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543部队的朋友,不可能不喜欢该剧,还是相当贴近真实历史。
二营的精神值得传承。
历史上的二营立集团一等功两次,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一次。
有148人受到提前晋衔晋级的奖励,94人立一等功,102人立二等功,309人立三等功。
独一无二的大校管长岳振华。
U-2的最大时速920至1000公里,巡航时速750至800公里,最大航程7000公里,续航时间8.5至9小时。
它比RB-57D飞得更高,实用升限达22870米。
它装有73-B巨型航空摄影机,在2万米高空拍摄照片,可供判读的横向范围达150公里。
照相清晰度,在1.8万米高度,地面人员的活动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
如果在9千米以下,地面人员所看报纸的标题可经放大看到。
飞机还装备了十分先进的电子侦察系统。
该剧显然对u2没做功课,差评
国之利器刚大结局的电视剧《绝密543》是描写我国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的,也是第一次将导弹部队搬上屏幕的电视剧,刚开始还以为这就是一般对部队的描写,但看了二集后,却被剧情所深深吸引。
该剧描写的导弹部队生活工作战斗的画面,观众都是第一次了解,对剧中人物的表现也是非常到位的,使观众们知道了导弹部队的作战同样也是一种战斗,并非只是将导弹打出去就完事了,也会有生命危险的,该剧对情节的描写环环相扣,使人欲罢不能,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军人的不怕牺牲,英勇战斗,一切为了祖国的英雄气概,导弹部队现已经命名为火箭军,这是国之利器,每当阅兵时看到导弹部队出来,都为之震撼,该剧很好的描述了我国导弹部队从组建到成长,而且丝毫不做作,堪称一部难得的对军队描写的好剧,特此推荐。
一支神秘的部队,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一个传奇式的战神级的,有勇有谋、重情重义、信念坚定、满腔热血、不拘一格的行事作风的营长,带了着一群特点鲜明,有血有肉的队伍,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打U-2的任务。
就是这样一部主旋律的电视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台词既有激情满满,热血沸腾的讲话,又能前后呼应,幽默风趣,编剧的功力可见一斑。
特别是在爱情线上,既有那个年代的扭捏内骚似的打情骂俏,又能把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等精神作为爱情的主旋律,在今时今日像一股清流让人想一饮而尽。
也让人不禁思考,到底爱人是什么样的品质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是随波逐流追求白富美,高富帅还是坚持重情重义,努力奋斗,不忘初心的品质呢!
真心希望,朋友们追一追,看一看!
回味无穷!
刚刚看完第21集,实在忍不住要吐槽几句,这拍的什么垃圾电视剧,本来一个很好的题材,而且导弹部队和营长都是有原型的,看完发现拍的根本不是那个部队也不是那个人,从第一集开始就让我见识了导演和编剧的开放性脑洞,作为建国后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其专业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偏偏在人员选择上要多随意有多随意,肖战武是凭借什么样的优异表现被选上的一点都没讲,仅仅提了一句参加过抗美援朝,作为一支地空导弹部队的作战主官,动不动就范错误,还都是嘻嘻哈哈间犯下的原则性错误,当得知敌人有可能在飞机上安装了反雷达装置的时候那副大吼大叫去质问杨硕的样子,当一营没打下敌机在开会研讨的时候导演居然还给个镜头告诉观众肖战武在想儿女私情在吃对面瞿工的醋,那可是在研讨地空导弹即将失去对U2的有效拦截的时候啊,当罗鸣几人辛辛苦苦算出只能在38公里内开雷达在8秒内发射导弹的时候,肖占武想的不是怎么去面对和解决,而是第一时间讽刺挖苦自己的战友在讲神话故事,还有太多反应主角是个白痴的情节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样拍出来的肖战武完全就是个思维简单、遇事冲动、没有组织纪律的小兵一个,跟部队主官和空军英雄完全是天上和地上的两个人,这拍的什么啊,完全是在抹黑英雄人物的事迹和形象,为什么会过审,为什么!
真是醉了!
评分中有打一颗星的,理由竟然是:1、本片涉及内战,有炫耀之嫌。
--其实这剧只是还原历史真相,主旨还是和平 统一,永不再战。
2、表现个人英雄主义。
-其实这剧一丁点儿主角光环都没有,完全是历史真实,岳振华英雄的战功赫然在目,是奇迹!
