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某个美眉的观后注释就是:(海报上)丑丑的,还有点韩国式的猥琐。
不需说,描述的对象正是下头要讲的人物:宋康昊(事实上,觉得“吾大叔”吴达洙更贴近该形容用语)。
宋康昊在2007年也可谓繁忙得可以镜像分身,这其中包含着本人几部期待大作:李沧东复出的密阳、金知云的东北“西部片”、朴赞郁的吸血鬼题材,无一例外,全有这张肉饼脸的出现。
一段时间内,预想中国影迷依然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它的深刻印象。
在大作之间,宋康昊大叔不忘接点其他作品,比如这部《优雅的世界》。
5月戛纳后,没有关注过韩国片,《一番街奇迹》什么也兴趣无多。
纵观上半年韩国本土市场也只有《密阳》借人气以小打大,艰难维持着整体落魄局面,衬托着当下好莱坞片子的全线飘红。
《优雅的世界》讲述的是一中年黑社会分子努力求生,不忘持家的琐碎故事。
面对大叔那张脸,一般人也无法想象出他能风衣墨镜手持双枪之类飘逸的传统形象,而小混混紧握砍刀陷于街头斗殴又有损影帝形象。
故影片讲述的只是充满紧张气息的家庭生活以及黑帮里头的火药味弥漫,恰好对半平分,将大叔的主人公形象一剖为二,饱受煎熬。
通片尽不优雅,大叔要人合同是用最老土的“逼签”,又落得不可收拾;帮派里有人死盯着看他不爽,这人还是老大弟弟。
但卖命打拼也导致他无法抽身回头兼顾家庭,老婆和孩子统一阵线,与他持续冷战。
大叔不是暴戾到底、连命都不要的黑帮分子,也不被理解为一个合格的丈夫或者父亲。
即便在事实上,他维持着家计,他似乎和周围都格格不入,最后落得一个黑色到底,甚至有些哑然失笑的结局。
意外的是见到菅野洋子的配乐,不过没啥特别超然于影像之外的印象,仅有几处彰显黑色幽默,似乎也带有那么点讽刺。
此类日本作曲者的加盟,更像久石让放在《欢迎来到东莫村》,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影片质量。
正因如此,《优雅的世界》还是有些稍嫌温吞水。
即便它的主题合理,远离颓靡,大叔在看着加拿大发来的家庭生活自拍,影像跳动未停,独身一人的他却已是老泪流。
但在观赏性上,本片绝不是一部正宗的黑帮片,而更像普通黑社会分子的家庭生活,《黑社会》里头自己进市场看菜买肉的阿乐好歹还是个大哥,大叔却得上下受气,隐于某个角落的便利店。
试问,这怎么叫优雅,想到这该是个语气强烈的反讽才对。
所以,影片该叫《狗日的世界》。
http://www.mtime.com/my/moviel/
一个混迹在黑社会里的小老大一方面忠实于自己的“职业”另一方面又要做一个好老公好老爸这位大叔在这两个角色中滑稽地换来换去可爱的大叔猜想一下结局或许他真的会被家人从加拿大寄来的温馨录影带打动卸下老大的角色去做个全职的老爸老公
这是一部黑帮电影,却是一部另类的黑帮电影。
它选取了一个很新奇的角度,没有人关注过的角度,于是这一点突破,成了本片最大的亮点。
故事以平视的视角,不动声色地记录了一个黑帮男人的落魄生活。
黑帮,也是一种职业。
我们常见的那些电影,都是在讲述主人公们在这个职业里的争斗,撕杀,落败,以及称霸。
而在这部片子里,更多的,关注了黑帮职业之外的,主人公的生活状态。
镜头细腻,细腻得整部片子都多了一种流水般悠长的悲情味道。
总是记得影片那个平淡无奇的开头。
夜晚,车的灯光,把着方向盘睡着的困倦的中年男人,背景乐里浓重的日本风格,声调欢快却弥漫了讽刺的味道。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的么。
除却了各色职业,每个人都在努力并且艰辛地活着。
幸福总在生活之外,人们不停追赶,就像眼前挂了香蕉的大象,以为幸福就在眼前,其实那幸福会永远保持在眼前的样子,无法握在手里。
优雅的世界什么样?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吧。
姜仁九已经是个中年男人,他心中的优雅世界就是和家人一起搬去大房子住,不用再挤在狭小的公寓里,不用再担心随时停水的水龙头。
要个大房子,为了这个目标,他以不再年轻的年纪,仍然在黑帮里故作坚强的斗争。
那镜头太过细腻,于是围绕着这个男人的悲凉和落寞直接烙印在我们的视网膜上,挥之不去。
我们看见他深夜归家,独自啃着一包方便面,那细碎的咯嚓声似乎浸透了失意的落寞,还有不被人知的忍耐艰辛。
我们看见他给女儿买了牛肉丸等她回来吃,等到实在太饿,煮一包方便面,却对牛肉丸一筷未动。
那方便面里冒出的腾腾热气似乎蒸馏出美好平淡的温情,廉价的牛肉丸,不廉价的父爱。
而当他看到女儿日记里彻骨的憎恨,刚刚喝掉的滚烫的面汤会不会在胃袋里瞬间冰凉?
