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看韩国的黑帮片,讲述了一个街头混混关于帮派、友情、爱情的残酷而又无奈的生存故事。
29岁的炳斗,蛮力有不少、心计不够多、处事不太狠,一直不上不下得不到老大的重用,过着潦倒狼狈日子。
即便这样,他却教育自己的小弟“黑帮就算饿死也要仗着自尊心,一但丢弃自尊便是流氓。
”这样一个长着一张斯文帅气的脸,干的却是见不得光的事的街头混混,对一个女人发生了感情,难免不让人对感情戏有所期待。
就在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干掉检察官、干掉自己的老大当上大哥,一切仿佛开始好转的时候,爱情也水到渠成的变得顺利起来,我多么希望时间可以就此停住啊。
但是在卑劣的街头,怎么能指望会有爱情生根的土壤呢?
爱情点缀在一次次奔跑与打架之间。
跟老同学小心的打探消息,以及再次重逢时忍不住的欣喜;频频去买书,只为见她一面;故意把书本掉在地上,乘机目测她的脚的尺寸,为她买鞋;砸开她的门,背着病重的她去医院,还为她熬粥;带她去高级餐馆吃大餐,请小提琴伴奏;某次送她回家,突如其来的强吻和深吻。
这一路走来,炳斗都很小心的呵护着他的爱情,这样的男人最让人心动。
他们可以心狠手辣不可一世,但是却只对一个女人柔情万种。
这样的爱情,就像温室里的花朵,非常脆弱。
当他掏出一个小盒子,向女朋友求婚的时候,一群人先他奔了过来。
本能的他意识到必须跑。
然后丢下她一个人拿着小盒子目瞪口呆,箭一般冲出去。
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到最后,有些讽刺有些意外地看着炳斗被自己一手带起的小弟干掉。
被刀子扎进胸膛的他也许真的有说不出的心痛与无奈,死不瞑目。
当他的小弟取代他与会长把酒言欢时,我说不出的感慨和无奈,或许干掉别人与被别人干掉,替代别人与被别人替代,这不过是黑帮生存所必经的一个阶段。
影片的结尾,重复了帅气的炳斗对他同学说的“拍出具有黑帮精神的真实电影”的话,意味深长……
还记得当年《古惑仔》流行的时候,我的很多同学曾满腔热血地说,自己要成为像“浩南哥”一样的黑社会“大哥”。
想来也对,当年风靡全国的香港黑帮片,其中的人物无一例外地,都是重义气,讲感情,对付敌人绝不手软,敢为朋友两胁插刀的“英雄好汉”,而这也使得涉世未深的我们想当然地以为,这就是真正的“黑社会”。
但当长大后,我们就注定会明白,所谓的“黑帮”,不过是另一个尔虞我诈的成人社会,甚要比“文明社会”更加卑劣、黑暗。
金炳斗,我赞同一位朋友说得,“他不属于黑社会,因为他不够狠”。
他信任朋友,渴望爱情,忠诚老大,保护家人。
他就是传统黑帮片中天然的男主角。
但他最后的下场却是,被老大遗弃,被朋友背叛,他失去了他所珍爱的一切。
这一切,只是因为他“不想付出,不想进步”?
我相信,这是黑帮中绝大多数成员的况状,他们没有野心,只是为了“糊口”才加入其中。
这样的人,你要他们付出什么,又要他们如何进步?
悲观地说,其实任何一个圈子均是如此,你若想成功,要么比他人更聪明,要么比他人更野蛮。
因为真相就是,文明的人往往会被最先淘汰掉。
金炳斗对金珉皓说了这么一句话:一定要拍出黑帮精神的精髓啊!
说实话,我很难判断炳斗是否真得相信“黑帮情神”。
如果
相信的话,为什么他可以毫不手软地杀掉自己的老大?
如果不相信,他对于自己朋友与小弟所做的事岂不失去了意义?
