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自己》上映,刘诗诗和朱一龙表现令人惊艳,但是剧中阚清子饰演的芝芝,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芝芝作为一个母亲,也为了孩子进好的幼儿园而不断努力,但是她跟《三十而已》的顾佳相比,就明显弱势多了,而且她这个妈当的,让人看着就觉得累。
同样做母亲,同样去追求不属于自己阶层的东西,为什么顾佳被认可,而芝芝不被认可呢?
1、底气芝芝与顾佳底气不同。
顾佳毕竟是个中产阶层,虽然吃力,但是买得起价值千万的房子,雇得起保姆。
她送儿子去最好的幼儿园,是有底气的。
如果不是孩子在最后关口出现点小问题,凭借他们的经济实力和教育方式,许子言进那所幼儿园没问题。
而且,许子言在班里,经济条件不会是很差的,不至于自卑。
芝芝就不同了。
她的女儿能够进那所幼儿园是因为政策的原因,所以幼儿园阶层差距还是挺大的。
尤其是在一些家庭条件特别好的家庭面前,芝芝是很自卑的。
比如,顾佳看到太太圈的妈妈送孩子去学马术,她卖掉自己的名牌包包,也能送孩子去。
但是芝芝就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了。
面对三百元一节的芭蕾舞课,她内心还是需要掂量一下的。
女儿幼儿园的学费,已经是他们家庭的一大项开支了。
归根到底,两个人的经济实力摆在那里,所以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以及跟孩子家长的相比较上,芝芝没有顾佳那么有底气。
即便顾佳是个全职主妇,她也比很多职场妈妈有底气多了。
妈妈有底气,孩子才能有底气。
妈妈底气不足,必然要引起孩子的自卑心理。
所以,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没必要选择那些不符合自己经济实力的幼儿园。
2、霸气孩子被孤立,你会怎么办?
芝芝和顾佳的做法截然不同。
《三十而已》中,顾佳因为让家委会会长木子妈妈不高兴,木子妈妈组织生日聚会,但是把许子言锁在了屋里。
看到这一幕之后,顾佳打了木子妈妈和另一个妈妈,并且霸气十足地说:该报警的人是我,你未经我的允许就把我的孩子带到这里,这是“拐带”。
要不然我就把你收取回扣的烂事发到群里。
没多久,木子就转学了。
而芝芝呢,因为一次有事没能参加活动,就被踢出了群,孩子也被孤立了。
芝芝听说此事后,回家做好饭就去找苗苗妈妈了。
回来一边吃着凉饭一边说,苗苗妈妈数落了她半天。
因为一次没参加活动就被怼,芝芝这姿态放得太低了。
后面,她又熬夜给那几位家长做饼干等食物讨好她们,甚至利用老公交大毕业生的身份去找共同话题。
可惜,那几位家长根本看不上她。
真的没必要去让孩子融入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圈子。
人家五百一节的芭蕾舞课只是最平常的开销,而对于芝芝来说,三百元一节课已经很吃力了。
你用尽力气,孩子也无法在那个不属于自己的群体里快乐成长,又是何必呢?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心理健康,比那些长大后不知道还认不认识的朋友要强得多。
不要在孩子小时候,就把自卑的观念融入心里。
3、勇气芝芝和顾佳最大的差距,在于格局不同。
顾佳豁出一切,是为了让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她同意那个癫痫病的孩子留在幼儿园,不是为了跟谁作对,而是想要培养孩子平等和博爱意识。
这件事得罪木子妈妈之后,她也并没有觉得自己做得有什么不妥,所以才会对木子妈妈的孤立手段毫不手软。
顾佳做的所有一切,是为了孩子能够在幼儿园快乐成长。
后来她让孩子学习马术,不是为了让他跟阶层高的人交朋友,是顾佳想要结识更高阶层的人脉而已。
但是芝芝好像不是这样。
她拼命讨好苗苗妈妈这个圈子,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和她们在一起玩,秉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原则,让孩子跟着她们受到所谓的“熏陶”。
她想要的不是更好的教育资源,而是那些孩子身上自带的“优越感”。
而这种教育观念,本来就是错误的。
所以,同样是讨好比自己高的阶层,顾佳的做法,就比芝芝要高级得多。
而且,顾佳从来不会以孩子作为代价。
顾佳做母亲,要比芝芝好得多。
