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看过很多时代剧,但好像对青春的视角有股子独特的偏好,被青春的炙热戳中,跟着角色肆意大笑,感受那种热血沸腾的劲儿和那一代人独特却浪漫的青春。
《梦中的那片海》看着不像很多时代剧那样厚重,没有放大时代印记,但其实将时代蕴藏在了人物的性格里、经历里。
其实最初我对这种方式也是有质疑的,认为时代的彰显应该是厚重的,直到听到妈妈的感慨“谁的青春回忆不是镶着金边的、带着光晕的、永远热气腾腾的?
”其实那些藏在生活里、看似着墨不多、笔触轻快的东西,也是对时代的写照
有几段剧情其实挺能说明问题的。
四九城的顽主霸占着什刹海冰场,第一次双方的冲突,以青春、中二、热血和团魂的形式表现出来了,包括李上游的撺掇,其实视角中看到的更多是那代人青春的样子和肖春生这个人物的正直与底线,但俨然是将时代变革期下的生活状态。
其次是对肖春生父亲故事的呈现,可以说父亲的病+肖春生的配合演绎是我的快乐源泉,俨然父子俩就是两个活宝戏精,逗到不行。
但回看人物,肖春生父亲是很多当时老兵的状态,就像很多回忆录里老兵说的那样“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想干什么?
”于是将自己困在了回忆里,其实喜的背后是酸涩的,甚至是一代人青春沉寂的声音,一代人用青春打拼下的事业与和平,但ta们即将退出时代的舞台,满是感慨。
再如肖春生,可以说在剧中四九城里也是有一号的人物,自身的才华和能力无疑是可以成为有为青年,但却受到了家庭的拖累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其实也是一些人的生活写照。
但剧中呈现出的是不被现实压垮的顽强、不向现实低头的傲气、对梦想的努力和奋斗,将一切的一切转化为了正能量的释放,感叹时代环境的同时,深深被人物的力量所打动。
还有很多很多诸如此类的细节,比如肖春生对理想的坚定,不管平时看着多么愣头青都将报效国家当成信仰和理想,也是受到了父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考尚未恢复,叶芳被父母安排婚姻等等,这些细微之处无太多笔墨,却彰显当下的一种文化与意识形态,在家庭关系中也展现了新老两代人观念的碰撞,体现着时代思想的变化;再如一些生活资源依旧是供销社提供...也是时代的痕迹纵观中国的发展这代人的青春其实处在一种时代的变革期、社会的阵痛期,在这样的一个时间段下的青春有它别样的特质、经历和意义。
这剧也给了我很多思想上的转变,历史是厚重的,但态度可以是轻盈的、积极的,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美好的,时代剧的评价维度有很多种,完全取决于我们怎么看。
不刻意放大时代的问题,以喜感不压抑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感知时代的面貌。
因为每个人的青春回忆都是镶着金边的、带着光晕的、永远热气腾腾的。
目前看了两集 第一集开头的独白 肖战的台词真的惊呆我了……很牛逼的程度 听完震惊了一下 第一集剧情也很欢快 这个剧的滤镜还是色调我也不知道叫啥 反正很有质感 不是那种模糊朦胧的感觉 特别清晰有年代感 就是质感!
而且里面的人物很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亮点 每个角色都有看点 不是那种围着主角拍的那种剧 这个应该是群像剧 有一段男主与女二两个滑冰的场景 我真的看的全程尖叫啊啊啊啊 看的心里挠痒痒!!!
暧昧的感觉 又像是两个高手互相眼神说着你来呀!
好烦!
