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都行

Whatever Works,纽约遇到爱,总之得就得,只管有用,管用就行,行得通就行

主演:拉里·大卫,派翠西娅·克拉克森,亨利·卡维尔,埃文·蕾切尔·伍德,莱勒·坎诺斯,亚当·布鲁克斯,迈克尔·麦基恩,克利福德·李·迪克森,尤隆达·罗斯,卡罗琳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怎样都行》剧照

《怎样都行》剧情介绍

怎样都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芝加哥大学毕业的物理学家鲍里斯(拉里•戴维 Larry David 饰)自认天才,对世界及人性均极度悲观,在莫名其妙与妻子分手后跳楼自杀未遂,辞去工作搬到纽约曼哈顿城中,靠教小孩象棋为生。某晚在家门口发现了从密西西比州离家出走的天真少女美乐蒂(埃文•雷切尔•伍德 Evan Rachel Wood 饰)。美乐蒂请求鲍里斯收留,极不情愿的鲍里斯只答应让她暂住一晚,却没想到美乐蒂不仅对他的天才极度尊敬,在同龄朋友面前大加赞扬,并对自己渐生爱意。尽管有着四十多岁的年龄差异,二人仍决定结婚。不久美乐蒂的母亲玛丽埃塔(帕特里西娅•克拉克森 Patricia Clarkson 饰)被丈夫抛弃后从密西西比来访,与鲍里斯的朋友凯文(亚当•布鲁克斯 Adam Brooks 饰)一见钟情。凯文帮助玛丽埃塔成为了摄影师,但对鲍里斯不满的玛丽埃塔却想尽办法拆散他与美乐蒂……...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豪斯医生第四季造纸人生恶灵牙狼:阿修罗K-DOL爱心增加学院记忆碎片芳华初梦一夕一朝一饭爱我第一季哥特萝莉侦探事件簿女孩的钓鱼慢活异色国度黑暗杀机爱很复杂地下室你在哪里逗留大逃脱第四季养个孩子不容易名侦探的守则马柔本宅秘事警醒力王中王图书周时空救援之明月危机疯狂丑小鸭2靠谱英雄大世界旁观者绑架:卡丽娜·怀特的故事时光与你都很甜彩香最爱弘子前辈2

《怎样都行》长篇影评

 1 ) Woody Allen还行吧

最近接连看了一些Woody Allen的电影:《怎样都行》《安妮·霍尔》《纽约的一个雨天》。

原来还看过《赛末点》,那是几年前高中的时候了。

其实《怎样都行》第一次是高中毕业的暑假看的,那段时间看《西部世界》,感觉Evan Rachel Wood长得极美,于是几乎把她的电影全都看了。

《怎样都行》《安妮霍尔》《纽约的一个雨天》,风格都极其相似,几乎都是一个絮絮叨叨的话痨男主,一个老头,一个中年人,一个年轻人。

毫无疑问,他们不是Woody Allen自己演的,就是Woody Allen的化身。

背景都是在纽约,Woody Allen的故乡。

我常常把大导演之间进行比较。

对于我而言,我喜欢历史,文化,看电影对于我来讲是一个了结学习历史文化的过程。

因此我最喜欢看的电影,一般是历史片,或者反映现实生活的。

科幻片有的我也喜欢看,但必须是有深度的,比如Ridley Scott,他擅长拍科幻片《普罗米修斯》《异形》《银翼杀手》,也擅长拍史诗片《天国王朝》《角斗士》《出埃及记》,都是我喜欢的。

