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我第一次看这类题材的电影,竟然被感动哭了好几次啊,感动的几处是1许弋和尤他打架后,吧啦等在校门口关心小耳朵有没有事,我就很感动啦,平时看起来不管他人死活的“坏女孩”其实也会真心对待自己的朋友,而小耳朵说吧啦是我的朋友,也很感动,这部电影里最感动我的是她们两人的友情。
觉得小耳朵确实是个好姑娘,对于夺走了自己喜欢的人的坏女孩,并不是嫉妒痛恨,反而是与之相交,甚至是学习对方,傻傻的以为这样或许可以让喜欢的人喜欢自己。
觉得她对吧啦有一种心理上的依恋,所以后来许弋向她要求,她发着短信给那个无人的号码,她需要一个人能为自己出点主意。
(我不会说我在萌百合2吧啦死后,奶奶一边烧她的衣服一边伤心哭泣,这是亲情的感动,平时好像不太关心孙女只爱麻将而且毒舌的奶奶,此时让人觉得特别心酸3小耳朵打工卖面包,许弋说我全买了。
我以为看到了浪子终于被感化而回头,坚守的爱情终于有了收获。
但是小耳朵撞见许弋劈腿,回去大病一场流的那滴泪,终于决定放手也感动。
有的人能得未必能舍。
其实蒋姣也是,一开始觉得是刁蛮大小姐很讨厌,可是她对张漾说,我们两清时,我佩服她。
结尾张漾走在街头听到成为歌手的蒋姣一番说辞时,淡然一笑,觉得所有过往爱恨伤害都已付诸烟云,这里的感觉很不错。
4小耳朵骗张漾吧啦遗言时。
其实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感动,比如张漾后来和黑人一醉泯恩仇,还一起创业(我不会说我在萌好基友。。。
总之整个电影节奏都很流畅,剧情不是精彩刺激型,但是能吸引人一直看下去而且全程无尿点,其中感人之处又并不觉得煽情,这点最棒而且演员们都不错,陈都灵有恰到好处的青涩,和理工科生的冷静淡定(什么鬼= =欧豪杨洋都挺帅而且感觉也很适合角色,张漾性格的复杂面表现的不错还有我觉得作为青春片,电影某些地方尺度还挺大啊,居然能过审,我越来越觉得我朝审查制度明明很宽松
大概是从《致青春》开始,国产青春片就开始不停地怀孕、怀孕、怀孕!
于是,我们开始吐槽为何青春片总是忘记了戴套。
于是,我们问编导问个不休,咱还能不能来点新鲜的?!
不要总是堕胎好不好!
是的,我跟你们一样,都曾奔跑在反堕胎的最前线,但当我看完欧豪主演的青春片《左耳》后,我的第一个念头竟然是,张漾,我要给你生个孩子!
虽然我这些年假装成熟了不少,并告诉自己,再也不会对那种穿白衬衫爱打篮球的男孩子犯花痴了。
可是当我看到电影里的张漾,哪怕只是他的一个剪影,我发现自己又重蹈覆辙了,我开始怀念自己的17岁,怀念自己奋不顾身地爱过张漾这样的男生,怀念那个噘着嘴说“大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不靠谱的生物”的少年。
在电影《左耳》中,有三个女孩爱上了张漾——就是那个安静美好不怎么爱说话的忧郁少年。
就如你所知的,张漾和片中的所有女孩都有关系。
泪崩的我好想给雪漫老师打个电话,问她为什么我都答应给张漾生孩子了可还是不给我加场戏。
影片中的三个女孩(也就是我的情敌)分别是——黎吧啦、小耳朵和蒋皎,这三个女孩无论是在最初或是在最终都爱上了张漾。
在这三个女孩中,黎吧啦可能是真正对我构成威胁的对手了(因为大家都明白我们爱着的那个张漾最爱的其实是黎吧啦),所以我就先说说黎吧啦。
在电影《左耳》中,黎吧啦是性格最为复杂的女孩了,她放荡不羁抽烟喝酒,整天跟所谓的社会青年混在一起,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公共汽车”,她的一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男人就像是车票,要想走得远,就要不停地换票。
”可后来我们知道吧啦都是装出来的,难怪张漾在片中还问她,“黎吧啦,你究竟睡过多少个男人?
”可是,当我们看见吧啦拿着牙刷不停地去刷床单上的那滩血迹时,我们才发现黎吧啦还是处女!
这就是张漾为什么爱上吧啦的原因,绝不是因为她是处女,而是张漾此刻真正懂她了,她绝不是绿茶婊。
确实,吧啦和张漾都一样,从小都缺失家庭温暖,他们都是假装很坚强,其实内心很脆弱。
其实,不看影片大家可能也会猜出张漾最终和小耳朵走到了一起,但小耳朵不是最初爱上那个17岁张漾的女孩,甚至我觉得她都该排在我后面。
小耳朵最初爱的是许弋,后来跟吧啦成为好姐妹,甚至吧啦死后还恨过张漾一段时间,但最终在“远离渣男”的呼唤下选择了张漾。。。
哈哈,不要吐槽,我对小耳朵的认识比较肤浅,可能因为实在是嫉妒她抢走了我的漾,我就不盘点她迷上张漾的几大的优点了。
蒋皎呢,在影片结束时成了三位女孩中“最成功”的那位了,她成了可以开演唱会的著名歌手了,大屏幕上的她装的很像张娜拉,对所有的歌迷都隐藏了自己不堪回事的往事。
其实,有时候觉得蒋皎这个作女才是影片中最受伤的,她那么爱张漾,然而,你可以给他买手机,确还是买不了张漾的心。
其实,为啥说蒋皎最受伤呢?
