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再说什么看不惯有人拿原著说事,看不惯因为本剧与原著不符合就大肆批评,以此剧多么的轻松幽默诙谐以及按照原著没办法过审等等来称赞这是一部好的推理网剧。
我只想说,你真的长脑子了吗。
既然这是一部改编自死亡通知单原著的小说,为什么不能让原著党比较呢,没有原著,能有这破剧?
一部人设剧情都崩塌的这么厉害的剧,为什么不让人说?
你想拍什么轻松幽默推理悬爱小说,你找丁墨去啊,拍什么罗飞啊,脑子进水了吗,为了迎合大部分的脑残观众,进行这么多的奇葩修改,真要说一声,编剧导演辛苦了呵呵呵。
一部又一部改编自小说的破剧播出,真是累觉不爱。
不过还是感谢这剧的播出,让我发现了一本这么好看的小说。
我现在已经几乎不看国产剧了,反倒是经常看到某电视剧的名字和大概简介然后去搜小说,往往都能发现不少不错的小说,电视剧还是算了吧呵呵呵。
感谢小说这块还不归广电管。
首先,说一下,我给这部电视剧的评分是四星。
作为一个原著迷,听说《死亡通知单》拍成电视剧了,激动不已赶紧开始看,虽然很奇怪为什么像《何以笙箫默》那样的网文小说都可以得到那么多宣传和推广,为什么《死亡通知单》这么精彩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竟然一点宣传也木看到。
业界良心啊,第二部《宿命(上)》绝对是国产侦探的巅峰之作啊。
这几年的国产剧都是几个主题“霸道总裁爱上我”、“手撕鬼子”、“宫斗逆袭”和“婆媳大战”,以及火了一阵子的各种医生,得益于我的父母,这些剧一直在我们家客厅轮番展播,让我也略有耳闻。
貌似,《暗黑者》属于网络电视剧,孤陋寡闻如我,百度一下也没看到网络电视剧的确切定义,就直接排队到国产剧里了。
在国产剧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暗黑者》这样的题材,应该还是很吸引人的。
But,obviously,如范爷那样的大胃口投资者并没有青睐这个剧组,我们最终看到《暗黑者》还是各种山寨的感觉。
第一集开始,就分分钟想弃剧,罗飞在模仿福尔摩斯吗?
黑大衣睡裤红袜子老布鞋,you sure?
时不时冒出来的娘娘腔是who?
天天喝酸奶,确定不会拉稀吗?
周浩辉明明是塑造了一个隐忍刚毅的脸,出来的却偏偏是山寨版福尔摩斯。
但是,说真的,我觉得这样的改变也无妨大碍,网络剧想搞点噱头,把人物塑造的更鲜明一点也很正常,其他的几个主角也大致做了这方面的调整。
然后是,穆剑云……大……姐……,你的脸真的好大,你的唇真的好闪,你确定这把年纪涂唇彩真的好吗?
心理医生这么高傲,很容易被对手攻击到自己的弱点好吗?
其实,我心中的穆剑云是温柔的小女人啊,对罗飞既是崇拜又是爱慕,是心中最柔软的一寸方土。
我现实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心理医生,绝对的沉默寡言、深居简出啊。
唉。
然后是,法医粱音,加了这个角色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的,因为我也是法医秦明系列的死忠粉啊,因为原著的时间是2009年,周浩辉也说过,那时候国内的法医及勘探技术很不成熟,所以原著里面就没怎么写这方面,2014年的网络剧加入法医还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吐槽啊,法医进入现场前先让痕迹检验专家勘探好吗?
靠近尸体的时候请带好头套好吗?
解剖尸体的时候请穿上解剖服好吗?