我不是很会形容😫还挺喜欢女二和男主的 而且这个女二不像其他剧的女二坏坏的啥的 这个女二估计会被很多观众喜欢 男主的人设也是有点痞痞的 但是呢又很有责任感有担当有义气 大哥的感觉 好有意思 尤其是那些大院子弟在一起的时候好有意思啊 每个人都好有意思 年代剧原来也可以这么欢乐😍两集看完还想看的 不过最近太忙了 明天再看个几集 这剧挺有意思 轻松愉快有感觉有质量主要还挺有意思的 前几天刚看完欢乐颂 正愁没剧看了 幸好又有了一部剧解闷😁
梦中的那片海 (2023)7.52023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 付宁 / 肖战 李沁
看《梦中的那片海》时,我总是会想到王朔的一些小说,《看上去很美》、《动物凶猛》,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描绘了过去的北京,描写了一群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年轻人的肆姿青春与残酷成长。
看这样的作品,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会不禁感喟,原来自己暂时寄居的地方曾生活着这样一些人,人们的命运在滚滚向前的时代巨轮下发生过那样的变化,有一种平行时空遥相对望的熟悉感和亲切感。
而更奇妙的是,曾经的那些北京青年们经过轰轰烈烈的青春和跌宕起伏的人生,可能已经成为了慈祥的老头老太太,平静地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每天都可能和他们擦肩而过,而他们的故事,却已尘封在了岁月里。
《梦中的那片海》中的人物虽阅历经验不同,但因缘际会相遇,又因为爱情、友情而产生羁绊,却又因为梦想和内心的变化而做出了不同选择,奔向了不同的人生。
《梦中的那片海》中的“海”,就是什刹海冰场。
这片海是主角们命运发生交织的地方,也是故事开始的地方(飞帽子事件在此发生),此时主角们正青春年少,他们涌动着少年的激情,愿意用生命捍卫友谊,对爱情也有很多的憧憬与想象。
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肖春生和叶国华都遇到了那个令自己心动不已的姑娘。
肖春生遇到的是佟晓梅,叶国华遇到的是贺红玲。
为了帮助叶国华找到心中的女神,肖春生帮忙画了一幅贺红玲的肖像画,而肖春生的才华和勇于担当的秉性,则打动了贺红玲。
一场关于爱情、友情的纠葛,就此徐徐铺开,期间还夹杂着和顽主齐天、李上游的暗中较量,好戏就此开场。
剧中的兄弟情是一大看点,肖春生和叶国华、陈宏军等人之间的情谊是真挚而有少年气的,叶国华为了等肖春生 ,可以将参军时间一拖再拖,肖春生则仗义地保护着叶国华和陈宏军,他们一起追姑娘,一起溜冰,一起“茬架”,那份意气相投的“哥们义气”和纯真,总会勾起人关于少年时代的种种记忆。
而爱情线,也可谓跌宕起伏,肖春生、贺红玲、叶国华、佟晓梅之间有着错综的感情线,他们的感情里有误会 ,有爱情与友情的冲突,有爱情与理想的抉择,有现实和利益的考量,复杂而又现实,更具有时代性,极其精彩。
这部剧对于人物的刻画也非常鲜明,肖战饰演的肖春生,是“什刹海小分队”里的“带头大哥”,他心地纯良、讲义气、有智慧、有担当。
他的好兄弟陈宏军的帽子被飞了,遭到了黑子的羞辱,大家看敌众我寡,都不知道怎么办,而肖春生却面不改色地为陈宏军讨面子,真算得上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人物了。
不止管兄弟面子的事儿,连兄弟感情的事儿也管。
叶国华邂逅贺红玲后念念不忘、魂牵梦萦,肖春生则鼓励他去寻找这个姑娘,而且根据他的描述画了张“寻人启事”。
当被黑子质问时,他又挡在了叶国华的前面。
陷入爱情、友情的艰难抉择中时,肖春生一开始想到的是把贺红玲“让”给叶国华,他遵循的是“君子不夺人所好”的态度,这种“让”也是男人心中的那点义气的体现。
当然,在齐天的劝说下,最终肖春生也鼓起了面对自己情感的勇气,与叶国华进行了公平竞争。
毫无意外,贺红玲选择了肖春生。
而肖春生在感情上的坦诚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他家的情况相比叶国华家相差甚远,他自己也前途未卜,但对于不利的情况,他坦诚相见,不藏着掖着,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贺红玲,以便于她做出最好的选择。
感情中能做到把优点和缺点都客观呈现在对方面前,不掩饰短处,不美化自己,是难能可贵的,而这其实也是一段美好感情的基础。
这也许,恰恰是肖春生吸引贺红玲的地方,他真诚、有才华,且处处为贺红玲着想,也理解和支持贺红玲的梦想,他默默护送她回家,带她去拉琴,真心地倾听、欣赏她的音乐,还偷偷地给贺红玲买了她渴望已久的琴,当贺红玲有机会实现自己的音乐理想时,他也全力支持她,哪怕这会让他们的感情面临考验。
他是懂得爱的,爱是默默付出、默默成全。
肖春生表面上是个为兄弟出头的热血青年,但同时他有的不止胆气,他并没有因为哥们情义而意气用事,而是粗中有细,用头脑和智慧去处理问题。
和齐天“茬架”前,他拒绝了李上游坐收渔利的合作建议,而是“拥抱对手”,提前通知齐天不要带家伙,避免了被抓捕。
这不仅化解了一场危机,更收获了一个朋友。
而恰恰是这种冷静和智慧,让他得以在各种势力之间游刃有余,得以安然度过躁动的青春时代。