女儿在日记里写:他怎么没像其他流氓一样被捅死!
满地的易拉罐,那么多的啤酒下肚都不觉得苦吧,心已经苦成了那个样子,还有什么能更苦呢。
那个时候作为一个父亲,他败得一塌糊涂。
我们看见他一个人住在宽敞的大房子里,看超大的落地电视,煮一包方便面,看着家人寄来的生活录像,边笑边吃。
那笑,很幸福。
他终于有钱了,终于能把一家人都送到国外去过好日子。
而那笑,又那么凄凉。
一家人都在笑,一家人都在一起,惟独剩下他一个,在这个空荡得越发显得没有人气的房子里,独自度日。
他在这里,家人在那里,他们之间有一道鸿沟,无法逾越。
最深的孤独,恐怕就是,我站在这里,清晰地看着你们的幸福生活,而我,再也无法参与其中。
结尾的时候,这个总是失意的中年男人终于实现了拥有大房子的愿望,而希望与之一起分享大房子的人,都已到了大洋彼岸,不再回来。
而他,只能在此岸,佯装坚硬地在外面拼杀,为妻儿赚取昂贵的在国外生活的费用。
只能,一个人守着这个空荡得发出回声的大房子,郁郁终老。
拥有了想要拥有的,而最重要的,已然失去。
他的家庭,亲情,爱情,都消失在了那道深不见底的鸿沟中,再也找不回来。
那种一无所有的孤独,潜入胸腔,一点一点,冷冻了心脏。
他终于痛哭失声,中年男人的抽泣,带了孤独悲壮的情绪,咸涩的泪水汹涌在面颊上,多么狼狈也只有自己看见,更不会有人温言安慰。
他狠狠地把碗摔出去,然而那洒落的方便面和汤汁仍然需要自己收拾。
那时候,他蹲下来收拾残局,大大的电视屏上,是一家人的笑脸,背景乐却是那声音渐强的,片头的欢快音调。
那悲凉和孤独的讽刺意味让人不能自抑。
而现在,我想,真正的优雅世界是什么样子呢?
是大房子么?
是锦衣玉食么?
