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是你
Hochwald,Why Not You
导演:Evi Romen
主演:托马斯·普伦,Hannes Perkmann,诺亚·萨维德拉,Ursula Ofner,Katja Lechthaler,Walter Sachers,伊丽莎白·卡内蒂斯,Claudia Kottal,Martin Augustin Schneider,Helmuth Häusler,Lissy Pernthale
类型:电影地区:奥地利,比利时语言:德语,意大利语,瑞士德语年份:2020
简介:Mario, a young dancer living in a small village has to face the loss of his beloved best friend Lenz, victim of an attack in a gay club.详细 >
父母离异,继父是个衣冠禽兽。对自己的发小爱而不得否定自己的一切的一个深柜青少年同志。跳舞是自我的体现,白色假发和脸上的涂鸦等同于小丑即悲伤隐藏在笑脸之后代表内心的封闭。追求演绎生涯和美好的自我实现因为枪击戛然而止。后面加入穆斯林是自我放逐亦是自我救赎。太过于隐晦和意识流的一部作品,自然是不符合大众的。
活着的人不好过
对创伤后遗症的刻画很真实,但在“为什么”上还是交了白卷。同性恋、穆斯林、ISIS...所有标签都无法完整定义一个人,被游离感支配的恐惧才是最大的应激伤害。
一部如此多兰的电影,对好友遭恐同枪击,心灵重创后遗细致入微地描摹,其背后是一系列追问与探讨:性取向,原生家庭的、小镇大环境的影响,梦想的寄托与现实问题,个体的生存与存在意义,自我与他者的救赎。(是呀,为什么活下来的不是你?为什么承受这一切的又是我?)
可以缩短到60分钟
北欧小城,宗教对立,偏见。叛逆灵魂。归于平静。挺压抑的,也挺扯淡。
“why lenz dead, not you?” mario給我冲上去扇她巴掌扯她頭髮啊 什麽爛玩意兒 || 説回影片 我覺得不成功 小鎮是不認可他存活于極端伊斯蘭組織以及不認可他的性取向 另一邊伊斯蘭教認可他的存活但又拒絕他的取向 對於主角就是兩頭沒法看 加上他個性瘋癲+毒癮 太難理解這一人物了 在理解難的前提下要達到和男主共情那就是不可能了 那麽剩下就只有按符號來解讀 結果就是“沒必要”~
感觉开头没拍好,所以整个节奏怪怪的。
疑惑为什么欧洲,甚至北欧白人青年会成为恐怖分子,这片子或许能给出一点点答案。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边缘人,why not you?所以对周围的人和善些吧
同性男友被ISIS恐袭杀害后却加入伊斯兰教,遭到周围人的异样眼光,有时只有让自己成为最痛恨的样子才可以弥补内心对的愧疚
#2.5/5#首先他是一个舞者,其次他是一名不愿意承认身份的同性恋,他鄙夷基督教和小镇信徒,对于伊斯兰教他只是匆匆过客,最后他是一个舞者,他的舞只为自己,从始至终。#豆瓣标签有文艺。嗯,我看不懂,我也不觉震撼。
把恐怖袭击、同性和宗教串联在一起始终都没有讲清楚这当中的主要问题,只是在那些痛失好友之后所表现出的种种荒诞的行为让人感到心疼之外,就没了~
why me why not you 3.0
讲不清楚干脆就做个简单的故事咩浪费帅哥
主角又深柜又作又莫名其妙,不理解
看了一半果断弃剧
3.6牛逼
案发时男主刚从外面进来,警察哪来的座位左右论?酒吧调摄像头就能搞清的事情,导演非要制造矛盾。一方莫名加罪,另一方不予辩解,反而进一步刻意激化矛盾?那何不让男二的父亲自杀前恨屋及乌用猎枪将男主全家over了呢?至少不用硬凑108分钟浪费观众时间。
迷离、压抑,让人喘不过气。好像生活没有给Mario任何出路,他自称是个dancer,但却没有随心所欲地跳完一支舞。“为什么死的不是你?”他也想知道。好友死了,自己受到无端的指指点点,有谁记得他也是受害者呢,他还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呢?但回到现实,他还是那个付不起创伤治疗费用的人。逃也逃不掉,原地踏步又会疯掉。他诉诸穆斯林的朋友,也是因为对方能给他一点关心而已。制造恐怖袭击的是那些人,又不是穆斯林群体。这是个悲伤得不能再悲伤的故事。故事的开始迷离又美丽,但故事的结局谁又能想到呢?
本片是爱和恨、留存与死亡之间的一次较量,也是性向歧视和宗教歧视之间的一次对撞。影片用一个遭受恐同袭击的同志角度去看待和了解穆斯林,也是讲述“圈层文化”的反传统同志片。“WHY NOT YOU”到“WHY NOT ME”间潜移默化的转变,实际是规则里的枷锁带给“人”真正的伤害。很高兴看到一直以“不正常”的方式去生活的男主最终在规则里探求到了一丝“自由”,或许这才是留存之人能够化解爱恨的告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