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好像是我在影院看的第一部魔幻题材电影,就连大名鼎鼎堪称魔幻最牛逼电影之一的哈利波特 系列,也是只看过书,没有看过电影。
也许正因为如此,这部电影其他不论,仅凭各色壮丽的魔幻场景和绚丽的特效,就足以让我看得挺爽。
剧中穿插的一些诙谐对白,如果不是存心找茬而是就是放松看场电影,相信大部分如我的普通观众应该能被这些美式幽默给逗得忍俊不禁的。
剧中魔法师们的造型也还蛮给力,大名鼎鼎的尼古拉斯凯奇拉风的造型配合精湛演技那当然是没得说,反派人物霍瓦斯矮胖的身材穿着绅士行头手拿手杖,脖子上的大皮草和剪得整整齐齐的小胡子竟然衬托的他颇有成熟老男人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插曲都还挺好听的。
当那小子拉着美女躲铁笼子里,那首配合着大线圈发出蓝色炫目电光的电击音乐 secrets one republic挺给力。
关于剧中感情戏,让我想起[射雕英雄传] 书中有云:黄药师心想:若华与玄风生情,若来向我禀明,求为夫妇, 我亦不至于,定然不准, 何必甘冒大险,逃出岛去, 总是,我平时喜怒无常, 他(陈和梅)二人左思右想,终究不敢开口.老梅林和黄老邪一样,他对徒弟们的恋爱问题可能是不管不问,可不承想俩师兄一个师妹,能不出乱子嘛~可不就导致这巴尔萨泽和霍瓦斯俩师兄抢起来维萝妮卡大妹子了吗?
这事说起来也得有这师傅的责任,属于管理失误,按理说要给处分的!
要不俗话怎么说防火防盗防师兄啊,霍瓦斯一怒之下就联合了邪恶女巫莫戛娜,嘿!
哥们急眼了!
要跟你玩命!
杀了师傅杀师弟,最后关头看到形为师妹实为莫戛娜的时候也是一脸伤心落寞啊。
要不怎么说这就是爱,糊里又糊涂呢,感情的事,还真说不清,不过你身为一个魔法师也得替人类考虑一下吧,俺们不让你当人类的仆人,当朋友行不。。。
至尊梅林戴维我倒没什么好说的,他的朋友大黑胖子,动不动就拿出大灰狼狼群理论来说服这个书呆子一起花天酒地吃喝玩乐,但他也是个重友轻色滴人儿呀~关键时刻也如他平日所说的“承担起狼群成员的责任”了,赞!
剧情整体没有发现什么大的逻辑漏洞,但让我感觉很无语的是,当他们来到唐人街的时候,居然整条街都在张灯结彩,那真是宋丹丹说的好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舞龙的舞狮的,那场面,真热闹,我就奇怪了,那是什么节日啊?
横不能唐人街就天天这么闹腾吧,得,我也别较真了,老外可能也是想不出别的方法来表示那是唐人街了。。。
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话,这电影值得起票价。
集合了一些可能吸引人的因素,比如尼古拉斯·凯奇,比如《波斯王子》制作人,比如打酱油的莫妮卡·贝鲁奇,但远不算一部佳作。
姑且当作有那么一点小魔法、一点小幽默、一点小甜蜜的入门级魔幻片吧,一个半小时很容易就打发了。
至于杰伊·巴鲁切尔,倒是觉得《我配不上她》比较可爱。
小主角有严重逆反心理大主角是个大舌头,长得还很猥亵老尼彻底老了随便被摸下小手就可以爬到平流层的恐高女主唐人街很华丽帽子叔从头到尾都在做些不知所谓的事情然后突然就神隐了Nokia的广告无聊的飙车洋气的镜子和地毯大脑残缺的反派男2红眼病的酱油女仆责任制的黑肥BOSS跳了半天舞,那么多惊艳的家伙复活了一半可惜Disney不是Full moon男主众望所归的升级最后魔法科学战胜了纯魔法好人果然是信春哥的男女主化身神雕侠侣,消失在纽约上空END话说整个大厅就5个人,BOSS被打到魂飞魄散的时候走了3个。。。
我倒是看来昏昏欲睡的,中间居然看了次时间。
说实话我是冲着凯奇大叔去的。
这几年,凯奇一直游走于各种小片儿烂片儿之间,出演各色怪诞、疯狂、傻乎乎的角儿,当年的奥斯卡影帝,现如今热衷于混迹于街坊市井,不再登大投资高成本的殿堂,这算不算是一种叛逆?
