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多年前接触仙剑一到在这个哀伤的爱情故事里走出来后,年纪越来越大的我再没想过一部虚拟的作品能对我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了。
直到一年前遇到了我们敬爱的团长大人。
不太喜欢很任性的女孩子,但团长大人绝对是个例外。
这是个几乎不听别人劝告,为所欲为,喜欢做一些稀奇古怪事情,有时候还欺负可怜的学姐和电研社社长的不讨喜的丫头,但越看到后面,这都是满满的萌点啊!
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有两个,第一个是第一季团长的演唱,那首godknows有段时间每天自习前都会听一遍或几遍,那时会很羡慕囧虚,能够亲眼看到身穿兔女郎的团长和永远淡定的yuki,那激情的演唱。
而我,只能动画中看着团长流着汗水,闪闪发光。
第二个是无尽的八月。
团长三天把作业做完,最后两周带着大家游泳,捉知了,探险,看什么鱼的节日,放烟火,看天文望远镜等等等等,玩得满满当当。
我从来没想到过一个暑假可以过得那么丰富多彩。
大学以来,很多因素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其中最重要的是罗素的《幸福之路》,而凉宫是唯一一个虚拟人物,两者都让我对自己应该生活应该过自己的生活进行了反思,前者告诉我了简单的生活的重要性,后者告诉我简单的生活也可以过得不单调。
把简单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这是我想追求的一种生活态度。
我在想,像团长这样的人,聪明,想到就做,强大行动力,追寻内心所想,为了贯彻自己信念不惜初中三年与整个环境对抗,遇到怎样的困难也会坚持。
这就是牛逼人士的共同特性吧。
另外,凉宫也是我对宅文化感兴趣的一个起点,虽然之前也一直在追三大漫,一直很喜欢宫崎骏,零零碎碎看过几部动漫。
但是是从凉宫开始,看了《脑残星》《轻音》,《日常》京阿姨作品,知道了A,B站,还有E变态,魂,G站这种和谐物,玩了一部GALGAME,FSN(表示补魔很爽),补了EVA等一些比较有分量比较火的番,也看了《学园默示录》这种有血有肉片,以及《圣痕炼金士》这种无下限的东西,了解了东方系列(成堆的萌妹子啊),明白了loli,御姐,moe,H,鬼畜,中二等词的真谛。
宅文化里面有很多喳喳,没有深度,但我很喜欢里面那种想象力,莫名其妙但简单的快乐。
哦,以及妹子。
对了最新一部小说里,团长软了而且软得一塌糊涂,还描述了个温柔可人的大学团长供YY,正式确定了阿虚团长这两个傲娇的关系。
阿虚遇到团长是他的幸运,团长遇到阿虚也是她的幸运。
一次次阿虚不厌其烦地陪着团长天马行空,打杂,制止其过激行为地过程中,团长与这个世界讲和,变得懂事能听取意见,很好照顾sos团每一个人。
阿虚也变得担当,责任,以及勇气。
他们俩改变了sos团里的每一个人。
希望跳票的无节操的谷川君能够写完,不要烂尾,最后给大家一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圆满大结局吧。
匆匆观赏完《凉宫春日的忧郁》,仿佛对自己的校园生活史作了一次“过电影”。
GBA上的逆转裁判、DIY自制的PC游戏、舞台上的摇滚演出……貌似我自己的经历就带有很多“SOS团”的影子,不过幸好只可回忆。
如果要作深度的解读分析,那么我就不可避免地要把本片拿来与同样经典的《欢迎来到N.H.K.》和《阿倍野桥魔法商店街》作比较。
因为这三部片子,都是通过动画的形式对所谓OTAKU(御宅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进行批判。
《欢迎来到N.H.K.》讲述的是非常具有现实感的OTAKU纪实故事,而《阿倍野桥魔法商店街》则完全注重于超现实的OTAKU精神世界本身。
《凉宫春日的忧郁》剑走偏锋,采用现实与超现实两两结合的方式,并且把批判对象——OTAKU本身的形象附加到OTAKU们自己的崇拜对象——超“萌”的二次元美少女——凉宫春日身上,真可谓是独具匠心,同时也无比“邪恶”。
将OTAKU从虚幻/虚构/虚假的世界里拉回到现实,《欢迎来到N.H.K.》用的是希望,《阿倍野桥魔法商店街》用的是亲情,《凉宫春日的忧郁》则用的是爱情。
从拍摄手法来看,《凉宫春日的忧郁》也大胆地采用了很多实验性的做法,比如断裂混杂的时间线、动画模仿DV效果、3分15秒的定格画面、众多的角色意识流心理描写等等,充分地把《EVA》创于1995年的动画“新浪潮”风格发扬光大。
用豆瓣上某位网友的话来讲,说白了就是“只有真正牛B的片子才敢这么玩”。
去年9月我在东京就从秋叶原遍街的凉宫春日海报感受到了观众们对此片的狂热,今次终于完整地观赏了一遍,才了解到果然名不虚传。
语无伦次状态!
