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集剧的主要案子是Alan处理的未成年少女堕胎案。
一个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的15岁小女孩意外怀孕了,想堕胎。
但根据当地法律,由于她的年龄太小,堕胎需要经过监护人的同意,而她的妈妈偏偏坚决反对孩子堕胎。
小女孩无奈之下寻求法院的帮助,官司由此而起。
这个案子其实不难,因为有联邦最高法院Roe v. Wade的判例存在,这小女孩可以很轻松的赢得诉讼。
虽然主审的女法官和女孩的母亲同为人母,对孕育生命有着感情上的共鸣,但由于判例的存在,法官在审理的过程中依然是支持女孩的。
Shirely被Alan强拉去帮他打这个官司,但她作为一个有过生育经历的母亲,感情上也是反对堕胎的,这种感情随着案件的发展愈发强烈,Shirely的内心也承受着剧烈的感情冲突。
Carl为Shirely提出一条妙计,他引用数据说明在实行独生子女制度的中国胎儿性别选择现象十分严重,因而造成大量的女婴在怀孕阶段就被流产了。
而案件中这个女孩恰好提到过自己怀的是个女孩。
Shirely在法庭上破天荒的违反律师的执业准则,抛出这个”杀手锏“。
可惜,她最后仍然失败了。
当然,这个杀手锏也造就了本剧5年来最大的败笔。
Carl所说的虽是事实,但却指错了对象。
性别选择在中国的确是大行其道,但这个才15岁,估计连中文都忘得差不多了的小女孩不可能像传统中国人那样因为重男轻女而选择堕胎的。
要是基于这个理由二堕胎,那么支持堕胎的应该是女孩的母亲——一个传统的中国女性才是。
其实正如小女孩自己承认的,她选择堕胎的理由很简单:她不想因为生孩子而耽误自己的未来——她还要上大学,她还要享受青春。
Kelly不知道是不是吃错药了,竟然弄出这样的怪事,实在该打。
剧情犯下低级错误是该批,但是该集剧讨论的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堕胎在美国历来是一个争议极大的社会议题,整个美国社会因此大致分成了”选择派“和”生命派“两大截然对立的群体。
大体上说,选择派(pro-choice)强调怀孕女性对身体的支配权,认为胎儿只要未出生就属于孕妇身体的一部分,而孕妇无疑对自己的身体有绝对的支配权,所以堕胎是孕妇的自由选择,他人不得干涉。
而生命派(pro-life)则认为胎儿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他/她在形成时即具有独立的生命的权利——一种宪法上的生命权,任何人,包括孕妇,都无权决定一个独立生命的生与死。
当然,选择派和生命派各自的理由并不如此简单。
对选择派来说,如果一个女性是在不小心,或者非自愿的情况下怀孕,那么让一个妇女为了一个尚未出生的生命而牺牲自己实在是极不公平的。
如果要保护胎儿,那么谁来保护孕妇呢?
譬如,一个女性很可能是因为性侵犯而怀孕,如果此时坚持让她继续妊娠并生下孩子,对她来说实在是第二次的侵犯,这无异于伤口上撒盐,让她面对一辈子的折磨(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人愿意生下孩子);或者如本集中小女孩所说的,她才15岁,她还想上大学,她还想做很多很多事情,而一旦生下孩子,她的梦想就全破灭了。
毕竟,她才15岁,让一个15岁的小孩子为了一时的冲动而承担一辈子的责任,是否给她强加了太重的义务,以至于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从现实来考虑,即使法律禁止堕胎,仍然会有很多人选择堕胎。
有钱人可以选择到允许堕胎的州,甚至长途旅行到允许堕胎的国家去堕胎,而贫穷的女性显然就只能承受怀孕之重,或者选择游医偷偷堕胎,而这种不规范的堕胎手术对怀孕的女性来说是很危险的。
既然法律无法禁止堕胎,而且还会增加怀孕女性的危险,那么为何还要禁止呢?
