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于是查了一下imdb,发现是Joe Carnahan担任第一编剧——确实有几年前Narc的感觉——然而没有执导筒。
去掉了Joe Carnahan华丽的暴力美学,也没有意识流的闪回,凌厉的剪切等未必neccessary的炫技,便只剩下了用返璞归真的现实主义语调讲述的虽俗套却饱满的故事,以及演技派们淋漓尽致的飙戏。
当然,比起David Fincher的Zodiac表现出的史诗一般的张力,本片还略有不及,不过精彩这两个字在词典中的意项里,并不需包括天下第一。
剧情实在没什么可说的,并不是不想剧透,而是觉得没有必要剧透。
但感想却有一点。
法律尽可以定义为特权阶级与非特权阶级强制签署的不平等条约,然而非特权阶级们却需要这种不平等条约来作为基本的生存保障和行为底线,只要不越过这条线(如拿熨斗烫baby脸之类),还是可以原谅的。
自我道德优越感浓重的人(无论掌握着或强势或微弱的话语权)尽可以挥舞着公理真相正义的铁锤试图将你钉在十字架上拷问,然而他们发泄过之后,面对生活的还只是you and you alone。
记者说:你们同类相互,掩埋真相。
忧郁的警察说:Don't tell me about 真相, you have no idea what it takes to do what we do. You weren't there. 的确就是这样,Most people weren't there, but they just won't stop babbling.但是,你可以不在there,你总要在somewhere吧,生活在什么地方其实都差不多。
引用古龙的经典论断,又一个“人在江湖,身不由主”的故事罢了。
挺搞笑的那种不平,本来这里都是因为你我他而堆积起来的圈子。
所以何必呢?
基本上我认为这是一个跟无间道一样的环境素材。
本来是以为在金球奖典礼上柯林·法瑞尔获奖的那个片子,才看这个的,电影的手法很好,故事也不错,整体还算精彩。
我承认看这部片子的动机还是为了edward norton。
看到前半段还是半吊子得有点昏昏欲睡。
的确,这样的片子只要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对它失去兴趣。
可还是相当庆幸花了两个小时看到了最后。
每个国家都有腐败,都有勾结。
这绝对不是中国一个国家所独有的。
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人。
看看人家,大家都是人啊。
人性的弱点都是一样的。
影片中,餐桌上,年迈的父亲是怎么称赞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婿的。
个个是精英,个个是警界的人才。
这是件多么荣耀的事,可事实却是什么,儿子女婿无非和马路上的混混,黑道的罪犯没有什么两样。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光明正大得跑便利店把老板打一顿接着枪钱,冲到别人家里拎起拳头就打人,对这女人下手,用熨斗对这尚在哺乳期的婴儿以示要挟,把疑犯的牙齿打落,塞利器在嘴里,毫不手软得对人开枪。
这种事如果发生在黑道人手里,我们可以相当气愤,可这些事却由一帮穿着制服,佩带警徽的人民警察作出。
这会给人怎么样的感觉,是不言而喻的。
当除暴安良的警察成为身边真正的暴徒,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安全可言,他们贩毒,他们勾结,他们中饱私囊,他们为掩饰罪行三杀无辜。。。
也许在儿时,着些警官真想做一个好警察,当佩带上警徽的那一刹那,他们感到了自豪。
人民给与了他们自豪。
可却无法使他们闪耀,在权力的驱使下,幼年的梦想,现实的自豪,却无法获得最初的荣耀。
他们是可悲的一群人。
在阳光下阴暗得用一个谎言去圆另一个谎言。
另我感到一丝惆怅的是最后jimmy被人乱棍打死,死得一有点可笑,有点“随便”。
这怎么会是一个警察的结局。
片中,我们也看到了他们的家庭,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个大家庭,让人羡慕,却永远失去了原本属于这个家庭的荣耀。
只因那膨胀的自豪感。
小时候有过很多很多梦想,比如做医生,比如当警察,因为总觉得这些职业是那么的崇高,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只是,即便再高尚的职业,总有罪恶的一面,当电影开头纽约警界精英组成的一支橄榄球队在赢得比赛之后趾高气扬地相拥高呼,"N.Y.P.D,N.Y.P.D,"的时候,何等壮烈激昂,何等振奋人心,谁能把他们和贩卖毒品的鬼佬,挥舞着至善的拳头痛扁便利店老板的瘪三,拿着烧红的熨斗对着不足几月的婴儿逼父亲就范的强盗,往罪犯喉咙里猛插利刃的杀人狂,整天满口fucking的地痞流氓相提并论呢。