救命为什么我看乱序版看得很嗨!
然后09的漫无止境的八月我也看得很嗨!
这是没救了么!
这种程度的乱序完全没有理解难度啦《二十二条军规》那个才是wwww第十集团长说:“所谓的恋爱情感 不过是一时内心被迷惑而已 可以说只是一种精神病。
”怎么办我觉得我病有点难好...继续拜团长拜萌神!
在此之前.先转一篇文字.只是想起来了,自己也说不清楚想表达一些什么。
只是有一点微微的疼痛。
在心的深处,它不欲人知更不能对人说。
你为那憾荡心神的爱情不顾左右。
在极浓烈的那一秒钟,仿佛全世界再找不到任何一个角落可以容纳彼此的赤诚火热。
即便就这样死去,你都是无怨的。
只是这样的爱太深重,你想倾尽所有、交付一切的那个人,未必承载得起。
多数时候,能打动我们的也不过是那些看似微小的幸福。
往往能领略到个中曼妙之处的,一颗心必是醒悟在过尽千帆之后。
你以为自己已情深伤重地无力再负荷万分之一。
可当幸福猝不及防来到身边时,还是会为之深深地撼动。
这样的几轻几许,你自己也未曾料到。
原来从未放弃的,是那颗等待的心。
每一次,你都以为眼前的、身边的、就是最后一次了吧。
每一次,你也都想着这是最后一个了。
可人生就像是在写小说,结局总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
每一次,都还未到尽头。
这样的反复,无疑让人心生困顿。
不敢再勇往直前。
惧怕着付出所有都还是失去一切。
伊人转身的背影里,掩埋不了往昔的莺莺燕燕。
你总是强迫自己活在回忆里,祭奠满地枯萎的盛世繁华。
执笔瘦夜前,你心中念似欲滴的念,好比黯然无尽的红烛泪。
心字为谁成灰。
如果愛,請深愛。
如果执着,請不要傷害我。
如果結束是必然,請開始另壹段。
如果遺忘各有期限,請給我永生永世的想念。
如果什麽都是如果,請不要叫醒睡夢中的我。
今天耐着性子把凉宫春日的忧郁看完了。
说实话,不咋的!
但想到的东西确不少。
一个看似平凡实则不平凡的女高中生。
有着让世界按照向自己所预期发展的超能力。
任性、粗暴、无礼、还异想天开。
但是这些却掩盖不住她身上发光的地方。
可能这世上有些人就是这样的。
也许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但每一天都是不平凡的一天。
每当凉宫忧郁和情绪不好的时候,将是这世界面临浩劫的一天。
所以身边知道这件事的人总是尽可能的满足凉宫奇怪的想法。
只有男角主例外,不是他不明白后果的严重性,是他信赖凉宫,信赖她不会引领世界走向毁灭。
不知你对我这样的任性是因为信赖呢还是真的因为不在乎。
其实我更选择性的相信前者。
知道你也常有说说小谎,耍耍小技俩什么的,并不是真的不在乎或一点办法都没有,我想也是因为信赖吧。
不过这种信赖是不是无条件的或是永远的?