生命派也有自己的理由。
孕妇对自己的身体是有支配权,但这种支配权并不及于另外一个生命。
在这个世界中,生命权是最绝对的权利,是不可让渡的,不可支配的。
堕胎是人为中止一个生命的存在,这种行为与谋杀并无二致。
同时,根据基督教的信仰,生命源于上帝,除了上帝之外任何人都不能支配,所以,承认孕妇对胎儿生命的支配,既是否认生命权的绝对性,也是对上帝绝对权威的冒犯。
当年的Roe v. Wade的判决一出才会引起生命派的强烈的抨击,正是因为这一纸判决颠覆了基督教社会最为根本的思想信仰。
另外,从医生的职业伦理来说,堕胎也是应该禁止的。
”希波克拉底“中有这样一句:无论应何人之请,我也决不给予致命药物或做此类建议,也决不协助妇女堕胎。
这句誓言点明了医生的使命只是治病救人挽救生命,而不能扼杀生命,因而承认堕胎权也是对医生职业伦理的颠覆。
当年为了消除妇女堕胎的障碍,选择派挑选Jane Roe(真名麦克维)作为原告挑战各州对堕胎的限制,将官司一直打到联邦最高法院。
最后,曾经当过一家法院的法律顾问的Blackmun大法官在医学图书馆苦苦研究了6个月后终于写出了Roe v. Wade案的判决书,宣告怀孕妇女有权选择中止妊娠,但同时也设置了一些限制,防止随意堕胎。
这一判决被视作选择派的里程碑式的胜利,因为除非最高法院自己推翻这个判决,或者修改美国宪法(立法不能推翻最高法院的判例,但修改宪法在美国来说几乎难于上青天),否则这个判例就具有绝对的效力。
对生命派来说,Roe v. Wade案的判决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Roe v. Wade案的判决并没有彻底消灭生命派的信仰。
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still”a question!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根据调查,虽然如今大部分美国人都支持妇女在某种程度上有选择的权利,不过他们同时也认为堕胎与谋杀无异,这正是生命派的观点。
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甚至成为历届总统大选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Roe v. Wade的判决至今已经35年了,Roe案中争论的那个孩子也长大成人了,当年的原告Roe,如今却成了一个坚定的生命派,这个结果实在引人深思。
如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中保守派逐渐占据优势,而在堕胎问题上,一旦88岁高龄的Stevens的大法官去世,Roe v. Wade案的判决很可能就会被推翻,美国的堕胎法律就会改写。
看着Shirely电脑中不断播放的胎儿发育的幻灯片,一个观者很难不为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而动容。
而坚定支持堕胎如剧中Alan者,在最后的Balcony 谈话中也承认:从科学和人道的角度,很难反驳生命不是起源于一个概念。
两个超有魅力的男人好基友一辈子了,还结婚了,但他们都是超级直男,这是怎么回事?
前阵子姐安利了《傲骨之战》,复习可戳➡️豆瓣9.4!
谢天谢地,最有性格的一群律师回来了!
其实,在律政剧里,其“母剧”《傲骨贤妻》在姐心中只能排第二。
NO1是这部:两位艾美视帝飙戏大作、CP碾压的《波士顿法律》。
⬇️
虽然是13年前的老片,可是经典啊,五季的豆瓣评分,最低分也高达9.2!。
IMDb是8.4。
⬇️
要安利心中挚爱,总要酝酿好久。
这部剧,最早姐是在BT上下了看的。
后来一直找不到资源, 现在腾讯和B站有了,姐立即去重刷了。
如果你还没看过,恭喜你捡到宝,请忽略当年的感人画质。
毕竟,这个故事,有太多超越画质的东西。
⬇️
男一号之一是他,Denny Crane,是律政界的传奇。
他在45年中赢了6043个案子,未尝败绩。
可到了七十多岁,金刚不坏之身面临考验——他有轻微的老年痴呆症,还有点疯牛病,总是在杰出与癫狂之间挣扎。
律所的其他命名合伙人,也在想办法摆脱他。
所以本剧的一大主题是:英雄迟暮,如何保持尊严?
⬇️
Denny的扮演者威廉·夏特纳William Shatner,之前最出名的角色就是《星际迷航》里的库克舰长。
在弹幕还不风靡的年代,《波士顿法律》剧组经常官方自带弹幕,比如这个,“舰长大人”听到克林贡人就追忆过去,眼泪都要下来了。。
⬇️
另一位男主角是他:Alan Shore,Alan四十多岁,作风另类同时富有同情心,有梦游、失语症等怪病,还害怕小丑。
但他在法庭上光芒万丈,尤其擅长长篇大论的结案陈词,有发觉人内心阴暗的能力。
⬇️
就算你没看过《波士顿法律》,对Alan的扮演者詹姆斯·斯派德 James Spader也不会陌生了。
他是《罪恶黑名单》里的“红叔”。
几乎无所不能,城府极深。
⬇️
他也是《复联2》里的奥创。
⬇️
人家年轻时也是风华绝代啊。
关于大叔,姐之前安利过,复习可戳➡️【大起底】演奥创的居然是他!