导演却用自己的镜头语言真实地还原了貌似国泰民安的大环境背景下,一小撮为“除暴安良”而生的警察的丑恶嘴脸。
惩恶扬善,本是警察的天职所在,所以,当一个本该是“警察与小偷”的简单故事演化成“警察与警察”的明争暗斗之后,结果就没有那么明朗了。
还记得以前看过的一个段子,说一个乞讨的老人在路边捡到两千块钱,颤颤巍巍的将这笔钱交到了警察手中,警察问他要什么,他说就要两块钱买两个包子吃,于是警察含着热泪给老人买了一盒客饭,转头擦擦眼泪将钱分了。
其实我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段子,赤裸裸的腹黑,除了一味的贬低之外没有一点特别的意味,但或许真的也是因为总有着阴暗的那一面,才催生出了这样低级的段子,总说天黑路滑社会复杂,总言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都说社会很乱鱼龙混杂,诚然每个人都有善良与邪恶的一面,但更多的人懂得抑制自己的欲望,懂得消除欲望对自己的影响。
影片中的几人,真的称得上丧心病狂,都说傻子并不可怕,读了很多书的傻子才可怕,或许罪犯也并不可怕,当警察开始犯罪才是令人绝望的开始。
烧杀掳掠,以暴养暴,披着正义的外衣行着苟且之事,甚至影片中还有这样一句台词:“警官证是个好东西,当你有了这东西你可以随意进出,做一切你想做的事。
”人们永远都不会有满足的一天,有权利的地方必会藏污纳垢,官匪勾结的事例远不止一个两个,历朝历代都有,甚至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自然,群众也不是笨蛋,当事情超出了他们的底线,他们也免不了站起来暴动,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只愿人们都可以令那些原本崇高神圣的职业继续崇高着,不要让邪恶染黑了制服的颜色。
不仅仅想说说电影,还有一种复杂的情绪。
阴郁,绝望,冷峻不仅仅是整部电影的基调,也是我现在的心境。
昨天匆匆下了这部电影,字幕没有出来所以只能算是看的一知半解,剧情方面不想剧透,只是想谈谈几点感受。
首先,介绍一点资料情况,找的中文资料。
——————————————————————————————— 911对电影的影响 《自豪与荣耀》原计划于2002年2月开拍,但是在2001年的9·11事件发生之后,社会各界对纽约警察在这次恐怖袭击下的英勇表现,均给予了相当程度的赞扬,因此,拍摄这样一部描写纽约警察腐败的电影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于是新线中止了拍摄计划,直到2006年才重新开始拍摄。
更重要的是,911使得故事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
导演兼编剧迦文·欧康诺说道:“我拿到手之前的剧本,很不适合在目前的环境下去拍摄。
因为911之后,一些东西改变了……例如人们对警察的看法,过去颇多微词,而今时今日,911中警察的勇敢表现使得人们重拾了信心。
所以原来剧本中的一些情节不得不发生了变化。
观众目前看到的,就是我改写后的剧本。
”另一位编剧乔·卡纳汉也提到,最初版本的故事,比目前的剧本要更加犀利和黑暗:“911之后,我们感到有必要让观众对我们的警察有一定的信心,所以把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都去掉了。
源自真实的故事 编剧乔·卡纳汉表示,“这是一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故事,尽管最终改动了很多东西,但它骨子里还是一个有着真人真事的原型存在着。
”爱德华·诺顿对于真实原型也做过一定的研究:“既然是在大银幕上演他,我当然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不得不说的是,真实人物非常值得我们尊敬,他因为正义,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这些牺牲远非我在银幕上所演的那么轻松,毕竟这个现实社会是如此的残酷……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去扮演雷·泰尔尼这个角色的,我非常希望除了观众之外,他也能够认同我的角色。
” 同样是描述警察内部腐败丑闻的电影,相比凯文·史派西主演的《洛城机密》,《自豪与荣耀》又有什么突破呢?