疑惑。
正如如凉宫所说:“恋爱,是一种鬼使神差的不正常现像,是一种精神病。
”。
呵人们对于未知的事情总是恐惧的。
就像凉宫周围的人不敢尝试让凉宫发怒的真正后果一样。
不清楚你身边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情,还是忧!
你的烦闷何尝又不是我想去抚慰的呢?
只是现在好像没有这个资格和机会了!
想你跟她有一样的能力、想能撑起那把伞。
乱序的表达如同春日的古怪、跳脱的思维方式,也是直到最后一刻才铺开了所有设定,而“为什么会这样”仍是没有解释。
非常巧妙。
06版主要还是围绕着春日进行讲述,可以看到的是有在慢慢深入春日“古怪行径”下的内心。
她对世界的思考,她的迷茫与困惑,都在最后一集里爆发。
宏大的古典乐下细碎且节奏紧凑的画面拼接,是通过阿虚逐渐得以探入春日的“世界”的体现。
而除了春日之外,所有作为“工具人”的角色,朝比奈学姐、有希、古泉,都逐渐有了作为“人”的感情联系,这些联系不是源于春日,是源于阿虚。
阿虚真的是个“普通人”吗?
或许是,或许又不是。
至少不仅对于春日,对于其他人来说,他都是无法替代的连接者。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他甚至是这个连结的中心,而非春日。
所以有人说“虚神论”不无道理。
在我记忆里,09版多出来更多的情节,主要是更多地完善sos团的情感连结,去塑造每一个人。
如果06版想描绘的是“凉宫春日塑造的世界”,而09版则是“凉宫春日与这个世界塑造的世界”。
by.旸夜其实这部动漫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挺好玩的,日漫真的很擅长挖掘人内心最细微的东西,例如小时候的幻想、对掌控和改变世界的渴望等等让人说出来有些不好意思的东西。
一个人的情绪影响世界,一个人的想法穿越时空。
在我们的世界里,我们就是“世界”的主宰者,凉宫只是把这个世界展现出来了。
觉得有趣的是,如果我现在所处的一切就是某个人梦里的一帧呢?
如果我的生活就是别人的动漫呢?
谁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样呢。
之所以我对中二病的评价高于这部,是因为那一部动漫虽然比较平常,但在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尺度把握得更好,因此整个作品完成度比较高。
2015.9.9
封面来源:《凉宫春日》作者:幽远——“我是来自东中的凉宫春日。
我对普通的人类没有兴趣。
你们之中如果有外星人、未来人、异世界来客或者超能力者的话就来找我,完毕。
”<图片2>可以说,即使从2006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年,甚至哪怕今后的十年,都不会有哪个女主角的自我介绍会比凉宫春日的这一句更加劲爆,更加坦率,更加铿锵有力了。
很多人都是因为这样的一句话,开始注意起凉宫春日这个特别的女孩,注意起《凉宫春日的忧郁》。
一切的起点现在轻小说已经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日本动画改编来源,但是在十年前的这时候,“轻小说改编动画”才刚刚成为一个专门的分类,开始逐渐兴盛。
而京都动画公司也想在这个轻改的浪潮里分一杯羹——虽然他们在此之前已经拍过了《全金属狂潮校园篇》和《全金属狂潮The Second Raid》,但是当时大家基本没怎么关心这两部动画的轻小说属性,所以京都决定拍一部更加典型的轻小说改编动画,最后,他们看上了“凉宫春日系列”。
<图片3>这部由谷川流撰写,伊东杂音绘制插画的轻小说系列,在当时就已经颇为有名了。
谷川流是一个受到科幻小说影响很深的作者,因此,他写出来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带着科幻的味道,凉宫春日系列也不例外。
尽管里面有着“神”和“超能力”这样的设定,但它确实能算得上是一部逻辑比较能够自洽的科幻小说,这在轻小说中是极为少见的。
而更特别的是,它大胆地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通过男主角“阿虚”那独树一帜的犀利吐槽展现出了一个极为有趣的世界。