叶国华本性也纯良,但相比肖春生,他则更加利己、懦弱一些。
在和齐天、黑子于冰场上对峙时,黑子问“谁是叶国华”,他犹豫了一会儿才打算站出来,而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出来。
肖春生替他站出来后,他也就退缩在了背后,没主动出来承认自己的身份,这说明摊上事儿了他还是怕的,他是懂审时度势、趋利避害的。
利己的部分体现在,他明知道肖春生当兵的难处,但是他还是在聚会上借题发挥,故意揭穿这件事,试图通过这件事打压肖春生,从而获得在竞争贺红玲的感情角逐中的优势。
他自然也看重友情,但在友情和爱情之间,他人性的天平有时候会失衡,偏向爱情一面(或者说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为了得到想要的,他会不那么坦荡,甚至耍一些小伎俩。
这也许会成为影响他和肖春生今后友情的一个要素。
曹斐然饰演的贺红玲则是目标明确、头脑清醒、敢爱敢恨的姑娘。
在理想上,哪怕面临种种困难,她却还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
即使不能公开拉琴,她还是会私底下默默地拉,不断培养着自己的技能。
在感情上,面对齐天的追求,她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并没有迫于他的势力以及齐天对她的照顾而勉为其难地和他在一起。
在肖春生和叶国华之间,她做出了忠于内心的选择,而并没有做看起来较为功利性的选择,哪怕在她的妈妈犯病时,肖春生只能去找三轮车,而叶国华却开着汽车带着她的妈妈去医院,哪怕叶国华可以在家庭、事业上帮到她,但在感情上,她还是选择自己爱的那个人。
只不过,在理想和感情之间,她还是会选择理想。
当她有机会去文工团时,她并没有停下来等肖春生。
这也许是一种铺垫和伏笔,她是一个热烈追寻梦想和爱情的人,可是当爱情和梦想发生冲突,她也许会为了梦想而放弃爱情。
李沁饰演的佟晓梅则很有主见和原则,在理想和爱情上都是如此,面对父母给她安排的职业路径,她果断地选择拒绝。
她的理想不是做一个演奏者,而是做救死扶伤的医生,所以她把文工团的名额果断让了出来。
感情上,她也拒绝了父母安排的相亲,跟叶国华开诚布公表露“我们不适合”。
她一早就知道肖春生在图书馆里遇到的就是自己,但她始终没告诉肖春生,因为她看到了贺红玲的身影深深印在了肖春生的眼里。
她不争不抢,但又为别人默默付出。
她听到黑子要蹲肖春生,就偷偷跑去告诉他;当叶国华在聚会上给肖春生出难题时,她主动解围。
她的爱是润物细无声的,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刻,这份爱会结出甜美的果实。
在人物塑造上,《梦中的那片海》也是有些小巧思的,比如人物服装的选择暗和了人物性格。
贺红玲的服装以明艳的色系为主,红色或绿色,热烈又大胆。
而佟晓梅的衣服则淡雅素朴,服装、性格都一样,清冷雅致、暗自芬芳。
就故事而言,除了矛盾冲突激烈的爱情线、友情线,亲情线其实也是可圈可点的,肖春生对于父亲的崇敬和爱,从每周雷打不动地送红烧肉就可见一斑。
而陪着父亲演他的小兵,也令人十分动容。
此外,剧中的人物还面临着理想、现实、爱情、友情的选择,这也增添了矛盾冲突和看点。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主角们不同的秉性,将决定着他们走向不同的人生,他们也许暂时是爱人、朋友,但在现实中,他们将经受不同的考验,做出不同的选择,成为不同的人,他们中的人或将分道扬镳,或将继续同行。
命运,会带着他们走向不同终点。
因此,这不止是一部关于青春、爱情、友情的剧,也是一部关于人生、理想、命运和时代的剧。
它以跨越漫长时光的故事,探讨了人生中的很多重要的课题。
剧中的什刹海冰场,对于主角们,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地方,他们人生的每一次起承转合,都和这片海相关。
他们面对感情的抉择、人生的困惑时,会来到这片海,来寻找一个答案。
这片海,封存着青春的记忆,也保存着最纯真的自己。
一片海,串起了很多人的一生,也串起了一个时代。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片海吧,藏着热烈的青春和最纯真美好的情谊。
当历经世间沧桑,也许那片海已不再是记忆中的样子,而自己,也成了另一幅模样。
所以,那片海,便成为了梦中的海,心向往之、无比怀恋、却又触不可及。
那片海,带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却留下了无尽的回忆。
打开第一集的时候,片头的配乐就吸引我了,光色也很喜欢。
春生出场丢车好飒,在图书馆跟女主躲猫猫好搞笑,春生嘴皮子真溜好会忽悠。
男二对女二一见钟情摔了也很搞笑。
春生在冰场跟女二的对手戏也好浪漫💖。
春生午门跟齐天他们“打架”那里也好好看,说等着看升旗笑死我了。
总之每个角色个性都很鲜明,剧情也很紧凑,演员演技也很好。
首先,台词。
很难想象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能将一口北京味儿说的那么纯正。
我不是北京人,但一听他说话,就能知道他一定是打小儿生长在北京的小爷。
他一定下了苦功夫去练习!