但是,当他倒在地上,看着握有粘上鲜血的尖刀的兄弟时,他明白了,再深的情谊也抵不过内心的欲望。
何为“黑帮的精髓”?
会长明白,金导演明白,吴宗秀更明白,就是“你需要什么人和他需要什么”,就是卑劣的街头。
很久没有看韩国电影了,因为很久没有公认优秀的韩国电影了。
我选择电影看口碑,已经失去了勇于尝试的锐气,生命太短,没时间和丑女人跳舞。
因为喜欢看黑帮片,从而看过了太多的黑帮片,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不计其数。
作为一种类型片,黑帮片在情节上已经很难做出突破了,就拿这部《卑劣的街头》为例,它的剧情发展完全在我预料之中,没有一次意外的惊喜。
在比如说香港的黑帮片,正因为情节创意的匮乏,才显示出《无间道》的弥足珍贵,由此也可见一斑。
但是情节并非黑帮片的全部,而通过剧情来反映人性,来刻画人物,这才是黑帮片的真正精髓之所在,这也是为什么优秀的黑帮片能够超脱商业片的范畴,进入艺术片的领域的原因所在。
黑帮片本身的特点,使得它所刻画的人物往往被置身于痛苦挣扎的边缘地带,人物命运被各种社会形态所倾轧、撕扯,人物往往也表现出嚣张、痛苦、冷静、疯狂、睿智、绝望、等极端情绪。
正是基于这个特点,演员在影片中的表演大有用武之地。
因此优秀的黑帮片往往是优秀演员的摇篮,这就不用举例子了,数不胜数。
另外,就像这部电影中主人公最后所讲得那样,他希望他的导演朋友能够拍摄出具有真正黑社会精神的电影出来。
我们可以感觉到,拍摄影片的导演对于黑社会的理解以及他个人的影像风格对于影片成功与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当导演抓住了一种精神,形成了一种风格的时候,这种风格就成为吸引观众的根本因素,即便导演总是不断的重复自己的风格,观众也是慷慨买账,比如吴宇森风格,比如北野武风格,比如塔伦蒂诺风格,比如杜琪风风格……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当一部黑帮片的情节没有创意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关注影片导演的功力一级演员的表演,如果这两个环节有出色表现的话,那么情节的匮乏就完全可以被忽略不计。
而这部影片的精彩之处就恰恰在于演员的表演,准确地说是一个演员的表演,赵仁成精彩的表演使得这部情节乏善可陈的黑帮片拥有了优秀的特质,可以说,这是一个人的电影。
这个人是赵仁成,它塑造的角色有一种巨大的冲击力,这是一个有爆发力的演员,而他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是非常到位的,比如影片已开始他去要账的一段戏就非常抓人。
而要账成功之后在车里唱歌的一场戏,那种志得意满,那种飞扬跋扈,依稀让我看见了《红子》里的韩石圭。
赵仁成在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性格气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冷酷,相比之下,《甜蜜人生》里的李秉宪就多少显得有些做做了。
而赵仁成之前在《爱有天意》里的演出相比之下也青涩了很多。
我只能说,有一个性格演员诞生了,但是这毕竟是黑帮片,它的类型特点使得它很容易让演员充分发挥,但却不能作为演员表演的试金石。
这是赵仁成的厚积薄发呢还是昙花一现?