芝芝正确的做法是,放大格局,让孩子学会自己交朋友。
也许这辈子我们都无法跨越阶层,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活得比那个阶层的人更快乐。
李思雨其人,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但是内心极其没有安全感,一点就炸,在感情世界里把“男朋友劝自己休息”当做自己的雷区,对待朋友掏心掏肺但说出来的话有时候就是那么难听......她好像就是平行世界的另一个我,犯着我改不掉的那些毛病李思雨很工作狂,持续的高强度的工作输出对她和对我来说是一种安全感的来源,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自己主动做出的努力是可视的,但对于无法预测未来的事情,难以强迫自己内心去相信。
加班到凌晨四点,虽然很累,但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种满足的快乐。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都很忙很忙,因为在那个地方喝水又很麻烦,一整天下来可能忙到口干舌燥但一杯水都来不及喝。
但就像李思雨一样,当我告诉我的朋友们“我快要累到虚脱了”的时候,我期盼的不是他们告诉我:“你找点时间休息吧,别这么累了”,而是“你太厉害了吧”。
这里又牵扯出李思雨和我的一个共同的毛病,在表达感情的时候把期盼藏在潜台词里,陈一鸣作为男朋友听到女朋友垂着头说“你养我啊”,肯定会第一反应是把自己的肩膀靠过去告诉女朋友我就是你的港湾,而我的朋友听到我对工作强度的抱怨第一反应肯定也是顺着我的话让我放轻松。
我们不好意思把求夸夸求鼓励直接说出口,但又忍不住挑剔亲近的人为什么听不出自己的潜台词,这样剖析了我自己之后觉得挺对不起我的朋友们的,是我自己太难沟通。
李思雨在感情上把“男朋友劝自己多休息”当成一个一点就炸的雷区,有的时候甚至不管男朋友是不是真的这个意思就直接炸了。
某些情况下我们这方面也很像,我对自己价值观上的某些观念非常敏感,别人发出与我的这个观点相悖的言论立刻会变得很清晰的不舒服,而对于无关的人我或许就忍下来了,但对亲近的人很难忍住不反驳。
而在和朋友讨论这部剧的时候,我猛然发现我的恐婚和李思雨太像了,我和一个看剧的朋友都很认同陈一鸣已经是现实生活中所能找到的最好的男友了,但她能在看出了陈一鸣很好很靠谱之后说出“如果男朋友是陈一鸣真的可以考虑让他养我”,但我不行,我羡慕的只是陈一鸣作为男友的好,但无法去想象婚姻。
剖析下来,我们发现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婚姻观影响太大了。
李思雨预告里说自己焦虑、浮躁、急功近利、目中无人,不配被人爱的时候我太能共情了,每当我意识到我的敏感,缺乏安全感,难以沟通的时候,也会觉得,这样的一个我真的值得别人爱吗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亲爱的自己》是一部现实题材的都市剧,虽然只播了8集,但其中揭露的各类社会热点问题,引起了观众朋友们的广泛热议。
其中男主陈一鸣所遭遇的职业危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开局的陈一鸣毫无疑问是一位成功的职场精英,他才华横溢,温柔帅气,讲义气有担当,年纪轻轻就做到了总监一职,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和丰富的行业经验。
虽然但是,这样一位行业内的佼佼者,其职业生涯在第二集就急转直下,陈一鸣非常突然的失业了!
辛苦打拼近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从此以后,幸运之神似乎彻底抛弃了陈一鸣,我们的小陈总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求职,面试,失败,甚至是羞辱的过程,踏上了漫漫的再就业之路!
很多小伙伴开始不理解了,我们的小陈总明明年轻有为,能力出众,怎么能说失业就失业?
上一刻还是很多猎头公司眼巴巴的香饽饽,下一刻就人人弃之如敝履?
这不科学!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有些小伙伴甚至开启了吐槽模式:“开篇就失业,主角大写的惨!
”“剧情这么丧,看着太难受了!
”“主角光环在哪里?
