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君主:少年即位,亲政后内镇叛乱、中央集权,对外兴兵、扩大疆域。
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建造的皇家园林成为人类遗产,戏剧文化大放光彩,时尚风席卷全国影响世界。
雄才大略,文治武功。
他精力充沛醉心国事,同时也精力充沛于风流轶事。
这就是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
Louis XIV (5 September 1638 – 1 September 1715) 法国canal+电视台拍一部描绘路易十四时期的电视剧《凡尔赛》。
通常若有历史剧被拍成偶像剧或是情色片我都是要大骂的,但是法剧《凡尔赛》就不一样了,光芒四射的太阳王被怎么偶像化都没关系,因为他就是当时全法国的偶像。
一国之君成为全法偶像的道路是艰辛的。
首先要做的是扫除异己,中央集权,方能无忧。
少年时代几次由于人民起义或是权贵争权动乱而被迫逃离首都巴黎的经历使得路易认识到,国家权力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永远都不要再发生叛乱。
不过这是件难事,与早在秦朝就实现了中央集权的中国不同,欧洲是真正的封建制,大小贵族都有自己的领地、赋税、军队,各领地甚至有不同的法律、习俗、甚至语言。
国王的世俗权力被分散,同时还要受罗马教廷的神权辖制。
普通人往往知难而退,但是自负(自恋)的人会知难而上成为英雄。
由于路易十三与王后(就是大仲马小说《三个火枪手》里的国王与王后)结婚23年才生出这个存活下来的金贵的子嗣,路易十四被视为神赐的孩子。
路易十四本人也非常认同以及坚信这个概念,一生致力于继续神化自己。
存世的路易十四画像中有很多cosplay希腊神话的作品,甚至有把自己化身为众神之王宙斯的,不过大部分时候他自比为太阳神阿波罗,所以他被称为太阳王。
这是路易十四玩cosplay之举着火种的宙斯 城会玩 太阳是宇宙中心(当然现代科学不这么认为),天地万物要仰仗太阳的恩泽,大小贵族就应该簇拥到国王身边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路易十四做出了一个创举:下令修建凡尔赛宫。
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没有过像凡尔赛宫这样,君主与臣子以及众贵族生活起居、议事交际都在一处的例子。
即使在君权威严的古中国也只不过是大臣外任妻子入京为质,况且在京也不过各自住各自的房子罢了。
路易十四的这一招是极聪明的。
首先,举家入住凡尔赛宫的贵族们全变成了被监视的对象。
他们离开了自己的领地,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军队的地方事务,路易十四在宫中还有一个类似我们今天的安全局一样的机构,可以隐秘地检查所有贵族对外往来书信,一部分有谋逆之心却不够小心的贵族就这样露了马脚。
抵达凡尔赛 其次,用时尚来统治贵族。
路易十四是个时尚大师,虽然法国后来的可可香奈儿成了现代人津津乐道的时尚先驱,可是17世纪的路易十四其实比香奈儿厉害得多,他成功引领贵族们追逐起了华美异常的服饰,成功用时尚把贵族们的钱袋掏得精光。
很多华服都贵得惊人,而且其实欧洲大部分王孙贵族那时候比同时代的中国寒酸得多,更不要说跟宋朝比了,都是攀比之心惹得祸。
除了笨拙的欧洲人无法生产制造的中国丝绸以外,这些服饰大部分都是法国国货,made in France,于是这也很好地促进了布匹首饰等很多商贸业发展。
路易十四本人是时尚楷模,有各种各样的漂亮衣服 第三,用优雅的社交生活麻醉贵族。
渐渐地,想要找任何人办任何事都只能到凡尔赛宫去,于是凡尔赛宫居民越来越多。
之前散居在各个封地的贵族们现在都成了国王的客人,他们享受着各类晚会宴会舞会派对狩猎等社交活动带来的乐趣。
为了被国王青眼相加,在社交上高人一等,曾经根本不需要理睬国王的贵族们现在变得十分殷勤。
与波旁王朝前半充满阴谋斗争的乌烟瘴气的宫廷比起来,现在的宫廷里似乎人人都在努力得到国王的宠爱。
暗藏着的阴谋与杀机,胡格诺教徒的叛乱依旧是困扰法国的问题,但是至此,凡尔赛宫成功地收买了大部分贵族,于是路易十四在法国实行“一个国王、一部法律、一个信仰”的设想也就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现在到了造星运动的时候了。
路易十四要造的偶像明星就是他自己,他也确实有这个资本。
首先,外型。
看颜的社会才不是只有被我们自嘲的浅薄的现代社会,很多国家在很多时代都是颜值社会。
“外表很重要!