算不算英雄气短,破罐子破摔?
当然我也看到他壮心不已演大片儿,却栽得一败涂地,被广大影迷加冕“票房毒药”。
凯奇的票房魔力与号召力越来越差强人意。
可我还是看了这部电影,想支持他一把,而且还送海报。
说句老实话,自从当年看了魔戒三部曲,好像魔幻片一时风行。
什么乱七八糟的魔幻题材都一拥而上,什么《星尘》《魔兽战场》《神鬼传奇》……呃,还有大名鼎鼎的《黄金罗盘》系列,和《纳尼亚》系列,最持之以恒的就算《哈利波特》了,断断续续,几年整出来7部,把一拨小演员都拍的提前发育了。
第一部上演的时候大家还在装老成,最新一部简直装嫩都装不来了……不过电影这东西好比下馆子挑菜品,总是有一时的潮流和风气的。
大家初试新菜品,总是一片惊叹。
一天三顿吃上三个月,任你如何喜爱估计也叫苦连天了。
当我们疲乏的神经经过各种电脑特技,神鬼灵怪,魔法幻影的轮番轰炸,就对这类片子生出由衷的厌恶来了。
什么思想性不足,深度不够啊……演员表演没有张力啊……诸种缺点不足罄竹难书。
可是我们看电影是为了什么?
非得苦大仇深的总结个中心思想么?
非得开小会讨论观影心得么?
反正我看电影,就是图个乐子,窝在沙发里,把一部片子看完,能让我笑最好。
不能让我笑,起码别让我睡过去就成了……从某种角度上看,这部电影是部不折不扣的烂片,不需要什么理由,这个电影的主干故事白痴都知道会如何发展。
几个演员再挖掘角色潜力,我觉得也根本不可能挖掘出什么深沉深刻的东西来,指望他们玩弄幽怨的眼神和细腻的情感的同学,简直可以骂他们的表演狗屁不通。
但是我们需要这些狗屁不通的演员,正如我们需要小丑和耍狗熊来娱乐我们的生活一样,哪怕是场破绽百出的表演,又何妨我们从头乐到尾呢?
回到这部片子上来吧,这部片子的制作还是中规中矩的。
特效比较到位,没有很生硬的转接不过来的地方。
各种魔法变化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很小儿科,但是也还算中规中矩。
指望这部电影把魔法系统介绍的事无巨细,深刻细致的表现诸种变化相克相生的同学要失望了,不过导演显然不想做一部120分钟的魔法技能集锦大全。
只要特技能推动剧情就好,而且我猜测按照迪斯尼一惯的做法,这部片子肯定主打的是10-20岁的青少年。
估计这帮子人也没兴趣研究些个内涵呀,隐喻什么的,有个帅哥或者美女出来让他们尖叫就行了-看导演把演《我配不上你》的呆头小子和《暮光》系列的暗黑系美女拉出来演情侣档就可以猜出来导演想干什么了。
至于尼古拉斯凯奇……完全没有必要纠结这位大叔的出现,看他那张苦瓜脸出现,就晓得他是来推动故事来了。
没有这位高人的小灶辅导,就凭那个呆头鹅小子能成事?
哼哼,说破大天也没人信。
更何况现在流行主角草根一点,贴近观众的生活才是王道,像007那种全能精英型英雄已经过气了-从米高梅的破产大家就可以嗅出这个明显的信号。
好运气的草根白痴,加倒霉的精英破落户,优势互补才能把电影拍的高潮迭起-虽然这电影一直很高潮,魔法放的比开幕式的礼花都勤,刨掉剧情都好当焰火集锦来看了。
有个现丑丢乖的小丑男主角,有个风情万种的偶像女主角(科学&魔法怪物配美女……)再加上大明星躬亲示范做苦情大叔托孤忠臣。
弄两段狗血的爱情,搞两个出场很彪悍下场很壮烈的的反角儿,然后玩命的堆积特效,再把影片的颜色调调好,一部影片就出炉了……反正我是没心没肺的看的很开心的,而且早不知道把自己大脑丢到那个爪洼岛去了,这样,不也挺好的吗?
人干嘛老跟自己较劲呢?