韩灏、曾日华、尹剑和熊原这四个角色除了几天不换衣服以外,都相对来说比较正常,个人最满意韩灏和曾日华这两个角色的塑造,比较符合原著党的想象。
这个剧组也蛮不容易的,演员的衣服和妆容一看都是自己DIY的,场地也很惨,估计警局不大容易搞定,搞了个仓库倒也够哥特的,为了迎合年轻的观众,还演了一场贻笑大方的SM,一堆堆的整容脸,领饭盒也是不容易的。
哦,Darker是薛天,我第一集就确定了,除非第二部搞意想不到,按正常逻辑,Darker是薛天是必然的了。
对了,按照原著,是Darker把薛天over了,用他的身份接近警察和正常生活,所以,剧组的那句“薛天不是Darker,Darker是薛天。
”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Darker还会发错通知单,淘气地在通知单上写日期为:比你们快。
真是快要萌哭了。
正如Darker对罗飞说的,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Darker。
当法律不能给予正义的审判和公平的时候,Darker能够给人带来满足感和近似高潮的快感。
无论在人类社会还是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法律、秩序、规则约束着你我的行为。
但是这样的规则或者法律总不可能是健全和完善的,你我都知道,在游戏或者生活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你意想不到的bug。
游戏里,也许因为一个bug你输给了敌人。
生活里,法律的bug或者执行法律的人本身就在刻意制造bug,让部分公民失去了享受正义和公平的权利。
所以在这个网络时代,你会在游戏里因为bug出言不逊,不负责任;你会在社会热点问题上,义正辞严,批评正腐,人云亦云,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俯视当事人,在微博上散播网络暴力,“口诛笔伐”,以彰显你的道义和高尚。
但是,诸多案例却恰恰表明网络暴力的无知和伪道德感,这就是如今很多公知招人讨厌的原因,他们打着替天行道、为民请命的旗号,从而激化不理智的民众和正腐的矛盾。
暗黑者里有一个案子是颜明玉谋杀老公事件。
在那件案子里,Darker一开始也是判断错误,差点误杀好人,如果不是罗飞他们保护着当事人,循序渐进,查出真相,否则Darker可能误杀了无辜者。
试想一下,如果Darker误杀无辜,那么他会自己去惩罚自己吗?
那么他岂不是在自己制造的游戏规则里,开启上帝视角,持有免死金牌!
更何况,Darker从一开始实施计划的时候就杀死了孟芸,然而孟芸没有得到应有的正义和公平。
他从一开始就违背了自己的规则!
所以我们必然需要秩序来维护这个社会,而不是Darker。
再退一步,小说里的Darker可以拥有整个专案组的能力,但是实际社会里,这样的完美“正义”罪犯不可能与公安系统的信息和刑侦手段媲美的。
所以无论游戏还是现实,唯有良好的秩序和完善的规则体系才能保证公平正义。
最近冰与火里,本来造反的奴隶主被抓了之后要经过正常流程,经过审判定罪的时候,奴隶头头却自己私自杀死了奴隶主,龙女处死了这个奴隶头头,他也就是我们眼中的Darker。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潜藏着个人英雄情结。
当Darker在替天行道、花样炫技的时候,而与此相反,罗飞他们却进程缓慢,孰优孰劣,高下立判。
正腐无能,民情激愤的时候,Darker理所当然立马成为大家心中的大英雄。
也就是Darker说的,每个人心中有个Darker。
其实也就是理性与感性的双面。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佛魔一瞬间,暗黑者与罗飞仅仅刹那变幻。
当某件事情触到你的G点的时候,你一时冲动,魔性爆发,堕入暗黑道;然而当你过后思索再三的时候,回归理性,回归罗飞道,就会后悔自己的冲动行为。
还记得一年前,我在一个导师组里干活也算勤快,但是那个导师昏聩,不辨忠奸,最后我被迫要换组,一时间,我非常愤怒,想跟他拍桌子,甩脸子,因为觉得自己是无辜的,委屈的。
但是我最终还是回归理性了,因为如果那样去做的话,在别人眼里都是我的无礼傲慢所导致的结果,那么我必将难以寻找归宿了。
所幸的是,我压住了内心的Darker,虽然我知道我渴望自己堕入暗黑道,化身心中的英雄,仗剑杀戮四方,快意人心。
于现实社会,我们需要的秩序和法律,而不是Darker;于自身修养,我们需要的也是理性,是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克制自己的暗黑者,而不是Darker。
看开头,我以为找到好片了。
结果第一集看完,我人都傻了。
组个查案精英组,里面男的还比较正常,女角色塑造简直有病。
一个女的10厘米细高跟,一个女的暗黑哥特风。
看她们的打扮,我以为我突然调台到了穿普拉达的女王呢。
而且,这俩女的还一见面就在电梯里因为着装吵架。
神经病啊?
哪个正常女人会做这种事啊?
编剧是不是觉得女人只剩打扮和撕逼这两样东西了?
能别这么刻板印象吗?
刑侦电视剧能不能少整点这种没意义的东西?
查案就查案,不写这些狗屁倒灶的的剧情能死吗?
艹!
哦对了,还有,那个什么学心理那个女的。
你也是警局工作的人。
看见有个人趴在地上,你不会去问问?
至于那么目中无人走过去还踩碎别人眼镜?
你就没有一点踩到什么的感觉?
