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影片的故事设置,更像是一场高智商犯罪。
即使有中日对抗、731部队等元素出现,却是在“爱国运动”的掩护下,玩了一出漂亮的“骗局”,在这个局中,每个人物分工明确,有人设计把下手对象带入实施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有人则故布疑阵,虚张声势步步为营,有人则里应外合,施苦肉计却攻心为上,国产片中这种故事设置的影片甚少,更多时候,创作者更喜欢把英雄设计的天下无敌,可以手撕鬼子或者被强奸后飞身射箭秒杀几十个伪军那种“技术派”特工,而以谋略在困境中取胜,不光需要技术,还需要智慧。
宣传攻势很猛,微博很多人讨论,找来一看,大失所望。
管虎有把故事讲好的能力,但这次太作了。
很简单的故事,却用最复杂的方式讲,结构和镜头都故意搞得很复杂,同时也生硬,破坏了故事原本的节奏感和流畅性。
像是小品话剧和二人转的杂交品种。
像舞台剧,而且是混乱的舞台剧。
总之一个字:乱。
硬撑着看了四十分钟左右,实在看不下去了。
在电影方面,我和女友一向观点和口味都大不相同,常因此争执,但这次,我们难得意见一致:看不下去。
我一直很喜欢管虎,《杀生》本应获得更高的票房和赞誉。
但这次对他大失所望。
如果他能像宁浩那样老老实实讲故事,会有更高的成就。
我想表达的核心是:简单即美。
对大多数国内导演来说,技术都不是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是态度。
很多戏,根本就是不尊重观众,敷衍了事或自说自话。
你不尊重观众,凭什么要求观众掏钱给你?
你不尊重投资人的钱,凭什么要人家投钱给你?
整个行业都在抱怨和诉苦,却很少自省。
实验电影不是不可以做,形式大于内容那是你自己的事,但实验就有实验的代价。
实验电影,票房很难大卖,所以你请那么多明星干啥?
摆明了不拿投资人的钱当钱。
当然话说回来,这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
看烂片固有一死,或死于俗套,或死于精分!
传说在遥远的东方天朝,盛产一种独特题材的影片,这类影片无逻辑无剧情无演技,编剧导演演员抱着没什么事就去死一死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向世人呈现了一幕幕无比糟烂的影片,观众们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三观尽毁,世人称这样的影片为“精神分裂类影片”,简称精分片。
小弟我今天三生有幸跑去电影院看了第一部精分片,现在回想,仍心有余悸!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厨子戏子痞子》。
说道电影的名字,有人可能会联想到《锅匠,裁缝,士兵,间谍》这部以冷战为背景的优秀谍战影片,但大家千万不要被误导,《厨子》与《锅匠》没有半毛钱关系。
《厨子》讲的是抗日题材的影片,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42年的北平,话说当时发生了生化危机,4个主人公与敌人斗智斗勇,最终从日本人手里搞到药方,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
按理说厨子应该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但编剧和导演觉得不够娱乐,非要把他拍成无厘头搞笑的电影,于是在故事的开始我看到了黄渤饰演的一身牛仔装扮的山东籍痞子在风沙漫卷的北平街道上,劫持搭载日本特工马车的段落,很有“国产西部片”的风格,一阵慌乱的打斗与驾车疾驰后,痞子与两个日本特工滚进了一家饭店,随后他们遇见了刘烨饰演的会讲日语一身东瀛装束的上海籍老板兼厨子和他的白痴媳妇(梁静饰),紧接着又一阵慌乱过后,第三个登场的便是张涵予饰演的一身武生装扮的北京籍戏子,电影演到这里,所有的主要角色都已亮相,整个开头在无厘头式的开场、嘈杂的对白以及夸张的表演中让你感觉不到任何的笑点。
紧接着剧情突然闪回到故事开始之前的时间,重新对厨子戏子痞子和白痴老板娘进行角色阐释,原来他们4人是埋伏在北平的地下党,这四个人都是民族的精英,各有绝活,他们接到任务,为了解救被病毒感染的人民必须劫持日本特工并从日本人那里搞的解药,所以才装扮成厨子等角色演一出戏给日本人看,让日本人觉得他们是2B从而放松警惕,搞到解药。
在这段故事里,编剧和导演要告诉大家,我们拍的不是无厘头抗日电影,我们和潘长江演的《老少爷们打鬼子》完全不一样,我们很严肃很有逻辑,我们的2B是装出来的;但这只是导演和编剧的一厢情愿!
