下网评,结果又被气笑了!
这部影片是今年尼古拉斯.凯奇的新作,下面就让我强压着脾气和吐槽的想法,来分析下这部影片……从画面上来讲。
这部电影的灯光以及色彩不够讲究,典型的B级片效果,放在国内,这叫做网大鬼片效果。
为了突出恐怖,阴暗的氛围,表现邪教徒的极端和妖异,此片用灰暗的环境,血腥的红,诡异的蓝和压抑的昏黄等画面互相配合 表现。
可问题在于,后半段的画面处理上频繁的去变换,不仅会产生视觉上的审美疲劳,而且在没有用好这种手法的前提下,让观众有跳戏的尴尬。
光要么就是突兀的一大片,要么就是让人视觉不舒服的杂乱。
观影过程中的某几段画面让我不禁想起了星爷版的《大话西游》里唐僧和观音在沙漠对话的画面,当然这部影片光和色的处理略好,可《大话西游》拍摄于1995年或更早啊!
如果还有“5毛钱画面”这种说法的话,放在此片也是极为恰当的。
我们再来说说演技。
评分的时候,本来要给一分的,最后不忍心给了两分,我澄清一下,这其中至少有一点五分是给凯奇的演技的。
本片中饰演凯奇妻子的是演员安德丽亚·瑞斯波罗格,虽然影片是以她的角色命名的,虽然前20分钟相当于她的个人秀,虽然她是舞台剧演员出生(大家都知道舞台剧相对于影视剧更需要精雕细琢)。
但是她的演技真的是平平无奇,毫无出彩点可言。
不说更凯奇对比,我认为邪教教主都比她出彩。
当然,根据影片质量来看,不排除导演/剧本没给她机会展现演技的可能,这一点从凯奇在整部片子的展现就能看出端倪来。
唯一给凯奇挽回点观众缘的片段,我想应该就是故事第二部分开头,丈夫在卫生间发泄失去妻子痛苦的戏份了。
还有就是不能不提的其他几位邪教成员“稳如泰山”般的表演,既没有表现出邪教徒的异端和狂热,又丢失了剧情发展过程情绪的转变。
全程有的只是念出来的台词和吃了死苍蝇般的僵尸脸!
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声音。
可以说相对于其他电影元素来讲,本片的配音,声效还是基本过关的。
也仅仅是基本过关而已。
要说减分的地方也是有的,例如:丈夫为了报仇,制造武器的部分,配乐显然像是从某个大片上截取过来直接合成用上了,毫无质感和档次。
再比如凯奇在自救后从地下室上楼探寻时配的音效,堪称“5毛钱音效”,试问,故事情节中,演员是在探寻危险,不是闯进鬼屋捉鬼。
最后我们来分析下这部影片的剪辑(蒙太奇)。
导演在后期把这部影片的故事发展点与符合其内容,进一步解释或延续内容的动画,剪辑拼接在一起,说明导演对呈现给观众的内容还是有想法的。
整体来讲,这部影片是一部把故事讲失败的影片,以至于看完后完全不知道在干什么,甚至感觉前一部分妻子被杀害相对于后期丈夫复仇杀人都略显牵强。
还有就是导演不容易啊,能把好莱坞明星,“5毛钱画面”,“5毛钱音效”,“5毛钱演技”, “5毛钱剧本(老套的亲人遇险,走上复仇之路)”,(不锈钢斧,塑料盔甲等)”,“5毛钱特效(到处都是人造血浆,人造血浆,人造血浆)”集于一部片子实属不易。
这可能也是我气极反笑的原因吧!
