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我们的存在》,觉得高桥的爱是不是有些太沉重了。
她爱得太深,到想了解矢野的全部,参与他的过去与未来。
但这其实有些过于执着了。
过去其实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也无需介意,未来又是抓不住的,不可预测。
喜欢一个人,享受当下就好了。
不念过去,不求将来。
然而恋爱中的人也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的吧。
结尾的那段独白,看多少次都会鼻子酸。
离开时有多不舍,对那段时光有多怀念,经历过青春的人都懂。
回忆升华了一切琐碎和现实,只留下美好。
我们怀念初恋,不只是怀念那个人,更是年轻的自己,和认真喜欢一个人的那份心情。
电影里结局圆满了,然而生活中往往是分道扬镳,散落在天涯了。
那个人现在是什么样子已经不重要,青春早就给他编织了完美的光环,他永远活在十七岁的记忆里,永远美好无暇。
小七其实没有 必要抱着执念,矢野会成长,他会有自己的生活,怀念放在心里,真诚祝福就好了。
正如郑微说,我们陪彼此度过了青春。
谁也不欠谁的。
我站在青春的尾巴上回头看,感谢所有相遇的人们,希望你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战胜,都不被挫败,哪怕哭过多少次,摔倒过多少次,仍有站起来的顽强,希望你们遇见的人,都是内心温暖的人。
さよなら!
其实我最近是不想看日本纯爱电影的,尤其是经历一个所谓“社会”的东西后。
但是电影的开头如此纯日本式:缓慢移动的沉静镜头,天空藏云,连接着远处平平的蓝色海岸,随之镜头下移,少年少女的白色校服在风里飘摆,天空飞来一架纸飞机,男主女主相遇——让我想起大学时喜爱的一部电影,不同的是那部电影里男主女主相遇时飞的不是纸飞机,而是春日里盛开的樱花。
好像我们青涩的爱恋总是充满一点幻想,一点不切实际,一点不可思议。
你说那纸飞机怎么就好巧不巧地飞到我脚底?
那片樱花怎么就好巧不巧地落在我掌心?
无法想象的事似乎在年纪小的时候都不是问题。
看这部电影的人里,有感叹女主怎么能那么坚定那么坚定的喜欢一位不知去哪里、杳无音讯的人,那么久。
我觉得能说出这句感叹的,一定是个有类似经历的人。
等待、思念、然后是……高桥没像我们普通人一样到绝望。
看着窗外绿树上的叶子发芽、变绿、变黄、落下,从春到冬,从冬到夏;其实等待是件很折磨人的事,有多少人在等待里绝望了青春,体味了百般滋味。
其实我们有时并不是等不起,并不是不专一,而是那个人值不值得等,在长久的徘徊里原先坚如磐石的信念是否变成易断的蒲草——谁都不知道。
失野坐上去东京的列车,高桥跟着白色的车厢在站台上奔跑,最后镜头拉远,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望着火车北去:“上帝,请你一定要保佑他,保佑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战胜、都不被挫败;保佑他哪怕哭过多少次、摔倒过多少次,仍有站起来的顽强;保佑他所遇见的人都内心温暖……”在下部里,失野带高桥游东京,算是为他们的关系画上一个句号的路途。
夜幕降临,他们在长街上分别,街上绿树挺拔,人群在远处吵杂。
他抵着她的额头说:“走吧,朝前走吧。
”祝福也好,怨恨也好,最后分手的时候你以为是抵不过时间?
别傻了,其实是抵不过一句“走吧”!
等7年也没有关系,等到枯萎也没有关系,等到周围人都有了另一半也没关系——我原本坚如磐石,但是这块磐石唯一的弱点不过是你的一句“走吧”。
在爱情里被放逐,被随便对待,是最残忍的事情之一,没有强大的心理绝对承受不起。
但是妹子偏偏回头了,她偏偏回头了!
说,你丫到底是有多坚强才能如此念念不忘啊,八嘎!!