这里不表扬他,他是演员,应该的。
但作为观众,很高兴能有这样的观影感受,也让我更期待他之后的作品!
其次,人物形象。
塑造一个人物,编剧、导演和演员,三者缺一不可。
从目前的人物逻辑和镜头语言来看,编剧和导演十分厉害👍而从演员本身而言,也做的不错。
1、体现人物机灵特点的图书馆戏份里,肖战没有通过折腾五官来表现人物机灵反应快,而是用欠欠儿又带点礼貌的语调,拽拽又有点收敛的表情,告诉大家:这小子在礼貌地使坏呢!
2、在冰上追逐贺红玲的时候,几个眼神就体现出“攻略性”,难得的是,这份“攻略性”并不邪魅和油腻,带着一种少年张扬,看多了邪魅一笑的观众表示很舒服😌3、和贺红玲的感情戏,那真的是路过的狗也能看出这俩人互相吸引。
而肖春生在贺红玲家中看到兄弟的时候,也将一种暗地里的“羞愧”和“不自在”体现了出来,因为他知道兄弟先喜欢贺红玲的,他愧疚却又不自主被贺红玲吸引,他看贺红玲的眼神有着情不自禁的欣赏与欢喜,他看兄弟时的神态又带着局促,像是在遮掩着什么,不成熟又讲义气的大男孩形象一下就立住了。
最后,剧情节奏。
一部好剧,剧情、镜头、演技缺一不可。
剧情占第一。
目前来看,剧情紧凑又讲究细节。
通过母女间寥寥几句对话,就将女配(叶家小妹)倔强要强又爽朗大方的形象立住;一场聚会,也展现出宏军有点书呆子,刻板又看重兄弟的形象。
期待后面的剧情!
“对北京人来说什刹海滑冰滑的是情怀”,以此作为故事的开端再合适不过了,现在冬天还是时常会去玩两圈,可惜当时的小伙伴多半都有了自己的事情,再去也不过是一种对青春的怀念,对北京孩子来说什刹海应该可以成为青春最好的代名词了。
看到肖春生等人在什刹海冰场上追逐打闹的样子一下就有了代入感。
小的时候冬天尤其是过年必去撒欢儿的老地方就是什刹海的冰场,最早几分钱可以玩一天,约上三五好友成群,一大帮人男孩们偷带家里的春生同款羊剪绒帽子,女孩们围着红玲同款的大红拉毛儿围巾,满脸冻得通红,滑累了边上就买一个烤白薯大家伙分着一吃,当时觉得那小日子别提多舒坦了。
还有一大帮人骑着二八自行车说说笑笑去冰场的样子,必经过烟袋斜街,当时的汽车好少好少,最喜欢的就是像他们一样和朋友横着骑一排,占领一条街的快感,骑到下坡的时候双手展开甚至想要炫技,在车子上也是边吹牛边往骑,甚至还要来个谁骑的快的小比拼,当时感觉开赛车的快乐可能也不过如此了,我们这还算是敞篷儿的呢。
爬长城也是当时我们的团建之一,那会儿经常去一些野长城,爬到最高处,站在城墙边,可能没有肖春生他们那么浪漫,都是一群当时的愣头青,冲着天空高喊自己的梦想,要不然喊一嗓子喜欢人的名字,现在想想就觉得忒傻里傻气,但是也挺热血少年的,也只有当时那么中二能干出这些子事儿了。
看着剧里熟悉的场面,就感觉现在回想起来北京青年们确实就和剧里的人们一样,青春时期都好像与这片什刹海分不开,不管是去冰场时候并肩骑行的画面还是在冰上炫技的身影等等,现在想想都是当时最美好的回忆,什刹海就是当时那批年轻人们梦开始的地方。
在剧里看到的是熟悉的场景,和肖春生他们一样的局气,还有一大帮子人能聚在一起谈梦想聊大天儿吹牛皮,怀念的也是正当时的哥们义气。
这群北京青年的青春故事才刚开始,是躁动的、热血的、不甘的、大胆的……,可能现在回想起来就感觉当时真的是一群毛还没长齐的孩子们的夸夸其谈和不计后果的鲁莽行事,但是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对自己的未来做好了随时战斗燃烧的准备,可能是一生中最充满激情的时光。