这个系列的第一本《凉宫春日的忧郁》在2003年出版后,就拿下了角川书店举办的日本轻小说新人奖项“SNEAKER大奖”的最高奖项“大奖”——要知道,角川对“大奖”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如果认为没有达到要求的作品,就直接让它从缺。
在《凉宫春日的忧郁》之前,这个奖项已经连续从缺了五年之久。
所以,从这个奖项也能看出《凉宫春日的忧郁》的优秀了。
但是,虽然原作很优秀,但这不意味着容易动画化。
“凉宫春日系列”不像普通的日常系作品那样每一本都是独立的单元剧,它的结构可以说比较奇葩。
第一卷《凉宫春日的忧郁》展现了一个离奇的世界观,营造了故事的高潮之后,第二卷《凉宫春日的叹息》开始转入校园生活,而第三卷《凉宫春日的烦闷》更是开始变成了短篇故事集,而就当读者们以为这本书就此沉沦为烂大街的青春校园喜剧的时候,第四卷《凉宫春日的消失》却将在看似无关的故事中散落着的线索归拢到了一起,让人感叹简直是神来之笔。
而从第五卷开始,又变成了青春校园短篇故事集,但是这次却没有人敢小看谷川流了,万一他之后又来一本将所有线索串在一起呢?
2006版动画这样的结构,给京都的动画化带来了一些难题。
京都在此之前,没有自己制作过超过一季的动画,因此他们一开始对《凉宫春日的忧郁》这部动画的计划也就只有一个季度,也就是14集。
但是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凉宫春日系列最受欢迎,故事也最丰富的是第一卷到第四卷这一个“阶段”。
从编剧的角度来说,将四本书的内容塞进14集动画里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是这样进度会变得非常紧,而且未免太过浪费——光是第一卷的精彩程度,就足以撑起一个季度的动画了。
消失的故事完全可以留着等待以后的第二季啊。
京都在冥思苦想之下,最终决定第一季动画以小说第一卷的内容为主,剩下的篇幅以后面几本的短篇故事填充。
但这样一来又有一个新问题:短篇故事的时间顺序发生在第一卷的故事之后,所以不能插进第一卷的故事之中。
但是一部动画要讲究起承转合,总不能用了不到一半的篇幅就把主线故事讲完,剩下的都放日常吧?
结果,京都拿出了一个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解决方案。
那就是:把电视的播放顺序彻•底•打•乱!
想当初,笔者兴奋地等到了《凉宫春日的忧郁》第一集,但是一看开头就直接懵逼了。
剧中剧《奈实玖瑠的冒险》开头不应该是阿虚那话痨的旁白吗?
不应该是凉宫春日那语惊四座的自我介绍吗?
不应该是展现她那从一星期下来每天都不重样的发型吗?
为什么会是“朝比奈实玖瑠的冒险”?
看过小说的人还能知道这是故事里面拍的电影,没看过小说的普通观众直接就被这个彩度不够,镜头抖动,念白生硬,特效五毛,总之就是所有不该犯的错误全都犯了个遍的片子给直接吓跑了……如果说第一集单独把这个剧中剧拿出来还算是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的话,那接下来的集数全都彻底打乱,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但是,那看似乱七八糟的播放顺序,其实还是有着很明显的规律。
播放顺序标题时间顺序将“朝比奈实玖瑠的冒险”安排在第一集,这种看似莫名其妙甚至可以说无厘头的手法,能够瞬间在观众心目中建立起一个深刻的印象。
之后是两集主线,让观众对故事有个大致的了解,但偏偏在第三集“凉宫春日的忧郁 II ”最后让长门有希告诉阿虚自己是外星人,之后插进的“凉宫春日的烦闷”虽然算是日常剧情,但偏偏就是长门有希展现其超凡能力的故事。
而到了第五集“凉宫春日的忧郁 III”,才告诉你实玖瑠和古泉也都不普通……就这样将主线和日常进行有机穿插,至于最后两集自然就留给了“凉宫春日的忧郁 V”和“凉宫春日的忧郁 VI”,来给整季动画落下帷幕。
这样的手法既能制造话题,又解决了编排问题,简直是让人不得不写个服字。
以至于之后虽然在DVD里将顺序又改了回来,但还是有人觉得,按照当初的电视播放顺序来观看会更加有趣。
