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之前先说几个题外话。
其一,语言是民族的灵魂,我觉得韩语不好听,所以不怎么喜欢韩国。
其二,我看电影纯粹是娱乐,没有什么专业眼光,而且我也不会因为同类电影看多了就觉得俗,因为现实世界的生活要比电影单调的多。
只给了4颗星。
确实,单纯的看故事情节,给5颗星一点不为过,然而我是个喜欢动物,把狗狗当成朋友的人,在这一点上这部片子实在不能令我满意。
抛开观看者本身对于狗狗的喜好不谈,这片子是值得推荐的。
老实说,这部电影一开始非常的无聊,受不了小孩子的无理取闹。
我甚至在10min之内关掉过播放器。
后来仔细看了下简介,发现还是值得全部看完的。
整个片子看下来,很难过,全片居然没有一个人是爱护狗的,都说童心是最纯洁的,这么说来的话,小主角应该是很喜欢狗的就是了,但是她的一些关键镜头并不能表达这点,当然看到自己的狗狗掉到冰水里一点无动于衷也不可能。
这跟我看到的日本和美国的动物题材的镜像相差很大,而这两个国家都是比较爱护小动物的,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不容小视。
再说说这个的哥哥,因为特殊的成长环境导致了他的早熟,换句话说就是个小大人(缺乏童心的人对待动物的感情大家都知道的,至少概率上讲……)了,看得出来他的确很为妹妹着想,然而对片中真正的主角,却从来没有一点真爱,其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减轻自己照顾妹妹的负担。
在冰上滑之前,他不什么都没跟狗狗交代么?
然后所有的错都归到狗狗身上去了。
真要怪就只能怪导演不好了,之前在冰上溜达的那么火都不出事,却反而在平静中突然发生危险。
在狗狗追寻主人的途中,我实在是为她感到不值得,竟没有一个韩国人是对狗狗有爱的,最起码你不用见到就赶吧?
然后又被人利用去乞讨,我只能说“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不容小视”。
虽然在找到主人后,有过一段快乐的时光,然而对狗狗而言,实在只能算是“苦中作乐”,还真亏了她依然像朋友一样的假装耍脾气(分面包的那一段)。
高潮部分,狗狗和男孩都是弱者,在这种情况下,狗狗依然衷心如故,而她自己的情况其实更糟糕。
不过男孩还算有点人情味,可惜火腿肠没来得及送出去,而自己也实在没能力再顾及其他了。
总是要等待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而这次损失太严重以至于自己要内疚一辈子了吧?!
其实你到最后也没有真得醒悟啊!
“这是妈妈给好女孩的,而她又这么爱你,花在你身上她一定不会在意的吧“。
大哥,难道你不愿意为狗狗买药么?
“但我那时真是开心啊,很高兴有你陪在我身边”。
你是因为自己也是弱者才感到需要伙伴的吧,很不好意思,我也是弱者。
别忘了我因为你丢了我的妈妈。
“ 如果你真的很想她,那就去找她吧”。
还真别说什么“连狗狗都有感情,更不要说什么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了。
在这点上,人比狗差的远呢!