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他今后的作品了。
无论如何,只是一个优秀演员演绎得精彩作品,看一看是决不会让人失望的。
这个片子实际上已经最少三四次刷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隔一两年就忘掉了剧情,本以为能被忘掉的剧情就是因为没有亮点,可是看着豆瓣8.0的评分,比韩国大多数的黑帮片都要高,甚至还要高过崔岷植河正宇的坏家伙的全盛时代,心中又很疑惑,这么高的评分没亮点说不过去啊。
更为奇怪的是,这部片子经常被人提起,很多人知道我喜欢电影看过很多电影时,就会提起这部片子,而我总是忘掉了剧情。
我并不是电影云爱好者,好的片子我都看的很仔细,回放找漏、暂停思考、钻研台词这种事情我都干,看不懂的必二刷,好的片子三刷四刷是常态,最多的能做到十几二十几刷。
但是就算这样,这么多年每次有人提到这个电影,我都会忘了剧情。
就很奇怪,于是今天花了4个小时看完这个2小时20分钟的电影,写个影评提醒一下自己(只为提醒自己,不喜请勿评价)。
这个片子剧情也很简单,讲的就是一个黑帮小头目,不满自己老大的吝啬,为了多挣钱做掉自己老大,结果喝醉后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自己当导演的发小,然后发小拍成电影成名,主角认为是发小出卖了自己不在乎自己,结果这个事情被幕后老大加以利用,最后被主角自己的小弟干掉。
就我自己个人观点的来讲,先说一下自己为什么记不住这个电影:个人感觉是因为漏洞太多了。
一个强调写实的电影却这么多漏洞,一点都不真实,让人无法给出高分。
(比起绿头苍蝇的写实真的差太多)漏洞1:主角卫生间杀老大那一出戏。
这个地方作为全片第一个能让人屏住呼吸的高潮部分,这里演的莫名其妙。
老大被拖进卫生间后进来几个人,老大既不呼救(那种姿势下手根本捂不住别人说话)也不反抗(虽然被刺了几刀但是从老大的力气来看,翻滚脚踹捶打什么的应该还是没问题的),实在让人不知道这老大面临必死的局面时在想什么(可能为了自己面子故意不呼救?
那就更不写实了,毕竟剧中没有镜头表现老大有这种情节),甚至主角杀人后又大方回到大厅,身上血都没一滴。
这段个人感觉是老大为了配合被杀而啥都不干,太假。
漏洞2:杀好几个人什么问题都没出现,可是仅凭一句醉话主角就怂了要跑路。
主角卫生间杀了老大,也没有做什么指纹处理就跑了,然后啥事没有。
主角杀检察官这样的大官也啥问题没有(剧中仅仅交代母亲说有警察来家里盘问)。
杀人后甚至没有警局问话的镜头。
但是仅仅凭自己一句醉话,主角就觉得自己必须要跑路。
就凭主角这种杀人后每天还活蹦乱跳的到处露面、有嫌疑也没关系的态度,就这种态度,怎么会认为一句酒后之言就能定罪,而且这时候已经过去很长时间,警察一点证据也没有。
这里是自相矛盾的,如果警察很仔细,那一开始就不可能一点事没有,如果警察很粗心,那没证据一句醉话也定不了罪。
同样如果主角有这个胆魄,就不怕警察传唤,没这个胆魄,就不可能杀人后大摇大摆跟没事人一样。
这段个人感觉就是其实主角根本不怕没证据的警局,但是为了剧情而害怕。
漏洞3:友情?
有吗?
全片看完,知道导演想让主角体验被背叛的感觉,可是剧中这个拍电影的发小一直表现的很阴冷,甚至还单独给了好几个镜头表示,也没有演出那种很深厚的友谊(新世界里李政宰黄政民那种友谊就描写的特别好,送假表被拆穿也不慌, 然后就是那句经典“瘦巴巴的老爷们一起走啊”),友谊情分拍的太淡,但主角这种从不聚会的人却突然莫名其妙的就完全相信他。
这段个人感觉就是主角为了剧情而信任,甚至把自己地盘全盘拖出,太不可思议,莫名其妙。
漏洞4:导演发小为什么知道主角是黑社会?
剧中表现了好几次发小辛苦找到他是为了拍黑社会的戏,但是为什么知道主角是黑社会,并没有提,看完依然一头雾水。
好了,漏洞又多又大,让人一开始就感官很差,所以从一开始就心里认定电影一般,然后不认真看,然后记不住,那这似乎能解释为什么记不住剧情了。
那8.0分高分又是为啥呢?