”鉴于欧洲各个王室几百年来致力于近亲通婚导致王室成员通常非常丑,有着漂亮的长卷发星眸苹果肌的青年路易被公认为美男子就不足为奇了。
当时大家都模仿路易的造型。
可惜好景不长,后来路易得了风湿等症,一头秀发也在一场病后掉得差不多了。
但是好在有种东西叫做假发,路易戴上了假发套,假发套就成了新的时尚,席卷法国以及欧洲宫廷和贵族阶层,甚至东到“亚洲国”俄罗斯。
后来的时尚Icon戴安娜王妃或者杰奎琳肯尼迪似乎都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何况路易十四还是男性,一个男子带动了不分性别的时尚浪潮。
路易的外型缺陷为个子略矮所以常年穿着高跟鞋。
他身高不足160cm,我用“略”字是因为过去法国人都不高(现在还是不太高),两世纪后的茶花女原型玛丽·杜普莱西身高163就常常被强调为十分高在人群中一眼就能找到了。
剧中为了符合现代人审美观 把泡面卷换成了大波浪 其次,表演与礼仪。
国王的一举一动,用膳、穿衣,都是表演的一部分,国王要有足够的范儿,贵族们(粉丝们)就负责膜拜。
早晨八点路易十四在自己金色的睡塌上醒来,早有够资格才被许可候在床前的贵族们在等待观瞻。
每一件事情都是仪式:起床仪式、穿衣仪式、进餐仪式……听说国内现在流行生活要讲究仪式感,那么路易十四早就把法国宫廷里的仪式感做到了极致。
宫廷内重新规范了各种繁琐的礼仪,路易十四本人被当做了神来崇拜,再有权势的大贵族也必须按照礼仪对路易十四致敬。
路易十四背后 墙上太阳王的标志图案
太阳王的黄金床 每天早上太阳王在这起床接受贵族敬礼 再次,才艺。
跟现代娱乐业造星包装出来的鲜肉歌手演员完全不同的是,路易十四是真正有艺术创作才能与表演天赋的。
路易最出名的才艺是芭蕾舞,他本人就是个很好的芭蕾舞演员,表演欲望强烈,还资助兴办了芭蕾舞学校,规范了很多芭蕾动作。
路易是个好芭蕾舞演员 当时芭蕾是戏剧的一部分——幕间芭蕾。
因此我们得聊聊戏剧艺术与音乐。
路易十四时代的大剧作家莫里哀的作品作为文学作品传世,为现代人熟知,可音乐家似乎被知之甚少。
当时路易的宫廷乐正为让-巴普蒂斯特·吕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他也是皇家舞蹈学院的院长。
吕利与莫里哀合作了一大批芭蕾舞剧,使得法国芭蕾得到了长足发展。
吕利在作曲方面的贡献为创立了一种音乐形式叫做French overture(法式序曲),通常不断重复回旋,吕利把这种序曲作为他的芭蕾舞剧的开幕序曲,深深影响到了后来的巴赫,我们差不多在巴赫的每一部协奏曲都能找到类似结构的序曲。
不过巴赫是德国人,说回法国来,路易十四生活的时期欧洲音乐承接文艺复兴时期发展为巴洛克音乐阶段,巴洛克音乐与巴洛克建筑一样,辉煌明亮,有起伏变化和复杂的复调。
Lully: Petits Motets9.5Jean-Baptiste Lully Les Arts Florissants William Christie / 2006 路易的宫廷里养了很多乐师,第二季中出现了路易发愁时听一个Viol乐师奏乐的剧情。
Viol 剧中配乐也经常会出现Viol的声音,如果把这个乐器当成大提琴就丢人咯。
这是一种中世纪乐器,主要用在文艺复兴以及巴洛克时期,现代管弦乐团演出有时候会把各种Viol相应换成小中大提琴。
不过音色上Viol更柔和,类似羽管古钢琴与现代钢琴的音色区别。
当时路易宫廷中比较出名的Viol乐师是Marin Marais,也许剧中露脸的这一位就是他~
Marin Marais: Pièces de Viole du Se9.4Marin Marais Jordi Savall / November 11, 2003 路易十四是个很有品味的戏剧与音乐评论家。
他认为音乐舞蹈艺术时尚能从内部改变国家,触及人心与灵魂。
这话没错,当人们忙于欣赏音乐艺术时,搞阴谋的时间就少了。
路易十四的声色犬马式治国就愉快地开始了。
宫内有精彩的戏剧、芭蕾、音乐,路易还经常带上贵族出去狩猎。
至于色,色是许多凡人的心头好。
古中国的一夫一妻多妾制使得中国男人可以合法地养些姬妾玩玩,尤其是天子更有后宫佳丽三千人。
不要被风行的撕逼剧误导,其实以古代大家闺秀的涵养,通常是不会怎么难为妾的,因为妾不过跟丈夫的宠物差不多,也算是隶属于夫妻二人的共同财产。
自降身份跟小妾争风吃醋是很丢脸的事情,所以《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再眼里揉不下沙子也得借刀杀人,使秋桐去作尤二姐。
欧洲王公贵族由于天主教的限制,就没有这么愉快了,只能一夫一妻。
不过,善于变通的法国国王通常有两个妻子,一个是“政务性的妻子”wife of business,即王后,负责政治联姻、生继承人。
另一个是“娱乐性的妻子”wife of fun,即情妇。
有些脑子糊涂的国王跟王后关系很不好,又宠自己的情妇,便想让情妇当王后,但是这样就很蠢了呀,王后和情妇就应该各司其职。
对于精力旺盛的路易十四来说,这个“娱乐性的妻子”指的是首席情妇,因为他有太多的情妇。
《凡尔赛》前两季只出现了他的主要情妇: 弟媳,英国公主Henrietta,这幅画中乍一看英国公主抱着路易十四的肖像,其实那画中画是她的夫婿,王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兄弟二人是一样的造型而已,因为那是法国当时的时髦。
弟媳的宫廷侍女露易丝Louise de La Vallière,这是个无心于任何头衔或世俗好处的人,最后被蒙特斯潘夫人抢了风头,自己进了修道院。
蒙特斯潘夫人marquise de Montespan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最得宠的情妇,路易十四甚至给了他们两人所生的私生子以合法身份。
这段关系还是以避免丑闻为由结束了。
蒙特斯潘夫人为人骄傲,公开与王后为敌,于是剧中勉强能算宫斗的桥段就发生在王后与蒙特斯潘夫人之间。
曼特农夫人,开始作为蒙特斯潘夫人的私生子的家庭教师入宫,后来成为路易十四的情妇,据称与路易十四秘密结婚。
有意思的是蒙特斯潘夫人原本一直防范着年轻貌美的贵族小姐,而曼特农夫人比路易大了八岁。