此段落一出,我暗暗告诉自己:考验三观的时刻到了!
后面的剧情也是这样无厘头似的嘈杂混乱,我先省率一万字,这一万字有没有都不影响你的观影感觉,其乱无比,其烂无比。
直接跳到结局部分,日本军队包围了饭店要解救人质夺回解药的配方,然后就有了武打动作场面,爆炸场面(话说地下党可真不是盖的,既是化学天才、会多国外语而且武功枪法也是以一敌百!
)和男女主人公分别时的煽情场面,在此我要特别说一下该段煽情戏。
无论是抗战还是谍战还是抗战谍战类影片,都存在男女主人公生离死别时的煽情桥段,观众们也都习以为常;但本片的奇葩导演在这无厘头的基调下,硬生生的插进了这段分别是的煽情戏,插得是所有观众菊花一紧啊!
按照喜剧片的贯用结尾,任务已经达成,主人公们就应该脱离险境实现大团圆大胜利大逃亡,可是偏偏本片导演又想起自己是在拍严肃的抗日电影,非得要三个男主人公在最后时刻选择牺牲来成全民族大义!
还必须和女主人公来一段生离死别的煽情!
这样狗血的煽情真是亮瞎了我的钛金狗眼!
像这样的对白“你要多小心,以后还会有比这更艰巨的任务,到时就只有靠你一个人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刘烨你干脆对女猪说:“以后困难更多,记得到时多喝水”好了!
让你想不到的还有结局,最后一幕竟然是4个主角穿着五四青年装(我真搞不懂导演对于人物的设定,反正是精分片,随便吧)站在山上撒柳絮,字幕说治疗霍乱的药物随柳絮飘落在全城各地(反正是精分片,科不科学无所谓),镜头各种特写以求画面唯美,导演敢再矫情点不?
不要以为故事结束了就算完了,导演给你留了一个更大的惊喜,他居然厚颜无耻的在结尾用老照片闪现的方法想告诉你本片可能有真实故事基础,告诉观众:我们真的是抗日题材影片,很主旋律的!
观影结束,三观尽失。
在观看本片之前,只是觉得国内好电影少,但影视圈还是努力的;看了本片之后特别失望。
虽然刘烨、张涵予、黄渤都是影帝,但三个影帝凑在一起不一定能演出《教父2》或者《让子弹飞》这样的好戏,也可能是精分片。
总结以上,《厨子》是融合了谍战、动作、无厘头喜剧等诸多杂碎的主旋律精分片,是一部18岁以上和以下都不适应观看的电影,如果你真的好奇想去看看,建议空腹或自备塑料袋前去观看。
Ps本片导演兼编剧管虎在谈及本片成因时说:“我觉得有一点点自己的特色,有一点点自己的表达,有一点点给观众的挑战感,包括类型上,我们得尝试。
”恭喜导演,你成功了!
你给了我极大的挑战感!
民国三十一年,“虎烈拉”横行华北。
北平城被日军封城。
城外闹瘟疫,城里闹饥荒。
流氓(黄渤 饰)饿得不行,蹲在胡同里劫大户,没想到却把两个日本人劫到了一家日本料理店里。
店里只有店主夫妇和一个驻店唱戏的戏子。
中国店主夫妇,厨子(刘烨 饰)胆小如鼠,厨子老婆(梁静 饰)残疾弱智。
戏子(张涵予 饰)颠三倒四,神神叨叨。
怎么处理这俩日本人成了难题。
看着管虎和黄渤就劲劲地去了,我这种肤浅的人能以极大的内力抵挡住了全肉宴的杨家将而本着这片儿,到底还是混混控啊。
我妈问我演员都谁,一听就吆喝:哟,三个流氓呀1.坑爹了的抗日背景,虚置一个背景都可以,何以总是飘荡着主旋律2.更坑爹的是凭什么一定要满足我族的意淫欲望,四个绝逼智商高到丧心病狂的妙人果断自贬自演损人不利己。
要真聪慧到这份上。。。
岛国一定是你们的3.说下管虎。
我特别特别理解他,丫是不是双子座呢?
