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间
Între revoluții,Between Revolutions,Intre revolutii
导演:弗拉德·佩特里
主演:伊林卡·哈特纳,维多利亚·斯托伊丘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卡塔尔,伊朗语言:罗马尼亚语,波斯语年份:2023
简介:70年代,伊朗女孩赫拉在罗马尼亚上大学,她认识了一个叫玛利亚的同学。在79年反对君主制的革命爆发后,赫拉怀着政治变革的希望回国,此后再也没离开。接下来的几十年,赫拉和玛利亚通过书信传情的方式,交流她们对政治、社会和人生的看法,直到罗马尼亚也迎来苏东巨变。两场革命之间,是两个女人超越时空的精神恋爱。导演用详实的历史..详细 >
来自伊朗和罗马尼亚的两个女人,几十年间16封信成为二人心灵的纽带,也成为她们和各自国家历史的见证。革命大潮顺势而来,一个是推翻封建统治,一个是面临东欧剧变。两个人的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样的变化也是伴随着流血和牺牲的,也不能用简单的好与坏来评说。纪录片真实的呈现了当时的胶片资料,配上这16封信所记录的情感,然它散发着不一样的魅力。
处在两个世界的女性的肺腑之交嵌入无声的历史影像资料,这个特殊的纽带维系着“我该如何前进”的愁闷。观看的时候时刻注意着咬文嚼字,方才感受到那股暗涌的波涛。序言提醒我用想象力去谱写未来,而短暂的观影中我只有追溯曾经的气力,这是一种不经意的悲哀。
滚滚历史洪流下的私人独白。看着那些历史影像,再看看那些地方的如今,就会对那个著名的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有了答案。
You need imagination in order to imagine a future that does not exist.
拉拉的革命情谊
冗长乏味。
伊朗反帝制革命群众满溢上树堆积废楼,燃烧油田直立汽车丛林,直到要求平权的独立知识女性被两伊战争中扔手榴弹的长袍面纱娘子军取代;罗马尼亚计划经济物资短缺和万人集体舞团体操高唱却无声的领袖赞歌,终被饥渴群众围攻的可口可乐面包车和经济全球化后钱不值钱的动荡恐惧取代;已经忘却了你的声音,有你的胶片也逐渐腐坏,但就算理想主义在群体运动中逐渐崩塌,秘密警察依旧保留着我们书信里的真爱……历史影像的又一真实虚构法,挺好
风雨激荡的70年代...看到后面才发现是虚构的,那这还能算纪录片吗? 影像资料➕虚构文本,这种形式蛮好,有种拼贴诗的感觉
以一对女同性恋人的信件对话呈现伊朗革命的历史和罗马尼亚社会的变迁,超越时空的情感,当女性和女性站在一起时自然成一首诗,不仅仅是浪漫的表象,背后还有汹涌的浪潮生命起伏的风帆,诗意只是她们织结历史的方式。不要只关注导演,要关注女性编剧,是她用她的文字串起了琐碎影像如一条闪光的项链,而最耀眼的依然是她文字中透出的力量
两个人得情感铺垫得少了 听那些诗句莫名其妙的 有一句台词很动人:“我从你这里知道胜利是可以回收的”
大量的历史影像如洪流般的革命浪潮底下,几个无名之辈的喃喃低语,是高墙上的青苔和野草。
你需要想象力,去想象一个你未经历的过去。通过影像补历史
历史在书信中呈现
半剧情半纪录片,影像档案素材与没有结局的故事。We used to be one最让人心痛。
7.5 形式感类似于《无知之夜》但情感略弱于后者
柏林就喜欢这种片子
真实的影像,虚构的对话。Buff叠了太多,伤心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7/10
70年代对于罗马尼亚和伊朗来说是动荡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命运的遭遇可以说都是人祸,随时代大流颠簸,可惜的是时代有变好的可能,人生却苦短不一定等得到
图像和文字的间离使用,一如《安娜的旅程》,但触摸不到更深层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