科幻片如果上升到哲学,审美,思辨的层次,还是很棒的。

其实那些东西讨论的也是人类一直以来的哲学命题,关于自身和宇宙的思考,比如《圣经》《弗兰肯斯坦的恶魔》之类的。

按照我的标准,李安则是最好的导演,主要在于他对中西方文化都十分精通,各种类型的电影都能拿的来。

也许西方导演里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拍了《末代皇帝》的贝托鲁奇。

武侠,科幻,历史,悬疑,家庭,情色,李安都能拿的来。

清朝中叶的西域江南和北京城,90年代的台北,18世纪的英格兰,70代年初的美国,伊拉克战争,南北战争,抗日战争,他都能涉及到。

想必这要做巨大的工作,大量的阅读历史,文献,资料,文学相关的作品,否则很难做到细节如此考究。

李安电影的跨度真是太大了。

在我眼里Woody Allen就是完全的相反面。

李安几乎每部电影都寻求突破,无论在技术上,题材上,精益求精,十年磨一剑,几年才能出一个作品;Woody Allen几乎每年都有作品问世。

如果说李安的作品是用心雕琢的油画杰作,Woody Allen的电影就如同小品大杂烩一样。

2000之后他确实到了罗马,巴黎,巴塞罗那,伦敦,但还是几乎差不多的剧情。

就我看的这三部电影,都是大量的俏皮段子大杂烩。

有的话说的也确实搞笑,也确实引人深思,而且不得不说,很有纽约的地域特色,但是不停地堆砌也会使人生厌。

 2 ) Whatever Works里的世界观和生活观

聪明人不见得过着与众不同的生活,但是聪明的导演一定能拍出与众不同的电影。

伍迪艾伦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导演,whatever works就是这么一部与众不同的作品。

尽管编剧的智力优越感随处可见,但是影片的视角其实是众生平等的。

此片主角不仅嘲笑众生,他揶揄自己更甚。

看这个主角,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教授,看起来比其余角色都有智慧,可谓是生就一双慧眼,对人性和人心洞若观火,可他还是婚姻失败,戴一次绿帽子不说,再结婚再戴,再戴再跳楼,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的达春绿?

不,影片自嘲的意义绝不在此。

是的,没有谁完美,没有谁超脱。

没有人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更没有人能预测未来的模样。

这就是影片不断打破屏幕的阻隔,让演员与观众直接对话的目的:你看你就是这样的,你看着电影发笑,其实是因为影片所投射情结的就源自你自己。

就像主角(也可视为导演本人)开宗明义所说的,一切宗教和一切主义都是荒谬的,因为在本源上,人类是非理性的、人性是非本善的。

所以,乍一看,悲观和绝望都有充足的理由,就像主角的父亲,看了一篇毫不关己的负面报道而就忽而自杀,而主角自己两度跳楼的情节,也不过是为了印证这种悲观的论点。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人生观就是:尽管这个世界是如此乱七八糟,尽管我们往往感到悲观失望,尽管我们常常无由头就失控和崩溃,可既然我们神奇地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好好体验见招拆招,坚持活下去并且活得有滋有味。

whatever works,是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尽管3p了,可是并不算堕落;尽管男同了,但也未妨碍别人;尽管伊外遇了,可也无需隐瞒(难道这不伤害对方?

影片对此难以自圆其说,或者说,其价值观仍将自我置于首位)一切皆无不可,只要勇于面对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只要能以爱的相伴找到快乐生活的入口,人生就值得一游。

 3 ) whatever

电影中的怎样都行,到了生活中可不一定行的通。

现在看电影越来越费劲了,不知道是因为环境,还是因为心境,总看不下去,撑都撑不住,allen这片也一样,加上今天下午的一个隔断,也算是分三次才看完。

影片的前三十分钟,剪辑完全不像后面那般流畅,很多剪辑点非常硬,过渡的也不是很舒服;一如男一号,自负狂妄,跟谁说话都像吵架,连小孩子都不放过,这样的个体很容易被孤立出来,这决不是因为之前离婚跳搂造成的。

人格的缺陷不会因为家庭,时代而发生任何改变!

三十到六十分钟,调子,感觉,节奏都好了很多,故事本身的延展性已经能弥补之前技术上的所有缺陷。

其实做电影对allen来说应该是件很轻松的事,老头毕竟年龄大了,出点问题谁都能原谅,再盖以固执,偏執 ,或者个人风格强调一下,也就过去了,可在这三十分钟内我们不得不感叹allen驾御电影的能力,他可以使重复的桥段变的异同寻常,也可以让刻意安排的局面变的可以接受,更可以让我们这些观众容忍一个老人的絮叨,当我从这种絮叨中发现自己的影子的时候,很失落,有的时候我真的就是这个样子,我自己都开始厌烦我自己。