可狗狗只有一点小小的期望:“信任我对我很重要”,而“如果不信任”却只是“在你打我前请记住,我其实拥有可以咬碎你手骨的尖锐牙齿,只是我选择不咬”。
唉,这部片子实在不适合“人狗奇缘”这个翻译过来的名字。
The dog, you should not have been……
为了狗狗才来看,可是看到一大半还是放弃了。。
韩剧比日剧起来实在要差很多。
今天刚刚看了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宣扬爱护动物,热爱生活,关注家人,虽然最后也是狗狗死了,可是看过之后得到很多启发而人狗奇缘,明显的小意识太重,为了纠结而纠结,很多事情,说清道明,或者不要给自己那样的思想枷锁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偏偏好似世界末日般纠结,整个电影,只觉得内容很空洞。
无非是一个抛弃孩子的女人,一个坚强但是偏执的小孩,和一只百折不挠的狗的纠结故事
其实我是一直想抽出点时间来写写俞承浩的,彼时,是2004年,原因自然就是那部众所周知的《不要告诉爸爸》。
之后的一段时间,零零散散,也一直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直到2006年的《人狗奇缘》,我才意识到一晃已经又两年过去了,自己的确应该义无返顾的兑现一下当初最单纯的诺言。
对于韩国的电影,于我,算不上是一个万影通,因为比我迷恋此和精通此的大有人在,但凭着这么多年自己对韩国文化的热爱,似乎也可以在简短的斟酌之后发表一下自己关于俞承浩点点认识。
这是我认识的韩国小影星中,个人最为偏爱的演员,暂且不说他的演技,当年不满10岁的他,充其量也还是一个不知深浅的孩子,所以我更多的认为在电影中小承浩所表现的就是他本身最真实的存在。
影片的内容不复杂,男人,女人,父亲,母亲,孩子,这些应该整部电影的关键词。
我常常很佩服韩国的导演和演员,在一部以喜剧为体裁的电影中,总能恰到好处的把煽情这一块做的异常完美。
之前影片中充斥的黄色段子,粗俗的台词,下流的场所演出......都随着影片后半部分情感戏的降临变的格外的不值一提。
影片中有一段戏是的确深入人心的,这也是考验承浩演技的地方,当时承浩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但是为了不让爸爸伤心,便假装全然不知,最后只能悄悄的看着自己的妈妈,躲在墙角哭泣。
只有孩子才固有的那种眼神,那种表情,那种想念自己的妈妈但却不能相认的痛苦和煎熬,被承浩演的真是漂亮。
这个懂事的孩子,做的不错。
那是2004年。
我渐渐的开始喜欢上这个可爱的孩子,并且一度和朋友开玩笑说,如果自己以后也有了这样一个儿子,那真是幸福。
之后的一段日子,看电影杂志,巧合的是杂志上对《爱.回家》作了推荐,电影的男主角是俞承浩,女主角是金亦芬,一个地地道道的韩国山区老奶奶......当时的介绍现在也只能记得如此,于是当天晚上便迫不及待的在网上找出这部电影。
这是俞承浩2002年的作品,在《不要告诉爸爸》之前,电影的小承浩明显比04年的时候更加的稚小可爱,显得更加的真实。
好不掩饰的说,这是继十几年前年《妈妈再爱我一次》之后,唯一一部让我哭的全然超出自我控制能力的电影。
影片的情节,似乎也不需要我来讲述,尤其是这样以亲情为主线的电影。
当然从很客观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的成功,功劳的最终收益者其实不能算是承浩,而是那位老奶奶金亦芬,嶙峋的双手,佝偻的腰背,失聪的耳朵,以及毫无希望的说话能力,这个从来没有出过大山,这个最真实的山区妇人,把一位外婆对自己外孙的爱,以自己独到方式表现的淋漓尽致。
她不是一个演员,我们所以不能从演技上来评判她,对于这样的一位老奶奶,心生崇敬,才是最重要的。
自然,承浩在这部影片中,也将一个任性,自私,不懂事的孩子形象表演的很到位,我当时一直在想,承浩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才8,9岁,影片中他,是表演的成分据多,还是自我本身的性格因素据多,后来认真思考,我还是很私心的选择了前者,毕竟,这个我喜欢的孩子,希望现实生活中的他是与此截然相反的。
当时,看完这部电影,也写了一些关于它的文字,三言两语,也不是那么尽兴,唯一觉得自己尽兴的,是像疯子一般把这部电影推荐给自己的朋友看,并且附上一句:看了这部电影,如果你不哭,除非你真的没有人性。
似乎有点激将他人的感觉。
也罢。
事实也本该如此。
2006年的《人狗奇缘》,此时,承浩已经13岁了,影片中的他明显长大,长高了很多,让我初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还真的有点不习惯。