所以高桥的故事继续了,我的故事就完结了。
高桥在爱情的战争里愈挫愈勇,最后他们能再在一起,与其说是因为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因为高桥的坚强,是她的坚强成就了他们的爱情。
而我,从两个人回到一个人,看书、吃饭、逛街,只能在某个不知什么样的状况下和朋友聊起这么一段经历,发丝飘散、星空稀疏,怅然叹一句:“那个人啊……”至此。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和我一样,回忆没有了下文,对那个人的记忆全部是昔日。
在最后的天台上,高桥看到的失野以为是17岁那年;我们对于那个人的回忆是否也是这样,不论最后走得潇洒还是狼狈,不论在以后的日子里用了什么样的描述词汇,不论我们是否白发苍苍时依然记得……那个人在我们心里,始终是昔日模样。
你现在在哪里今天遇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去了什么地方最后一次想起我是什么时候现在你正在爱着谁...你没有答复我但我依然爱你.是的,我依然爱你,当初的你。
很久以前看的动画版,当时真是惊艳啊,明明画得那么省钱,剧情怎么那么好看。
但是还是看一半弃掉了。。。。。
因为中间开始虐了。
所以看这部之前是知道这是一部虐的片子的。
说实话拍得一般。
先说缺点1.可能我之前看神探伽利略对女主的那个演员有一些偏见,我觉得她没有演出高桥的可爱和率真。
动画版里面的女主真的很讨人喜欢,看的时候甚至会觉得男主配不上这么好的女主。
但是电影版我会觉得这个女生有点作。
其实长相,阳光气质和一些小细节(比如说手的姿势)和原著的设定还是很像的,但是偶尔,会觉得违和感很严重,觉得一点都不可爱,太刻意。
2真的是很讨厌冗长的车站分离镜头。
3我很奇怪为什么在告白夜后面还有一个小高潮,虽然理解是为下篇做铺垫但是太累赘啦!!
累赘到我看完他们的告白后发现后面还是这么长时间忍不住暂停休息一下4 。。。。
当年看动画女主想和男主分手的原因是前面铺垫很多的,电影版里面只是因为生日没有一起过就要分手,显得很小家子气。。。
然后为什么会说女主才是在意前男友的事,这个问题动画版和真人版看得我都是一头雾水啊有人能帮忙解答一下吗!!
优点1男女主角的颜值还是很赞的!
TOMA的一些阳光气质和原作很像,前女友很有感觉,女主其实颜也很正。
2现在再看里面一些以前理解不了的想法和问题,现在再看稍微能理解一些。
活着的人永远赢不过死去的人,因为已经没有可能性了,所以只能在回忆里面一遍一遍后悔。
以前看的时候觉得男主略渣,没放下又来坑妹子,不停纠结弄得两个人都痛苦。
现在再看稍微能理解男主的想法,对前女友痛恨不甘却又想念喜欢,同时因为现在的自己好好得活着,好好得恋爱,而感到深深的自责。
原来,他也只是一个善良的小孩。
这部电影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以前误解了的角色,谢谢啦。
最后写一些自己的感受。
来看这部电影纯粹是为了TOMA的颜。
好久没有这样喜欢一个明星了,觉得真是十分的欢乐啊。
一直都觉得能一直喜欢一个偶像,然后这个偶像身上也有正能量,一起一起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面成长起来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我不是很有恒心,但是也希望能喜欢他久一些。
喜欢这种东西,不用有多少回报,单纯这份感觉就十分的美好了。
(图文日志版:http://www.douban.com/note/267360839/)时间总是追赶着每个人的思绪,不知不觉就到了分别的时候。
哪怕哭到内伤,也依然有能站得起来的坚强。
年仅17岁的我们,无比青涩与脆弱,也不断地重复着失败与错误,但即便那样,我们也愿意相信会有永远存在。
而直到有一天突然停下脚步我们才发现原来根本没有永远,但是那时候的我们,一定可以一边绽放着炫目的光芒,一边讲述的吧。
对,讲述那唯一对的答案。
记忆活在你我的脑海里,从未中断过,从未改变过。
我们确实在这里存在过,然后,依靠着那份温暖,战胜迷茫和烦恼,走向各自的明天。
—— 《我们的存在》僕等がいた17岁的那场恋爱来得如此突然,虽不至于像暮色女和她的五方的人鬼恋演绎的“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那般壮阔凄美,但也足够刻骨铭心。
无论这场恋爱是否能功德圆满一路牵手到终,最后你都会发现从那以后自己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打上了第一个陪你走过的人的烙印。
其实现在回过头想想,你自己都未必明白当时为什么就找到了这个人,也许只是那天上课的时候前排的他调皮地转过头说话,而你的目光正好对上了他,也许只是男生单纯地觉得素面朝天扎着短马尾的那个邻座女孩看着很舒服,也许是哪个女孩看到某个高个男生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而一时犯了花痴。
又或许只是那天阳光很好,你穿着清爽的衬衫对着我笑得很灿烂 —— 而衬衫的价格是九磅十五便士。
有时候你也会在心里暗自窃喜,为什么自己是如此幸运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就正好遇到了她,然后在偶尔发呆的间隙你也会想偶像剧里的中二女主那样升腾起盘根错节的自问自答,问自己各式各样毫无意义但是又如此甜蜜的问题:“如果当初我们不在一个班,是不是我们就不会认识?