是最新款的数码产品么?。。。。。。
似乎都不是。
人,总是无法抛却情感需要的脆弱生物。
那个优雅的世界,一定需要有我们所爱的人陪伴,一起进入,才是通往幸福的路途。
这么地喜欢这部电影,喜欢里面弥漫至终的黯淡悲伤。
无奈的生活,看见幸福而不得的孤独,不能给予家人很好的物质条件的落寞,渐渐丧失爱情的抑郁,争抢工程而失败的不得志,所有生活中的悲情元素都很好地融合在了里面,像一杯不加糖的研磨咖啡,巨大的苦涩之后是悠久的回味,苦涩到胃里抽痛,却有着戒不掉的瘾。
希望,我爱的以及爱我的人们,都不孤独。
这年头黑帮片真的很泛滥,从各个角度:友情、爱情、黑帮之间的斗争、黑白两道的斗争等等各个角度刻画黑帮的电影层出不穷. 可像《优雅的世界》这部从黑帮份子家庭生活的角度来刻画的却很少,但很真实。
影片男主角姜仁久,男,40岁,有一个妻子,一对儿女,黑帮中层干部,上有大哥,下有小弟。
从他强迫别人签合同的手段就知道他是一个憨厚而缺乏手段的人。
从仁久想杀却没杀大哥的弟弟这点可以看出,他还是个善良重情义的人;现实中往往这样的人吃不开,就像《艋舺》里说的那样:“今天你不搞死他,明天就会被他搞死。
”做人该狠的时候就得狠一点。
黑社会不像大多人想象的那样——金钱、美女,看谁不爽就可以干谁,过着跟皇帝般的生活,而实际上更多的是无奈:帮派间的争斗——姜仁久与敌对帮派争抢建筑工程后,实际上当卷入争斗起,就得过着提着脑袋的日子。
走在路上、买东西时都得随时提防着小混混的弹簧刀。
帮派内部的勾心斗角——当自己费劲千辛万苦,头还被别人给打伤了,终于拿下工程时,自己大哥的弟弟看着又开始眼红了,也想从中捞点油水,被仁久一口拒绝。
因此那场被刺杀,也是大哥的弟弟给他下的套。
大哥偏心,最后还是把工程给了自己弟弟。
来自生活的压力——其实姜仁久一直在外打拼,为了就是自己的这个家,为了妻子和孩子,但是她们却都不理解自己。
仁久在和建筑工人拼打受伤后,不但没有得到家人应有安慰和照顾,反而是指责。
在无意中看到女儿的日记中写道,女儿希望自己和妈妈离婚、并希望自己被别人杀死时;一直在外界巨大压力下还能坚挺的仁久,真的挺不住了,他最心爱的女儿竟然希望他去死,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了女儿和妻子,而她们却希望自己去死。。。
结局——这个故事的结局还算不错,毕竟仁久最后也混出了名堂,最后还是获得了家人的理解,家人也都移居了加拿大过上了好日子。
自己吃着方便面看妻子儿女从加拿大寄来的幸福的生活录像,开始是开心的笑着看,看着看着就哭了。
因为此刻的妻子和儿女幸福着,是自己给他们创造的这种生活,可自己却享受不到这种幸福。
一生气,把手里端的面砸在地上,待会又消了气拿布把地板上的面擦干净。
黑道不是想进就进,想退出就可以退出的,里面充满着现实的残酷。
就像仁久本想退出,可大哥的弟弟还是不肯放过他。
男主角不帅也不高,身手也很一般,也没什么浪漫的爱情故事,剧情也不会出现轻易就杀人。
总言之,此电影很真实的反应现代黑帮份子的生活。
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
我觉得它的主旨不是一部黑帮片,而是拍出了中年男子的心声,事业不顺利,却又缺少别人的理解,心理有很多说不出的苦衷。
男人真的很需要人懂,女人要找个值得自己懂的男人
有个男人在家吃方便面,门铃响了,快递员送来邮包,邮包是在加拿大的妻子儿女寄来的录像带。
他边吃面,边看录像里的妻子儿女,干净漂亮的姐弟俩在阳光下草坪上洒水,打闹嬉戏,阳光和水柱形成了一弯彩虹,非常美。
这个男人先是笑,后来就哭了。
这是一个韩国电影中的一个场景,叫做《优雅的世界》,按照类型来说是属于黑道片。
这个男人叫仁九,是个黑道混混,40岁了,在帮派里做到中层,和很多其他行业的男人一样的。
没看完电影是不会明白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的,因为它的内容实在太不优雅了。
黑道片可以优雅吗?