编剧我们粗来聊聊!
”......其实,作为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资深社畜想说一句:这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很正常啊!
《亲爱的自己》是一部反映现实的社会剧,这里的反应现实不是说说而已,编导们非常忠实的在饯行着这个主题,深入探讨在社会重压下,都市青年们对自身的思考和成长。
我们回过头来看小陈总的职业设定:房地产行业的营销策划。
这个设定就非常巧妙并切合实际了!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在国内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可谓是风风雨雨,大起大落!
09年,在央行四万亿救市资金的刺激下,房地产业整体的市场容量开始了极速扩张,此后,房价飙升,各地恐慌性购房,炒房团的滋生等不断催化房地产业的繁荣兴盛。
这期间算起来大约也是小陈总刚刚踏入职场的时机,在行业上升期完成初期积累还是相对容易的。
几年之后,房地产市场的高速扩张也催生了行业泡沫,国家相继出台“国八条”,“国五条”等调控政策,限购限贷导致很多房企资金链紧缩,成交量极速萎缩,房地产业进入盘整期。
房价下跌直接影响到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同时14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很多地方政府又开始解除限购,国家推出“去库存”政策,金融资本再次大量涌入地产行业。
这段时期,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期,房产市场升温的同时,部分大型房企开始并购中小房企,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在此期间,拥有出色能力的人才,可以帮助企业渡过危机,也使自己成为行业内崭露头角的精英之一。
然而好景不长,17年前后楼市成交量高涨,地产行业“量价齐升”,政府债务危机缓解,但投资甚至是投机性炒房现象再度升级。
政府逐渐认识到资本大量涌入房地产行业,虽然能快速拉动内需,但并不能促进经济的长期良性发展!
痛定思痛的结果下,更为严厉的长期调控政策纷纷出台,2018年房价涨幅回落,中国地产“硬着陆”预示着十年黄金发展期宣告结束,房地产经济中心化结束,行业寒冬真实来临。
在行业下行期间,别说是裁员失业了,就算是开发商破产,中介倒闭,楼盘搁置烂尾也屡见不鲜!
因此,我们小陈总的再就业之路困难重重也就非常合乎逻辑了。
其实不管是什么行业,在系统性风险来临的时候,个人如果没有坚实的原始积累,往往会遭受或多或少的影响。
而系统性风险几乎都是无法防范的不可抗力。
往远了说,比如08年美国次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往近了说,有中美贸易摩擦,今年的突发疾情等。
“要与市场的起起伏伏一起共舞,一定要炼就一颗强大的心脏,上升时不遗余力的向前冲,回落时耐下心来修炼自己,曾经的眼泪,才会最终熠熠生辉!
”顺境善待他人,逆境善待自己,我想便是这部剧想要传达的能量吧!
《亲爱的自己》终极预告放完了。
基於目前已经公开的几段预告片,我们已经可以得窥剧中众多鲜活的角色。
说他们鲜活,并不在于角色设计的高大上、伟光正,而恰恰在于每一个人的平凡、真实,以及……不完美。
不完美的顾晓菱说顾晓菱不完美,大约有人会笑我,她离“完美”可远得很。
拜金、虚荣,这是轻易就可以往她身上贴上的标签。
“想做朋友就黄浦江逛逛,想做男朋友就国金逛逛”,顾晓菱很清晰的给自己的人生和爱情划好了界限。
我从不轻视喜欢买名牌的姑娘,甚至省吃俭用节食减肥也要攒钱买包的姑娘。
因为我自己也有那么一两个烧钱又不被理解的小爱好,在我看来这只是个人兴趣爱好和消费观不同。
而顾晓菱把这放到了择偶的标准里,仿佛就活该被人诟病。
可是,我们在相亲择偶的选择里,哪一个不是有着自己的“标准”呢?
挑家庭、挑职业、挑收入、挑颜值……哪一样不是被放在天平上被称量?
顾晓菱只是更直白得把物质的权重加得更高了一些,事实上家庭职业收入不也都是“物质”的另一种表述?
我甚至有点敬佩顾晓菱的坦荡,至少她对物质的追求不避讳、不虚伪、不茶不莲,只要她不是做小三没有伤害别人,又有谁有资格对她指责呢?