”,“不,我们还是会认识,在某个午后的楼层,在体育课的塑胶跑道,在放课后的校园口,在每一个可能相遇的角落。
”;“那如果我们不在一个学校呢?
”,“那我们还是会遇到,也许是在街角的书店里我们挑中了同一本书,又或者在电影院我们邻座而她很衰把可乐撒了我一身,嗯,一定是这样的吧!
”那时候的所谓恋爱,要多纯洁有多纯洁,干净得像一杯冰水,带着夏天阳光和风的味道,透过玻璃杯壁我们看到彼此来回摇晃的脸庞,就像照哈哈镜时的自己被压扁拉胖,桌面的两旁你我相视而笑,脸上的微笑好长好长。
也许到现在你还珍藏着当年课上传来传去的小纸条,回想起你们明目张胆地在任课老师眼皮底下眉来眼去肆无忌惮着张狂,那种像做贼一样的怦然心动,至今想来都会不自禁莞尔一笑。
那个说句肉麻的情话还要靠飞鸽传书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的年代,一去不复返,那时候别人眼中的幼稚可爱,其实是现在的自己再也找不回的坚毅果敢。
那一张张因为怕被发现而涂得七歪八扭的后现代狂草纸条,又岂是水果机里用微信敲出来的一行行工整印刷体能够比拟。
放到风里一吹就冰冷的金属机身,又怎么会读得懂那字里行间的温度。
相比起现在愈发圆滑老辣的处事之道,被功利主义机械化了的心多少带上了些城府,于是开始想念当年那个面对面表白都要脸红喘气的腼腆少年,好像在那个从未经历过风浪总爱把喜怒形于色的男孩身上才又看到了真正的自己。
那时候懵懂的暧昧多么单纯,纯到可爱,再忙的日子里也肯抽出完整的一段用来聊明星八卦侃班级趣闻,智能手机都还没普及有手机也不敢带班里,周末回家了联系打座机还总接到家长手里,被对方家长因为听到异性同学的声音起疑追问后霎时咯噔结巴一阵心虚。
那会儿进教室给你带吃的也只是因为你和我喜欢吃同一款牌子的水果硬糖,哪像现在带顿热乎的早饭还要考虑你是不是肯跟我进一步发展。
放假的姿态不是每天像烂大街的小情侣一样牵手出门,而是先窝家里刷刷作业时不时一个电话打过去问问进度到哪儿了,啊你今天才刷了半本!
哈哈哈哈哈慢死了我都做完了。
问到怎么还不来找你玩,我会说是想早点啃完暑假生活然后跟你待一起的时间才更长。
那会儿的小朋友啊,牵个小手哟还得害羞个半天,但却一点不像现在的男女关系那样口是心非永远犹抱琵琶半遮面讨了便宜还卖乖的矫情。
牵手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互相确认情侣的爱意,可能只是马路上你走快了我想拉住你叫你小心,又或是混迹在地铁进站口的人流中怕一放手就把你给丢了。
牵手之前还总要像模像样地学古人作揖夫君先请娘子先请那般问一句可不可以,然后在点头的一瞬间把手牵起转身阔步向前走,两只肉呼呼的小手慢慢握成十指紧扣。
现在每个月钱包里的零用钱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莫名其妙就不够花,然后就感慨那时候的生活费比现在少出那么多,当时的自己是要有多节俭到清贫才能在临近月底还有可观的盈余。
“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放现在恰如其分,但在那些勒紧裤腰带过活的日子里,这话多少带着点偏见吧。
我记得那会儿两人坐肯德基里还要为到底点几对鸡翅和要不要鸡块土豆泥纠结半天,倒不是说心疼钱到一点不肯花,而是那时候对钱的自主意识还很清醒,知道自己还小花的都是父母挣来的钱,懂得这些生活打拼的努力并不是那么理所应当,因为那并不属于自己。
那时候的羞耻感还很强,每一次的出手阔绰都伴随着强烈的负罪感,也经常为总是处理不好感情和学习的生活开销而哭得像个小孩。
曾经的学习动力也不是完全没有功利性,但也落得直白简单,除了想为父母考出好成绩让他们在家长会上有面子,剩下的就只是想和心仪的女孩结伴考上一所高中大学,然后希望到那时候更加成熟的彼此能够在新的校园里继续谈我们未竟的人生理想和未来规划。