对于尼古拉斯凯奇的记忆还停留在那个天气预报员的中年衰男身上,一转眼他就变成了油腻的大波浪千年老妖怪在这小屁孩在纽约乱飙车。
本来还期望莫妮卡贝鲁奇能跟凯奇大哥擦出点什么火花,但是好像两个除了在一个街道上有点眼神交流之外几乎就没有什么更深入的神交了,真是便宜了那一根道具项链莫名其妙就被给了几个特写镜头。
相比之下那个楼梯间地砖外的诺基亚的牌子就该哭了,花了钱还被放在这么一个破地方一晃而过,早知道还不如让凯奇大哥送给莫美女一部手机当定情信物呢。
作为哈利波特的忠实影迷,对与这种打着魔法师噱头挣一笔就闪人跟风之作,一直都是坚决鄙视的。
但是看在电影票不是自己花钱,凯奇大哥在国家宝藏这种雷同达芬奇密码纯属巧合的片子里表现得还不错的份上,我就去看一看霍格华兹的编外人员的故事到底怎么样。
但是一进电影院居然还有惊喜,这部片子绝对不是哈利波特那么简单的,它绝对是哈利波特、神雕侠侣、火影外加变形金刚超级大联盟的内涵片。
多重的表现手法,融合爱情、复仇、历史等元素,还有中国、俄国和吉普赛等多重地域文化特色融合,层层递进情节慢慢梳理人物关系,最后突出一个共同的故事主题:二!
虽然他很二但是他还是有点小看点,我觉得最好看的可能就是电影开头讲述故事背景的那一小段,也可能是我自己对这种复古范儿感兴趣的原因。
一遇到这种千年老秘密啊,万年爱情啊之类的我就脚软,总觉得这种灯光昏暗主角们都穿超多布料披头散发出场的时候就有一种归属感。
仔细分析才发现我是怀念暑假那种开着空调裹着被子在床上看片子的状态,看着看着就睡着然后睡醒了就接着看,披头散发半梦半醒我,原来我也可以来一场魔法师之旅。
或许现在的二八年华已经不是纯爱的季节了,于是恋爱的年龄迅速下降,大家要赶着小朋友们还没有上生理课之前找点青涩恋爱的小调调。
那个玻璃窗上的小创意很不错,单独弄下来完全可以做一个有点温馨的小广告,比如可以在玻璃上画画的笔啊,或者公交车公司的宣传,狗血一点的也可以是做一个质量超好的便利贴之类的,防水防火百贴不爽!
可是,可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啊!
小朋友一长大就狗血了,我知道当所有,男主角都是英勇威武的大帅哥的时候,会引起一部分人的不适应感,但是他也太丑了一点吧。
虽然说赖汉娶娇妻美女配蹉跎,但是这部电影是魔幻主义的主题啊,你何必跟如此现实的现实主义去杂交一把?
话说,不是每个混血儿都是好看的。
好吧,我只能把这个当做是你在讽刺当年萌翻一堆人也包括我的哈利波特小正太,长大之后全部长残被自己废了的惨痛事实。
戏里边除了那个大的铁神雕,剩下的就是唐人街里面的大龙了。
貌似在好莱坞里面说到什么神神怪怪的东西就一定有东方元素,要么中国、要么印度、要么就是埃及。
这些国家根据年代的久远依次递增,若要加上一些时代感又要省事的话那么最好最贴近生活的地方就是看上去永远阴森诡异但是又很热闹的唐人街。
于是,第一个就是肚子上有条龙的肌肉男,他也成为了小徒弟练兵的第一个小总部。
搞笑的是尼哥在进了那个跌打堂之后说了一句那个老太太:你的头发真漂亮。
我愣是没听懂,还结合字幕回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
可见老外对我们说英语的宽容度,等同于我们赞同老外说中文时的容忍度,所以再也不要相信老外说你英文说得很好的事情,估计他们觉得能有几个词他能听懂就很不错了。
其他的修炼过程就没什么亮点了,一双尖头鞋一个朋克指环,外加几个到处乱飞不幸命中关键部位的冲击波是一个小小的笑点。
我听见几乎影院的所有人都在那个时候笑了,看来只有这种玩笑是国际性的。
最后我想问,那个最后女魔头出来的上一层的那个修女是出来干什么玩儿的?
难道她的作用就瞬间童颜转换然后绑架无知少女的么?
不是说她是测试,最后结论就是所有超龄童颜少女都是大忽悠。
最后莫大美女在水中甩了几次头发,大BOSS就跑出来了,但是刚放出来信号不好一直没太看得清楚脸。
但是感觉她除了冲击波玩儿得熟练一点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虽然感觉最厉害的女魔头被小屁孩整死了虽然有点狗血,但是这是故事的基本设定也无可厚非。
可是她的死法也太雷了点,不是之前老师教的冲击波、火焰或者什么铁质召唤兽(金庸老爷国际通用)而是被电劈死的。
这是不是应景了一句话,为人莫装X装X被雷劈!