所以我真的很推荐这部剧,一方面是作为老北京人对里面一些熟悉场景竟然可以勾起我关于中二狗血的青春回忆,另一方面也是他传递出来的热血沸腾又慷慨激昂的感情真的有感染到我,对北京人来说什刹海滑冰滑的是情怀,在这里镌刻了一代又一代人青春的印记,虽然青春肯定是回不去了,但还好可以借这个剧来怀念一下独属于来北京人自己的那段青春~
看完两集了,肖春生人物刻画的很生动,演技很好,有血有肉讲义气,三观也很正,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制作很精良,滤镜很真实,很喜欢。
剧中的北京话,老北京事物都很还原,每个人的演技都很好,很有代入感,每一帧的画面都很美,很有意境,好久没追剧了,感觉真的很好看,还有一些情节很可爱,很搞笑,我嘴角就没下来过,而且这部剧的题材很新颖,
含剧透。
各个角色设定都很饱满,而且飞速就把设定立足了。
故事背景再还没恢复高考,一些人还没平反,纠察队还很严格的时期。
动荡但马上迎来光明和变革的年代。
主角肖春生家境复杂,在大院小伙伴里是老大,偏偏因为老爹的事,随时可能出局。
在四九城是个出门的顽主,但又不那么痞气,想当兵虽然前途未卜但会去学功夫也有正义感。
是个不服输不认命的人。
但满不在乎张扬个性的背后其实是个敏感的人,不拉已经安定的老朋友再蹚浑水,努力装着不在乎目前岌岌可危的处境,假装一切都好,但其实当兵的事迟迟没着落,家里也随时可能被定性,只能努力耍宝让姐姐轻松点,勉力维持父亲和家庭的现状。
看不到未来的出路。
女主小梅暂时还没怎么说话,家境很好的女孩,仿佛是大院子弟家里都想联姻的好选择。
默默的对男主有了好感。
但温温柔柔似乎很听话的茉莉花姑娘会偷偷翻窗看禁书,有当军医的梦想。
也会因为朦胧的好感就和男主握手。
温柔背后有一颗坚强的心。
为将来恋爱轨迹和她自己的人生事业轨迹打下了伏笔。
女二红玲开朗泼辣,跟着四九城头头混,还很多男人围绕,嘴狠张扬的女孩子,仿佛底气很足来头很大,但其实家境中落,成分不好,想拉个琴都要担心会被批斗。
但人自尊又自爱。
兄弟两都喜欢上了她,她喜欢张扬的春生,但因为现实,家庭成分和未来让她又在纠结。
朝不保夕的情况下,泼辣坚强背后其实是不安和脆弱。
让人怜惜。
国华,春生的兄弟,以前爸爸和春生爸爸差不多,家里现在有权有势,两个人就和亲兄弟一样,但芳子一语道破,既觉得兄弟因为家里事处处不如自己,又觉得除了这自己处处比不上兄弟。
又自傲又自卑。
两人因为喜欢同一个女孩,老想说话的时候带点一语双关,能力不大但挺傲气,从给兄弟鞋说兄弟没钱和老耍心思就看出来其实和主角之间早晚会走向两端的未来。
但两个人又确实感情很好,能开诚布公说公平竞争,但走丈母娘路线又证明这人知道自己家庭是自己的好助力。
芳子,在家里很强势,妹妹像个姐姐,看事很准,很敢说。
但自己的感情仿佛不顺利,只能听妈妈的安排。
似乎喜欢眼镜崽。
北京城各个顽主有好有坏,有不打不相识的讲规矩的江湖,打个架也要划下道来,讲究个公平公平讲义气够局气。
也有偷偷使坏不择手段的,有金盆洗手向生活妥协做大锅饭三孙子去的。
有关进局子的。
大家都在这个时代迷茫冲动着。
感情戏也很有意思,男女主,男二女二最早相遇的,但两兄弟都对溜冰场泼辣明媚的红玲一见钟情了。
肖春生几乎没注意到另一个安静的茉莉花,对书库姑娘仅仅有个朦胧的美好滤镜。
还因为好感把书库姑娘安了红玲的脸。
可是春生和红玲都家庭情况复杂,还有家境良好的兄弟相争,未来注定坎坷。
国华看似条件很好,但家里又想找门当户对的小梅。
四个人之间恐怕要乱套了!