所谓的人生规划远没有现在那么条理清晰框架分明,什么考研读博面试实习找工作啊的都还没个能和画面感搭上边的实际概念,梦想倒是放得很美很大,小嘴儿都还没亲上一个就想着以后要组建一个幸福快乐的小家庭,生一对可爱的宝宝男的教他玩儿游戏打篮球女孩就为她梳妆打扮整得漂漂亮亮的,然后啊咱俩都做模范丈夫模范妻子,谁先下班回家了谁就去买菜做饭等对方回来,被犒劳的一方呢则有义务要包下剩余的家务杂活,说好了遇到矛盾也不准板着脸闹情绪要说出来可以吵架但是不能憋着,诸如此类。
那样的梦想很虚无缥缈,但多少透着两个孩子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而后来有一天你终于开始明白自己对她的感情并没有那么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而另外一个你发现17岁的夏天爱上的那个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渣,发现曾经那些你以为是唯你独占的甜言蜜语和亲昵举动他其实可以对每一个长相讨巧的女孩使用的时候,巨大的心理落差毫无征兆地掀翻了你的感情五味瓶,手足无措饮食无味之余更多的是震惊,在流着泪细数那些回忆里的温暖瞬间的日子里唏嘘几句物是人非的无奈,然后到头来也是只肯怨自己识人不淑摊上了一个奇葩,再多坚强逞能伪装起来的易碎彷徨也藏不住那颗善良无比的心,分得再莫名结束得再惨烈也终究不情愿说哪怕一句指责对方的脏话,纵使日后见面如若生人互不理睬,念在昔日的情分上也还是决定把仇恨酿成苦酒混着眼泪一口一口咽下。
其实谁都没有错,亦或是谁都犯了错,那么乐观一点看也便当成老天开眼为你筛选过滤掉了一批不该爱的人渣然后总会淘剩最好的留给亲爱的你,虽然那个最好的人现在还等在遥不可及的未来;即使悲观,也不妨就看作是命运的安排,它和你和他都开了一个大玩笑,你们的相遇相识相爱都是逃不开的注定,只不过这出合家欢的喜剧阴差阳错最后变成了恩断义绝的闹剧。
也许在你们分开多年之后的偶然重逢你会想学社交网络中的马克·扎克伯克一样甩出一叠名片糊你前任一脸朝她叫嚣道,“I'm in Havard, Bitch!”但也不应该忘了,那个伤透了你心的女孩也曾经牵着你的手陪你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走过华丽的一段。
16岁的时候看的这部电影,在从美国飞回香港的飞机上哭得泪流满面。
后来又反复看了好多次,依旧在同样的地点被感动。
唯美的画风,甜蜜而苦涩的青春爱恋。
三木孝浩似乎总是很擅长呈现朦胧而浪漫的场景。
即便是矢野的回忆杀中死去的前女友,在三木式地滤镜底下也变得美好起来。
一边美好,一边感伤。
光是看着荧屏上的阳光和薄雾,就觉得内心似乎也被照亮了一样,触碰到了温柔的一角,整个人都跟着变得柔和起来。
就像电影里七美对矢野形容的那样,“暖烘烘的,像肉包子一样。
”
高中时期最单纯的爱情。
真的很暖不是吗?
而电影里男女主角同框的画面也美得让我捂心口,真的感受到了电影里满满的爱情的味道。
一度是我高中时期最喜欢的青春电影,除却它涉及到了“死亡”这个令人无力的因素之外,里面那种为爱的人付出和奋不顾身,正是我憧憬和期望的爱情的模样。
七美真的是个很勇敢的女孩,吉高由里子的演绎不如原版动画里那样柔弱,但是却多了一份坚毅和爽朗(特别是她的笑声真的太可爱了),正是这种比原版要“刚强”一点的形象,更吸引我。
她为了自己所爱而追求,也为了自己所爱而祈祷。
只是为了那个人的幸福,为了那个人的愿望。
老实说,我很佩服她的这种坦荡。
也许死去的初恋真的是那个人心中永远的伤。
你也永远没有办法超越一个在时间上永远定格了的死人。
但是,他依然是你心中的爱,你依然会为了他而虔诚祈祷。
电影结尾这段站台送行,似乎被许多人引用过。
这段诚心真挚的祈祷,话语间包含的深情和纯真,大概只有那个年纪才会拥有了。
电影的最后一句台词还是深深地伤到了我。
七美平静而略带无奈地说着,那是她最后一次见到矢野。
那时候的我,还不太能领略毕业和离别,只是觉得这样的结局让我难过。
多年后重温,我更深地感受到了这种离别的无力感。
世界那么大,一个城市那么小,可是分开了,就真的遇不到了。
这部电影真的带着我感受到了很美好又伤感的青春啊。
请你保佑我,我爱上你的正确的决定。
不!