这个剧情安排的意义何在?
除了让人对这个女角色觉得恶心还能干嘛?
还安排一堆男人在旁边花痴。
搞笑,怎么编剧觉得一个女的“魅力”就只体现在凭外貌让男人花痴了吗?
能不能多一些内涵的塑造啊?!
塑造一个正常有素质的女人对编剧那么难吗?
算了,国产剧基本盘就这样。
对女人的塑造还仅停留在外表,深层的东西完全没有,也不在乎。
女角色对他们而言,不过是无关紧要拿来消遣的花瓶吧。
不死心打开了第二集。
哇塞,这么“牛逼”的心理学家,完全不认识别人,只凭别人手里拿个手办,就开始一通胡乱分析,语气咄咄逼人。
结果这手办只是别人随手拿的,哈。
编剧对女心理学家的想象就是这样的吗?
这不能说明女心理学家垃圾,不过证明编剧确确实实是个伞兵。
我妈一直在旁边说,你怎么堕落到看大陆剧了。
我推荐它正是因为这部剧,不是脑残剧,而是逗比剧。
之所以让人感到脑残就是当你看着电视上一些义正言辞地说着逻辑混乱伦理丧失的台词,有着太过熟悉的剧情,剧情之间完全没有衔接意义的剧,只能说是脑残,当然最脑残的还在于明显宣扬愚蠢道义。
这部剧逗比了。
意义,它不要求自己有多高。
因此我也不要求多震撼。
只是一些逗趣的台词和逗趣的场景,逗趣的人物,颇有漫画感。
但是我并不满意,我不满意在于它试图在无意义的逗趣里加上社会教育。
微博里我说了,不新鲜的教育终究还是不根本的,因此无意义只能让人觉得乏味。
索性这种台词相对少很多,我还是可以忍的。
我来说说好的地方。
运用镜头,很多特写,大特写,人物的面部,甚至是眼神。
这很好,比起现在的多为半身,或者到肩部的镜头,真是大进步。
这样对演员演技要求就多了,然后就有不称心的演技表演。
日本善于这样运用镜头,看的过程我会拿这电视剧跟日剧比,后来我自己说还不如直接看日剧呢,这是两种文化两种表现习惯,我不能要求中国的电视用日剧的惯用手法,日本人一定也看透了看腻了他们电视剧那些表现手法。
【其实我也看得快烂了。。
】即使不比我也依旧要说我的感想,对于这些很难得的特写镜头多为表现心理变化。
注意,不是心理,而是心理变化,重在变化,变化才是这个镜头的意义,也是变化才让这个镜头妙不可言,特写给人以震撼,就是在你解读了其他近镜头无法表现的张力,只有特写才能发现。
而看这个剧大多特写,我能解读的不多,我能感受到震撼的不多,大多是耍个帅酷,完全可以预料的,没有变化,就是定格。
定格很无聊。
我最喜欢日剧,还有动漫里那些似乎没什么意义的镜头。
隐喻或是艺术美。
这个剧里也有这样的镜头。
这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还是那句,镜头用了却不震撼,真是断了,无意义。
一般这些看似无意义的镜头特写我最喜欢,因为这些镜头不是谁都能意会的,当你就看个热闹看电视剧,也许不会太注意太纠结每个镜头的意义。
但是认真看的,不都是解读每个镜头的意义么。
尤其是隐喻和艺术的镜头。
那简直就是谜题,观影就是解谜,你在解读拍摄者的心理。
以上说的是镜头,也就是拍摄,表达意义的两点。
台词,也很重要。
台词前面说了,好的地方是有趣的台词很有趣。
但是能写出日剧编剧编出的台词,那台词简直可以代替镜头直接就说教开了。
这部电视剧不是说教的,所以他避开了弱项,虽然偶尔一两句还是让人烦。
剧情,剧情开始我有兴致想想罪犯是谁,DARKER是谁,可是看着看着好像都不怎么需要。。。
这就是起承转合,我不懂,只是感到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没有转,就是没震撼没紧张感,线索就是一下一下抛给你,完全没主动性。
我一直觉得罗飞什么都没做。。。
可能是我智商不够。
开始是啥最后也是啥,抛给啥就是啥,完全没有猜的必要。
一般刑侦剧最亮点的就是一个微小的大家都发现不了的细节,突然发现带动整个沉闷焦灼的气氛,让观者也燃起斗志,可这个剧的剧情我从来不担心没线索,没看到绞尽脑汁,过一段就抛过来一个线索,就是被牵着鼻子走,而它最聪明的就是他还能懂得暗示被牵着走。
毫无反抗。
下一季跟这一季就完全不同的叙事方式了吧,毕竟知道达克是谁了【我要吐槽,明明是个英语,在快乐星球里就是达克达克的,害得幼小的我一直疑惑为什么是达克呢,后来才反应是黑暗的音,这次我就看看有没有人还是达克达克的叫,结果真有!!