个人觉得暴力美学只是给人们视觉上的冲击,无需去过度解读,简单粗暴,看得爽就好了。
个人觉得这部影片在暴力美学中加入了迷幻的色调和宗教的色彩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片中对那几只怪物也没有过多的解释和隐晦和中间穿插的动画会让人看得“一头雾水”,这反而增加了迷幻的调性。
个人觉得让尼古拉斯来拍是一个不二人选了。
观影前我是想写一篇关于cult电影的评论,结果看完以后发现这个电影太好玩了,忍不住把我的所看所想写了下来。
先说主观意识对于这部电影的理解。
电影里出现的木星金星以及红色星云,这样的场景电影里出现过两次,开头以及结尾,在cult电影里常常出现奇异的景色或者怪异的色彩效果,cult电影出现这样场景一般有所寓意。
第一次出现星云是凯奇和曼蒂在床上聊天,他们谈到了金星木星。
导演对这个话题进行了表达上的延展,也就是把他们聊天的类容通过实景展现出来,所以有了金星木星的画面。
对于凯奇而言金星与木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曼蒂联系在于一起。
片尾凯奇回忆起第一次认识曼蒂的场景,这个时候是红色的场景,仿佛笼罩在星云的光线下,曼蒂灵魂出现在凯奇的副驾,说是灵魂可能不实际,应该说是凯奇的幻觉,凯奇之前有过吸粉。
这次没有对白,镜头一晃,再次出现木星与金星,所谓睹人思物,凯奇看到曼蒂的幻觉,联想起那夜他们聊过的金星木星,导演同样给了实景,作为他们感情线的延展。
动画片:动画片在电影里出现三次。
动画片是单独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与电影主剧情有关联,动画片出现在凯奇的梦境里。
第一次出现在凯奇在家睡着的时候。
梦境里曼蒂面朝太阳。
她转过来的脸正在融化,脸上满是惊恐。
这与曼蒂被烧死相关联,梦境基于现实。
暗示凯奇不复仇,曼蒂灵魂无法长眠。
第二次出现在凯奇被击晕的时候。
这一次出现了木星金星,然后出现了曼蒂,曼蒂瘫在蓝色的光点里,我不知道这些光点是星辰大海还是暗示水晶湖。
这个场景出现的曼蒂是完整的,没有任何伤痕,似乎要重生的样子。
第三次是凯奇迷路昏迷。
这一次曼蒂坐在外星怪物的尸体身边,看来曼蒂确实复活了,并且打死了一个怪物,曼蒂从怪物尸首里拿出绿色的宝石,因为凯奇聊过行星吞噬者的话题,可以看出凯奇是个漫威粉,所以这个梦境里出现了漫画一样的场景,死去的怪物暗示凯奇复仇即将结束。
三个故事连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曼蒂死在现实世界,在另外一个世界复活,复活之后的曼蒂成为星际战士,她杀死了外星怪物夺得了绿色宝物。
红色迷雾:红色迷雾出现在反派开始行动的场合,表示不幸即将发生。
篝火之夜曼蒂从水晶湖出现,身子被火焰遮住,暗示曼蒂可能死于焚烧。
曼蒂第一次遇到耶利米使用了铅黄电影拍摄手法,再次出现铅黄电影拍摄的手法是耶利米用毒虫药剂给曼蒂洗脑产生幻觉,说明耶利米第一次遇到曼蒂的时候其实他自己使用了药剂,所谓感受到曼蒂的召唤不过是药剂产生的幻觉。
关于电影剧情的另外一种猜想:耶利米在给曼蒂洗脑的时候,有过一段奇异的自述,大概的意思是耶利米在一无所有的时候遇到了奇异金色光芒,这个光芒给予了耶利米力量,其实这个所谓的光芒很可能是外星人,耶利米却把它当做了上帝,耶利米拿出的号角以及匕首看外观材质都像是外星陨石做的。
黑人老铁告诉凯奇变异的怪物是因为特殊的致幻剂导致的。
当凯奇来到发明致幻剂试验室的时候,电影给了一个特写,这个实验室是在一个信号塔的下面,而且实验室里有一个神秘的设备,也许外星人是通过信号塔帮助耶利米制造能够异变的致幻剂。
金星木星出现的另一种猜想:整部电影并非发生在现世界,有可能是另外一个平行世界,这个世界地球离金星木星稍近,这个猜想仅供参考,没有太多逻辑证据。
下面是我看电影时觉得有趣的地方:这部电影里凯奇大叔是一个伐木工,片头他正在小心翼翼的拿着油锯砍树,眼看大树就要被锯倒了,凯奇大叔马上潇洒的转身离开。
毕竟任何时候都要做到真男人树倒(爆炸?
)不回头!
然后凯奇大叔就坐着直升机下班回家了,没有错他是坐直升机上下班的伐木工!
直升机上的凯奇大叔望着一望无际的树林不禁皱起了眉头,妈的!
还有这么多树要砍!
一个中年男人对于工作的忧患意识被凯奇大叔表演的玲离尽致。
凯奇大叔有一个温馨的小木屋,这个小木屋在水晶湖附近,水晶湖可是杀人杰森的根据地!
凯奇大叔的老婆曼蒂是一个善于画狮子和裸女的画家,曼蒂说她画的是神庙,凯奇大叔怎么看都不觉得像是神庙。
到了晚上他们也不啪啪啪,他俩就躺在床上胡吹海侃,一会儿讨论木星,一会儿讨论土星,一会儿又扯到了行星吞噬者,最后凯奇大叔索性学狗叫。
然后导演给了屋外一个特写,屋外的天空显现出异样的红色,就好像星云的样子,莫非这是行星吞噬者到来的预兆?
这部电影其实是复仇者联盟第六集前传?