法国宫廷恋爱中弥漫着各种情欲,既然很多贵族的老婆被国王拿去当情妇了,那就自己也找一个情妇。
不过这都是大家心知肚明却不公开的,因为法国是虔诚的天主教国家。
也许这也算是现代开放式婚姻的发端吧。
有这么多香艳情史的法国宫殿凡尔赛却不能被称之为香艳的地方,因为,当时那里没有厕所,大家使用夜壶。
中世纪庸医认为洗澡会降低抵抗力导致很多人不洗澡,路易十四一生就没洗过几次澡,因而可想而知整个宫中弥漫着什么样的气味。
剧照 蒙特斯潘夫人蹲尿壶 销魂的表情 宫廷臭艳,不过我有香艳的sex doll room的图片在此,有兴趣的可以去翻翻看,里面有法国国王和情妇那个啥。
纵情于声色犬马是以宫廷安全为基础的。
路易十四有他忠实的侍从“国王寝宫首席贴身男仆”邦当,他是国王最信得过的耳目,一切事宜由他暗里监督,当然国王毫不亏待他,甚至给了他贵族头衔与领地。
财政大臣兼海军国务大臣柯尔贝尔,确保国家财政平稳,也监督国内外一切大小情报。
军务大臣卢福瓦,管理军队。
而亲自带兵冲锋陷阵的更有王弟菲利普,安娜太后从生出菲利普起便打定主意要避免他与兄长路易争权,因而把他当做女孩养。
结果王弟长大成人后是著名的同性恋以及异装癖,可惜所谓“开放包容”的法国并不太接受他穿女装,反倒在是遥远的“野蛮落后”的俄罗斯,伊丽莎白女皇经常举办易装舞会。
总之,同性恋才不是娘炮,菲利普军功赫赫,引起了路易十四的紧张,明明是菲律普的军功,路易却吩咐宫廷画师把自己画在阵营最中心,把菲律普画在了自己身后。
不过比起中国帝王之家手足相残的狠劲,路易十四与王弟一直是脉脉深情的,互相吃醋闹别扭罢了。
女装的美艳的王弟 大家都欺负你
来感受一下沙俄宫廷的问候 编剧为了剧情精彩还加入了架空人物提刑官马歇尔法比安大人,终日审问刑讯图谋不轨之人,以保路易王位安全。
剧中国王的园艺师兼精神导师叫做雅克,历史原型为园林设计师勒·诺特尔。
英国也拍过凡尔赛园林师的故事,电影《小混乱》中,勒·诺特尔变成了由凯特温斯莱特饰演的女园艺师。
那部电影说建造凡尔赛的意义在于: God put us first into a garden, and when we lost Eden, we were fated to search and reinvent it again. 上帝创造了人并把人安置在伊甸园中,可人又失去了它,于是我们注定要找回伊甸园。
这是披上了文艺外衣的说法。
而在声色犬马纸醉金迷下真正贯穿了凡尔赛的的精神只有权力。
没有权利,君王将一无所有。
文化、艺术、音乐、时尚、谋略、战争,一切都是手段,权力才是目的。
剧中片头 凡尔赛仙子说:只有权利才是重要的 路易十四说:“如果不能占领全世界,那就成为世界的中心。
”后来凡尔赛宫所代表的一切被全欧洲争相效仿,果然将法国提升为了全欧洲的中心。
---有兴趣听太阳王时代巴洛克宫廷乐的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穆尔登格 最近非常喜欢扒配乐
另外,文中附的那一篇是布拉格的性爱博物馆,里面有法国小人儿西猥琐不适合发过来,所以有兴趣可以乘电梯前往https://www.douban.com/note/591026289/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影探”,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先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部剧的开头吧。
1667年,法国的凡尔赛,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我们的主角路易十四正躺在床上睡大觉。
在他的梦境里,出现了母亲弥留之际的景象。
当然,这个不是关键。
伴着母亲最后的嘱咐,年轻的国王梦到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和一位美若天仙的佳人。
他和美人一起在宫殿中奔跑着、旋转着......
两人畅享云雨之欢,飘然若仙,如痴如幻......
在激情巅峰的一刻,美人用手捏破了一个橙子,将汁液挤在了他的肚子上……
然后伴着一声雷鸣,国王醒了过来。
贴身大臣见状赶忙起来,不动声色的帮国王擦了擦
此刻,恰逢侍卫从外面闯进来,大声禀报:“有刺客!
”一大群人急匆匆的要把王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急的国王直嚷嚷:“快放开朕!
王弟在哪?
”
画面一转,只见此时的王弟正在和基友……
(下面的是王弟.....)小探承认自己是个俗人,看到这么高能的开头,当然是要追下去了!
这就是《凡尔赛》 ——法国史上最烧钱、尺度不输《权游》、精致度不输《唐顿》的历史剧。
凡尔赛
这是一部以法国路易十四时代(波旁王朝)为背景的剧。
法国人民对于波旁王朝的感情,就好比英国人之于维多利亚、我们之于大唐盛世。
那是一种“吾国曾立于世界之巅,而如今繁华不再”——既自豪又忧伤的复杂情绪。
而与康熙同时代、自号太阳王的路易十四,在法国人民心中的地位更是不可替代。
(上:历史中的王,下:本剧中的王)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王,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路易十四
坚定的集权主义者本剧一开始,十四君就嚷嚷着要建宫殿,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凡尔赛宫。
对于他的这个想法,当时身边的人无不齐声反对,大家都认为这是王的一时兴起之举。
但十四绝不是一位无故任性的王,凡尔赛宫的建造意味着他中央集权的开始。
提到中央集权,我们都不陌生,毕竟我们已经玩了几千年了。
但在素来以分封制为基础的欧洲,国王想要玩集权却不那么容易。
十四的少年时代曾多次经历贵族叛乱,所以他最明白把权力握在手里的重要性。
于是上任没多久,他就开始搞大动作:修宫殿,然后命令全国各地的贵族都搬进来!
