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见科洛,是在和summer的500天里,总和为情所困的男主谈心,成熟过份的知心“大妈”。
只有大概4次出镜,我却开始迷这鼻孔朝天厚唇右歪的萝莉(诶萝莉控就直说...嘘!
硬糖姐削你二弟!
)这之后,海扁王持大刀回眸傻呵一笑, 生人勿近染血的面无表情,雨果........里面啥德行我忘了,这电影她一点存在感都没有........科洛戏份多的电影也没几个。
于是杀猪刀发威,还称的上是“萝莉”的儿童期迅速度过,成了如今这卖萌嫌大,玩熟女嫌小,演本该年龄相称的青少年却有一种说不出怪的奇葩外表。
绝不是长残,就是透着一股言不出道不明怪......说怪其实也不怪,只不过因为硬汉萝莉出道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她的外表都被深深地捆绑融入在这形象里.在Carrie里,这感觉更甚了。
演青少年怪, 演自闭孤独柔弱高中生就更怪了,就比如大姨妈突袭那一段,纵使悲声尖叫,满脸惊恐地哀求,我却看不出弱者的感觉,没有丝毫感到可怜或者悲悯....私以为科洛已经演变成一种女演,一种无论怎么在荧幕上被欺负凌辱,甚至胖揍一顿,打到满脸血鼻青眼肿观众都不觉得过分的.....因为观众已经惯性思维,这妞的角色不好欺负会报复,迟早要如数奉还get even...(跪求科洛拓宽戏份!
)所以在漫长的,笑声不断前大半终于结束,直到那猪血洒了一身,萝莉头一抬摆起了残忍暴戾的眼神.......我瞬间高潮了!
这才是本色好不好!!
这才是我们的血腥萝莉好不好!!!
脸上不抹血怎么可能好看!!!!
给老子把他们全虐死!!!!!!!
冷静之余,再回念这一段,作为全片的卖点,分量还是差太远....我是没有看过之前1976的那部Carrie的,结尾仇杀这段让我想起的是Silent Hill。
都是密闭大厅中的意念控制血腥屠杀,Carrie在血腥残忍度和宗教诡异度都差出一截。
看过的同学肯定都记得,寂静岭里那个女主教被带刺的铁丝菊入腹出的惨死装,印象深刻又大快人心,可这Carrie里,不就一头撞到挡风玻璃毁个容么.....本来就一丑货......一点也不惨...难道是因为比起寂静岭里佛兰演的娜塔莎被强奸又拴在铁架上被烧烤,嘉利不过撒一头狗血,所以报复也就显得“仁慈”么?
....(话说科洛和佛兰都是萝莉R级片里的两个标杆了,大家喜欢哪个啊?
)总之,电影整体3分,萝莉泳装+沐浴2分!!
我给满分!!
你们服不服!!!
至于说萝莉腿最粗的,人家动作戏出身好不啦。
还有,萝莉啊,此生让我见一面吧......--·话说初来美帝观影环境好了不少!
居然是第一篇影评!
洒家乐呵了.....---这几天重新看电影43, 发现整个一剧透!
科洛大姨妈--众煞笔鄙视--科洛发飙。。。。。。。。。
嗯...选角还是不错的。
但是觉得有点遗憾因为导演把一部经典的【恐怖】题材硬生生拍成了【校园】题材。
倒也不是说拍得不好,只是觉得到底还是少了些什么。
与其说把其归类于斯蒂芬金其他的作品里,还不如归类于【詹妮弗的肉体】这种。
总归还是有一点失望,不过可能是我从一开始选中妞到片场照到预告的期待太大了......海报相较于片子倒是感觉更有力量些,如果我给演员打分的话最高分应该是摩尔娘虽说妞的气质很符合嘉莉【后半场】的角色,但是前半段嘉莉【姑娘】的感觉表演的却不是那么尽人意。
相反摩尔娘演得简直出神入化,真是不得不拜服。
这个跨越如此之久的题材还是没有让人失望哒,故事本身非常引人入胜,虽然觉得导演其实还是有潜力在片段安排上更加强,但其实的话就整部片子还是挺和谐的。
反派死得太爽快让人不高兴,本身还期待Chris能够被折磨得久一点【请无视我欠扁的观众心】。
那啥.....Sue这姑娘角色没选好啊.....虽然长相气质都挺不错但是小姑娘演技需要加强啊。