(仅个人分析)1、电影其实亮点还是很有劲的,特别是最后的反转,给人感觉还是很震惊的(可能之前看的时候漏洞太多,已经心里打分完毕,最后也没好好看,所以之前没注意)。
最后幕后会长的两句话:①、说导演想象力很足,②、说小说就是小说不是真实的。
这里说明会长还是知道这个电影不会给自己引火上身,因为"电影是想象力、小说只能是小说”。
那会长为什么还要除掉主角呢?
为什么又要拉拢导演发下呢?
这一切都随着会长这两句话真相大白了,那就是会长就是想除掉主角,可能因为钱也可能因为不好管理,这里并没有交代,但是最后会长在台上现歌,这个镜头全片出现了三次,寓意已经很明确了。
第一次是老大献歌,会长显得很不耐烦,说明这时候会长对老大已经不耐烦了,就算你献歌给他他也没有丝毫感觉。
第二次是主角献歌,这时候会长也显得很平淡不是很开心,说明会长这时候还是不是很乐意的,不乐意原因没说明,可能是怕主角是第二个老大?
第三次是会长自己唱歌,这次可以看出来会长是高兴的,说明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只要达到目的,不用别人给自己献殷勤,自己给手下的人献歌都行啊。
这里镜头表现力非常足,也非常合时宜的解答了观众的一个疑问:那就是为啥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警察一抓,主角就想跑路。
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当时想的都是这里为了剧情而剧情,但是这里却解释了这个问题,那就是主角因为单纯所以想多了,而会长根本没当回事,会长只是想除掉主角,所以借口这个事情给单纯的主角施压,利用主角的小弟除掉主角而已。
这里大有一种我猜到了你猜到了结尾的意思,结结实实的给观众秀了一把肌肉。
确实很不错,就凭这个亮点,必须5星(虽然我吐槽这么多,但是我并不是苛刻之人,好电影必须5分,只是漏洞太大不吐不快)。
2、第二个亮点就是这个剧里增加了很多亲情感情小弟情的戏码, 虽然在这个黑帮片里,这些剧情显得无头无尾且偏离主题,但是对于喜欢这种戏码观众而言,这也是很好的剧情。
当然我个人完全不喜欢这种对主线剧情发展完全无用的感情剧情,我更喜欢新世界那种感情戏是为了要挟主角而推进主线的剧情,或者坏家伙的全盛时代那种为了人物丰满而简单表现一下、后期因为不推进主线所以完全放弃掉的那种简洁明了的只走主线的剧情。
毕竟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主线都不容易搞丰满,搞这些虚头巴脑的滥竽充数只会让主线给人感觉莫名其妙。
但是不外乎有喜欢亲情感情戏的人爱看不是。
所以这个影片作为商业片还是成功的满足了更多人的情感需求。
3、第三个亮点其实也是我看到最后有感而发的。
那就是每个人心中的个人悲观英雄主义。
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幻想自己是一个悲壮的英雄,与整个世界为敌,做出成就后周围的人都针对我,最后死在了最信任的人手下。
这种悲壮的英雄情结,可能年轻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过,特别是遇到挫折后被周围朋友冷落的时候(最起码我有过,而且有过很长时间)。
我不怕死,也希望自己能悍不畏死的大无畏的冲锋在前线,然后做出了超越常人的成绩。
但是,我知道自己敌不过整个世界的规则,即使做出成绩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甚至可能连成绩都做不出来就败了。
这些我都明白,可是我不想谈自己的失败,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知道自己一定会败在这个社会的规则之下,所以想来想去,可能败在自己最信任的人手里,那才是我最好的借口。
当然,很多人都有这种情节,只不过他们不承认(最起码我当年有这种情节的时候,我观察过很多跟我一样的年轻人,他们有理想,但知道自己完不成,却又不想承认,而又想找借口)。
悲观英雄主义情节。
但是事实上我发现很多人抱着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态度去生活的时候,最后他们都没有如意,包括我自己,我们最后都沦为了妥协这个世界规则的人。