很喜欢这部电影的海报和主题,海报的颜色选取了黄色为主的暖色调,很是温暖,触动人心;影片的主题并不是简单的,泛滥的人与人之间的纠葛,而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以及夹杂在其中的永不过时的亲情。
都说一个演员在每个阶段给自己的角色塑造能力是不一样的,成年人是如此,孩子也是如此。
这个13的孩子,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懂事的哥哥,为了自己的妹妹,偷回了那条狗,小狗死之后,痛苦于形的真实流露。
虽然这部电影导演的出发点并不是在主演承浩身上,更客观的说,其实这部电影的小狗才是真正的主角,狗都有如此的感情,更何况是人与人之间呢。
如此的出发点,于谁是主谁是次,似乎都不需要去争论了。
1993年,2002年,2004年,2006年......承浩终于在慢慢的长大,一步一步走来,还是那样的天真,还是那样的善良。
他带给我们的感动,绝对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装饰,而是深入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我常常在想,若干年之后,这个孩子会成为怎样的一位人物,像文根英一样的有着属于自己学生时代的知名度,还是像承浩自己喜欢的曹承佑一般,众人喜欢,或者是完全就退出电影圈,过与此完全不 相干的两种生活。
这些想法,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兑换成现实,只是现在的瞬间,我已经很欣慰的看到:承浩,这个懂事的孩子,他正在长大。
谨以此文写给俞承浩
第二次看《人狗情缘》。
去年在翡翠台看过一次,粤语版,翻译成《快乐寻回犬》。
第一次看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不用哽着喉咙,不用忍着不让自己哭出声。
以为第二次看,我不会再掉泪,没想到从一开始,便要强忍住眼泪。
这是一部韩国电影。
很多人对韩剧嗤之以鼻,也有很多人痴迷。
我不是哈韩族,虽然我喜欢看韩剧,喜欢崔智友,喜欢裴勇俊。
其实,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共通的,不分国度。
《人狗情缘》,美好,宁静的乡村画面,纯洁天真的孩子,还有那只忠诚,乖巧的狗狗,这些,足以打动每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
美丽的乡村,细腻的情感,坎坷的遭遇。
灿和小瑞没有幸福的童年,如果没有小白(狗的名字,也有的翻译成心意),他们或许连那段短暂的快乐时光也没有,四岁的小瑞,没有玩伴,哥哥去上学时,只有小白陪着她,她会给小白背上书包,自己涂上妈妈的口红,戴上妈妈的头巾,对着小白说:“你要乖哦,妈妈去上班。
”看着这样天真的一幕,我笑不出来。
他们因为有了小白,童年里有了快乐,这也为什么它可以翻译成快乐寻回犬。
灿带着即将死去的小白回家,和小白坐在以前小瑞每天等他放学回来的公车候车亭里。
灿说:“小白,你知道吗?
你是我偷回来的,那天是小瑞的生日,她想要一只小狗,我把你偷回来,让你一出生就没有妈妈。
”“我不在的时候,你就是她的哥哥。
”“我很开心,你可以到那边和她做伴了。
”我再怎么眨眼睛,也无法控制泪水。
灿应该不会再养狗了,小白,小白……如果你看这部电影,认为导演是为了骗你的眼泪,那就让他骗一回吧,毕竟,现在,能“赚取”你眼泪的电影已经越来越少了。
落泪,至少,你还为那些人和事感动着,至少,你还坚信着,这世上的美好。
看这电影只是因为俞承浩,当年他九岁,拍了《外婆的家》,后来他十三岁,拍了《人狗奇缘》。
从一个淘气蛋变成一个可怜虫。
正如《A.I.》中的海利什么蒙什么乔(名字太长不记得了,也就是《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儿子),后来看了他长大的照片被吓一大跳。
于是我就想,一个好的童星最好是及时终止演艺事业,给人留点好印象。
《外婆的家》浑然天成,哪像《人狗奇缘》,无耻地拿小孩和小动物开刀,个个都往死里整。
明摆着动机不纯,就像死劲扭人眼皮挤人眼泪似的。
我承认片子很惨,孩子很可怜,情感很浓。
可是所有这些都不及我对《人狗奇缘》剧组的仇恨大。
感觉就像孩子和狗都是被导演杀死似的。
不就是要赚人眼泪吗,用得着这么无所不用其极吗?
韩国片子都有这毛病,堆砌美化添油加醋生命不息煽情不止。
真讨厌。
这片子一直都让我想起去年看的《无人知晓》。
题材巨像,境界分明。
日本电影在这一方面就很值得表扬。
日本电影再变态,也比韩国电影的假纯情真实自然。
韩国电影的另一个讨厌之处在于:为了烘托主角,配角都无比的遭人憎恶。
也许是我观影过程过于理性了,一直都在抱怨。
完了以后忽然小小地检讨一下:我是不是很没人性啊?