因为她真的很像17岁的自己(不过我家可没有游泳池),可以把自己的一切都给那个我爱着的张漾,可最终发现张漾还是不爱自己。
姐妹们,仔细想想,难道我们犯的傻还少吗?
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
哎,蜀道难,青春道不尽!
《左耳》给我最大的冲击是,我发现自己还是没有成熟到可以不再爱张漾那样的男生!
是的,我知道,跟我抢张漾的不只是影片中的三位情敌,你或许也要与我为敌。
但仔细想来,有时候觉得影片中的三个女孩和张漾的关系,其实是生活中三种不同的爱情状态。
张漾,你造吗?
总有一个人,是你忘不了,却最终还是不能在一起,比如黎吧啦。
也总有一个人,为你付出了一切,可你却丝毫不在意,比如蒋皎。
还有一个人,恭喜你,新婚快乐,比如小耳朵。
当然,还有我这样一个老女人,快已风烛残年,可仍然停不了意淫17岁的张漾。
所以,吧啦死后对小耳朵说的那句话肯定不是“我要让你幸福”那样的废话,而是,“张漾,我要给你生个孩子!
”这就是吧啦死前的最后一句话。
(本文转载自网络,原文已删除!
)
十七岁的女孩想变坏。
左耳听力不好,如果站在左边说话就听不见,这样一个不起眼而内向的李珥某天突然就暗恋上了男生许弋,而同时许弋却被绿色眼影的长裙放浪女孩黎吧啦追求到手。
心碎的李珥在偶然的机会和吧啦成为朋友,也认识了吧啦真正心爱的男生张漾。
原来,张漾为了报复许弋一家而唆使吧啦引诱许弋,再抛弃他。
随后吧啦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小耳朵与许弋相恋,但最终分手,张漾和蒋皎来到北京,过着极其颓废的生活,当蒋皎改名为蒋雅希走向舞台时,张漾终于与她分手。
而张漾原的阴谋连带出一连串的伤痛,爱和年轻的心被残酷现实一一摧毁,当追悔之时,一切都不能回到从前[3]。
我上中学那会儿,正是饶雪漫、明晓溪、郭敬明们挥舞着名为“青春”的戈矛攻陷无数少女芳心的时节,新华书店和女生的抽屉里随处可见那些封面印着的花式俊男靓女、书名的逼格高的不得了的言情小说,加上《花火》、《萌芽》、《知音漫客》等一票子杂志,把那些个方过豆蔻年华的思春少女们搞的三月不知肉味。
就像男生要翻墙去网吧玩红警传奇、揣着MP3看武侠小说一样,这个年纪的女生大多数会本能地去接受青春文学的洗礼,蒹葭苍苍,隰桑有阿,对他人笔下的风花雪月与山盟海誓怀有纯真的憧憬,乃是正值碧玉之年的本能使然。
对于这些青春文学,当时的我是报以不屑一顾的态度的,没看过也不会有兴趣去看,毕竟除了四大名著等必读书目之外,中学男生与女生的课外阅读取向完全是两个世界,但是必须承认,青春文学之于女生即是武侠之于男生,都是中学时代最符合这个年纪特征的文化产品,只要有少男少女,青春文学有市场。
时至今日,青春的主题从书本扎堆来到了荧幕,《那些年》、《同桌的你》、《致青春》、《匆匆那年》、《万物生长》、《左耳》……除了《那些年》口碑尚佳之外,每部国产的所谓“青春片”甫一上映便是打炮与唾液齐飞,青春与差评一色,到了《左耳》,审美疲劳的观众们眼前一亮,咦,竟然没有堕胎,和说好的不一样,也不知道是好评还是差评。
青春这个东西,刚好和嫖客心态相反。
当嫖客的时候是当时很爽,爽完就感觉很不爽,想着法子要抹掉,只有当年的文人才能顺理成章的嫖,还能嫖出各式佳话。
但是青春相反,正值青春的时候你往往感受不到青春的美好,有时反而很厌恶,想早早脱离苦海,但是到了工作的年纪,越长大才越觉得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是那么值得回味。
高中时想上大学,大学时回忆高中,工作了缅怀学生时代,现在作为一个上班狗,越缅怀越觉得有如此之多的珍贵与遗憾,再想想人无再少年,够残念,也够贱。
苏有朋导演的这部《左耳》,是我这个不太看电影的人自《那些年》之后略过无数雷同片看的第二部关于青春的电影,饶雪漫的原著我没看过,看完电影第一个念头是,哟,这青春过的真是丰富多彩,但是转念一想,谁的青春他妈过成这样啊,好像只要长的够帅,做人够坏,是个混蛋,就是要爱,关系够乱,活的够烂,青春就够high似的。
平心而论,这故事虽然乱也算一波三折,要是把欧豪杨洋陈都灵放到都市剧里边装逼边撕逼也就算了,硬把这摊狗血往“青春”这个酱缸里洒,再冠以阵痛与成长之名卖青春的情怀,结果只是适得其反,因为它太脱离我们脑海中实际的青春了,帅哥,美女,乱搞,巴掌,仇恨,阴谋,车祸,撒钱,堕落,悔恨,解脱……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希望有这样的青春,但肯定没人会把青春过成这样,这种所谓的青春只存在于少女的幻想与成人的唾液中,说白了只是披着青春外衣的言情片而已。
这两年接踵而至的青春档期摆出了十足的打脸姿态:不是所有扯着青春当大旗的人都想坐下来谈青春,他们只是觉得,因为是青春嘛,所以老子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现在的作者和导演似乎觉得都市、古装、穿越这些题材都玩烂了,只能把颜值和狗血用来开垦青春这块新大陆,但问题是咱没穿越过,难道还没拥有过青春吗?