这个过程当然遭到了不少阻碍。
心存歹念的贵族除了努力阻止皇宫的建造,还策划了各种各样的阴谋。
(反派贵族打劫官道上的皇室物资,还杀鸡儆猴的将灭口的士兵尸体挂起来)年轻的国王在凡尔赛宫稳权的过程就像在打一场大型的三国杀。
真正的内奸就是王身边最亲密的人,当然不到最后一刻,你绝对猜不到他是谁。
会外交、善打仗说说让小探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情节吧某日早上,国王与贵族们匆匆赶到一间卧室,像观看表演一样排排站好。
而“舞台”的正中央是即将临盆的王后!
没错,国王要亲自见证这神圣一刻的到来,那个年代的女人真是不容易。
而更高潮的还在后面,王后竟然诞下了一枚小黑娃!
妥妥的给十四戴了顶鲜艳的绿帽子。
等等,这跟外交有什么关系?
十四的与众不同不在于生而为王,还是会被喜当爹;而在于他对这件事的后续处理。
靠着这顶帽子,他成功的打通了非洲贸易通道。
原来,不久前非洲安纳巴王子来访,是王后接待的他……
当“绿帽”事件发生后,面对这位王子的再次拜访,十四还是决定安排王后去接待。
而论打仗,路易十四一点不比拿破仑差。
这个时期的法国可以用“雄霸欧洲”来形容,几乎把欧洲所有其他国家都打了个遍。
但本剧中对于打仗的正面描写很少,因为其定位是宫廷秘史剧。
善于操纵人心路易十四善于用人,对于身边的大臣,谁是矛谁是盾、谁能做明镜、谁弃之却可复用,他皆了如指掌。
为了让臣子“听话”,他命王弟为皇宫内的贵族制订了一套《宫廷日常行为规范》。
从说话、走路、吃饭……做了事无巨细的规定。
而他本人,就是这套规定的“模版”。
从此,十四的日常开始被众人争相模仿,这也神化了他的存在。
(一大早上来观摩国王起床更衣的臣子)他引领的风潮很多流传至今,比如高跟鞋、丝绸、香水等等。
一身文艺细胞在路易十四的众多发明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竟然是——芭蕾!
这位王骨子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艺青年。
他在执政时期曾大力推动科学和艺术的发展。
十四曾说过:“法国也许无法靠武力征服世界,但我们的文化、戏剧与艺术会令世界折服。
“在今天看来,法国确实做到了。
王的弟弟
如果小探说这部剧是走的是”兄弟CP“路线,肯定会吓跑一群人。
确实,这两兄弟一个是直男种马,一个是伪娘基佬,怎么想也不会搞到一起。
所以小探更愿意称之为”浓浓的兄弟情“。
虽然第一集的床戏中似乎就透露了某种”不可描述“。
(上:王在与弟媳玩耍时所说的话。
下:王弟与伴侣的日常角色扮演)虽然两个人每一集都互相实力表白,然后再相互伤害。
本剧中,王美,王弟更美。
其实王弟有自己的苦衷:为了不遮挡王的光芒,他从三个月大就被打扮成了小姑娘。
(兄弟俩小时的画像)这直接导致了他成年后的性取向。
按理说,王弟的人设应该是为了衬托王。
但不可否认,在这部剧中他本身就很出彩。
这样的设定之所以不让人讨厌源自”反差“。
王弟虽然长的美如画,但从身材上比王略高一筹。
他虽然是gay,还曾故意穿女装让哥哥出丑。
但他自有骁勇善战的一面,曾亲自率兵征战沙场,赢得了胜利和尊重。
王弟的性情与王截然相反:单纯、真诚、冲动......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他代表了王无法控制的存在。
王的女人们
本剧中,国王的一大爱好就是到处播种:和弟媳,和情妇,和皇后......
其中要数和弟媳的这段最毁三观。
(弟媳送福利的次数堪比龙妈)王、王弟、后来成为弟媳的英国公主本是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成年后,因为政治需要,公主被迫嫁给了王弟。
她成了”夹在两个男人中间的女人“,位置real尴尬。
而路易十四也是著名的情妇众多。
光是这一点,也改变了法国的历史。
据说王最宠爱的情妇孟德斯庞侯爵夫人在凡尔赛宫有20个房间,而王后只有11个。
(心机上位法)情妇得宠之势让王宫内的女人一个个争着上位。
她们开始玩命打扮,一时间花样百出、争奇斗艳。
这直接导致了法国时尚业的崛起,很多奢侈品牌就是在那个时代诞生的。
另外,这部剧中还有不少非常出彩的配角。
作为”王的武器“存在的大臣法比安、颇有主见的女医生、王弟的伴侣洛林骑士......
(女医生)配角们的支线故事也是相当精彩的看点。
总之,编剧、导演十分善于”扬长避短“,专挑观众感兴趣的拍。
但究其情节,还是非常符合史实的,只不过很多地方一带而过。
小探的这篇影评安利的史实多一点,希望在你看的时候能有所帮助!
S1E1 路易母親逝世,而她與路易的弟弟關係更為密切。
路易的弟弟有個同性戀人,路易不信任他,令弟弟妻子監視並與其有染。
皇宮潛伏刺客和間諜,國家內部稅收也不樂觀,外部則與西班牙和荷蘭進行著戰爭。
路易正構思著擴建凡爾賽狩宮,向世界展示法國的強盛國力。
路易的西班牙王后即將臨產,路易待其冷漠而與情婦關係親密,王后產下一黑膚色的嬰兒。
S1E2朕既國家,路易希望通過自凡爾賽而起的改革成為法蘭西真正意義上的國王。
而他身邊的貴族亦因身份證明人人自危。
孩子最終被保留了下來,路易的宮廷將走向何方。
S1E3 路易成功憑借王后的私生子與非洲王子簽訂協議,菲利普也將奔赴戰場。
前來向國王證明爵位的南方貴族途中遇害,強勢領主伺機而動,路易將如何處置?
戰爭與營建宮廷之間,國王路易又將如何抉擇?