有了这种高明的手法,再加上动画本身制作就非常精良,这让《凉宫春日的忧郁》第一季引发了极为强烈的反响,几乎可以说在日本和中国的的动画观众圈子里引发了一股文化热潮。
当时的中日动漫论坛里可以说铺天盖地都是凉宫春日的相关帖子,这对于一部剧情已经为人所知的改编动画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一般只有大家不知道剧情的原创动画才会引发这样的讨论热情。
当初算是新年的2007年,转眼都已经过去9年了。
而片尾动画中SOS团的5个人一起跳的舞蹈,被称之为“团舞”,也同样火爆了整个网络。
在好几年内,跳团舞都是中国漫展的保留节目,许多人甚至还没看过动画,就先接触了团舞,然后再回头去找动画来看。
当时各国的视频网站上也出现了大量模仿跳团舞的视频,尽管现在这个热潮已经过去了,但是却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其影响一直留到了今天。
举个例子,现在流行的游戏《英雄联盟》里,那位叫伊泽瑞尔的小白脸ADC跳的就是团舞……动画的热潮自然也带动了小说版的销量,要不是有《魔法禁书目录》和《刀剑神域》这两个后起之秀的强势插入,凉宫春日系列小说的销量现在还能保持在轻小说销量纪录的前十名之内。
至于动画本身的销量那就更不用说了,8卷DVD平均每卷的销量超过了4万份,京都简直做梦都要笑醒。
2009版动画这样的摇钱树,京都自然是不会放过。
过了一年之后,他们开始企划起第二季了。
按理来说,最为正常的思路,就是将《凉宫春日的消失》当成第二季的主要内容,最开始京都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开始进入深夜动画的剧场版大幅增产,几乎稳赚不赔的时期,所以京都最后拍板决定:“消失”拿出来单独做成剧场版!
但这样问题又来了。
从第五卷开始就几乎都是日常,不做“消失”的话,第二季就缺少了一个能够当主干的故事,甚至连篇幅都撑不满。
面对这个难题,京都再次拿出了一个脑洞大开的解决方案:只要说我们不是在做第二季,而是把动画补完就可以了!
至于篇幅问题,没关系,有漫无止境的八月啊!
<图片7>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京都再次采用了特别的宣传办法。
先是说从2009年4月开始重播《凉宫春日的忧郁》,一直到第七集,确实都是调整回时间顺序的旧动画,但是到第八集突然就插入了之前没有动画化过的短篇《竹叶狂想曲》。
这下,所有凉宫粉丝都沸腾了,京都再次达到了制造话题的效果。
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京都把“漫无止境的八月”里做了几乎称得上是完全相同的八集!
你能想象观众们好不容易等过了一周,发现动画还在八月中无尽循环的时候,心里是多么绝望吗?
京都就是要让观众们在这一次次的循环中,亲身体验像阿虚一样不停地循环在一样的日子里是多么地绝望。
这是一种极其粉丝向,近似于实验性影片的手法。
事实上,当时处于转型期的京都,还真的就是抱着一种实验与练手的心态去做的。
京都的这种做法,着实是恶心到了不少人,这从销量上就可见一斑了。
京都把2006版和2009版的凉宫动画整合在一起,又出了新的8卷DVD。
头一卷的销量还算正常,达到了近4万份,但是从第二卷开始就狂跌到2万以下,而“漫无止境的八月”的那几张更是跌到了谷底。
更重要的问题是,许多人期盼着凉宫新动画,就是想要看到“凉宫春日的消失”能够出现在屏幕上,但是京都玩了这一手之后,大家都知道消失是没戏了。
直到最后一集的时候冒出来一个“凉宫春日的消失剧场版”的消息,大家也才恍然大悟,敢情这新动画就是给剧场版打广告啊……<图片8>说句题外话,曾经参加过2006年版动画制作的前京都员工山本宽,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宽叔”,在被问到对“漫无止境的八月”有什么看法时如此表示:“我还在的时候他们就决定要这么干了,但是我是反对的。
如果我不离开京都的话,也许最后不会发生这种事,对此我感到责任重大。
我在此代表制作委员会向大家道歉”。
京都做出的回应是:“无关人士闭嘴啦!