跟钢铁侠相爱相杀30年(大叔控进来)
看过他早期的作品,你会发现,Spader大叔标志性的动作:歪着头,扬起下巴、嘴角轻蔑地下抿,就是从Alan Shore这个角色开始的。
再配上那一把磁性的嗓音,绝了。
⬇️
其实,《波士顿法律》本身,也是另一部律政剧《律师本色》(The practice)的衍生剧。
在《律师本色》后期,新加入的律师Alan Shore行事不走寻常路,圈粉无数,于是导演大卫·凯利又单开了以Alan Shore为主角的衍生剧。
Spader大叔也成为艾美史上唯一一位在两部不同美剧中以同一个角色拿到视帝的演员。
厉害了!
难怪官方又在台词里夹带私货!
⬇️
《波士顿法律》主要讲述了发生在Crane, Poole & Schmidt律师事务所里的故事。
一切成功律政戏里的重要元素,它都有,比如激烈的庭审交锋,到处挥洒的EQ;立意深刻、挖掘人性,案子切中时弊;还有复杂职场关系和感情纠葛,等等。
这里也就不赘述了。
姐就来说说,那些《波士顿法律》独有的、高亮的闪光点吧。
CP中的战斗机伟大而孤独的友情在好莱坞,双男主剧情,一向是吃香的。
Alan Shore和Denny Crane这一对活宝呢,亦师亦友。
两个超级才华横溢又超级孤独的人,都有浑身的毛病,都不按套路出牌。
但因为他们实在太优秀了,这样的两个人成为莫逆之交,没毛病。
要知道,《波士顿法律》首播是在2004年,男男CP还没有像现在这样遍地跑。
Alan Shore和Denny Crane这一对的关系,是很有新意很吸引人的。
这两个人做的事情,也从来没care过旁人的眼光。
比如,一起做SPA⬇️
在公司的化妆晚会上扮火烈鸟,姐看这一段的时候,笑得腹肌都出来了。
⬇️
更虐狗的是,这两个人每天晚上(每集最后),都要在阳台上手拿威士忌,面对波士顿夜空,在阳台聊工作、人生、女人(庆祝他们的友情)……⬇️
这就是本剧最著名的“阳台时间”。
有网友看过后说,“这里发生的一切,足以改变你的人生态度。
”这大概是需要一点人生阅历之后才会有的感触。
赢下了一个个案子,有的如释重负,有的芒刺在背。
做律师到他们这个级别的,天天在灰色地带游走,有多少违心和荒谬,也只能当作杯中酒穿肠过。
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高智如Denny和Alan,大概是有着最刺骨的体会的,幸好,他们还有彼此。
⬇️
这几年,我们萌过不少男男CP,卷福对花生,年轻的X教授和万磁王,那一点点暧昧就让CP党心跳不已。
在Denny和Alan这里,这些都不算事儿。
Look,他们俩,几乎天天都在露骨滴表白啊!
⬇️
各种求同睡。
注意,这两位都是直得不能再直的直男!
后面会有论述。
⬇️
因为Alan有夜游症,也因为他不信任亲密的关系,所以他一直都住在酒店里。
这两人睡在一起,居然还用绳子绑着!
⬇️
结果Alan起夜就绊倒了,这一段再次笑出腹肌。
⬇️
因为足够强大,所以不care别人的想法,甚至是法官的想法。
⬇️
有时候,Denny还会吃醋。
⬇️
一起过夜只是一种形式。
两人的友情,深厚到一种什么程度呢?
如果Alan杀了人,Denny会义无反顾为他脱罪。
⬇️
而Alan,可以为Denny拔管。
爱他,就要替他拔管,这是维持他尊严的最重要的方式。
⬇️
做好友,并不代表事事认同。
Alan和Denny在很多事情上的立场都不同。
Denny是典型的共和党保守派,喜爱枪支,发誓绝对不会投票给奥巴马(第一季播出时恰逢小布什连任)或者希拉里。
而Alan则是一个自由主义者。
姐印象很深的一个例子是,有一次傲慢的Denny用彩弹(类似打CS的那种)射击了一个黑人流浪汉,流浪汉打上门来,要告Denny。
而Denny胡搅蛮缠死不认错,摆出老板的架子,还用友情作为要挟,让Alan放弃为流浪汉辩护。
Alan内心不认同Denny的作法,但是为了维护他的自尊,选择私下用钱和流浪汉和解。
因为“比起钱来,我和Denny的友情更重要”。
⬇️
就算有那么多的不认同,Alan为什么又对这段友情矢志不渝呢?