S1E4 S1E5 法國與西班牙的戰爭勝利結束,路易簽訂了和平條約。
蒙德斯潘夫人代表路易邀請謀殺貴族的兇手卡薩爾公爵參加凡爾賽慶祝宴會,路易終於解決了威脅。
蒙德斯潘也借此獲得了路易的信任和青睞。
S1E6 S1E7 建築宮殿的士兵罷工被路易解決,而路易自己卻不明原因病倒了。
洛林騎士因反叛被捕入獄,法比安被情婦下毒。
亨利埃特懷孕,路易奇跡般康復。
S1E8 洛林騎士被國王赦免,亨利埃特將作為法國外交官與她的哥哥英國國王談判。
路易挫敗了針對亨利埃特的偷襲事件,康復後的法比安開始懷疑他的情人克萊蒙夫人。
蒙可借著揭發偷襲者成功回到凡爾賽。
路易交給菲利普一項新的工作,負責宮廷貴族的禮儀,約束貴族們在凡爾賽的言行。
S1E9亨利埃特與英國國王簽訂協約,荷蘭的威廉隨即來訪,英國國王許諾與荷蘭聯姻。
來昂劫持監獄,克萊蒙夫人被法比安暗中處決。
她的女兒為自保私下與法比安達成協議。
菲利普設計宮廷禮節,貴族紛紛戲劇性地前來膜拜國王的一舉一動。
在慶祝舞會上亨利埃特意外暈厥。
S1E10 亨利埃特中毒身亡,菲利普洛林騎士離開凡爾賽,蒙可被路易殺死,法比安中傷,根據蒙可提示,法比安推測兇手為萊昂,此時萊昂正綁架王太子。
14这统治既不行王道,又不行霸道,都靠长袖善舞、妖媚诈术,一半用着情妇和王妹平天下。
拿破仑用军事天才征服欧洲,路易14用美丽提升国际地位(凡尔赛宫,芭蕾舞,华服美妆以及美貌哈哈)。
似乎怀柔的倒可以存续长久些。
冲着波旁姐妹花的治愈系颜值点个赞。
王弟男装比女装好看,战场冲锋最抓人心,因为看到温柔的人勇敢。
14病中发烧跳舞最抓人心,因为看到精明严肃的人的妖娆脆弱。
总之是反差萌
法比安·马夏队长好像是社畜。
当然,这是我非常个人的解读。
皇家卫队卫队长马夏先生永远在工作,从早到晚,从皇宫到妓院,从地上到地下,几乎所有他的戏份都是在工作,连谈恋爱最后都落脚到了工作上。
可能是由于冷峻的外形和不善做文字汇报工作的语言表达能力,直系领导路易十四很少夸奖他,但是一旦工作出现了问题,国王的怒火绝对不会因为平常工作的顺利完成而稍降辞色。
一直到第一季剧终,辛勤工作的马夏队长也只请了一次假,还是因公负伤才请的假(虽然他的请假方式是玩失踪)。
用现在流行的说法来说,法比安几乎就是那个时代的社畜了。
这个认识让法比安·马夏的形象骤然亲切了起来,而且越想越觉得是这个道理。
p1.第一印象作为主要角色,法比安在第一集的初登场颇具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那股气势。
“法比安”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卫队队员的口中:“我们还不知道,法比安已经前去解决威胁。
”接着我们看到,在泥泞的雨夜,法比安残忍地手刃了几名刺客。
这一行为奠定了他的冷酷形象,他的台词兼自我介绍:My name is Fabien Marchel , my work protects the king. Welcome to Versailles.展示了他作为凡尔赛冷峻凛冽的一面,凡尔赛豪奢裙底的利刃,决不会姑息任何有损国王安全和威仪的不轨行动。
法比安是残酷的,他是法国版的锦衣卫指挥使,工作是秘密血腥的,不见光、不干净的。
这一点也得到了镜头语言的充分暗示。
第一集法比安一共出现了七次,只有两次画面的色调不是灰暗的;一次是他向路易十四汇报工作,但是画面的主体是路易而不是他,另一次是国王向众人演说未来的理想蓝图,并用眼神示意叫他去跟踪有反叛倾向的蒙考特,主体也不是他。
与凡尔赛光明的一面相反,法比安的主场:地下室的情报机构和审讯室都是灰扑扑的,正如他本人穿戴的配色一样,予人极大的压抑感。
他的每次出现都是见血的,就连剧情没什么起伏的情报机构的片段,背景都挂着女士们带血的姨妈布。
这就是法比安在剧中的第一印象了,一个残酷无情、执行能力很强的,保安队队长、情报机构负责人兼一线特工。
p2.社畜生活与路易十四手下大部分其他员工不同,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马夏队长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如果有,那就是24小时全天候待机。
虽然没有要求马夏队长一整天都待在审讯室或者一整天都外出巡逻,并不是真的24小时都在工作,但是有一点却是必须要做到的,即随叫随到。
现在许多领导喜欢用微信在员工的私人时间里布置任务,还要求员工秒回,这令许多社畜苦不堪言。
马夏队长的工作,由于性质特殊因此也是有着类似的要求,他必须时刻保持机警,严防任何有碍国王人身及财产(比如第三集被劫走的、修建凡尔赛用的大理石)安全,一旦危机逼近,必须迅速行动(例如第一集),这和现代人被要求“秒回”信息似乎没什么区别。
不过既然这是保护国王周全的必然要求,所以,和现代职员怨声载道的反应不同,马夏队长对这种本职工作内的要求并没有什么怨言。