不过也只是一种“取向”而已。
不完美的雷浩文不完美的雷浩文来自不完美的顾晓菱。
为了追求喜欢的姑娘,为了“投其所好”,哪怕喝杯咖啡都要用优惠券的(疑似)穷小子,也要打肿脸充胖子,冒充富二代,梗着脖子“国金走起”。
靠欺骗得来的感情能成真吗?
没有经济基础的爱情能长久吗?
顾晓菱已经做了选择,可是雷浩文那些花里胡哨的花招和死缠烂打的坚持,又有哪个姑娘能不心动呢?
面包和玫瑰花,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吧……不完美的刘洋放在电视剧里,刘洋大概是个彻头彻尾的渣男;可是放到生活里,他岂不是你我日常里最常见的那种男人吗?
甩手式育儿、逃避式婆媳关系、膨胀式职场定位……对老婆的育儿教育观虽有微词,却也并没有更早更及时的去沟通,也许也间接导致了工作中的压力;老婆与老妈的婆媳矛盾他貌似也没有足够坚定的是非立场;家里一地鸡毛令人窒息,家外美女倾情可得一夕喘息,逃避当然是最轻松的选择……可是刘洋至少推开了那个投怀送抱的姑娘,这已经比芸芸众生里大多数男人做得好了。
不完美的张芝芝张芝芝当然勤劳、隐忍,为家庭倾注了所有的心血。
她在婆媳矛盾中当然足够值得同情,但我私以为这段矛盾关系她自己也至少要负一半的责任。
婆婆要生二胎要生孙子的时候,她并没有明确的表明自己的态度。
即使婆婆当面不好硬怼,事后与丈夫的沟通必不可少。
而张芝芝也一直是逃避到问题不可避免的时候才爆发。
另一件不敢苟同的当然是她的育儿观。
从小把孩子送进上层圈,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不能认同。
对于这样一个也许吃个9块钱的肯德基都要精打细算一下的家庭,动辄900一顿晚餐的社交开销只会让这个家不堪重负,对于家庭矛盾那更是火上浇油。
不完美的李思雨就像李思雨自己说的,“偏执、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这样一个我连我自己都憎恶,怎么能奢求别人来爱我呢……”(我真的曾经对自己说过几乎一模一样的话)这当然是人在受到打击时的带着点极端的自我否定,但李思雨无疑是带着刺的。
男朋友因为心疼她而说出的“我可以养活你”,换个人也许会感到感动感到温暖吧,但李思雨第一反应是怼回去;张芝芝面临家庭问题时她又冲动且不考虑后果的“帮她养孩子”(所幸有顾晓菱敲醒她)。
李思雨当然是都市创业一族的典型代表,但她在爱情友情里表现出的优缺点也同样的投射到了事业中。
满怀热情和冲劲,但也不可避免地带着点天真甚至莽撞。
所以她会以为员工和她一样会为了“梦想”拼命;所以她会被打败到一败涂地。
冲劲和莽撞有时候只隔一线,坚持和偏执也许也只隔一线。
不完美的陈一鸣私心把陈一鸣留在最后。
如果说李思雨代表的是都市创业者的热情、冲劲、甚至莽撞,那么陈一鸣代表的也许是X漂一族的困思和迷茫。
与大城市的土著不同,他们的一砖一瓦一饭一菜都需要靠自己的打拼挣来,也许两、三个月的失业就能在经济上迫使你开始思考“回老家”的可行性,以及在精神上摧毁一个人的自信。
陈一鸣当然也是不完美的。
他“敏感、脆弱”,需要安全感。
也许职业生涯的前十年他是顺利的,三十岁做到总监职位年薪40万并不是大多数人能达到的高度。
所以他多少有那么点自负。
所以当面对失业,生活和感情的重压一起袭来,陈一鸣在抗压能力上的短板就渐渐显露,他的人生里并不熟悉的这种状态,让他无可避免的有点无所适从,并严重打击了自信心。