当然可以。
而且大部分的黑道片都是优雅的。
虽然有血流成河万骨枯的一面,但主人公总是一将功成的那一个,他凭着智慧和勇敢,在尸横遍野的大地上站起来,无论是作为一位代表正义的英雄,或是一名邪气的帝王。
从此他能够整理那个世界,有恩报恩,有冤雪冤。
血使他的面目更具有英雄主义的美感,伤痕是他比一般人更有男子气概的证据。
他与对手之间的算计总是高端的,是精妙绝伦的,是优雅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那些刀光剑影的过程,也是优雅的,时而点到为止,时而气势如虹。
也有时运不济最终败北的主人公,但总是那种乌江边上不过江东的失败,如血的云霞会适时染红天际,天地悲情而歌,没有比这样的失败更优雅的事情了。
但是,这个黑道片拍的全然不是这回事儿。
我们在少年时代想象的那个由冷峻神秘的男人们组成的世界被这个电影彻底瓦解了。
既没有高层之间貌似优雅实则暗藏杀机的高智商争斗,也没有一个悲情的卧薪尝胆胸怀万壑的主人公。
它把几乎70%的镜头给了那些打打杀杀,而这些打打杀杀既不是会武功的男人之间的决斗,也不是枪林弹雨。
仁九作为中层人士,身后并没有站什么马仔,他要亲自下基层,上一线,揣着一把小水果刀,有时嘶叫追赶,叫得比杀猪还响,有时落荒而逃,惶惶如丧家之犬。
就连他的上位也充满阴差阳错。
他的对头是大哥的亲弟弟,他把他锁进后备箱——因为他不怎么敢杀人,也不忍杀。
结果他没想到后备箱中的人却在一场车祸中意外丧生。
当大哥来寻仇时,他为自保又杀了大哥,却因此上位,最终当上大哥。
他的上位非他所想,整个过程也是赶鸭子上架,浑浑噩噩,哆哆嗦嗦的。
如果光拍仁九的倒霉悲催样儿,那还可以解释为他的个性使然。
但后来你就会发现此片的使命就是要撕下所有人的优雅面具。
在前80%的片长中,无论把黑道拍得多么不优雅,但总有一个人是优雅的,那就是帮派最高头领——大哥。
大哥是一个清矍冷酷的大叔,穿着得体,说话少而意味深长,眼神幽深而淡定。
在他发现他弟弟死在仁九的后备箱时,他闲庭信步般地缓缓拿出猎枪,也不瞄准,轻轻松松地给了仁九一枪。
一直到这里,大哥仍然是此片中最优雅的那个人。
但紧接着,垂死挣扎的仁九向大哥扑过去,两人就开始用菜市场风格厮打了起来,大哥在发型全然不保,鼻子下巴都歪歪斜斜的情况下,被情绪失控惊慌失措的仁九用猎枪射杀了。
大哥临死前瞪仁九的表情不是英雄的落寞也不是常人的恐惧,而竟然是:气愤、尴尬和羞愧。
为仁九把他的发型打乱,把他的脸打肿,把他的风度打散,为仁九害他失去一个至死做优雅的人的机会。
电影不仅拍了仁九事业上的中年危机,也拍了和其他中年危机的男人一样的烦恼:家庭矛盾。
妻子虽然嫁给他有20年了,但“突然之间圣洁了”,受不了他猪狗一样的黑道生涯,要和他离婚。
他非常疼爱女儿,却和女儿越走越远。
他把夜总会脱衣舞的代金券塞给女儿的班主任,令女儿憎恶他。
在青春期的女儿眼里,他的世界太不上台面了,太不优雅了——我们都年轻过,都知道少年人最是要面子,最是不能容忍不优雅——为此,她甚至希望父亲早点横尸街头,让她的世界只剩下优雅。
非常具有反讽意味的事,也在仁九当上大哥之后发生了,因他有了钱,于是妻子和女儿终于实现梦想,得以去加拿大定居了——而儿子是早就在加拿大念书了的。
回到本文开头。
他们靠录像带维系感情。
那天他吃着方便面,看着妻儿的生活场景,他突然开始痛哭流涕。
那一刻他寂寞委屈愤懑悲哀,一气之下把面碗砸到地板上。
然后他就出了镜头。
我暗自说:不会结束。
果然,他又再次回到镜头里来——他是去拿抹布了。
他蹲在那里一边拾掇面汤和碎碗,一边侧过脸去看录像画面。
他仍然无奈而低落,但已经平静了,一如往常。
如果仅用砸碗的举动作为结尾,则太优雅了。
任性而潇洒地把情绪砸在地上,是生活中优雅的那一面。
只有当那个砸碗的男人拿着抹布走回来收拾残局的时候,电影才又回到它的使命上来,优雅才又一次被瓦解:生活的真相就是这样,你永远无法真正地优雅,哪怕是小小的,哪怕是一次。
电影最终定格在这个画面:男人在收拾面汤,落魄而无奈,妻子和儿女在优雅地笑着闹着。
是反讽,也是悲悯;是写实,也是隐喻。
加拿大的阳光下每一朵优雅笑容背后,都隐藏着多少的不优雅——从没有食物的荒岛上生存下来的人,最怕的就是回忆往事。