多少纯情男女看得稀里哗啦啊。
俞承浩自然也完全没有《外婆的家》里面那么可爱,说的一句句话竟然全是《读者》风格。
还好他年龄也还不是很大,没到讨厌的地步。
作为一名疑似恋童癖,看着一个童星长大是很伤情的事。
不过这片子不止一个童星,俞承浩的妹妹就很可爱,很抢戏,不过被无耻的导演中途弄死了。
我不喜欢这片子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拿动物煽情对我没作用。
我讨厌一切动物。
而且丝毫不相信会有那样高尚的狗。
我是喜欢看宠物电影的,比如《赛虎》《导盲犬小Q》之类。
人与动物的感情,要比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来地更加纯净一些。
可是,看完《Heart is...》,竟然不知道说什么。
唯一的结果只是突然觉得自己相当冷血。
因为对于这样一幕据说许多许多人都是哭地淅沥哗啦的片子来说,看完,我竟然相当平静,没有太大的感想,更加不用说鼻涕眼泪了。
看《导盲犬小Q》,只是觉得那只小狗有这这样平凡也不平凡的一生,真好。
几乎所有的狗都是这样的。
也没有到要流眼泪的地步,还兀自纳闷,为何那么多人会为这样充满温情的片子“眼红”?
看《Heart is...》,兄妹,生活,无奈,艰难……似乎见到《再见萤火虫》的影子。
还好,推荐一下。
对里面的苏印象深刻。
小姑娘太可爱了。
也正是因为太天真可爱了,她的猝死才更加让人心疼。
向来喜欢猫猫胜过狗狗。
而关于心心,那条拉不拉多犬,倒是让我有想养一条如此忠实的狗狗的意想来了。
外婆家有过这样的一条狗。
兴许,这就是人们喜欢狗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但是,这部片子,无论如何都没有比《再见萤火虫》看了一半而看不下去的感觉。
还好,连《再见萤火虫》我都坚持了。
这个没有什么看不下去的。
世间太多的悲欢离合,想自己曾经为了死去了心爱的猫咪没精打采不食不寐,而现在,居然也让一切都演变到了冷眼旁观的地步。
时间太可怕,世间太可怕。
原来,冷血是可以这样炼成的。
呵,可悲?
呵,不知。
2007年12月05日
我不想说这个小女孩有多么的可爱。
我不想说这条小狗是多么的忠心护主。
我只想说,看完之后哭的眼肿,然后打了个电话回家,决定回国,现在已经买好了机票。
想家了,也想念家里的小狗,不知道它还认不认识我?
为什么大家都会被这类忠犬的电影感动?
因为动物太单纯,它只想对你好。
它没有心计,没有自己的想法打算。
因为它太好,好到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步。
我们知道做不到,因此感动。
另,我诅咒虐待小孩和动物的人,不得善终。
一开始刚刚看到影片名,我以为是一部关于“轮回,转世,投胎”之类的电影,再具体一点就是和以前看的《开心鬼上错身》应该是同一类型的,我推测剧情的发展应该是以其中的狗死掉,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后来看完之后,发现我错了。
看完这部影片之后,我唯一也是非常想写一些关于亲情的东西。
以一个没有进去二十岁之前的小孩子的心态,来祭奠一下我内心深处的亲情。
关于亲情:在我的心中,亲情永远都是一个最美最值得称赞的词语。
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亲情是最最崇高的东西,也是在与世间任何一样东西冲撞之后,我唯一不变的执着的选择。
在看到狗狗为了去给小瑞捡风筝,而导致小瑞掉进冰窟身亡时,对于这一个情节,当时的我并没有多大的感触,就像一个牙疼病人站在你身边说,牙疼的多要命,你都不会感觉的到,因为你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站在旁边的,无论别人的痛,多痛,在你看来都不过尔尔。
就在刚刚祥说:“如果是因为一条狗,而导致了我们的某个亲人死亡,我们一定会杀了那条狗的,无论那条狗多么懂事,多么让人挚爱”。
祥说完之后,我沉默了。
是啊,如果最终结果是我最挚爱的亲人死去,那么无论过程如何对我们都不重要,出发点是什么,多么好,对我们来说轻如羽毛。
我一定会痛到死去,也根本不可能在经历事事非非之后再去拥抱那条狗,我一定恨它到了极点。