陈一鸣在这一段人生低谷时期的表现,对于站在女主立场的观众来说或许不够完美,但他却是植根于真实的生活里创造出来的毫无悬浮感的真实的角色人物,是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引起共鸣的。
《亲爱的自己》的真实感来自于,里面每一个人面对的问题,多少都是你我曾经、或者可能面对的课题。
他们的许多选择也是我会选的路,而我扪心自问,我甚至还未必能有他们做得好。
写到这里,我已经泪流满面。
血肉模糊中撕扯开的,是我给自己的伪装。
这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我自己,事业的迷茫、生活的压力、家人的无解、爱人的“背叛”,每一件都是我想要捂住耳朵蒙起眼睛逃避的现实。
如果这部剧最终我没能有勇气看完,一定不是它拍得不好,而是它拍得太好太真实了,以至于将这鲜血淋漓的现实摔在我面前,让我再无从遁形。
可是我自问却也没有各位主角的能力,我没有李思雨的果敢自信、没有张芝芝的勤劳隐忍、甚至做不到顾晓菱的坦荡和对物质的不避讳;我也没有陈一鸣的温柔包容、没有雷浩文对爱情的执着、甚至没有刘洋抵抗诱惑的自制力……可是,我同时又谜一样不知哪里来的信心,相信主创会给每一个角色一个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解的圆满的结局。
他们虽然每一个都不完美,但都有血有肉努力地打拼生活着,一如真实的这个次元里每一个为事业为生活打拼的“自己”。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完美,但却依然带着希望和热情在俗世里努力,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那个与世界和解的方式。
【文中内容均为剧中角色讨论,与所有演员无关。
】【文中内容均基于现有预告,以及在此之上的(自认为的)合理猜测。
如与正片有任何出入,一切以正片为准。
】【锅盖顶好了,我跑了……】
感觉叙事很好,还没上网络平台我凭记忆说两句。
所有电视剧都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开篇。
电视剧开篇其实是很忌讳复杂大场面的,因为观众很难记住过多的角色,但是慢慢展开又会影响开篇节奏劝退观众。
这个剧的开头就很见功力啊,编剧很敢写导演很敢拍演员也很敢演,开篇就上来就是双线一个小高潮,这个非常考验塑造功力。
最开始是陈一鸣出场,男一交代好了。
草坪、气球,不用介绍就能看出来求婚现场,情境交代好了。
陈一鸣走流程雷浩文跟他开玩笑,男三交代好了,还透露了两个信息,其一是陈一鸣和雷浩文关系很好,第二是雷浩文很不正经。
陈一鸣让雷浩文接顾晓菱,说她是李思雨重组家庭没有血缘的妹妹,女三交代好了。
女一家庭也顺带交代好了。
顾晓菱上车,雷浩文开空调按错键贡献了全剧第一个笑点,一句台词没有,俩角色心理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求婚现场这边,无人机出了问题,操作手解决不来,刘洋走过来三句话就体现了专业,工作交代好了。
张芝芝问陈一鸣李思雨的情况,措辞是“思雨姐”“我们公司”,女一女二关系交代好了。
然后借陈一鸣打电话,抛出开场最大一个悬念:既然是求婚,女主角去哪里了?