这种评价太缺乏严谨,往往越要差评越是要全面去了解后再下结论。
一个成熟的人要做到这点应该不难。
仅针对第一集。
道具确实有进步,出现的美制军机外形大致没毛病,P2V、RB-57,还有片头中的RF-101。
这些确实是五十年代频繁出现在大陆上空的美制侦察机。
但第一集中对P2V的飞行状态表现有误。
它是螺旋桨巡逻机改装而来,躲避喷气战机的主要办法是夜间低空低速,靠高升限避开歼击机是U2的招数。
所以开篇中夜间高空中“藐视”我机,白天出现在大陆上空都是不符合其特性的。
而且在我军高炮打击下P2V所作出的机动动作也实在令人匪夷所思,都可比拼歼击机了。
其实在实战中,空军为了对付这些不同型号、不同特点的敌侦察机动足了脑筋想了很多办法,几乎所有型号的战斗机、轰炸机都出动过,而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绝不仅仅等着靠引进S75防空导弹。
这样的故事远比剧中在地面上的打情骂俏有趣的多。
剧情就不多说了,主旋律。
貌似又一个李云龙型的闯将,再配一个上来就有暧昧之嫌的女主,军事题材也非得走言情路线吗?!
在国产剧剧情向虐燃爆一路无脑前进,人物集体面瘫时,却留下了军旅剧这片清流,依旧发扬着传统国产剧的优点,老老实实讲故事、有血有肉地塑造人物。
为我们观众留下了一块好阵地。
看543之前,其实已看过豆瓣9.5分的纪录片《角逐超高空》,当时以为又是TG的宣传片,不料每一集都看得我目瞪口呆,这是纪录片吗?
简直比各种英雄题材小说都要紧张、刺激、过瘾。
当时我就大呼,这么好的题材,怎么没有影视剧啊?
果然FLAG不能随便立,才过几个月,就看到了电视剧《绝密543》。
抱着强烈的好奇心看了543,作为看惯大场面的观众,开始以为一上来,就是各种叼酷炫的U2高空侦察,不料就是一个土鳖高射炮团。
紧张的高空争夺形势,也一直没感受到。
就在我感叹还不如纪录片时,国产剧良心来了,好的人物形象前来救场,肖营长一出来,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机智勇敢,雷厉风行,又憋着一股狠劲,哇靠,作为一个80后,这就是我少年时的男神形象啊!
对于被小鲜肉、娘炮们虐太久的我,这人物太洗眼睛了。
而且空军艺术中心,好像很喜欢厨房里塑造人物,(貌似炊事班的故事是他们拍的)二营众人在厨房里,一段小剧场下来,我就彻底决定追剧了。
这才是接地气的生活和人物啊,男人脸上黑黝黝的,腰杆笔直,说起打仗,众志成城,放下枪杆,又兄弟情谊,虽然我不知道真实的军营什么样,但这种军营文化,传达给观众的感受,是坚如铁,又浓如血,非常正面。
再说剧情,觉得最好看的部分是二营在基地超越一营的部分,学渣通过努力,逆袭学霸的故事,看的真过瘾。
打U2的情节,有真实故事做支撑,本来应该是高潮部分,但节奏却有点拖沓,而且缺了对U2敌方的描写,少了很多燃点和高科技的成分,比较遗憾。
作为军旅剧,这部的谈恋爱水平也不错,每次看到肖占武情商堪忧,都觉得特好笑。
缺点也是肖占武,编剧似乎太想把人塑造的接地气,反而让肖占武有时像个小孩,小心眼,乱发脾气,幸好王聪比较爷们,不然分分钟我都想讨厌他了。
有些情节也有些做作,拖沓。
整体是8分打10分,因为我再也不想看没有一个毛孔的小鲜肉了,求多拍好剧
《绝密543》是一部描写上世纪60年代我国导弹部队从建立到接连打下美国u-2高空侦察机的故事。
美国u-2高空侦察机是当时世界上飞的最高的侦察机,任何一种歼击机和高射炮都奈何不了。
面对敌方的频频侵扰,一批来自四面八方的战士奉命调入代号为“543”的神秘部队。
营长肖占武带领这帮各具特色的优秀战士组成二营。
全营发扬“全营一杆枪”的战斗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接连击落多架敌军高空侦察机,创造史无前例的辉煌。
“全营一杆枪”是全剧精神所在,仔细体会,有很多地方值得HR学习深思。
一、 大格局观二营的训练和生活条件大家有目共睹,面对各全面资源倾斜一营的不平等现状,营长肖占武不卑不亢,不找客观理由,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最终化被动为主动,把一营远远甩在身后,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事实证明,只有具备大格局观,忍得了暂时的不平等,伺机而动,终将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二、 不放弃精神肖占武不放弃精神体现有二:第一,在被领导定性为鲁莽而被拒绝招纳时,肖占武多次请求领导,尝试各种方法,终于在后来建立二营的时候被召唤进队,没有当初的屡屡尝试,也不会有后来的出人头地;第二,当全员学习导弹知识而队员大鹏自我放弃时,作为营长,肖占武绝不允许任何一个人掉队,号召全队帮助大鹏学习进步,最终在考试中二营考出了均分90以上的好成绩。