拜托这些荒诞不经的事和我的中学生活一点交集都没有好不好,够帅够混蛋就够青春?
九把刀的《那些年》为什么叫好又叫座?
因为他成功地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
少不更事、情窦初开是青春,“新婚快乐,我的青春”,一句释然的祝福让年少者珍惜,让过往者回忆,不管自己的青春有没有这么一段值得铭记的罗曼史,都能为之动容。
然而这些狂轰乱炸的廉价青春片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为什么青春一定就是狗血与混乱的爱与被爱,难道我当不了导演明星就是因为中学没打炮?
引的起荷尔蒙引不起共鸣的青春写实剧注定不会叫好,我也是不知道张漾和许弋这种人代表的是谁的青春,反正跟我这种凡人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全片仅有的几个看点大概就是主角的颜值了,俩男主一个痞子,一个小受,相得益彰;陈都灵清新有余,姿色不足,倒很是符合校花的身份,就是一直面瘫,还有左耳失聪这个设定简直多此一举;黎巴拉还算是有血有肉,就是便当领的早;唯一好评的就是大表哥尤他,默默暗恋身边非亲生的表妹这么多年,在她被许弋非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二话不说就是干,最后落的个满怀遗憾远走他乡的结局,眼睁睁的看着妹子让给两个混蛋也是够操蛋的。
看完之后我思忖一番,像我这种颜值没亮点,身世没爆点,既不混蛋,又不恋爱,只知道和爹妈勾心斗角只为打游戏,和班主任尔虞我诈只想看武侠的人,青春是不是只能被导演和作者给吃了?
拜托,想拍苦情撕逼请往办公室和总裁家里塞,别再一遍遍吊打我那黯淡无光的屌丝的青春了。
我说的《小时代》比《左耳》好,可是偏偏《小时代》三部的分数4.8、5.1、4.3低得惨不忍睹,《左耳》反而有5.5【可能往后还会升】,这应该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于《左耳》的影片质量比《小时代》要优胜多了。
但衡量一部电影的好坏不仅仅在于影片质量,还有票房和影响力等其他因素,《左耳》逊色一点,是整体来分析的,不黑谁不捧谁,大家觉得我说得不对可以指出,我乐意改正,不喜勿喷。
首先这电影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在于宣传,可是和《小时代》相对比,你会发现,走在街上问10个人,知道《小时代》的绝对比知道《左耳》的人多。
为什么?
因为《左耳》06年出版的,几乎是琼瑶之后最标准式的言情爱情故事,这种书的确很吸引情窦初开小姑娘去玛丽苏自己一番,可是它的弊端在于观众层太窄了,除了初中生、高中生【而且95%都是女的】,看的人真不多。
《小时代》则不同,它的内容在爱情友情亲情的你死我活中隐隐有去反射出社会利欲关系的阴暗面和人性在社会中的无助,看点比《左耳》多,简单点说,写得比《左耳》好,无论是文采还是剧情上都完胜,看销量也都知道。
而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销量的差距很大原因其实来自于社会。
《左耳》的时代都是大家刚开始看言情小说,消费者在于80、90后,那时候的媒体力量又弱,大家也就相互传来传去去欣赏,但《小时代》生在了媒体非常发达的时候,也几乎是纸质小说最高峰时期,网友热炒、媒体报道、加上郭敬明超牛的商业头脑来包装,《小时代》人气自然蹭蹭蹭就上去了。
所以,从起点来算,《左耳》就输了一截。
然后,五阿哥选择拍这个电影,一开始我以为毕竟是个演过戏的,怎么也比郭敬明拍得好吧,可是,从电影剧情连贯性极差的方面来看,应该是对他期望太高了【郭敬明拍得烂是预料之中的】。
还有一点毫不客气的说,五阿哥你是不是不熟悉这个故事啊?
好歹郭敬明是《小时代》的作者,而五阿哥你,没有看过《左耳》吧?
那时候你33岁,也应该不会捧着本这样的小说在拍戏场上读那么猎奇吧?
所以,这也输了一截。
演员上来讲,可能是剧组资金问题,也可能是光线影业有意捧红那几个不被观众熟知的小鲜肉,欧豪、杨洋、陈都灵【这几个人名字就听到过,可是人长什么样还真不知道抱歉】。
嗯,长得倒是不会太差,两个男主的颜值甚至可以说是惊艳,可是演技真的不敢恭维。
当然,《小时代》那边杨幂、柯震东、郭碧婷等帅哥美女也是演技一般般的,但起码人家是在进步的而且有经验,而且知名度高。
冲着苏有朋、欧豪、杨洋去看《左耳》的大有人在,但是和冲着郭敬明、杨幂、柯震东去看的,你说谁更多?