第二天凯奇大叔领着老婆去湖边玩,晚上凯奇大叔弄了堆篝火。
曼蒂突然从水里冒了个脑袋出来,凯奇大叔大慨没看清楚,一脸这是什么鬼的表情,然后曼蒂浑身裸着走到凯奇大叔面前,该死的火焰遮住了关键的部分,这下凯奇大叔看清楚了,哦,原来这是我老婆啊。
第二天曼蒂在树林里发现死了的雏鹿,这让她想起小时候她爸爸教她杀死雏鸟的事情,到了晚上曼蒂和凯奇大叔瘫在沙发看着没有频道的电视胡吹海侃了起来,曼蒂把杀鸟的故事说给凯奇大叔听。
说到关键地方还卖起了关子,凯奇大叔一脸懵逼,这婆娘又要胡扯什么?
凯奇大叔把一个中年男子厌倦老婆的生活情况表现的玲离尽致。
第二天地球刮起了太阳风暴。
曼蒂漫步在回家的路上,对面驶来一辆面包车,曼蒂使用能走出残影的迷踪步法望着车里的人。
叫做耶利米的男人望了曼蒂一眼,脑壳就出了毛病,治病先治根,为了治好脑壳上的毛病,耶利米指使瘦喽啰去绑架曼蒂,还把氪星陨石做的号角给了瘦喽啰,宝物现世,荧光闪烁。
瘦喽啰一吹号角就召唤出了柳丁怪物三兄弟。
这时候电视机总算有了频道,好久没看电视了!
曼蒂和凯奇大叔看的那个仔细认真!
连牛排都顾不上吃了。
凯奇大叔心想先抽支烟压压惊好了,结果没抽两口就扔了,真是一个低等烟民!
半夜里怪物柳丁三兄弟绑架了凯奇大叔和曼蒂,凯奇大叔被按在地上看着被按在地上的曼蒂,凯奇心想这怕是在做梦!
曼蒂心想搞不好怕不是在做梦。
作为召唤怪物柳丁三兄弟的代价,胖喽啰被怪物带走了,估计怕是被吃了。
绑架的目的多数是为了勒索,耶利米绑架曼蒂却是为了医治脑壳的病。
后来不知为甚变成了品歌会,品歌就算了,干嘛还要脱衣服?
脱光了衣服还要胡吹歌是自己写的,情到深处还忍不住撸一发,曼蒂肯定一点也不信,所以她就开始大声嘲笑耶利米吹牛,这下耶利米的脑袋彻底被搞坏了。
有时候我们双眼含泪是因为真的痛到极点。
凯奇大叔双眼含泪是因为他发现自己真的被绑架了!
你以为情况已经很糟的时候其实还可以更糟。
所以耶利米拿出鱼肠剑插入了凯奇大叔的腹部,让凯奇大叔体会下更糟的感觉。
可是凯奇大叔看起来感觉好像不怎么糟,耶利米只好当着凯奇的面烧死了曼蒂,凯奇大叔痛苦的想哭,却怎么也哭不出声来,因为有bgm。
《大鱼》里说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谎言就不要再拆穿。
曼蒂在耶利米信徒面前拆穿耶利米关于写歌的谎言,因此失去了性命。
不吹牛会死吗?
吹了牛同样会死!
铲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耶利米留了凯奇大叔一命,凯奇大叔回到家先看了一会儿奶酪广告,心想现在的广告怎么都那么恐怖。
凯奇大叔本想睡一觉,醒过来再娶一个老婆,哪不知一睡着就梦见曼蒂那个婆娘。
这里出现了我见过喝酒最刺激的喝法,一个男人不穿裤子大口喝着烈酒,边喝还边把酒浇在手上和腹部的伤口上,伤口够痛,烈酒的滋味才够劲,喝完还坐在马桶上咆哮几声,真是解恨,真是爽!
这里的拍摄手法是镜头先走进一步打算拍凯奇上半身酗酒特写,可是凯奇又喝酒又咆哮,又有肢体表演,索性镜头后退一步拍全景,然后再走近一步,最后镜头停留在凯奇上半身的空间位置,凯奇开始飙戏,真是有意思的一段。
尼古拉斯凯奇何其人也?
非洲卖过军火,空中监狱搞坠过飞机,夺面双雄抢过约翰屈伏塔的脸,中世纪杀过巫女,天使之城还当过天使!
这是经历过大风大浪面朝着大海呼喊过的爷们!
凯奇大叔说要报仇,就必须报仇!