三、 不拘一格用人才面对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肖占武敢于尝试善于决断,带领团队发挥每个队员优势特长,使得队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个优秀的企业最大的功能就是把看似平凡的员工有效的组织起来,挖掘队员闪光点,协同配合工作,才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业绩。
四、 知己知彼面对同样的任务,一营的每一步棋、每一项措施、每一个进步都激励二营砥砺前行。
竞争亦是学习借鉴的过程,能够使自己清晰的审视自己、寻找差距、启发潜能。
对标百度的技术、亚马逊的客服、阿里的运营……学习其他企业的优势,不断缩小差距,字节跳动才能百战不殆。
五、 团队合作一条心除了克服困难的逆袭、勇于争先的激情,如何从8分到8秒的效率提升才是企业需要深思的。
作为企业员工-“枪的零部件”,但凡一个要素出现问题,必然会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团队甚至整个企业的效能发挥。
只有每一个零部件都功能完备,通过系统聚合而形成有机整体,才能做到1+1>2的胜利局面。
“全营一杆枪”是一种值得传扬战斗精神,体现上下一条心的团队文化。
在“字节跳动”体系下、“字节范”企业文化下,这种精神督促我们克服艰难险阻,让我们发挥始终创业的精神,取得从机会到商业变现的大成功。
通讯参谋林华兵的出场,颇富有戏剧性。
通讯参谋这活儿,至少应该是口齿伶俐、耳朵聪明。
我曾经在《继教论坛》看见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写的一篇文章,对通讯参谋的要求是“技指合一”,所谓##,就是说通讯参谋应该懂技术会指挥。
在部队就是要求通讯参谋懂技术又会指挥打仗。
可爱的林华兵,进门就给2营干部来了个“下马威”:个子只到营参谋长齐五一的咯吱窝处,一开口,还是个结巴,大家伙一见哄堂大笑。
这个小个子结巴通讯参谋,却是空司2号首长亲自推荐。
原来,林华兵的耳朵有灵异之处,还会读唇语,又对通信技术十分娴熟。
广西战场,面对轰炸机,齐五一操作“霄云壹号”时,紧张得忘了发射开关操作方式,林华兵见状,急忙伸手补了一下,才避免一场巨大的灾难。
别看林华兵是个小个子结巴,在2营却是重量级人物。
, 林华兵的演员黄澄澄也不负众望,这个角色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关键时刻的几次“救场”,把这个小不点的“重要性”诠释的淋漓尽致。
演员结巴时尴尬的汗珠和肢体语言的配合,几近完美的演绎了“林华兵”。
, 司马东,是2营一个运气比较“悲催”,十分富有戏剧性的角色。
习惯说话就说“三点”,所以外号叫“马三点”。
说他“悲催”是因为他确实“运气”倒灶。
2营第一次打下敌机时,司马东在探亲,女朋友闹情绪,说他装神秘,神龙见首不见尾,要跟他吹。
一脸晦气的回部队,想不到离开的几天营里居然打了大胜仗,所有人都荣立一等功,晋升一级,唯独马三点错过。
第二次打下敌机时,司马东正被人拉去照相馆拍照,又一次错过立功晋级的机会。
战友连续两次立功、晋级,肩上的“豆豆”跟自己的距离越拉越大。
更要命的是,一次因为工作疏忽,导致泄密事件发生,司马东是第一责任人,被群指通报批评,行政记大过一次,降衔一级。
所以,当他终于在2营第三次打下敌机时因为没有错过机会,高兴得眼泪直流。
司马东这个角色,也是剧中塑造十分成功的一个。
憨厚可爱、说话幽默,骨子里满满的笑点。
图1,林华兵与齐五一的高低差图2,在首长面前也要说三点的马三点图3,2营打下第一架U-2设伏阵地收起全文d
首次公布一组记录:被击落的美国U2高空侦察机,全球共7架,中国击落下5架,开创地空导弹揍飞机先河,震惊全球1962年9月9日,导弹二营,南昌市郊,首次击落1架U-2高空侦察机。
1963年11月1日,导弹二营,江西上饶,再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1架。
1964年7月7日,导弹二营,福建漳州,第三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1架。
1965年1月10日,导弹一营,内蒙古萨拉齐,击落U-2高空侦察机1架。
缴获“13系统”1967年9月8日,导弹十四营,浙江嘉兴,击落U-2高空侦察机1架。