总之还可以吧,我最近烂片看太多要求高了些,按在以前肯定是非常满意了鼓掌
声明:看完老版时觉得片子一般稍好,加上年代有些久,挺期待新版。
然而看完新版后才觉得老版很好看。
本文主要涉及老版的优,可能会因为先入为主有不客观的地方,请自行斟酌。
13版嘉莉的预告挺精彩,当时忍不住就先看了1973年版的《魔女嘉莉》,虽然没什么特效,但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今天一览科洛版嘉莉,才发现这一版的翻拍不是为了超越,只是为了能够衬托出原版有多好看。
首先是女主的选择。
科洛已经被原版的一个眼神所秒杀。
73版中女主一亮相就散发出内向,孤僻和怪异的气质,更不用说那犀利的令人发寒的眼神,已经完全和嘉莉融为了一体。
新版中,科洛那甜美的脸蛋和丰腴的体态实在无法让人联想到,她会是一个被孤立和受欺负的女孩。
也许是科洛本身的气质不适合这样的一个角色,虽然能够看到她表演的很努力,但她本身的气场实在盖过了嘉莉的角色。
然后是年代的选择。
翻拍不一定非要安排在现代,整个故事更适合60或70年代的美国。
而把背景设定在现代后,编剧和导演们显然没有做的很认真。
70年代的时候,高中时还不知道月经就已经很奇怪,而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仍有人在高中时还不知道月经初潮就说不过去了。
剧情上新版处理的还算及格。
但放在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故事的原有矛盾就被弱化。
原版中对于母亲的表现比较成功,新版中虽然增加了母亲的戏份,却没有塑造出一个完全痴迷宗教,几乎与外界隔离的怪妈妈形象,而更像是塑造了一个宗教教自虐狂。
原版中妈妈对宗教的痴迷和热爱是第一位的,女儿是第二位的,女儿对妈妈的依赖度是非常高的,在新版中,妈妈对女儿的爱更加明显,女儿显得更加独立,使得嘉莉看起来是叛逆,而不是受长期怪妈妈压迫下的突然爆发。
对于其他女生的表现,显得一笔带过,远提不上真实或丰满。
原版中克丽丝·哈金森是个本身很漂亮又爱慕虚荣的女孩,在女生中人气很高但又不太讨人喜欢,她浮夸风骚,但对嘉莉也并非完全恶意。
新版中的克丽丝显得幼稚无脑,在对嘉莉的恶作剧中也显得被动。
原版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女体育老师,对于嘉莉来说,她更像一位妈妈,充满女性的温柔善良,同时又充满母爱,嘉莉也对她非常信任。
每每看到体育老师,嘉莉就好像看到了另一个依靠,而在新版中,体育老师成了酱油。
舞会对话的戏份也删掉了,但为什么不删的干净一点?
在镜头上,原版中的慢镜头运用的很好。
开头的浴室戏份在慢镜头中显得优雅又香艳,最后克丽丝拉绳子的时候,无声的慢镜头和对苏的交叉剪辑,即充满了张力,又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
新版中仅有的几个慢镜头略显乏力。
原版中和汤米的共舞,对于从未接触过男孩子的嘉莉来说如临梦幻,没有对白的镜头加上温暖的灯光,使得时间仿佛在他们两人的舞步中停止,那是嘉莉最幸福最美好最梦幻的时刻,和后的杀戮和孤独形成巨大反差和对比。
新版中的共舞虽然多了两人的交流,但没什么表现力。
细节上新版似乎根本就没有在意。
校长(不知道是不是校长)对于嘉莉名字的暧昧显示了他对于嘉莉事件的怠慢和敷衍了事,这也是嘉莉在舞会杀死他的原因之一,新版虽然也有,但只有一处,更像是对原版的简单模仿。
妈妈对于苏母亲的传教,即表现了母亲对宗教的痴迷和执着,又表现了她和其他妈妈们的疏离。
克丽丝的死党混入舞会幕后工作显得真实,又给予酱油角色以生命。