不能要求上帝保佑,这事儿只有你才可以做到,因为我爱的是你。
只要你愿意,它将一辈子都是正确的决定。
不得不承认,我们把一生最美好的记忆和感情都给了念书时候的那名男生。
一旦付出,便爱地惊天泣地,天下唯我用情至深。
对方可以不爱我,也可以顽劣地弯起食指轻叩我的脑袋。
但不可以无视我,对我大吼大叫或者冷言冷语,因为这样我会受不了,会伤心,会觉得你是在讨厌我。
最后实在不能忍受内心对那名男生日渐递增的感情,让自己变得不坦率、扭捏。
拼了命地鼓起勇气,终于说出了酝酿已久的:我喜欢你。
哪敢期待对方的回应,没有讲完就临阵脱逃便是莫大的勇气了。
熟悉了不得了的教室,课桌,穿着校服,你我坐前后座,翻看同一样带有不好的回忆的东西。
即使这样你还能坦率的笑。
这是如何做到的啊…………那一次的告白……没有得到你任何肯定的回应。
我一遍一遍反复问自己,是什么驱使我再一次向你告白,再一次说出那些话?
那些“正负相抵”“非常非常喜欢你”……这样的话。
没有别的想法,只是希望能让你了解我此刻的内心想法,想变得像你一样坦率…………直到现在……我深刻地记得在你那时候给我最动容的笑和最真挚的拥抱,我也始终无法忘记我们第一次像一对情侣那样手牵手一起回家,还有那一个羞涩的亲吻。
或许时间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思念,还有考验。
如果这些还不足矣说明我对你的爱,那就请让我用行动来表示吧!
所以让我们往有着彼此的未来加油吧!
记得大学时候看的动画,并没有全部看完,这种爱情给我的感觉就是纯纯的,淡淡的……多年后看了电影版的,我承认,没有了当初的心痛,可能人长大了,经历了一些事,过去的那些青春已不那么触动心灵,如果我是在学生时代看的这部电影,我想我该是能哭一晚上吧……影片拍摄的场景还是不错的,包括配乐,如果想怀念下当初的学生时代,的确算是一部不错的影片。
七美的生日是9月27日。
作者真狡猾,这生日和我的太接近了,于是我自作多情地加重了代入感。
「我们是战胜不了死人的。
」当初看原著的时候,这句话就很深刻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直到今天看电影,仍然觉得这句话很深刻。
元晴有一段深刻的过去,有个深爱的奈奈,而且这个深爱的人的死和自己脱不了干系。
对于元晴来说,奈奈的离去,自己是无可奈何的,而且他对她肯定是留恋的。
要战胜他的过去,要战胜他曾深爱的那个美丽的奈奈,好难。
更何况他们是以这种方式分离。
太难了……于是,七美和普通的女孩子一样,不安了。
她和所有的女孩子一样,想要知道、了解所爱之人的全部,想要拥有他的全部。
当你的他有一个深爱的前度时。
你总会有这种不安和丑陋的占有欲。
你怀揣不安,小心翼翼地胡乱猜测很多事。
一开始,你兴许会幻想着,把那些回忆也一起包容在内地喜欢对方。
就像七美说的:「你很喜欢很喜欢的她已经不在了,而现在有一个很喜欢很喜欢你的我在身边,那就正负相抵了。
」嗯,以为真的能做到正负相抵的。
但现实中的我们毕竟没有七美这么强大。
因为大家都像奈奈一样,是求被爱的人(愛を求める),并不像七美那么勇敢,能做到首先给予爱(愛を与える)。
事实上,七美也曾经犹豫过,她也不是这么坚定。
生日的事让七美很受伤,于是她对自己失去信心,一时退缩了,但最后她还是选择回到了元晴的身边。
看到这里,我总算明白为什么现实中的“七美”们为什么总是战胜不了前任。
因为实际上,我们都没有那么爱对方,我们最爱的还是自己。
虽然口里说着漂亮话,说着愿意「和对方创造不输给过去的未来」,说着能「正负相抵」。
但实际上,当过去带来的一些碎片刺伤了我们时,我们就渐渐因为害怕受伤而退缩,然后,最后我们还是战胜不了过去。
「其实,被过去捆绑着的不是他,而是你。
」竹内说的话如同当头一棒。
其实,你还是爱自己胜于爱他。
七美最后终于战胜了奈奈。
那是因为七美很勇敢,也很坚强。
有多少个戏外的“七美”可以这么坦率和勇敢地做到「先给予对方爱」呢?
所以,现实中的“七美”们都会选择竹内。
镜头外那些现实中的“七美”们,偶尔会想起那个人的侧颜吧,偶尔为回忆而嗟叹吧。
然后在脑海里浮现和七美开篇时一样的旁白。
「你现在身处何方?
」「今天遇见了谁?
聊着什么样的话题呢?