当时就跪了】组长也黑了。。
哎吸引我的就是那些变态的案子,说到头这些案子也不是怎么意想不到,虽变态也没达到震撼的程度。
哎,怎么我一分析起来就这么提不起来了呢。
可我还是很喜欢的。
好吧 我要吐槽一下成本。
可以看出来这个省啊。
衣服都没换几件,道具简单,极简,场景选的,群众演员就是群众演员啊,丑。
闲的没事想写的没写出来,可见我其实无逻辑都是感觉思维。
虽然我说了这么多不喜欢好歹也让我无休地看了两天啊,够厉害了。
暗黑,我的胃口。
一开始看到优酷的一个封面,看到郭京飞,感到是个逗比剧,打算看着逗乐的。
也达到了逗乐效果,除此之外没有。
这还不够么,除了喜欢就是厌恶。
对于厌恶的只有不看不做评论和不看就知道准定是让人恶心的两种态度,能有这么多感想还是喜欢的。
还有其他八竿子打不着却一直打来打去的思考,关于人,人伦,我是个愚人,而且自认为不是个好人,所以总被好人欺负。
我一直想找到救赎,我该如何做,或是我适合什么人群。
每次看二队都会心生感慨。
对和错,本来是相对的。
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何为好何为坏。
我觉得一个人这辈子若想过得幸福,也是一个有幸的人才能过的人生,就是有人陪你一起二。
无知,虚伪,逗比,傻,占小便宜,懦弱,毒蛇,不管怎样有着并不让人喜欢的性格,却可以跟身边认同你跟你有一样观念的人生活,多开心。
队长给局长拍马屁,跟班就对队长拍马屁,多么滑稽却也让人心生嫉妒。
人无完人,但是可以合拍的,哪怕是不好的方面合拍又是顺畅的人生。
我以前就讨厌记者,大学学过新闻相关的课,看过几个视频关于记者的,使我对记者的印象非常不好。
这部剧里的记者我也厌恶,我希望她死,被惩罚,可是并没有,她的人生一直是那么顺,她曾经伤害的人原谅她,她也得到爱人。
我嫉妒。
曾经看过一个动漫,有一个情节,一个男人到中年已是平和之人,可他曾经是个杀人犯,他减刑从监狱里放了出来,他忏悔了,甚至是完全变了,甚至是平和而善良。
在一个小酒馆里,与旅人交谈,和颜悦色。
在中国的电视剧里,这是完美的结局,坏人向善,应该得到原谅。
可是,突然冲出一个人(好像是女儿),把他杀了。
那个人是当初的被杀人的亲属,我忘记具体情节,这只是这部动漫一个跟主脉无关,偶遇的情节,非常短。
我记得那个人流着泪举着枪(记不大清),充满恨地喊道,我最担心就是犯罪的人成了好人,他成了好人,过得安稳的生活,一副好人的温柔样子,这样就能抹消他曾经的罪。
他的罪一直折磨着这个人,而犯罪者却因为忏悔而平和地生活了。
这是伦理。
我记得这个情节,是因为我受到了震撼,我有一辈子无法原谅的人,家人都说长大就好了,长大就变成好的了呢,可是我却背着恨活到现在,小时候我就想,若那一天真的来临,我被毁的人生该到哪里诉说冤怨。
我向来不喜欢主角,我喜欢反派,被所有人怨恨的反派。
主角做什么都伤害不了自己,命运总是帮他排开两难,找一两个亲友为其挡刀,而反派却总处于两难。
说得好多。
除了欣赏艺术,我还需要人生的经验。
我从小社会交际就少,少是有原因的。
所以我常看电视剧来看人伦事理。
终究我还是傻的,人只能做自己,我知道。
老D死,给了小D的镜头,是他的背影,前面是人群围着火焰,我感到了孤独,痛苦,孤立。
镜头给正面特写眼睛,含着泪的眼,我明白,谁都明白。
其实不用给那个眼部特写更好。
只需要把背影不动这个镜头维持不动加长时间就够了。
那样流泪的不只是小D还会是我。
与其看他的泪眼,不如感受拥有泪眼人的背影,绝对虐。
全局结尾,让我想不到下一季该怎么个模式,总觉得D出场泄露身份也不是警察发现的而是自己现身的,或者说编剧让他泄露身份他不得不泄露。
还是很期待下一季的。
+++++++++++++++++++++++++几个月过去了 再登录豆瓣看见阅读量出奇【对我来说】地高啊可能是那段时间一阵风吹的原著我没看过 也不想从这部剧里找到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也是我的初衷 归于逗比剧 看一个过瘾就行了 这并不是我为求轻松或者能力不够而是 所谓的社会意义其实是可笑的 我的意思是不管再多再深刻的社会意义呈现 呈现社会意义本身这个意图就是肤浅的 也许是我肤浅 是我怎样 在我的观念中 最有价值的是人心 社会是人组成的 社会的现象是人心交织而成 所以只揭露现象就是表面 深层的是什么 是人心的复杂?