再说了,奢侈成性的四娘扔了多少钱在服饰场景上,这不仅是《左耳》,还是很多电影都无法比拟的。
这里,《小时代》也还是更胜一筹。
两者都是打着“追溯那段青葱岁月”的牌吸引人,《左耳》的是怀念那段看书的学生时代,毕竟在那时候,饶雪漫就是神一般存在这些人心里,当年看书的80、90后现在都出了社会闯荡、或者为人父母了吧,茶余饭后带着老公女儿到电影院找回初恋的感觉,可以对小孩子说,看,这就是妈妈小时候经常梦见的情节……小朋友听不听得懂没关系,重点是她能说出来,这么多年了,都曾怀念过喜欢过疯狂过,有人帮自己实体化了那时的梦,怎样尝都会是甜的。
而《小时代》则是怀念那5年爱恨情仇,现在在读大学高中的人吧,约上三五知己,逃课或者拍着拖去追忆顾里的毒舌唐宛如的神经南湘的美如天仙。
是的,从消费力来说,的确是《左耳》观众层比较高,可我觉得《左耳》给人的感觉不是去看电影,是去怀念。
有多少人看着里面的剧情,想着自己的青春?
有多少人看着里面的小耳朵、张漾想着的却是同桌的帅气侧脸、隔壁班的白净男神?
《小时代》的观众层可能还没到需要追溯青春时光的年纪,所以大家都比较关注影片内容,这就恰好把《左耳》的优势略过了,我认为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小时代》评分比《左耳》低吧。
再说了,郭敬明本来就是把双刃剑,喜欢他的脑残粉很多,几乎是变态喜欢那种,讨厌他的人也很多,矫情、抄袭、圈钱等等罪名层出不穷,讨厌杨幂的也不在少数;反观饶雪漫这边,虽然很多人说她和郭敬明是最为难启齿看过他们的书的两个作者,可是黑粉始终没郭敬明多【就作者来说,没多少人的黑粉多得过四娘了】,还有苏有朋也不会不讨喜,陈都灵、欧豪、杨洋等人因为大家认知度不高所以也不会有什么人反感,所以,“去看看《左耳》吧苏有朋导演呢”和“郭敬明和杨幂喔,《小时代》肯定很烂,去看看到底有多烂”这类想法也会有出现。
《小时代》是黑粉+脑残粉看,而《左耳》是普通粉和路人去看,那么在噱头上,两者权当打平手吧。
中国的电影市场还是在不成熟阶段,大家冲着去的不是在于影片是不是好看,而是在于自己想看些什么。
看得感动得哭了很容易就会给自己一个“这真是好电影啊”的错觉,特别是这几年从《那些年》开始,中国大批出产同一类型纪念青春的电影,《致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等等等等,太多了,国人们你们是有多老啊,整天无病呻吟自己的青春逝去过快、感叹年少时光不再的,在家里一边哭得稀里哗啦一边码字把这类已经烂了的电影捧上天,说自己如何如何感动、当年怎样怎样懵懂,制片人就是看中观众这点来圈钱,喜欢是吧,我就多拍这类咯。
试问,这样中国电影怎么进步啊?
当然,不是说你们这些拍得不好,【有些的确是拍得不好,有些我根本不想看】,但毛主席也说过,文化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你来来去去都是这些,不说审美疲劳,也片种太过单一化了吧。
少点恐(se)怖(qing)悬(mai)疑(rou),少点无病呻吟,多点小众特别新颖的,就算没有好莱坞的水平和质量,也可以有向好莱坞进军的决心和热情。
像周杰伦的电影,虽然不咋地,但起码人家不费力讨好谁、不刻意圈钱,认真、努力、用心去拍,这才是我们独醒的观众层最希望看到的。
甜言蜜语要说给左耳听我最喜欢的小耳朵我常常在思索我们的青春,它真是一个奇形怪状的玩艺儿,短短的身子偏偏拖了一个长长的尾巴,像翅膀一样地招摇着,久久不肯离去。
小耳朵,每个人的命运从生下来那天就注定了,你是一个好姑娘,就只能做一辈子的好姑娘,你明白不明白?
纯真美好的小耳朵,很喜欢剧中的女主
1.“我虽然不认同你,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2.我觉着这片子是两星,就是说她并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3.说我没看在这BB什么的,您需要去医院,或看眼科,或看脑科;4.我打这篇东西的目的是如果您不想看,可以来找我一起吐槽;如果您持观望态度,可以看看我的想法;如果您是脑残粉,这不是尼玛找罪受?
找了罪受还要甩锅给我?
5.所谓为喷而喷无脑喷……我实在不知道什么叫有脑喷,是不是说喷出脑浆子就叫有脑喷?
喷出谁的脑浆子?
你的还是我的?
6.水军楼全删,界定水军的标准是那种这两天才注册账号,看过或者想看的电影只有《左耳》,误伤勿怪;7.人身攻击和那种“我就是怎么怎么样你咬我啊?
”的人,你妈妈挂树上了,麻烦二号树认领下,还有,你爸爸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其实老早之前我一直以为这个叫《左耳》的片子拍的是我初中时候看的那个叫《苍耳》的烂俗故事,那时候好几个姑娘看了那劳什子《苍耳》感动的要死,好奇害死猫,我看完半月没好好吃饭。
现在想来和《左耳》是烂了同一个疮流的一色的脓——没见过这么狗血的故事。
不过当时大家都是俗人,最大的爱好就是意淫和鸿钧称兄道弟,收盘古当看门小弟,再网罗一打天使堕天使什么收在铜雀台当坐下吹箫童子,体验一把修罗场。
在社会主义蓝天下踢了这么多年正步,品位自然是提高了,这不,一眼就看成了木耳,然后拍板决定要看,于是就成了炮灰给诸位扫了雷,国产片是家门口的雷区,我就是炸得血肉模糊挂在城楼上吓唬各位的倒霉蛋。
人成长的必经阶段就是从爱小时代爱得要死,到死都不承认曾经爱小时代爱得要死 ,这些个玩意估计也能成为小时代的替代品。
五阿哥作为我的童年偶像,这次出来骗钱哦不拍片子我本意还是支持的,而且五阿哥算是良心——这不没拍3D收你们120一张票吗?