」「最后一次想起我,是什么时候呢……」另外,谈谈电影的还原度吧。
个人觉得还原度还是不错的。
虽然toma比原著的元晴正直了一点,想象中的元晴应该是更调皮、坏蛋一点的个性。
当然追求三次元完全还原二次元是不可能的,但至少我不讨厌电影从原著里延伸出来的、自己营造的一些风格和意境。
例如,元晴一边回忆奈奈,一边拼凑已被撕烂的曾经的合照,那段镜头切换和插入都做得很好。
做得不够完美的地方就是,原著里一些少女情怀到极致的场景在电影里却以白饭咸鱼的味道重演了,不过没办法啊,电影的意境又不是贴个网点,弄个大跨页分镜就能拍得出来的(但也不是说漫画的意境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到)。
再说,电影的OST很赞。
特别是主题音乐,配上最爱的吉高的旁白,和两人还原度还不错的演绎,时常让人一瞬就两行热泪挂下来。
「僕等がいた」的原著漫画陪伴了我大学四年。
而它的电影又陪伴我度过了失恋期。
失恋那段时间,我难受到每天都要上有在线咨询的情感公众号找人聊天,难受得很,我还记得一个叫你的私人恋爱顾问,另一个叫心理什么鬼的。
蛮感谢这些号后面的人,充当了我很长时间的垃圾桶。
最初只觉得「僕等がいた」是很普通的少女漫,但看着看着却觉得这平淡情节中表达的情感很细腻,带给了我很多共鸣。
这次电影的翻拍也没让人很失望,作为原著迷也颇欣慰了。
我是先看的漫画,感觉很喜欢,之后无意间发现有电影,想知道故事结局,才找电影来看的。
也就是电影版我只知道我们的存在上的内容,不知道下部的。
虽然知道上部的内容,但重看一遍也觉得很值,电影整体氛围,完全吸引我,而且对动漫还原度很高。
在看影片时曾有几幕片段衔接很像漫画的形式,虽然我没看过漫画,但猜测应该对作者漫画的还原度也很高。
下面不说动漫和漫画,我们直说电影。
结构上,上下两部的首尾呼应做的很好。
在上部的一开始,女主角七美就说男主矢野“他那个时候年仅十七岁然而他撑起的现实远远大于他的身体”,给观众制造了好奇,影片一步步的解密矢野的经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在下部结尾时七美又重新说“他那个时候年仅十七岁,然而他撑起的现实远远大于他的身体,谁又忍心去苛责他呢?
”,呼应开头让观众回顾整个影片,让观众们意识到,其实最懂矢野的是一直为爱而努力去了解矢野的七美。
细想下来面对矢野那些“渣男”行为,七美还一直选择继续等矢野缘由就很明显了。
标题有说这部作品其实是最根本是在说是否被现实打败。
矢野的妈妈、山本、和七美同样都是天真浪漫的性格,但她们有很大的不同。
矢野妈妈的人设好听是天真,直白一些其实就是不靠谱。
和矢野在一起其实更像是矢野在照顾她。
为了母亲矢野不得不早早成熟,成为被现实打败的人,深知给不了七美幸福的他,选择将爱封存心底。
七美和山本不同,她的爱不像山本那么卑微,敢于给予爱而不是一味的想要被爱,她坚信矢野,也尊重矢野的选择,自始至终一直保持遵从本心。
矢野和七美合适的恰到好处,就如同现实与天真烂漫交织的恰到好处一个被现实打败缺少光明,一个愿意不断发热发光,刚好平衡。
最后说说电影的画面,作为日本纯爱电影画面是小清新唯美风,画面自带滤镜,色彩柔和,有几个场景随手一截就可以当壁纸。
我截了一张矢野七美在草地上的图片,自认为效果不错。
尽管这部电影已经上映了有8年了,拿到现在看还是不错的,除了剧中某些服饰会有一点年代感,整体是不会出戏的。
整部剧画面唯美,故事吸引人,二刷冲动4克星。
但毕竟两部一共4小时时长久减掉1星,但一刷时绝对是全程无尿点。
忘了是谁这么说过……回忆,是由记忆的片段与片段组合起来,重新构筑的创造物。
回忆,其实等于幻想。
——高桥七美2012年的春暖花开,小畑友纪连载长达10年的少女漫画《我们的存在》出到单行本第16卷终于正式宣告完结。
小畑有纪在北海道钏路小屋子里创造的《我们的存在》打动了无数读者,拿下第50届小学馆少女向漫画大奖,累计销量1000万册。
人气上涨促进更进一步的推广,动画改编6年后,轮到了电影改编。
要感慨季节的周而复始,人世的尘嚣纷纭通常用一句话“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小畑友纪漫画里的人物们从少年时代开始,一页页地在作者的笔下长大成人。
读者也是追连载足够在10年的时间内长大成人,十年前的我们,看第一卷,到十年后的我们看第十六卷,是同一个高桥七美,是同一个矢野元晴,同一个竹内匡史,同一个山本有里……青春的蓬勃和青春的流逝,有些在改变他们,也有些没改变他们。
故事也在时间的流动里不断地调整我们读者对故事的构筑,关心人物的感受,牵挂人物的命运,探究一天的热情和一生的承诺之间的辩证,是难解的题,是易懂的感觉。
那个少年时期的纯粹爱情,经历时间掉落的结晶不断砸到人物身上的命运演变,回忆的点点滴滴,人间的悲欢离合,通过几个彼此关联的角色编织出“存在”,你与我的存在是什么?