克丽丝和男友在车里的既爱又恨的打闹使得两个人的角色都非常丰满,也表现了两人浮夸虚伪的关系,更让克丽丝显得肤浅和讨人厌。
到了舞会不下车也是女生想要的虚伪。
这所有的一切在新版中都被省略。
至于翻拍中的改变。
就最后的杀戮来说,原版中是长期压抑后受刺激的突然爆发,嘉莉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凶手,而更像是个受害者,新版中,科洛嘉莉俨然成了一个冷血的杀手。
体育老师活了下来,可以接受。
嘉莉弑母时苏来帮助有些画蛇添足。
对于超能力,原版中嘉莉害怕又谨慎,科洛版很是高兴也乐于使用,更加弱化了嘉莉孤僻怪异的性格。
因为怀孕而没有被杀完全改变了原有的苏因为是真心相帮住嘉莉而阴差阳错的被赶出舞会得以存活表达的因果报应的意味。
总体来说,科洛版的嘉莉翻拍的敷衍了事,不伦不类,新世纪的特效也完全没有给人过瘾的感觉,看看原告就算了。
期待了好久,终于看到了,觉得还可以,至少不是个烂片,还是有很多拍得不错的地方。
首先谈谈老版。
也许我品味没你们高,我不大喜欢老版。
老版女主演技非常棒,也很符合这个角色,令人拍手叫好,但其他角色就很一般了。
体育老师还可以。
大碧池的角色不够圆润,就是一份简单的风骚漂亮和恶毒。
那个母亲则演得好浮夸。
最后的舞会大屠杀就是不停的喷水(那个小红帽是被喷死的么),不停地电人,连个血腥画面也没有。
感觉就是PG-13的级别的感觉(除了露点)。
大碧池和她的男友死的也很简单。
删去了原著苏和嘉莉结尾的交谈,也令我不太满意,感觉这样苏来舞会的情节有点多余。
但是弑母情节拍的很出彩。
再谈谈新版。
选角问题,我觉得朱利安摩尔演的很棒,简直就是奥斯卡影后级别,有惊悚的感觉,比原版要好;而科洛莫瑞兹也许演得没有原版的好,但对一名童星来说,演得也很好了,特别是玩水球和来月经那两段,让人同情又心疼,还有那种被人认可后的受宠若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舞会爆发更是有复仇女王的范儿,这对专门主演B级血腥片的科洛来说是得心应手。
苏也很漂亮,汤米也还好,尤其喜欢那个体育女老师。
大碧池形象更丰满了,从与苏的决裂和父亲对她的态度可以看出她是在悲愤之下做出捉弄嘉丽的决定,但她还是很bitch。
其次,背景情节补充点更多了,比如开头生下嘉莉并差点杀掉嘉莉的情节,我很喜欢,与结尾相呼应。
特效也好了不少,有许多偷偷练功的情节,也有很多现代化的元素,特别是一些流行歌的配乐。
还有一段我也比较喜欢,就是将嘉丽在家做衣服,碧池挂猪血,苏的惆怅三个情节不断交替,营造出紧张气氛。
参加舞会前,还加了一段将妈妈锁在橱壁里的情节。
科洛也美得惊人。
舞会上的泼血镜头也很惊艳令我小小的震惊了一把,随后重中之重的屠杀爽爆了!
原版是喷水舞会,新版是喷血舞会:浑身是血的嘉莉一声咆哮,整个舞会的人和桌子都飞了,酷毙了,然后有撞死在玻璃上的(红发碧池),有被夹死的(卷毛男,跟原版的老师死法有点像),被飞桌爆头的(无辜的DV男),被践踏而死的(双胞胎姐),一群触电而死的,最爽的是黄衣大碧池被电线抽打+烧成烤乳猪,可以充分的感受出嘉莉的愤怒,但还不够狠不够血腥,应该群灭,而不是只杀特定的几个贱人,这点老版要好些。
善良的老师被嘉丽放过了,我认为更合理一些(话说原著中的老师是怎样活下来的?
)。
话说老版和新版都没有小镇屠杀的情节,记得新版有一款魔女焚城的先行预告啊。
现在有技术条件,为什么不拍?
终极大碧池及其男友之死更详细更血腥了,不像原版那样简单的爆炸,令人大呼过瘾。
弑母情节没有原版的好(当一堆飞过来的刀对着嘉丽母亲的镜头怎么那么有喜感),但与他人不同,我喜欢苏来救嘉利的情节。
最后的梦境与血手更吓人了,也留下了悬念。
总之,我觉得这是不错的翻拍,制作精良。
看这部电影就是用来解气的,何必那么较真!