最后还是要有一个点题的,就是如果你的剧本很烂,还抄袭的很没有新意。
那么你完全可以选择一个理科生来协助你,往里面塞一点看上去能够忽悠人的专业词汇和理论,是在不行就狂砸车或者飙车,反正就是抓住一个理论就往里面狂塞条件就可以了,最后把你的钞票忽悠进他们的钱包然后皆大欢喜。
起立!
为烂片鼓掌,越二越欢乐
套娃本来是一种玩具,可以将大大小小的木偶套在一起。
Socerer's Apprentice中最里面套的是最厉害的莫戛娜,莫戛哪又被“套”在维萝妮卡的身体内。
外面套上几个其他的。
用外面的一个封住里面的一个,一物降一物是也。
霍瓦斯打开封印的时候,做法也有些特别。
他用外面的魔法一次次叠加,才能够最后打开莫戛娜,要对付阻止他的巴尔萨泽和戴夫终极梅林。
这个世界上的灵界的规律的确像是那个套娃所表达的。
你想封住一个灵体的时候,要考虑套娃效应。
用一个去封住另一个。
你要解开它的时候,也要利用套娃效应,用一个去解开另一个。
它们绝对不是彼此孤立的。
只是你是否有像魔法师梅林样的眼睛和法力来使用套娃。
巴尔萨泽在教戴夫的时候,除了看中戴夫的天赋,强调要排除杂念。
这种排除杂念和谈情说爱是不矛盾的。
而且谈情说爱还能成为一种动力和目标。
影片就是这样表达的。
戴夫一开始做不到clear your mind。
明明有个大脑,怎么排除各种minds?
实际上人几乎是不能控制mind的,任何奇怪的idea,都会随时跳进你的脑海。
培养一种独特的专注力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巴尔萨泽要戴夫做到的不仅仅是能够控制思维,而且还要能够看到“分子”,再去用意志调动它们。
人的眼睛是否能够看到“分子”,有些邪乎,但人的“眼睛”可以看到事务的内在的实质,通过一整套的方法。
其实我不认为应该叫拥有这种能力的人为“魔法师”,他们只是那些调动了常人的潜能的人。
按巴尔萨泽的另外一处的解释,常人只用了大脑的10%,“魔法师”用到100%。
虽然影片是迪士尼出品,我们也可以不要把眼睛盯住那些儿童级别能欣赏的电光球,而体会到影片所传达的更加有趣的东西。
奇幻、魔法、华丽,除了结局有些仓促,有些人物没有交代结局,情节有些老套……都挺好,我对电影要求不高,就是为了消遣,现实中的我们已经有各种各样的压力,何必看个电影还挑剔太多呢。
喜欢这种看着炫目没有压力又合情合理的剧情,大团圆的结局也很讨喜。
专业的评论留给专业的人士。
我只把电影当娱乐。
由于对豆瓣上的那些装逼大侠心有余悸,写影评之前,先看了一些差评。
有人说,剧情平庸,思想简单。
我就呵呵了。
你买票去电影院看迪士尼制作的魔幻电影,您是要多曲折离奇曲径通幽的剧情才能满足您那颗逼味甚浓的心呢。
记忆碎片这样的片子拍出来就吼看不懂,魔法师的学徒这种片子拍出来又说太肤浅。
嘿,怎么不回家看黑格尔呢?
好好好,收起我的粪青嘴脸,说正题。
坐在电影院,看着迪士尼的绿色大桥横过去,我就明白,这又是一部正义战胜邪恶的儿童片,可是那又怎样,坐在我旁边的小朋友捧着爆米花,笑得嘻嘻哈哈,谁没有天真过,干嘛要用我们现在令人羞耻的庸俗去嘲笑童真呢?