六十分钟之后到结尾,是allen完全展现其水准的三十分钟,当所有的不可能都成了可能大家以为就此结束之时,不但巧妙的运用分镜头告诉我们为什么能变成最终这个结果的同时,还精心安排了一场群戏。

所有当事人共处一室,相谈甚欢,我真的被感动了,这一刻无关乎爱,性,自私,贪婪,更无非道德,伦理,忠贞,坚守,这一切不是因为怎样都行,只因为片中那句话"无论你得到或是给予了什么样的快乐,不要欺骗你自己,这完全取决于自己……. "只因只有一个自己,自己也只能活这一次!

PS:allen这次选择回到new york,我想也只有在NY这个城市出现这样的故事才让人明白为什么《我爱你,纽约》什么里面可以充斥略多一点性场面和暧昧了!

 4 ) 最Woody的电影

看了一眼海报就知道这将是我看过最棒的Woody电影,观影后我那该死的直觉又对了一次,没错,这是Woody把资本盈利等问题全都抛脑后,完全放开拍自己想拍的题材,没有知名演员,男主更是没有半点男一标配魅力的普通糟老头子,而正是这样的编排,成就了一个绝妙的文艺喜剧;男主是高手藏民间,凭着渊博的知识,高端学术背景,在纽约过着高尚的生活,然而中产梦寐以求的一切在他心里却打了问号,没有宗教信仰,却比任何人都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有洞悉宇宙奥秘的世界观,更让他接近开悟,他的台词就像在演绎Woody Allen对人生的真实看法,在悲观中乐观的活着,有何不可?

生活就是这样,老天爷关了你一扇窗的时候,就给你开另一扇门,真正的神存在虚无,却又无处不在,岳母被女儿嫁给糟老头现实冲击的同时,又间接认识了老头朋友做了她的新男友从而被发掘了艺术天赋,做回真正的自己,更发展到三人行模式!

老岳父做了一辈子虔诚信徒,却是离上帝最远的人,一个连自己的心都逃避的人,最终还是一次偶然的酒吧相遇找到那个隐藏多年的自己!

喜剧的结尾也是很讽刺,第二次跳楼的糟老头子竟然砸到了一个单身女灵媒,不信命运的人遇到了一个可以预见命运的人,冥冥中的安排就像宇宙在开玩笑…宇宙的不确定性,存在的必然性,并不冲突,在经历过疯狂的人生后,才会发现其中的真理,可能这就是我们打败了其他无数个精子竞争者,从而拿到出世资格的原因吧?!

😄

 5 ) 人生悲喜剧

回来了。

一年看一部Woody Allen新作确实是赏心乐事,从Melinda and Melinda(2005)开始,中间经过四部以欧洲为背景的杰作,Woody Allen终于又回到美国纽约,拍成Whatever Works(2009)。

开宗明义提一下Melinda and Melinda是因为该片打开了悲剧与喜剧的讨论,之后的电影都透过传统戏剧模式活现出人存在的本质问题——命运、正义、美、爱与罪,不一而足。

     Whatever Works呢,是比较简单直接了,跟Melinda and Melinda一样是悲喜剧。

片中主角Boris Yelnikoff白发苍苍,自诩天才,滔滔不绝大谈基督的教训和马克思的理论是好的,但忘却了人性本恶,现实的黑暗只教人叫嚷「Horror!

Horror!

」Boris拥抱厌世悲观的人生哲学,自杀不遂,抛开表面美好的一切,住在纽约衰败地区的小寓所里。

Boris遇到从南方来的笨头笨脑的妙龄女子Melodie,二人竟然结发为婚,一年来一切安好,但欢乐颂声远去,命运交响降临,Melodie保守右翼的父母来到美国,一方面拆散Boris及Melodie荒谬的婚姻,又撮合Melodie和英俊男演员Randy;另一方面Melodie的父母竟发现自我,女的成为「两性三人行」的艺术家,男的重寻同性倾向。

最后,Boris再次自杀不遂,但所有人在新年派对中团聚,似乎都找到一点点人生的爱与欢乐。

     很明显,片中没有Woody Allen「欧洲时期」的女神Scarlett Johansson,但她的影子散落在男演员Randy、笨女孩Melodie和她的艺术家母亲身上了。

活地亚伦自己没有露面,但一概愤世嫉俗冷嘲热讽的对白都表明Boris根本就是他的忠实传声筒,而Boris第二次自杀时撞倒Helena,Helena竟是一个说预言的灵媒,不就是能预言但改变不了现实的特洛亚公主卡珊德拉(Cassandra)?