凯奇大叔戴上《极速60秒》里的蛤蟆镜,穿着最喜欢的44号衬衫找到黑人老铁拿装备。
黑人老铁告诉凯奇大叔那些柳丁怪物是传教士磕了特殊致幻药异变而来的,凯奇大叔心想我也需要来点致幻药。
是夜,凯奇大叔仿佛蓄势待发的豹子躲在林中抬着弩狩猎怪物,结果怪物们骑摩托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凯奇大叔觉得自己没信心能射中。
还好有个怪物身上柳丁插的比较多,身体太沉,骑的速度比较慢,凯奇大叔一下就射中了,凯奇大叔本想开车撞死怪物的,不曾想到怪物竟是身如铁打,撞到怪物身上,竟然把车撞翻了。
凯奇又一次被抓住了,我只见过主角挨揍时硬气挑衅的,第一次见到主角挨揍时装软流泪骗人的,总之看守凯奇大叔的怪物被凯奇大叔扔下了楼。
凯奇拿着刀片又成功击杀了正在看毛片的怪物,主要这个怪物裤裆上安装了一把长刀,我从来就没在电影里见过裆上装刀这种神操作,但是在星爷电影里见过胸罩上安火箭炮的操作,结果这把裆上刀插在地上就拔不出来了,凯奇小手一挥就割了怪物喉咙。
被扔下楼的怪物也被凯奇大叔咔擦一声扭断了脖子,这个镜头特写像极了李小龙电影。
所谓无妄之灾就是你觉得天冷,在火边取暖,结果被人拿弩射中了。
凯奇大叔就喜欢搞这种事情。
你现在丢弃的东西,迟早会有需要而找不到的那天。
自己丢弃的半截烟,早晚还是得自己捡起来吸完,凯奇大叔砍死取暖怪物以后不禁有所悟。
中国有《飘洋过海来看你》,美国有凯奇大叔跋山涉水来复仇,凯奇大叔面对是发明致幻剂的科学家大叔,大叔本想放老虎咬凯奇的,哪不知笼子一打开,老虎就跑路了。
大叔只好弄出一地的马陆吓凯奇,凯奇望着鞋子上爬来爬去的马陆都快吓哭了,凯奇强装镇定,大叔无计可施,只好出卖队友。
穿过隧道,凯奇来到了最后的复仇森林,科学家大叔说凯奇的仇人在北方,可是究竟在北方的哪里?
是在故宫?
还是在长城?
结果凯奇大叔迷了路,还睡着了,睡醒就识路了,果然是我凯奇大叔!
扎马钉古时候可以刺伤马匹,现在可以用来扎破汽车轮胎,凯奇大叔放了一地扎马钉截住了正打算逃离邪教的瘦喽啰和漂亮女,瘦喽啰被凯奇大叔戳死了,漂亮女被凯奇大叔放走了,毕竟漂亮女是没罪的。
所谓无妄之灾就是一个爱干净的坏人在认真洗车,却被飞来的斧子砍死了,这种事情对于凯奇大叔来说简直屡试不爽。
自古使用油锯的都是狠角色。
前有鬼玩人阿什油锯斗厉鬼,后来《德州电锯杀人狂》高大个油锯大卸活人。
凯奇大叔抬起了他影史上第一把作为战斗武器的油锯,哪不想对面壮喽啰抬着一把更长的油锯。
说句题外话,这真不算什么,我曾经使用过里昂在佣兵模式面对过手持双刃锯片的电锯老祖。
长兵器其实更适合马背上的骑乘战斗,近战使用起来反而显得蠢笨,尤其是凯奇大叔把铁链拿在手里的时候,这货的上一份工作可是恶灵骑士,所以壮喽啰死的老惨了。
最终凯奇大叔找到了耶利米,这家伙自从看了曼蒂一眼以后脑袋就不大好使。
我以为耶利米会磕下一瓶致幻剂变成超级怪物和凯奇来一场惊天动地的对决,结果并没有!
这货就是一嘴遁,而且唯一的嘴遁术竟然是帮凯奇吹一发,凯奇双手捧着耶利米的头,使劲一捏,咔擦一声,耶利米的脑袋成了开裂的西瓜。
这种捏西瓜的招数,魔山做的比凯奇好多了。
最后凯奇大叔烧毁了邪教教堂。
开车的时候凯奇大叔心想大仇已报,这下可以放心再婚了,结果曼蒂鬼魂突然出现,凯奇只好强颜欢笑,其实心里十万个草泥马飞上了木星和土星,电影至此结束!
我的这篇影评全篇复述了剧情,因为这部电影实在有趣。
这部电影作为惊悚片来说过于沉长,前一个钟头几乎没有爽快刺激的切肉体验,又没能体现出诱人的剧情魅力,后一个小时开始渐入佳境,但也仅此而已,故事不算烧脑,没有多少可以推敲的地方,仅有一点点猎奇,还好这部电影保留了cult电影该有的特质,这也就够了。
cult电影一直是少数观影者的爱好。
cult电影容易被贴上变态恶心的标签,其实cult电影是森罗万象的。
cult电影可以是轻生的男子遇到落寞的哑巴妓女,从此妓女爱上男子展开一段烈酒红尘的纠缠。
~《漂流欲室》cultr电影可以是诗与远方的故事。
男人领着喜欢的女人浪迹天涯,在大桥上看着云的彼端,丢弃的玩偶是男人对尘世的眷恋,飘落的白娟是他们婚礼的象征,路上的血的花是他们最美的景色。
~《天生杀人狂》cult电影可以是里昂与马婷达那样大叔与萝莉的故事,只不过这次是一个厌世的大叔与一个叛逆少女展开的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们杀了路上遇到的每一个讨厌的人。
~《天佑美国》cult电影可以是你服役归来变成了僵尸,我陪着你去医院抢血,我把你送到你最爱的女人身边,最后我让你咬了我,从此我们就是最好的朋友,我们一起驾着跑车惩奸除恶。
~《僵尸侠》所以cult电影是很精彩的,cult电影只是用血与杀戮展现另外一种电影景色。
也许cult电影注定是少数人的狂欢,希望有朝一日,我给朋友安利cult电影,他们不会再简单的使用变态或者恶心来定义cult电影!