因为成就没有那么简单就能做出,而背叛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发生,特别是你一路飞驰向上的时候,最后的失败大概率只是因为自己(这可能让很多人找不到借口,没办法,找借口虽然是人的本性,但是哪有那么多借口给你找)。
所以这个亮点,幼稚,但是有效。
所以这个片子,幼稚,但是好看。
只不过像我这样经历太多然后早就妥协的人,真的就觉得这个片子可能太理想主义了,太跳脱现实。
所以这些亮点可能也是我记不住这个片子的原因之一吧。
脑海里一直觉得韩国的黑帮片不是很多,其中仅有的还不乏喜剧和无厘头风格的。
卑劣街头因为是暴力组织三部曲的第二部,在一开始我并不看好赵仁成的表演,只是对故事本身很期待。
的确没让人失望,整个电影一气呵成,格调鲜明,虽然很多黑帮题材作品的痕迹,但是韩式的细腻和叙事风格仍然注入了个性的魅力,赵仁成表演非常到位,再也不是巴黎岛里懦弱的公子,那身手还真是愣头青玩命型的。
情节不错甚至很多地方看到好多教父里的情节,2个多小时的时长说明导演尽量给大家展现一段黑社会底层食物链的一种生存状态。
尤其是赵仁成对导演说的那句话,要拍点能真正体现黑社会精神的作品。
这样的故事我们不会有看《蛊惑仔》那样的冲动,没有看《黑社会》那样的故作高雅,而是真的有一份共鸣,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狗咬狗》,生存的状态就是不停的在欺骗和暴力中前进,我们可以用暴力解决形式,却扭转不了残局,所以注定这样的开始,这样的生存就要导致最后的结果。
都应该看看这部片子。
1.他是一个黑社会成员,地地道道的黑帮,打起架不要命。
“黑帮不是这样打架的。
”他对导演好友金珉浩说,然后一个下勾拳狠狠砸在小弟的心脏处,小弟应声倒地,“简单,实用。
”但他总是穿着高档的黑色西服,衣领衣袖整洁非常,这让他看起来俊朗倜傥,举手投足似乎更像白领。
他已经30岁,却仍然无地位无资本,带领着一群小弟艰难地生活。
家里人付不起房租,他知道有些事躲无可躲,当机会来临,他必须出手。
2.赵仁成出演的赵炳斗的故事从暗杀帮派老大的死对头朴检察官开始。
随后,赵炳斗受到了老大的额外照顾,却引起了自己顶头老大的猜疑。
顶头老大决计铲除赵炳斗,却在下手前被赵炳斗发觉,并先下手为强。
随后摆脱桎梏的赵炳斗成为了帮派的栋梁,为了替帮派争夺开发房地产的地契,他带领一众小弟威胁恐吓当地居民,不择手段;在与敌对帮派争夺地契中,他身陷危难,几乎丧命。
最终他还是为帮派清除了障碍,取得开发房地产的资格,自己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然而,刀光血影的经历让他身心皆疲。
在一次感情挫折后,他喝得烂醉如泥,好友金珉浩把他背了回家。
趴在床上的他辛酸交集,泪流满面。
在金珉浩的诱导下,他不禁把过往的经历全盘托出,他说,当你拿刀捅人时,你已经不是你自己,千万不要对视对方的眼睛,因为你将永远无法忘记。
不料,一心想要拍一部真实的黑帮电影的金珉浩把这些细节一一放进了自己的电影。
在电影一炮而红的同时,内中近乎真实的情节却引起了帮派老大的惊慌。
他暗示赵炳斗把金珉浩除掉。
赵炳斗最终还是放过了金珉浩,但金珉浩却因担心自己安危而把事情告发给警察。
逃过警察追捕的赵炳斗一心想要复仇金珉浩,却因为已经暴露了身份而被帮派诛杀,而亲手捅死他的,正是他以前的小弟……3.他忠心耿耿,做牛做马,却不为顶头老大器重。
他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却仅仅只是帮派老大的一个棋子,被利用完后像一只蚂蚁一般轻易被掐死。
他爱家人,保护他们、为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而拼搏,最终却连母亲的葬礼都未能出席。
他信任导演朋友金珉浩,尽可能对他拍电影给予帮助。
但金珉浩却因为自己的所谓艺术追求或个人欲望罔顾朋友死活地把他的故事搬上银幕。
面对他最爱的女人姜贤珠,他脸上总带着羞涩的笑容。
他不断地解释说黑帮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但他对情敌大动拳脚却吓到了女友。
圣诞节,刚把礼物放到情人手上,警察一拥而出,他忙于逃命,身后留下一个满脸惊慌的女人。
他深情地付出,深情地为爱人煮菜,深情地买上一双穿着舒服的鞋送给她,,但爱情只给他留下雨夜的一个深情的吻。
“就算没饭吃,也不能放下自尊!