而我早认为Cassandra's dream(2007)中指涉的卡珊德拉不是戏中的任何一个角色,而是活地阿伦自己。

换句话说,Woody Allen透过Boris看见自己,戏中Boris又因Helena出现而拯救了自己,生生死死戏内戏外都是非常自恋的老头子Woody Allen装神弄鬼罢了。

     Whatever Works中,Boris不时直接向说话大概是运用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的间离效果(Alienation effect),诱发观众对人生作理性思考而非感情共鸣。

但正如电影中的Randy是一名男演员,曾演出爱尔兰剧作家奥卡西(Sean O'Casey)的悲喜剧《朱诺和孔雀》(Juno and the Paycock,可参Hitchcock1930年的电影版本),由是我更欣赏Woody Allen用一部以「危机,没有死亡」为基本模式的悲喜剧电影去呈现出人生的本质——片中有喜剧的基本元素,例如滑稽的平凡人物、社会政治的讽刺(针对美国的保守右翼)、机智的对白警句、幽默的情节、荒谬的人生经历,但一切又反讽地映照出人生的痛苦无望、思想危机及婚姻危机,不过,最终悲观的情绪又因为喜剧的表达和结局而得以缓和,甚至教人感到愉悦。

     《朱诺和孔雀》的剧名指涉罗马的婚姻女神朱诺,不错,Whatever Works也是关于婚姻、男男女女的情与爱,但剧名也教我想起小时候读过的《伊索寓言》故事《孔雀和朱诺》(Peacock and Juno) ——华丽的孔雀向朱诺抱怨自己没有夜莺美妙的歌声,朱诺对它说,各有各的命运,这是由命运之神所注定的;各有各的天赐,大家都很满意呢——Whatever Works可以说是关于命运,大概人生就是消极、可悲、荒谬,但正如Boris最终留下感言,劝说分享一点点爱与寻找欢乐,总算是无可奈何下的慰安。

可以吗?

可以吧,Whatever works……

 6 ) 这样也行?

当影片的第一分钟,主角对着朋友们历数完了美国社会弊端后突然站起来旁若无人地跳出来跟观众们打招呼这一刻起,我心想完了,又来了小清新。

然而三十分钟过去我意识到它连小清新也算不上,如果非要说的话,它看上去显然更像是美国版的知音。

对我来说小清新电影是:拿生活中的痛苦困境为素材再佐以文艺元素调味。

艾斯伯格症也好,选美小小姐也好,十五岁怀孕生子的少女至少是个噱头吧?

我忘了这种纪录片加工一般的工作当然不可能由这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幽默大师来干。

他甚至没有那份心思去找一个新鲜的点,拍了这么多年电影还怕没有自己的那套吗?

只要看一眼熟悉的纽约,随便组合了一些典型就好了嘛:中年危机的大学教授因为觉得和妻子的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绝望之下跳楼自杀未果失去了工作开始愤世嫉俗的loser生涯;头脑简单的南方跷家小美妞无缘无故来上演同一屋檐下,并对老男人的理论所折服竟然跨越“种族”藩篱洗手为他做羹汤。

有着完美胸型的南方老妈来到纽约接受波西米亚和现代艺术的洗礼,而小地方的古板男人则终于对着世界举起了彩虹旗……好一盘美国式拼贴!

只可惜难道不是有点过时?

像一个过度完美的假鼻子,挺拔归挺拔,在照片上总是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来。

城市和乡村的价值观对立,宗教与无神论的争辩,中年困惑和青年的迷茫,爱情和生命的意义……选取了这些大得触目惊心的命题,却用一个纯属虚构痕迹拙劣的故事搪塞过去,Woody Allen也许是过度轻信了自己的哲学,whatever works。

一部糟糕的台词剧只会让人们心怀恋慕地想起那些沉默但优美的大师片。

这部戏里从头到尾都只有一个知识分子厌世者长达一个半钟头毫不有趣的喋喋不休,连CW台青春少年剧里的对话都比它有价值。

那个总能写出有趣台词的导演兼编剧哪儿去了?