无非就是几个坏人,几个好人,势均力敌,坏的无情无义,好的正气凛然,然后打几场,哎呦喂,好的终于赢了。
这么描述一点反讽之意都没有,只是想更为简洁地陈述剧情。
看到开头,我就开始猜他们星座了(我这个秉性已经正式扎根在我的思维模式里),不分析还好,一分析,我发现,这个简单的魔幻片给我了很大的启示。
这简直就是一场固定宫星座的战斗。
(给星座盲普及一下,固定宫有四个星座,分别是水瓶、狮子、天蝎、金牛)先说其中最为著名的凯奇。
我看的片子真的不多,他的片子只看过两部,石破惊天和现在这个。
石破惊天里他还是个愣头青被人拍后脑勺,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大叔开始传授给别人生命的意义和做人的道理,哎,光阴荏苒啊。
凯奇这么有王者风范,无疑是狮子座。
虽然他在片子里只是一个倒霉老师,找自己徒弟找了一千年,差点崩逼了。
但是他对爱情的固守,对于理想的坚持,和人性的信任,同狮子座,这个由太阳主宰的星座,有着太多的契合点,让人动容。
再说那个男猪脚,有人说他演得不好。
我也不认识他是谁,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个性演员,这次完全本色出演。
虽然作为至尊梅林,是举世最牛逼的魔法师,可是他有点自卑、孤僻、爱搞怪,但是内心善良、精通高科技,怎么看都是一个最典型的水瓶座。
在成为魔法师慢慢成长的过程中,胆怯啊虚荣啊骄纵啊恐惧啊,每一个情感他都经受过,但是都慢慢克服了,所以最后的成功水到渠成。
即便是最后骑上战鹰也不忘耍宝:宝贝儿,我只会让它起飞,我不会降落啊!
这个男猪脚给了我极大的希望,真正的水瓶时代到来,要相信自己和真理,于是就战无不胜!
那个坏人霍瓦斯,和凯奇抢贝鲁奇的大胖子当然该是金牛座,穿着漂亮皮草,野心极大,怨恨极深,虚荣又傲慢,反应迟钝,但是报复心超重。
不要跟我说什么佛洛依德也是金牛,他了解人性深处的性渴望,我只想说,佛洛依德太阳金牛上升天蝎,他要是没有沾染天蝎座的洞察力,怎么又能把人类的性欲和心理连结在一起。
至于凯奇和梅林共同要对付的黑暗女巫莫戛娜,想都不用想,是天蝎座。
其内心潜藏的黑暗的背叛,深刻的恨意和绵长愤怒,除了天蝎,谁也别想吞噬这暗夜火焰。
所以说,这是一场固定宫的战斗。
如果按照我的分析,是狮子-水瓶对宫战胜了金牛-天蝎对宫。
我觉得很高兴。
唯一的遗憾是结尾,凯奇不应该起死回生,应该让小朋友知道,即便是正义的革命,也是会有牺牲的,不是你让谁不死谁就不死的。
不过鉴于这是迪士尼制作的片子,就不要苛责了。
教师节那天去看了《魔法师的学徒》,本以为作为典型的快餐式美国娱乐片,走的又是行将没落的魔法片类型,肯定很一般,不过也许正因为要求不高,却有意外的惊喜。
故事是典型的好莱坞模式,个人英雄拯救世界的同时获得爱情。
这种口水式的剧情模式虽然让人觉得犯困,不过在这种模式暗示下成长的每个美国人,自然人人都将自诩为英雄,随时准备拯救这个岌岌可危的地球,这也算是继承了传统口述史诗文化的某些精髓吧。
影片中在我看来比较出彩的部分在于将现代物理学应用于魔法体系——看的时候我不禁惊呼,啊,其实,其实,任何时代最大的魔法不就是当时的科学体系吗?
正是通过对自然科学的运用的不断探索,种种原理、定律不断揭开神秘的面纱,于是现代科学体系这个巨人慢慢成长着——而将来,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当前的科学技术在他们看来,不也会是粗浅低劣的小魔术吗?
因为是教师节,所以里面老凯奇的一句话马上让我记住了,并且思索再三。
他对想向他学魔法的小子说” I’m your Master,not Teacher.”是的,我是你的师傅,不是老师。
师傅的作用和老师当然是不同的。
师傅换算成现代点的语言应该叫导师(不是我们学校里面的那些所谓研究生、博士生的导师,他们有个适当的称呼,学生们发自内心叫出来的,“老板”)。
他们不光是简单粗浅地教导知识,灌输考题,而应该像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第一位的。
道者,既包含有做人的道理,还要探讨、引导学生前进的道路。
当然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师傅几乎是不存在的,孔子、孟子等跟这个接近。
在作为成人童话存在的武侠小说里这种师傅倒是广泛存在,比如张三丰、丘处机、王重阳啊等等。
回到这个电影,凯奇所要教会这个所谓天命所归、道行将远高于自己的至尊梅林的,不光是魔法,还有魔法世界的善恶是非,以及如何超越自我、拯救自我,以至拯救世界。
想想我们的那些老师们吧,他们教了我们些什么呢?