结论:还行,与老版相比而言有亮点也有不足,但整体呈现效果还是不如老版(观影顺序先老后新)。
亮点:故事的剧情逻辑和叙事线相对更顺畅一些,前因后果铺垫地相对更好没那么突兀。
比如校园霸凌没有那么极端和无端,而是先以敏感的玩笑切入,再开始递进,而老版是赤裸裸的厌恶和直接霸凌;再比如新版故事设定在当代,有手机这种即时通讯工具,所以很多情节都需要适应时代,而本作的前后铺垫逻辑自洽,引入了网络媒体来渲染当代特有的霸凌形式——网暴,带领观众审视校园霸凌不断扩大的范畴和新方式;还有最后结局的处理(对邀请她去舞会的男生的死惋惜痛哭以及对苏和老师的放手救赎,老版除了苏侥幸逃过一劫其他人全死)也还是体现出女主内心的善意,相对老版多了一些人道主义少了一些极端。
不足:女主的演技稍微有点浮,太过于表现出被孤立的边缘感,但看上去有点用力过度显得特别胆小敏感而不是被孤立的自卑感,整体形象刻画不如老版女主演员;女主没有全心全意进入角色和演戏场景,因为我看到女主被刺伤后在地上和母亲近身生死搏斗的激烈过程中还不忘整理自己被对方不小心拉上去的的裙摆……看到这一动作我瞬间出戏,感觉女主只是怕走光而非真的融入角色——当你生死关头与敌人搏斗的时候应该无暇顾及走不走光这些无关小事。
两版电影的共同点之一都是女主作为魔女必死无疑,但是房子坍塌的原因也都没有详细交代。
最后,看完这部新版电影,我聚焦思考了这种魔力,这种特殊的能力和情绪直接挂钩:女主基本上都是在负面情绪上头时使用超能力,我觉得这部电影也在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魔女,如果我们不能合理控制和发泄我们的情绪而被情绪淹没甚至牵着走的话。
情绪稳定是一生的修行,共勉。
看评论得知,魔女凯莉是翻拍的经典,对于剧情的推动,好些地方都挺单薄,虽说社会里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但类似片子里那样极端的人还是没见过。
片子吸引我的是题材,一个不合群的小孩,被身边一帮正常人排挤。
估计所有内向的人在看到凯莉被欺负时会感同身受,曾经的自己也有过这段经历,极度努力想变成大家眼中的正常人,却总被认为是怪胎,这种对待一直到升高中才改变。
曾经的自己多少次幻想过拥有超能力,能让大家尝尝我的厉害,哈,这片子就贴合我当时的想法,当然没那么血腥,顶多也就是捣蛋一下。
那段时光不好受,其实自己都不会去回忆,看了片子才回想一下,好在都过去了,长大了也就好了。
1.科洛•莫瑞兹妹子还是适合《海扁王》那种不太需要演技的电影,让她演嘉丽有些勉强了。
他的气场很强悍,根本就演不出那种长期被同学叫怪胎的唯唯诺诺的自卑的感觉。
看着他勉强僵硬的躲躲闪闪很费力。
总觉得他会像海扁王里一样抽出砍刀或者双节棍来。
我无数次看笑场了,嘉丽原本应该是一个成长在宗教狂母亲阴影下的,瘦削苍白又自卑的女孩子,但是也怀揣着美好的梦想。。。
但是科洛•莫瑞兹的那个礼服!!!!
剧务呢!!!
真没法找到合身的衣服了么!!!
看看那粗壮的大臂,背上被勒出来的肥肉。
导演居然还给了个特写!!
你是故意的么?!
这是要其实是要拍 魔女嘉莉大电影 吧?!!
科洛•莫瑞兹你演不来自卑,唯唯诺诺就不要故意的点头,抬眼看人了,看上去是三白眼很出戏啊!!
2.苏方脸的圣母妹子好强大!
首先,方脸妹子给我的感觉还不如邪恶妹子克丽丝漂亮。。。
情不自禁的对比了,苏应该是校花之类高冷的人物,苏妹子那张接地气的脸忠厚朴实的气质,实在是高冷不起来啊。
普通的人,就是个圣母在目睹校园惨剧之后也该被吓住一会儿吧?!
苏妹子在那种情况下,是怎么选择了一路飙车到去一个自己六年都不太熟的危险同学家里的呢?!
强大的圣母情怀啊!
