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宠物爱好者不能错过的电影(比如俺),光是看狗狗就值回票价了,片中的宠物狗品种之齐全,在电影中罕见,基本上常见的家庭饲养犬种都露面了,而且可爱到爆!
剧情没啥好讲的,太理想化,简直是现代童话了,孩子+狗+喜剧+爱心+英雄主义+媒体效应=美国和蟹社会。
忽略掉剧情后,演员基本也可以忽略(女主角还是蛮漂亮的),因为狗狗们的表现实在太抢眼了!
也佩服这个剧组,哪儿找来那么多会演戏的狗狗,从小到大,各式各样,还各有个性!
主角Friday就不用说了,虽然有点貌不惊人,但的确是聪明伶俐,唯一的缺点是超级能吃。
体形迷你的吉娃娃狗最好的朋友却体形硕大,一大一小组合却令人备感温馨。
一条胆小的狗狗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叫罗密欧,终于在流浪狗之家找到它的朱丽叶。。。。。。
最令人开心的情节莫过于布鲁斯为狗狗们制造的那些器械:跑步器、小便池、马桶、自动餐桌、汽车体验模拟……想出来的人真是天才,而训狗的人更是天才,把狗狗都训成精了,会上厕所、会乖乖坐在桌子边等着开饭、会听着名字出来报到……这也是宠物题材永远拍不腻的原因,如此乖巧、可爱、通人性的动物总能触摸到人心中柔软的那个部分。
还有不要忘记,狗这种动物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无论是工作犬还是宠物犬,它们并没有选择的权利,人类创造了它们利用着它们,却常常不能拿出应有的责任心来回报它们的忠诚。
片尾伯尼朗读着孩子们记录的每条流浪狗的名字和故事:遭遇车祸截肢而被主人抛弃的狗狗;流浪的双胞胎狗狗一只被栅栏卡住了,另一只对它不理不弃;而作为主人的人类,仅仅因为搬家就无情地抛弃了狗狗。
全片的高潮无疑是流浪狗群在街道上狂奔的场景,恐怕所有的观众都在庆幸它们终于要奔向自由了,但是这里的一个转弯的确是高明之处,看似孩子们的计划功亏一篑,实则是让戏剧化发展到顶点,伯尼叫出第一条狗狗的名字,狗狗在长长的阶梯上出现了,让人群开始惊讶欢呼,然后,是一条接着一条,每条狗狗都有名字,每条狗狗都把这里当作真正的家,它们都被抛弃过,它们在城市里流浪,努力地生存;或许这也是安迪姐弟决心建立流浪狗之家的原因,他们也失去过一个家,他们也在寻找一个家,他们也像这些流浪的狗狗一样在努力,没有放弃自己和彼此。
甚至连旧旅馆本身,也是被抛弃的,只有当它遇到这些狗狗和孩子时,才敞开胸怀,接纳他们、保护他们。
结局中破旅馆成为真正的狗狗之家,高级得简直不可思议,不过无所谓了,每个人都希望一个happy ending,不是吗?
或许这只是一个现代的童话,但是,我们真的需要童话的存在,给这个世界留一点温馨和希望。
PS:同样是接下与宠物狗有关的电影,‘老友记’中热爱动物的菲比居然客串了一个不那么厚道的角色(安迪姐弟的临时领养者),实在有点怪怪的,跟‘马利与我’中的瑞秋刚好相反啊,呵呵。
这是一部根据路易斯·邓肯的小说改编的发人深省的“喜剧片”。
没有气势恢弘的场景,没有复杂的角色和华丽的台词,只有一对生活在繁华都市中的年少亲姐弟在一座无人涉足的残破酒店中苦心经营着和一群流浪的狗狗们的感情的故事。
故事相对简单,但表现手法很直白,一直通过强烈的全方位的反差以诙谐幽默的喜剧手法震撼着我们的灵魂,善恶之间,渺小和伟大之间,人性和狗性之间,究竟谁救赎了谁...影片结束了心脏还在扑通扑通的跟着共鸣。
我们的主人公16岁的安迪和11岁的布鲁斯是一对亲姐弟,孤苦伶仃的孤儿,和另外一个主角“Friday”一条聪明忠诚的杰克罗素梗一起相依为命。
被福利社的“黑人大叔”按排过去寄养的养父母是一对狂热的“专业”音乐人,整天只懂摆弄他们的乐器,而他们却极讨厌狗,所以可怜又聪明的Friday没法呆家过夜还经常得自己出去找吃的。
影片开头那位忽悠Friday的“路人甲”,把捉弄Friday当成了乐趣,结果被洒水车淋了一个日光浴面包也反让Friday自然的叼走,这一幕让人捧腹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深思,这些不都是赤裸裸的现实镜头吗?