存在是因为有记忆,记忆创造回忆,回忆是过去的存在,现在的幻想,也是未来的梦想。
小畑有纪带给读者直击内心的感受最莫过于此吧。
和漫画完结的同一时期,日本各家电影院线也上映《我们的存在》电影,票房卷走了上亿日元。
《我们的存在》电影又是不同于漫画、动画平台的新观感。
漫画的存在,真爱之纯,细腻之绵;动画的存在,声情之柔,画面之意;电影的存在,旋律之梦,节奏之幻。
三种平台各有千秋,漫画方方面面描写完整,动画截取漫画前9卷的内容,则是矢野和七美高中时代的故事,取舍漫画一些小细节,主干基本没有动。
电影的画面构成好似漫长的MTV,4个多小时,分成前后两篇。
前篇和动画一样,也是前9卷的内容,后篇是10卷后直到最后一话的内容。
前篇的故事是没有什么问题,就是24岁的吉高由里子和28岁的生田斗真极力装嫩演高中生会有些违和感,不过MTV式的大柔光对他们的扮嫩助益增强了不少吧。
二次元里的高桥七美被描写成是长相普通的一般女孩,但是个性温柔,有小女生的倔强和别扭,素淡带着小可爱,矢野元晴因为很喜欢高桥七美,怎么看都怎么好看,所以高桥最大的特点就是“可爱”。
吉高由里子端正的面容,24岁的身躯嵌合高桥七美这16、7岁的角色,运用的表演方式纯真又拙朴,适当的夸张演技加上精心圆润的把握,时收时放非常突出高桥七美的少女气息,吉高本人又有甜甜的酒窝,笑起来甚是可人。
吉高不太显本人实际的年龄,散发的气质和漫画里的高桥并无二异,真实且亲切。
吉高由里子就是演出了这种可爱如同小兔子的少女,全方位无死角,外貌和性格契合到位。
特别是前篇,有高桥和同学一起去餐厅的一幕,高桥帮山本说话反而被矢野嘲讽几句,高桥又恼又怒,拿起杯子泼水到矢野的脸上“去死,笨蛋!
”摔门而出,随后矢野追上高桥,高桥对矢野骂道:“白痴,笨蛋,蠢猪,你妈妈天生肚脐凸。
”吉高把怒气冲天的高桥七美这种青春小女生的范儿演得淋漓至极。
整部《我们的存在》电影可以说是由吉高由里子主导了灵魂。
很多情节合并删改对于电影来说也是更为紧凑了些,旁枝末节砍掉,次要角色的作用合并到其他主要角色上,比如矢野在东京的同学千见寺亚希子,她一个人就兼了另外一个原本就有的追求者功太郎戏份,一条主线进行到底,没那么多拖泥带水。
比嘉爱未对亚希子的淡然处理到最后和高冈苍甫扮演的竹内相映成趣,其实两人的行动模式和性格差不多,只是一个是男,一个是女。
在矢野和高桥的两头牵引且合拢成圆,丰富本片的角色关系。
生田的外形是老气了些,应该在他更年轻的时候来演少年矢野。
高桥七美眼里的矢野有不少描写,外表加上高桥视点去对矢野内心的探寻:“当时,他才十五岁。
即使现在,也不过才十六岁。
但重重压在他身上的现实,却总是比他的躯体更巨大。
”生田斗真演高中生很生硬,但是他对人物的演绎采取了审慎的态度,他一向表演喜剧夸张的角色见长,演矢野元晴这个角色是比较现实性,虽然是爽朗外向型,内心戏却比较复杂。
摆脱故作中学生姿态,到后篇里生田斗真就犹如宽衣解带,放松了很多,成年的矢野就演得很自然,刻画深入,有几个进退两难,受生活所迫,迅速成长的场面拿捏得不错。
生田斗真要做出十五十六岁少年的烂漫笑容还算勉勉强强,许多特写表情达意在镜头下带着一些匠气,覆盖到生田那张脸上,可以观看,心理上还要适应。
摄影极力追求美感,追求养眼,稀松平常的街景都拍得朦胧效果的移轴炫目,以符合男女主角的互动,各种镜头语言比较偏二次元化,不少原本的漫画场景是还原得十分到位,像教室里高桥和蹲下身趴在桌面上的矢野,高桥送矢野上去东京的电车——这里还是去掉了动漫里本来有其他送行的人,稀稀落落的雪花,远去的电车,整个世界只有他们两个人似的,浪漫得异常。