镜头一转到无锡,李思雨带助手杀进公司,三言两语争取到十五分钟,却在陈述销售案后遭拒绝,出来立马拿出planB,爽利干练。
中间再一个胃疼的镜头埋了伏笔。
销售柳暗花明,李思雨回上海路上发现陈一鸣的电话。
另一边张芝芝告诉陈一鸣李思雨在无锡,陈一鸣开车去接,场景转到虹桥机场。
双线会合,进入第一个小高潮。
李思雨自知理亏,向陈一鸣道歉。
陈一鸣看起来心情不好,但嘴上不说,拉着李思雨走。
上车先递饭,知道女朋友胃不好,口嫌体正直,体贴关切好脾气。
俩人上车没聊两句开始开车(不是),摆明了是你侬我侬的小情侣关系,照应前面求婚。
陈一鸣戳穿李思雨:陈一鸣敏锐、跟李思雨熟稔。
聊了两句陷入冲突,小吵两句李思雨下车,俩人刚陷入僵局。
顾晓菱开无人机偶遇兰克搞出了车祸,情节继续推进,过渡到派出所。
顾晓菱打人,看出来这是个暴脾气。
接下来双方不接受调解,李思雨先劝顾晓菱再拿下兰克,进退有度,中间陈一鸣给李思雨搬凳子笑看女朋友开大,这默契度哈哈哈哈雨薇闹着回家,这边是和张芝芝交谈里,交代了跻身高级幼儿园的不易。
刚回来的雷浩文又当了一回司机哈哈哈哈(侧面也证明这俩是真哥们,陈一鸣用起来一点都不心疼冲突解决,高潮回落,电灯泡各回各家,进入陈一鸣和李思雨的虐狗时间,求婚的事情被搁置,伏笔埋到了后面。
半个小时,人物上六个重要角色,三四个龙套,故事上,从求婚到车祸再到调解告一段落,多而不杂,繁而不乱,从第二天开始进入各个角色自己的故事线也圆融不突兀,功力够深厚。
啊不扯淡了,专心看第二集去了。
看了前两集,我来说说我的职场经历吧,刚开始入职的时候是个文职类的工作,但是因为要跟很多部门打交道,所以会感觉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很多人,很多人对我的评价也都挺好的,后面部门领导因为自身原因,要解散部门,当时很担心会被离职,但是市场总监找到我,让我去市场销售岗位,因为自己被认可,所以那个时候真的很感动,觉得自己一定要好好努力,同时也因为自己没有做过销售,所以真的很认真努力的去学习,去帮助部门其他小伙伴,希望可以学到更多,当时真的以为真诚以待,别人总会看到的,但是我忘了人心不可猜,我偶然有一次看到部门的小伙伴找了领导,之后我们总监立刻找我谈话,大概意思就是不喜欢帮部门小伙伴忙之类的,那个时候自己委屈的都快哭了,就一直在想怎么会这样呢!
看到思雨领导的袁姐对她不信任,防备,猜疑的时候,那一瞬间的感同身受,太难受了!
我觉得自己现在都有点害怕人多的工作场合了!
真实触动我的剧,非常棒!
亲爱的自己 (2020)5.92020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 丁黑 符策欣 任重 / 刘诗诗 朱一龙
披着现实的外衣,剧情宛如脱缰的野马,传达给观众的东西也让人如鲠在喉。
陈一鸣善良的纯粹,细腻,沉稳,重感情,有才华,道德标准极高,有着明确的是非观,温柔有担当,活的真挚而努力。
但是,他又敏感,脆弱缺乏安全感,自尊心太强。
陈一鸣之于李思雨,总以为日子还很长,走着走着竟丢了彼此,伸手可及却一触即散。
纵使双向奔赴的感情依然需要有效沟通,没有所谓“在一起了就能过上风平浪静幸福美满的生活”,也没有“这辈子非你不可”的等待,人是会变的。
两个骨子里善良的人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多年的感情早已成为习惯,想要放下谈何容易?
李思雨在求婚的地方独自放着两个人的烟花,眼底泛起了泪花;陈一鸣在分手的地方独自仰望烟花红了眼眶,泪流满面。
李思雨事业成功了,却失去了陪她一块庆祝一直隐忍包容她的最好的他。
心疼。
心里明明都还记挂着彼此,但几年的感情终究抵不过几个月的世事变迁,回不去了。
陈一鸣之于王子茹,始于王子茹步步为营,心机满满的精心算计和陈一鸣自尊心作祟的自我感动,各种错位和不对等。
尽管两人的相处模式和有效的沟通方式的确值得借鉴,但理想主义的至善至诚接受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真的冲击到了我的三观。
明明是“你的善良大于一切利益”。
陈一鸣,你的初心呢?
你的深情怎么能转变得如此之快?
对陈一鸣的心疼瞬间化为乌有,真的有被气到。
陈一鸣始终如一的善良,有担当,全心全意的去爱一个人。
对于李思雨,弥补了遗憾;对于王子茹,选择一起面对。
对于自己呢?