只不过嘴脸没有这位“路人甲”这么“滑稽”而已。
忠诚的Friday一直有能力挣脱项圈却从来没有背叛过,最终被可恶的但是收点现金就可以不用办程序的“专业人士”以这类那类的危险维持什么什么安全为理由抓进去后,虽然它根本不懂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人们要这样对它,但它只知道它不能抛弃它的主人,不能放弃任何机会,所以聪明的Friday乘看守不备挣脱了项圈逃出来一路闻着主人的气息追踪而来,形影不离的跟随主人左右。
执着的Friday在5个少年“火枪手”的带领下强攻了动物收容所后,拉风的带领着上百条难兄难弟的流浪狗在繁华拥挤的街头狂奔回去那个曾经属于它们所有狗的温馨的天堂--那间被聪明的布鲁斯布置的极其“奢华”的旧酒店,它们被曾经的主人抛弃后一直躲避在阴暗的角落或是在肮脏的垃圾堆里觅食,还要时刻面临让那些“专业人士”“收容”的危险。
这一刻,它们也终于能行使一下做为这个繁华都市的一个成员的权利,哪怕是微不足道让人厌恶的一员。
所以它们兴奋的把这辈子没撒过的欢没地方也不敢使的劲全释放了。
拉风的Friday就像一位F1专业车手一样的带领着所有的狗狗们风驰电掣的横扫了一切,以压倒性的气势挑衅蔑视着警察和那些所谓维持城市安全的“专业人士”们的权威。
那头贪吃的狗狗顺便还叼了警车的车牌,哈哈哈...这一刻,时间是属于它们的,空间也是属于它们的,路人行车无不退避三舍的注视着这帮以前或许令其厌恶的流浪狗的狂欢。
姐弟俩能够在这么繁华的都市里找得到这间被抛弃的旧酒店也实属不易,但极具天赋的布鲁斯却能在这么残败的地方手工设计出这么多让人难以想象的各类狗狗娱乐装置更加难能可贵,比如用骨头诱使狗狗释放精力的“跑步机” 投影的“观光车” 喂食排泄的各种流水线,让人叹为观之,可见人在追逐自己的梦想时全身心的投入会有多么大的创造力。
“能听我说两句吗?
” 最终当警察和“专业人士”以其大量的凑热闹的市民和媒体跟随狗群而来并包围了这个“流浪狗之家”试图重新把这群狗“收容”时,被布鲁斯写的“狗狗日志”彻底打动的福利社的“黑人大叔”巧妙的被导演按排在破败的阶梯顶端,站在正义和人性的角度居高临下的呵斥并及时的打断了这帮人的恶行。
“黑人大叔”虔诚的手捧“狗狗日志”,他在反驳人们嘲弄和疑惑的眼神,唤醒人们沉睡的灵魂,他一条一条的读着每头狗狗们的来历和悲惨遭遇以及如何让孩子们接到这个流浪狗之家,“黑人大叔”每念到一头狗狗的名字,它们就会自动的从他背后如同宽阔的舞台背景一样的酒店大厅慢慢的站到台阶这个小舞台上亮相,虽然没有强劲的音乐,闪烁的灯光,虽然它们不会背煽情的台词,不会摆优雅的POSE,但每一头的应声出场都深深的震撼着在场所有人的灵魂,包括媒体直播的电视机前的所有市民。
平时人们眼里那么肮脏那么狂暴的流浪狗竞然这么温顺,这么听话,这么有秩序,就像一个和蔼的大家庭,人群开始慢慢安静下来,屏幕前的我也屏住呼吸,片里片外一起体味着这丝丝流动的感动和温馨。
这位曾经有点自私的“黑人大叔” 他被这几个孩子和这帮流浪狗们深深打动了,在这些“幼稚”却又伟大的灵魂面前他的灵魂也被感化了。
此刻站在台阶上的身影是如此的高大如此的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人群中他的妻子脸上交织着幸福的笑容和感动的泪花,这一刻她和他都救赎了自己的灵魂。
于是他们决定收留主人公姐弟俩,并一起经营打理这个流浪狗之家。
善良的姐弟俩救赎了可怜的狗狗们,狗狗们又救赎了市民的灵魂,善良的光辉终于被重新点亮,久违的人性放下了偏见、自私和冷漠,全体被感化的市民出资把这个破败的酒店装修一新,这一回终于成了真正的流浪狗之家了,以前厌恶狗狗的摇滚养父母也在这里为狗狗们献唱,最重要的是“合法”的。
不知道当初听到几声狗吠就报警说自己被骚扰还破口大骂的大妈有没有捐钱呢?