现在国产片两路大军,一路号称好莱坞特效团队卖拷贝级大制作极致卡司颜值爆表卖颜卖肉,观众兴高采烈进去,鼻青脸肿出来,大抵是一边看片一边甩自己耳光:我怎么就管不住我这手?
这一路我们按下不婊。
另外一路就是我们演技很烂编剧很滥我们还是要搞出来,因为我们有情怀啊!
情怀这词和梦想一样,沦落成滑稽可笑的呵呵的等价物。
文艺片更不是你烂的理由,不要把烂说成导演的个人风格,想赚钱就直说,别他妈扒开屁眼充牛逼。
这些都不该叫电影的文艺片,什么同桌的婊,匆匆那婊,万物生婊,左婊右婊旋转婊都是在抢钱。
有情怀没什么问题,拿情怀出来骗人就不行,更不能拿情怀骗人进来然后用情怀锤子砸得人头破血流再一脸兴奋的说surprise,看你没挤出几滴眼泪还越发下狠手,一边砸一边骂这你妈是情怀你怎么能不感动?
怎么能不哭?
快给老子哭!
祥林嫂似的不停重复,开始也能骗到几滴眼泪,慢慢的就要变成:是是是,你真傻,真他妈的傻,谁看谁傻。
.——————————分割——————————有人说还没上映我就跟这打差评,看都没看过打你妈的两星?
呐,电影团队为了造势在许多高校甚至高中提前放映,也就是点映这一说法,而我不幸中招。
不说高中,你的大学生涯里难道没听说过有电影要在你们学校炒起一片浑水,一大波男星和一大波大波女星要到场女同学尖叫男同学流鼻血?
哦,可能你还在读初中。
——————————分割——————————有人说我是喷子什么的.....不好意思我上头了就是人行自走炮怎么恶意怎么来,您也别劝我,我认识的网络暴徒现实生活都是温良恭俭让的唯诺青年,我正在努力朝那个方向发展。
到时候沦为水军冲刷之下任由搓圆捏扁的泥块,您再把我吊在房梁上婊也不嫌迟。
——————————分割——————————关于点映没点映这事我也不多说,一南工大的哥们带着他女朋友看了三场免费的,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吹牛逼,反正我一跟他谈《左耳》他就说要去趟卫生间。
您要是有心呢大可以去百度一下,自然有人告诉你有没有点映。
泼妇骂街嘛.....我这还没火力全开呢就有人这么说......其实这些国产青春片要是每隔十年来一出,应该是没问题而且有人叫好的。
好像豪饮宿醉一样,虽然头疼但这事能让你想起你闪光的青春,即使你的青春并没有打过胎打过架,但是你看人家打胎打架还是能引起点共鸣的。
但是你总不能隔三差五就来一出豪饮宿醉吧?
如此高密度,高相似性的捆绑型怀念并不是你的青春,难道不是该喷的事?
《左耳》落了所有的俗套,套了所有的狗血情节,基本是猜得到开头猜得到结尾,用上了大部分用烂的青春片要素而没有一点求新求变求突破的意思,其所思所想昭然若揭,在脸上写了三个字:“我要钱。
”这是《致青春》开的坏头再加上国内电影市场现状的结果,投资商一看这《致青春》就这一般水平还能赚这么多钱,来来来,大家都照着这个模板抄,有钱不赚是傻蛋啊。
一群兀鹫飞过,自然是只留下累累白骨。
还是那句话,祥林嫂似的不停重复,开始也能骗到几滴眼泪,慢慢的就要变成:是是是,你真傻,真他妈的傻,谁看谁傻。
.——————————分割——————————关于喷我还要列个1.2.3.4.5.6.7的一嘴脏话的那位,你他妈是脑子有洞没有盖还适逢下雨,以至于里面的翔都溢出来糊嘴上了?
我回应一下大家的想法你也要喷,我估计要是不回应你又会喷:看这货怂了不知道跑哪去了,就是个傻逼哈哈哈。
关于我为什么不喷具体的、细节上的剧情,我在开头说了,整个这篇是给持观望态度的人看看我的一些想法,就这片子看了两分钟就能猜到全局的几乎要没有剧情的剧情,我再给你透一下不等于抢了你钱还要把你内裤都扒了?
既然你有这个需求,那今儿个就扒了你的内裤。
先说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黎吧啦和张漾正吵着呢,我跟同去的朋友说完了完了肯定要死,我都看到她头上的死星。
朋友说嗯我也这么觉得,原著里好像马上……砰!
就被车撞死了!
我们俩都没反应过来就跪了!
你安排她作为第五元素被外星人刺杀然后被十大恶人带到恶人谷养伤,处于半死不活状态下心灵感应跟李珥说了那句不知道什么的话,然后因为李珥心灵有缺陷所以没有接收到,我还得拍手叫好夸一句脑洞真大,问题是你就这么让她被车撞死了?
穿山甲到底说了什么?
撒钱那段,我是真没看懂何必,然后想了一会想通了——撒钱!
多尼玛酷炫的一件事!
大家肯定都喜欢的!