迦文·欧康诺被问及这一点时,表示:“这部电影是拍纽约的,《洛城机密》是拍洛杉矶的,这就是最大的不同(笑)……最核心的区别是,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人面对整个家族的名誉很可能会被自己坚持的正义感毁于一旦的时候,他内心的挣扎。
不得不说,爱德华·诺顿演得相当好。
” 对于电影的结局,主演爱德华·诺顿更是爆出了一个小小的内幕:“导演让我拍摄了两个不同版本的结局……真的很不一样,我和导演后来商量了很久,最终选了一个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结局,而另一个结局虽然过于消极,但我相信一定会让观众感受到震撼,我很希望观众们能看到这个结局,可能是DVD吧,希望在DVD里能够收录它。
”《自豪与荣耀》的DVD中会否有这些内容呢?
导演迦文·欧康诺对这个问题非常肯定:“这是肯定要收录的,对于这个结局我和编剧、演员都很满意。
而且我和爱德华·诺顿会录制一个全片的评论音轨,对于这部拍了那么久的电影,我和他实在是有太多话要说了。
” 多次推延的上映日期 俗话说好事多磨,《自豪与荣耀》不仅拍摄遇到了推延,上映日期也是一拖再拖。
当影片的制作于2006年完毕后,新线却认为本片极有实力竞争奥斯卡的小金人,因此延期到当年的年底上映。
但到年底之时,恰逢新线内部中层换届,人事调整连累了本片的上映,使得《自豪与荣耀》不得不移到次年公映计划中。
结果07年新线高层又觉得本年度该片在奥斯卡的胜算不大,于是又延期一年……最终上映日期定在了2008年的10月24日。
对于折腾了这么久的种种原因,导演迦文·欧康诺倒是显得很乐观:“虽然延期了两年才得以上映,不过我觉得,这是件好事……这两年内,我和乔·卡纳汉又商量了故事的细节,并且在后期剪辑时重新改动了一些原本不太满意的地方……还必须感谢爱德华·诺顿,有些镜头不得不重新补拍,当我们向他说明了缘由之后,本已经结束拍摄期约的他,依然同意了我们的补拍计划。
”此外,迦文·欧康诺也小小地抱怨了一下:“为了《自豪与荣耀》,这两年我推掉了几部电影的拍摄邀请。
当然,这是值得的,这部电影有足够的魅力吸引我去这样做。
希望它同样也能带给观众震撼。
” 而在这两年之内,本片的主演爱德华·诺顿已经拍摄了多部电影,《魔术师》、《面纱》、《无敌浩克》……在被问及对早已拍摄完毕的《自豪与荣耀》看法时,他说:“我也不知道新线为何对本片的公映如此安排……作为演员,我只要作为自己的份内事就行了。
不过这的确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迦文·欧康诺的剧本很棒,希望大家在电影院内会感受到迦文·欧康诺的诚意。
”花絮 ·本片在新线早期的拍摄计划中,最初的两位男主角人选是马克·沃尔伯格与休·杰克曼。
·瑞恩·辛普克斯和蕾克·贝尔为了这部电影把头发染成红色。
·因为拍摄时间长达两年,为了与剧中人物形象一致,柯林·法瑞尔与爱德华·诺顿一直保持着电影中的发型。
·本片在亚洲的公映早已签下了条约,但由于不断延期,以致于新线不得不向几个亚洲地区,如台湾、韩国等地支付了一定数量的违约金。
·本片最初的剧本是由格雷格·欧康纳与罗伯特·侯普斯合著,两人早已在2000年就已经写完。
被新线买断故事版权之后,目前的剧本是由导演迦文·欧康诺和编剧乔·卡纳汉再度修改而成。
·尼克·诺尔蒂最初被选定饰演弗兰西斯·泰尔尼一角,但是因为膝伤旧伤发作,并且尼克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出演这个角色,在最后还是放弃了。
———————————————————————————————对于上面的资料,想发表一下个人意见1.整个电影生不逢时。
从两方面来说,首先剧情足够老套,讲了一个就如同“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似的古老故事,就剧情上让人少有期待。