我们的“市民”何时才能放下偏见、自私和冷漠呢?
我们的“人类之家”又在哪呢?
我们能救赎谁呢?
我们的灵魂又何时能被谁救赎呢?
---亦可居士 2009-5-4
整个电影就是典型的美国轻喜剧线路,惯用的恶搞和夸张表现手法。
一开始Friday可爱的形象就直插内心,“夺取热狗“的情景铺垫一下子就让观众进入了导演要的效果:轻松。
后面,就开始导演的一个个精彩情节,两个寄人篱下的姐弟、一群流离失所的机灵狗;姐弟的热心、开朗、善良,流浪狗的可爱、机警、呆萌,不断的反复对比交织,形成强烈的反差。
同样是无家可归,寄人篱下,两个化学催化剂在外界的不断压制下,在观众看来反而充满了无数珍贵的情结。
每一个关于狗的电影,总要有追逐主人的经典场面,就如同警匪剧必须有追车、爱情戏必须有误解一样,一只狗奔跑在荒原上、大街上或是穿梭在人群里,才能真正的把电影推向高潮。
只是这部电影有点夸张,结尾处无数流浪狗奔跑在大街上的场面,路人止步、警车让道,总之要和之前的众狗落网、姐弟分离形成强大的反差!
结尾处,没家的姐弟、流浪的狗都找到了归宿,在Dave念着每一个狗狗的名字和来历时,所有的观众都会被感化,就会联想起加菲猫的坏萌、精灵鼠小弟的机警、小黄人的呆萌、冰河世纪三人组的惺惺相依。
不足之处在于,如果能够有一两首美妙的背景音乐作为衬托,那简直就是更美妙了!
一直很喜欢看这类型的片子:狗狗、情感……这么多的狗狗,看的我是时而开心,时而难过。
哎,忽然想到自己小时候养的那条狗了,但是现在地方条件不够,所以不能养。
喜欢这部电影,推荐
如果你也喜欢小狗,你一定要看这部电影。
可爱的星期五和好多好多的小狗,充满梦幻的旅馆,各种各样奇幻的发明:狗狗厕所,狗狗浴室,狗狗健身房,自动的餐桌······从一开场,你就会喜欢上星期五,圆溜溜黑乎乎的大眼睛,自动升降的小篮子。
后来加入了几个同样喜欢小动物的年轻人,大家一起建起了一个梦幻般的旅馆。
可是成年人的世界总那么现实,于是梦想与现实开始交锋了,当然,和美国喜剧电影一般的套路一样,最后大家温馨结局。
也许你会觉得这太过于乌托邦了,怎么可能是现实呢?
但请你不要说这是骗小孩子的,因为我们都需要这样的温情这样的感动,不是么?
这两个孩子就是那种没有能力还以为自己是最牛的那种人,他们明明知道伯尼可信,却不愿意告诉他一起分担;领养狗狗是一时兴起就可以养的吗?
他们连自己都养不好,还去和宠物收容所抢狗狗,我觉得宠物收容所也许确实掺杂着很多利益,但是真正的这样的机构都有相应的监督方式,哪里会像这个这么乱。
有些狗狗的做法不仅仅是调皮这么简单了,当自家狗狗出现这样的行为,应该做的是教育狗狗不能这样,这里面的狗狗表现出来的多聪明啊,我就不信教育不好了。
中间他们自己养了很长时间,那么多狗狗哪里来的钱买狗粮的?!