这让我想到了前几个星期我做的一个梦,也是我十九年以来唯一从梦中哭醒的一次。
我梦到祥和浩天掉进了湖里,我站在远处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在水中荡起的最后一丝涟漪,无动于衷。
我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我会无动于衷。
知道最后他们彻底消失在湖里,知道水面上再次恢复了平静。
我才开始反应过来,我才意识到我永远永远的见不到祥了,无论我再做什么都不能挽回她消失在水里这个事实。
我开始慌了,我想起了以前自己对祥多不好,我想起了自己对她的愧疚,我开始拼命自责,我清楚的记得我在梦里的那一刻脆弱到极点,心痛到窒息的样子。
那是一种无论多么精彩绝伦的作家都无法描述的心痛。
后来我便哭醒了。。。。
对于这部影片,看完之后只是单纯的感动,并没有让我难忘。
除了那句“欧巴”
好不容易看完了,看来——用矫情收买眼泪在这个年头还没有彻底绝迹。
对于我这种狗痴来说,就算去掉所有人类的情节不说,单单把一只狗搞得这么惨,就够我哭上几小时了。
泡菜国的棒子在这一套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一只狗,为了找小主人一路流浪,又被人打,又被恶狗咬,又没饭吃,浑身是伤,还有过敏性青光眼…… 总之天下最惨的事都被它给撞上了。
最后,它发挥完最后一点光和亮,就彻底没救了。
怀着感恩的心死在了自家门前。
我尽量不用悲惨的语气诉说这个悲伤的故事。
因为我不想引起更多的悲哀。
这个故事已经骗取了太多人的眼泪。
虽然它很悲伤,但它还是很假。
从头到尾都很假。
假的根本不值得掉眼泪。
我清楚的很。
有很多地方都经不起推敲,在这些虚假的情节背后,我靠着分镜头的欺骗,傻不拉几的哭了一个多小时。
这件事的后果当然很严重—— 两个水蜜桃眼睛。
粉红色的。
第二天起床根本睁不开眼。
所以这种矫情的片子根本不适合脆弱的人看,即便你的内心能清楚的分辨它的虚假,也无法抵挡它制造的悲惨氛围。
建议:杜绝。
算是刚刚补上的一部电影吧,尽管情节内容依旧延续了亚洲宠物电影的一贯风格,不过它确实让我为之感动了似乎在这个领域里,小Q已经被推崇为经典但我并不想以它作为一个标杆。
电影的情节并不算是离奇,不过不可否认,其中确实还有着很多与现实脱轨的地方,但是感觉上来了,谁还会计较这些呢!
心意始终的相依相伴,表现的并不只是这一只忠诚的伴侣,它代表了似乎所有人类精神世界里向往的一只狗的形象。
力荐之,因为它不只骗了眼泪,还在这个日渐冷漠的世界里洒下了一丝温情,找到你,可我想要的只是和你在一起。。。。
剧情太惨了 简直看不下去 狗狗演技好好
后半段是名副其实的洒狗血,各种韩剧桥段,车祸,绝症……眼泪都为狗流了。
狗狗好可怜哟
这孩子怎么这么像苏志燮
有什么可能不感动,但确实不算很感动~
小女孩太可爱了~
啊,小姑娘很可爱,电影很感人
就像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一样完全看不出看点╮(╯▽╰)╭唯一感觉就是比那个电影强多了。讲人与狗的电影我看过的八公不错,还有一个就是讲南极科考一类的那个也不错,不过叫什么来着??
明知很煽情,可是还是忍不住会哭
朝鲜妈妈都好狠心啊~
看了剧情简介,觉得有点小悲情,于是放了很久才看。结果看了之后觉得很一般,没有戳中泪点,略失望。
虽然是老套的人与狗的故事,拍的也矫情了点,但是看后还是让人感动的。
难看死了 妹妹哭的烦死人 哥哥就是个大SB 自己跑去拉shi结果妹妹掉冰窟窿里淹死了关人家狗什么事啊!
韩国电影,摄影 剪接 音乐各方面技术都很好,总是感觉哪个地方差点劲
虽然稚嫩但是真挚
又见金香奇
开始那个小女孩太能演了...狗的风头完全被抢了...
对这片子我很矛盾,明知道它煽情俗套,可还是中招,连哭两个小时没停。无可救药的狗痴
真他妈受不了棒子片,是不是棒子们从一出生就被灌输了“不狗血不感人”的愚蠢思想,才会只要拍温情片就不是非死就伤要不瞎眼的,好好一条狗,拍个破片子挨两次打还要瞎眼,最后也难逃一死。 我想说的是感动在于普通平常,是由内而外的调动人的情绪,而不是往死里虐心。死棒子,看看老美八公怎么拍的吧
N次被狗戳中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