我估计你们挺喜欢。
买面包,许弋那样子,跟张翰好像啊,全学校的面包都被我承包了。
我不知道你们谁做过这么蠢的事,但青春片就是这样,写出来拍出来的都是你不会做的,觉得蠢得要死的事,和网络小说一个定位。
打篮球那一段,朋友说这不是蓝翔和新东方联手抗敌?
关于黎吧啦此女,浑身都透着迷之气息,几乎所有不合理的地方都和她有关,因为她是整个不合理故事的核心人物,她是两位男主角的女朋友以及女主角的男朋友,她作为浪迹酒吧看上去就像公交车的妹子,把处女交给了蓝翔来的张漾,又被驱使去勾引许弋,居然还真的就去了,贵圈真是乱得不行。
然后许弋居然尼玛就受了她勾引了,你可是三好学生未来之星啊,居然就和混子张漾一样被这么位混世魔王一样的女子迷住了,还是那句话,贵圈真乱。
再说她的死,死得突兀可死得壮烈,她不死这故事都没法继续讲了,同时她也是整个电影的升华点——她死的时候没怀孕!
看完之后朋友说她早知道这片子不会有堕胎因为原著里就直接让黎吧啦一尸两命了,我说看来还是五阿哥有水平,直接让你怀都不怀,从根源上解决烦恼。
于是就有无数脑残粉籍此对广大喷子发起反击——我们《左耳》这种好片子哪里怀孕哪里堕胎了?
如果没怀孕没堕胎就是好片子,那喜洋洋是不是动画史上的神作?
你也可以每天蹲别人饭馆门口拣点剩菜吃——没馊能吃就是饭啊?
李珥姑娘也是够惨,本来以为她是女主角,事实上她的风头完全被黎吧啦盖过了——黎吧啦身上有许多迷之BUG,但是她的闪光点和存在感比李珥多且高了好几倍,主演陈都灵就像许许多多新生代靠脸吃饭的演员一样——我没说刘诗诗——基本全程一种表情,虽然长得的确好看。
欧豪和杨洋我不说了,有目共睹,我怕被粉丝拿唾沫啐死。
需要有目共睹的还有最后的原谅,我只能说你回去找你爸跟他说一句草你妈,然后马上接一句对不起,看你会不会被吊起来打。
这可是摧毁了好几个人啊……不多说,用心去感受。
说了坏的,也得说说好的。
五阿哥的用心程度可以从这些方面看出来:那些海报,书,教辅资料,场景布置等等。
看到那几本参考书我还是有些感动甚至渗出了几滴泪,都是当年受过的折磨啊.....再有就是改编,朋友说原版的故事比这还俗还滥,听这意思,五阿哥相当于做了次尸体化妆,然而尸体终究是尸体,五阿哥就是再神也没法把罗玉凤化成林志玲。
这几点再加上这是处女作,我最后打了两星。
暂时就想起这么多,我是十几号看的,可能有些错漏,如果被抓住了你可以放心大胆的用力喷,我会改。
但我肯定不会再买票去看了,那岂不是中了水军的奸计?
还有水军请了解一下整个电影的宣发过程再来,毕竟你们是收了钱的,关于点映这事我真的不想多说了。
如果还想喷,我奉陪。
欧豪、杨洋、马思纯、陈都灵……满眼的胶原蛋白和满满的青春荷尔蒙,欧豪和杨洋绝对代表中学校园里最受女生欢迎的两种男生,张漾动不动就脱T恤有点痞有点坏,许弋白衣校服既乖又帅,还都篮球打得超级好。
杨洋的禁欲系慌乱小表情简直就是一只待调戏的兔子让人怎么忍得住不下手?
欧豪的腹肌让姐姐们都看得耳朵有点热,更别说小女生。
无论是“坏女孩”黎吧啦(马思纯)还是乖宝宝小耳朵(陈都灵),都是要沦陷的,就看你选择跳哪个坑了。
每一个乖女孩,都曾经想过要变坏,每一个坏女孩,都曾经引诱过洁白的青春肉体,不顾一切想去爱。
你,当初喜欢的是谁,你当初,又是谁?
马思纯算是其中演得最好的了,黎吧啦本身也确实十分出彩,又死得快,如一朵烟花,全心全意绽放。
陈都灵就神奇了,演技不够是真话,但一个不是娱乐圈的女孩子演到这样,已经是个非常厉害的事情了。
她真的站在那里就是小耳朵。
一个不是圈内的女孩子,怎么竟然那样瘦!
那种瘦像极了高中女生因为长高而拔条的瘦,脸也小巧精致。
不说什么娱乐圈里女星比她 漂亮的多的是,那确实。
有时候你也不明白为什么刘亦菲、刘诗诗这种长相,那么多人说美?
明明眼角眉梢都不如杨幂、AB,甚至袁珊珊也很美啊!
这或许就是人们内心对天然的惊叹。
(纯举例,粉勿黑谢谢!