也许,因为Denny教给他很多东西。
Alan擅长做结案陈词,他总是雄辩滔滔,长篇累牍地(佩服Spader大叔的台词功底)来联系、渲染、夸张,揭露人性阴暗面,揭露社会的不公平,转移陪审团的注意力。
而Denny对法律体系、社会大众以及当事人内心的把握,远远胜过Alan,能够不动声色扭转乾坤,四两拨千斤。
在第一集的这一段,Alan要帮一位黑人小女孩争取一个一直属于白人小姑娘的音乐剧角色。
结案陈词,Alan说了再多,也无法转变陪审团的看法,还是Denny神来之笔,让一位有声望黑人牧师突然闯进来,一通演讲,改变局势……这就是律师的magic,“从帽子里变出兔子来”。
某种意义上说,Denny在Alan身上看到自己,而Alan则在Denny身上看到自己的将来。
在这个“人与人之间的相识被滥用”,大家都是社交媒体上“点赞之交”的年代,他们的友情,是基于理智和感情,智商和情商的双重深度的。
因此,傲娇如Alan,也是会寂寞,也是会表白的。
⬇️
而更奇葩的是,这两个法律体系的挑战者、甚至是规则制定者,最后居然结婚了!!!
无关性,只是,选择用这种方式生活在一起罢了。
连Alan也说,即便是放在他们身上,这也太荒谬了。
感觉Denny为了说服Alan和自己结婚,调用了全部的法律知识和辩论技巧。
⬇️
Denny抓住了Alan希望用钱财帮助穷人,开免费法律咨询公司的心理。
而Alan何尝不知道?
但他也清楚,Denny的老年痴呆日渐严重,Denny希望最后来替他拔管的那个人,是法律上的亲人。
⬇️
最后,连最高法院的法官都拿这两个活宝没办法,宣布他们为“夫夫”。
哈哈,荒诞,但是也合理。
在这两个人身上,真的没有什么不可能。
⬇️
行走的种马女人最性感的,是智商和性情这一对CP,在美剧史上绝对闪闪发光。
但他们真的都!
是!
直!
男!
两个人,都是从第一集撩妹到最后一集。
Denny会去跟事务所最大的客户的老婆搞外遇,Alan的女友更是从同事到法官,一个都不少。
对于两人的“公狗”属性,官方吐槽可谓精准。
⬇️
如果简单给这世上的男人分个类,大概就分为有魅力的,和没魅力的。
(而魅力这东西,既有共性,又有特性)。
Denny和Alan,挺着肚子、谢着顶,看到女人两眼放光,但就是有女人缘,这就是魅力啊!
忘了说了,Denny结过六次婚,而Alan更是始终无法许下承诺。
这大概是他们俩的又一个共同点吧。
⬇️
这样的人设,放在现在,应该会激起女权主义公众号的公愤吧。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男子再有魅力,姐妹们也是远离比较好。
但奇怪的是,放在剧里,你就是没法不爱他们。
美剧的爱情观,向来是open的。
《波士顿法律》在爱情方面的精髓在于,它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你,女人的智商和性情,远比她的年龄和外表重要。
前面说了,本剧故事发生在Crane, Poole & Schmidt律师事务所。
而命名合伙人之一Schmidt,就是一位60岁的“奶奶级”女性。
然而,睿智的她不但是Denny的真爱,也是Alan仰慕的对象。
爱她就在化妆舞会扮成她,捂脸.jpg。
⬇️
Denny更过分,在办公室的柜子里,藏了一个形似Schmidt的充气娃娃……这,也太重口味了。
⬇️
可是Schmidt奶奶生气归生气,关键时刻,还是会力挺Denny。
毕竟两人是多年并肩作战的老友了。
可见,Denny此举虽然猥琐,但他并不是小人,他的绝世才华,让人忽略了猥琐。
⬇️
而且,谁说年纪大的女人就不会再爱,不需要性了?
一个女人到了60岁,就只能是“奶奶”吗?
她就不能以一个“女人”的方式,吸引男人吗?