(虽然不合理,但是还是挺喜欢这个角色的)3.克丽丝邪恶坏妹子——克丽丝,校园呼风唤雨的第二号人物。
他的确是坏,但是不应该邪恶,显然,编剧把成人和青春期的少年的心理搞混了。
克丽丝放那桶血绝对不是出于邪恶,而是为了报复,你害的我没毕业了,我要让你在大家面前出丑。
而这个妹子演的有些过了,实在是不符合高中生的设定,那种邪恶的气质感觉更应该出现在一些饱经世事的警匪片恶人里。
特别是最后那个要撞死嘉莉的情节,如果,她都憎恨到要撞死嘉莉了,完全会用更直接的手段。
4.大结局有些人喜欢这种善恶分明的大结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但是我却觉得不如原作完美,嘉莉在那种极端的情况下,那种觉得全世界都在嘲笑自己,现场的每个人都把自己当做了笑话的情景之下,她希望把世界和自己都毁灭掉,才是悲伤愤怒达到顶点,理智完全失去的情况下应该有的行为。
记得以前即使是班里挺优秀的人物上讲台发言都会觉得紧张,大脑空白,嘉莉在那种幸福到顶点又跌落到深渊的情境下,还有理智在乱哄哄的人群里挑出罪魁祸首惩罚,实在是让人别扭。
5.妈妈宗教狂的母亲留给我唯一的印象就是……神经质。
我看不到她说爱嘉莉时的柔和,或者其他任何的感情,从头到尾只有神经质三个字,人物枯燥乏味。。。
总之,就是不如原版好,很多情节处理的很突兀。
角色的塑造也不丰满,逻辑硬伤很多。。。
为了超杀女看的这片电影。
虽然被分为魔幻恐怖片,其实一点也不恐怖。
片中侧重的重点其实是人际关系的处理,同学的一再戏耍和逼迫。
信教妈妈不对的教育方式,最终造成了魔女的悲剧。
小时候因为农村孩子在城里上学的缘故经常被同学嘲笑和欺负,那种孤独的感觉并不好受。
还好有着父母良好的教育方式以及个人看法的改观。
魔女要是生活在一个正常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妥妥的是一个超级女生的节奏啊。
超杀女确实比较壮,我喜欢
电影一开始carrie打球 就算打到别人也没有被嘲笑啊什么开始的就是卫生棉事件 一开始sue是真的很好心的在帮忙要塞进去 但是chris开始起哄 大家也开始 这才是悲剧的起源carrie这种不敢和别人说话的性格让我想到了黑沼爽子爽子也是一样的不敢说话 还因为眼神很可怕被大家叫贞子但是班里没有chris这样满怀恶意的 还有翔太酱紫的好人(么么哒)所以奏是一个满怀恶意的主导人+一个内向or太漂亮的=一个悲惨的被欺负生活
欧美系的恐怖片很多都是关于一个被宗教迫害成神经质的女人进而将自己的悲剧延续到子女身上造成更大的惨剧这么个模式,很明显,《魔女嘉莉》是这种模式下的一个代表。
现实生活中,想必每个人身边都会有类似片中“嘉莉”遭遇的怜悯之人,但这些人并没有足以惩戒施暴者的超能力;说回电影,片子本身并不出彩,值得一提的是,悲剧的开始与结果都源于“嘉莉”母亲信仰的无知,而影片也似乎在告诉人们一个流传千年的道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除了女主大家都好丑……
多尽职尽责的翻拍啊,可惜这个故事早就不那么新鲜了
没有看过之前的版本无从对比 不过这部还算差强人意啦
女主太甜了,怎么看都像个偶像剧。。。最后爆发倒是比原版的升级了不少。。。
幾乎原封不動,除了畫面外沒啥亮點。畢竟 Sissy Spacek 演起來毫無違和感...
没看过原作,但足够刺激了!
这超能力
为摩尔加一星
本来看在无比入戏的摩尔阿姨份上想给三星,但那绝对是对帕尔玛76版的侮辱。除了舞会虐杀部分快感增强之外一点灵气都不剩,十字架竟然钉上去又动手拔下来,邪典感尽失。科洛莫瑞兹这种甜心脸怎么可能是众人眼中的嘉丽,选角太瞎了。【后面真觉得,艾玛就是死神来了啊,这不就是实体化的死神妹么
剧情尽人皆知了,演员还全是熟脸,这样的恐怖片看了有什么意思?Moretz演的真的很差,根本没有让人同情的害羞女孩的感觉,只有Moore的戏份能看
老版新版都很出色,当然老版的最后一个镜头要更经典。另外,朱莉安摩尔演疯女人演上瘾了
对校园暴力还有家庭教育这些比较controversial的话题处理依然到位,只是情节过分空白了。话说这次Chris 主演不要长得太像林赛了,简直坏女孩的代表么!
跟老版没啥区别啊。小姑娘长大得好快啊!
不过瘾,气氛渲染不足。
及格的翻拍
朱丽安·摩尔的母亲演的不错,科洛·莫瑞兹变胖了。
喜欢女猪脚。。
呵呵,这种脸蛋怎么会被人排挤,开什么玩笑
有科洛莫瑞兹和朱利安摩尔,不出意料的精彩,科洛血染的风采真生猛。
妈妈演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