诡谲?
错,就找人心中本质的东西。
就是那些本质的东西像DNA一样,你不知道几样东西就可以造出形形色色的人和人生 千年万年不绝 但是那几样东西也绝不是台词就能说出来的 就要通过事 通过因果
期待太高反而觉得这部剧质量很低。
剧本根本立不住脚,所有的推理都是没有正常的逻辑依据的,基于只要是主角说的话就是对的这种设定我一点都没觉得有智商博弈和抽丝剥茧推理的快感。
而且故事推进也很侮辱智商,这个组合的形成看起来完全就是剧本需要而没有一点可以说服我的现实理由。
人设有问题,法医可以化浓妆?
确定不会影响工作?
指甲那么长确定不会影响操作?
每个人都要那么装逼?
装逼的原因就是因为是主角?
每个人都憋着劲地浑身上下演着快看我多聪明,很失望。
一星给郭京飞一星给李倩,这种浮夸演技不是演员的锅,而是剧本问题,感觉在看YY爽文。
况且郭京飞已经演得很好了。
质量低于口碑,有很多踏踏实实不侮辱人的编剧,比如李洪绸,都在实实在在地拍片子,这部片子也就一般水准,实在称不上什么国产精品。
这部剧真的非常人性化,每个角色非常有个性,虽然有很多类似于:“完全没有把小说严肃氛围发挥地好”之类的低评,我想说,可以去看看这部剧的编剧表,有这部小说的原著作者,本剧无时无刻都在尊重作者,每剧开头都会有原著名称与作者(改编自周皓琳的《死亡通知单》)。
各位主角的演技的很棒,梁音和薛天是我最喜欢的两个角色,很有个性,爱了爱了!
《暗黑者》观影记录这是我第一次把一部国产片儿从头追到尾,期间奋力卖安利,也算是前所未有,于是开了这个文档干脆把我不写国产电视剧评论这条准则也破了。
一.主题法律与道德的讨论自立为王的法外制裁者,这个设定在影史上真不是很有创意了,但这次是国产的难免让我有几分好奇,而几集看下去了之后也确实打动了我,它没有别的国产剧里的婆婆妈妈,而是正儿八经的讨论社会问题下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终于在法制栏目以外看见有人做这个了,终于有人做个讨论三观问题的电视剧了,这毫无疑问是种意识上的进步。
罗飞,一个拥有正义感并以维持法律与秩序为己任的警察,Darker,一个将自己立于道德制高点的法外制裁者,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在道德的立场上他们无疑是相同的,仅仅是法律不允许而已。
在“人人都是刽子手”一案中,罗飞说“但凡有一个做件人事,老人就不会这样白白离开。
”完全说明罗飞同意Darker的道德观,而在这集也正是许多观众对Darker看法的分歧点,许多人认为本案没有人真正意图谋害这个老人,没有人真正直接杀死老人,这五个人中死去的那几个就真的该这么不得好死吗?