其次,就拍摄及上映时间来看,就如上面资料所看到的,原定02年开拍,却因911而推迟到06年,原本想等等大环境适合这部剧上映了再开拍,拍完了却又因为新线内部感觉这部电影有申奥实力而又推迟(如果这个消息准确的话),可不曾想一拖拖到了08年又碰上了经济危机,这种严峻的政治题材片没有了市场,因为大家都去看更没脑的歌舞青春去了。
故这部电影收获了申奥票房2连空,也在情理之中了。
2.剧本问题。
我看不出P&G是精心编剧的结果,难道是多次修改的结果造成全剧剧情进展缓慢?
但我却很少看出亮点。
剧情在开始20分钟大约就能猜出结局了,场景设计上过于老套,剧情进展缺少戏剧性很多时候让人觉得很无奈,剧情拖的厉害。
3.关于DVD想要收录另一个更残酷的结局问题,让人想到了The Incredible Hulk,也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不觉怀疑EN是不是最近爱上了这种故事叙述方式。
4.对于EN对此片的判断,我也很无奈。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我是EN的影迷。
他对于TIH和对P&G的对待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TIH因和奇迹动画就剪辑问题而闹得不欢而散,缺少很多必要的宣传工作,成为很多人误解并攻击他自恋的又一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American History X,也因剪辑问题而和导演对薄公堂,不欢而散。
对于这两件事,我有理由相信EN并不是人们所常常理解的控制狂人,他只是有时候太过于完美主义,又恰巧相信自己是对的。
但他尊重导演的意见,明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一个演员,认为自己应对自己拍的电影负责而已,只是一种敬业的表现而已。
TIH毕竟在策划电影的时候就把EN作为了一个宣传的对象而加以推广,用EN这样一个票房上没有很大价值的演员做主角对于大制作的商业片来说是很有风险的,事实上人们确实也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我曾对这部电影有很大的期望,最后却是能以比较失望收场。
但是,再怎么说EN也不能就此而放整个剧组的鸽子啊,这样做不利人更不利己。
上映前的采访中EN说这部电影的灵感部分来源于希腊神话,我还真没看出TIH和希腊神话有很大的关系。
从宣传一直到上映,EN都在说TIH是自己做的编剧,但是上映的版本到底有多少保留了他修改的结果很难说,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下TIH的剧本来看,自己感受一下,如果此剧完全按照EN的想法去剪辑上映的话,你是不是依然喜欢OR不喜欢。
剧本地址如下:http://pdfscripts.weebly.com/uploads/9/1/6/8/916864/incredible20hulk2c20the.pdf原谅我抱怨了离题,扯到了不甚成功的TIH.只是我现在很怀疑EN到底是不是真的象人们想象的那样聪明,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失误。
回到P&G,EN对于此片算是很用心的拍摄与宣传,作为演员他做得很好,但我受不了他对于此片的有点过高的期望和最后此片的成果,他到底在想什么?
(虽然我知道不应该以自己的想法去看别人,但我不得不说,他这样做让我很郁闷)我不喜欢这样的EN,被影迷们吹的天花乱坠却实际上从作品中并不能反映出什么。
稍稍有点自以为是,却常常让人失望。
02年以前的张力与眼光去哪了?