心疼。
陈一鸣彻头彻尾的都在被感情左右,都在为自己强烈的自尊心买单。
重感情固然重要,但头脑清醒的理智更重要。
善良的纯粹对待感情的选择过于天真。
在挫折面前太容易不堪一击。
陈一鸣没觉得在成长,倒像是在历劫,从头虐到尾。
也没觉得他历尽千帆后,不忘初心,去拥抱亲爱的自己,倒像是在救赎,从物质到精神。
陈一鸣的故事太让人失望,辜负了我期待的神仙组合,只剩朱一龙依然共情的表演和陈一鸣的神仙颜值,出场即高光,不少陈一鸣一镜到底的完美演绎还是值得好评的。
《亲爱的自己》片花出来了,感触好像特别多,里面的故事映射出了很多人的经历与成长!
当我们离开校园踏入社会那些梦想在心中闪闪发光,可当冰冷的现实摆在面前,少年的心有无助也有挣扎,眼中这片城市仿佛不再如向往之中那样美好!
是为不灭的信念坚守还是选择向现实妥协,期待与陈一鸣一起成长!
亲情,友情,爱情。
人生的道路,总是由一个又一个的选择构成。
生活虽然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成长中的风浪会让我们更加勇敢与坚定期待一同感受梦想的力量,一起加油!
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个大男人,年过三十,冲动之下辞了工作,找了一个月没找到,干不了老本行,就另寻出路呗,喜欢做菜又那么帅,当个up主网红也行啊;实在不行认识那么多客户转行做销售也行啊……总要做点事情让生活有意义,有啥可颓的经历失败是可以从头再来,但是从头再来的底气从来不是别人的认可,而是对自己价值的认知,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韧,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自我最内核最本质的东西。
做一个好人一个君子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要准备好承担这些东西带来的代价,当你选择终于自己的价值观辞去工作,就应该做好面对现实的准备。
工作十年的人都不知道这个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什么样,都不知道辞职之后会面临什么竞争,那死的也不冤了……哎,陈一鸣人设太苍白无力了,要不是龙哥演技和颜值在那撑着,真想破口大骂,这个角色设置出来就是给女一和男二女二男三女三那两条线当背景板的,心疼我龙哥陪跑半天。
陈一鸣在感情线上满分,在事业线上弱智……只能体现编剧的无能或者鸡贼《亲爱的自己》打2分,龙哥占5分
昨天看了电视,今天中午休息的时候又忍不住看了一边芒果tv,发现了不少小细节,《亲爱的自己》算是比较接地气的职场励志剧。
电视剧塑造了三对价值观人生观截然不同的青年男女,每一对都能从我们周围找到同类者,说明编辑真的体验过生活,不悬浮,不浮躁,比较靠谱。
这个剧最大的贡献是在女性影视剧中塑造了很成功的男性角色,他不再是工具人,也不是背景板,他让我们看到了现实中同样在职场中挣扎救生的男性群体!
把以往扁平化,不是渣男就是霸总的男性从陪衬的命运中解放了出来,有了自己更独立更具个性化的成长!
作为这个剧的男主,陈一鸣的经历的我都曾经历过,剧情很真实,一点也不夸张。
我们嘴上虽然说着陈一鸣怎么能那么莽撞,但是我们谁没有年轻过呢?
谁没有为了情意而做出某些妥协和让步呢?
就算后来证明你的让步并不值得,但在那个时刻你遵从了自己的内心,让自己问心无愧这就够了,如果违心了谁知道会不会内心愧疚一辈子呢?
不问得失,但求无愧于心,这正是我们年轻人从小所受教育表现在利益面前最好的操守!
这个剧陈一鸣是个很大的亮点,因为他不再是女性题材影视剧中的背景版和陪衬,他是一个很复杂和多面的成熟角色。
他对公司尽忠职守,对下属真心爱护,对爱人细腻温柔有担当,但是他也是不完美的,他的优点反过来也成了他的缺点。
他在职场上缺乏阅历,有点天真任性;对爱人喜欢把苦闷在心里,缺乏沟通。
而李思雨又是个很独立强势的女孩,所以可以预见他们将来爱情之路的艰难。
看着女朋友哭了,这应该是分手了吧!