但长城上两个成分有问题的青年朗诵了诗歌,那种文艺,那种对现状的发泄,内心的冲劲,两个人的共鸣,对未来的不服输不认命。
两个人干柴烈火也是理所当然。
开个上帝视角,兜兜转转后两个人遗憾分开,和晓梅在一起,发现原来和小梅也是两人之间早已经有命运的指引!
只是那时候的感觉太细微安静才没有察觉!!!
就是缘分早已在不经意的时候早早的开始。
而看似柔弱却坚强的女子必然也会一直陪伴支持着坎坷但就是折腾不服输的春生一起拼搏。
两个人相性也十分良好。
期待后续剧情越来越精彩,想看看肖春生这折腾的一生,还有这群顽主也折腾的一生。
还有感情线也是很很期待了。
首先《梦中的那片海》服化道到位 质感不错,其次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什刹海拍得很好看,最后演员们都演得不错,看着不出戏。
男主肖战,台词进步,演技进步,出现在镜头里,感觉整个画面都亮了,颜值太突出了。
那个年代是我父母年轻的时候,身边也有像肖春生这样跟随时代的洪流努力奋斗终于成功的人。
他们不怕输不服输,勇于尝试奋发向上的精神鼓舞着身边许多人。
已经看完四集,会继续追剧!
岂止是青春?这就是青春!
《梦中的那片海》第一集就吸引了我,每一个人都形象生动。
对于肖战的这部时代大剧,我已期待很久了!
作为军营里长大的七零后,我喜欢的时代大剧,不是只有憋屈、悲伤、压抑和贫困,还有朝气和向上迸发的力量。
甚至在时代的折腾中,有一部分人还保持着热情,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肖春生,似乎从我的生活中走过,但他如此闪亮,只能作为传奇,作为老来谈资说起这个人。
一星给配角们,整体色调很奇怪 不伦不类
剧情紧凑还不错
肖战角色很匹配,剧情还可以,女主不抗老啊
看的很无聊
上岸第一剑 先斩意中人
年代剧很有意义。男女主演技中规中矩吧。男主有些时候演技很好,尤其是哭戏,但是有些时候又有些木讷,需要成长。
前几集节奏和剧情不错后期有种故意制造矛盾的感觉来来去去坏人都是李上游让人有种不真实感世界没那么小吧
陪老妈看剧,年代剧,前半段还不错,后半段实在太拖了,春晓确实很般配
还是可以的,虽然肖战演技有待提升。。。喜欢的是这个故事
“想要的东西都是靠他自己一步步得来的,真成长型男主。“迎风而行的梦想,纯真时代的热血青春!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青春岁月永闯向前,挥洒斗志,成就梦想!真的是一部好剧,无论从制作,到演员等等,都好棒,值得推荐!”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颜色壳子下的爱情剧罢了。把部队领导都写的一言难尽,一天天尽张罗儿女那点事了,还处处动用关系……居然没被举报……
这部剧的节奏明快、色彩温暖、情节紧凑,而且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自然生动,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很有感染力。滤镜也很舒服,没有那种浓妆艳抹的刺激你的视觉,台词自然贴近生活又有趣,编剧和导演是下了功夫的,人物刻画很细致,肖春生一开口、地道的京片子,京味儿让人很亲切,年代剧也没缺了青春热血。肖战的演技也很棒。
这不是我要的年代剧,两主角都差点意思,李沁演了那么多年没一个角色深入人心的,看不到进步啊
他的嘴巴怎么回事特别用力发音,难听的北京腔
加油
一路人才会一直走下去
看完那天挺多想说的,耽搁两天也没心情说了,随便吧肖春生一直是英雄自我的人是值得一看的剧,群像好的剧永远是最打动人的
有他在就是烂片预定
中规中矩,配角比主角出彩。肖战演技好差
还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