学招学得挺好,东搬西闹地也挺惹人喜爱,跟跟盖里奇啦昆廷啦各种梦幻思维啦,但始终让人感觉到无法跟随的脚步,更别提超越了但是,关键是爽到了。
这就行,期待进步
民国三十一年,“虎烈拉”横行华北。
北平城被日军封城。
城外闹瘟疫,城里闹饥荒。
流氓(黄渤 饰)饿得不行,蹲在胡同里劫大户,没想到却把两个日本人劫到了一家日本料理店里。
店里只有店主夫妇和一个驻店唱戏的戏子。
中国店主夫妇,厨子(刘烨 饰)胆小如鼠,厨子老婆(梁静 饰)残疾弱智。
戏子(张涵予 饰)颠三倒四,神神叨叨。
故事就这么展开了,整部电影人物角色另类、戏谑而荒诞,对白夸张有趣,带有发散性的特点,打破了以往国内常见的主旋律电影和类型电影的成规与惯例。
影片作为泛类型电影,超越了一种类型的规则。
在里面黄渤跳起了艳舞,相比在《西游降魔篇》里的小试牛刀,黄渤此次身着艳丽服装,随音乐扭臀放电,不仅动作老练,娇媚表情也十分到位,实在是太搞笑了
去年4月,管虎带来了初春的首支嗨歌《杀生》,被称为第六代集体发力的档期,也为那个时期制造了一时的热议话题。
今年春天,管虎单枪匹马带来了自己突破之作《厨子戏子痞子》,按他自己的话说,《厨戏痞》是他迄今为止最商业的一部电影。
然而最商业的片子却套上了主旋律的外壳,不过,这里看不到又红又专的英雄主义,而是三个摇滚范儿的抗日奇侠上演的一出嗨翻了的戏中戏,还是那个管虎,戏谑中带有极致的疯狂。
《厨戏痞》能看到《杀生》的影子,通篇High点不断,让人目不暇接,不过少了《杀生》中处处点缀的隐喻,《厨戏痞》是更为纯粹的一种癫狂,一眼看到底的故事,却被创作出各种可能性,想象力让人叹为观止,能让人笑到上气不接下气(请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的笑点),这是最符合时下观众到电影院的观影需求,刺激、开心、嗨了!
故事清楚明白,讲的是抗日军官截获日军731部队细菌战军官,面对老狐狸日本鬼子,严刑拷打自然不顶用,为争取时间,刘烨、张涵予、黄渤、梁静经过一番激烈争辩后合计出一台疯狂的大戏,原则是“无知无耻无谓,加无赖”,没有原则是最好的原则,把鬼子们的脑子搅合成一团浆糊,这才能在关键时刻截取情报。
主旋律的故事,非主流的手法,厨子、戏子、痞子折磨日本军官的招数有游戏也有SM,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导演做不到,在疯狂中适时代入四位主演真实身份,让观众时刻处于戏里戏外交叉的状态中,不至审美疲劳,而摇滚范儿的配乐使整部电影十分带感,快节奏、闪回、插叙的“管虎风格”把控非常到位,情节每一步怎么走都恰到好处,观影体验不错。
在演员方面,戏子、厨子、痞子不分伯仲,刘烨饰演的萌厨子妖孽到点子上了,小腔小调拿捏到位,时而可怜兮兮时而谄媚奉承,让人又爱又恨;黄渤的“花旦舞”在先前发布的预告片中早曝光,在大银幕上再看到这一幕仍笑到岔气,这也是影院中笑声持续时间最长的段落,让人不禁觉得黄渤才是“戏子”!
但是当他穿上白大褂做研究的时候,又帅到无可救药;而片中的戏子张涵予则是最正的角色,可以算是“戏团”小头目,出彩的地方不如前两个角色。
而作为管虎妻子的梁静,又一次为了自己的丈夫“自毁”形象,龅牙造型、夸张表演,甚至让旁人感动,这是怎样的爱才能让她豁出去啊!
要说到最后亮起来的,是从红猴子变成蓝猴子的日本军官,甚至成为后半段搞怪的主力队员了。
导演管虎曾说,片子主要试试游戏的乐趣,“看成抗日战争的就不聊了,希望那点嗨劲还在,并一起!