”粉丝向的剧场版小说版《凉宫春日的消失》是一部很独特的作品。
之前的凉宫春日系列小说,所有人都围绕着凉宫春日转,而长门有希就是一个用来在阿虚遇到困难时给他求助的万能角色,除了三无这个萌点之外几乎什么印象都没有。
而在“消失”这个故事里,却是重新挖掘了这个角色,将她塑造得有血有肉。
也正是凭借着这个故事,才让长门有希一跃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大萌神。
所以,大家对它的剧场版,期待值自然也是无比地高。
<图片9>这部剧场版于2010年2月6日上映之后,可以说是好评如潮。
单部作品8亿4000万日元的票房,在当时创下了深夜动画剧场版的票房纪录。
几乎所有粉丝都对这部作品非常满意,因为京都真的是花了大力气去制作的。
画面精美,表现细腻,在喜欢它的人眼里,它可以说是完美的。
不过,在非粉丝的普通电影观众看来,一本小说的内容拍成整整162分钟,实在是太长了。
当初《凉宫春日的忧郁》一本小说拍成六集TV,掐掉片头片尾加起来也不过就两小时出头,这还是因为TV动画本身的节奏就比较缓慢。
而《凉宫春日的消失》拍成了电影,节奏却更加放缓,充斥着大量很下功夫但是表现力却很有限的镜头,可以看得出是努力地想要向真人片的风格靠拢,却始终缺了那么一股气。
说到底,这还是一部粉丝向作品,只要绝大部分粉丝能买账就心满意足了。
别以为这样做很简单,此前某部超级英雄电影就搞得一般观众不满意,大部分原作粉丝,甚至是铁杆粉丝都起劲儿地喷呢。
《凉宫春日的消失》本身质量够好,不只是票房创下记录,蓝光和DVD的合计销量更是达到了13万份这么一个堪称恐怖的数据,这样的答卷已经足以让投资方满意了,也给这个系列的动画落下了完美的帷幕。
尾声是的,只能落下帷幕了。
尽管凉宫春日系列的小说还没有完结,但是从2007年发售了《凉宫春日的分裂》之后过了整整四年,才发售了《凉宫春日的惊愕》,而这两本依然没有给凉宫春日的故事划下一个句点。
而2011年至今已经快五年了,作者谷川流依然没有写出新作。
基本上可以确定凉宫春日系列故事已经加入了“有生之年活久见”的队伍了。
<图片10>不过,就算没有迎来大结局,京都的这28集TV和一部剧场版,已经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十年过去,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团长,平淡中蕴含着热情的大萌神,在知性与天然呆之间自由切换的1096学姐,总是神神叨叨的腐泉,以及整天吐槽不停的囧史密斯……他们已经从普通的角色变成了文化符号,在我们的回忆以及日本动画的历史上留下了鲜明的标记。
反面評價 動畫首先播出的《朝比奈實玖瑠的冒險 Episode 00》由於是劇中角色拍攝的電影,因此對未接觸原作的觀賞者而言,可能只有「一頭霧水」可以形容。
雖然成功製造話題性,但對於未讀過原作的人來說,不能理解的比例偏高。
又逮到一部好玩的动画。
华丽的无视掉所谓的00话(迅雷在线版本),后来才知道那个其实是校园祭春日的恶搞。
有凉宫的地方就有朝比奈学姐的cosplay(我邪恶的笑,我邪恶的笑)。
第一话开始,开场独白其实就很吸引人,在很大程度上摒弃了后宫动画近乎白痴的男主角设定。
一个忧郁的高中生,戴着一副冷眼镜观察这个世界。
一大段华丽到掉渣的说辞。
忧郁,兴奋,无奈,憧憬,一一展现。
介入凉宫的生活也是顺理成章,没有强拉进来的感觉。