”在艰难的时日,他这样教训小弟;“家是什么,家是大家一起吃饭的地方!
”获得帮派老大照顾生活有所起色后,他在饭桌上这样说道。
比起自己的顶头老大,他与小弟们更同生共死,但他弑上时或许不能想象,就是这帮自己一手带大、一同刀里来红里去的小弟,竟然会做出和自己一样的事情。
也许,这本来就是一个循环,一如港产黑帮片《江湖》中所描述的那样。
4.回顾一下电影的名字:卑劣的街头。
究竟卑劣在哪里呢?
欺骗,敲诈,勒索,绑架,暗杀,背叛……片尾再一次闪现这样一个情景:赵炳斗离开金珉浩的片场时,转过头来,脸上浮现带着些许无奈、期许和坦然的笑容,说:“一定要拍出真正的黑帮哦!
”原来,卑劣的不是以上种种,而是这种生存方式。
选择了黑社会,就选择了卑劣,即使最后始终不能逃脱毁灭的境地。
这个社团是一直依附于一个大金主,严格意义来说只能算被老狐狸金主雇佣的小混混社团,社团从上到下没有管理和纪律,和教父甚至香港黑帮差远了!
1.没有固定工资,能拿多少钱全靠老板心情,没提成。
2.没有阿米巴管理法则,没有晋升选举机制,想晋升全靠刀掉上司,直接和金主对接。
3.出生入死没有应得的安家费,最后却被自己人活埋。
小混混终究成不了教父,因为他们不知道鸟尽弓藏,飞鸟尽走狗烹。
江湖不是简单的打打杀杀。
男主杀掉他的老大还情有可原,他老大不分钱,和兄弟们日子过不下去了,不得不反。
男主的小弟是最傻的,男主是愿意分钱的人,金主趁机干掉男主正好不用分50亿安家费,以男主的性格肯定会给兄弟们分很多。
男主被干掉后,不知道最后拆迁的50亿有没有给他们,大概率是一点点小钱就打发了。
金主坐收渔翁之利。
社团应该一致对外,对付金主,金主只是客户,不应该成为他们的爸爸,他们可以多接业务,而不是内部自相残杀。
同情下男主,多么希望最后男主和女主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啊,多么美好的生活。
女主是个顾家的好女人,男主也是,只是太傻了,跟错了人!
明明自己业务能力这么强,哪怕去健身房当私教,也不至于马革裹尸,所以说真怕跟错人。
跟对一个好大哥是多么的重要!
男主私下是个爱生活爱家人,对伴侣忠贞,会做饭菜,温柔体贴的完美男人,这种男人会去做黑帮杀人越货也真的是unbelievable,你把男主所有打架杀人的剧情去掉,换成白领上班,那就是个标准爱情韩剧。。
多希望男主最开始的老大给他那么点钱的时候,他能领悟到,做这行真没劲,赚这点钱还不如去打工上班做社畜,做个健身教练或保镖也够养活家人了吧!