《优雅的世界》:粗糙的彩虹文/四月物语彩虹是一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和反射,在天空中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
本片的主人公姜仁九就是一个渴望在生活中绘出绚丽彩虹的黑社会小头目,可惜生存的险恶远远超越了他所能及的范围。
姜仁九最终迷失在暴力的彩虹之下,他满心疲惫只为了妻儿的幸福,虽有说不出的苦闷仍然心甘情愿。
影片的主角除宋康昊这个韩国国宝级戏骨外,还有曾出演《老男孩》、《淫乱书生》、《哭泣的拳头》和《殴打诱发者》的个性演员吴达洙,女主角则是入行18年来首入大银幕的朴智英。
加上剧情本身对人物冲突的构建较少,全片几乎成为宋康昊的个人秀,他细致地刻画出男主人公身不由己的社会身份和多重的情感世界,把平淡老套的故事折射出不平凡的光芒。
宋康昊在表演上抛弃了在《杀人回忆》中的粗砺豪放,有些像《孝子洞理发师》里的大智若愚。
在动作设计上,这名黑社会成员也显出中年男子的臃肿迟缓,身手不甚敏捷以至总会挂彩。
其他两位主演的戏份仅仅算是陪衬而已,这样看来,缓慢甚至有些压抑的剧情确实是另有玄机。
如同大卫·芬奇的《十二宫》一样,如果不细细品来,是觉得不到那丝甘甜的。
谁又不想看到如李秉宪一样在《甜蜜的生活》里凌厉的身手,或者如申河均一样在《没教养的家伙》里优雅呢。
姜仁九这个角色的设定是对宋康昊演技的一大考验,可以看到他对自己表演达到了一种收放自如的境界,既不会充愣到做作,也不会嚣张到过火,不温不火的演出相信是每一位演员梦想的高度。
影片中银发的大哥角色也颇像《甜蜜的生活》中背信弃义的大佬,只是在众多绿叶中充当了每一个无足轻重的一片。
说人物上有些失衡,确有此感,但如果沉浸在姜仁九的内心世界与其一同呼吸,便不会在意。
姜仁九渴望平实的生活,但现实身份却又是黑社会,难免在家人和工作上产生冲突。
在对手苦苦相逼的境地下,他也曾想过退出,就像所有的好念头都有曲折一样,姜仁九还是棋差一着被命运摆了一道,于是最后的选择就情非得已而又无法拒绝了。
宣传上喊出韩国电影史上最大规模的汽车追逐戏,看起来也不过尔尔,对于后《变形金刚》的观众来说,几辆豪华轿车的热吻已经满足不了视觉需求。
除此之外,另一“听点”,就是菅野洋子为影片打造的电影配乐。
配乐在影片中起到了少量的推动作用,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姜仁九的内心。
尤其是他带领手下与建筑队工人厮打起来的场景,面对一辆庞大的推土机夹着滚滚黄土气势汹汹,姜仁九的耳边紧凑的节奏竟变成了欢快的旋律,现实里一切的无奈和争斗都是妻儿享受的保障,是他的生存动力。
但影片的大多数时间里,菅野洋子的音乐只灵光一现在几处强硬的渲染黑色电影氛围的场景中,却与宋康昊饰演的姜仁九失去了互动性。
于是音乐就只是场景转换的润滑剂,而不是能更好衬托出表演的推动力。
当姜仁九偶然看到女儿在日记上对自己的埋怨和诅咒时,伤心得想自杀,他是多么地爱女儿、妻子和远在加拿大的儿子啊。
谁又能理解他呢,带他入行的大哥护着自己的亲弟弟;妻子受不了担惊受怕的生活跟女儿远赴加拿大。
还好有了女儿后来的谅解,有老兄弟的辅助和手下的忠诚,姜仁九才能熬过这最苦痛的生活,当心中的彩虹显现在加拿大的天空,坐在豪宅里却独自吃着泡面的姜仁九心酸得流下了眼泪,这一幕好像《杀人回忆》片尾中意味悠长的特写。
只不过《杀人回忆》留下了未尽的疑问和历史厚重感,而姜仁九只留下了一个平凡父亲的高大身影和可以触动普通人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冲着宋康昊去的,因为他塑造了许多经典角色。
但是这部影片算得上是他的一部烂片了,至少我这么看。
从影片的名字和剧情可以看出导演很努力地想做一部不一样的黑帮片,但是不怎么成功。
不过影片也印证了“进黑帮易,出黑帮难”或“做坏人易,做好人难”的俗话。
黑社会中的恩恩怨怨想要完全摆脱做一个普通人是多么不易,恐怕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黑帮老板杀死吧。
这部电影是叫《古惑仔的幸福人生》吗?