”,抗日的主旋律主题也仅仅是片子的外壳,它可以换成任何国家、任何背景、任何人物的戏中戏故事,但是那份high点是属于管虎的,那份戏谑是属于管虎,那份玩耍的情结是属于管虎的,第六代中风格最强烈的导演之一,将会给中国电影涂抹上新鲜的颜色。
另外,不得不提,在以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的演技大比拼中,作为一个容易被爱情线戳中的女性观众,令我感动的不是萌厨子刘烨与老板娘梁静的“伉俪”情深,而是在结尾处另一个潜伏在日军中的演技派女神(不剧透原则,不提是谁了)与戏子张涵予的同窗初恋情,这是全片最温情最揪心最热泪盈眶的部分,生别死离也无法真情流露,让人不禁怒骂一声:没演技如何抗日啊!
PS.写这篇影评的时候,单曲循环《嗨歌》,电影那种嗨点不断的节奏仍回旋脑海。
3月还剩最后一张团购票 本来想去看毒战的 结果说下个月才上映 看了看排片 尽是些3D3D 现在动不动就3D 也不管是不是真的需要 审美疲劳了都 于是选了这个2D片 不知道导演不知道编剧不知道演员不知道内容 迷迷糊糊走进了放映厅对于阅片无数的资深影迷 这电影估计不怎么样 花哨吵闹剧情有点夸张不过对于观影小B的我 则是相当惊艳啊 都犹豫着该不该给五星了 最后还是理性占了上风 导演: 管虎 编剧: 管虎/董润年摄影:杜杰配乐:窦鹏剪辑:孔劲蕾剧情:抗战时期背景 单线索故事 开映前的广告 最后的字幕 及结尾处的采访都说这是在怀旧 是对儿时电影的致敬 云云 但我看不出这个跟儿时电影有什么联系 除了同样有地道 虽然张涵予那场群体爆头太夸张 虽然很有些过于戏剧的情景影片的末尾更是刮了阵现在流行的民国风 深深地抓住了广大文艺准文艺青年的心一张张黑白照片 学生装 校园风 配上送别这首应景的歌曲最后字幕时还有演员采访 成功地让我坐到了最后 剪辑:不是一条线叙事 但大致是流水的 只剪了几个时间段插在中间 有的是作背景有的是作包袱 故事讲述是很清楚的 应该不会存在看不懂的问题刘烨操着周立波味的东北口音 黄渤再现经典的青岛口音 张涵予正宗的京片子 加上恶搞了世界名乐 像是戏剧化的喜剧片 某些有张力的情景还用了劲爆的摇滚乐 惊喜啊看了制作人员名单 配乐的是窦鹏啊 窦唯的堂弟 窦颖的堂兄 影响周迅的那个男人 现为崔健的键盘手类型:即使是我这个观影数量很少的人也能看出这是个各种类型片的大拼盘 前面很戏剧 但画面一转就变成了算剧情片 后面则带有战争场面 切是二战期间 抗战题材抗战片里少有能客观一点不丑化日本人不吹捧八路军的 司空见惯的都是 日本鬼子恶毒弱智 我方军民威武神勇好像不丑化一下皇军就不够爱国 灭了自己威风我们就是在这种夜郎自大的情绪里被泡大的所以上历史课时难以相信智勇双全的中华民族会被低智猥琐的日本鬼子欺负得那么惨后来在电影频道看到一部叫紫日的电影 开始对日本人 日本军人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也开始对中日关系和民族差异有了兴趣再后来看了菊与刀 一本著名的美国人受命研究日本人的书 特地买的萨苏点评本 有个居日中国人的点评 想来更有帮助于是对日本人有了新的观点 然后再回头看这些虚张声势的抗战片这些电影可以当喜剧片 但对反省那段耻辱的历史没有任何帮助 都说日本人不肯为侵略罪行道歉是无耻 可是最该反省的难道不是我们自己德国的道歉很难得 所以值得人尊敬 但犹太人当年本来就是弱者 被欺负成那样不怪他们而我泱泱大国 为小小倭寇所欺如斯 除了指责暴行以外 自己不感到羞愧吗本片中日军大佐说了一句话:支那人最大的弱点是不团结中国人不团结 各打各的算盘 所以才会有什么伪满洲国 所以蒋公一直剿不掉共军 所以地域争吵贴总是热门除此之外 国内对当年主力战场的抗日英雄们毫无敬意 对外却像祥林嫂般整天叨叨对方不肯道歉军国主义信仰丛林法则 强者拥有所有权利铁木真东征西战 掠地屠城无数 他会觉得该向被杀害的被征服者道歉吗我想打你就打你 有种你就打回来 打赢了我就服你 就这么简单 你输了还想我道歉?