上一部《午夜巴塞罗那》里那种让人回味的男女攻防战式的对话未能延续下来实在令人惋惜。

从主人公——愤怒中年做作的自白里唯一能看到的无非是他那些浅薄的炫耀:右翼、反上帝、怀疑论、悲观哲学、海森堡定理以及自我标榜的自嘲——“瞧,我并不是瞧不起别人,我还首先瞧不起自己呢!

”没有哪个电影里的角色这样急不可待地给自己贴一身标签跳出来,告诉大家“嘿我就是导演的代言人”,这让整个“纽约知音体故事”变成了了一场强迫别人观看的导演自渎。

无论之前如何失望,片子结尾处大家喜迎新年时主人公那段总结陈词还是把我给震惊了。

太……说教,这种课本式对人生的总结陈词即使在目前国内电影里也是罕见的,如果再纵览一下经济形势和国际关系就是一篇现成的美国总统新年电视讲话稿,不过我宁愿看奥巴马的演说,他至少态度更诚恳也更风度翩翩。

假如这部糟糕的影片还没那么快被我从记忆里抛却,一定是因为片名也就是那句不断从主人公嘴里蹦出来的口头禅——whatever works,虽然这句话缺乏原创性,仅仅是顺口而已。

就像田壮壮说过现在某些成功的中国导演有种"每人一个山头"的居高临下感一样,或许老Woody也认为地位也到了随心所欲地拍片都会有人捧场的份上了吧。

但在拍电影这回事上“怎样都行”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行得通的,据说侯麦只给700个人拍电影,但没有人能做到只给自己拍电影,即便是Woody Allen也不行。

 7 ) 盐渍腌橄榄

玩遍欧洲的间歇,伍迪·艾伦这老家伙又跑回了纽约大本营,再次唠唠叨叨啰里啰嗦弄出一部《怎么都行》。

老头子自己不演了,但是找拉里·戴维捉刀主人公鲍里斯,神态语气和那一付自以为是的神经质德性都如出一辙。

这位鲍里斯据说几乎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自视天才傲慢无礼,对人性极度悲观,对生活丧失兴趣,好好的日子不过,一把年纪了跟老婆离婚,自杀未遂,从郊区搬到曼哈顿城里与一帮老家伙们无所事事,以斗嘴为乐,平时靠在公园教小孩下国际象棋为生。

就是这么个又臭又硬的老头子,偏偏在门口“拣”了个从密西西比离家出走的天真少女美乐蒂(Evan Rachael Wood)。

这一老一少,梨花海棠,美女野兽,考虑到伍迪艾伦自己沸沸扬扬的不伦恋史,后面情节不难猜想。

但故事并不停留于此。

御用女配Patricia Clarkson饰演的美乐蒂之母玛丽埃塔当然要出场,从家庭主妇到艺术家,从保守南方信徒到无所禁忌的一后两王三人行,真不知道这是情节需要呢,还是根本老伍迪自己的性幻想。

但情节在一部典型的伍迪·艾伦电影中从来都是对话的陪衬与辅助。

《怎么都行》最令人叫绝的当然还是伍迪借鲍里斯说出来的那些嘲讽、揶揄、侮辱、挖苦,从电影本身到宗教信仰,从人性龌龊一路骂到随机运气。

当鲍里斯在公园木椅上絮叨凭什么开车要驾照、做饭要厨师证、老师要教师证,偏偏父母生孩子养孩子不用执照时,我再也忍不住边拍手边笑,恨不得大叫:我早就说过一样的话嘛!