什么,不是?
在监狱几进几出,贤淑漂亮的老婆还没跟他离婚,你说不幸福?
原本恨他巴不得他死去的女儿在看了几张照片后就忽然原谅他了,你说不幸福?
挟持老大的弟弟之后装在汽车后备箱,发生交通事故,直接导致人质死亡,却只被以交通事故论处,你说不幸福?
因为老大有私藏枪支,所以夺枪杀死曾经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自己的老大也被判是正当防卫,你说不幸福?
靠各种暴力手段发家致富,不仅住上豪宅,还可以供妻子儿女国外定居,你说不幸福?
如果这不叫幸福,世上就没有不幸的人了。
韩国的好电影确实很多,这跟创作环境有很大关系。
《熔炉》揭露基督教某人士令人震惊的可耻罪恶,《杀人回忆》披露警察的普遍的无能为力和急躁,《共同警戒区》能直扑两岸关系真相问题告诉人们他们双方不需要真相只想把真相掩饰。
中国的创作环境里想必没有这样的事情,所以中国的导演是不拍这些东西的。
但《优雅的世界》跟创作环境无关,主要跟编剧的素质有关。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韩国电影。
本雅明说,文明的记录其实就是野蛮的记录。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指文明社会的主体是野蛮人,进化得不够好,还有可耻的欲望譬如嗜血的欲望。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文明社会的实质就是文明人不断地创造野蛮人。
说得简单一点,当我们拿着高档手机,通过多少科学脑袋创造出来的发达的通信体系进行着人才能够进行的交流和通话时,我们当然是文明人。
可这手机是一群野蛮人生产出来的,他们象奴隶一样日以继夜地工作,象猪一样住在现代化的工棚里,又似乎比乞丐更体面地拿着可怜的薪水。
我们这些文明人,我们的这个文明社会,不断地在创造着野蛮人!
文明人是光,野蛮人就是阴影。
这是人类社会的残酷真相,任何一种有号召力的理想都不能放弃要改变这真相的初衷——请注意,真相并不就是永恒的,有的真相是要被改变的!
姜仁九的孩子,姜仁九的妻子,他们是文明人。
儿子要留学,女儿要留学,女儿还要面子,妻子要和谐、要稳定、要爱情、要尊严、要一切美好的东西。
他们想生活在文明的世界、优雅的世界里,最终他们也全都生活在这个世界里。
而姜仁九,这个男人,则生活在阴影里,成了野蛮人。
他哭泣,他喊叫,无济于事。
不能够简单地说,这一切都是姜仁九一厢情愿,他可以用其它方法让他们生活得优雅一些文明一些。
可问题是,原本就是黑社会的他,真的用其它方法吗?
妻子要跟他离婚的时候,他嘟囔着“这对我不公平”,难道是他的错觉?
他是被创造出来的一个野蛮人。
黑帮片能够拍出这样的题材,编剧真的很有素养。
只要我们不再像《夏夏夏》里的李舜臣或者他面前的金相庆那样看事物从来只看好的方面看人只看优点,或者说,只要我们看现实不再只看光明的地方看积极的方面,而是把光明和阴影把文明和野蛮把积极和消极一齐捉到眼前,现实就不再是我们曾经以为的那个现实,不是我们曾被千万遍地告诉的那个现实。
现实好像不再是纯粹的现实。
现实成了魔幻的!