朱一龙天生就有一种可以让你沉下心来看他表演的气质,他的眼睛,他的表情,甚至他一个无声的背影,每一处都极易让人产生共鸣。
这是我在女性题材电视剧中,首次这么认真的思索一个男人的心路历程。
他不是霸道总裁,也不是底层小人物,他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是个普普通通的社畜,每天努力工作,攒钱买房子,希望有一天可以在喜欢的城市扎根下来。
他被人套路裸辞,然后反复的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受到打击,渐渐失去了最初的自信和从容。
当他在浴室里郁闷锤墙,当他眼泪汪汪看着女友提分手,当他被人众目睽睽下扔掉手里的文案,他的爱情和自尊全部被撕碎了,碾压在了地上,渣都不剩!
他的未来该何去何从,想想都让人觉得揪心。
被人大庭广众之下打脸!
太让人心疼了!
看了一集,入不了戏的那种尴尬感扑面而来
我觉得一般般吧
刘诗诗和一龙的组合真的绝......这么两个清汤面,说他俩在床上打了一晚上游戏或者夜读剧本我都信,偏偏要演情侣......上次看的如此没有CP感的还是鹿晗和古力娜扎。
这是刘诗诗孕后首部作品,宣传倒是挺强大,演技就是跟不上。职场女强人一般肢体动作和表情都处处透漏着“专业”,不会过于张扬和浮夸,容易暴露情绪显示短板,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刘诗诗连最基本的职场微表情和体态都没搞懂。
最近都市剧好像扎堆流行了,诗诗真的还是适合古装,现代真的是不太接地气,男主吧,不做评价
致'亲爱的自己
呃.....对刘诗诗和朱一龙的演技表示担心
我喜欢这个都市风格的,太太现实了。男主好温柔,有责任感。还求婚失败哈哈哈哈,朱一龙演技很好啊
为了看俊男靓女的我,感叹一句我可能被他们精修骗了!仿佛是抬头纹cp!!就算岁月不饶人家还是比我们美帅!!但……还是爱他们各自演得古装剧…前两集没有吸引人
怎么说呢,刘诗诗朱一龙颜值都可,可就是不吸引人,就是那种打发时间可以,但是看完一集并没有着急想往下看的欲望…不知道后面什么样
朱一龙粉丝私信骂我,纵容粉丝!朱一龙只是三代归宗隐婚生子,侮辱女演员对女演员当众勃起而已,龙哥只是犯了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罢了!凭什么骂他是劣迹艺人?不是央视把龙哥剪掉的,龙哥根本不屑于去!朱一龙只是特别猥琐而已!不要再黑龙哥了!不要刷#抵制封建余孽朱一龙# 了
看完前四集,只能说没啥看下去的欲望,职场部分有点意思但也浮于表面,朱一龙刘诗诗单人部分都还好,放一起谈恋爱太尴尬了我的妈,感觉像两个陌生人硬凑在一起😂
职场部分真香,其实本身也没有拍得多么好,主要这些年国内职场剧和都市剧的职场部分一律天雷滚滚,这部剧的职场部分就被衬托得清新脱俗真实接地气,感谢同行。以前对刘无感,清淡到没有存在感,这次复出状态好好,气质也佳,有脱胎换骨的惊艳,演技也明显进步。
男女主演糟糕的演技让人看不下去
努力看完了两集,感觉没有什么吸引力,没有看下去的冲动,诗姐姐演技有点尬
也在异国他乡生活过,那时候经常觉得身后的他和那个家,就是能支撑自己走下去的理由。然而争执摩擦灰心丧气这些都是难免的,最可怕的是我们会不知不觉对身边人要求太多,把自己的不安全感疯狂转嫁给对方。这部戏让我太有共鸣,以至于预告就把我看哭了。我想看到男女主与自己和解,与身边人互相扶持共同成长,也算是弥补自己曾经的遗憾吧。
演员都还是很稳的,现在就看剧本了。2020.10.16,何睦或成最大受害者,另外鸣茹kswl
我和陈一鸣的区别。。。陈一鸣说:我不是在上海活不下去。我说:我就是在上海活不下去(理不直气也壮)!!同样是个社畜,怎么人家年薪几十万?我年薪几万?是我输了😂😂😂
平淡至极,服化道也不好看,不吸引人
请问亲爱的女主,怎么演得怎么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