人家照样爱,被背叛了就利用法律知识分走你的家产,让你痛到彻骨。
这才是对付渣男的正确打开方式。
还有一个例子,说明Denny和Alan这种生物,并不是真的以貌取人的。
律所里多的是又性感又聪明的年轻律师,Denny偏偏对这位性情火爆聪明过人的——侏儒(这里没有贬义,只是就事论事)小姐情有独钟,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
⬇️
而Alan,他可以为“杀他未遂”的前女友辩护,把她救出精神病院,关心她,帮她再次站起来。
但当前女友再度痴缠时,Alan的态度是明确的,从不拖泥带水。
他的爱情箴言是“在恋情中,我只要求一件事,保持完全的自我”。
⬇️
还有,Alan大学里YY了无数次的女神,请他替自己的老公打官司。
打官司的途中,女神发现准市长老公和竞选team中的美女有一腿。
(似曾相识的剧情有木有)Alan帮着打抱不平,帮女神获得了更多行政任免权,而女神则在老公当选市长的当晚潇洒离去。
(这一点真的比Alicia潇洒)。
⬇️
镜头一转,在Alan无数次幻想过会和女神亲热的Motel,一个女人的裸背,却并不是女神,而是Alan律所里的性感女律师Tara。
有一点反转,但这样最好。
不是每个女神,都是睡过才算圆满。
Alan更懂这个道理吧。
嗯,总之,除了结尾太草率有争议之外,的的确确是神剧。
别错过了,姐去找Whiskey了。
剧评原文请戳碾压一切CP,好看到停不下来。
两个直男结婚到底为了啥?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娱乐拆穿姐”哦!
刚看完《波士顿法律》第五季最后一集。
剧中的一个又一个案例可以看到美国社会的缩影。
在剧集所播出时间段美国人所关注的政治问题通过司法官司以及Alan和Denny之间的阳台谈话给人一个直观的呈现。
了解到了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以及对自身的医疗、食品、司法、教育、军队的种种不满和控诉。
Alan和Denny作为支持不同两个党派的人,常持有完全相反的政见,但却成为挚友,甚至最后跑到可以同性结婚的州去结婚(他们不是gay,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
这点真是难得。
Denny是作为喜剧人物在剧中穿插的,常常令人捧腹。
Alan的玩世不恭及油嘴滑舌背后却闪烁着一个金子般的心。
看Alan的总结陈词是一种享受。
“我可以为任何观点辩护”这句他自己的话,也并非狂言。
美国式的民主在这剧里有很浓郁的气息。
“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要用生命来保卫你说话的权利”可以在剧中得到体现。
Alan常批评美国,此举常引来无比热爱美国的Denny的不满。
当Denny说Alan不爱国时,批评是对国家的另一种爱则是Alan的一贯论调。
不管Denny说是战争时期,还是军队拥有豁免权,Alan还是一如既往的诉讼。
有代表性的是关塔那摩、准许飞行名单、军队同性恋、飓风、总统大选等问题上的庭辩。
编剧一定是爱死美国这国家了,可以看出美国式的民主与自由是编剧极力推崇的。
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最后一集中编剧对某国表现出的极端厌恶。
“美国人像刺猬,某国人像绵羊”,此话不假。
此外,剧中美女如云,第一季中有天使面孔和混血辣女。
就连一大把年纪的Schmidt都有不少魅力,然怪Alan和Denny都迷她:)
Denny Crane: All the topics we covered today, we left out the afterlife. Think there is one? DC:我们今天所有的话题,漏掉了死后的生活,你觉得会有吗?
Alan Shore: Ha. Oh, I don't... AL:哈,哦,我不。。。
Denny Crane: Think we'll be together somewhere else on a bigger balcony? Together again? DC:你不认为我们会在另一个地方,更大的阳台上再会么?
又能重新聊天?
Alan Shore: I do. AL:我相信。
Denny Crane: Will we be naked? DC:我们会光着身子么?
Alan Shore: Well… AL:好吧。。。
Denny Crane: I ask because I wonder, are there clothes in heaven? And are we as we were when we were young or are we as we were when we died? DC:我好奇了所以问问,天堂里有衣服穿么?
我们还是年轻时的模样,还是死去时候的样子?
Alan Shore: Is that important? AL:这重要吗?