虽然这部片子确实有搞笑的、温暖的地方,但是还是看得很憋屈,或许是国情不同吧
关于狗狗的电影我一般都不会错过,但让我眼泪哗哗的这部片子还是头一部,尤其是最后讲述狗狗们被抛弃的原因和经历..我没照顾过流浪狗,因为很少见,而且他们难以控制,但流浪猫倒是照顾的不少,原来都是家猫的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人抛弃.看着那些狗狗,我就想起了我照顾的猫咪们,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掉....想起马利和我中的台词,动物们不需要任何华丽物质性事物,他们只是想和你在一起,无时无刻的爱着你。
对于他们来说,一个家比什么都来的可贵....真希望世界上没有任何流浪狗存在...同时也证明着,人类的善心
被这一大群狗狗逗乐了好多次 想起自己貌似也自诩为爱狗人士在那些少不经事的时候也一时满腔热血养过几只可爱的狗狗虽然结局不那么圆满,送人了,死了,离家出走了它们是可爱没错,一旦真正要照顾他们,就会有那么多的麻烦。
大小便啦。
乱抓乱咬啊。
遛狗的时间次数啊。
我缺少耐心,做不到谆谆善诱,还要见到大小便心平气和。
真是做不到。
后来我才明白。
要是真正喜欢它们,就要对他们负责,不是仅仅是人类的玩物。
他们就像孩子一样。
需要哄 。
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
需要一点点的成长和懂事的。
我想大多数人都是看到可爱的狗狗们才会动容吧。
像残疾了的,脏兮兮的,脱毛的厉害的都是避之不及。
虽然这无可厚非,但这不是真正的爱它们。
或者,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 ?
还是仅仅爱美之心呢。
有时候就会很不解,自己是属于哪种呢。
这里面有一个镜头 那只脱毛的狗狗啊爱上那贵宾 本以为就是一场没结果的结局呢。
谁知道。
它们在舌吻。
太有爱啦。
如果你看了这部电影,又真正觉得每只狗狗都是那么可爱,如果是你,也愿意不顾一切的去照料他们的话,你们会是合适的父母的拥有属于你们的温馨HOME的~
难道是美国不兴雪纳瑞这种狗狗吗??
哈哈 很久以前的时候看过的了在野孩子之后就很喜欢艾玛了这部也觉得演的很好狗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不过 也只有电影里面的流浪狗这么好看
孩子们给流浪狗建了一个乌托邦从此人狗和谐相处,世上再无纷争...就把它当童话看吧,当真的话我就会变得很挑剔:我会假象自己是pheobe,不能理解这两个孩子把家里的东西不声不响的一件件搬走想象自己是警察会跟小孩说 如果你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就别管这么多的事我甚至觉得自己是男主角的话也不能理解Andi为什么一开始要骗人然后我开始让自己不再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看看养眼的Emma roberts,满满的青春气息还有屋顶晒台狗狗双双对对看夕阳西下的美好喜欢狗狗的名字,呵呵,找到它的时候你总是能说:TGIF还有片尾pheobe的汪汪汪又让我走神到了smelly cat看到一半觉得一句话很耳熟,andi弟弟说:别给它起名字,否则你会对它产生感情的想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上次看到这句台词还是在怪物电力公司
好莱坞式温馨片。喜欢里面的机器,不喜欢女主角。
艾玛的片
不现实。
剧情是老套路,但是给狗狗们的设计很出彩,很佩服导演能把这么多狗狗驾驭得这么好,拍出一部快乐的电影。
如果世界上没有遗弃,没有流浪狗多好。能力有限,尽力而为。Friday太可爱。
恩狗狗烏托邦~
好多狗狗!最惊喜的是 Phoebe!!!
狗狗很可爱,狗狗需要一个温暖的家。
我对动物电影真心无感🥺
挺流畅的动物轻喜剧 美女神童姐弟情深谁见犹怜 可惜过了商业片的年纪 乏味啊
接受不了、、、、
孤儿的俩姐弟和流浪狗狗们的生存现状相类似。姐弟俩善良并且相互支持。人与人的感情,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很真挚!
虽然太不靠谱了,但是狗狗都好萌!!
好多狗
一部低龄片,也算影射了孤儿领养问题。
没看到开头,在HBO看的。有关小狗的故事,适合小女孩儿、青春女生看。小女主角很清纯。
茱莉亚罗伯茨的侄女儿越长越标致了
难看屎了 没看完 一星给狗狗 其他都很蠢
爱狗人士没有理由拒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