使用国产导弹“红旗二号”至此,美国再也没有派U2来过中国大陆。
本剧拍摄开始是RB-57D到第三架U2被击落。
按照编剧的思维来看,后两架不太好拍。
最主要的虚构情节有两处1、齐五一代替肖占武指挥的问题。
首先当时的参谋长齐五一的原型叫陈辉亭。
后来肖战武被调走,剧中由齐五一接替营长一职。
真实的历史是继任二营长叫何方,而何方带领二营的时候曾经遭遇过一次U2,被最先进的“13系统”打败,从此二营再也没有遇到过战机。
本剧主要描述的是男一号肖占武(原型岳振华)后面两架U2的击落与主角关系不大,所以嘎然而止。
此处虚构情节,可能是在剧中给二营长圆一个美丽的梦罢了。
2、关于百舌鸟空地导弹编剧虚构了一个案例用来更形象的讲解第五架U2被击落的原理。
有兴趣详细了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B站上的记录片:《角逐超高空》一共4集,非常精彩,不输此剧。
剧中还有一些虚构的场景,比如肖占武的原型已婚,杨硕原型是代训教员等等。
爱情戏是为了迎合现代观众口味强加进来的。
最后说一下几个U2飞行员的原型。
第一架U2飞行员薛淮,原型陈怀生。
抢救无效死亡第二架U2飞行员陈福生,原型叶常棣。
受伤被俘第三架U2飞行员吴克南,原型李南屏。
坠机身亡第五架U2飞行员张立义被俘。
还有本片开头的RB-57D飞行员原型王应钦,坠机身亡。
以上这些人的资料可以自行百度。
不知道台词谁写的,真的太混乱了,但凡是稍微要表现出委婉、城府的台词都是莫名其妙。男主人物设定是不是有什么猫病?没教养,直男癌……呵呵一脸。就冲这男主把女生送他的手表送给别人还觉得自己没错这种脑回路,一星
微信视频号老推荐一些切片,觉着还行,就找来看看那,看了第一集就不太想继续。基地负责人金唤召什么背景,全军选拔基地成员又怎么选拔,凭第一印象就给人刷下来;夹带私货让自己大学毕业的儿子进秘密基地;自己的机要秘书(儿子女友)违反纪律,就口头警告一次;要不是肖占武能作,死缠烂打,杨硕看见帅哥给开了后门,这电视剧都没有后面的事。通篇很戏剧性,本以为是纪实片电视剧,没想到是这么个剧情,看了一部分评论,后面肖占武还挺能作的,弃剧了
还行惹
挺好的不错
主角演员都不认识,反而是个优势,可以纯粹看剧情和演员的融合度,这个方面电视剧完成的不错,人都在对的状态。题材在年轻人里可能有点受限,但讲上一代青年的奋斗也很有感召力。
吹牛逼很过瘾,积极向上的二营,不是人员最优秀装备最好的,却因为图。全营一杆枪的团队文化,肖营长的战神气质和猴精个性,与敌人周旋。在不利因素下,带领这支队伍,,一次次蜕变。
看到空政还有好多老熟人本来挺期待男主的脸和过力的演技真是一言难尽
陪妈妈看的电视剧,没想到看的渐入佳境,难得的不反感的主旋律战争剧
两星给题材以及各种配角。主角演的太差,营长只会乱喊,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是喊,技术问题又不懂。。本来很好的题材,节奏弄得不好,打下敌机看着剧里人的欢呼,没有一点共鸣感。
看了2集 套路满满。 林永健和闫妮目的捧新人啊拉人头来看。呵呵 不看了
这才是演员真正作为职业面貌的存在,稳、硬、不美不媚,是一种坦然的底气,我似乎看到了电视剧行业不光鲜但坚实存在的一角,他们不耀眼,但背后踏实的付出让我感到心安,无论这世界怎么变,还有这样一群人在。
挺好看的非常励志,见证了我国一段光荣历史!
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几部精品军旅题材电视剧。叙事风格很好,历史还原度较高,良心国产剧。萨姆-2及其国产型号红旗-2早已步入暮年,完全可以拿出来拍电视剧用,二营的群演应该都是装备红旗-2导弹的部队的战士,操作熟练程度很高,绝对不是横店群众能达到的。美中不足是杨工的爱情太磨叽了,影响效果。
真实的防空兵成长史。
领导的宝贝儿子断腿得到全方位极其特殊对待的段落不整体删去留着膈应人干嘛,谈情说爱的段落也低级得不行。
周有灵性我承认,但是她电影和电视剧的表现实在是天差地别,真人秀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好好拍戏,张一山他刘星角色之后长大,也拍了很多想改变戏路,让大家知道他成熟了,不是刘星了,余罪真正又红了一把,不容易
如此一段伟大的历史,却被这个电视剧拍得鸡飞狗跳,既狗血又矫情,不如改名叫《保尔的腿》……
不喜欢这类电影
连续看了几部军事题材的影视,这是一部最好看的。人物性格鲜明,事故也环环相扣,很吸引人。
故事好,题材好。两个人看,愣是把主旋律片,当成了爱情片、生活片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