是的,现实就是魔幻的。
因为现实成了人看不懂的,至少姜仁九看不懂他的现实了,他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在加拿大优游他要陷在黑暗的井里他们连对他的问候都没有竟然都不屑于问候他,他不明白。
《优雅的世界》的艺术特点就是魔幻现实。
这部作品在情节上也着意表现魔幻现实的成分,主要体现为黑色幽默。
姜仁九和哥们的古怪关系,姜仁九和老大兄弟关系的急转直下以至令人瞠目结舌,都明显有黑色幽默的特点。
但总体说来,要想真正地表现魔幻现实,必须要借助象征之类的东西,这部作品没有这类东西,所以跟陈果的《香港制造》、韩杰的《树先生》比起来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也许,还是中国的导演最有能力拍好魔幻现实题材。
宋康昊的表演当然很好,但有过度发力的嫌疑,在诠释其凶残的时候诠释得过于凶残,在诠释充满疑问而软弱的时候又诠释得过于软弱,缺乏过渡和统一。
其它配戏的,大多不够水平。
把一部作品制作得好,谈何容易。
看到仁九和贤洙在互相泼水那点桥段时,以为他俩是那种平时小打小闹,关键时刻不离不弃的兄弟,嗯,正是自己喜欢的样子。
但知道贤洙在仁九做手术卖了房子找旅馆住时躲了一个月时,有种说不出的失望。
但或许这才是最真实的吧。
后来贤洙也没有立马帮助仁九的妻子,而是仁九答应在他那边干活了才给了一大笔钱。
田笑,以后,如果他们几个来找你,在你因为各种难以启齿的困难无法伸出援手时,请回来看看这段话,然后咬咬牙,帮帮他。
一个完整的好故事,以戏谑的态度讲述了一个略带沉重的故事,导演的“温柔一刀”只是让男主同家庭分离而不是死别,表达着无奈和不赞同…片尾笑着吃泡面看女儿加拿大视频的画面流泪了,其实可以到此为止了…哭出来又去Call back片头清理垃圾的处理反而稍显过了
渗入冷幽默的黑帮片,温柔的黑社会但仍然残酷
优雅的小人物。
没什么特别出彩的,也没什么情节,却给人一种最平实的感动。你们的优雅世界,正是这个男人用你们最看不上,最瞧不起的方式赚来的,你们欢声笑语的时候他独自隐忍与承受……
杀人和入狱都没那么重要,导演完全在用中年危机的琐事在推动这个黑帮分子的故事,甚至他做的事情都更像是一个失败的“黑帮中级管理层”。
黑社会混混的中年危机
一个黑社会分子的纠结人生,帮派的是非,性命的威胁,生活苦楚无人能体会,家人也不待见,宋康昊演活了一个身处生命漩涡的多面男人,他的隐忍和恣意,辛酸和顽强,都丝丝入扣让人有代入感,他的暴行也有了被同情的理由,野兽般搏命的动作设计让人倒吸冷气,结尾那吃面一幕,升华出多少无奈
他给了你们优雅的世界,但他回不去了。。
没看完...不吸引我
辛苦而孤独的父亲
内容很真实,不过结尾没看懂。电影的结尾,怎么感觉没有结尾呢?
小学生般的黑社会和弱智的打斗… 讽刺又讽刺的简单粗暴拍的太直球了
韩国黑社会中层的日常,亮点在于菅野洋子的配乐~
想起王朔写的一句话:尽管吃得昂贵,玩得豪华,可我不快乐。也闹也笑,可笑完就像被别人笑了一场。
是我跟不上时代了?怎么完全get不到这部电影的点?就完全是宋康昊和吴达洙两个人撑着。和喜剧、动作、犯罪感觉也完全不搭噶啊,更像一部剧情片,剧情也不丰富啊。。。。
不优雅的世界,一般般的电影。
这么温情搞什么黑社会啊。
婆婆妈妈的片子,黑社会智商堪忧,大脸影帝为数不多的烂片。
韩国渣电影。
宋康昊很像我爸,连哭的时候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