Denny Crane: Well, it is to me. I don't wanna go through rest of eternity with the Mad Cow. DC:是的,对我很重要。
我不想以后永远忍受着疯牛病。
Alan Shore: I think you are in heaven as you were in the best of times here on earth. AL:我觉得你在天堂里,会和在这世上最美好的时光里一样。
Denny Crane: Like right now? DC:就像现在?
Alan Shore: Like right now. AL:现在。
Denny Crane: Thanks.DC:谢谢。
Alan Shore: Thanks. AL:谢谢。
两个胖子终于赶在Denny的疯牛病发作前结婚了。
律所破产了。
有次看到一篇评论,一女性说:光看Al结案呈辞,她就可以到达性高潮。
Al不知羞耻,也没有原则,因为在他的原则之上有太多东西,比如友谊,爱情,良心等等。
他为了帮女朋友Sally赢得官司,雇佣妓女勾引对方并握住把柄来威胁。
他为了打赢对公司有利的官司,让Sally去勾引自卑的证人并打垮他的信心。
他发现法庭上无法惩治骗取老人财产的恶棍,便雇人半夜闯入房子捆绑他。
他在酒吧里被人打了一拳,自己无力还击,便付钱让酒吧里的人去打群架。
Al曾对一个面部肌肉损伤无法微笑的小女孩说,你就像衣服上脱钩的丝线,与众不同是辨别自己的方式。
可是,女孩问,有时候这样的人也很痛苦不是吗?
Alan哑口无言,他想到了自己。
Al对爱情放荡不羁,他和女侏儒同居,召妓,挑助理只看外貌。
有一次Shirley对他说,你混乱的性生活闻名遐迩,可你不愿意承认你物化女性,因为你不是这么简单的人,你聪明、有才华、内心丰富……可本质上呢,你就是一条发情的的狗狗。
他曾对Denny说,他为女助理打官司是因为她是无政府主义,同时他对她有非分之想,她就像水果味的口香糖、购物超市和比基尼的小热裤,他不想真的做什么,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他开始有些想法了。
但是,他不会真的这么做。
Al爱Denny,Denny爱Al。
他不满Denny欺负乞丐,接手案子与Denny对抗。
最后他却对乞丐说,他以为自己的原则可以战胜友谊,却发现自己做不到。
他暗自支付了7万5千美金赔偿了乞丐,为Denny化解官司。
他打赢了一个网络泄露隐私的案子,问Denny,你会上网去查自己的名字吗?
Denny说,会。
Alan说,他不会,因为他不想知道自己的事。
Denny有同性恋恐惧症。
Alan说他有夜惊,女助理也不肯守夜。
Denny感叹道,你为了拉我上床真是不择手段啊。
有次Denny因为带一个警察假扮的瘸腿妓女回家而被捕。
Denny说,红袜队夺冠和与一个条腿的女人做爱是他的两大心愿。
第二天晚上,他不动声色,带了一个美丽的独腿女人给Denny。
当大家都觉得Bev是为了骗Denny钱和股份而急得团团转时,他却只关心Denny过得开不开心。
万圣节他和Denny说好一起化妆成火烈鸟,却因政治观点分歧而闹翻,Denny化妆成了猎人。
最后,他们化解矛盾,重新成为了两只火烈鸟。
Denny说,他的理想是当一天的总统。
早上解决古巴,午饭后攻打伊朗,下午约希拉里看戏,可以叫上Ginsberg一起玩3P,下午4点钟下台,赶回来和ALAN一起喝威司忌。
Denny:你相信来世吗?
Al:我不知道。
但我如果上了天堂,上帝一定会把我赶下来的。
Denny:我希望来世变成一个漂亮女人,这样我就可以自己摸自己了。
Al:或许我也会想摸你的。
Denny:你昨天做了个梦,梦见我们上了天堂还是坐在一起喝酒。
你说天堂上的人都是裸体的还是穿衣服的?
看起来是像我们年轻时的样子,还是像我们死时的样子?
Al:会像我们人生中最好的样子,会像你现在。
5 seasons 是大结局了。
很牛的编剧,美国人真是什么都能拿来打官司,大开眼界.超牛的编导们超牛的演员们,那HLL的大段台词啊。
很多追了几季的片子终结时会有点不舍和感慨,这部倒很是释然。
如果是前4季我会毫不犹豫地打出五星,但疯子越来越疯老是把madcow挂在嘴边也已经让我接接受不能。
全片充满着美国似的傲慢与自大,理解为什么某论坛最后两集不做了,倒数第三集对中国做出的片面解读也让我觉得很不舒服。
其实重男轻女在中国的很多地方也许确实是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但是那集的故事本身编得太过牵强,太过恶意。
说回来瑕不掩瑜,好几集对美国政治与时俱进的调侃与批判很直接很见血,难以想象这样的片子会出现在国内,或者说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电视上。
老美的狂妄自大唯我独尊虽然很多时候真的让人很窝火,但是有些方面就是牛啊不得不PF。
去芜存菁吧。。。
如果你问我,什么是世界最残酷的病症?