这些愤青言论,从一代讲到下一代,很多并谈不上新颖原创——实际上,《怎么都行》充斥了伍迪·艾伦旧作的影子,鲍里斯在2009年说出来的这些愤世嫉俗的言论跟伍迪自60年代以来对婚姻、家庭、爱情、性、政府、政治、运动等社会生活的一切嘲讽别无两样,玛丽埃塔的三人行《午夜巴塞罗那》就玩过,运气决定一切的论调是《赛末点》的中心思想,而精虫灌脑不顾后果的行为在《性爱宝典》中早就被大笑特笑过了。

但成功的是这一切竟被系统性的总结到一部电影中去:老少恋、三人恋、同性恋,一切不合理的匪夷所思的疯狂元素汇聚一堂,混乱无序中唯一适用的原则只有一条:Whatever Works,怎么得劲怎么来,去他的传统,去他的宗教,去他的秩序,只要你自己高兴,怎么都行。

不仅如此,主人公鲍里斯还“打破第四面墙”,直接向观众陈述。

这种手法当然屡见不鲜,但与鲍里斯的“天才”论调结合到一起依然极令人会心。

整部电影中鲍里斯是唯一一个看到“第四面墙”后风景的人物,这与他打破秩序生活在“盒子”外的人生态度不谋而合。

其实要仔细分析,这部《怎么都行》到底表达了什么,总结了什么,都乏善可陈——并无什么新鲜事,也没什么新风格。

但它却极令人难忘,好像伍迪·艾伦半个世纪的人生理念艺术风格对话味道都浸溺其中了,沉甸甸苦哈哈一枚盐渍腌橄榄,够人慢慢嚼上好一阵子。

 8 ) 无

还蛮想把老头的电影都追一下的 可惜我表达能力不够 无法写出他作品的精髓也可能是我理解能力和思想层面不够吧这是一部有点混乱的电影 老头留宿年轻女孩 后来结婚年轻女孩的妈妈来找她 和老头的2个朋友好了 于是三人同住年轻女孩的爸爸又来挽回爸爸 结果和gay好上了而年轻女孩爱上了其他人 老头想跳楼 第二次又失败结果砸到某有灵性的女性身上 她们又好了一部乱到不可能的戏 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可是老头的观点 还是聪明理智和见解独特有时候在想伍迪艾伦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拍出来的电影 感觉有点人格分裂 但又是个天才或许就像诗人一样 自己不疯哪来的巅峰之作

 9 ) 心事如云,怎样都行

■ 文艺补白最新文艺片推荐●《怎样都行》导演:伍迪·艾伦 主演:拉里·戴维《怎样都行》没有任何新鲜的东西,它就是个人生喜剧,肆意地调侃爱情,挑逗或者说挑衅那些正在观看电影、有着严肃道德观和精神洁癖的男男女女。

纽约小老头离开了欧洲,回到美国。

看海报上的拉里·戴维(L arry David)摊着双手作无奈状的模样,总有理由让人怀疑他分明就是伍迪·艾伦 (Woody Allen)本人。

他回想起当年的纽约故事,索性拿出来再演一遍。

当年写给幽默大师泽罗·莫斯特尔(Zero Mostel)的剧本,改由热门喜剧明星拉里·戴维接手,倒也说得过去。

至于是否会被影评人嫌弃,谁在意呢?

《怎样都行》(Whatever Works)里的鲍里斯,自封高智商天才,为人苛刻,特别喜欢挖苦和讽刺他人。

不用说,这样的人肯定也活得不开心。

他有严重的焦虑症,跳楼摔瘸了腿,老婆也跑了。

虽然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欠了他什么似的,不过他孤家寡人生活倒也清闲。

影片始于他和几个老友的寒暄,鲍里斯又开始滔滔不绝,众人说服不了他,或早就习以为常。

鲍里斯突然起身,向着镜头走来,开始一通独白式的说教。

他把看电影的观众也开涮了一遍,说这些人是莫名其妙的白痴。

熟悉伍迪·艾伦作品的人肯定不会感到意外,这种把观众也带进去的方式以往早有出现,《怎样都行》无非原封不动拿来,放在头尾用了下,趣味有余而新鲜不足。

值得思考的地方在于,很多人不就在看电影的过程中骂这个家伙笨说那个家伙蠢?