法比安负责的主要工作范围是维护凡尔赛内部治安、掌握凡尔赛内部情报、保护国王及相关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皇家御道治安。
此外,法比安作为一线特工,落实到他本人头上的任务也不少,上到接待非洲王子的弟弟,下到刺杀偶然看见了不该看见的婴儿的女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法比安是块砖,哪里有空往哪搬(虽然不全是就对了)。
按理说,仅仅是维护凡尔赛内部的秩序和承担不定期的个人任务就已经是很繁重的工作了,但是在第三集蒙考特等人劫走经由皇家御道运往凡尔赛的货物之后,严格的领导路易十四要求马夏队长加强对御道的管理。
马夏队长向路易十四承诺自己会加强巡逻,可是随后深受国王信任同事邦当私下告诉他由于备战,人手不够了,"I'll handle the roand."——邦当说。
然而随后帕尔奈特一家在御道遇刺,路易十四的怒火倾斜而下,在当众深刻地表达了对马夏队长的失望之后发出了炒鱿鱼警告。
这么一来,法比安算是变相地背了个锅,因为实际上对于这件事情邦当也是要挨训的(而且之后这两个人私下的交谈也反映出邦当的计划有毛病,这任务走了一圈又回来了)。
而且,既然国王已经对他发出了鱿鱼通牒,那么法比安就得比平时更加卖力地干活,将功抵过,换句话说,他的工作量上升了。
而这显然导致了超长的工作时间。
如果有人和法比安轮班或者分工的话法比安可能工作时间会短很多。
但是很可惜,由于工作的保密性质,了解内幕的人当然是越少越好,所以法比安一个人要负责全部的工作,这也导致了他刚忙完这一阵就要忙下一阵,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基础上不断延长工作时间,争取达到人力资源的最高利用率,绝对的007(零点到零点,一周七天)工作制。
凡尔赛里每天都有的牌局、聚餐、宴会、演出,对法比安来说重点不是参与其中,而是作为旁观者暗中观察,仔细查看有无安全威胁。
在大家都在享乐之时还要严格地履行职责,这一点不由得让人觉得凡事亲力亲为的卫队长似乎没有自己休闲时间。
而且确实,马夏队长似乎和他娱乐活动丰富的同事们不同,他不太会享乐,在这礼仪森严的宫廷里也没有熟练掌握臣子应有的驭君术,邦当在第二集职责他没有礼法,路易十四也说过他不会迎合自己,而在社交和娱乐密不可分的凡尔赛,这一点是很伤脑筋的。
出身底层劳动人民的法比安比起其他人来说确实没有什么享乐精神,在交际达人的映衬下显得有些孤僻,就算是在短暂的私人时间也只是阅读和工作相关的著作(详见第六集),没去牌桌或者舞池寻乐。
工作像一件合身的衣服,一直披在他的身上。
纵观全集十集,不算基础性的工作,法比安·马夏队长直接或间接参与并解决的事件大大小小有约六件,并且每一件都事关王室安全,自始至终马夏队长都奋斗在工作一线,毫无消极怠工情绪,虽然偶有失误,但是任务大多都能圆满完成。
这大概就是现代企业老板的理想员工了吧。
p3.社畜的爱情在报纸或者微信公众号上经常能看见“大城市年轻人单身率高是因为工作压力大”之类的言论,这大概能解释为什么马夏队长的左手无名指指是空着的——但右手倒是戴了。
专门为工作而生社畜不需要爱情,一直在工作的法比安就是该理论的践行者。
一直到六集克莱蒙夫人主动找上门来勾引他,他还在看“一本有关罗马帝国时期间谍活动的著作”。
可能这就是直男社畜吧。
我不清楚克莱蒙夫人对法比安的感情,但是我相信法比安对克莱蒙夫人是怀抱爱情的,不然他不会在处决她时流露出那种悲伤宛如暗河一般的表情。
而且从法比安的角度来看,克莱蒙夫人必然是可爱的。
法比安一直在除了女医生以外全是男人的人际圈里生活,既没有看上谁也没有被谁爱慕(这就是广大社畜的真实写照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风韵犹存的贵妇闯入他的生活,以极其大胆的手段热烈地表达自己对他的爱慕(打一巴掌再舔一口当时真的吓到我了,克莱蒙夫人当真是艺高人胆大,路子挺野的),又有谁不会动心呢?
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追求、讨好,直接进入甜甜的恋爱环节,这难道不是所有渴望爱情的社畜所需要的爱情吗?
“我从未见过像你这样的女人。
”“只要看到你,我就别无所求。
”至少在说这两句话的时候,法比安·马夏的内心是充满浪漫和激情的。
但是非常不幸,克莱蒙夫人是动机不纯地接近皇家卫队队长的,所以法比安的爱情实际上只是一场梦幻。
他被克莱蒙夫人下毒,可怜的老年女助手更是被克莱蒙夫人所杀。
铁证如山,克莱蒙夫人的色诱术也百口难辩,最终只能认罪伏法(我不认为克莱蒙夫人的行为算是revolution,在大环境下她的行为应该是rebel,当然只是个人理解罢了)。
法比安第二次对克莱蒙夫人说“跪下”的时候有一个脸部特写镜头,镜头里面法比安·马夏的眼神是躲闪的,有些动摇。
“看着我,你看见了什么?