而且他的妈妈妹妹和女朋友从来不想他要大富大贵,只想他能平平安安,哪怕在破房子住一辈子。
只是男主没意识到,什么是他真正需要的,什么是他想要的。
真的是认知决定命运,不好意思我鸡汤了。
男主,答应我下辈子别做黑社会了,去做健身教练吧!
赚的钱也够花了,然后和美丽的女主幸福的生活,这才是你真正需要的生活!
看完有种惊艳的感觉。
首先是类型片经典的三场戏结构(杀检察官、杀老大、杀炳斗),节奏过度平滑,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看下来没有生硬的感觉,到这可以给及格分了。
结构有了,接下来就是加料,影片以炳斗为中心,加了发小导演拍黑帮电影和书店店员的感情两场戏。
难得是这两场戏完全呼应了影片主题--你需要找到谁和他需要什么。
首先出场的是导演珉浩,他为了拍出有骨有肉的黑帮片,需要找到一个真实的黑帮团伙,于是他找到了炳斗。
那炳斗需要什么呢?
是他从小暗恋的书店店员贤珠。
于是珉浩给他带来了。
另一场书店店员贤珠的戏呢,看似是简单的傻白甜感情戏,但其实也是加了手笔的。
首先设置了书店主管纠缠贤珠的情景,把炳斗放在一个两难的情景中,他要是不打主管就不能带走贤珠,而要是打了就坐实了黑帮老大的身份,从后面炳斗的处理方式看,他不是一个心机深的黑帮老大。
而吓走的贤珠后面为什么回头呢,影片也给出了解释--在书店日复一日枯燥的工作下,贤珠需要的是:
另外,更精彩的是这个镜头:炳斗离开贤珠家发现的这张照片
这里面,贤珠和已婚的主管是有段过去的,而炳斗呢,没有多想,继续追着他此生唯一爱过的女人--贤珠。
可外表清秀动人的贤珠仅仅是他的幻想,29岁的炳斗,忙于生计压力,要照顾生病母亲和上学妹妹,要付房租要去砍人与被砍的炳斗,还是心存幻想的。
他还相信着表里如一的贤珠,相信着他的发小导演的友谊,相信着他视如家人的小弟。
这层层呼应下,炳斗的结局就顺理成章——
逃无可逃的导演加上背叛的小弟,合起来做个局
炳斗就凉凉了,至于社长呢,当然不会给炳斗他应得的十分之一好处费,他手里没有社长需要的。
难度分,影片得到了。
最后的开放式结局:前两个在聚会上拿着话筒唱歌的都死了(炳斗的上司、炳斗),现在死去二位的社长拿起了话筒,唱着他最喜欢的歌,他是最终的黄雀在后呢还是生存杀戮背叛这样的戏码继续上演呢?
留给观众了。
附加分,至少也得了一部分。
这是我接着《向日葵》看的。
我本以为都是动作片,就会差不多。
没想到,会是这样,有点意外。
在动作、暴力、黑帮的外壳下,人的欲望才是这部电影要讲述的主题。
人性的丑恶在电影的照耀下,一览无遗。
这是我第一次看赵仁成的片子,演的真不错。
我知道他在这之前在韩国已经很出名了,而且听说还是以在韩剧中出演贵公子而出名的。
但这次赵仁成的转型真的不错。
他深陷欲望的漩涡中,但同时自己也是漩涡的制造者。
这是一个成王败寇的时代,谁都没有资格抱怨,更没有资格责怪别人。
故事情节的确很老套。
几乎所有的古惑仔都是这样的开始和结局:从开始的小弟,到后来的大哥,再到最后被最得力的手下取代。
可是不这样编剧,还能有怎样的情节?