谢谢你看完我的评论。
一开始只是对海报/预告片里这种迷幻系配色感兴趣去看的,cult题材又是凯奇叔主演,噱头肯定足万万没想到,前面60多分钟的片长都挺无聊的,邪教教主给女主打药然后露阴被嘲笑这段真的不是喜剧片?
或者说是为了表现反派的自卑或者猥琐?
四个从猛鬼追魂片场穿越过来的毒贩黑帮骑手,前面抓人的时候拍得牛逼哄哄似的结果真打起来没两个回合就被男主秒杀也太逊了吧?
导演请不起武术指导还是怎么滴,三下五除二解决又没有John Wick爽快,打斗说cult又不够cult,以为血浆喷多了就是cult?
no no no一大段又长又臭的对白,真应该跟昆汀学学怎么写台词导演似乎觉得自己运镜构图很牛逼,疯狂的duang各种静景,插入各种颜色滤镜来表现气氛,还有中途插入了短动画来表现男主的幻觉,创意确实不错。
但是导演功夫显然不够,不能将这些好食材凑成一顿好菜
霓虹色似乎总和电影里的暴力是绝配
恶魔之笛一声响起,整个天色、周围环境,满眼都被紫红色灯光包围。
车灯亮起,骑着黑色摩托、身穿铠甲的地狱骑士从紫红中降临。
悲剧开始于这里,复仇也始于这里。
尼古拉斯·凯奇最近这部口碑两极的邪典片[曼蒂]中,用了超多红色、紫色、暗绿色的打光。
虽然剧情看完我也不知道在讲的什么,虽然复仇黑化、砍杀虐杀爽的一批,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满眼的霓虹色。
©[曼蒂]中的霓虹色在小木屋和妻子独处时的红蓝相配,到邪教追杀洗脑时的紫红色,电影颜色的风格化成为电影给人感官体验的一部分。
难怪北美影评人给出评价:“影片的第一个小时就好像爬进鸦片馆,凝视着撒旦的万花筒。
”只要霓虹色用得好,还管它什么剧情呢。
霓虹色成为一种风格,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情。
战后经济的萧条重建、政治领域的冷战与核威胁、青年人浪潮和朋克革命,当80年代到来之际,这一切早已成为了过去。
80年代,属于消费文化引领下的迪斯科,属于舞厅,属于录像带,属于好莱坞通俗商业片。
亮丽炫彩的霓虹色,是当时消费文化的一个注脚。
如果要选取一个参照点,没有什么比位于纽约市曼哈顿中城的54俱乐部(Studio 54)的崛起更具有代表性的了。
54俱乐部,全盛时期以招待当时代的名家名流而远近闻名:安迪·沃霍尔、迈克尔·杰克逊、大卫·鲍伊、米克·贾格尔、加里·格兰特、波姬·小丝、丽莎·明奈利等等名流都曾是这里的常客。
©大卫·鲍伊在54俱乐部54成立于77年,在80年代迪斯科狂潮到来之前,它已经为后来所有的舞厅夜店提供了完美范本。
它的舞厅室内设计,是后来迪斯科舞厅设计的始祖之一,大胆悬空的内部阳台,饰以月中人侧脸的地板。
而它的两位著名灯光设计师,儒勒·费舍尔和保罗·马兰茨则在灯光设备和设计上花费了数十万美元。
以前的俱乐部普遍灯光很暗,他们则一改常态,从霓虹灯上获取灵感,设计出绚烂丰富、不断变化的灯光环境。
©54俱乐部内部电影[54俱乐部]中,基本还原了那时候的灯光和舞台。
当男主从一个乡村小镇第一次进入到54,他看到的是在迪斯科球下性感热舞的男男女女。
是被樱红、魅蓝、黛紫的霓虹色彩灯拂过身体和皮肤的浪漫和沉溺。
于是,他从此在纸醉金迷的夜生活中沉溺了,也是在霓虹色中。
©[54俱乐部]里男主第一次来到54此后,霓虹色作为一种设计风格走上T台,和迪斯科、金属感、夸张的配饰一起成为了一个年代地标。
但要说霓虹灯这种照明方式,其实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被化学家们偶然发现了。
据说,一个名叫拉姆塞的英国化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将稀有气体注入到了真空玻璃管里,结果,通电后,它发出了美丽的红光。
于是,拉姆塞把这种稀有气体命名为氖气(Neon),氖灯音译过来也就成了霓虹灯。
©霓虹灯霓虹灯发明后,1920年代始于巴黎的一场霓虹灯招牌热,很快在全球范围流传开来。