进入社会后,我基本是把这些书本上僵硬的知识还回了那些辛苦的学校。
更加巧妙的是将电影主人公设置为物理男的构想。
美国人在拍摄这样一部几乎纯粹幻想题材的电影时,依然要和现实世界挂起钩来,连魔法也都要有科学依据——不像我们的武侠、玄幻世界,幻想起来完全没谱了,超越一切已知的基本常识,比如超越重力的轻功、超越炸药的气功等等,看着是过瘾,但对于观众几乎一点正面意义都没有,除了躲避现实的意义——甚至这部片子几乎迫不及待地一直想要直言相告,直到最后男主角大战大反派,导演明确无误地宣示,建构在科学基础上物理学才是最厉害的魔法!
这部电影在这里几乎成了特斯拉线圈的宣传片(看那些美丽神奇的在空中放电形成的电弧),而最后出现的被正反派双方利用的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将能量无限放大、无线传导的理论,也完全是特斯拉这位奇才的伟大设想!
当看这部电影的小孩们都感受到物理的神奇力量,感受到特斯拉的超强威力,就难免对其发生兴趣,那么这个国家持续的创造力还值得怀疑吗?
是的,特斯拉,我刚好正在看他的自传。
这部篇幅不长,体系有点纷乱的书里,讲述的很多事情让我震撼。
从小的奇思妙想,种种神游物外的奇特经历,让人惊叹的预测、演算、推理、构想能力,发明创造的超强渴望……唉,我们很多人不都有这些想法、经历甚至能力的吗?
(别人我不太清楚,但中国人口那么多,我推测肯定会有——自己小时候就喜欢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东西,有种种奇奇怪怪的想法,喜欢各种自然界的奇迹,有一段时间,我曾经痴迷数学,甚至自己证明过一个小小的定律,不过现在我都忘了……)只是在这个超现实主义的土地上,你的所有奇思妙想都将被无尽的、枯燥的、重复的社会规制扑灭——作为一个小孩,如果你每天写作业到深夜,练钢琴、学外语、做奥数、练体育……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占满了,哪有空闲的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呢?
大人呢,比小孩更惨,一切无尽的琐事把人的精力耗尽,找不到研究或者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乐趣,以至于慢慢都变成没有灵魂、找不到自己心灵的空壳。
是的,还有心灵,这也是特斯拉写这本自传的主要目的,他认为“宇宙”之力作用于每个个体,人人、甚至人和物都有着相似的构造,“由一些看不见的链条连接着”,只要你去感受,就能感应到那无形之力,从而预测、感应出将要发生的事情……他想让那些有意的研究者们,对自己的真实思维进行研究,找到自己都无法说清的创造力之源。
创造力,就是特斯拉小时候就注意到的那些凭空产生的奇妙火花,并通过伟大思想将其不断放大,形成电弧;那些美妙的电弧,伴随着自身穿过空气产生的天籁音乐,翩然起舞;在空气中起舞的形象化了的音乐,形成于伟大的心灵,如果再加上爱情——这不就是最最美丽的魔法吗??
这时候,我真后悔没去学理工科!
我还是很喜欢的。。。
男主角十分不讨喜,女主角长得十分暮色。还有,别搞得好像One Republic那么口水的乐队有多小众似地。
擦~会物理的魔法师好可怕~~PS:实在喜欢男主角,结尾太杂也四星~~
这到底是魔法还是科学。
凯奇还是很搞的
害我期待了那么久,原来这么烂!
太水了这片子…这是在告诉人们物理能拯救人类吗?
看不出来啊,竟然连广东话和普通话都区分得出来。
学好数理化,魔法也不怕。
因为Monica Bellucci我得打三星,谁叫她是个配角都能迷死人。
凯奇差钱差得可以
期待值过高,导致看得很揪心。
拖把和龟派气功拯救世界!
可以看,不乏味,迪士尼果然适合大众口味。
科学电磁炮,来啦干
情节忘记了
凯奇又一部毫无新意的作品,剧情俗套,演技一般
当男猪脚早上醒来亲了一口他的斗牛犬并喊了它一声“美人”之后,我就认为这片子错不了!
中国龙 就是龙套 加中国威胁论
莫妮卡·贝鲁奇波涛依旧,只是已徐娘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