不管怎样,本片对原作的改编中规中矩,没看过原作的人也可以纯粹去享受一次青春梦,再相信一次爱情。
高桥七美和矢野元晴重逢的温馨令人感动:我曾经怀疑我的指南针是否失灵,可是如今我依然靠着它走到这里。
你就是我的指南针,我现在仍然爱你。
——矢野元晴
下载了个日本电影 我tm都该扇自己个嘴巴子吧? 额 我还看泪了给 我还熬夜到这么晚 这电影节奏还这么慢 剧情还这么弱 唉 要怎样啊
番茄很白很帅 吉高妹子眼睛真小
高一看动画的时候就觉得矢野是渣男,但还是会被狗血剧情牵动,直到编剧挑战年幼的我的承受能力。一晃又一晃,虽然还是会被小七那几句叫喊感动,但这个爱情故事,已经坐上那列电车,再也不会回来了。尼玛!我要永远17岁!!!我不要用“青春”这种标签啊!
虽然真心觉得男女主角选的很好啊,但是为毛我喜欢的桥段都木有重点地好好拍呢?哎,果然改变成电影就是需要担心各种取舍。
论小清新纯爱剧,绝对日本#1. 这片子其实很普通,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感动到我。不过画面很干净,小孩儿天真的爱很美好。虽然没看过原版漫画以及动画,但还是觉得生田斗真演的Yano不错。接下来比较期待后篇的东京成人后的故事。
太多东西没有交代清楚,矢野身上关于过去的枷锁,七七的成长与对矢野的拯救,还有矢野和七七逐渐加深的感情以及相互的羁绊都没有感受到,一切都来得很突然,以至于有点莫名其妙。嘛,也许爱情就是这么突然这么莫名其妙吧。最后,吉高以外,全员大学生以上。
其实我想,不管这个电影能否拍出来,不管演员是谁,我都会死心塌地的喜欢!一口气看完了动漫,26集在这里浓缩成了半部电影,把漫画的画面尽可能的还原了,所以当看到第一个场景,我就开始泪流满面!明明应该笑的才对,可就是止不住的想哭!能感受到大家的用心,真的很开心!幻想与真实完美的贴合了!
儿纸男盆友气场全开,高中生的样子明亮又好看 每个镜头里出现的他简直是少年标准形态 找这样的男喷油才是死而无憾【倒地 北海道最适合纯爱故事了,镜头暖洋洋色调超日系,吉高小朋友的丸子头也很元气,山本的演员演的真好真是太招人讨厌了跟幽灵一样 少女漫最高了果然一辈子都是少女心教团的成员毕业无
好喜欢喜欢得不行了的感觉。。。还有比日本小清新更治愈的么。。。
我都没力气告白了 所以看看别人告白也好
尼轰的校园纯爱剧已经炉火纯青了简直美好得一塌糊涂!toma万年17岁北海道白衬衫飘飘学长满脸褶子还是很帅气(<这是黑吧喂!) 吉高妹子萌的blx碎一地连小短腿都是满满的青春(<这也是黑吧喂!) 期待后篇=v=
日本电影,无论影片质量如何,画面总是很清新唯美的。大学时看的动漫了,看到出真人版理所当然地要瞧瞧的,总体感觉女主笨笨的有点原著味道(可是我不记得是婴儿肥的说,相反小七是偏瘦小的),清新的风格也是我一贯喜欢的,其他只能说还行了。觉得一般,可能因为我看原著动漫刚好看到“分别”这里吧。
唔..女主还蛮可爱的
日本小清新什么的最有爱了
初中看动画时候泪流满面,某些桥段现在看来真的挺弱的= =…真人剧也算尽力了,TOMA也真心老了;多给一星给吉高由里子,100%还原小七
为嘛分这么高啊!!
不是我看不起漫画改编⋯⋯可是就没看过几个日本漫画改编好的
女主角有点老徐的意思。。。
这种电影的存在就是为了打一星吧
为了吉高妹子还是多给一颗星星吧 Yano被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