在巴黎,它在歌剧院、银行、教堂和名店外熠熠生辉,成为城市精品的象征;在纽约,巨型霓虹灯广告牌众如繁星,矗立在纽约时代广场,绝对的夜生活中心;就连好莱坞也不甘示弱,电影院等娱乐场所纷纷采用了霓虹招牌,昭告着流行文化之盛世。
虽然是黑白电影,[大都会]、[日落大道]等电影中的景观便一时间都被霓虹灯占据了。
©[大都会](1927)里的霓虹灯不过,西方城市对霓虹灯的兴趣很快就转变了。
到战后五、六十年代时,随着城市与郊区的重建与全新规划,招牌开始被机器统一制造。
再加上中产阶级对霓虹灯的排斥,霓虹只留在了小酒馆、汽车旅馆、红灯区和地区小镇中。
曾经一时风光无限的霓虹盛世,就此衰败下来,但在东方城市,它却开出了新的花朵。
这个城市,叫香港。
冷雨夜,一个年轻人离开家,行走到布满霓虹招牌的街道上。
红、绿、黄、粉红、淡紫,颜色各异的招牌上有的挂着汉字,也有英文,写满了「OK」、「烈唇酒吧」、「名人夜总会」的字样。
他只是匆匆穿过这里,并不来得及多看一眼,因为,他是要去杀一个人。
这是王家卫[堕落天使]中的一段剧情。
©[堕落天使]里的街景在王家卫、杜琪峰等一众香港电影人的镜头里,霓虹灯永远是一个重要的意象。
因为霓虹确实是这座城市现实的一部分。
《香港年报1964》曾写道:成千上万的霓虹招牌照亮了街道,以五光十色传递着各种讯息。
到六、七十年代,霓虹灯在美国等西方城市全面衰落时,霓虹灯反而在香港形成一股热潮。
从边缘的小饭馆、暧昧的小旅馆到大型百货公司、高级夜场,一时间全都成为霓虹灯的拥趸。
霓虹招牌越做越大,越做越别具特色,类似九龙弥敦道的英皇钟表和西营盘的森美餐厅,已经成为当地地标。
©香港霓虹招牌,“大押”也是特色招牌之一而霓虹灯师傅在香港是颇受尊敬的手艺人,其中,刘稳师傅制作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霓虹招牌——《乐声牌》。
那些年,香港流传甚广的一句话“香港繁荣靠设计”,说的便是霓虹灯设计。
掌镜了大部分王家卫电影的杜可风就是个“霓虹控”。
他的镜头下,总是那些各有特色的霓虹招牌与雨水、拥挤的骑楼群,以及霓虹光与拖影。
正是他的摄影,让王家卫电影里那些人与人间、人与都市间的虚幻与暧昧、沉溺与疏离,显得愈发迷人。
©[花样年华]里的霓虹色打光但这一切,也正在消失。
霓虹收藏家克里斯·布雷西曾说:“霓虹灯永不消逝”。
但随着LED灯、广告喷画的出现,随着香港城市规划的改变,王家卫塑造出的香港正在成为历史。
杜可风倒是对此很乐观:别担心,霓虹灯会回来的,这是它厉害的地方,就像菲林一样,就像宝丽来相机一样,大概会进化成新的东西。
以后会不会回来不晓得,但至少,在近未来的赛博朋克世界里,霓虹早已经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这里总是色调暧昧,阴雨连绵,人群鱼龙混杂,穿梭在布满霓虹景观的都市或废区。
押井守以香港为模板,在[攻壳机动队]里描绘出了被高科技控制但又混乱破败的城市“新港”。
[银翼杀手]里的未来洛杉矶,一面是高楼林立,庞大的人脸电子广告屏;另一面是潮湿阴暗的角落和灰色地带。
©[银翼杀手]里底层的破败霓虹街景 在霓虹灯闪烁的小招牌背景下,往往是酒鬼、混混、妓女等底层人士的日常栖居地。
霓虹,曾经是人们能够想到的最奢华的照明方式,而今,它代表了破败。
就像赛博朋克的核心“高科技,低生活”。
在永不熄灭的人工光明、犹如巨骸的钢筋水泥之下,霓虹招牌的存在时刻提醒着人们:这个世界的美景都是幻影。
霓虹灯,以及这种打光和色彩的复古,是怎样开始的呢。
可能缘于新世纪以来,那些痴迷于霓虹的艺术家——卢齐欧·封塔纳创作出了首个霓虹装置,马歇尔·雷斯将霓虹带入绘画中,辛格·皮尔斯霓虹风格的摄影作品在网络持续走红。
©辛格·皮尔斯摄影作品还有那些致力于将复古霓虹色带到银幕上的导演们。
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从[亡命驾驶]到[唯神能恕],再到[霓虹恶魔],每一部都是高饱和度的霓虹用色。
他的屏幕,要么是黑色,要么就沐浴在霓虹色中,红、蓝、黄粉、红紫、亮橙、石灰。