而Darker看着那个被迫自己割脸的女人拍手称快,他的冷漠是刽子手中的刽子手。
当然这不是我的看法,我作为一条道德狗,相信以暴制暴才是王道。
然而就因为观众的看法产生了分歧,说明编剧的设置真正起到了作用——关于“道德的度”,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所以必然会有所争论。
一旦观众认为Darker的做法有偏差,就开始痛诉编剧的三观问题。
而到了颜明玉一案,小Darker因为过于自信而被假象蒙蔽而被老Darker饱以老拳,充分支持了罗飞的看法,没有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因为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完全正确,即使是本事通天的Darker,也有可能犯错。
因此我认为编剧的三观,最终还是在罗飞的身上。
如何保持Darker在观众心里的酷炫形象,并且同样让观众坚持警察的正义,是我未来希望看到的。
二.角色1.罗飞他一切看似不合理的爱好到最后都成了他品格的证明,嫁人就应该嫁这样痴情的男子。
本剧的前部分他一直很逗比自信,后部分一直在悲伤而迷惘。
2.穆剑云开始觉得穆老师各种装逼,各种嘴贱,万万没想到到最后我看着穆老师就觉得眼睛圆圆真可爱嘴巴嘟嘟迷死人苹果脸啊简直美哭。
她心思细密,善良靠谱,刀子嘴豆腐心,到进入邓桦一案,女王气场全开,攻度爆表。
她也是专案组里最白的,都到潜规则的床头了还是转身离开,一巴掌打歪罗飞真是让我爽爽爽。
3.粱音她是我开场最讨厌的角色之二,因为她重度中二病因为她不尊重死者,直到熊原出了事,她悉心照顾,并说“我可不想把你的照片发到朋友圈”,那瞬间我真的被打动了,从她为自己死去的孩子烧纸,到安慰泣不成声的汪蕊,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熊原,她大概才是专案组里心最柔软的人的。
4.熊原编剧对他的设定是一种赤裸的恶意,一个凶猛的壮汉,结果却是一个百分百狗奴,反差萌再加上他绝对的满腔正义,都在他最后因为恪尽职守而被炸成昏迷的时候成了编剧对观众插下来飞刀。
5.曾日华我对曾日华的看法很复杂,因为看到最后他是我觉得全重案组里最没心没肺的一个,除了他的好基友明佳一被抓的时候。
6.尹剑他在一队多数时候都是充当被反驳的那一个,胆小怕事体能不行,被汪蕊进行三百六十度全方位嘲讽之后还能死死抱着真是实属难得。
当然他的善良和胆小也是成正比的,只是在我看来,心有点儿累。
7.韩灏刚愎自用的典型,混乱秩序的典型,从一开始绝对正义的形象逐渐转化成一个自私的暴君,更像一头孤独的野狼。
8.汪蕊即使后来我对她的敌意有所淡化,我仍旧认为Darker当初应该把她杀了。
最后一集她对尹剑疯狂的插刀,我也是万万没想到。
迄今为止,我觉得这个角色的存在价值,就是插入腾讯新闻的广告。
三.故事开头的逗比都成了最后的插刀,编剧的创造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然而我仍是有些意见。
1.主线的集中造成整体风格的突兀转变我喜欢两集一案的节奏,案件剧意味着观众从任意一集开始看都不会有障碍,这对中午吃饭随便看看的定位实在是太准确了,然后前面迟迟不涉及主线,到后面主线一来排山倒海,从逗比到心塞,中间没有间隔,太让人措手不及。
2.角色情感铺垫缺乏可信度主线,尹剑宁可自杀都要保全韩灏的秘密,这势必需要他对韩灏绝对忠诚才可做到。
他要到最后汪蕊逼问才泣不成声的说自己有多么崇拜韩灏,而这点在过去并没有很好的表现,他软弱,他谁的话都听,他从来没说过崇拜韩灏,韩灏也没有特意教导过他如何做一个不怂逼的警察,所以尹剑能为保守秘密去死,实在无法让我觉得信服。
柳松对熊原,他俩一开始就只是掰手腕的情谊,结果熊原一出事他成了最激动的那个,为什么?
原作里他俩本来就认识,我不明白为什么剧里就不能这样设计一下“这是我过去的组员柳松。
”曾日华,这小子能多没心没肺才能对昏迷中的熊原说“我会替你报仇”?
韩灏是谁,韩灏是他们的组长,而熊原到底是不是韩灏害的都未成定论,他为什么能说出“报仇”?
熊原是组员,难道韩灏就不是了吗?
即使韩灏已经成了组员们都在怀疑的对象,一天未下定论,他一天都是组长,即使怀疑他,难道他们过去就没有情分?
罗飞和韩灏,他俩的关系从开始的互相看不顺眼到中间的合作无间到最后几近对立,几乎是我最心碎的时候,罗飞明知道韩灏出了问题,他还是选择了放任,所有人都知道韩灏出了问题,都只是选择了精神上与他对立,除了尹剑。
韩灏并不是在杀死邓桦的时候成为独自一人,他从很早就已经只剩一个人了。
不能不说他是咎由自取,不能不说他是被仇恨蒙蔽双眼,但这样的韩灏不能不让我心碎。
3.总有一切角色纯粹只为逗比而存在二队,智商几乎从不上线的二队,大部分时间都在吃的二队,如何让群众信服他是一个有破案能力的人民警察?