我想,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是阿尔茨海默病。
或许你已看多了各种日剧和韩剧,然后把一大堆罕见又拗口的病症名了然于心中。
比如,“一公升的眼泪”里女主角池内亚也所患的“脊髓小脑变性症”,亦或者是“最美丽的第七天”里的凌加恩所患的LFS(李-法美尼症候群)。
请别着急疑惑这个“阿尔茨海默病”是什么,因为它有一个更为人所知,少了点尊重,还仿佛带了点喜感的俗名,叫做“老年痴呆”,也是Denny口中mad cow。
它不会像骇人的癌症一样,带给人身体上的疼痛,也不会像李-法美尼症候群,一次又一次的摧毁你的希望,它只是在与时间平行的坐标轴上,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抹去你对生活的所有记忆。
总有那么多的事,你我注定无能为力,就像生老病死,让人唏嘘。
剧中的Denny,毫无疑问是律师界的传奇人物,他有过六千场官司,全胜的纪录,他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律师事务所,他有豪宅名车,他有权贵故友,他有六次婚姻,他有交心的挚友,他有钟爱的她,他,也有mad cow。
他好色,他执着,他敏感,他疯狂,他口中不停的重复自己的名字,他就是Denny Crane。
并非人人都能理解Denny的癫狂行为,就像不是人人都了解阿尔茨海默病。
我一直认为,记忆是人活着的凭证。
就像某天,你也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你的脑中没有任何关于生活的回忆,那么你又怎能向自己证明,我曾经认真的活过呢?
所以,Denny甚至有些盲目的维护自己的国家和政党,因为他不想忘记他热爱自己的国家;他和各种女人疯狂的做爱,因为他不想忘记爱的感觉;他反反复复的回忆和shirley的往事,因为他害怕他终将记不得这个他最爱的女人;他和alan结婚,因为他们是一对flamingo。
遗忘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就像一部电影,反面角色至少会被大家记得,而路人甲乙丙都不曾在观众的记忆里停留。
人活着,都需要强烈的存在感。
就像生日邻近时,收到好友发来的祝福,是件多么愉快的事。
请你不必担心记忆里不尽如人意的部分,就像张曼玉在一次访谈里说到,“好的坏的,都是我”。
所以,下一次,当你感到快乐时,就大声的笑吧;下一次,当你感到动容时,就纵情的喊吧,下一次,当你感到怦然心动时,就像Denny一样勇敢的爱吧。
因为,这种真实的感受,值得被记得,会被记得。
我从来是一个胆小的人。
害怕的不是飞禽猛兽,或者鬼怪妖魔,却是得到后再失去的感觉。
于是对我来讲,最残忍的,莫过于失去记忆。
我也曾经异常的恐惧死亡,想到日后再没有人会记得我,而这个世界仿佛不曾有我,就一阵心惊。
由于太害怕失去,索性不去争取得到,然后摆出一番不屑态度,安慰自己。
于是,老爸总劝我说多读哲学。
我想,要做到Denny一般的坦率与真诚,需要丰富的阅历与过人的智慧。
而我该做的,就是用心的生活吧。
所以,当你看到我歇斯底里的大笑,请不要责备我疯癫;看到我小心翼翼的尝试,请不要嘲笑我的笨拙;看到我滑稽可笑的动作,请不要忽视我的真诚;因为我所有的一切夸张表演,不过是想要自己记得,想要你记得,我是这么用心的在生活。
如果有一句话能让我安心,那么:如果我忘记了我自己,请你记得我。
最后2集对于中国的成分不能太理解。。。
但还行,毕竟party在美国人印象中很可怕,海外扩张都在PARTY支持下。
但是,美国人都忘了他们廉价物品中对于俺们制造业的压榨。。
扯远鸟。。。
除却这些,前面还是很有意思的。
内容丰富,每个话题都可以扩展。
我等就不扯淡了。
值得佩服的是编剧,还有美国人对自己的反思与讽刺,这点舆论要和谐的party和天朝人民们是需要学习滴。。。
波士顿法律是上大学时在辩论队里学长姐推荐看到剧,因为里面的结案陈词都很精彩,适合学习结辩。
里面的案子都很有意思,每个人物都很有特色,每个人的法庭辩论都各有风采。
从第一季到第五季一集不落全部看完。