充斥着不安与暴力,美丽与虚空,就像他的情节一样——比如,[霓虹恶魔]身处时尚圈的女孩,最终被人分而食之。
©[霓虹恶魔]里的霓虹色加斯帕·诺是另一位这样的导演。
他的[遁入虚无]把背景放在霓虹城市东京,用霓虹色来表现飞叶子后的感官世界,以及遭受的暴力。
包括即将上映的[高潮]也是这样一部主打霓虹色的电影。
©[遁入虚无]飞叶子后的霓虹色视觉霓虹色似乎总和电影里的暴力是绝配。
[曼蒂]中的复仇、[霓虹恶魔]中的食人,都在高调的霓虹色中进行。
光影闪烁的霓虹灯,让起源于肾上腺素的激情暴力在血管中汹涌澎湃,让暴力更浓烈和沉浸。
也让人存在的整个世界显得愈发浮幻虚空。
美丽又甜腻,如同过眼云烟。
-作者/卷卷毛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对于一个连娘炮小鲜肉都接受不了的中土世界来说,接受邪典电影,太难了。
凯奇什么片子没演过,无论是大众爱看的勇闯夺命岛变脸这种准商业片,还是鸟人、离开拉斯维加斯这种影展片。
不知道比你们高到哪里去了。
怎么样?
人家欠了钱照样可以接烂片谈笑风生。
你们啊,就是太幼稚。
人家需要翻身么?
需要证明自己么?
人家就像拍个有风格的片。
他可是科波拉的侄子!
你们啊,有一点好,国外影展出个什么好片子,你们比谁都报道的快,可是报道来报道去,说得问题都too simple。
什么咸鱼翻身啊,为自己正名啊,naive!
除了在成功学流行的中土,谁家影人天天想着要衣锦还乡,名利双收啊!
一共两个小时左右的片子,前半部分简单形容“what the hell ?
”演的什么?
导演带着演员嗑药。。
还硬拉着观众一起嗑药吗?
赶紧看看豆瓣。。。
咦?
7.2?
莫非后半部分逆袭了?
然后就是“what the fuck ?
”竟然和前半部分平起平坐。
一直对凯奇有一种尊敬。。
估计《变脸》留下的。。。
但是您老也不至于接这么鬼畜的电影吧。。。
祝您老一切安好。。
别这样下去了。
(劇透) 《狂屠絕路》(Mandy) 的觀眾離場時,大多是滿腦子問號:究竟戲中連開車直撞也撞不死的大反派是鬼怪、人類還是外星人?
究竟主角身處的是地球、外星、還是幻想世界?
在國外被譽為Nicolas Cage翻身之作的《狂屠絕路》(Mandy) 絕不符合大眾口味,可說是迷幻溝片風格的「幽靈車神」(Ghost Rider)。
要谷底翻身,便須兵行險著。
全片基調紅黑紅紅黑,就係咁簡單。
若你喜歡眩目的霓虹燈光,或會十分享受;否則請你避而遠之。
除了燈光和血漿,連男主角的名字也叫Red。
不過戲中的大反派及主要場景都是黑色的,減低了暴力場面的血腥程度。
那些身體結構異常人的壞蛋,按劇中提示,就是吃了某種超級毒品變異而來的;男主角嘗了一丁點,馬上飛越九重天,最後還有「大力金剛手」親刃仇人。
其實劇本中可供觀眾理解的線索僅此而已,留下了不少謎團,是故意的。
可以說《狂屠絕路》是「迷幻藥電影」:正反人物和導演都像嗑了藥的狀態;燈光及配樂都是為了讓觀眾進入同樣的迷幻狀態而設計。
因此別期望理出個頭緒來,因為迷幻就是隨時飛上太空又墮進黑洞的感知狀態。
另一種解讀方式是以看漫畫的眼光視之:從男主角談及的Marvel漫畫人物「行星吞噬者」到他夢見女主角的動畫場面——還有電鋸大戰那一場,當Nicolas Cage拿起鐵鏈的時候,你便知道對方馬上便會「收檔」了,因為他面對的是燃燒地獄之火的復仇騎士Ghost Rider。
[原載於am730,2019年1月8日]
拉倒吧,凯奇肯定中邪了,从地狱火摩托车开始就一直是这些妖魔鬼怪的片子,有几部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凯奇已挂,都别来装懂艺术懂欣赏了,这个片就是个坑。
黑咕隆咚的,还把黑死摇滚风加进来。
快进看的,就是遇到邪教最后和邪教教主杀了的剧情。
看了一个个五星评价满怀希望的去看,结果呢。
恐怖片我还是喜欢 黑暗侵袭、迷雾、隔山有眼这几个印象比较深的
这 可 太 刺 激 了
D / 聒噪有余,邪性不足。散乱、浅表的刺激而非情境化的令人欲罢不能的恐惧。更不必说情感的提纯效果在一盘散沙的现实感面前根本无处依附。“那是我最喜欢的衬衫”也太好笑了8!