二队是个果决的人,从他对嫌疑犯直接开枪就知道,他也不是个什么资料都不做只会耍嘴皮的人,韩队可以证明,但他的智商实在上线得太少,让一人有这么好的职业素养,就应该让他智商上线。
丁局,他逗比,他全剧最逗比,他在韩灏逃跑的时候也逗比,但是那时的逗比让我忍无可忍的快进了,他是一个局长,即使他官僚,不代表他不明辨是非,至少能不能让他表现得除了逗比之外还有点儿人味儿?
韩灏身上的案子疑点那么多,为什么一个个都急着落井下石?
关于韩灏洗白,我不在意他是黑还是白,我只在意一切发展合不合逻辑,一个故事并非一定圆满才是好的,好的故事最重要是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四.对第二季的建议我听说下一季度要按照电影这么拍,所以我的建议也就不体谅成本了。
1.加强内景设计一个人的房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生活中如此,艺术中更要放大。
有质感有质量的内景设计,完全可以提高一部剧的逼格,详情请看NBC的汉尼拔。
罗飞和袁志邦最终对决的餐厅,实在是太一般了,一个随机的毫无特色餐馆做为final battle的地点,不觉得过于草率了吗?
即使是一个全然背光的阴暗场景,仍旧有许多细节可做,也许它可以更浪漫,因为Darker这个法外制裁者的概念本身就很浪漫而理想化,所以这个地点的内景设计可以随着Darker本身的气质做出改变。
薛天是个海归,他有学识有品位,他不应该住着过时感爆棚的欧式装修别墅,他的生活环境应该简单优雅充满现代感。
也许他的沙发是布艺的,也许沙发旁边还有张精致的玻璃茶几,头顶的灯是简单的几何体,总之不可能是老气横秋的欧式家具。
专案组仓库的设计很对味儿,也许是成本使然让剧组做出了让步,但我希望第二季能更好。
2.尝试更多特效我看过原著的朋友们一个个心心念念希望下一季能把韩灏地铁逃亡拍出来,如果摄制组能得到地铁的拍摄许可那自然非常好,如果得不到,我非常希望你们能尝试特效,CG+实景合成,需要一个靠谱的分镜师,一个有丰富合成经验的特效师作为顾问,以及充足的特效镜头完成时间。
3.加入动作动作是增加影片逼格的有效手段,也是吸引年轻观众的有效手段,再加点高速摄影,无需多言,自然高大上。
最后非常感谢暗黑者剧组勇敢的做了一回吃螃蟹的人,也非常感谢近两个月的陪伴,真诚的希望你们能坚持自己,向更高品质迈进,谢谢。
不明白这剧怎么能到8.1分的,能到7分还是因为情感分!
法医一天天吊儿郎当穿着跟非主流一样?
为了强行凸现达克牛逼,总能提前知道真像,然后牵着警察鼻子走,怎么知道的一点也没有。
这就算了,能理解。
那么里面警察那么傻逼难道不是为了强行凸现达克的牛逼?
二队就算了,定位就是搞笑,你一队都是各种精英,这什么玩意?
队长队长没有存在感,那个0.1体弱,懦弱,怎么当上警察的?
当上警察就算了,怎么进专案组的?
俩队长每天晚上去网吧打魔兽,案子不管了是吧?
广场上杀那个故意撞死老人的女企业家时,整的挺邪乎,出来一堆和达克体貌特征一样的人,然后警察就乱了?
楼上看到达克把那个女的带上车了不能对讲机通知下面的人?
难道不是那个把女企业家带上车的人才真正的危险吗?
队长就这样?
狙击手干什么吃的?
想活捉打腿行不行?
玛德别告诉我没把握!
为了凸现达克的牛逼强行把警察演成弱智!
就跟脑残玄幻小说里为了凸现主角而把所有配角降智一样!
什么玩意!
我知道这是根据小说改编的!
但是改编改编!
难道不是去其槽粕取其精华吗?
编剧都是吃屎的吗?
难评,很不满意,这部剧明明有优势但是缺点太拖后腿,已经不是让我觉得可惜的程度了,所以两星。
这部剧所有问题都出在编剧身上!