”如果法比安不曾喜爱过克莱蒙夫人,那他绝对不会以这种轻柔的语气提出这样的问题。
克莱蒙夫人回答:“我看见……我看见孤独、我看见恐惧、我还看见……绝望、悔恨。
”“还有责任”法比安的眼神重新坚定。
这句话彻底抹杀了他们的任何可能,为这场主要是法比安方面投入感情的、如梦似幻的感情画上句号。
法比安大概是全剧最无桃花的角色之一了,本来以为自己能在凡尔赛收获爱情,结果只是一场泡影,还为之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说白了克莱蒙夫人会投怀送抱也是因为法比安是卫队队长,目的是干扰卫队长公平执法。
看来对于马夏队长来说连谈对象或者约之类的事情也要和工作挂钩,否则很可能会扰乱工作的正常展开。
P4.抗压能力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抗压能力往往是我们考察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杆。
沐浴着太阳之王威光的凡尔赛宫廷虽然不是竞争激烈的工业社会,但是压力也绝对不小。
马夏先生的工作本来就不是心理承受能力一般的人能干的来的,并且其复杂的职场关系也要求他的心要像橡皮一样韧性十足,像钢铁一样坚不可摧,还要像明镜一样时刻保持理性。
虽然他也有所恐惧,认为人临终之时看到的会是敌人的面孔,可他并没有因此而产生心魔。
相较于路易十四“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的恐惧、王弟身陷对哥哥和妻子的爱恨纠葛、克莱蒙夫人刀口舔血也要立足凡尔赛(在她说出'revolution'之前我一直都以为她只是想在凡尔赛混下去)的觉悟、或执意遁入空门的国王情妇的悲怆,法比安·马夏队长的生存压力非常简单,虽然他从事着极其危险的工作,但是所有的压力归根结底都是工作压力。
像法比安这样的人,在被领导当众问责之后还能面不改色地汇报工作,发现自己的“恋人”实际上是乱臣贼子后还能理性地执法,这些工作压力对他来说应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法比安是一个耿直的人,路易十四抱怨过他的耿直是一种武器。
虽然他在察言观色方面可能欠缺了点,但是这也赋予了他其他的优势。
直来直去的思维方式不会造成过多的思虑,心理上没有那么多灰色地带,正如他自己说的:“我不去思考那些问题(当被问看人受苦自己内心是否痛苦时,他这样回答)。
”被“爱人”下毒之后发现其并身份是为伪造的时候,法比安也只是表示:“之前我怀疑我的直觉,现在不会了。
”语气平淡。
由于眼睛要敷药解毒,他上半张脸都埋在纱布之下,而下半张脸也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感情。
被和自己上过好几次床的女人下毒,这既是工作上的重大失误,也是情感生活的巨大波动。
但是在医生家里,法比安显然已经给自己做好了思想工作,并没有心理上的崩溃,而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一现实,并迅速地开展接下来的工作。
要是每个高三学生都能像法比安·马夏这样心比钢坚,那么学生们对高三生活的记忆可能也不会那么痛苦了。
P5.工作中如果没有统计失误,那路易十四在第一季全十集中对马夏队长的赞扬只有一次,而且是平平无奇的'Very well'(第二集),但是多次直白地表达了对马夏队长的不满,以至于马夏的同事邦当为其辩护:“不可否认马夏队长确实依靠暴力多于依靠脑子,但在下相信他是一个忠心又尽职的人……如果没有他的话,您今天不可能还活着。
”马夏队长虽然没有那么受到国王的宠信,但好在有明辨是非的同事和可靠的助手们,在这样良好的工作环境下,冗杂的工作也没那么痛苦了。
在国王病危之际,一个“最受国王信任的幕僚”名单出现,这其中有与国王血缘相同的菲利普、与国王互绿的王后、被国王认为'you are more than a king'的邦当、受到重用的部长们,以及受雇来保护国王的卫队队长法比安。
由此观之,虽然路易十四没有过多地奖赏和鼓励法比安,但是法比安还是他在凡尔赛最能信得过的几个人之一。
法比安当然知道这点,所以即使国王对他大为光火,他也知道国王不可能真的把他辞退,这样工作也更有了底气。
据说日本作家林真理子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公司职员,但是由于不喜欢那种工作气氛而辞职。
法比安·马夏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流露,他没有像菲利普那样深情告白自己对战场的向往虽然他承认工作可以给予他成就感,他也不像泡妓院的那个税务官一样消极怠工,他就想如今互联网大厂里面996的员工,每天工作,让生活围绕工作,让工作成为生命的主旋律。
真是辛苦啊,这样怎么看都是社畜了吧。
第一季的第一集还没放完就已经惊呆了我这看客,正三观的脑子还转不过来需要捋一捋人物间的恋爱关系,正常的和不正常的好像在路易那个时代都算正常,混乱不混乱好像剧中他们/她们也在经历挣扎。
路易和弟弟的相爱相杀,路易和女人们互相占有和利用,路易和朝臣们的互相博弈,外有扰内有患的背景下,路易要建凡尔赛宫,那是他追求的一个梦,展现法国的伟大,让他的名字流传千古。
剧情很精彩,演员的演技都很棒,把人物刻画得生动鲜明,服化道更是不用说了,美就这一个字。
敬佩剧中的女演员,好些情欲戏都是大面积的裸露,色情却不下流,拍得非常艺术。
棒。
精心制作强烈推荐。
作为一部没有一个法国人而是全部由英国人(两大主演全是英国人……)甚至所有演员全程说英语然后吹替上映的法剧,不愧为在经费上誓要与《唐顿庄园》和《权利的游戏》一较高下的神剧。
每一举手投足带起的翻了几百层的蕾丝花边的颤抖都透露出华丽丽的巴洛克风,每一次丛林中的骑马飞奔那飞扬起的卷发都演绎了“有飘柔更柔顺”以及“皇家卷发,有型不走样”的自信(路易十四和他的弟弟奥尔良公爵为我们实力演展示了当今世界最流行的大波浪卷,每次看的时候都忍不住陷入深深的思索——他们这卷发都是哪儿烫的),当然,剧组这样做只想声嘶力竭地证明一点——看!
那年夕阳下的奔跑!
那是我们燃烧的经费!
3000万欧元!