你们是不是对演技巅峰这个词有什么误解?
凯奇还清债后,大开杀戒。
WTF?给这片打满分的是不是也中了邪?前半段完全不知所云,后半段凯奇叔叔穿着三角裤在厕所发完精神病整个人都精神后,血浆满屏飞。然而电锯什么的,也没啥新意啊!这年头啥都要拍的文艺范,天知道我就想看个爽翻天的cult片也这么难么!
特别特别cult 挺吃这套的
色调很好看啊!但是真的……没办法给高分……
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才会相信凯奇婶子能翻身还债,充其量就地十八滚而已,看得浑身膈应没找您赔钱就不错了。最后几秒有个彩蛋or what?
凯奇终于接了个好剧本?凯奇近十年甚至生涯的最佳演绎?Shit!这电影有剧本吗?!我他妈连凯奇的脸都看不清还最佳演绎?!公众号的推荐真的不能看,现在连豆瓣也沦陷了,那几条半年前的满星热评是认真的吗?邪典现在在豆瓣这么受众了?
世界读书日,地球日,我却在看这个www【各种迷の演出,不是很懂你们cult片【为什么要给凯奇设计那些搞笑台词,但并不好笑,只是很囧【虽然但是,为什么会烧成灰,那几个异形()又是什么
吊挂烧肉后,疯眼伐木工铸炼除妖战斧,大战宗教狂及LSD天启四骑士:弩狙车碾,钢刀丁丁,怒火点烟,口裂飞脑,电锯对决,徒手爆头,驶入双月悬空异次元空间……续《Beyond the Black Rainbow》后,导演Panos Cosmatos继续将自己的闷骚迷幻复古风极致化
虽然凯奇还是没能翻身,但这B级片的雷鬼迷幻劲实在太上头楽!意识流的布光调色滤镜和电音营造嗨狗感官,对宗教历史的暗喻抹黑则极度hippie,可以说是思想异端。那个小🐴仔拖出一把比你更长的电锯实在太Hardcore joke了,后面的电锯大战还算怀旧式惊艳。总之,大刮子嗑药大斧子砍鬼的生活谁不爱呢?
谁能保证一直拍烂片?每年都有片子上映,这么多年了,偶尔状态不佳,眼瞎了,接了个好剧本,怎么了?至于这么惊讶吗?偶尔失手一次怎么了?都什么人啊这是,气愤!
十年磨一剑,烂番茄鲜度百分之百。彻底让尼古拉斯凯奇拜托了烂片王称号……演技爆炸的作品!这是一部血腥动作片,故事设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尼古拉斯·凯奇在片中出演一位生猛的大叔,因为他的挚爱被某宗教组织屠杀,一度精神错乱,陷入迷茫之中。
给音乐加一星,字幕走完还有个小彩蛋的。【1080P中字度 /s/1GIKxL-dCZfnT1-bUD3XTqg 码 6xf5 】
凯奇:我tm终于把债还完了!
B级片,还以为是什么牛鬼邪神,结果是穿着皮衣磕了药的变态
导演这是嗑药拍出来的?
据说是凯奇的翻身之作,看完后悔不迭。这身翻的,还不如不翻。原本是仰面朝天,现在翻了个身,马趴在地了。烂无可恕。
这部电影有着典型的Cult片气质,整部片都像是一首摇滚乐萦绕在耳边,看完整部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是那超高的饱和度和血浆的颜色,还有尼古拉斯凯奇那张因痛苦因复仇而近乎畸形的脸庞。其实故事实在很简单,凯奇饰演的伐木工和爱人独自居住在山中,结果爱人被邪教盯上并烧死,其中还牵扯出了一个杀人魔摩托帮,于是伐木工的复仇之路开启,后半程的血浆漫天,怎么说这么一部电影呢,果然Cult片是有着独特气质的存在,尤其这些敏感元素聚集在一起,虽然古怪却能展现出一种传统的原始的味道。可以说并不讨厌有自己特质的电影,但确实狗血剧情加上太多残忍镜头还是需要一定的心理接受能力。 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