)陈都灵的长相绝非绝世美女,但一个理科学校的普通学生,上镜表现如此,足以令我惊叹了。
看过上期快乐大本营《左耳》专场,对诸位主演算是颇有好感。
导演苏有朋有多拼就不说了,欧豪你说五官不够帅还是台词不够熟都可以,但他就是天生自有超强魅力场;马思纯就是非常乖又敬业的演员,关晓彤年纪最小腿超长,陈都灵有点放空,但游戏中十分努力,一看就是典型理科生思维专注讲逻辑。
看电影的时候,也不禁感叹,的确,她站在那里,就很够了。
《左耳》开拍之前,也传出过章泽天要出演的消息,后被否认,不知是否真的有邀请过,她倆长相倒确实是同一挂的清纯型。
但想一想幸好不是章泽天,毕竟她此时的形象已完全不是校园风,而是少妇型了。
(他人生活无谓点评,仅讨论电影角色契合度。
) 和小说相比,电影改的挺用心,细节方面有考虑不少。
去掉了现在人比较雷的一些桥段,比如改掉了黎吧啦怀孕的事,比如曾经他们唱的是王菲,现在则是许巍,提升了一下青春之路,消弱了一些靡靡之感。
加了不少句改装后的爱情理念鸡汤。
总体效果是好的。
现在想想,可能说到青春片就有堕胎这种事,也不是作者们故意的,那时候这种事情,还真挺典型的。
以及结尾最后也不让大家知道张漾到底在小耳朵左耳旁说了什么,小耳朵又到底听到了没有,到底是谁的神来之笔啊!
因为同看的朋友有点心理洁癖的,她宣称要是张漾竟然和小耳朵在一起了她就不看了!
我心想,小说里,在一起了啊。
结果电影硬是开放式结局了,那位朋友,始终没有找到离场的理由啊233. 《左耳》据说是饶雪漫的巅峰之作?
虽然据说饶雪漫和郭敬明并称两大人们不想承认看过他的书的作家。
我因为没看过,反而并不反感,大概是觉得如果人在成熟之后去嘲笑他人的幼稚,更加幼稚。
但饶雪漫曾经风头如此,总是有过她的道理的。
每一个出彩的青春小说,它的故事可以是俗之又俗的,它的爱情可以是千篇一律的,但它的人物一定是特点鲜明、让你就是看到她他就忍不住回想起当年的。
他们之间任意的排列组合,就能让你忍不住脑洞大开,思绪飘摇。
就连张漾的女朋友,娇蛮富家女蒋皎,都能代表一种典型,她们很美,也有钱,但也仍然换不来爱对了的爱情,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的任性是真爱,有些人的任性是自私。
电影里“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这句宣传语,十分好听。
不过这终究只是一部小清新的青春电影,剧情平平,且音乐略弱,而无论是黎吧啦的死还是小耳朵撞破许弋劈腿,都是人们意料之中的情节,所以整体会有一种没有高潮的感觉。
所幸的是没有膈应人的太大败笔。
总而言之,要是有哪个主角颜吸引到你了,去看看吧也不会吃亏。
又或者有任何一个人物让你有点点回想起当年,去花一两个小时边看看边唠叨,也是个打发春日时光的选择。
青春片,仍然只是开始,尚未高潮。
虽然我的青春没有那么over,但这部电影很真实!
吧啦和张漾的爱情说明——我爱你,我他妈管你是不是公共汽车;我爱你,我他妈管你是不是心机小白脸。
青春里最美好的东西,就是没有名利和义无反顾的爱情。
我出生在一个黑龙江的小城市里,跟一个北京哥们聊我的成长经历的时候,他都惊了,很多现实但略有暴力的事他都难以置信!
这就跟很多有话语权的傻逼影评人一样,他们不相信青春可以这样,他们觉得他们的呆萌青春才是真正的青春,也许堕胎就是他们在校园里听说过最夸张的事,我只能说这些见识短的井底之蛙永远不会了解那些别样的青春!
其实青春恐怕是人生最波动的年华,你有可能像许弋一样因为一个懵懂的初吻就由学霸变成渣男。
所以青春为什么不能作,还是因为你青春时没作过,30岁还是老处男所以嫉妒人家的青春是那样灿烂!
首先我想对苏有朋致敬!
能混的久的艺人都不是凡人,成功艺人往往不但要颜值高,智商、情商都要高才行!
这部电影充分表明了苏有朋是个很有内涵的人,他能把十年前的大陆拍的几乎没有bug让我觉得十分牛掰,连尤他送给李珥的手机都是当年的神机“诺基亚N95”,可见导演的细心程度。
最关键的是这个电影不幼稚,没有堕胎和扭捏,黎吧啦这种角色是在以往青春电影里没见过的,但却非常现实,只有青春少女才敢毫无顾忌,她的淫荡和纯情(处女血)形成的强烈对比直接冲击心灵,非常有power!
其次演员表现出人意料!
虽说欧豪、杨洋、胡夏出道也都有些年了,关晓彤这个老油条也是大陆肥皂剧里的老咖了,但他们表现的青春是那样的生动鲜明。
唱歌出身的欧豪完全没有不专业,这个男一选的非常合适;男二杨洋虽然仍有贾宝玉的感觉,但把人物前后反差展现的十分到位,尤其李珥问他:“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答“因为你对我好!
”这个桥段,其实张漾不爱李珥,他只是因为她对他好所以才让她做自己的女朋友,当李珥拒绝跟他亲热的时候,他就不想再跟李珥继续下去了,对,男人就是这样!
马思纯诠释的黎吧啦让人又爱又恨又怜又悲,但她对剧中的所有主要男人都有一生的影响,这才是青春!
总之这是我看过最棒的青春片,甚至超过《那些年》、《致青春》和《匆匆那年》!
所以当我看到《万物生长》那种垃圾电影都比《左耳》评价分高的时候,我是觉得你们这些7080后的垃圾也是醉了,试着站在时代和环境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理解90后和00后,你们未来才不会被嫌弃,反正我真的早就开始嫌弃7080后了,本人83的!