满嘴火药的鲍里斯恰好是个例证。

在意宗教在意上帝,在意家庭在意父母在意身边人,伍迪·艾伦说 take it easy(放轻松),他们都是虚的。

人类的七情六欲在鲍里斯看来都无比可笑,他很容易把话题上升到时间和宇宙的层面。

鲍里斯把这套东西灌输给身边人,不停地洗脑。

简单来说,无非就是不要把爱情看得太重,只要不伤害别人,放任自流,怎样都行。

即便是嫁给鲍里斯的姑娘后来跟别人好上了,他也一点没有悲伤;只是回到以前的不开心生活,他又一次选择了跳楼,然后接受命运的安排。

这么说吧,《怎样都行》没有任何新鲜的东西,话唠狂的对话成灾、必不可少的美女、冷笑话和荤段子、打过来和打过去,这些不是都有么。

就连人物所在的纽约,那谈不上风光的风光也被搬演过了千百次。

《怎样都行》就是个人生喜剧,它肆意地调侃爱情,挑逗或者说挑衅那些正在观看电影、有着严肃道德观和精神洁癖的男男女女。

至于看完后是喜是怒还是小感触,随你怎么样,都行。

【http://epaper.nddaily.com/C/html/2009-10/24/content_923436.htm】伍迪·艾伦透露剧本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这也许解释了这部最新作品为什么看起来那么老。

———Lisa Schwarzbaum (《娱乐周刊》)影片给伍迪·艾伦指明了方向,从格劳乔的话语到帕斯卡的智慧,无所不包。

导演想说的就是,心自有其道理。

——Roger Ebert (《芝加哥太阳时报》)

 10 ) Mine all mine

导师办公室门口一直贴着一张海报,一个看起来很搞笑的人站在海报中间没有任何背景,看起来是一个standup comedy的show。

周五晚上我做完按摩路过洛克菲勒中心,又有好多人排队,我问他们在等什么,他们说“snl”。

今天早上我决定想去纽约的live show看一次现场,于是看了昨晚的the night show, 嘉宾是snl的前制作人larry david——也就是伪装成standup comedy的,贴在导师门口的,电影的主角。

我仔细一看才发现是伍迪艾伦的电影。

为了顺应所有的巧合,我看了这部电影。

在纽约有很多好处,其中一个就是对在纽约拍的电影都有了更多维度的兴趣,比如这个格兰特什么墓我发现他旁边还有一棵李鸿章吊念他而种的树和中文的碑,什么时候去拜访拜访。

也会更聚精会神地看唐人街有哪些店铺还在有哪些店铺已经不在了。

如果说纽约人是一个whole vibe,那我觉得我的土耳其导师身上就有这个气质:没有孩子,感情生活成谜,对我无语的的时候会说im too old, 别人对我无语的时候会帮我说thats a new gereation man.电影里的纽约人随时都有艳遇,随时为爱,艺术和私奔而准备。

我get不到这些,跟那些刻板印象里马不停蹄难以commitment的纽约人相比,我更害怕这个世界,在街上的遇到的那些人,我为他们的开心而开心难过而难过,我为他们祝福,但我我不信任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很难追逐这些短暂的情缘。

一方面我和他一样无欲无求,只想自己呆着。

一方面,我又对世界有着很强的爱。

但我和他最像的一点是,我们都怕死,怕死可能也是我爱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我依恋我可以抓住的所有一切:我的今生。

他的症状跟我是最像的,我们会突然从床上起来,吓得什么也干不了,心脏砰砰跳,有时候还很怕黑,要开着灯睡觉。

我因此给他打五颗星,因为每当我再心悸的时候我都可以想想,伍迪艾伦或者larry david说不定也跟我一样,我甚至还可以想想我生活在谁的屏幕里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合理通顺地跟着剧本往下读就好了。

如果说过去的一年我学会什么,我觉得我明白了陪伴有多么重要,一个人多特立独行也会需要同类的陪伴的。

不管是男主,导师还是我,我们都身体力行的寻找一个同路的人。

同时我也知道遗憾和悲伤是什么,知道为什么大家会对爱情失望。

但无论你多失望,这可能是你唯一可以抓住的东西了。

nothing in the world belongs to me, but my love is mine all mine.