笑话指望信仰丛林法则的人道歉是不靠谱的 也是可悲的 只恨自己不够强大罢了扯远了所以当初看到姜文的鬼子来了 才会喜欢得一塌糊涂虽然会看得心里堵 但有助于自省 思考我们跟日本人的差异在哪里 为什么达不成共识鬼子来了在我心中是五星 这个暂时可以四星半 因为电影是否经典必须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人的思维也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渐趋于理性演员:刘烨 黄渤 张涵予 这种阵容料想票房不会差的 除非像某剩饭一样奇葩 刘烨有固定观众群 黄渤早已是新生代影帝 一年好几部戏 号召力十足 厨子刘烨在片中有很多挤眉弄眼的表情 在以前应该很少见吧而且总觉得他某些口音像周立波。。。
痞子黄渤的各种角色其实还是同一类的 不过跳舞是越来越到位了 佩服戏子张涵予的气质也不错 适合演深沉的首领人物 在开片前的预告中他自爆是个京剧票友 看来这次算是本色出演了女演员是演过女子特警队的梁静 才知道原来竟是导演的老婆啊。。
在本片中的扮相真是。。
简直没认出来跟秦岚一样 为了夫君不惜把形象毁到不行 扮丑办得很有决心 导演们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日本演员方面都还不错 但那个纹身男没看太懂到底是怎么回事 后来莫名其妙就不见了?
后面那个眼镜军官 一直在看他的衣服 总觉得像蝙蝠衫那个MM很有气质 工作认真 再带上一丝若即若离的情愫 最让人惋惜了 据说三个主演是零片酬出演 且和导演一起联合担任影片的出品人难怪开头可以戏剧成那个样子 自己当老板就是好啊 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想怎么叙事就怎么叙事这样的模式应该是所有追求艺术的电影人的愿望吧总体说来是一部很喜欢的电影 虽有瑕疵 尽可忽略虽然星爷的西游记看完后只有让我疯狂怀念大话西游的作用这部电影却让我在继北京爱上西雅图后对国产电影的希望又增加了一分
关于看电影我总是自动的将里面坏的、不合理的情节过滤掉,以免影响自己观影的兴趣。
电影里只有少许的笑点。
没看过《斗牛》,没看过《杀生》,第一次奇怪电影还有这样剪辑的。
先看到离奇的结果,然后活过来告诉大家,原来是这样。
一次次展现他们超人的思维能力和预见能力。
一次次满足观众的心理。
还好,幸亏是这样的,不然英雄就要死了。
带给观众一种欣喜的感觉,只要你不是存心来找茬就行。
看的过程中我一致怀疑这是不是一个个人的悲剧,国家的喜剧。
宣扬舍生取义,牺牲小我,拯救大我的精神。
还好,他们没死,我松了一口气,也中了导演的全套。
似乎体验的是一种死而复生的喜悦。
如果电影就在这样的结构中飘过,那么未免太失败了。
最后竟然煞有其事的介绍了4个人物。
好吧,我承认,作为一名涉世未生的人,认真了。
暂且把他们当真吧。
同样是经历了大学的人,差别咋就那么大了。
我们不需要超能力,只需要一点敬业精神似乎也很勉强。
学业不精,技能不行,牢骚满地。
我开始思考,为什么现在的我们会是这样。
看着似乎有些理想,看着似乎在做些事情,可实际上总感觉不是想要的自己,缺少那么一种动力,缺少一种信仰。
他们的知识学得那么扎实,现在的我们经过了四年却好像什么也没学到,真正的知识和技能不知道在哪里。
可是还是有人能做的很好啊,专业成绩优秀,大赛获大奖。
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在如今这样的一个社会,是否还有那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是否还有那中不计个人得失,物质享受而甘愿清贫的人。
那是伟大的人!