世间的一切不都是这样的轮回么?。
小时候房前屋后总会种一些果树。
这些果树从小苗开始生长,然后到旺盛的结果子,总是繁盛不了几年。
要么被虫病困扰渐渐枯萎,要么因为太繁茂了遮了庄稼被爷爷砍了。
还有的啥事没有,但果树自个儿要歇树,过几年也成了一棵不结果的“无用树”。
后来在公司打工,经历多了,发现凡是元老总是会在其最辉煌的时候离开公司。
不是因为他们的薪水太高,就是因为有了更能干的下属。
公司里也常常有一些红人,不是制造部经理,就是工程部经理,或者就是一个小采购员。
可是这些红人都没有红过半年的。
这些红人一朝红了,就常常因为自己有意无意的说话和做事伤害到一些人,于是往往成了众矢之的,然后慢慢的被搞,然后慢慢的不红。
一个公司一个企业也是这样,和一个黑帮小混混的一生没有太大的区别。
诺基亚曾经是多牛的公司啊。
买手机几乎优先都会考虑诺基亚。
而才多久的时间,我们的手机还没有坏,诺基亚又不行了。
现在的苹果也是一样,虽然现在iPhone4s销量还不错。
可是我们惊奇的发现其实摩托罗拉和三星的手机和iphone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感觉这个谷歌系统还挺好用的。
我想苹果后面走下坡路,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对于见过起起落落股价的人,对这种从弱到盛,再到衰的过程感触尤深。
一支股票就和人的一生一样,总是从少年到中年再到老年。
很多股票一旦过了全盛时期,就从此再也爬不起来。
一朵花,一棵树,一个人,一只股票,一间公司,一段感情。
最美好的时间过了,就开始走向衰亡了。
没办法。
只是希望别太短暂就好。
柄斗真可悲,自己喜欢的女人害怕他,唯一信任的朋友利用他,自己的老板压榨他,奋不顾身用生命去保护的家人不理解他。看得心里不是个滋味,不喜欢。
就是打呀打呀……
街头的真髓
血腥...
结局就是吃了拓屎,新世界至少还讲点情谊,这个纯粹就虎头蛇尾,棒子导演都该去看下枪火
哎哎哎,赵寅成这个喜欢强吻的男银
心底有那么一点善良……却常常会被无情的人拿来踩碎、揉烂、再跺上两脚~
这电影一会让我觉得很棒一会让我忍不住掀桌……
2012-12-10手机看,很不错的一部韩国黑帮电影,虽然结局并不出乎意料,但确实不是我所期盼的,挺悲凉,但是符合电影要表达的内涵~~
是用快进看完的,但我觉得这是一部好片。只是,我不够有能力欣赏他。因为我还不懂黑帮,也不愿意承认想象中重情义的黑帮,其实却是朋友算个P。
兄弟一家人,但将黑社会看得太义气以致全情投入就是你的不对了。小资情调的初恋相遇,电影梦想的一骑绝尘,插在恶杀的黑水中显得俗而艳美。利益集团的重新苟合,是人的工具性使然,老板下大棋不会滥杀才子。你手段不狠,洞察不足,心肠太婆妈,所以死得很忧伤。但能活在众人脑海,也是江湖精髓的达成。
太。。。。长。。。。。了。。。。。
我们都是靠捅死前老大来上位的,黑道个人成长史刻画的很好,和女朋友谈着恋爱被迫跑路,接着被捅死,也真是惨
切
黑帮就算饿死也要仗着自尊心,一但丢弃自尊便是流氓。
打斗够暴力,不过并么有太多让人深思的东西
那时赵震雄还没红,晋久最后干死了赵寅成,赵寅成电影里的确帅,那个记者有点多余
从头烂到尾 对这类题材的片子我一向可谓来者不拒 这部算是到头了。
狗血啊狗血
————— 📀 2006 👉 韩国【4月【➊】】【2021 ▲ 276】【【庾河】街头·三部曲 第2部 作品】【≈ 141分钟】【原版 ★ 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