《凡尔赛》的主角为年轻的路易十四,这个和顺治几乎同期的传奇君王,除了众所周知的自称“太阳王”的终极自恋性格、身为一个心塞的矮子怒而起义发明高跟鞋造福了后代众多像他一样的矮子的壮举以及拥有数不清的情妇、还是一个爱跳舞爱音乐爱买衣服的文艺偶像派青年外,剧中贯穿始终的,自然是路易十四由受制于贵族而一步步夺权,在宴会上大喊出“朕即国家”这句经典名言(其实没有必要为了展现他欧洲种马这一属性加入这么多香艳镜头……当然十二禁的尺度是此也见识了法国儿童的心理承受力之强大)。
而被赋予了“弟控“这一属性后,霸道君主就有了柔情的一面。
路易十四的弟弟——奥尔良公爵——这个平日阴柔战时骁勇的汉子由他们奇葩的老妈(安妮还是安娜来着)一手带大,这位脑回路清奇的老妈为了不让弟弟和哥哥争王权从小把他弟弟打扮成女孩儿,而奥尔良公爵也不负其母所望成功出落成一个gay(……)和真爱洛林骑士相守一生。
剧中的核心就是许许多多的争斗。
路易十四与贵族的争斗,步步为营,你来我往,浮华奢靡之下暗藏杀机;路易十四与王弟奥尔良公爵的争斗,亲情与权力,理智与情感之间,左右为难。
除了这两条主线外,贵族之间的争斗,情妇之间的争斗,法国与西班牙英国之间的争斗也是穿插其中,精彩纷呈。
精致宛若油画般颇具艺术感的画面,形形色色或城府深或单纯如水或狂放不羁或阴狠毒辣的人物通过于凡尔赛宫的穿梭中塑造得栩栩如生。
在第一季的最后,伴随着奥尔良公爵的妻子、英格兰公主的逝世,路易十四渐渐成长起来,他最终只剩一人,傲慢地俯视着他足下的土地。
不难设想,在第二季中的路易十四,会愈来愈腹黑强大,矛盾也愈来愈冲突尖锐。
尺度很大的电视剧,讲的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故事,第一季主要讲路易十四和他弟弟奥尔良公爵的妻子英国亨利叶特公主的故事,最终公主死亡。
Une bonne série qui raconte les histoires de Louis Quatorze, le Roi-Soleil. La première saison raconte les histoires contre Louis Quatorze et Henriette qui est la princesse anglaise et la marie de son frère le duc de l'Orléans, jusqu'à la mort de la princesse.
感谢字幕组。
以前更多的是看美剧,因为英语字幕组人才多。
近几年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字幕组崛起,给了我们欣赏更多优秀的作品的机会。
笑死人不偿命的俄剧《背叛》、德剧《巴比伦柏林》和《暗黑》以及这部“一部看颜就让我忘掉所有剧情的毒剧”的法剧《凡尔赛》。
最后,只想感谢CCTV,感谢MTV,感谢小语种字幕组!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看法剧,都说这部剧堪比权利的游戏和唐顿庄园,斥巨资拍摄,看了之后,除了觉得口型对不上,其它的还可以。
电视剧讲的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登基王位在他二十九年发生在凡尔赛宫的故事。
他因为当国王早,却又没有实权,所以视权如命,她母亲刚刚去世,他有了权利,但是权利在当时却不集中统一,一些贵族想反对他,这时他以建造凡尔赛宫让贵族集中在凡尔赛宫以便集中王权,故事发生在凡尔赛宫中。
国王的弟弟奥尔良亲王从小和国王一起长大,母亲为了让弟弟不会威胁高哥的王位,从他出生三个月就把他打扮成女孩的样子,给他穿裙子,导致他长大后变成同性恋。
哥哥其实很爱他弟弟,怕他打仗会死,半夜找牧师忏悔,只要弟弟不威胁王权,他总是担心和关心他,当然这都是偷偷的。
弟弟也是和他的情人骑士每次说到哥哥不好的事情,他总让他闭嘴或打他,他其实没有想过违抗哥哥的命令来害她,但是他喜欢折磨作他哥哥,看到哥哥因为太累病倒发烧做梦身边的人都背叛他了,哥哥好可怜好孤独,最后他熬过来了,变得更强了,所以只有强大的人统治,国家才会更强大,他成为了太阳王,法国成为了伟大的法兰西帝国。
法国一代君王的治国理念真是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法国人这种性格果然打不了仗
兵者,诡道
视觉盛宴!
英国人承包法剧的结果就是法国国王菜得不行,反而是一直在刷英国国王的存在感(就是唯一上了我国高中历史课本那个威廉三世),Orange无处不在,名字反复出现,连独臂老园丁都是只种橘子树。在此之前我只见过号称大女主实际上一切靠男123的玛丽苏,这部剧刚好反过来,号称大男主的国王一切靠女123。⒈建凡尔赛的钱:靠王后生一个小黑黑,并令王后色诱非洲王子,让非洲人出资。⒉棘手的北方大领主:派3号情妇出个差就解决了。⒊拉拢“快活王”查理二世:派1号情妇出个差就解决了。(此处是全剧唯一逻辑正常的地方,毕竟是照搬史实,查理二世一直偷偷信天主教,而且拿法国国王给他的钱)唔…不知法国观众看了会作何感想。另:国王的可用人员是最简配置,1个秘书+1个克格勃+1个茶母,1个王后+3个情妇,替补一个没有。
等不及bbc英文版看完了最后一集!
背景道具还算考究,小短剧展示有限,舞台剧痕迹明显
第一部认认真真看完的法剧,准备二刷。
果然画风够法式,王弟竟然这么美
除了风景好之外,真没发现些别的看点。莫名其妙
基于各种野史的剧本,凡尔赛作为一种象征和隐喻后几集有点不太突出。除了脸和噱头之外其实算比较好看的古装剧,关于颜值的讨论有点看腻了。法语版的配音有气势,英文版整个画风都偏软……
三星全给王弟
法兰西琼瑶片,烂剧本毁掉一切
哎妈呀,路易十四太美了,王弟也可口
这就是国外宫廷剧的水平吗?永远是围绕男女关系和暗杀来的,水准上感觉堂堂太阳王宛如一个屯老爷,纯野史剧。
@2016-04-24 22:30:19
宫斗青春偶像剧、无任何逻辑可言、好看在哪、一开始以为是法剧结果是英剧、坑爹、
名侦探法比安的战斗力真是太糟糕了
画面美感十足,剧情有点糟糕,后半部分观感比前面要好。
……好几年没见过大公主这种天仙下凡一样的美人了,有点缺氧
怎么看啊……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