《怎样都行》短评

果然是whatever works 他讲了太多故事其实都是差不多的道理

6分钟前
  • 井戒
  • 还行

一年一度知识分子的絮絮叨叨,话题、场景虽了无新意,但还是挺享受的。

7分钟前
  • 胖胖
  • 推荐

这是一部有关“背叛”的片子,片里每个人都背叛了自己的生活。他们都做着出格的事情但是这种出格却也是对他们“自我”的回归。他们的背叛其实都没有明确的目的,都只是自然的追随内心的想法,行得通就继续下去,行不通就换一条路。无关道德无关别人眼光,只要走得通就好。其实也是一种令人玩味的世界观

11分钟前
  • 微苒
  • 推荐

老年sheldon的生活.... lol~ love ya genius woody allen

15分钟前
  • Wrendir
  • 推荐

突破第四面墙的电影,被一个小妞爱上又出轨,妈妈找来结果她3p了【还以为有母子盖饭】,爸爸找来又出柜了,自杀没成又恋爱了,话痨片,如果伍迪艾伦亲自来演我多给他一星。

17分钟前
  • 腐花儿
  • 较差

这次的主人公是一位差点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一个老愤青,他引领了狂情乱爱的风流。你知道,必须有艳遇,于是,跨度将近两代的老少配、一女二男的狗血组合、晚年才找到真爱的老GAY,粉墨登场。

21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我就觉得是伍迪艾伦的电影,,但……但我觉得真的水平有下降诶

23分钟前
  • 放把火烧了
  • 还行

近几年,难得见到他的作品还能如此犀利不失幽默了。虽然难以与巅峰时相提并论,但是依旧有趣

24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伍迪艾伦和杨振宁合体了。看到老男人搂着绝色的马子,真让人抓狂。人家才是萝莉控,我是什么嘛,呜呜呜,我是箩筐控。

26分钟前
  • 叶子风
  • 还行

youdianfanzhezhongtebieyouzhidejiakong

27分钟前
  • Sid
  • 较差

Woody Allen写给自己的情书,destiny and luck.

28分钟前
  • 你的芝士
  • 还行

玩世不恭的loser,脑残没文化,懂点儿科普就号称天才,也就骗骗美国人,脑残货

33分钟前
  • Aule Mahal
  • 较差

如果说后来的伍迪有改拍风光片的嫌疑,那么这部《怎样都行》大概是近年来最具备小老头话唠风格的回归,片中那个讲话刻薄,又愤又悲生命无意义论的Boris就是活脱脱的伍迪艾伦附身,小心眼老头还不忘借着电影《飘》讽刺上一个见异思迁的缪斯斯嘉丽·约翰逊!生命无意义,是的,碰巧我也是个悲观主义患者

38分钟前
  • 大米
  • 推荐

Woody Allen顯然知道自己是在自瀆,所以請Larry David扮演自己用於自瀆的鏡影。

39分钟前
  • [亦注销]
  • 较差

Another typical Woody Allen ridiculous movie, with meaningless sermon on people's life.

42分钟前
  • contumacy
  • 还行

又是一个看似什么都讲其实什么都没讲的片子。什么东西都是浅尝辄止,话痨身份定义偏差的另类角色不是很喜欢。转折也没什么新颖之处,还的几个角色聊聊天全靠回忆弄一点生硬的转折,以证伍迪阿伦自己觉得享受当下的忘却思考的态度正确

47分钟前
  • 4u
  • 较差

把一切看得太透彻并不能让我们爱上这个世界。结局需要搞这么大团圆嘛?我以为到鲍里斯跳窗就好了。。。好吧,爱能进退如此自如也只有在这样喋喋不休的喜剧中罢了。

50分钟前
  • ailuo
  • 还行

看了五分钟就弃了,完全用力过猛

54分钟前
  • phoebe
  • 较差

oh,Woody Allen!这部片介绍得很吸引人,但看下来觉得还OK啦

57分钟前
  • 小射手b2
  • 还行

前面半段太boring了点,话唠,语速还快的一逼,后面剧情变得有趣许多PS.从少女变成少妇好看了不少 pss 他居然拿贝九配乐!!!

59分钟前
  • 国士无双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