毕竟没有作品,一切聪明都不能叫才华。
最后,提供一下一个在线看的地址。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895032.html
其实是差不多的梗概,只不过这是一个新时代的新版本.个个都是温情脉脉的人,无比重视亲情,可是终究还是走上了不同的路途,如何解释这一切,我觉得只能说即使是现代化民主化程度最高的美国社会,也无法真正做到对权力的完美监督.那你又凭什么认为我们这个"天黑路滑,社会复杂"的中国里,所有的警察叔叔都会把你在路边捡到交到他手里的每一分钱都如实的上缴?你把这电影里的金发碧眼的老外想像成国人,这片子几乎就是一部纪录片,这样你会觉得这片子更好看一点.
Before during after Jimmy and Ray's last fight in that Irish Bar, the music is really good.
Jimmy被暴徒杀死,简化了之后更加复杂的问题,似乎问题都解决了似的,看着让人很心疼。
片中泰尔尼家族的几位男主角演出都非常出色,老谋深算、深谙其道的老爸,极具领导能力的大哥,还是深陷迷局的Ray,以及娶了泰尔尼家女儿的Jimmy,表现了不同性格够man的警察。
电影中的人物就好像所有的影评一样,分成两派,一派如同egan一样,认为这个电影夸夸其谈,很装,因为他们很实际,如同egan认为他一年的薪水才6万5千美元,而tezo一天就能弄到这么多,他觉得这不公平;另一派如ray,对荣誉看的则更重,因为信封正义、秉公执法让他获得的荣誉使他感到自豪,虽然egan和tezo都相信一些东西,但一点不等同。
有些人活着是为了看到自己的内心,而有些人活着只是为了看见自己的双手。
然而荣誉对于他们来说,也不尽相同。
ray的父亲作为一个声名显赫的老警察,他对荣誉的理解则是对于家庭的保护,对于警察界的名声的保护,而ray,对于荣誉的理解则是立足于自身,为的是让自己获得真实的自豪。
又是一场悲剧同意前面一位朋友的观点,片子的台词太脏,故事情节还行最近的片子都不怎么样,能有这样的已经不错了
++++//。。。
给诺顿加一颗星
当着我妈的面看的啊尼玛。。。
故事沉闷,结构松散,人物刻画不鲜明。。而且干嘛搞那么老长片长。。。本来就不怎么吸引人
2012.10 DVD
纯属冲着Edward来的。
两星半吧,给片尾的弦乐加半颗星。剧本的张力显然不够,人物出场都是“嗖”的一下,想必导演以为观众都跟他一样了解剧情。就这样都能拍出130分钟,导演厉害啊。爱德华诺顿全程给人一种心不在焉的感觉。
看过
诺顿当年到底拍了多少犯罪片 我都忘记剧情了
结局不太好 i love edward!!
基本确认,自此我应该告别绝大多数的警匪破案片了
看在诺顿的份上 给3星 但真的很失望 没有悬念 一开始就猜到了结局
类似于《决战伊拉谷》的一部电影。电影讲的是美国警察的腐化面,而我们看到的是美国的自省和进步。这种精神是我们最欠缺的。
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三星半。alone
好歹反面的就是个妹夫,如果是兄弟呢?如果背后势力在大一些呢?
有小宝的气息!!:)
第一遍看的时候用了半个小时才搞清楚人物关系,第二遍看时发现其实编剧给了很多信息,只是太细节很容易被忽略。前半部分主要都在铺垫剧情,节奏有些拖拉,但描写很细致。80分钟之后渐入佳境,特别是最后的高潮戏异常生猛。Ed的表演我就不说什么了,赞!看完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源源不断的F**K。
不知所谓
还成吧,故事比较简单,话说是不是没有必要拖这么长啊
贪污警察……F字儿有点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