其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被一些固有的观念所影响,而看这部剧,会使你接受到更多的想法,了解不同立场的人群不同的思维、观念。
最喜欢的人物是男主Allen,其实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他虽然有能力但是很骄傲自负,可是看到后面,逐渐发现他是一个很有爱心又缺乏安全感的人,像弹幕里说的,是一个小天使。
里面所有的演员都很有看点,每个人都特色鲜明。
哪怕是负责后勤的小员工,也能整出个案子来。
这个剧可以一季接着一季出,我怎么也看不厌的,可惜到了第五季就是结局。
最后两集结尾竟然是被收购事务所干不下去了,wtf?!作为告别也太敷衍了吧。
好在两位男主在一起了。
自古老的希腊罗马,雄辩就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
用语言的力量,将事情反复陈述、分析,把世事演绎一遍对错纠葛,是很过瘾的。
我缺乏这种能力,却非常渴望。
就像我羡慕画家手中的笔。
一直讨厌自己太缺少输出的能力。
讲话不吸引人,画画又太丑。
大概从政治启蒙开始就对美国的自由主义接受良好。
以至于真的很同意美国律所这样的敏感单位不该被共产党可怕的极权分子占领。
借由无数亿衬衫的极端生产力把他们对人权的摧残忽视推广至全世界。
也想到所谓“资本”的肮脏积累过程。
并且在那里,美好和自由都只是属于富人的。
BL这样的电视剧在观众多为没大脑的couch potatos的美国能播到第5季,成绩已经相当可观。
因为核心内容是艰深晦涩的法律。
所以编剧又弄了那么多性格怪异的主角,各种夺人眼球的噱头来平衡。
用心良苦良苦的。
忠于内心是件多难的事情。
不为现实和外在评价妥协是多牛逼的坚持。
有的论点根本站不住脚啊 没有信服力 感觉alan真的烦人 嘴炮烦死了 是维护法律尊严还是演讲啊
我爱alan,但是最后一集,编剧是个傻B
every closing argument is splendid
Alan Shore:自负,好色,为打赢官司不择手段,害怕小丑,梦游,内心脆弱。。。。善良,幽默,善解人意,热心助人,伸张正义,重视友情亲情。。。。喜欢他那反应慢半拍的咽口水表情~~~
Finally
因为。。所以这部剧顺便叫BL,哈哈,两个男人的伟大友情。最后一季了,舍不得。。。
那些在最高法院的辩论,光看着就觉得要高潮了。最爱的法律剧。最后的都不舍得看。第140季。
知识分子们爱的吧?
几个冗长的官司+丑化中国人的结局
兄弟情以结婚收场, 真的是编剧敢写敢做
一集果断弃弃弃!
看完末集决定只给它二星。美律所大战中并购,看alan和sci振振有词唾沫横飞,我就觉得好笑,美国到底是有多怕仇视中国,需要在电视剧里意淫自己打爆他?
终于明白大家为什么把这部剧叫做“辱华”剧集了。10年后再看,things do have changed。
这个烂尾
看完最后一集 有点令人反感 可能是黑点太陈旧 毕竟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 想想美国人居然要选Hilary or Trump 就真的更理解不了编剧和演员这种极度优越感来自哪里 想看看现在编剧的作品有无在政治上成长 不影响是神剧 但片中所有人物都彻底祛魅 没意思了
第五季最后两集弱爆了~尼玛如果编剧、演员算作美国的精英阶层的话,那么从最后两集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有很深的偏见。“我对中国人民、美籍华人没有偏见”和“我对中国政府有些看法”不是明显的矛盾吗?来收购CPS事务所的公司的人就是中国政府指派的?
其实12·13集还是比较客观的。正视吧。
BL = Boston Legal = Boys' Love
最后一集我觉得中国被妖魔化了。所以茉莉人生中所言的可怜的区外国的人啊!我们中国要争气。
忍了又忍还是看完了。。伤感。。最后一集太棒了!尤其现在结合Google这事看。。好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