种种不可思议的传闻加上啊虚严密冷静的考证,笑料就这样出来了。
原本以为如此轻松活泼的校园剧,不紧不慢地发展下去,那样我也是可以接受的。
直到长门的加入,告知啊虚那个天大的秘密。
————我承认,我在这里彻底崩溃了。
直接将这部动画送往我心中的神坛。
一脸严肃地说着科幻式的大家完全没法理解的事情,很像是恶搞的样子。
虽然看到结尾也不知道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不过已经无所谓了。
不管是外星人、未来人还是超能力者,都可以用现实+臆想如此的模式得到完美的解释。
所以真正存在的就只有一个事实:凉宫春日对阿虚的爱情。
所以长门,朝比奈,古泉都说阿虚是被选中的人。
这个the one就是凉宫的精神支柱。
凉宫的所有行径都是围绕这阿虚在进行。
最完美的表现在sos团第一次上街搜索异常状况的戏。
凉宫执着的进行了两次分组,心有不甘的生闷气。
不过动画太慢,后面的名侦探和学园祭之类,没看出来跟主线剧情有什么关系。
两个主角也就亲密地接触过一回。
还是在不得已的状况之下,循着sleeping beauty的线索想起来的权宜之计。
期待续集吧。
接下去应该也挺好玩的。
首先,跟着唱OP需要气运丹田然后,学跳ED的群舞...很费卡路里哦!
再有,在脑子里整理强大剧情线索,耗费无数脑力“没有喜欢的,没有就自己做一个社团!
”“...我没有消极等待!
”希望自己不是平庸的,过着无聊的日常生活光等待没有用,改变还是要从自己开始给世界一个存在的理由,世界就是为着你转的,只要是真心期待的事情都会发生吧...阿虚这么觉得...虽然团长可能自己不知道,但周围发生的事情对他来说变得越来越有意思而kiss魔法之后,被学姐们感谢之后,团长也觉得和阿虚在一起,和大家在一起胡闹SOS团,这个无聊的世界也变得有意思了吧!
虽然,每天还是一样地继续...究竟平凡的世界,沧海一粟的我们,为了什么有意思的理由而在这里生存呢?
白痴型 动漫 很好
最后一集上有原字幕“下周开始播出《欢迎来到NHK》”,这才意识到凉宫是跟NHK一样都是轻小说转的动画(不是吗?是的吧)。所以觉得动画太过意识流是正常的吧。看NHK的时候就有一种“好像就要高潮/笑点了!”“啊怎么又泄了”的感觉。凉宫大概也是如此。音乐不错。声优各役都不错。就这样。
看了几集~
轻小说真是太容易被动画的强大属性所抹杀掉了...此作就是一例,不得不说改编的太赞了。
我变成京黑的决定瞬间,一向对大热一词反感,无论团长无论平胸绫都在最开始种下负分的种子。为了长萌加一星。
凉宫风还没有波及到我。
大爱!
虽然并不特别喜欢,但当时确实掀起了很大的凉宫热,团舞是我第一次知道还有舞姬这样一个世界。
整個世界為哄一個患有戲劇型人格障礙的瘋丫頭高興而轉. .這太二逼了...說實話 相當討厭凉宫春日這個女人.......三星給朝比奈學姊..
感觉也没什么好看的啊= =都是冲着萌给这么高的分吧……不过很能理解凉宫的希望自己是不同的,很希望世界变得有趣起来的心态。觉醒的自我意识啊……
一般。。。。
宇宙最强大嘅动画
弃了
至今都不知道为何那么红。。。
各大漫画杂志一致推荐,可我就是没喜欢上 没看出哪好看
平淡的生活需要冲击,情感需要积累,当一切成熟时,春日别再忧郁了!
谁能告诉我这动漫好在哪里?
披着萌与geek外衣的高端洋气玛丽苏之作。本质还是天雷玛丽苏,极不待见妄自尊大白羊女,无尽夏丧心病狂,没有组长的吐槽真心看不下去
检验你是否走火入魔的一部动画
自大的日本人