首先,编剧缺少基本的职业职责和职业素质的认识,主角团警察不像警察、法医不像法医、痕检不像痕检,最基本的,法医不可能化浓妆工作吧。
齐次,作为一个探讨法律与道德、正义的社会伦理刑侦剧,一个公司法人不能受到法律的惩戒,而且还是从执法者的口中说出来这样的台词,这就是我说的,它的主题明明十分有意义,这是它的优势,可是它作为对现实现象批评性思考的作品却做不到对对象的认识,这就是虚空打靶了。
第三,角色塑造极差,哪怕是主角团,性格和行为让普通人觉得离谱,特别是梁音完全基于刻板印象来塑造性格爱好。
第四,漏洞过于多了,比如警局门口没有监控。
然后,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确实可以用非现实元素,比如剧里的dacker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它确实是人们内心的一个具象化,且不说剧是否能圆回来,编剧神圣化dacker,编剧不能批判地塑造这个形象,这更使得一切欲求深思的话题变得肤浅,当频频看到弹幕说“喜欢dacker”“dacker才是正义”的话我一度怀疑是编剧或原著价值观有问题,但是从罗非这个人物看编剧原本应该不是这么想的,就是编剧能力的问题。
最后,作为刑侦悬疑剧,没有太多严谨的推理。
40集正片开始
看完让人做梦的当然要给五星
每集太短了 两个女的一个比一个讨厌 跟尸体拍照片没有基本的尊重 哥特没什么不对 但是发疯就是有毛病了 那五官和下巴也叫女神 除了装就是装 小配角反倒不讨人厌 太一般了
我没看原著,但是作为悬疑剧,不应该严肃点吗,破案时和尸体各种摆自拍,各种耍酷,毫无紧张气氛可言!也不知道这么高怎么来的!
看到四十左右。
相对原著来说,见不到一丝“暗黑”的味道,而且一个格局恢弘的连续故事被改编成碎片化的系列剧,好几个案件还相当浅薄和幼稚。好在郭的自然洒脱的表演支持着努力看了十几集后才弃。想一想宁愿再刷一遍毒师了。
两集,不想看了。这逼装的,给8.9分,剩下1.1分因为你脸不够长。女心理医生很讨厌。李倩装嫩皱纹有点冏。。
没想想中的好看,喜剧多过悬疑推理,人物多半脸谱化,矫情。队长、法医等角色完全就是打酱油的,细节也不够专业。也就当一个喜剧看看图个一乐。
故事内容很差就不细说了,全员皮肤差,极厚粉底也挡不住满脸红斑痘坑,女主男主颜值不高,于是所有配角一个赛一个的看不下去,老阿姨演萝莉,可能还不如找一群脸生的新人演。
粗糙的拍摄手法让人想到《毛骗》,也同样是靠优秀的剧情让人想看下去。
没追完,胆子小。
为啥第一集郭京飞就这么惨哈哈哈哈哈。周浩太好笑了。悬疑为主,搞笑元素穿插其中,挺好的。罗飞这个角色有点像夏洛克,高智商,总是被怀疑,但更有人情味。没想到宁财神还客串啦。前期怎么感觉队长就是个废物?女记者这个角色真的讨人厌,这种道德败坏的人洗不白。挺多地方经不起推敲(例如贾雄起的顶风作案,但总体还算流畅。记者真是剧里最让人讨厌的职业了。罗飞和薛天cp感太强了。周队和韩队这对cp也不错。后期节奏渐渐变慢,剧情慢慢弱智化。本以为后期华子和尹剑角色会加强,结果并没有,整个剧还是以罗飞为主,其他人被疯狂弱化。尹剑用处不大还猥琐,存在意义不大。韩灏就是个憨憨,和darker斗有点高估自己的智商了
好坏参半。cp大乱炖,最喜欢的必须是大队长X二队长,罗飞X薛天。bug其实有点多,小法医就那么散着长发在案发现场晃啊晃的,看的好想冲上去帮她盘发,穆姐姐一个心理学家竟然拿星座学说事,还有一些案件有硬伤就懒得吐槽(其实是忘了……);可能是多编剧的缘故,人物性格变化有点奇怪,特别是穆姐姐。
正义没有对错,法律却有
国内悬疑剧 算得上用心之作了 第二季看了一点 广告插得也太硬了 略微可惜
跳着看了十来集~~最大感觉编导演都很欠...........
每个角色都带有浓厚的刻板印象和脸谱化,案件也是如此,充满了爹味老男人的意淫
[C]
有种OCN开篇即视感,先马三星,期待-10集弃
演员也有些没进入状态,希望后面能好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