在一代人里,那些优秀的人最终都还是在上层的人,都是有着人格魅力的人。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你是怎样的人,就会吸引怎样的人。
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就要结交怎样的人。
他们是有青春的人,而我们或许只是看上去有青春的人。
在这里说道理的人,大部分的或许还是过的不如意的人吧。
个人之见。
看书看电影比较挑剔的我,心悦诚服打五分。
四分给片子,一分给演员。
最近颇为人诟病的“徒手撕鬼子”,“以一当百”,片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但劳驾问一句:美国动作大片哪个不是这样?!
哪个主人公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电影就是理想化的东西就是要有英雄主义啊亲!!
要是主角一上来就被鬼子干死了那还演个毛线啊!!!
影帝飙戏,应该就和高手的巅峰对决一样非常过瘾吧张涵予以前了解不多,没怎么看过他的戏黄渤从疯狂的石头开始就是最爱的男演员之一刘烨……不说了……最近社长的形象有点儿颠覆= =(PS东北爷们儿操着上海口音简直了。。。
)梁静阿姨是黄渤的黄金搭档许多被称为催泪弹的电影我都没哭,只是心里感动,毫无泪意但看完这部我哭了一开始,心里就开始沸腾越往后,积累地越深直到片尾曲终于没有忍住所以我的泪点是有多奇怪……可能是因为那种小情小爱什么的并不能真的打动我而只有这种热血青春为国为家为天下的大爱才会触到我心里最深处的点这个时代的我们,的确很难有所作为既然无法做到为天下苍生计,至少也要做到不虚度光阴,不枉费生命为自己感到惭愧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少年有志
管导,你肿么了
@U.M.E.
太傻比了。。连管虎都开始抗战yy片了。。以后再打仗,米国歇歇吧,不用你们扔蛋,俺们自己就能搞定了,小日本子科技再发达我们也不放在眼里,俺们4个抗日奇侠组成的游击队就能搞定你们一众标准正规军,呵呵呵呵呵。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到底连你们是都是我们的。
好像又看了一部三枪的样子。一群人,集中到一个客栈「日式料理馆」,然后就故事开始了。。。画面艳丽得太妖了,怎么把戏子画得这般。。。咳有一点,中国人对国家忠贞,日本妞就不可以,还掩护身份,这个只在电影里才会见到吧。
管虎作品中,票房最高,质量最差。
烂片多的是,轮不到这部,别看个国产片就喊烂
于我的最大问题就是:好些角色都不像人,而是像超人。风格很管虎,乱来就黄渤;唖麼喋的刘烨,谷子弟的涵予。故事也太扯你娘的蛋了:人不做人事,做的是神差和傻活。你说“好戏是要票房的”,但不觉得“过早揭穿谜底就没意思很多了”吗?还有:动画部分较差,道具不够真实,小鸟太假,爆炸太卡通,……
冲着封面的三个男神看的。
田中千绘的角色看出导演的历史观多了一层辩证。悬念揭开的太早有点泄气。稽查队没有用好,不过如果用的太明显也显俗。故事叙述的角度没有新意,不过导演手法和剪辑节奏张扬跋扈比较出色。
电影舞台化,化妆、服装、置景都带有强烈的舞台风格。管虎继续玩转个人风格,走的依然是荒诞不经的路线,漂亮的剪辑和回叙式结构填补了故事的不足。
有点硬伤 特效也差 四星给那么卖力那么卖力的演员 和那么好听那么好听的朴树
结构玩的不好,重庆江北UME
抗战电视剧啊~
一开始以为,呦,管虎怎么开始抗日了。看完之后真的长舒一口气,不是恶俗的抗日剧,也许这是幻想这是做梦,可是青春就应该这么潇洒,明子说过革命是一件很酷很新潮的事情,那么他做到了。另外加一句,虽然两个小时,但是我一直看得很起劲,当想起来看表的时候,已经两个小时过去了。就是让你笑,别装逼
黄渤是我男朋友必须五分
第二次看多打一星 上次在影城的观感很不好 CCTV6 11.18下午三点
黄渤是打算以后每一部电影都要跳上一段吗?
图一乐的电影呢。足够图一乐了。
就是美死了美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