五阿哥第一部电影,在故事的连接转换上还略显青涩不够流畅,然而完成了一个故事的叙述,对新导演也算合格。
然而他选择了这样一个无病呻吟的小说来改编电影我还是感到很遗憾。
从致青春到左耳,从赵薇到苏有朋,似乎新导演偏爱用青春片来作为自己的处女座。
然而能让我们满意的很少,青春片是拍给谁看的?
是拍给7080后那些离开青春但又没有离开太远,对青春有感慨和怀念的观众看的,不是给少年不识愁滋味的90甚至00后,也不是给那些5060的已不被青春所打动的前辈们。
我们大部分80后的青春是什么?
是认真努力学习,乐观开心的生活,害羞的暗恋情愫,两小无猜的情趣。
没有黑社会、酒吧、聚众闹事、甚至车祸、上床、堕胎。
现在的青春片充斥着太多不属于我们的青春故事,让我觉得茫然,无所适从。
所以其实青春片拍好了并不容易。
最近听到一句歌词:直到经过人生历练和点缀,才懂得纯真可贵。
我相信这几位导演认真拍电影的诚意,既然想让看青春片的观众认同,导演们还是要多想想青春片的深度立意和定位,不要拍些毫无意义的东西消耗浪费我们对于青春的感觉了~说回这部左耳,其实原著我就不是很喜欢,也许是叙述的角度问题,我从开始到结束就一直同情许弋,他是完全无辜的乖学生到被伤害了之后的变坏,很多行为是让我能够理解的,很遗憾小说并没有很具体的描写他的心态想法和经历,我对于他的故事更感兴趣。
小耳朵开始的代入感也很强,乖乖女,和敢爱敢恨的吧啦做朋友,也有自己小心翼翼暗恋着的同学。
但我要是她,我大概这辈子都不可能和张漾有发展成情侣爱人的可能。
这部电影把后面黑暗的东西都去掉了,基本上是讲小说前半段的故事,最后加了个he的结局,可能感觉很光明,但缺点是使得整个故事头重脚轻,好多角色的塑造有点不知所云就结束了。
整个故事告诉我一个人犯错了之后如何被原谅被救赎,但我更想看到一个被伤害过的人怎样度过怎样开始新生活。
我觉得挺不错的,题材,演技,选角,颜值都不错,苏导很有实力和眼光
拍的不错,演得很好。尤其是小耳朵和张漾。
作为一部全新人阵容的电影还是值得四星的。随着电影我回忆起了初中时候看的《左耳》。欧豪演的男主是值得称赞的,普通话肯定用心练了,感觉也差不多对上了。校花演的女主在说话之前都挺好。吧啦只有镜头推到脸上的时候才像吧啦。许弋的脸帅倒一众女生但是他变化的过程和结局都没有刻画。至于尤他,好配
青春片,就别他妈让一群三十好几的人来演了好吗?
挺好看的,有笑有泪。没有脱离现实,也没有狂播流行金曲,比致青春匆匆那年好多了。电影中有几个片段,很有台湾青春片的感觉。想到导演苏有朋是台湾人,也就懂了。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低的评分,也许是因为有人对青春片很仇视,恨不得踩两脚显出自己的水准。
杨洋真是长了一张小言男主脸,许弋回头的时候好阳光,但是后面转变也不突兀,可正可邪。
这是我至今以来看过的最好的一步青春校园片!!!对青春的忏悔!!!
我覺得挺好的。給電影打兩星的是因為你們沒有看過那只值一星的原著... 黎吧啦比我想像中漂亮 也比想像中更有血有肉了。李珥嘛 雖然零演技 但也算是本色出演。最大的收穫是發現了取景地是在漳州。很好 年底的兩週大年假 我打算南下廈門、漳州、汕頭然後再直殺香港。
女主和许弋的选角不错,女二如果是个涂着绿眼影的妖艳贱货白骨精而不是壮宽肥的话拐走清纯校草就更有说服力了
①只有马思纯的演技是可以的。②女主接盘侠?
一星给导演,一星给马思纯,一星给青春,虽然我的青春很匮乏。另杨洋演的也还不错。
青春不是这样子的。尽管我们也都遇到过一个欧豪,又坏又爱又想又恨。PS:片中楼上有人撒钞票楼下的人民群众居然不抢了就跑还一个个杵在那鼓掌欢呼......
算是青春的疼痛吧,还是有一些感动的,苏有朋做导演还不错。
为什么所谓的大IP这么热,看看这么烂的电影一天票房都能过五千万,傻才有钱不赚,当然你争我抢狂买版权。理解电影的商业属性,但也请好好创作好好拍,成片这种质量也真好意思上映,人物关系做的一塌糊涂,分场分的也是任性,做PPT还讲究个逻辑连贯呢,这么一堆碎片是要让观众玩拼图吗?有够糊弄!
陈都灵真的长得好灵啊!黎吧啦有书中的感觉,还不错。张漾也还行了。不过许弋真是无力吐槽了。还是少改编点书吧。
漂亮坏姐姐塑造很成功
感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但是和七月和安生比起来差距还是蛮大的~
一般水平吧,没拍出小说的感觉!
我原本希望苏有朋能拍出不一样的风格,没想到还是向市场妥协拍成千篇一律,不过整体看下来又觉得是独树一帜的。
原来,狂洒狗血就是青春的痛。不晓得原作什么样,电影却基本是个笑话。如果影片不能保持正常人的逻辑,请角色保持正常人的智商。角色的大部分行为,都像幼儿园小朋友过家家,患上终生难愈的幼稚病。叙事混乱,人物随意配对。很难理解这些东西是怎么被硬捏成一部电影的。女主妹子还行,可惜没什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